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1頁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2頁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3頁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4頁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目錄

前言.............................................................................1

一、任務的由來...................................................................1

二、編制目的.....................................................................2

三、編制依據.....................................................................2

四、方案適用年限.................................................................4

五、編制工作概況.................................................................4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7

一、礦山簡介.....................................................................8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9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11

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13

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19

一、礦區自然地理................................................................20

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24

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29

四、礦區土地利用現狀............................................................29

五、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工程活動情況..............................................30

六、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33

第三章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33

一、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35

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35

三、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50

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51

第四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5

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56

二、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7

第五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66

一、礦山地質災害治理............................................................66

二、礦區土地復墾................................................................66

三、含水層破壞修復..............................................................68

四、水土環境污染修復............................................................68

五、礦山地質環境監測............................................................68

六、礦區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69

第六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73

一、總體工作部署................................................................73

二、階段實施計劃................................................................73

第七章經費估算與進度安排.......................................................74

一、經費估算依據..................................................................74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估算................................................74

三、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80

四、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82

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88

一、組織保障....................................................................88

二、技術保障....................................................................88

三、資金保障....................................................................88

四、監管保障....................................................................88

五、效益分析....................................................................89

六、公眾參與....................................................................91

第九章結論與建議................................................................95

一、結論........................................................................95

二、建議........................................................................96

一、附圖

序號圖名比例尺

1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5000

2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

3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5000

4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10000

5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10000

6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5000

二、附表

1.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礦山基本概況、采礦占用破壞土地、

采礦固體廢棄物排放、含水層破壞情況、地形地貌景觀破壞、采礦引起的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情況、采礦引起的地面塌陷情況、采礦引起的地裂縫情況)。

2.復墾區范圍拐點坐標統計表。

3.復墾責任范圍拐點坐標統計表。

4.公眾意見調查表。

三、附件

1.委托書。

2、采礦許可證復印件。

四、其他附件

1.承諾書。

2.編制單位承諾書。

3.工業廣場土地使用證。

4.興山煤礦閉坑地質報告。

5.興山煤礦開拓系統圖。

6.興山煤礦總采掘工程平面圖。

7.興山煤礦主工業廣場平面圖。

—1—

刖百

一、任務的由來

為了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減少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造成的

礦山地質環境破壞,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

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

第44號令)、《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

[2016]63號)、《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規[2016]21號)、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恢復和土地復墾方案合并編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黑國土資發[2017]147號)等規

定要求,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以下簡稱“興山煤礦”)

需要科學制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治理和監測該礦山生產過程中

產生的地質環境破壞、土地損毀、水土環境污染等問題,及時防治地質災害隱患、

修復被破壞的含水層和被污染的水土環境、復墾被破壞的土地,可促進礦山社會

經濟可持續發展、土地節約利用,保護和改善礦山生態地質環境,建設社會主義

生態文明。礦井于2011年編制完成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墾方案》,

適用年限5年,現已超過適用期。興山煤礦于2016年關閉,關閉后的礦界范圍內

還有6個生產礦井,目前都正在生產,都編制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

方案》,對礦界范圍內的地質環境保護及土地復墾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興山煤

礦需要編制工業廣場范圍內及礦界范圍內6個生產礦井范圍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

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指導礦井關閉后災害治理及土地復墾,因此黑龍江龍煤鶴崗

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哈爾濱市碧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編制《黑龍江龍煤鶴崗礦

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O

二、編制目的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編制,是根據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的

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人(礦山企業)的

責任和義務,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監管等工作

提供技術依據;確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測、治理與土地復墾責任范圍、復墾

措施、復墾計劃等,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程實施提供技術支持。

三、編制依據

(一)政策、法律與法規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9年8月27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5.《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

6.《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2011年2月22日);

7.《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第令44號,2009

年3月);

8.《黑龍江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09年10月);

9.《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2015年4月17日);

10.《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和土地復墾

方案合并編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黑國土資發[2017]147號)

11.《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

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638號);

12.《黑龍江省財政廳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

黑龍江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黑財規審[2019]7號);

13.《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2013年3月1日);

1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18]32號);

15.《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規[2016]21號,

2016年12月);

16.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公告2019年第39號(關于深化增值稅改

2

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二)技術標準與規范依據

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

2.《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技術要求(暫行稿)》(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2004

年12月);

3.《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3部分:井工煤礦》(TD/T1031.3-2011);

4.《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

5.《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TD/T1044-2014);

6.《礦山土地復墾基礎信息調查規程》(TD/T1049-2016);

7.《地下水監測規范》(SL/T183-2005);

8.《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質災害危險性

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發2004[69]號);

9.《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

10.《煤礦采空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17年版)》(GB51044-2014);

11.《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2017年5

月);

12.《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T0221-2006);

13.《區域地質圖圖例》(GB/T958-2015);

14.《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2328-1990);

15.《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T12719-1991);

16.《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4538-1993);

17.《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18.《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范》(TD/T1040-2013);

19.《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16);

20.《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0112-2021);

21.《黑龍江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黑財建[2013]294號);

22.《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土地整治工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計價依據調

整過渡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7)19號);

23.《耕地質量等級》(GB/T33469-2016);

3

24.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公告2019年第39號(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

有關政策的公告);

25.《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規程》(DZ/T0287-2015)?

(三)資料及其它依據

1.《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生產地質報告》(興山煤礦,

2011年);

2.《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閉坑地質報告》(興山煤礦,

2016年8月);

3.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土地利用現狀圖、工業廣場平

面布置圖、礦區地形地質圖、儲量計算圖、采掘工程平面圖、剖面圖等相關圖件。

四、方案適用年限

服務年限:礦井于2016年已關閉。本方案從2022年8月開始,基準期定為

2022年8月。考慮地質災害調查范圍內地表下沉已穩定,復墾期1年,復墾管護

期3年,確定本方案服務年限為4年(即2022.08?2026.07)<.

本方案規劃適用年限與服務年限一致,確定為4年

五、編制工作概況

(-)本項目的開展

哈爾濱市碧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抽調4名技術人員對現場進行踏勘,對項目

區的土地利用現狀進行了調查,收集了有關的基礎資料,并進行野外調查、室內

綜合分析和數據處埋(見“(二),作內容與方法”部分)。

在方案編制過程中,編制組全體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原國土資源部頒發的《礦

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和《土地復墾方案

編制規程》(TD/T1031.1—2011),以及原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礦山地質環境保

護與土地復墾編制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規[2016]21號),反復討論修改,于

2022年7月編制完成了《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

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4

圖1礦山地質環境與復墾方案編制工作框圖

(-)工作程序與方法

根據相關規范及礦山特點,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資料收集、野外現場調查和室

內綜合分析三部分內容。

1.資料收集與分析

開展野外現場調查之前,收集的主要資料有生產地質報告、礦山開采歷史及

現狀等,以了解礦山開采拓布局、采煤工藝、煤層賦存規律、構造復雜程度、礦

山開采時間及歷史沿革等情況,為本方案適用年限設計、災害評估提供基礎;收

集井田地形地質圖(1:5000),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標準分幅圖)、米掘工

程平面圖(1:2000)>儲量估算圖(1:5000)等基礎圖件,以了解礦區地形地

貌、礦井開采的范圍、項目區內的土地類,為本方案災害評估和土地復墾規劃奠

定基礎。根據收集的資料,初步確定現場調查方法、工作路線和現場調查內容。

2.野外調查

根據確定的野外調查路線和調查工作方法安排野外調查任務,野外調查采用

1:5000地形地質圖作為基礎手圖,同時參考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展開調查。野

外調查主要采取自然要素調查,采用點線結合,以點觀察、測量和訪問為主,并

采用GPS定點,配合路線調查追索,包括調查礦區及周邊地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條

5

件以及人類工程活動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和影響程度。重點查明土地、植被資

源占用和破壞情況,水資源污染及地下水均衡破壞問題,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

規模,分析和確定評估要素。

3.室內綜合分析整理

在綜合分析研究現有資料及野外調查的基礎上,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現

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編制《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

環境問題現狀圖(1:5000)》、《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

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5000)》和《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

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5000)》,以圖件形式反映該礦山地質環

境問題及分布、危害程度及治理工程部署。并制作反映礦區土地利用現狀、損毀

情況和今后土地復墾情況的復墾三大圖件,即《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

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

公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10000)》和《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

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10000)》,編制《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

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書。

(三)完成工作量及質量評述

1.完成的工作量

哈爾濱市碧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25日至6月5日首先開展了

野外地質環境調查,并在分析興山煤礦礦山環境和土地資源的基礎上確定了礦山

地質環境評估范圍、土地復墾區和土地復墾責任范圍;進而進行礦山地質環境影

響評估和宜墾區土地資源適宜性評價;其次進行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

工作部署,經費估算和進度安排,于2022年7月,編制完成了《黑龍江龍煤鶴崗

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o

2.工作質量評述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環境保護與土地

復墾方案》是在充分收集資料及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和土地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編制

的,工作過程符合相關調查規范,方案資料及相關圖紙來源真實可靠。《方案》

的編制參照了礦山生產規劃及當地土地、礦業、地質環境類規劃,項目組人員對

礦方提供資料進行了認真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野外調查、資料

6

收集和實地調查工作,為《方案》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礎,《方案》的編制依據

充分,符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

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要求。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哈爾濱市碧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諾對

方案的真實性和科學性負責。

7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

一、礦山簡介

興山煤礦位于鶴崗煤田北部,距市中心的火車站約7.5km,行政區隸屬于鶴崗

市興山區管轄。地理坐標:東經130°10'25"-130°30'10〃,北緯47°15'

02"-47。45,05〃。有公路和礦區鐵路通往鶴崗市中心,市區向北東有通向蘿北、

嘉蔭、綏濱等縣的公路,向南有通向佳木斯、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的鶴大

公路,向北西有通向伊春的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見圖1-1礦區地理位置圖)。

南北5?15線,西部為30號煤層露頭,東部為F47號斷層的范圍內,南為益新煤礦,西

南部為新嶺煤礦,東北為鶴崗市興源煤礦。南北長3.5km,東西寬平均1.8km,井

田面積6.2161km2o開采深度:+184.7?-400m。企業性質國有,隸屬于黑龍江

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開采礦種為煤,設計能力120

萬噸/年。采礦許可證生產規模為145萬噸/年。2016年礦井關閉,剩余資源量

1772.95萬噸。

圖17礦區地理位置圖

8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根據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礦采礦許可證

(C2300002009061120026407),有效期:2011年9月16日至2017年5月5日,

確定礦權范圍由11個拐點坐標圈定,開采深度由184.7m至-400m標高,礦區面積

6.2161km2(表1-1,圖1-1)o

興山煤礦礦區拐點坐標表(2000坐標系)

點號XY

15249631.1543600135.38

25249540.1443600272.38

35249162.1443600187.38

45248682.1443600322.38

55247665.1343601842.40

65249845.1543601652.40

75251870.1743601227.39

85252295.1743600208.38

95251455.1643599672.38

105250140.1543599637.38

9

115249780.1543600168.38

開采深度:184.7m至-400m。

1()

圖1-2礦區分布圖(2000坐標系)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

(-)開拓方式

礦井開拓方式:集中鋼帶機斜井,集中大巷分區石門開拓。一水平:一井+150m

林高,二井+100m標高。二水平:±0m標高。三水平:-100m標高。三水平以下

至-300標高屬于延深水平。

井筒9條,已回填治理7條。詳見表1-2。

表1-2井筒坐標及參數(2000坐標系)

井口坐標井口井筒長凈斷面

井筒名稱坡度(°)治理情況

度(m)(m*)

XY標高(m)

鋼帶機井5250317.62743599909.52304.8413°43'117815.6已回填治理

南二號副井52502631301.8930°8046.16已回填治理

南i號副井5250234.88543599920.01301.4130°6038在用

南風井525020871301.7930°82012.82在用

北風井5251148.86543600094.45308.1230°65012.28已回填治理

人車井5251178.94743600108.15306.8430°6148已回填治理

北副井5251222.53143600103.87309.2428°6197.3已回填治理

北排風井5251188.68943600154.94306.8430°6146.22已回填治理

回風立井5248728.25743600726.41341.1490°422.238已回填治理

(二)礦體特征

1.可采煤層

興山煤礦剩余全區可采煤層困、182,182—2、21、22、27、29、30號煤層。

煤層多為中厚或厚煤層,個別為特厚煤層。

表1-3可采煤層特征表

煤層厚度層間距頂板巖石

煤層煤層

最大?最小穩定最大?最小變化

號結構

一般程度一般情況底板巖石

18,3.5?5.0較穩定28?45穩復雜中砂巖

11

4.035定細砂巖

3.5?6.010?30穩細砂巖

182T較穩定簡單

4.025定粉砂巖

0.8?1.93?10穩粉砂巖

182-2較穩定復雜

1.37定細砂巖

3.2?4.010?20穩粉砂巖?中粗砂巖

21較穩定復:雜

3.515定細砂巖

3.0~8.040?55穩細砂巖?中砂巖

22較穩定復雜

5.545定細砂巖

3.0~3.715?25穩細砂巖

27較穩定復雜

3.518定粉砂巖

4.1?5.6分叉三個分10?20穩粉砂巖

29復雜

3.4層15定細砂巖

3.5~7.012?17穩細砂巖?中砂巖

30穩定復雜

6.015定細砂巖

2.煤的物理性質

煤層多為光亮型煤,煤的光澤因煤類不同而呈現不同光澤,但常見光澤為玻

璃光澤,弱玻璃光澤,絲絹光澤及暗淡光澤。其顏色也表現為黑灰一黑色,條痕

為黑一黑褐色。煤的斷口為貝殼狀斷口、參差斷口,在節理發育的煤中為階梯狀

斷口。硬度為2-3級。視密度平均L35t,3。

3.煤巖特征

宏觀煤巖類型以光亮型、半光亮型為主,暗淡型,半喑型次之,有較明顯的

絲炭薄層。煤巖組分因不同煤巖類型而不同,主要為鏡煤,亮煤,次為絲炭、暗

煤。

(三)礦山資源及儲量

依據《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山煤閉坑地質報告》(興山煤礦,

2016年8月),確定興山煤礦到2016年末剩余資源儲量1772.95萬噸。

(四)礦山固體廢棄物,廢水排放

現狀調杳:興山煤礦不存在砰石存放。鍋爐灰渣產生量55kg/h,主要發生在

冬季,產量很小,臨時存放后用于回填道路。生活垃圾產生量非常少,經臨時存

放后,運到附近的垃圾場后統一處理。

廢水主要是礦井水和生活污水。礦井水流入井下水倉進行沉淀。沉淀后的礦

井水pH在7.6,總懸浮物460^人,化學需氧量45mg/L,石油類4mg/L。滿足《煤

12

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426-2006)要求。處理后的礦井水一部分用于鍋

爐用水、一部分綠化用水,一部分達標排放到河溝.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辦公樓、

生活、食堂、浴室、洗衣房鍋爐房及地面沖洗水,總生活污水量約為4801n3/d,通

過排水管網,自流至工業場地污水處理站,經過處理后的污廢水54mg/L、BOD5為

15mg/kSS為17mg/l、動植物油為2mg/L、PH=7,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

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后排至河溝。

(五)礦山用地情況

礦區面積621.6199*2(地類詳見表2-4)。工業廣場用地面積38.9758hn)2,為

城市用地、旱地。其中:其中:主工業廣場面積37.6614hm2,回風立井工業廣場

1.3144hm2o主工業廣場取得了土地使用證,回風立井工業廣場沒有取得土地使用

證。

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

興山煤礦是由興山一井和興山二井于1982年集中生產延深擴建而成,礦井

設計能力120萬噸/年(1982年),核定能力120萬噸/年(2011年)。

興山一井是由年產量6.0萬噸的九井、六號井改建成的箕斗斜井。礦井設計

生產能力為30萬噸,于1956年提出設計,設計單位為鶴崗礦務局設計處,于1966

年開始施工,在1969年移交生產。

興山二井原名嶺北二井,于1974年提出設計,設計單位為鶴崗礦務局設計

處,同年開工,1978年末投產,設計能力為30萬噸/年。

興山礦一、二井集中生產擴建延深工程初步設計于1982年7月提出,經省

煤管局及煤炭部批準(省煤管局批文號(82號)黑煤計字781號,煤炭部批文號

(83)煤生字第952號)。

設計單位:鶴崗礦務局設計處和興山礦聯合設計。

設計能力:120萬噸,服務年限:48.8年。

開拓方式:集中鋼帶機斜井,集中大巷分區石門開拓。

開采煤層:7、8、12、13、15-1>15-2、18-1>18-2-1、18-2-2>18-3、21、

22、27、29-2.29-3、30號等16個煤層。

開采方法:采用分層長壁或單一長壁式全部陷落法采煤。

頂板管理方式:全部垮落式。

13

水平劃分:一水平:一井+150m標高,二井+100m標高。二水平:±0m標高。

三水平:-100m標高。

礦井于2016年被國家列入淘汰關閉礦井,2016年末月正式關閉,剩余資源量

1773.1萬噸。

興山煤礦主要開采了7、8、12、15T、18-2、21、22、27、29-3、30號煤層,

形成采空區平面投影面積136.7hm2,采空區最淺標高75,最深標高-200。煤層開

采時主要采取走向長壁采煤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頂板。開采后,地表下沉最長穩

定時間為2.4年,礦井2016年關閉,地表2018年6月下沉穩定。

圖1-3興山煤礦采空區分布圖

14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程實施情況:回填、平整綠化場地65%2,主

要位興山煤礦南側和工業廣場東側。對砰石山占地進行復墾,面積0.40hn%

興山煤礦沒有按照上一次編制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上繳保證

金和土地復墾費用。上一次編制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主要工程為

對塌陷區進行治理,面積預測88.5hm)肝石山場地復墾,面積0.40*2。實際完

成回填、平整綠化場地65hn?,肝石山場地綠化面積OMhn?。

15

照片17主工業廣場照片1-2回風立井工業廣場

照片1-3北風井井口封閉照片1-4北人車井井口封閉

16

照片1-5北排風井井口封閉照片1-6人車井井口封閉

照片1-6鋼帶機井口封閉照片1-7南二副井井口封閉

照片1-7回風立井井口封閉照片1-8南風井井口

17

照片1-9南一號副井

礦井南為益新煤礦,西南部為新嶺煤礦。目前井田范圍有6個生產小井,分別

為分別為鶴崗市群興煤礦、鶴崗市興源煤礦(現已更名為鶴崗市博祥礦業有限責

任公司)、鶴崗市交通煤礦1現已更名為鶴崗市實中礦業有限公司)、鶴崗市德

成煤礦(現已更名為鶴崗市金沃礦業有限公司)、鶴崗市興陽煤礦、鶴崗市森福

煤礦(現己更名為鶴崗市晟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18

物為市群興,

圖1-3興山煤礦井田范圍內生產小井分布圖

19

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

一、礦區自然地理

(-)氣象

本區為大陸性中溫帶氣候,夏季時間短而炎熱,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十月

中旬到翌年四月為結冰期,凍結深度為2.0m~2.5m,無霜期平均115天?150

天,夏冬兩季溫差較大,夏季最高氣溫38°C,出現在7月份,最低氣溫-39.6°C,

出現在1月份。平均溫度2.3°Co季風多變,夏季以東南和西南風為主,冬季以

西北風和北風為主,降水分布不均勻,降雨在夏秋兩季,以6-9月四個月份為雨

季,降雨時刮東北風,降雨期常連綿數日。全年平均降水量為0.617m左右。春季

平均降水量為0.082m,占全年降水量的13.2%;夏季平均降水量為0.35mm,占全

年降水量的62.3%;秋季平均降水量為0.12mm,占全年降水量的18.9%;冬季平

均降水量為0.03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歷史月最大降雨量為1987年8月份

的0.3nmi。霜期多在9月下旬,終霜期在翌年4月中旬。

(二)水文

本礦區呈東西兩側高,中間低,整體北高南低,因而形成由北向南、向東南

流的水系,多沖溝。木礦區外側西南部有阿凌達河,礦區內主要發育兩條河流,

即鶴立河和石頭河。石頭河發源于筆架山,經興山的1-6道溝后,匯流而成,流

經益新煤礦中部和興山煤礦東部,注入松花江,石頭河全長45km,流域面積250

km2,曲率1.3%。,平均坡度為1.4%。,平均河寬4.50m,水深0.50—1.50m,最大

流量73m3/s(2011年8月),最小流量0.20m3/s(2011年12月),平均流

量0.90m3/s,最大流速5.60m/s(2011年8月),最小流速0.10m/s(2011

年12月),平均流速2m/s,最高洪水位265.5米(石頭河水位觀測站2011年8

月)。阿陵達河:發源于小興安嶺山脈青黑山摩天嶺南側。在吉祥鄉德祥村附近

注入松花江。全長76km,河寬10-16m,水深0.8T.5m,流域面積550km2。山溪性

河流。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

2()

(三)地形地貌

本區北部為丘陵區,西部較低,平緩開闊,地面最高標高343米,最低299

米,在地貌上,井m屬于構造剝蝕丘陵區。

21

照片2-1礦區地形地貌

(四)植被

項目區主要植被屬于小興安嶺植物區系,代表植被是以紅松為主的溫帶針闊

混交林。植被分布與地貌分異特征明顯相關。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低山丘陵

區,其深部為原始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邊緣為柞樺闊葉喬灌混交林。

項目區植被主要有玉米、松樹、楊樹。

照片2-2項目區內林地

22

照片2-3項目區內旱地

(五)土壤

鶴崗市土壤共有7個土類,17個亞類。7個土類是暗棕壤土、白漿土、黑土、

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水稻土。

暗棕壤土分四個亞類,即暗棕壤、白漿化暗棕壤、原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

白漿土分兩個亞類,即白漿土和草甸白漿土。黑土分白漿化黑土和草甸黑土兩個

亞類。草甸土分四個亞類,即草甸土、白漿草甸土、沼澤化草甸土、泛濫草甸土。

沼澤土分草炭沼澤土和泥潭腐殖質沼澤土。泥炭土分一個亞類,即草本泥炭土。

水稻土主要是草甸土型水稻土。

項目區土壤類型主要有暗棕壤。土壤質地大多為壤質,從表層向下石礫含量

逐漸增多,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達110-210g/kg,向下銳減。

表層土壤陽離子交換量、鹽基飽和度分別為35cmol(+)/kg、70%左右。土壤PH值

為6.5左右;耕地全氮含量為2.9g/kg左右,全磷含量為0.8g/kg,全鉀含量為

20g/kgo項目區內土壤剖面見照片2-5所示。

23

耕作層20cm

梨底層8cm

心土層12cm

照片2-4礦區內土壤剖面照片

(六)礦區地震烈度及穩定性

據《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表C8續可知,本區地震動峰值

加速度值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為基

本穩定區。

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地層巖性

本井田地層和鶴崗煤田地層一致,但地層厚度、發育程度、粒度等由于相變

有所變化,走向NNE,傾向SEE,傾角10-34度,平均23度。現將井田地層自老

24

向新簡述如下:

1.元古生界變質巖系由黑云母花崗巖、白云質大理巖和黑云母片麻巖等組成,

是本區最古老的地層,構成煤系地層的基底。

2.中生界白堊系石頭河子含煤組、石頭廟子組、東山組地層。

⑴石頭河子含煤組(K1s)是由一套粗、細、粉碎屑巖含煤建造,以含有多層

可采煤層為其顯著特征,總厚度在700?900m之間,分為下部北大嶺含煤段和中

部含煤段。

A.北大嶺含煤段(K.s.):主要由礫巖、花崗質砂巖、各種粒度的砂巖、凝灰

巖和煤層所組成,一般底部為花崗質砂巖,其上為底礫巖,再其上為砂巖、凝灰

巖夾33、34、35、36四個煤層,但由于煤層薄,結構復雜,灰分大至今沒有開采,

本段地層厚度在90?120m之間,與基底變質巖系角度不整合接觸。

B.中部含煤段(K1S2):主要由灰白色中粗砂巖、灰色細粉砂巖和3層?32

層20個煤層組成,本井田開采的煤層就是本段的煤層,有布烈英錐葉、似金粉蕨

類及枝脈蕨等多種植物化石,地層厚度在500m?700m之間,底部為含礫砂巖,與

下北大嶺含煤段呈整合接觸。

⑵石頭廟子組(Kst):平行不整合于石頭河子組含煤組地層之上,厚度約

300?500m,根據巖性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分為兩個巖段。

A.南嶺礫巖段(Kist。:主要以灰白色礫巖為主,夾有薄層砂巖組成。礫石

成份為石英巖、石英長石斑巖、花崗巖及少量付變質巖。礫石大小不等,一般多

在3?7cm,滾園度3?4級,填隙物為砂質,與下伏地層平行不整合接觸,厚度

150?350m。

B.二龍山砂頁巖段(MstD:主要以灰白色中粗砂巖、灰色細砂巖、粉砂巖,

夾有薄層凝灰巖、炭質頁巖和煤線組成,厚度200?300m。

⑶東山組(Kdn):平行不整合于石頭廟子組地層之上,厚度120?650m,根

據巖性、巖相不同自下而上分為兩個巖段。

A.下部鳥山段(Kdm):主要為砂礫巖,深灰色粉砂巖組成,與下伏地層平

行不整合接觸,厚度65nl左右。

B、上部火山碎屑巖段(凡ebb):主要為灰綠、灰紫等雜色安山質集塊巖、安

山質角礫巖、安山質凝灰巖、安山質砂巖組成,與下伏地層整合接觸,厚度600m。

25

3.新生界第四系(Q):主要為礫石、沙質粘土、黃色粘土、黑色腐植土組成,

不整合于下伏地層之上,厚度一般在1?8nl之間。

表2-1礦井地層層序簡表

符符地層厚度

界系統群組段符號

號號(m)

第四系Q22—55

雙泉嶺玄

新新近系25

N武巖組N2S

生(上第三系)

界道臺組N2d200

古近系

E寶泉嶺組700

(下第三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