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一、基礎知識綜合(★★)1.下面是一組同學準備的故事文稿,請你幫他解決語言文字問題。用鉛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鐵絲系一綹紅絲線做一柄蛇矛,給那竹節人裝上,再(甲)取一個更威風、更嚇人、叫得更響的名號。破課桌,儼然一個jiàn拔弩張的古戰場。還有同學(乙),想技高一chóu,給竹節人粘上一個橡皮雕成的腦袋,做一套紙盔甲。一有機會,便得意洋洋招呼大伙兒來觀摩。誰知(丙),中看不中用,沒打幾個回合,那粘上的腦袋連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飛了,于是對方大呼勝利。(1)文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和橫線處應填的漢字,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yànliǔ箭愁B.yǎnlǚ箭籌C.yànlǚ劍愁D.yǎnliǔ劍籌

A.AB.BC.CD.D(2)文段中(甲)(乙)(丙)三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挖空心思獨具一格弄巧成拙B.處心積慮獨具一格多此一舉C.挖空心思別出心裁弄巧成拙D.處心積慮別出心裁多此一舉

A.AB.BC.CD.D(★★★)下面是同學小魯在大屏幕上展示分享的內容,請你幫助修改完善。①在太陽系中,火星與地球的環境最相似,是深空探測的重點。②世界各國已經開展了40多次火星探測任務。③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式開啟了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漫漫征途。④“天問”是2300年前我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寫的一首長詩的題目,表達了中國人對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難、追求真理的決心和意志。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是在探月工程六戰六捷的基礎上實施的,“天問一號”繼承了我國月球探測時使用的一些成熟技術。由于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使我們在開展火星探測時更自信。2.大屏幕上不小心漏掉了“現在,中國人開始追趕了”這句話,請你幫忙放回合適的位置。()

A.①句和②句之間B.②句和③句之間C.③句和④句之間D.④句之后3.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二、名句名篇默寫(★)4.下面是三組同學詩歌朗誦的文稿,請你幫助補充完成。自然美景在詩人筆下往往能煥發出生命的詩意。杜牧《江南春》中“①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風”描繪了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的生機和繁麗;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用靈動的比喻描繪了烏云驟聚、雨點飛濺的情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以動襯靜,寫出了鄉村夏夜恬靜之美;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中“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用擬人手法寫出水對田的護惜之情,山對人的友愛之情;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中“五嶺逶迤騰細浪,⑧____________”用夸張手法表現了紅軍頑強豪邁、不怕艱難險阻的英雄氣概。三、名著閱讀(★★★)5.下面是四組同學布置的《童年》閱讀展板,主題為“磨難與成長”,請你完成任務。(1)展板一:名著關鍵情節梳理。任務:以下情節排序正確的一項是()①阿廖沙同鄰居的孩子們合伙撿破爛賣。②阿廖沙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③阿廖沙得了天花,被放在頂樓上,外祖母喂他吃飯。④外祖父家業衰落,性格變得愈加專橫暴躁。⑤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離開學校。

A.②④③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②④①③⑤D.④②③①⑤(2)展板二:選擇色彩。任務:如果用某種色彩來形容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你會選擇哪種色彩?請聯系小說闡明理由。(3)展板三:讀者留言簿。任務:請結合這次活動主題,在留言簿上寫下你要對阿廖沙說的話。四、詩歌鑒賞(★★★)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雨后池上宋?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鏡照檐楹②。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③萬點聲。【注釋】①淡磨:輕磨拂拭。古代用銅作鏡子,銅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見人影。②檐楹:屋檐下廳堂前部的梁柱。③荷心:荷葉。(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雨”二字統率全詩,以下三句所寫之景,都因“一雨”才得以出現。B.此詩借東風、垂楊、荷葉等物象,描繪了一幅雨后池塘美景圖。C.一、二句寫雨后池塘動態之美,三、四句寫雨后池上靜態之美,動靜結合。D.“更作荷心萬點聲”一句使全詩意境升華,讓我們感受到物境和人們心境的和諧交融。(2)三組同學在朗讀“東風忽起垂楊舞”時,不知道應該重讀哪個字或哪個詞,請給她提出建議,并闡述理由。五、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②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③,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選自沈復《童趣》)【注釋】①明察秋毫:看清細小的東西。形容視力好。②土礫:土塊。③蝦蟆:蛤蟆。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和句子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故時有物外之趣”與“觀之,興正濃”中“之”的用法不同。B.“怡然自得”是安適愉快又滿足的樣子。C.“拔山倒樹而來”與《兩小兒辯日》中“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而”用法相同。D.“鞭數十”中的“鞭”是名詞作動詞,意思是“鞭打”。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致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B.第二、三段具體寫作者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C.作者兒時富有想象力,把土塊凸出的部分當作山丘,凹陷的地方當作山谷,玩得不亦樂乎。D.作者兒時被龐然大物嚇得大叫,憤怒地鞭打了它幾十鞭子,然后把它趕到了別人家的院子。9.請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劃一處。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10.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②蓋一癩蝦蟆。11.選文和《兩小兒辯日》都表現了兒童的特性,但各有側重。請你分別概括兩文中兒童的特性。選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小兒辯日》:__________________六、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當學荷葉會自潔祁云枝①你凝望過雨中的荷葉嗎?無論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葉身上,只會“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旦“玉盤”稍稍傾斜,便不見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葉,除了低凹的中心,葉子表面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傾盆大雨根本就不曾降落在它的身上。②即使沒有下雨,荷葉表面也永遠纖塵不染。有人做過實驗:在荷葉上滴幾滴黏度很強的膠水,膠水也不能粘在葉面上,而是滾落下去且不留痕跡。能夠擁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只因為荷葉能夠“自潔”!③按說,荷葉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漬的,為什么荷葉能始終守身如玉?④是荷葉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讓灰塵“站不住腳跟”嗎?恰恰相反!荷葉自潔的原因,是因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這可能會顛覆我們對于潔凈的日常認識。⑤在超高分辨率顯微鏡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荷葉的表面上布滿了許多微小的蠟質“乳突”,每個乳突的直徑是8~10微米(1毫米=100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間距為10~12微米。不僅如此,再放大看,每個乳突表面還都充滿著許許多多直徑約為200納米的小纖毛。納米有多小?打個比方,如果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的話,咔、咔、咔,把它縱向分制成5萬根,每根的直徑大約就是1個納米,可見有多么細小。⑥前面對于蠟質乳突和小纖毛的說法似乎有點枯燥,換個形象的說法就是:荷葉的表面上有一個個隆起的“小山包”,在每個“小山包”上,又布滿了絨毛狀的小小“碉堡”。雖說是“山包”和“碉堡”,但這種結構,我們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顯微鏡,是根本看不到的。⑦由于“小山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溢著空氣,這樣就在緊貼葉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度的空氣層。當外形尺寸相對超大的雨滴(直徑通常為幾毫米)降落在葉面上后,不僅與葉面隔著一層極薄的空氣,而且只能同葉面上“碉堡”處的凸頂形成點接觸——此情此景,是不是有點類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針尖上?⑧空氣和為數眾多的“碉堡”,共同組建了荷葉表面的疏水層。在“碉堡”頂上“懸空而立”的雨點,由于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滾動的過程中會順道兒吸附灰塵。因此,只要荷葉稍稍傾斜,水珠就會附帶塵埃滾落。這,就是著名的“荷葉效應”——因為粗糙,所以干凈——是不是頗具顛覆性?⑨自潔,不僅令荷葉美觀,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氣中的有害細菌和真菌對植物的侵害。對荷花而言,這種結構還提高了葉面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⑩荷葉的自潔效應,給了人類無限的啟發。基于此,科學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納米材料運用到汽車烤漆、建筑物外墻或是玻璃上,不但隨時可以保持物體表面的清潔,也減少了洗滌劑對環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這種材料應用于織物,能讓織物不沾液體(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醬油等),從而減輕洗衣負擔,而且不會改變織物的纖維強度、透氣性、皮膚親和性等原有性能。?寫到這里,我不禁想,倘若能將荷葉的這種自潔本領置入人們的心靈,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啊。(有刪改)12.下列對荷花的自潔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荷葉表面永遠纖塵不染,是因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B.荷葉的自潔效應,不僅令荷葉美觀,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氣中的有害細菌和真菌對植物的侵害。C.荷葉的自潔效應,還提高了葉面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D.受到荷葉自潔效應的啟發,人類改進了汽車烤漆、建筑物外墻、玻璃和織物的制造技術。13.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本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先介紹荷葉的自潔現象,接著深入分析其內在原因,然后介紹人類關于自潔效應的運用。B.第⑥段畫線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小山包”指的是“乳突”表面的小纖毛,“碉堡”指的荷葉表面上的蠟質“乳突”。C.表面粗糙反而干凈,這與人們一般的生活常識相違背,所以說“頗具顛覆性”。D.最后一段中的“自潔”是個比喻的說法,含義不同于上文所講的荷葉的自潔效應。14.閱讀⑤—⑧段,簡要概括“荷葉效應”產生的原因。15.媽媽在挑選同一款式的兩件衣服時有些拿不定主意:納米材料制成的那件稍貴,普通材料的那件稍便宜。請結合選文知識,給媽媽提出合理的建議。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能人娘親崔永奇①娘沒讀過一天書,十來歲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沒讀過書,不等于沒文化,這是我對娘的總體評價。因為,她終生都在學習。②娘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她的心算、口算能力。沒讀過書的她,完全不按計算口訣及相關規則的套路計算,而是按她自己的拆解方法,嘴里念叨著現有數據,就把一組需要的數據計算出來了。相對復雜也曾最常用的計算,當數織布。多少布多少線,各樣顏色的線各需要多少,從紡線之初到做好經線緯線“安(裝)(織)機”,貫穿織布每個環節都需要計算。至于其他出售農產品的計算,那些圖謀著坑騙鄉鄰的販子,遇到娘,不用算他們也是失算了。③很多次想學習娘“不按套路”的計算方法,最后還是沒能學會。④在鄉下老家,播種季節總有人無意間將一些拌過農藥的多余種子,拋撒在了田間地頭和街頭巷尾。雞吃了毒種子,只能眼睜睜地死掉。后來,娘學會了給中毒的雞動手術洗胃:切開雞嗦子,取出毒種子,對嗦囊認真清洗,然后裝進適量的干凈糧食,縫合。整個過程不能拖泥帶水,得干凈利索,任何一個步驟的缺失或失誤,還是有可能看著中毒的雞斃命。娘的這項技能,多年來救活了自己家及鄰家數以百計的雞。⑤除了給雞洗胃,娘還學會了給貓狗打針。村里沒有獸醫,貓狗生病了往往是任其自生自滅。娘就利用去獸醫站的機會,虛心向人家請教,學會了辨別貓狗一些常見病及打針用藥的方法,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想法,一次救活了貓狗,一而再再而三地救活了不少貓狗,當然也是義務的。⑥進城之前的幾年,娘還學會了嫁接花樹、果樹,把一個不小的院子,操持成了綜合性的花果園。其中,一棵桃樹上能開出三種顏色的桃花,使我每年最喜歡在桃花盛開時節回鄉探親。而進城多年來,娘最牽掛的是老家院子里那棵黑棗樹嫁接成的柿子樹,那是她嫁接成活的第一棵果樹。⑦【甲】進城生活后,娘在無所事事中學了十字繡。以前,她是用一針一線對著各色絲線繡花的,速度比較慢。跟著電視上的相關節目學習,她很快就掌握了十字繡技巧,并且繡速很快。家里的舊衣服,被她改成了各種坐墊及小掛件,繡上各式各樣的圖案。后來,實在沒地方擺放那些作品后,娘就開始繡鞋墊了。【乙】娘每天認真地繡制鞋墊,看電視成了聽電視,有朋友來家里,娘也會大方地將鞋墊送給人家。⑧[丙]此事被朋友發到朋友圈之后,娘的鞋墊很快就被人上門搶購一空。她的手里,在進城定居之后,第一次有了自己用雙手掙到的幾千元“巨款”。那些日子,娘相當開心,她給兒孫們買這買那,大方得很……她很有成就感地感慨: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用雙手掙錢。【丁】⑨有次夸贊雙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