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3_第1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3_第2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3_第3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3_第4頁
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收入與分配管理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可考題型既有客觀題,也有計算題甚至綜合題,近3年的分數平均為9分左右。

最近3年題型題量分析

2017年2018年

題型2016年

試卷I試卷II試卷I試卷n

單項選擇題4題4分4題4分3題3分2題2分3題3分

多項選擇題1題2分2題4分一1題2分一

判斷題一1題1分1題1分1題1分

計算分析題一一0.4題2分1題5分一

綜合題0.4題4分一0.1題1分一0.5題7分

合計5.4題10分7題9分4.5題7分4題9分4.5題11分

本章教材主要變化

本章與2018年教材相比主要:①增加了一條收入與分配管理的意義的表述;②刪除了消費稅納稅籌劃的案

例例題;③增加“可以收購本公司股份”的6種情形以及收購后不同情形下需處置股份的期限;④對“股票回

購的影響”進行了重新表述;⑤對“股票期權模式”和“限制性股票模式”進行了重新表述。

本章基本結構框架

箔一節收入與分田管理觥述

第二節收入管理

第三節第稅管理

第四節分配管理

第一節收入與分配管理概述

一、收入分配管理的意義與原則

(一)意義

1.收入與分配管理集中體現了企業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2.收入與分配管理是維持簡單再生產和實現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

3.收入與分配管理是企業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4.收入與分配管理是國家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原則

1.依法分配國家頒布了相關法規,規定了企業收入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重要

原則比例,企業應當認真執行,不得違反。

2.分配與積恰當處理分配與積累之間的關系,留存一部分凈利潤,能夠增強企業抵抗

累并重原則風險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兼顧各方企業的收入分配涉及國家、企業股東、債權人、職工等多方面的利益。企

利益原則業在進行收入分配時,應當統籌兼顧,維護各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4.投資與收應本著平等一致的原則,按照投資者投資額的比例進行分配。但是,公司

入對等原則章程或協議明確規定出資比例與收入分配比例不一致的除外。

【例題?多選題】企業的收益分配應當遵循的原則包括()。

A.投資與收入對等

B.投資機會優先

C.兼顧各方面利益

D.積累發展優先

【答案】AC

【解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依法分配原則、分配與積累并重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原則、投資與收益對等

原則。所以,選項B、D不對。

二、收入與分配管理的內容

(一)收入管理(第2節)

(二)納稅管理(第3節)

(三)分配管理(第4節)

【提示】利潤的分配順序為: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公積金;

法定盈余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為當年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后)的10%o當年法定盈余公積金的累積額已達注

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提取后,可用于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但企業用法定盈余公

積金轉增資本后,法定盈余公積金的余額不得低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o

(3)提取任意公積金;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

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4)向股東(投資者)分配股利(利潤)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正確反映公司凈利潤分配順序的是()。(2018卷H)

A.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向投資者分配股利

B.向投資者分配股利、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

C.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向投資者分配股利、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

D.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提取任意公積金、向投資者分配股利

【答案】D

【解析】根據我國《公司法》及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公司凈利潤的分配應按照:(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公積金;(3)提取任意公積金;(4)向股東(投資者)分配股利(利潤)的順序進行。

【例題?單選題】下列關于提取任意盈余公積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2012年)

A.應從稅后利潤中提取

B.應經股東大會決議

C.滿足公司經營管理的需要

D.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不再計提

【答案】D

【解析】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法定盈余公積金的提取比例為當年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后)的10%,當法

定盈余公積金的累積額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

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第二節收入管理

銅督帝測睡慟析法

鋪售慎測

銷包精測的定量分析法

鎬離定價管理的含義

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債售定價企業的定價目標

產品定價方法

(價格運用策略

一、銷售預測分析

的歷史紜

科不完務

咻■

(非敵"rn

折時

依汨歷史時期的飾量

新A產品精?!■(因

交量)的相關因震

(自虹)吸它們

之間的函數關系

【例題?單選題】下列銷售預測分析方法中,屬于定量分析法的是()。(2016年)

A.專家判斷法

B.因果預測分析法

C.產品壽命分析法

D.營銷員判斷法

【答案】B

【解析】選項A、C、D均為定性分析法。

(一)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法

1.營銷員判斷法(意見匯集法)

是由企業熟悉市場情況及相關變化信息的經營管理人員對由推銷人員調查得來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從而

得出較為正確預測的方法。

優點:用時短、耗費少、比較實用

缺點:單純依靠營銷人員的主觀判斷,有較多的主觀因素和較大的片面性。

2.專家判斷法

個別專家即分別向每位專家征求對本企業產品未來銷售情況的個人意見,然后

意見匯集法將這些意見再加以綜合分析,確定預測值

即將專家分成小組,運用專家們的集體智慧進行判斷預測的方法。

專家小組法【提示】此方法的缺陷是預測小組中專家意見可能受權威專家的影響,

客觀性較德爾菲法差

它采用函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各專家在互不通氣的情

德爾菲法況下,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進行預測,然后由企業把各個專家的意

(函詢調查法)見匯集在一起,通過不記名方式反饋給各位專家,請他們參考別人的

意見修正本人原來的判斷,如此反復數次,最終確定預測結果

3.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就是利用產品銷售量在不同壽命周期階段上的變化趨勢,進行銷售預測的一種定性分

析方法。

產品壽命周期是指產品從投入市場到退出市場所經歷的時間,一般要經過推廣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

期四個階段。

【例題?多選題】下列方法中屬于專家意見不受權威專家的影響的專家判斷法是()。

A.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

B.個別專家意見匯集法

C.專家小組法

D.德爾菲法

【答案】BD

【解析】專家小組法的缺陷是預測小組中專家意見可能受權威專家的影響,客觀性較德爾菲法差。產品壽命

周期分析法不屬于專家判斷法。

(二)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法

1.趨勢預測分析法

(1)算術平均法

Y=11

式中:

Y——預測值;

X.——第i期的實際銷量;

n----期數。

適用于每期銷量波動不大的產品的銷售預測。

【教材例9-11某公司2005-2012年的產品銷售量資料如下:

表9-1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用算術平均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銷售量。

根據算術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公司2013年的預測銷售量為:

3250+3300+…+3+00+3600

s

預測銷售量(Y)=11==3375(噸)

(2)加權平均法

Y=XiiWiXi

【提示】權數的選取應遵循“近大遠小”的原則。

【教材例9-2]沿用[例9-1]中的資料,假設2005-2012年各期數據的權數如表9-2所示:

表9-2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權數0.040.060.080.120.140.160.180.22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用加權平均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銷售量

【答案】預測銷售量(Y)^i=iwixi=3250X0.04+3300X0.06+...+3400X0.08+3600X0.22=3429(噸)

(3)移動平均法

4—-+、-"21+…+4-,+及

①移動平均值、+1=丁

【備注】最近m期實際數據的簡單算術平均。

②修正移動平均值%+,=Yn+i+(Yn+-Yn)=本期移動預測值+(本期移動預測值-上期移動預測值)

缺點:只選了n期數據中m期的數據進行預測,代表性差。

【教材例9-3】沿用[例9-1]中的資料,假定公司預測前期(即2012年)的預測銷售量為3475噸,要求分

別用移動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公司2013的銷售量(假設樣本期為3期)。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例9-3】沿用例97中的資料,假定公司預測前期(即2012年)的預測銷售量為3475噸,要求分別用移

動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公司2013的銷售量(假設樣本期為3期)。

①根據移動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公司2013年的預測銷售量為:

X—:mT)+Xn_:mT)+…+冷-1+-2500+3400+2600

預測銷售量:(Yn+2)=m3=3500(噸)

②根據修正的移動平均法計算公式,公司2013年的預測銷售量為:

修正后的預測銷售量%+尸Yn+1+(Yn+1-Yn)=3500+(3500-3475)=3525(噸)

【例題?計算題】丙公司只生產銷售H產品,其銷售量預測相關資料如表1所示:

表1銷售量預測相關資料單位:噸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預計銷售量99010001020103010301040

實際銷售量94510051035105010201080

公司擬使用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并以此為基礎確定產品銷售價格,樣本期為3

期。2014年公司目標利潤總額(不考慮所得稅)為307700元。完全成本總額為800000元。H產品適用的消費

稅稅率為5%o

要求:

(1)假設樣本期為3期,使用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

(2)使用修正的移動平均法預測2014年H產品的銷售量。

(3)使用目標利潤法確定2014年H產品的銷售價格。(后面講)(2014年)

【答案】(1)2014年H產品的預測銷售量=(1050+1020+1080)/3=1050(噸)

(2)2014年修正后的H產品預測銷售量=1050+(1050-1040)=1060(噸)

(3)單位產品價格=(307700+800000)/[1060X(1-5%)]=1100(元)。

(4)指數平滑法

指數平滑法實質上是一種加權平均法,是以事先確定的平滑指數a及

預測原理

(『a)作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預測銷售量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Y?+i=aX?+(1-a)Yn=aX前期實際值+(1-a)X前期預測值

一般地,平滑指數的取值通常在0.3—0.7之間。

(1)采用較大的平滑指數,預測值可以反映樣本值新近的變化趨勢(在

平滑指數的取值銷售量波動較大或進行短期預測時用);

(2)采用較小的平滑指數,則反映了樣本值變動的長期趨勢。(在銷

售量波動較小或進行長期預測時用)。

該方法運用比較靈活,適用范圍較廣,但在平滑指數的選擇上具有一

特點

定的主觀隨意性。

【教材例9-4]沿用[例9-1]中的資料,2012年實際銷售量為3600噸,假設原預測銷售量為3475噸,平滑

指數=0.5?要求用指數平滑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銷售量。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答案】根據指數平滑法的計算公式,公司2013年的預測銷售量為:

預測銷售量(丫.)=aX?+(1-a)Y?=0.5X3600+(1-0.5)X3475=3537.5(噸)。

【例題?2017年?綜合題(節選)】資料二:2016年實際銷售量為600萬件。公司按照指數平滑法對各年銷

售量進行預測,平滑指數為0.7。2015年公司預測的2016年銷售量為640萬件。

【要求】根據資料二采用指數平滑法預測2017年度X產品的銷售量

【答案】2017年度X產品的預計銷售量=0.7X600+(1-0.7)X640=612(萬件)。

【例題?判斷題】當公司銷售量波動較大或進行長期預測時,應采用較小的平滑指數。()

【答案】X

【解析】采用較大的平滑指數,預測值可以反映樣本值新近的變化趨勢(在銷售量波動較大或進行短期預測

時用);采用較小的平滑指數,則反映了樣本值變動的長期趨勢。(在銷售量波動較小或進行長期預測時用)

2.因果預測分析法

因果預測分析法是指通過影響產品銷售量(因變量)的相關因素(自變量)

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函數關系,并利用這種函數關系進行產品銷售預測的方法。

因果預測關系法最常用的是回歸分析法。

預測公式:Y=a+bx

其常數項a、b的計算公式為:

回歸分析法

inZ*2-

b=a=n

【教材例9-5】沿用[例9T]中的資料,假定產品銷售量只受廣告費支出大小的影響,2013年度預計廣告費

支出為155萬元,以往年度的廣告費支出資料如表9-3所示:

表9-3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銷售量(噸)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

廣告費(萬元)10010590125135140140150

要求:用回歸直線法預測公司2013年的產品銷售量。

根據上述資料,列表計算如表9-4所示:

表9-4

廣告費支出銷售量22

年度xyXy

X(萬元)y(噸)

200510032503250001000010562500

200610533003465001102510890000

200790315028350081009922500

200812533504187501562511222500

200913534504657501822511902500

201014035004900001960012250000

201114034004760001960011560000

201215036005400002250012960000

n=8Sx=985Sy=27000Sxy=3345500Sx=124675Sy2=91270000

n£xy-ExEygX3245500-9S5X27000

22

k_nEx-CEx}9X124675-995_

D———O.乙乙

Ey-bgx27000-6.22X985

a=n=8=2609.16

將a、b帶入公式,得出結果,即2013年的產品預測銷量為:

y=a+bx=2609.16+6.22x=2609.16+6.22X155=3573.26(噸)

【例題?單選題】下列銷售預測方法中,屬于因果預測分析的是()。(2014年)

A.指數平滑法

B.移動平均法

C.專家小組法

D.回歸直線法

【答案】D

【解析】因果預測分析法是指分析影響產品銷售量的相關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函數關系,并利用這種函數關

系進行產品銷售預測的方法。因果預測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歸分析法。

【例題?2018卷II?綜合題部分】甲公司是一家生產經營比較穩定的制造企業,長期以來僅生產A產品。公

司2017年和2018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公司采用指數平滑法對銷售量進行預測,平滑指數為0.6。2017年A產品的預測銷售量為50萬噸,

實際銷售量為45萬噸,A產品的銷售單價為3300元/噸。

資料二-四:略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計算:①2018年A產品的預計銷售量;②2018年A產品的預計銷售額。

(2)-(4)略

【答案】(1)①2018年A產品的預計銷售量=0.6X45+(1-0.6)X50=47(萬噸)

②2018年A產品的預計銷售額=47X3300=155100(萬元)。

二、銷售定價管理

(一)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1.價值因素;

2.成本因素;

3.市場供求因素;

4.競爭因素;

5.政策法規因素。

(二)企業的定價目標

目標特點適用性

這種目標通常是通過為產品制定一個較適用于在市場中處于領先或壟斷地位的

實現利潤最大化高的價格,從而提高產品單位利潤率,企業,或者在行業競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

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優勢,并能長時間保持這種優勢的企業

其產品價格往往需要低于同類產品價

保持或提高市場格,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逐步擴大這種定價目標適用于能夠薄利多銷的企

占有率市場份額,但在短期內可能要犧牲一定業

的利潤空間

通常做法是由行業中的領導企業制定一

個價格,其他企業的價格則與之保持一這種定價通常適用于產品標準化的行業,

穩定價格

定的比例關系,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如鋼鐵制造業等

小企業都不會隨便降價

企業參照對市場有決定性影響的競爭對

應付和避免競爭手的產品價格變動情況,隨時調整本企這種定價方法主要適用于中小型企業

業產品價格。但企業不會主動調整價格

以樹立企業形象及產品品牌為定價目標

樹立企業形象及主要有兩種情況:目標一:吸引某一客戶群;

產品品牌一是樹立優質高價形象目標二:吸引大量的普通消費者

二是樹立大眾化平價形象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企業產品定價目標的有()。(2017年)

A.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

B.應對和避免市場競爭

C.實現利潤最大化

D.樹立企業形象

【答案】ABCD

【解析】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同,企業的定價目標也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1)

實現利潤最大化;(2)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3)穩定價格;(4)應付和避免競爭;(5)樹立企業形象

及產品品牌。故選項A、B、C、D均是正確答案。

【例題?單選題】為了應付和避免競爭,企業通常會()。

A.其產品價格往往需要低于同類產品價格,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

B.通常為產品制定一個較高的價格

C.參照行業中的領導企業所制定的價格,與之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不隨便降價

D.參照對市場有決定性影響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變動情況,隨時調整本企業產品價格

【答案】D

【解析】選項A的目標是保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選項B的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選項C是為了穩定價格。

(=)產品定價方法

.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

|保本點定價法

以成本為基礎

的定價方法

目標利潤法

劈蛆變動成本定價法

【例題?2018(卷II)?單選題】下列各項中,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是()。

A.保本點定價法

B.目標利潤法

C.邊際分析定價法

D.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

【答案】C

【解析】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主要有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和邊際分析定價法等。選項A、B、D

屬于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1.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1)成本基礎的選擇

成本基礎的種類內容特點

變動制造成本+變動成本可以作為增量產品的定價依據,但不能

變動成本

變動期間費用作為一般產品的定價依據

由于它不包括各種期間費用,因此不能正確反映

直接材料+直接

制造成本企業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利用制造成本

人工+制造費用

定價不利于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續進行

制造成本+管理在此成本基礎上制定價格,可以保證企業簡單再

完全成本費用+銷售費用+生產的正常進行,又可以使勞動者為社會勞動所

財務費用創造的價值得以全部實現

【例題?2018(卷I)?單選題】在生產能力有剩余的情況下,下列各項成本中,適合作為增量產品定價基

礎的是()。

A.固定成本

B.制造成本

C.全部成本

D.變動成本

【答案】D

【解析】變動成本是指在特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會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變動成本可以作為

增量產量的定價依據。

【例題?單選題】某公司非常重視產品定價工作,公司負責人強調,產品定價一定要正確反映企業產品的真

實價值消耗和轉移,保證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續進行,在下列定價方法中,該公司不宜采用的是()(2011

年)

A.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B.制造成本定價法

C.保本點定價法

D.目標利潤定價法

【答案】B

【解析】制造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費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費用。由于它不包括各種期間費用,因此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產品的真實價值消耗和轉移。利用制造成本定

價不利于企業簡單再生產的繼續進行。

(2)定價方法

■■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1

基本原理:

保本點定價法

目標利潤法

變動價法

單位價格文稅率I

【教材例9-6】某企業生產甲產品,預計單位產品的制造成本為100元,計劃銷售10000件,計劃期的期間

費用總額為90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率必須達到20%,根據上述資料,運用全部成

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的單位甲產品的價格應為:

C100+900000/10000)XC1+20%)

【答案】單位甲產品價格=1-5%=240(元)o

【例題?單選題】某企業生產乙產品,本期計劃銷售量為1000件,應負擔的固定成本總額為25000元,單位

產品變動成本為50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若銷售利潤率為20%,則按照完全成本為基礎,實現目標利潤

的定價為()元。

A.100

B.120

C.130

D.140

【答案】A

【解析】單價X(1-5%)-50-25000/1000二單價義20%

解得:單價=100(元)。

【教材例9-7】某企業生產乙產品,本期計劃銷售量為10000件,應負擔的固定成本總額為250000元,單

位產品變動成本為70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根據上述資料,運用保本點定價法測算的單位乙產品的價

格應為:

M+250000/1000C

【答案】單位乙產品價格=1-5%=100(元)。

【教材例9-8]某企業生產丙產品,本期計劃銷售量為10000件,目標利潤總額為240000元,完全成本總

額為520000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根據上述資料,運用目標利潤法測算的單位丙產品的價格應為:

【答案】單位丙產品價格=(240000+520000)/[10000X(1-5%)>80(元)。

【教材例9-9】某企業生產丁產品,設計生產能力為12000件,計劃生產10000件,預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

本為190元,計劃期的固定成本費用總額為95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率必須達到

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額外訂單,訂購1000件丁產品,單價300元。

請問:該企業計劃內產品單位價格是多少?是否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單位丁產品價格='T%=360(元)

追加生產1000件的變動成本為190元,貝U:

單位丁產品價格=一手—=240(元)

因為額外訂單單價高于其按變動成本計算的價格,故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例題?2017年?計算題(節選)】丙公司是一家汽車生產企業,只生產C型轎車,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C型轎車年設計生產能力為60000輛。2016年C型轎車銷售量為50000輛,銷售單價為15萬元。

公司全年固定成本總額為67500萬元。單位變動成本為11萬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假設不考慮其他稅

費。2017年該公司將繼續維持原有產能規模,且成本性態不變。

資料二:略

資料三:2017年某跨國公司來國內拓展汽車租賃業務,向丙公司提出以每輛12.5萬元價格購買500輛C

型轎車。假設接受該訂單不沖擊原有市場。

要求:

(1)前已講

(2)前已講

(3)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三,判斷公司是否應該接受這個特殊訂單,并說明理由。

【答案】(3)方法1:變動成本計算的單價。

單價-單價X稅率-單位變動成本=0

單價-單價X5%T1=O

保本點單價=11/(1-5%)=11.58(萬元)

該特殊訂單的單價12.5萬元高于按變動成本計算的保本單價11.58萬元,所以應該接受這個特殊訂單。

方法2:

因為目前丙企業還有剩余生產能力,且接受特殊訂單不影響固定成本,故相關成本只有變動成本。

接受訂單新增的利潤=500X12.5X(1-5%)-500X11=437.5萬元

【例題?2015?綜合題】戊公司生產和銷售E、F兩種產品,每年產銷平衡。為了加強產品成本管理,合理確

定下年度經營計劃和產品銷售價格,該公司專門召開總經理辦公會進行討論。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4年E產品實際產銷量為3680件,生產實際用工為7000小時,實際人工成本為16元/小時。

標準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

E產品單位標準成本

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價格標準35元/千克15元/小時10元/小時

用量標準2千克/件2小時/件2小時/件

資料二:F產品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5000件,2015年計劃生產12000件,預計單位變動成本為200元,計

劃期的固定成本總額為720000元。該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成本利潤率為20%。

資料三:戊公司接到F產品的一個額外訂單,意向訂購量為2800件,訂單價格為290元/件,要求2015

年內完工。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計算2014年E產品的下列指標:①單位標準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③直接人工效

率差異;④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前已講)

(2)根據資料二,運用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F產品的單價。

(3)根據資料二,運用變動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測算F產品的單價。

(4)根據資料二、資料三和上述測算結果,作出是否接受F產品額外訂單的決策,并說明理由。

(5)根據資料二,如果2015年F產品的目標利潤為150000元,銷售單價為350元,假設不考慮消費稅的

影響。計算F產品保本銷售量和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2015年)

【答案】(1)①單位標準成本=35X2+15X2+10X2=12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實際工時X實際工資率-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X標準工資率=7000X16-3680X2X

15=1600(元)

③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X標準工資率=(7000-3680X2)X15=-5400(元)

④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X實際工時=(16-15)X7000=7000(元)

(2)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確定的F產品的單價:

單位產品價格=單位成本X(1+成本利潤率)/(1-適用稅率)=(200+720000/12000)X(1+20%)/(1-5%)

=328.42(元)

【手寫板】單價-(200+720000/12000)-單價X5%=(200+720000/12000)X20%

(3)變動成本費用加成定價法確定的F產品的單價:

單位產品價格=單位變動成本義(1+成本利潤率)/(1-適用稅率)=200X(1+20%)/(1-5%)=252.63(元)

(4)由于額外訂單價格290元高于252.63元,故應接受這一額外訂單。

(5)保本銷售量X(350-200)-720000=0

求得:保本銷售量=720000/(350-200)=4800(件)

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X(350-200)-720000=150000

求得: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150000+720000)/(350-200)=5800(件)。

注:為了不影響視頻的觀看效果,本題以此講義為準。

2.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定價方法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

以市場需求為基

礎的定價方法

邊際分析定價法

(1)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定價法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產品的需求量隨其價格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含義

的升降而變動的程度,就是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Q/Qo

計算公式

Ei。

PQQO2L

價格確定的基本計算公式aIEI

P=Qa=

【教材例9-101某企業生產銷售戊產品,2012年前三個季度中,實際銷售價格和銷售數量如表所示9-5。

若企業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銷售任務,那么銷售價格應為多少?

表9-5

項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銷售價格(元)750800780

銷售數量(件)385933783558

【補充要求】(1)分別確定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2)利用平均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預計第四季度的價格。

(1)根據上述資料,戊產品的銷售價格的計算過程為:

C3378-3859)/385^-0.1246

「巾

Ei=C900-750:/750=0.0667=-1..87

C355S-3379)/337S0.0533

C7S0-900)/900-0.025

七2二———2.13

E]+E?—1.87—2.13

E=2=2=-2

(2)比|二2

PDQ0:T90K355S:

P=Q:1E-=4000:"”=735.64(元)

即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銷售任務,其單位產品的銷售價格為735.64元。

【例題?單選題】某企業生產銷售A產品,2019年第1和第2季度的實際銷售價格分別為760元和855元,

實際銷售數量分別為3200件和3000件,若企業在第3季度要完成3600件的銷售任務,按照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定價法,銷售價格應為()元。

A.593.75

B.670.43

C.732.12

D.812.35

【答案】A

【解析】價格彈性系數=[(3000-3200)/3200]/I(855-760)/760]=-0,5

POQ0⑼埒:855X3000-1-05)

p=Q:1E=3600?=593.75(元)。

(2)邊際分析定價法

含義:基于微分極值原理,通過分析不同價格與銷售量組合下的產品邊際收入、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的關

系,進行定價決策的方法。

決策原則: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即邊際利潤等于零時,利潤將達到最大值。此時的價格就是最優銷售

價格。

【例題?單選題】按照邊際分析定價法,當收入函數和成本函數均可微時()。

A.邊際利潤為0時的價格就是最優售價

B.邊際利潤大于0時的價格就是最優售價

C.邊際利潤最大時的價格就是最優售價

D.邊際利潤為1時的價格就是最優售價

【答案】A

【解析】按照微分極值原理,如果利潤函數的一階導數等于零,即邊際利潤等于零,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

那么,利潤將達到最大值。此時的價格就是最優銷售價格。

(四)價格運用策略

1.折讓定價策略

在一定條件下,以降低產品的銷售價格來刺激購買者,從而達到擴大產品銷售量的目的。

主要方式含義目的

購買方如果在企業規定的期限

鼓勵購買方提前付款,以盡快回籠

1.現金折扣內付款,企業就給予購買方一定

資金,加速資金周轉

的折扣

企業對大量購買或集中購買本

在于鼓勵企業與購買方建立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