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2018-09-17發布2018-11-15實施本指南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指南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單位: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本指南參與起草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市治未病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曹燁民、宋和平、郭義、忻瑋、張曉天。本指南參加起草人:朱吉、曾強、竇永起、范金茹、歐秀梅、盛昭園。本指南專家組成員:郭義、陳澤林、趙雪、李桂蘭、翟偉、王金貴、郭永明、王紅、孟向文、潘興芳、史麗萍、湯毅、房緯、高希言、譚亞芹、吳煥淦、楊華元、楊永清、東貴榮、賈春生、陳躍來、劉堂義、方劍喬、楊駿、高樹中、齊瑞、吳強、石現、孫建華、倪光夏、何麗云、王頻、車戩、陳以國、裴景春。本指南是根據中醫優勢,針對治未病情況,參照古代文獻、專家經驗以及現代最佳研究證據,結合患者價值觀和意愿,系統研制的,幫助指導者和患者做出恰當治未病操作的指導性意見。本指南制訂的總體思路是: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中偏頗體質傾向和偏頗體質屬于中醫治未病“未病先防”范圍,藥茶具有配伍明確、配制簡便、服法便捷、安全有效等多方面特點,非常適宜作為干預偏頗體質傾向和偏頗體質狀態的有效方法,根據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的要求,制訂出本指南,為藥茶調理偏頗體質提供可靠依據,確保調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實現治未病的目的,改善或改變偏頗體質,阻止疾病的發生。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藥茶調理偏頗體質本指南適用于疾病前狀態的偏頗體質傾向或偏頗體質人群,其中處方藥茶在18歲以下偏頗體質傾向或偏頗體質人群中應謹慎使用。2術語和定義是以原植物的葉、莖、花、實、根等,或以單味或小復方中藥材為原料,經過適當加工,配用或不配用茶葉,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煎后飲用的一種用以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中藥傳統飲品。本指南中藥茶分為兩類,即藥食兩用藥茶和處方藥茶。3臨床特點3.1偏頗體質患者年齡分布特點氣郁質易在25~34歲集中出現;女性氣虛質的分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男性氣虛質的分布出現年輕、年老兩頭大的現象;痰濕質峰值在25~34歲出現率最高;男性濕熱質峰值在35~44歲,女性則在25~34歲易出現濕熱體質;女性血瘀質峰值在25~34歲,而男性則更易在55歲之后出現血瘀質;無論男女,隨著年齡的增加,陽虛質的分布逐漸增加,陰虛質的分布逐漸減少,尤其是女性,陰虛質峰值在45~54歲出現率最高;特稟體質年齡分布無明顯規律。3.2偏頗體質的特征表現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瘦者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肌肉松軟不實。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性格內向,不喜冒險。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后康復緩慢。不耐受風、寒、暑、濕邪。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容易心煩氣躁。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征。胖瘦均見。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易煩,健忘。易患癥瘕及痛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肌肉松軟不實。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性格多沉靜、內向。易患痰微干,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征。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性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胎癇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4.1.1健康標準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十大標準(參見附錄B)。4.1.2亞健康標準參照ZYYXH/T2—2006(參見附錄B)。參照ZZYXH/T157—2009(參見附錄B)。——回答《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的全部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原始分=各個條目的分相加。——轉化分數=[(原始分一條目數)/(條目數×4)]×100。——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ZZYXH/T157—2009)。平和質是否偏頗體質是轉化分<30分否藥茶調理偏頗體質主要運用藥茶對疾病前狀態的偏頗體質或偏頗體質——藥食兩用藥茶可自行選擇時間飲用;處方藥茶要求執業(助理)中醫師開具處方并指導使藥茶中所有藥材都應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范圍,藥食兩用中藥選取標準參見附藥茶中的中藥飲片應符合《中藥飲片質量標準通則(試行)》或GH/T1091—2014(參見附錄C)。藥味一般不超過5味,每人每天總用量不超過20g。其中花類用量不超過5g,葉類用量不超過6g,果實與種子類用量不超過10g,根莖類用量不超過10g,全草類用量不超過7g,皮類用量不超過10g,其他類用量一般不超過8g。用200~400mL,燜泡時間5~15分鐘,溫服,續泡加溫開水,飲用至茶色變淺,味淡。根、莖、果實類藥材:先用冷水約200mL浸泡10~15分鐘,然后煮沸即可,溫服,續泡加溫開水,飲用至茶色變淺,味淡。每日一帖,加溫水續泡3~4次,頻頻飲服,每日總量約1000mL,不推薦隔夜服用。5.6調理周期——藥食兩用藥茶以偏頗體質得以調整為期限;——處方藥茶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確定服用時間;———一般調理周期以1~3個月為主,或遵醫囑服用。5.7藥茶調理效果評價——藥茶干預前后偏頗體質傾向的典型癥狀改變;——藥茶干預前后偏頗體質癥狀積分;——服用藥茶的接受度;——服用藥茶后的口感。5.7.2藥茶調理的主要結局——偏頗體質傾向典型癥狀改變:癥狀消失、癥狀減輕、無效。——采用療效指數進行療效評定:療效指數=(干預前癥狀積分一干預后癥狀積分)/干預前癥狀積分×100%。顯效:偏頗體質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70%;有效:癥狀積分有所改善,癥狀積分減少<70%且≥30%;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30%。——接受度: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口感: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5.8衛生經濟學評估藥味少,劑量小,價格適中,衛生安全。5.9不良反應和安全性評價目前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能好。如服用不當,出現胃腸道等不適反應,應停服藥茶,或由中醫專業醫師指導服用。——氣郁傾向或氣郁質患者忌辛甘厚膩之食品;保持心情舒暢;忌用溫熱或滋補之藥品;孕婦應少飲或不飲茶;女性月經量多者禁用。——氣虛傾向或氣虛質患者忌食生冷寒涼之食品;忌寒涼之藥品。——痰濕傾向或痰濕質患者忌食生冷寒涼及肥甘厚膩之食品;忌寒涼之藥品。——濕熱傾向或濕熱質患者慎飲紅茶、黑茶、重發酵青茶;忌食肥甘厚膩之食品;忌滋膩溫熱之——血瘀傾向或血瘀質患者慎飲紅茶、黑茶、重發酵青茶;忌食寒涼厚膩之食品;注意心情舒暢;忌大寒大熱之藥品;孕婦禁用;女性月經期慎用;月經量多者禁用。——陽虛傾向或陽虛質患者少飲綠茶、黃茶,不飲苦丁茶;忌食寒涼之食品;忌寒涼藥品。——陰虛傾向或陰虛質患者慎喝紅茶、黑茶、青茶;忌溫熱之食品;忌溫熱之藥品。6推薦調理各偏頗體質的藥茶、方藥6.1氣郁傾向或氣郁質藥食兩用藥茶方:玫瑰花茶(玫瑰花,酌情添加少量冰糖);茉莉花茶(茉莉花,酌情添加少量綠茶)。藥食兩用藥茶可選藥材:玫瑰花、佛手。強推薦(1D)處方藥茶方:香附芎茶(香附、川芎、茉莉花茶)。弱推薦(2D)藥食兩用藥茶方:人參茶(人參);人參菊花茶(人參、菊花)。藥食兩用藥茶可選藥材:人參(≤3g/d)大棗。處方藥茶方:絞股藍茶(絞股藍)。強推薦(1D)強推薦(1D)藥食兩用藥茶方:楂明茶(山楂、決明子、茉莉花茶);山楂茶(生山楂)。強推薦(1D)處方藥茶方:保元茶(焦曲、谷芽、茯苓、山楂、茉莉花茶)。強推薦(1D)藥食兩用藥茶方:荷葉決明茶(荷葉、決明子);馬齒莧茶(馬齒莧、綠茶)。生山楂、菊花、金銀花、薄荷葉(僅作為調味品使用)。強推薦(1D)處方藥茶可選方:五葉茶(佩蘭葉、藿香葉、荷葉、枇杷葉、綠茶)。強推薦(1D)藥食兩用藥茶可選藥材:西紅花(≤1g/d)、當歸(≤3g/d)、玫瑰花、生山楂。處方藥茶方:三參菊花茶(丹參、黨參、參三七粉、菊花);益母花茶(益母草、西紅花、川芎、當歸、茉莉花茶)。強推薦(1D)藥食兩用藥茶方:甘草干姜茶(干姜、炙甘草、紅茶);三炮臺茶(菊花、桂圓、新疆葡萄干、小棗、荔枝干、少量冰糖)。處方藥茶方:肉桂杜仲茶(肉桂、杜仲、茉莉花茶)。強推薦(1D)弱推薦(2D)處方藥茶方:生脈茶(人參、麥冬、五味子);沙參麥冬茶(北沙參、麥冬、桑葉)。強推薦(1D)強推薦(1D)藥食兩用藥茶:烏梅茶(烏梅,酌情添加少量白糖)。弱推薦(2D)處方藥茶方:玉屏風茶(黃芪、白術、防風)。強推薦(1D)卒頭痛如破,非冷非風,是胸膈有痰,厥氣上沖所致,名為厥頭痛,吐之即差。單煮茗,飲一二升,須臾吐;吐畢又飲,如此數次,須吐痰涎盡乃止,不損人,待渴即差。部論茶專著。古代文獻中,以藥材直接泡服調理體質并無相關記載,亦鮮有記載治療緩解癥狀的內滾水泡服。《本草綱目·心腹痛篇》:安息香(心痛頻發,沸湯泡服)。調理偏頗體質的現代文獻中,推薦中藥材或運用經方湯劑的相關報道較八種偏頗體質藥茶選用藥材:氣虛質用黃芪、白術、大棗;陽虛質用桂麥冬、五味子、生甘草;痰濕質用陳皮、茯苓、薏苡仁;濕熱質用菊花、赤玫瑰花、分心木、合歡花;血瘀質用紅花、川芎、山楂;特稟質用烏梅、防風虛質選用四君子湯;陽虛體質選用桂枝炙甘草湯、小建中湯、甘草干姜湯;參麥冬湯、六味地黃湯;痰濕體質選用:二陳湯;濕熱體質選用藿香、佩蘭、杏仁、炙枇杷葉、半夏、厚樸、草豆蔻、馬尾連、黃芩;氣郁體質選用逍遙散;血瘀體質選用血府玉屏風散。目前,研究藥茶調理偏頗體質的期刊文獻較少,多數藥茶方來源藥茶調理偏頗體質的現代醫學研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200道健康茶方》記載:氣虛體質用絞股藍10g泡茶,菊花和人參泡茶;陰虛體質用西洋參泡茶;陽虛體質用生姜和桂圓肉沸水泡服或用杜仲沸水泡服;痰濕體質用陳皮、黨參、麥芽沸水泡服或用山楂沸水泡服;濕熱水泡服;氣郁體質用陳皮、甘草沸水泡服或用金盞花、玫瑰花沸水泡服;不同茶葉,按照其發酵度不同,所體現的性味不同:發酵度越低,越偏溫熱。不同性味的茶葉既有適用人群,亦有飲茶禁忌。因而根據9種體質,推薦不同的適宜茶飲。根據專家調查問卷和醫家經驗,調理偏頗體質的藥茶方有:氣虛體質:絞股藍茶,黃芪枸杞子茶,人參茶,黃芪黨參茶(黃芪,黨參,紅茶,蜂蜜適量);陽虛體質:干姜肉桂茶,桂圓紅棗茶;陰虛體質:西洋參茶,白芍梅茶(白芍,烏梅,木瓜,綠茶,冰糖),枸杞菊花茶,麥冬五味子茶,養陰茶(麥冬,石斛,甘草,或添加蜂蜜),枸杞生地茶,清熱涼血茶(青蒿,丹皮,綠茶,冰糖),清肺茶(十大功勞葉,地骨皮,女貞子,甘草);濕熱體質:荷葉決明茶,清熱利咽茶(胖大海,木蝴蝶,甘草),金銀花露(金銀花,冰糖),金銀花胖大海綠茶(胖大海,金銀花,綠茶),蒲公英茶,甘紫茶(紫丹參,決明子,炒決明子,甘草),馬齒莧茶,慢性咽炎藥茶(玄參,牛蒡子,黃芩,金銀花,射干,薄荷),五花茶(金銀花,雞蛋花,木棉花,槐花,厚樸花,甘草),竹葉清心茶(淡竹葉,薄荷,甘草,少量糖),金銀茉莉菊花茶(金銀花,菊花,茉莉花),金根防疫茶(板藍根,大青葉,野菊花,金銀花),葛根金銀清減茶(葛根,靈芝,金銀花,蜂蜜),山楂化積茶(山楂,槐花,蜂蜜適量),玉米須茶,三葉減肥茶(荷葉,番瀉葉,綠茶葉);痰濕體質:天寧茶(藿香,白芷,薄荷,肉桂,桑葉),羅漢果茶,冬花枇杷茶(枇杷葉,款冬花,蜂蜜適量);氣郁體質:玫瑰花茶,茉莉花茶,茉莉烏龍茶(烏龍茶,茉莉花,玫瑰花),安神茶(靈芝,遠志,菖蒲,柏子仁,合歡皮),血瘀體質:紅花活血茶(紅花,陳皮,紅糖適量),五花湯(杜鵑花,玫瑰花,月季花,合歡花,佛手花)。(規范性附錄)參考標準B.1亞健康診斷標準參照ZYYXH/T2—2006。B.2體質分類和體質判定標準參照ZZYXH/T157—2009。B.3《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資目錄》藥食兩用中藥目錄。健食品的物品名單。B.5《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所列可用于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B.6中藥飲片質量標準《中藥飲片質量標準通則》試行。B.7代用茶標準參考GH/T1091—2014。B.8茶葉分類標準參考GB/T30766—2014。(規范性附錄)參考標準C.1健康診斷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十大標準。C.2體質調理效果判定參考侯獻兵等人發表的“雜合以治”法干預濕熱體質的臨床研究.[1]吳夢瑋,袁尚華,富斌.中醫體質學和藥茶調理[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4,11(42):85-86.[2]李納.詳析治未病辨體質與中藥茶飲[J].中醫臨床研究,2015,4(7):69-71.[3]謝明坤.理氣藥茶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8(20):1319.[4]何海燕.厚樸治療濕阻氣滯胃腸便秘體會[J].湖南中醫雜志,2014.4[5]韓喜旺.藥茶治療梅核氣[J].新中醫,2002,10.[6]王清文.玫瑰花茶各顯神通[J].人人健康,2015,14:28-29.[7]羅慶芳.中國藥茶大全[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8:126[8]劉君,楊江帆.茉莉花茶抗抑郁機理的初步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13,33(6):493-497.[9]毛嘉陵.茶飲保健顧問[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9[10]程敏.川芎一香附藥對源流及功用初探[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6):1420-1421.[11]魯春梅,張春森,姜立勇.延胡索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5):126-127.[12]王岳飛.科學飲茶之識茶性辨體質(二)[J].茶博覽,2013,11(2):76-77.[13]譚曉蕾,彭勇.羅布麻茶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4,16(8):666-673,680.[14]王岳飛.科學飲茶之識茶性辨體質[J].茶博覽,2013,9:78-79.[15]周永莉.柴胡臨床應用淺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6,5A(9):110-111.[16]王文榮,黃飛翔,吳強.絞股藍泡服治療脂質代謝紊亂療效分析[J].福建中醫藥,1998,3.[17]馬平勃,朱全紅,黃中偉.絞股藍泡服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5,6.[18]吳慶光,藍森麟,劉明平.中華養生藥茶[M].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李克剛.玉屏風散治氣虛自汗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7:136[20]齊志勇,王艷春,張保權.正確認識和使用人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238.[21]張東杰,馮昆,張愛武,等.刺五加茶飲料抗疲勞作用的實驗研究[J].營養學報,2003,25(3):309-311.[22]葉欣,張春華,劉青,等.中藥泡服加穴位帖敷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30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4,9(4):71-73,99.[23]張立海.單味黃芪飲補中益氣辨析[J].首都醫藥,2010,4:46.[24]肖伍華,吳耀龍.決明子治療高血壓病[J].湖南中醫藥導報,1996,6.[25]周漢清.山楂減肥效果好[J].中國民間療法,1999,8:35.[26]綦振峰,李官浩,鄭昌吉,等.山楂、決明子及其配伍的降血脂作用[J].食品與機械,2013,29(2):96-99.[27]王英.自擬清涼飲內服加外敷治療實熱口瘡6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0,7(2):127.[28]呂文增.五味飲治療反復聲嘶60例[J].新中醫,2006,3:84.[29]李愛芳.利咽止咳茶治療喉源性咳嗽112例[J].山西中醫,1997,5(13):17.[30]賴正興,張仲元.清咽茶治療急性咽炎16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24(3):26.[31]宋若會,高士俊,許春華,等.咽康寧蒸汽吸入加喉癥瀉火茶泡服治療急性咽炎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05,2(17):39-40.[32]李景先,李景海,顧夢萍.中藥泡服治療急性扁桃體炎46例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1):98-99.[33]洪銘.清咽袋泡茶治療急性咽炎516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9(2):46.[34]劉明道,林友平,胡云蘭.治咽茶治療咽炎[J].陜西中醫,1996,2:55.[35]龍子江,馬建元,呂曉英.爽咽茶治療急性咽炎60例療效觀察[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2000,12(2):93.[36]孫建平.桔梗湯加味治療咽炎193例[J].光明中醫2002,101(17):46-47.[37]張曉楓,翟學明,許寶月.中藥茶劑的開發與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03,3.[38]崔國靜,楊祎,賀薔.馬齒莧的來源與功效[J].首都醫藥,2013,23:42.[39]蔣鳳英.蒲公英的臨床應用[J].江西中醫藥,1998,26(6):49.[40]何蓉蓉,姚新生,栗原博.廣東涼茶的"瀉火"作用與物質基礎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9,11(6):834-839.[41]唐麗華,王登良.苦蕎茶的功能研究進展[J].廣東茶葉,2011,12:15-17.[42]師大亮,余繼忠,郭明敏,等.西南苦丁茶藥理作用及保健功效研究進展[J].杭州農業科技,2007,12:28-30.[43]孫同.中藥泡服治療消渴病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4,6(20)290.[44]吳飛虎,劉鋼,宋若會,等.喉癥瀉火茶治療實證喉喑60例[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7,5(26):8-9.[45]曾健銘.自擬五花湯加減泡服治痛經[J].中國校醫,2003,6.[46]任保印.丹菊茶泡服治療高血壓69例[J].陜西中醫,2011,10(32):1298.[47]張雪,宋玉琴,楊雨婷,等.益母草活血化瘀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5,38(2):314-217.[48]殷勤紅,朱艷琴,虞泓,等.三七花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光譜實驗室,2011,[49]田國才.三七花泡服治療心悸[J].新中醫,2000,32(7):59.[50]于華珍.自制銀地茶治療口腔潰瘍58例[J].內蒙古中醫藥,1999,3:18.[51]吳健,郭論,冷長春,等.固表斂汗涼茶治療盜汗癥58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1,1.[52]楊殿臣,劉俠,侯西永,等.咽炎靈泡服治療慢性咽炎10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53]柴曉榮.清咽利喉茶治療慢性咽喉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4):324—325.[54]陸明雄.清咽止咳茶治療慢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碼3c涂料行業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前景調研報告
- 傳熱學考試模擬題(附答案)
- 臨床診斷學考試模擬題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聚丙烯腈纖維單體合成考核試卷
- 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與防范考核試卷
- 橡膠材料性質與應用考核試卷
- 石墨在新能源儲存系統材料的選擇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探的深海鉆探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搬運設備負載能力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一模聯考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工業網絡與組態技術》課程標準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團體標準課件
- 《空氣動力學與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課件
- 營業執照地址變更申請書
- 生物制藥無菌技術進展-深度研究
- 大米生產與食品安全
- 2025年中國氫氣傳感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依西美坦片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某院護理人員對常用中醫護理技術知信行現狀研究【復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