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圖為故宮《良渚大展》中展出的“琮王”,為良渚玉琮之首。約1000年以后,在良渚1000多公里以外的古蜀金沙,也有一件與良渚文化“同宗同源”的十節玉琮,無論從料、工、形、紋等,都和良渚文化玉器十分相似。對此現象解釋較為合理的是我國古代(

)A.長江文化輻射全國 B.南北文化高度統一C.中原文化遙遙領先 D.經濟文化交流互鑒2.自漢代以來周天子出游所乘馬車是如《逸禮》所言“天子駕六",還是如《毛詩》所寫“天子駕四”,一直是史家爭論的焦點。2002年發現的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車馬坑(見圖),驗證了古之天子駕六的乘輿制度。這說明傳統典籍A.不能反映歷史的真實 B.需與考古發現相印證C.不能成為研究的依據 D.其價值源于學者考證3.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存在一個“唐宋變革期”。在唐宋時期,古代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發生著全方位的變化,這種變化的轉折點在唐朝。下列史實可用于實證該觀點的是A.科舉制正式確立 B.曲轅犁的發明 C.景德鎮成為瓷都 D.元曲空前發達4.如表是根據胡凡主編《簡明中國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戶口統計表》(單位:萬戶)該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貞觀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龍元年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天寶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會風氣開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頻繁 D.經濟發展5.北宋時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專賣收入,經運河運至京師每年達四五百萬至一千余萬石匹貫,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反映出A.人口南遷帶來大量勞動力 B.江南經濟地位逐漸提升C.南北方耕作技術差距很大 D.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完成6.下列是某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收集的地圖,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發展 C.世界市場的形成 D.絲織技術的進步7.歷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寫道:“中國戰敗后國門大開。外國勢力開始‘瓜分中國’,大清帝國處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統治階級則試圖通過一種有別于‘自強’的‘改制’以挽救傳統的國家與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國戰敗”的影響不包括(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C.外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D.刺激中國掀起新的救亡圖存運動8.陳旭麓在《中國近代史十五講》中提到:張之洞為了使漢陽鐵廠放在他的湖廣總督府鼻子底下,廠址選在地勢低洼,離煤鐵資源很遠的地方,僅墊高鋪平就花去三十多萬兩銀子,資金超出計劃,只好一再追加。這反映出洋務派A.辦軍事企業缺乏經驗 B.對企業管理封建落后C.辦企業是為中飽私囊 D.辦企業資金嚴重匱乏9.學者金沖及在《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國人拋棄了對皇帝的崇拜,促使人們敢于發表以前不敢說的主張,民眾心理有了巨大變化。這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C.推動了思想解放 D.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10.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前,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從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參加了政協會議。中共的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

)A.團結民主人士籌建新中國B.協商制定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憲法C.恢復民主黨派的各級組織D.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11.下圖所示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史新中國史系列漫畫”中的一幅,畫中我國某廠工人為所取得的成就歡欣鼓舞。下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反映工業落后面貌開始改變 B.表明三大改造順利完成C.說明汽車工業水平領先世界 D.體現改革開放成就突出12.學會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學習的目標之一。下列表述屬于歷史史實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B.亞非會議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C.羅斯福上臺后頒布了《全國工業復興法》《社會保障法》等法律D.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1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在某次會議中談道:“虹有很多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混合成一條燦爛奪目的彩練……我們各國的不同理想是可以匯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采取行動的。”下列行動能體現其觀點的是(

)A.德國突襲波蘭 B.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C.珍珠港事件爆發 D.《聯合國家宣言》簽署14.研究結果顯示,自1990年以來全世界沖突減少40%。聯合國的預防性外交和其他預防性行動,避免了許多將發生的戰爭;此外,聯合國還對沖突后的地區采取和平建設的措施。材料強調(

)A.聯合國在維護全球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B.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經建立C.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D.聯合國處理全球問題的權威已經無可撼動15.“互聯網+”是近年來流行的新詞匯,+就是跨界,“互聯網+”是指“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滲透、融合,促使傳統行業迭代升級,以催化新興產業。“互聯網+”最能反映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是(

)A.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B.信息時代的經濟全球化C.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多個領域的變革 D.高新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二、綜合題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隋唐時期的敦煌莫高窟中繪有一種特殊圖案——三兔共耳(下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兔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有吉祥寓意。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戰亂,隋朝統一后,人口相對減少,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為普通民眾樸素的期盼。該圖案在很多國家也有出現。如以下示意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隋唐時期敦煌出現“三兔共耳”圖案的原因。依據示意圖,對其傳播的路線和特點進行合理的解釋。材料二

“西廂瓷”因瓷器取材于元朝雜劇《西廂記》而得名。其最早出現于晚明,在清初逐漸發展興盛。其人物刻畫受到外籍宮廷院畫家繪畫技法影響,五官和服飾刻畫分明,較為寫實,有的還添加有異域風情的紋樣裝飾。其表現形式有連環畫、組合畫以及圖文結合等多種。明清時期,“西廂瓷”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而傳入歐洲,成為歐洲瓷畫模仿的范本。《西廂記》的故事也隨著瓷器的銷售在歐洲傳播開來。——摘編自簡圣宇、華雪《瓷器上的戲曲圖式——以明清時期西廂題材的外銷瓷為例》清康熙青花《西廂記》故事棒槌瓶(2)依據材料二,概括明清“西廂瓷”的特點,分析“西廂瓷”暢銷歐洲的影響。材料三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人類前途命運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十年來,該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規模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使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中老鐵路、匈塞鐵路等重點線路運營、建設進展順利,一批農業、醫療、減貧等民生項目相繼實施,給沿線國家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2023年3月30日《經濟日報》(3)依據材料三,歸納中國“一帶一路”實施的效果。(4)綜上,談談你的認識。17.重慶某中學歷史學習小組以“治理”為主題,展開系列探究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探究一王朝一統·國治邦安】材料一:①漢文帝和景帝時期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②《舊唐書?太宗本紀》:“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③唐太宗設置安西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理。④元朝時期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⑤《農政全書》:“夫稼,為之者人也……四時之動,應天時地利人和。”⑥順治、康熙、乾隆大力推行墾荒政策。——摘編自卜憲群《談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思想與國家治理》(1)請將資料卡片中的內容分別填入到對應的研究視角中(只需填寫序號即可)研究視角A.“大一統”與法治天下B.“大一統”與以農為本C.“大一統”與華夏一體主要內容A:B:C:(2)參照示例,圍繞國家治理,提出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并結合所學舉一例史實予以說明。(要求:研究視角和史實不重復示例)【探究二城市發展·自治自由】材料二:《中世紀西歐城市特許狀》(大英博物館藏)1.任何人只要在諾丁漢城住滿一年零一天,且沒有人控訴,那么此后除了國王以外的任何人都對他不再有領主權。2.一個人租用一塊土地,不管他繼承、出售還是建房,封建領主都必須保持這塊土地租金不變。3.市民們在整個城市內將免除通行稅、過橋稅、市場擺攤稅、攤派稅等各種封建性苛捐雜稅。4.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的市長,遇有城內的管轄問題即可討論處理。——摘編自馮正好《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3)結合館藏資料,概括中世紀西歐自治城市中市民擁有的權利,并結合所學說明城市自治的意義。【探究三寰宇天下·同治共達】現行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是在二戰后歐美發達國家主導下形成,同學們對中國加入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歷程整理如下:(4)根據以上歷程并結合所學,判斷以下表述的正誤。你認為正確,請在其后的括號內填“正確”;不正確,請在其后的括號內填“錯誤”。A:1950年中蘇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推動了以社會主義國家為核心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形成。()B: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有利于中國積極探索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及規則。()(5)根據整理的四個歷程,概括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角色的變化。三、材料題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縱觀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既是按照內在邏輯自主生長的具有突出連續性的歷史,又是不斷適應新變化、解決新問題的具有突出創新性的歷史。中華文明如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源遠流長,百川匯聚,不斷推陳出新。文明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請以中華文明的創新性為主題,選擇卡片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一個方面,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從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中各選一個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BBDBBABCA題號1112131415答案ACDAC1.D2.B3.B4.D5.B6.B7.A8.B9.C10.A11.A12.C13.D14.A15.C16.(1)原因:隋朝統一后,人口減少,三兔共耳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敦煌位于絲綢之路,是中西文明交匯的中心;隋唐時期文化繁榮。(任意2點即可):線路:沿絲綢之路沿線傳播;由東向西傳播;特點:傳播的時間長,區域范圍廣,涉及亞洲、非洲、歐洲。(任意2點即可)(2)特點:受外來繪畫技巧影響;表現形式多樣。影響:促進了歐洲制瓷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3)效果: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就業崗位,推動了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了沿線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說明“一帶一路”策略彰顯了中國的新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新機遇,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4)認識:中國在文化交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國際合作方面的都作出積極貢獻并產生深遠影響。17.(1)①②⑤⑥③④(2)研究視角:“大一統”與制度建設說明:秦朝實行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加強了對地方治理,有利于鞏固統一。(3)權利:確認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和土地所有權;免除市民各項封建賦稅;享有某些特定的經濟特權;享有獨立的司法審判權;享有一定政治和行政管理權等。意義: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自治,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義的牢籠,成為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載體。成為近代資本主義制度的起源,推動了西歐社會向近代文明變革。(4)錯誤正確(5)變化:旁觀者——參與者——引領者18.觀點:中華文明在物質文明方面展現了顯著的創新性。闡述:中國古代史:農業技術:古代中國發明了灌溉系統,如都江堰、鄭國渠等,這些灌溉系統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鐵器的廣泛應用也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與建筑技術:古代中國在手工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陶瓷、絲綢等手工藝品的制作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在建筑技術方面,長城、故宮等宏偉建筑不僅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展示了中華文明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