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樂至縣聯考2025屆初三中考適應性練習(一)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①短短3個月間我國就發生了12次沙塵暴,波及大半個中國。②草原牧場不斷地被過度放牧,又不進行補償性保護種植,大大加重了草場退化。③近幾十年來,我國由于人口急劇增長,不少地方便以超墾、過牧和濫伐獲取必要的生活資料。④于是導致去年一場場席卷而來的沙塵暴頻頻襲擊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⑤結果糧食沒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鹽堿化和荒廢了更多的土地。⑥大片的樹林草原被開墾成了農田。A.①②③④⑥⑤ B.⑥④①⑤③② C.②⑤③④①⑥ D.③⑥⑤②④①2.選出對有關名著的內容表述錯誤的兩項()()A.武松是打虎英雄,他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在快活林里智取生辰綱。B.李逵號稱黑旋風,他的武器是兩把板斧,他力大如牛,險些被李鬼所害。C.林沖綽號豹子頭,原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后被高俅設計陷害,刺配滄州。D.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既踩死過魯迅喜愛的隱鼠,又送給魯迅喜愛的《蕩寇志》。E.藤野先生是一位良師,他不修邊幅,正直熱忱;他治學嚴謹,非常關心魯迅的學習。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傾聽使人,你將不再囿于一己的狹隘;傾聽使人,你將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傾聽使人,你會知道孤獨和苦難并非只蒞臨你的屋檐;傾聽使人,你會覺察此時此刻有多少大腦飛速運轉,有多少巧手翻飛不息。A.謙虛安寧警醒豐富 B.豐富謙虛安寧警醒C.警醒豐富謙虛安寧 D.安寧警醒豐富謙虛4.下列語段中,標有序號的句子與中心不相符的一項是()最近,韋應物《簡盧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這兩句詩被作家杜子健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他希望網友幫忙續作。在短短幾天內收到了上萬網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頻現,大家認為不少續寫古樸典雅。①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的風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與滑稽;③“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傾之與桃花,勻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綺麗……④雅致的詩句中迸發出無窮的魅力,可見大家對國學文化的熱愛并沒有減少。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5.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B.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和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都側重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處處洋溢著對大好春光的欣賞、贊美之情。C.“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這位既有“千古詩才”又“一身傲骨”的詩人是李白。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鏈》等。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調查顯示:2017年有59.7%的成年國民進行過網絡在線閱讀,較2016年的55.3%上升了4.4個百分點;71.0%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較2016年的66.1%上升了4.9個百分點;14.3%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較2016年的7.8%上升了6.5個百分點;12.8%的成年國民使用平板電腦進行數字化閱讀,較2016年的10.6%上升了2.2個百分點;有63.4%的成年國民在2017年進行過微信閱讀,較2016年的62.4%上升了1.0個百分點。材料二:有專家指出,數字化閱讀適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輕度閱讀,對于那些呈體系化的深度內容,仍需紙質閱讀。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截至2017年底,我國公共圖書館行業機構數僅為3166個,縣均擁有圖書館不足2個。全國目前2914所高校的圖書館比2852個縣級圖書館的資源要大得多。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并不對外開放,而很多高校圖書館師生借閱的比重比較低,這也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從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怎樣推動全民閱讀?請結合材料二,向有關部門提出兩條建議并說明理由。7.古詩文積累一曲新詞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飛來山上千尋塔,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________________,左牽黃,右擎蒼。(蘇軾《江城子》)持節云中,________________?(蘇軾《江城子》)莫說相公癡,________________。(張岱《湖心亭看雪》)《登飛來峰》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借情抒景,表達自己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表達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心愿,體現自己樂觀人生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班在閱讀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同學們在分析主人公“保爾”的人物形象時采用了和其他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分類比較的閱讀方法。下面是四位同學的比較點,請你任選兩組結合具體情節從人物性格(形象)的相似點這個角度進行比較。甲乙丙丁“保爾”和“李逵”“保爾”和“祥子”“保爾”和“孫悟空”“保爾”和“圣地亞哥”二、閱讀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醉眠唐庚①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余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②已便③。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④。①唐庚,北宋詩人。經宰相張商英推薦,授提舉京畿常平。商英罷相,庚亦被貶,謫居惠州。此詩為唐庚被貶后所作。②簟:竹涼席。③便:便當、適宜。④“忘筌”:忘言。1.本詩中采用虛實結合寫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此詩明是寫醉眠,實則抒發自己政治上遭受打擊后的苦澀心情。B.首句點明居所之環境,與世隔絕,恍若置身遠古時代。夏日天長,時間顯得格外漫長。C.尾聯借夢境與現實的強烈落差,抒發乍得復失的惆悵之情,很值得玩味。D.此詩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渾然無跡,語淡而意遠,余韻悠然,兼有唐詩的神采和宋詩的理趣。3.請賞析“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的妙處。10.文言文閱讀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子魚論戰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①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弗聽。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②。宋人既成列③,楚人未既濟。子魚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④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⑤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⑥,不擒二毛⑦。古之為軍也,不以隘⑧阻也。寡人雖亡國之余⑨,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勁敵之人,隘而不列,天助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勁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①宋公:即宋襄公。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③成列:排成戰斗行列。④陳:同“陣”,這里作動詞,即擺好陣勢。⑤門官:國君的衛士。⑥重傷:再次傷害(受傷的人)。⑦二毛:頭發花白的人,指代老人。⑧隘,險隘之地。⑨亡國之余:亡國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⑩隘:這里作動詞,處在險隘之地。?胡耇(gǒu):年紀很大的人。?明恥教戰:使士兵認識什么是恥辱,教授他們作戰的技能。?服:(對敵人)屈服。?金鼓以聲氣:鳴金擊鼓來振作士氣。?儳(chán):同“讒”,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神弗福也再而衰楚人未既濟公傷股2.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B.公問其故/溫故而知新C.雖不能察/雖及胡耇 D.公將鼓之/請擊之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若愛重傷,則如勿傷。4.甲文魯國軍隊后發制人取得了勝利,乙文宋國軍隊要先發制人才能取勝,這是為什么?這說明一個什么道理?5.甲文中的魯莊公與乙文中的宋襄公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不同?11.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元宵節,又稱燈節、元夕、上元節,時間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它起源于漢文帝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被視為春節最后的高潮,過了這天,就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活,所以人們歡慶元宵節,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變化、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元宵燈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其中還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丈化遺產。(根據相關網絡材料編輯)(材料二)蘇州燈事之妙,妙在燈品不斷創新,其形制有提燈、掛燈、擺燈,外形有各種亭臺、鳥獸、瓜果等。從質料上分,又有無骨燈、荷花燈、珠子燈、羅皂燈、柵子燈、夾紗燈等。在其燈身又集剪紙、繪畫,以及掛墜排須、流蘇等多種工藝于一體。真個是造型優美、燈飾華麗、色彩鮮艷、花樣出奇。有種龍燈,它長有7節、9節、11節、13節之分,其龍頭巨口大眼,形神兼備;龍身繪以鱗片,紋飾精彩。舞動時,頭逐珠轉,身隨勢旋,動瀾翻波,眼花繚亂;十分撼人心弦。又如走馬燈、外形如碧瓦飛甍的亭臺,燈壁內側畫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點燃燈中心的蠟燭,始現出精美紋樣。又因燃燭后空氣對流,燈內壁自動旋轉,循環呈現出手工繪制的“慶豐收”“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等吉慶圖案或戲文典故,妙趣橫生,民間用它作為“時運好轉”的象征。(摘錄自《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板)(材料三)近幾年來,各地逢元宵彩燈大放,今年尤其甚。熱鬧歸熱鬧,但精髓盡失。過去逛燈,燈是靜中有動,燈不動光在晃,而人是動中有靜,走走停停,動腦動眼。百姓融入燈彩之中,構成生活美麗畫卷,否則也不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各地的燈會,基本都是高科技的激情展現,向晚會迪廳的燈光學習,讓百姓由參與變成觀望,公家破費銀子不少,百姓也大大熱鬧高興了一番,但令人擔憂的是,這熱鬧中少了過去元宵夜的含蓄優美靜謐祥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丟了。(節選自馬未都《上元燈彩,熱鬧背后卻丟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硬核!》)1.根據材料內容,下面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希望通過慶祝活動,求得來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B.自古以來,觀燈是元宵節的主要活動,雖然各個朝代的節期各不相同,但夜間燃燈、觀燈的習俗始終保持不變。C.元宵節的節期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節俗活動也從最初的觀燈不斷增加舞龍獅、跑旱船、踩高蹺等“百戲”內容。D.傳統元宵燈品材質多樣,形態各異,紋飾精美,制作精巧。近年來,各種高科技聲光電手段讓燈彩越發絢麗奪目。2.對照下面的資料,結合三則材料,列出元宵節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條理由。資料鏈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3.材料三中,作者認為“這熱鬧中少了過去元宵夜的含蓄優美靜謐祥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硬核一不小心丟了”,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12.閱讀下文,完成小題。5G來了!你準備好了嗎2018年,我國多地開展5G試點。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時延、超大數量終端網絡為特點的5G,正在走入我們的生活。5G時代來臨,普通用戶將收獲哪些紅利,又需要做好什么準備?5G+上網,超快網速需設備升級。每秒傳輸10GB,相當于1秒鐘能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速度是4G網絡的100倍……從4G到5G的升級,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意味著用戶上網體驗的大升級。用戶可以輕松在手機上看高清電影,玩VR(虛擬現實)游戲更加流暢真實。鋪設5G網絡,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投入。為了獲得更快傳輸速率,需要建設數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設備、天線選址建設、優化調試等方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資本投入。對于用戶來說,目前的主流手機均不支持5G,用戶想“嘗鮮”,先得換一臺新手機。預計我國將在2019年下半年生產出第一批5G手機。想要升級換代,還得耐心等待。5G+出行,無人駕駛應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機對無人駕駛技術既興奮又忐忑。一方面,司機變乘客,解放了雙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給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工智能,總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國電信、中興通訊、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區完成國內首個基于5G網絡實況環境下的無人駕駛車測試。測試中,無人車轉向、加速、剎車不在話下,未來,無人車還將針對紅綠燈信息、天氣信息、路面情況處理等接受一系列測試。今年4月,重慶宣布將建立基于分級自動駕駛的智慧交通及自動駕駛演示驗證與示范平臺。5月17日,工信部相關人士提出將在5G和車聯網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應用。5G+家居,還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體驗。業內人士指出,5G網絡地址數量大,允許每個人都擁有很多臺物聯網設備,5G網絡的功耗又相對較低,能保障較長的續航時間,加之網絡延遲小、出錯概率小,因此為智能家居等物聯網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有網友擔心,到了5G時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機操控。如果發生手機丟失、手機信息泄露,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后果不堪設想。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4G網絡每秒傳輸0.1GB,是5G傳輸速度的1%,從4G到5G的升級,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意味著用戶上網體驗的大升級。B.對于用戶來說,目前的手機均不支持5G,用戶想體驗5G,得在2019年下半年前換一臺新手機才行。C.如果基站數量少,密度小,網絡傳輸速率就慢,網絡延遲,很難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體驗。D.5G時代到來,意味著手機風險增加,文題中“你準備好了嗎”,其中包括要保護好手機,防信息泄露。2.閱讀全文,說說5G時代來臨,普通用戶除了收獲上網網速更快的紅利外,還將收獲哪兩項紅利?3.5G時代來臨,無人駕駛出行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你支持哪個觀點?請簡述理由。1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①母語通常是指一個人所屬民族的群體語言,是一個民族最為鮮明的符號標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為一個共同體。母語自信則是對母語品質和母語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母語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②每個民族對自己的母語都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視其為最美的語言。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徽章。漢語擁有最為豐富的書面文獻和自公元前841年以來不曾中斷的歷史記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因其承載的文化的先進性而對世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讓我們自豪,也增強了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然而,在近現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加之西方語言和文化的沖擊,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產生了動搖,這給漢語帶來了危機,造成了傷害。“五四”時期,漢語嚴重歐化,有學者甚至主張用拼音來代替漢字;上世紀80年代,漢語的計算機輸入成為難題,漢字又蒙受了“筆畫復雜、輸入困難”的責難;即使是現在,國人對外語的重視程度依然遠遠超過漢語……因此,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視的問題。③對母語的不自信,究其本質,是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文化是我國生存和發展的軟實力,是中華民族的命脈和靈魂。而漢語既是這種文化的產物,也是這種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這種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和最集中的體現。因而要維護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就不能再對漢語采取那種“自貶、自侮、自戕”的態度,而應重新拾回對漢語的自信。④事實上,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也的確有值得我們自信的理由。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發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在世界語言中,漢語具有獨一無二的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國語言的季羨林先生稱譽漢語是世界語言里最簡練的一個語種,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如果英語要60秒,漢語5秒就夠了。漢語在表達的自由度和創造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美國語言學家范諾洛薩說,漢語充滿動感,不像西方語言那樣被語法、詞類規則套死。漢語有聲調,音韻鏗鏘,和諧美麗,瑞典語言學家高本漢認為,在這方面,漢語比西方語言略勝一籌。⑤進入,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漢語在全球快速傳播,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斷升溫的“漢語熱”不僅強化了人們對漢語的認同,旺盛的需求也為漢語“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據英國語言學家格雷多爾研究預測,到2050年,漢語將上升到國際語言分類金字塔的最高一層。因此,我們更應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做一個根基牢固的中國人。1.從全文看,作者認為應該“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請逐條概括。2.請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思路3.下列表述與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A.每個民族都認為自己的語言是最美的語言,是讓我們自豪、自信的文化徽章。B.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漢語熱”在全球發酵,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顯著提高。C.中華民族對漢語的不自信,其實是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因而要重拾對漢語的自信。D.現如今,國人對外語的重視要遠遠高于母語,這警醒著我們要提高我國文化的軟實力。三、語言表述14.針對校園中的一些不文明現象,諸如不節約用水、浪費糧食、語言不文明、亂丟紙屑等現象擬寫一條廣告語。四、寫作15.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青春仿佛是一種宣言,它昭示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種姿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青春也是一種勇氣,帶著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來的答案。以上文字給你什么聯想或感悟,請以“青春”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請用××代替。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D【解析】
考查對句子的銜接與連貫。仔細閱讀這幾個句子,說明的是沙塵暴是產生的原因,是由原因到結果的邏輯順序來寫的,③句是首句,④句“于是導致……”①句是說結果,④①放在最后,故選D。2、AD【解析】
A項中“智取生辰綱”應為“醉打蔣門神”,D項中“《蕩寇志》”應為“《山海經》”。3、B【解析】
根據后文的語境用排除法能夠快速地確定答案為B。“狹隘”與“豐富”相對,“謙虛”與“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對。故選B。4、B【解析】
題目寫的是“古樸典雅”,而第二句卻通俗滑稽,不符合要求。故選B。5、B【解析】
試題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據此,B項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處處洋溢著對大好春光的欣賞、贊美之情。故答案為B。6、(1)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比例呈上升趨勢。(2)建立更多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開放高校圖書館,更好的利用圖書資源,推動全民閱讀。【解析】
(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一。注意數字顯示2017年比2016年都是呈上升趨勢。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平板閱讀,微信閱讀等一個共同點都是“數字化閱讀。故可以得出結論: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比例較2016年呈上升趨勢。(2)要求學生結合材料二的現象提出建議即可。結合“我國公共圖書館行業機構數僅為3166個,縣均擁有圖書館不足2個。”提出建議:建立更多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結合“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并不對外開放,而很多高校圖書館師生借閱的比重比較低,這也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提出建議:放高校圖書館,更好的利用圖書資源,推動全民閱讀。7、(1)去年天氣舊亭臺(2)無可奈何花落去(3)聞說雞鳴見日升(4)老夫聊發少年狂(5)何日遣馮唐(6)更有癡似相公者(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8)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亭”“聊”“緣”“嬋”等字詞的書寫。8、甲:保爾在戰場上搏殺,李逵江州劫法場、元夜鬧東京,都表現了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的戰斗精神。乙:保爾在工地上磨煉,在惡劣的環境中筑路,祥子努力攢錢買一輛自己的車,他們身上都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或為理想而奮斗的精神。丙:少年保爾在神甫的面團上撒煙末兒,孫悟空大鬧天宮,他們的身上都具有反抗性。丁:保爾躺在病床上堅持寫作,圣地亞哥在海上和大鯊魚搏斗了84天,他們都具有頑強的毅力、永不言敗的精神。【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文學常識、故事情節的識記能力。此類名著閱讀題型,要求學生首先識記文學常識,在閱讀的過程,理清識記相關的內容、故事情節,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解此類題基本思路是:學生可以從名著中的典型故事入手,從某一方面比較名著的主要人物的相似點,把握名著中主要人物的相關故事情節,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語言歸納能力。如,保爾和李逵可從“舍生忘死的戰斗精神”方面比較;保爾和祥子可從“吃苦耐勞精神”方面比較;保爾和孫悟空可從“反抗性”的角度比較;保爾和圣地亞哥可從“永不言敗”的角度比較。二、閱讀9、1.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2.D3.“門常掩”寫出了詩人被貶謫居,處境微妙,達官貴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生活現狀。看似輕描淡寫,實則飽含辛酸。“世味”二字,表現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簟已便”寫出了詩人高臥而眠,不問世事的隨緣自適,怡然曠達的心境。與詩題中的“眠”相照應。【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寫作手法的理解。要在理解詩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其虛寫和實寫的詩句作答。詩人既樂于與花鳥為友,不妨夢中攜侶同游,吟詩留賞。然而這神游時的快意,一回到現實中便煙消云散,所得的佳句竟寫不出來。寫其夢境為“虛”,回到現實為“實”。故“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據此作答。2.試題分析:考查對詩文內容和寫作手法的理解。這首詩通篇用白描手法寫景敘事,事顯而情隱。“世味”二字為全篇之眼,貫前領后。在其映照之下,則“眠”前的獨酌雖貌似自得,實際上卻是詩人在人世間深感寂寞的寫照。這里既無三兩知已開懷暢飲的場面,也無田家父老提壺過飲的交往。而“眠”后在夢中興高采烈的尋覓追求,又分明是詩人不甘寂寞苦作掙扎的努力。雖然力求擺脫寂寞,而又終于不得不歸于寂寞。據此,詩文并未采用議論的表達方式,故答案為D。3.試題分析:考查詩詞中表現手法及其作用。古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對比映襯、借古諷今、虛實相生、點面結合、動靜結合、聯想與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還有夸張、烘托和反襯等。作答時要根據詩句內容判斷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再結合語境進行分析。本題可以從情境交融和照應的角度結合語句進行分析作答。10、1.(1)賜福,保佑(2)第二次(3)渡河(4)大腿2.C3.(1)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誠心處理。(2)如果愛惜(敵人)不讓其再次受傷,當初就不要殺傷他們。4.(1)甲文中,魯軍等到齊軍士氣低落時進擊,所以取得了勝利,即后發制人;乙文中,宋軍只有抓住楚軍尚未過河或布陣的先機攻打,才有可能取得勝利,即先發制人。(2)作戰要取得勝利,就必須抓住有利的戰機。(抓住機遇,奮力拼搏,才能成功。)5.魯莊公:目光短淺,急躁冒進,但能接受曹劌的建議。宋襄公:認識問題膚淺,固執,迂腐愚昧。【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詞語的意思。“福”意思是“賜福,保佑”,“再”意思是“第二次”,“濟”意思是“渡河”,“股”是古今異義詞,古義是“大腿”。2.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解釋為:養/怎么,B項解釋為:原因,緣故/舊的,原來的,C項解釋為:即使,D項解釋為:湊足音節,無義/代詞。故選C。3.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1)句中“獄”意思是“訴訟案件”,“雖”意思是“即使”,“以”意思是“按照”,語序正常,據此翻譯即可。(2)“若”意思是“如果”,此句是省略句,應翻譯為“如果愛惜(敵人)不讓他再次受傷,就不如當初不殺傷他們”。4.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甲文中,齊魯之間的戰爭,能以少勝多在于后發制人,抓住了有利的作戰時機——彼竭我盈之時;乙文中最終宋國失敗是因為沒有抓住有利的作戰時機——楚軍尚未過河或布陣的時候。綜合兩者,說明作戰過程中要想取得勝利,需要抓住有利的作戰時機。據此作答即可。5.此題考查的是文中任務的性格特點。甲文中“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公問其故”等句子寫出了魯莊公是一個目光短淺,對軍事無知的人,但他有一個可貴的優點:能聽取別人的意見。而乙文中的宋襄公認識問題膚淺,固執,而且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據此作答即可。譯文:(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乙)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宋襄公將要迎戰,大司馬公孫于是勸阻說,“上天遺棄商朝已經很久了,君王要振興它,不可,赦免楚國吧。”襄公不聽。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交戰。宋軍已經排成戰斗的行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勢,(子魚)再次報告(宋襄公)。宋襄公說:“還不行。”(楚軍)擺好陣勢(宋軍)才攻擊楚軍。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國君的衛士被殺絕了。國人都責備宋襄公。襄公說:“君子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發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借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后代,(也)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子魚說:“主公不懂得作戰。面對強大的敵人,(敵人)因地勢險阻而未成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礙并攻擊他們,不也可以嗎?還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現在強大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大的人,能俘虜就抓回來,還管什么頭發斑白的敵人?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來鼓舞戰斗的勇氣,教戰士掌握戰斗的方法,就是為了殺死敵人。(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么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愿)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發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軍隊憑借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來鼓舞士兵的勇氣。利用有利的時機,當(敵人)遇到險阻,(我們)可以進攻。聲氣充沛盛大,增強士兵的戰斗意志,攻擊未成列的敵人是可以的。”11、1.C2.①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歷正月十五。傳承至今已不兩千多年的歷史。②由祈求平安的習俗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祭祀、燃燈、觀燈、舞龍獅、猜燈謎等。③傳統的元宵燈飾,融合了剪紙,繪畫、掛墜排須、流蘇等傳統工藝,使傳統技藝得以傳承與創新。④元宵節全國歡慶娛樂,寄寓美好愿望,蘊含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是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3.同意。近年來很多地方的元宵節,以先進的聲光電科技取代元宵傳統燈藝;在看似熱鬧的活動中,百姓從參與者變成了觀望者,沒有了制燈、貫燈、猜燈謎、吟詩文等“動中有靜”“動腦動眼”的文化參與,使元宵節失去了文化內涵。【解析】1.C項與原文“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變化、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不符。2.考查對材料的分析概括。抓住三則材料中關于元宵節的習俗特點的介紹綜合概括。材料一中“它起源于漢文帝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表達美好祝愿。”“元宵燈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其中還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材料二燈品不斷創新,融合了剪紙,繪畫、掛墜排須、流蘇等傳統工藝,觀賞性大大增加。3.本題考查學生思維的拓展能力。解答此類題需要學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閱讀體驗、閱讀感受。表達上的優劣會成為關鍵因素。對主觀題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簡明;第二,條理清晰;第三,表達要富于美感,自然流暢,有感染力。結合材料三“燈是靜中有動,燈不動光在晃,而人是動中有靜,走走停停,動腦動眼。百姓融入燈彩之中,構成生活美麗畫卷。”闡述同意的理由即可。12、1.B2.(1)出行可以實現無人駕駛;(2)提升智慧生活家居體驗。3.示例一:贊成。無人駕駛司機變乘客,解放了雙手;無人駕駛車轉向、加速、剎車都不在話下;可以讓特殊人群享受出行的便利;讓不會駕駛的人也能輕松出行。示例二:不贊成。無人車駕駛,有些技術沒有完全過關(紅綠燈信息、天氣信息、路面情況處理等有待進一步測試);基礎設施不完善;車子出現故障后的應急反應不夠靈敏。【解析】
1.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依據“對于用戶來說,目前的主流手機均不支持5G,用戶想‘嘗鮮’,先得換一臺新手機。預計我國將在2019年下半年生產出第一批5G手機。想要升級換代,還得耐心等待”可知,B項中的“得在2019年下半年前換一臺新手機才行”理解是錯誤的。故答案為B。2.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目要求篩選出符合題意的內容概括作答。本題可依據“5G+出行,無人駕駛應安全第一”和“5G+家居,還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體驗”來概括作答。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及個性化閱讀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在結合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并結合生活實際闡述理由。關于“無人駕駛出行”的問題,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可結合文章第5段敘寫的“無人駕駛出行”的好處和不足,并結合自己的想法來分析作答。答題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13、1.①我們曾經對漢語有自信,但近現代以來,這種自信產生了動搖。②為了維護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展。③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有其獨特的優點。④漢語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2.首先從人們對母語的天然情感和漢語對世界的影響兩個角度,闡述我們曾對漢語有自信。然后指出近現代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產生動搖的原因,并列舉自信動搖給漢語帶來的危機和傷害。最后指出重拾漢語母語自信的必要性。3.A【解析】1.要求學生通讀全文,從整體上把握文本。首先是失去自信。結合“在近現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加之西方語言和文化的沖擊,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產生了動搖,這給漢語帶來了危機,造成了傷害。‘五四’期間,漢語嚴重歐化,有學者甚至主張用拼音來代替漢字:上世紀80年代,漢語的計算機輸入成為難題,漢字又蒙受了‘筆畫復雜、輸入困難’的責難;即使是現在,國人對外語的重視程度依然遠遠超過漢語……因此,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視的問題。”這是原因之一;“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也的確有值得我們自信的理由。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發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這是原因之二;進入,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漢語在全球快速傳播,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斷升溫的“漢語熱”不僅強化了人們對漢語的認同,旺盛的需求也為漢語“走出去”增添了信心。這是原因之三。2.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段,注意分層概括。要用到“首先”、“接著”、“然后”、“最后”幾個連詞進行總結和歸納。首先提出“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徽章”的分論點;接著從正面舉了自公元前841年以來漢語在歷史上不曾中斷的記錄以及對世界的影響來論證論點;然后從反面舉了近現代以來漢語遭受的沖擊以及面臨的危機;最后強調了“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戰略更新課件:引領企業未來》
- 2025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物理一調試卷(解析版)
- 合同終止時的員工權益
- 數據庫技術COMPUTER課件
- 鐵路橋隧無損檢測任務三隧道檢測的內容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市場定位的涵義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件 第七章 面向對象編程
- 鐵路信號與通信設備接發列車工作31課件
- 中醫灸法技能培訓班課件
- 中專文化課課件
- 市場集中度與消費者行為-全面剖析
- 視力檢查方法課件
- 2025年詩詞大賽考試指導題庫300題(含答案)
- 2025年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1688運營培訓課件
- DB65-T 4850-2024 工貿行業企業重大安全風險認定
- 交管12123駕駛證學法減分練習題庫(1000題版)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科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培訓講座
- uni-app移動應用開發課件 1-初識uni-app
- DB11-T 1764.24-2022 用水定額 第24部分:印刷品
-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安裝施工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