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陋室銘》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7課《陋室銘》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7課《陋室銘》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7課《陋室銘》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7課《陋室銘》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陋室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積累文學常識。2、疏通文意,積累重點文言詞句。3、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劉禹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被戲稱為唐朝“打不死的小強”。劉禹錫參加“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被貶為安徽和州一名小小的通判。按朝廷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利眼”,把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并把住房面積減半。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河堤兩邊種著一排排柳樹,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執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么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但是逆境使劉禹錫的靈魂更加高潔,于是他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豎于門外。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賞讀這篇經典銘文《陋室銘》,品味蘊藏于文字背后的哲理。二、文學常識1、文體知識陋室,室名,意思是簡陋的屋子。文中指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間在當地居住的簡易房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2、作者介紹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河南洛陽人,著名詩人。唐順宗時,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長安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作品有《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晚年與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稱“劉白”。被白居易推崇備至,譽為“詩豪”。3、課外相關知識拓展詩豪:劉禹錫詩圣:杜甫詩鬼:李賀詩詞界的“神魔仙佛”詩神:蘇軾詩魔:白居易詩仙:李白詩佛:王維三、反復誦讀,讀出韻味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找出韻腳詞,說說本文的句式特點,并劃出朗讀節奏。明確:①韻腳詞:名ing;靈ing;馨in;青ing;丁ing;經ing;形ing;亭ing。一韻到底,形成了句式整齊、音韻和諧的駢句,富含韻律美。多為短句,句式工整,都是對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感、韻律感。②朗讀節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小組內自由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律,每組派代表班內展示。四、再讀課文,把握文意1、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標注出不理解的字詞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班內解決。2、重點句子檢測,疏通全文大意。3、積累重點文言詞句。①古今異義無案牘之勞形(古義:形體、軀體;今義:形狀)②一詞多義(之)無絲竹之亂耳(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何陋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③詞類活用有仙則名(名詞用作動詞,出名,有名)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④文言句式(倒裝句)何陋之有?(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有何陋”)4、齊讀課文,將課文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山不在高……惟吾德馨):通過山水引出陋室。第二層(苔痕上階綠……無案牘之勞形):描繪陋室。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何陋之有):評價陋室。5、默讀課文,勾畫描寫陋室的語句,思考: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陋室的?劉禹錫筆下的陋室有什么特點?明確:文中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個方面來寫陋室。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境清幽寧靜;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往的都是鴻儒,側面寫出陋室主人才學高、品德美;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里的日常生活情趣高雅。五、精讀課文,探究寫法1、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陋室”其實不“陋”。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真的就只是在寫陋室不陋嗎?明確:作者表面上寫“陋室”,實際上是寫“德馨”,表明了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補充資料:托物言志,意思是指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于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征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繪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征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2、文章既然是寫陋室,為什么要寫山、水、諸葛廬、子云亭?有什么作用?明確:①開頭寫山、水,用了比興的手法,用“山、水”比喻陋室,“仙、龍”比喻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作者自己),引出陋室。山水因仙龍而生靈秀,“居室”和“人”的關系也是如此,旨在突出“惟吾德馨”。②“諸葛廬、子云亭”用了類比的修辭手法,將“陋室”與“諸葛廬、子云亭”類比,以前賢居室自比。孔明和揚雄才德過人,陋室因此不陋,自己亦是如此。此句暗示了自己見賢思齊的遠大志向,含蓄表達了自己也是像孔明揚雄一類的人。3、文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明確:最后引用孔子的話,只截取后一句,省略“君子居之”,暗含以“君子”自居之意,巧妙呼應“惟吾德馨”一句,表明因為作者自己的“德馨”,所以陋室不陋。六、拓展延伸1、劉禹錫遭遇仕途不暢、一再被貶、別人冷眼時具有怎樣的人生態度?從中你獲得哪些啟示?示例:劉禹錫被貶后屢遭他人刁難,身處陋室,卻困不住他高潔的靈魂,能夠安貧樂道,保持自己的節操,不因環境惡劣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啟示:面對生活中種種不平之事,不必過于介懷,不灰心喪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