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10000字(論文)_第1頁
《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10000字(論文)_第2頁
《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10000字(論文)_第3頁
《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10000字(論文)_第4頁
《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10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目錄TOC\o"1-3"\h\u12193藝術類“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報告 1139771.1

小學美術“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 1127781.1.1基本信息 1238071.1.2教學環境分析 2234451.1.3學習者特征分析 270431.1.4教學目標分析 2141011.1.5教學內容分析 3263591.1.6教學策略設計 3208581.1.7教學評價設計 4239751.1.8“雙師”直播課教學過程 4264791.1.9教學反思與總結 7191621.2

小學音樂“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 7151711.2.1基本信息 78311.2.2教學環境分析 7256231.2.3學習者特征分析 8189031.2.4教學目標分析 8101571.1.5教學內容分析 9105251.1.6教學策略設計 9152051.1.7教學評價設計 10190641.1.8“雙師”直播課教學過程 11282661.1.9教學反思與總結 15本案例的的教學設計共分為三個階段:課前、課中和課后,首先在課前,線上教師要對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與線上教室進行溝通,線下教師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從而設計出優質教學資源,其次要進行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分為組織策略、傳遞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部分,最后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主要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另外,線下教師要對學生、線上教師、家長、技術支持團隊、學校等對象進行教學過程的反饋,各方根據反饋內容對教學進行進一步的優化。1.1

小學美術“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1.1.1基本信息年級:三年級(32人)課時:1課時(40mins)課程:人教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二課“色彩的冷暖”教師:邵老師(線上教師)、程老師(線下教師)1.1.2教學環境分析(一)家庭教學環境:農村農民生活水平偏低,不少家長只能靠外出打工等來維持生計,孩子只能由祖父母領養,因此農村小學隔代教育的家庭為數不少,導致了家庭教育觀念的陳舊和方法不當,不少家庭重養輕教、重智輕德、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大部分農村學校的家長對于美術教育的認識過少,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課”,輕視音樂、美術、舞蹈等“副科”,不鼓勵學生占用課余時間學習美術、手工等,藝術素養偏低。(二)學校教學環境:學校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教室已經安裝相應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滿足“雙師課堂”的開展;網絡鏈接正常,具有獨立的網線,保證網絡通暢;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專職教師,但任課教師具有一定的美術教學經驗,可以勝任線下教師的職責和任務;1.1.3學習者特征分析本次教學實踐對象是寧夏J縣某農村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好動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興趣,樂于嘗試,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拓展,體驗感受和創造活動能力增強,同時記憶力增強,具體如表3-1所示。表3-1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者特征分析表興趣對畫畫、手工等創作類美術課程內容興趣濃厚,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動手能力動手能力強,樂于嘗試,能夠積極的完成課堂所要求的美術創作。溝通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強、能夠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思維能力具有可逆性思維、類比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逐步顯現,有能力進行獨立的美術作品創作。美術基礎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能夠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認識周圍事物,能夠憑借記憶表達自己的感受,還能夠發揮想象,另外,本班學生對色彩的認知比較全面、準確,利于本節課的開展。1.1.4教學目標分析表3-2教學目標分析表知識與技能能在色相環或者色譜上區分冷暖色,了解色彩的冷暖知識,意識到色彩的冷暖在藝術和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創作實踐,體會到色彩的冷暖和作品的主題,內容的重要關系。過程與方法將學生從盲目用色引導到有目的地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受,懂得色性運用,色彩冷暖配置,用繪圖、拼貼等方法創作出一篇表示溫暖或者寒冷的作品。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索色彩時間的興趣,使學生愿意用色彩的冷暖去表現作品。1.1.5教學內容分析“色彩的冷暖”是一門繪畫基礎課和習題課,主要針對學生對色彩的基本認識,培養學生對色彩冷暖的感覺和認識,區分冷、暖色調,提高學生學習繪畫的興趣,為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線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展示大量的色彩圖片和冷暖對比圖案,并且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舉例說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色彩冷暖的相關知識。教學重點:從感性到理性去認識色性,并學會運用相關知識對比冷、暖色性;教學難點:初步運用冷暖色。1.1.6教學策略設計基于《色彩的冷暖》課程內容,從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兩個維度,對本節課所涉及的組織策略、傳遞策略以及資源管理策略進行相關設計:線上教師教學策略設計針對線上教師進行組織策略和傳遞策略設計:(1)組織策略: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講授法和演示法以及任務驅動法,首先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講授法,呈現先行組織者,為學生講授冷暖色調的定義、區分標準以及相關知識,體會色彩與作品主題之間的關系;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演示法為學生演示《彩色梯田》的創作流程;運用任務驅動法,布置《彩色梯田》的美術創作任務,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色彩冷暖知識,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學生藝術素養。(2)傳遞策略:主要通過提問策略與學生形成互動,選取任一教學點的學生進行提問以及指導,為學生傳遞知識,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線下教師教學策略設計針對線下教師進行組織策略、傳遞策略以及資源管理策略設計:(1)組織策略:運用指導教學法配合線上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在創作線上教師所布置的作品時,對學生進行專業性指導;(2)傳遞策略:運用反饋策略,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提問及時的反饋給線上教師;(3)資源管理策略:主要分為時間管理和學習環境管理,為學生選取合適的學習時間,在美術課上課之前可以安排數學、英語課等調動學生左腦的課程,銜接美術課程可以調動學生右腦學習,左右腦結合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另外,線下教師還需進行學習環境管理,由于硬件設施的限制,因此需選取教室作為教學場所,在教學過程中,線下教師還需要維持課堂秩序,保障教學有效進行。1.1.7教學評價設計根據筆者設計的搭載“史密斯—雷根”模型的藝術類“雙師課堂”中體現的評價方式,評價對象為學生,評價者為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評價類型為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前后,總結性評價在課程結束后進行評價,線上教師設計評價量表(如表3-3所示)線下教師根據該量表對學生進行評價,再將部分作品上傳至相關平臺,線上教師根據該量表對隨機班級進行評價。表3-3美術課程教學評價量表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分值得分整體布局

(30分)主題明確、作品完整、能夠表達設計意圖15分圖案和線條等元素之間的搭配合理15分色彩搭配

(40分)色彩與整體設計協調搭配20分色彩搭配使用了“冷色調”或“暖色調”搭配20分圖案設計

(30分)圖案設計新穎,具有一定的創新性20分構思巧妙、創意獨特10分總分100分1.1.8“雙師”直播課教學過程表3-4小學美術“雙師課堂”直播課教學過程表教學環節線上教師學生線下教師目的課前準備線上教師提示學生提前準備好以下學習用具,以便課堂可以順利的進行:①黑色記號筆;②美術作業本或A4紙大小的白紙;③水粉顏料、油畫棒等色彩工具。準備學習用具,提前預習。通知學生準備學習用具、調試設備、測試網絡。做好課前準備,確保課程順利進行。情境導入1.(播放一段“呼嘯的寒風”音頻)

邵老師提問:這是什么聲音?通常發生在那個季節?

2.(出示兩張圖片,一張圖片上顯示一個橙紅色調的房間,另外一張顯示一個藍紫色調的房間)

邵老師提問:如果此時此刻你穿著一件單薄的衣服,站在冷風中,你最想進那個房間?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邵老師對這個問題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其實色彩本事是沒有溫度的,只是我們的大腦講色彩和我們記憶力冷暖的感覺聯系起來了,也就是說,色彩的冷暖是我們長期積累的經驗中的聯想。1.觀察圖片;

2.思考問題;

1.回答問題。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嘗試與線上教師連麥,積極配合線上教師回答問題;以聲音及圖片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知識1.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色彩有冷暖,出示課題:《色彩的冷暖》。

2.(出示色相環)

邵老師:同學們試著找一找,在這個色相環中,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

(小組討論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為學生講授關于冷暖色調的定義、區分標準以及相關知識。1.觀察色相環;

2.小組討論;

1.回答問題。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組織小組交流討論;

1.嘗試與線上教師連麥,積極配合線上教師回答問題;教師起到“導”的作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學習本課的重點,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初步認識冷暖色。活動探究1.小組合作探究:互相指認小組內的其他同學所穿的衣服或者鞋是什么色調?

2.個人活動探究:將自己的彩筆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兩部分,1.參與小組探究活動,互相指認小組內其他同學服裝的色調;

2.將自己的彩筆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兩部分。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組織小組合作活動探究;

1.組織個人活動探究,并對學生探究結果做出評價和指導;層層遞進,使學生對色彩的理性認識過度到感性認識,突破教學重點。講授知識(出示梵高的作品《麥田》)

為學生講述《麥田》的創作背景,使學生體會色彩與作品主題之間的關系。1.觀察作品《麥田》;

2.體會色彩與作品之間的深層關系。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使學生了解繪畫大師所運用的創作手法,體會作品情感,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提升學生藝術素養,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藝術實踐(選取藝術創作內容《彩色梯田》)

邵老師:請同學拿出我們提前準備好的黑色記號筆,一起來創作這個彩色梯田,首先確定山頂,其次繪制一些規則不同的梯田,需要注意的是,梯田的走向要從上往下,最后同學們可以自己創作,加一些其他山脈、河流、樹木、大雁等。

對部分學生的創造進行點評,并進行下一步的潤色工作。

邵老師:接下來,同學們拿出我們準備好的彩色筆,對剛才的作品進行潤色了,同學們可以自主選擇使用冷色調或者暖色調,合理搭配色彩,開始創作吧。1.認真聽講線上教師的講授;

2.設計與創作美術作品《彩色梯田》。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將學生繪制的作品拍照發送至彈幕;

1.將學生的疑問發送至彈幕;

4.積極指導學生創作并解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總結評價對線下教師上傳的學生作品進行評價。1.認真聽取線上教師或者線下教師對作品的評價;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將學生繪制的作品拍照發至彈幕;

1.對班級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根據教師評價改進并完善作品。課后作業學生完善個人作品,線下教師將學生作品上傳分享至社區平臺與其他教學點交流討論,另外線下教師和學生需要根據提前設計好的評價量表對學生作品進行總結性評價。1.1.9教學反思與總結在藝術類雙師課堂——《色彩的冷暖》中,線下教師、線上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積極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部分教學點的教師將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彈幕主動發送給線上教師,使得線上教師在第一時間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及時的調整,學生也對這節雙師課堂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然而,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線上聲音播放不是很流暢、清晰,部分學生又聽不清的情況,需要線下教師進一步解釋說明;(2)線上教師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出現丟失教學道具的問題,使得所有在線課堂的師生等待了大約30秒的時間。(3)出現線上教師突然關閉攝像頭的情況,使得線下教室的同學缺少交流感,打亂課堂節奏。(4)線下教師缺少相應的信息素養,沒有及時的進行主副畫面的切換。針對以上四點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首先增強對線上教師的管理,增設相關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從而使線上教師進一步優化其課程;其次需要對線下教師進行“雙師課堂”相關的主題培訓,使其熟練操作,提升其信息素養。1.1

小學音樂“雙師課堂”的教學實踐案例1.2.1基本信息年級:五年級(29人)課時:1課時(40mins)課程: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四課“小白船”教師:王老師(線上教師)、程老師(線下教師)1.2.2教學環境分析(一)家庭教學環境:農村農民生活水平偏低,不少家長只能靠外出打工等來維持生計,孩子只能由祖父母領養,因此農村小學隔代教育的家庭為數不少,導致了家庭教育觀念的陳舊和方法不當,委托監護人不甚明確自己的監管職責,把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監管只停留在照顧生活起居上,無力顧及學生學習,除此之外,大部分農村學校的家長對于音樂教育的認識過少,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課”,輕視音樂、美術、舞蹈等“副科”,不鼓勵學生占用課余時間學習音樂,音樂素養偏低。(二)學校教學環境:學校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教室已經安裝相應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滿足“雙師課堂”的開展;網絡鏈接正常,具有獨立的網線,保證網絡通暢;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專職教師,但任課教師具有一定的音樂教學經驗,可以勝任線下教師的職責和任務;1.2.3學習者特征分析本次教學實踐對象是寧夏J縣某農村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五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音樂審美同質化、單一化,因此對五年級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的培養的其他音樂類型的興趣激發都是音樂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工作,提升其辨別優劣作品的能力,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培養音樂審美情趣,具體如表3-5所示。表3-5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者特征分析表興趣對唱歌、樂器彈唱等音樂課程內容興趣濃厚,在音樂課堂中以及課堂外都樂于欣賞音樂、演唱歌曲,學習動機多以外部動機為主,需要關注更多促成內部動機的生成,或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實踐能力模仿能力較強,能夠較快掌握歌曲演唱的歌詞、旋律、節奏,但對樂器彈奏的學習能力較差。思維能力類比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逐步顯現,具有樂譜的學習的思維能力。音樂基礎在唱歌方面,大部分同學模仿能力強,基礎較好;在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缺少基礎,相應的樂理知識匱乏;在音樂欣賞方面,學生缺少音樂審美素養,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1.2.4教學目標分析課程教學目標需要根據課程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進行設定:小學音樂課程總目標:通過音樂課程學習并參加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發現并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對音樂的持久興趣,培養美感,調和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進行學習和掌握,擴大文化視野,發展音樂聽力與鑒賞、演奏與創作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五年級兒童音樂課程的年齡階段目標:隨著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擴大,學生在體驗和探索中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隨之提高。注重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合唱、樂器演奏和音樂創作活動,使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生動活潑地吸引學生。部分學生在本學段五年級、六年級進入變聲期,應滲透變聲期的聲音保護知識。維持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對音樂的感覺和欣賞能力,并初步形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能夠自信而富有感情地唱歌,并樂于參與相關的音樂表演、創作活動;培養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并增強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根據小學音樂課程總目標和五年級兒童音樂課程年齡階段目標以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課程教學目標,如表3-6所示:表3-6教學目標分析表知識與技能學會歌曲《小白船》的演唱,在感知音樂旋律和節奏的過程中,初步辨別拍子的不同,體驗四拍子的律動感;能感知主題,區分音樂基本段落,結合體態律動做出相應反應。過程與方法通過劃三角的方式學習3/4拍子的強弱規律;通過闖關游戲學習讀節奏、劃節奏、按照節奏唱歌;通過由部分到整體的逐句學習,學習《小白船》的整體演唱。情感態度價值觀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樂于相關音樂表現、創造活動,通過分組演唱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1.1.5教學內容分析從譜面上來看,全曲速度保持在中速,情緒優美;第二部分,也就是高潮部分采用二聲部,目的在于加強歌曲的感情,明確歌曲的層次和結構,突出歌曲的中心。這是一首朝鮮童謠,創作時間較為久遠,內容純樸真實,要求學生在演唱的時候有感情的分層次進行演唱;在最后高潮的部分,也就是歌曲的后半部分,結合課本的要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節奏創編活動,以加深對歌曲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完歌曲以后,可以根據學生內心的活動,升華情感,引出對全曲的感情理解。另外可以看到課本中樂譜部分加入了打擊樂節奏,可以結合本課節奏特點讓學生對三拍子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引用教具可以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印象和理解。教學重點: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會用優美的動作進行表演,掌握三拍子的演唱技巧。1.1.6教學策略設計基于《小白船》課程內容,從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兩個維度,對本節課所涉及的組織策略、傳遞策略以及資源管理策略進行相關設計:線上教師教學策略設計針對線上教師進行組織策略和傳遞策略設計:(1)組織策略: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講授法和演示法以及任務驅動法,首先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講授法,呈現先行組織者,為學生講授3/4拍子的強弱規律;運用基于信息技術的演示法為學生演示如何讀節奏、劃節奏、按照節奏唱歌、《小白船》的整首演唱,學生進行模仿;運用任務驅動法,進行《小白船》演唱任務,開發學生的演唱能力,鞏固3/4拍子的強弱規律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藝術素養。(2)傳遞策略:主要通過提問策略與學生形成互動,選取任一教學點的學生進行提問以及指導,為學生傳遞知識,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線下教師教學策略設計針對線下教師進行組織策略、傳遞策略以及資源管理策略設計:(1)組織策略:運用指導教學法配合線上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在創作線上教師所布置的作品時,對學生進行專業性指導;(2)傳遞策略:運用反饋策略,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提問及時的反饋給線上教師;(3)資源管理策略:主要分為時間管理和學習環境管理,為學生選取合適的學習時間,在音樂課上課之前可以安排數學、英語課等調動學生左腦的課程,銜接美術課程可以調動學生右腦學習,左右腦結合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另外,線下教師還需進行學習環境管理,由于硬件設施的限制,因此需選取教室作為教學場所,在教學過程中,線下教師還需要維持課堂秩序,保障教學有效進行。1.1.7教學評價設計根據筆者設計的搭載“史密斯—雷根”模型的藝術類“雙師課堂”中體現的評價方式,評價對象為學生,評價者為線上教師和線下教師,評價類型為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前后,總結性評價在課程結束后進行評價,線上教師設計評價量表(如表3-7所示)線下教師首先根據該量表對學生進行評價,再將學生合唱的視頻或音頻上傳至相關平臺,線上教師根據該量表對隨機班級進行評價。表3-7音樂課程教學評價量表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分值得分演唱基礎

(40)音準、節奏正確、能完整的演唱歌曲15分吐字清楚,發音正確10分音質、音色美5分聲音統一整體和諧10分藝術表現力

(30分)精神飽滿、富有朝氣10分能大膽、自信地歌唱10分投入感情、有適當的表情10分藝術創造力

(30分)隊型排列設計合理10分有(領、齊、輪、聲部)唱等其他各種演唱形式10分有動作設計10分總分100分1.1.8“雙師”直播課教學過程表3-8小學音樂“雙師課堂”直播課教學過程表教學環節線上教師學生線下教師目的課前準備線上教師調試鋼琴、測試網絡、調試電腦、麥克風、視頻等硬件設施,確保課堂順利進行。準備學習用具,提前預習。通知學生準備學習用具、調試設備、測試網絡。做好課前準備,確保課程順利進行。情境導入謎語導入

王老師提問:同學們好,上課前老師給大家看一個謎語,大家來猜一猜這個謎語答案是什么呢?、“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小白船”。王老師揭曉謎底:月亮繼續題問,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呢?王老師揭曉謎底:小船

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小白船》。

1.思考謎語;

2.回答問題。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嘗試與線上教師連麥,積極配合線上教師回答問題;以謎語創設情境,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知識音樂欣賞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有關月亮音樂視頻,聽歌的時候思考老師的兩個問題,(1)在這艘船上你都看到了什么?(2)這首歌使用什么情緒來演唱?(3)這首歌是幾拍子的?2.知識講授根據學生的回答,王老師為學生講授這首歌所調動的情緒(優美、抒情)、運用的拍子(3/4)以及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規律教學用劃三角的方式教授3/4拍子的強弱規律。欣賞音樂;

2.思考問題;

1.回答問題。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嘗試與線上教師連麥,積極配合線上教師回答問題;教師起到“導”的作用,讓學生以劃拍子的形式探究學習本課的重點,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初步了解《小白船》歌曲的旋律以及3/4拍子的強弱規律。闖關游戲王老師:在學習《小白船》這首歌之前,老師要先與同學們進行一個闖關游戲,如果同學們可以順利通過以下三關,王老師就會將這首《小白船》教給同學們。(隨機抽取A、B兩個線下教學點進行連線教學)第一關:讀節奏(A教學點)X—X|X—X|XXXX|X——||(1)老師示范(2)學生模仿跟讀(3)王老師打拍子,學生集體根據(4)隨機抽取學生檢驗2.第二關:劃節奏(A教學點)XXX|X—X|XXX|X——|(1)老師示范劃節奏X—X|X—X|XXXX|X——||學生模仿劃節奏1.第三關:按節奏唱歌(B教學點)X—X|X—X|X—X|X——||在哪遙遠的地方X—X|X—X|XXXX|X——||船上有棵桂花樹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跟唱隨機抽取學生檢驗根據根據學生的闖關情況,王老師引導學生進入正式學習《小白船》歌曲的學習環節。思考問題模仿練習進行闖關游戲1.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被選中教學點的老師組織分組;

1.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層層遞進,使學生對音樂節奏、韻律的理性認識過度到感性認識,突破教學重點。歌曲教學王老師:闖關游戲結束之后呢,我們就要正式進入到《小白船》歌曲的學習階段了,接下來就跟王老師一起學習吧。((隨機抽取D線下教學點進行連線教學))1、聽范唱師:接下來我們先聽范唱,一邊聽一邊劃旋律線。(播放歌曲)(和學生一起在劃,老師在用手在空中劃)2、模唱旋律①:分句模唱王老師:答對了,接下來我們用“啦”模唱旋律,老師彈一句,你們模一句,要求,聽準音,唱對音。學生:分句模唱②:完整模唱王老師:分句模唱完成得很棒,我們在完整的模唱一遍學生:模唱③:跟音樂輕聲唱。王老師:讓我們一起聽著范唱帶著歌詞小聲哼唱。學生:跟范唱進行哼唱④:電子琴教唱王老師:同學們都能順暢的哼唱歌曲呢,那現在讓我們在跟著電子琴進行演唱。(完整演唱)學生:歌唱全曲⑤:放伴奏演唱(師指揮)王老師:做得很棒,現在我們一起跟著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吧。學生:演唱歌曲欣賞音樂《小白船》;分句模仿;完整模唱;跟音樂輕唱;電子琴跟唱;跟伴奏完整演唱。維持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將作品由部分到整體的逐句教授,使學生學會整首歌曲的演唱,體會作品情感,培養學生音樂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