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1頁
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2頁
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3頁
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4頁
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海海東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3年一、言語理解與表達(一)選詞填空1.中國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不斷跨越溝坎、開拓創新的奮斗史。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面對________的外部環境,我們既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A.波譎云詭B.變幻無常C.錯綜復雜D.風云變幻答案:A解析:“波譎云詭”多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樣千姿百態,后多用來形容事態或文筆變幻莫測。文段形容外部環境復雜多變、難以捉摸,用“波譎云詭”更能體現這種復雜和不確定性,比“變幻無?!薄板e綜復雜”“風云變幻”更契合語境?!白兓脽o?!眰戎赜谧兓瘺]有規律;“錯綜復雜”強調情況復雜;“風云變幻”側重于局勢變化快。所以答案選A。2.文學翻譯需要譯者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文化知識。然而,當前市場上的一些翻譯作品質量________,存在諸多錯譯、漏譯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讀者對原著的理解。A.參差不齊B.良莠不齊C.泥沙俱下D.魚目混珠答案:A解析:“參差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可用于形容翻譯作品的質量有高有低。“良莠不齊”側重于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泥沙俱下”強調好的和壞的混雜在一起;“魚目混珠”是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這里是說翻譯作品質量水平不一樣,用“參差不齊”合適,所以選A。3.他在科研領域辛勤耕耘多年,取得了一系列________的成果,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A.卓有成效B.立竿見影C.行之有效D.一蹴而就答案:A解析:“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傲⒏鸵娪啊北扔餍惺履苎杆僖姷匠尚Щ蚋冻瞿荞R上得到收獲;“行之有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此處強調多年耕耘取得的突出成果,“卓有成效”更合適,所以選A。4.我們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抓實干,把各項工作落到________。A.實處B.實際C.現實D.實效答案:A解析:“落到實處”是固定搭配,意思是將工作、計劃等切實地執行和完成,使其具有實際的效果?!皩嶋H”強調客觀存在的事物或情況;“現實”側重于當前的客觀實際;“實效”更強調實際的效果。所以答案選A。5.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需要不斷________,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A.推陳出新B.革故鼎新C.吐故納新D.破舊立新答案:A解析:“推陳出新”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案锕识π隆迸f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吐故納新”原指人呼吸時,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現多用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破舊立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這里說傳統文化適應現代社會需求,強調在繼承基礎上創新,“推陳出新”更合適,所以選A。(二)片段閱讀6.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經濟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從這段文字可以推出:A.中國經濟發展已經沒有問題B.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無法解決C.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解決經濟發展問題的關鍵D.中國經濟發展只需要關注高質量發展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取得的成就,接著指出存在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問題,最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A項與原文中提到存在問題不符;B項“無法解決”過于絕對;D項“只需要關注高質量發展”表述片面。所以正確答案是C。7.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政府也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社會治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A.大數據在企業中的應用B.大數據在政府中的應用C.大數據的重要性D.大數據對生產和社會的影響答案:D解析:文段分別闡述了大數據對企業的作用,如了解消費者需求、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對政府的作用,如進行社會治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A項只提到企業應用,B項只提到政府應用,都不全面;C項“重要性”表述籠統。所以主要說明的是大數據對生產(企業層面)和社會(政府層面)的影響,選D。8.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然而,目前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些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學生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教育的重要性B.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狀C.優質教育資源對國家發展的作用D.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的緊迫性答案:D解析:文段先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接著通過“然而”轉折,指出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重點在于引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性。A、C項只是前文鋪墊內容;B項只是陳述現狀,文段意在強調要解決這一現狀,所以選D。9.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段文字的主旨是:A.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B.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的關系C.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D.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文段先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自信和民族復興的關系,最后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重點在于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一做法。A、B項是前文的論述內容,不是主旨;D項“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目標,文段重點是實現目標的途徑,所以選C。10.閱讀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獲取知識,拓寬視野,豐富思想。同時,閱讀還可以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然而,在現代社會,由于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A.閱讀的重要性B.電子設備對閱讀的影響C.人們閱讀時間減少的現狀D.呼吁人們重視閱讀答案:D解析:文段先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接著指出在現代社會人們閱讀時間因電子設備普及而減少的問題,其目的在于呼吁人們重視閱讀。A項只是文段前半部分內容;B、C項只是陳述現象,沒有體現文段的意圖,所以選D。二、數量關系(少量計算)11.某單位組織員工去旅游,如果每輛車坐45人,那么有15人沒有座位;如果每輛車坐60人,那么剛好空出一輛車。問該單位共有多少員工去旅游?A.240B.220C.200D.180答案:A解析:設一共有\(x\)輛車。根據員工人數不變可列方程:\(45x+15=60(x1)\),展開得到\(45x+15=60x60\),移項可得\(60x45x=15+60\),即\(15x=75\),解得\(x=5\)。那么員工人數為\(45×5+15=240\)人,所以選A。12.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要10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15天完成。現在甲、乙兩人合作,中途甲因有事離開了幾天,結果共用了9天才完成這項工程。問甲中途離開了幾天?A.5B.6C.7D.8答案:B解析:設總工程量為\(30\)(\(10\)和\(15\)的最小公倍數),則甲的工作效率為\(30÷10=3\),乙的工作效率為\(30÷15=2\)。乙工作了\(9\)天,完成的工作量為\(2×9=18\),那么甲完成的工作量為\(3018=12\),甲工作的時間為\(12÷3=4\)天,所以甲中途離開的天數為\(94=5\)天,所以選A(此處原答案有誤,正確答案應該是A)。13.某商場促銷,全場商品八折銷售。小明買了一件原價為\(x\)元的衣服,實際支付了240元。問這件衣服的原價是多少元?A.300B.320C.340D.360答案:A解析:已知全場八折銷售,即現價是原價的\(80\%\)(\(0.8\)),可列方程\(0.8x=240\),解得\(x=240÷0.8=300\)元,所以選A。14.某班有學生50人,其中會打籃球的有36人,會打排球的有28人,兩種球都不會打的有5人。問兩種球都會打的有多少人?A.19B.20C.21D.22答案:A解析:至少會一種球的人數為\(505=45\)人。設兩種球都會打的有\(x\)人,根據容斥原理,會打籃球的人數加上會打排球的人數減去兩種球都會打的人數等于至少會一種球的人數,即\(36+28x=45\),移項可得\(x=36+2845=19\)人,所以選A。15.某工廠生產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100個,實際每天生產120個,結果提前4天完成任務。問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A.2000B.2200C.2400D.2600答案:C解析:設原計劃需要\(x\)天完成任務,則實際需要\(x4\)天。根據零件總數不變可列方程\(100x=120(x4)\),展開得到\(100x=120x480\),移項可得\(120x100x=480\),即\(20x=480\),解得\(x=24\)。那么零件總數為\(100×24=2400\)個,所以選C。三、判斷推理(一)定義判斷16.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行政許可的是:A.婚姻登記機關對符合結婚條件的甲乙兩人頒發結婚證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某企業的營業執照進行年檢C.教育部門批準某大學開設新的專業D.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答案:C解析:行政許可的關鍵要點是行政機關根據申請,準予從事特定活動。A項婚姻登記不是準予從事特定活動;B項營業執照年檢不是準予從事新的特定活動;D項逮捕犯罪嫌疑人不是根據申請,且不屬于準予從事特定活動。C項教育部門根據大學申請批準開設新專業,符合行政許可定義,所以選C。17.綠色公關,是指企業以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觀念影響公關,選擇具有“綠色”特征的媒體開展傳播活動,以“綠色”為特色塑造企業形象,贏得公眾的信任與支持,給企業帶來更多便利和競爭優勢的一系列公關活動。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綠色公關的是:A.某快餐企業推出了“種植一棵樹”的宣傳活動,并倡導減少包裝以節約資源B.某軟件公司推出一款綠色軟件,無需安裝即可使用,移除后也不會有任何殘留記錄C.某小區居委會在小區舉辦垃圾分類知識講座,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D.某化工企業為了減少污染,對生產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答案:A解析:綠色公關的主體是企業,目的是以“綠色”塑造企業形象、帶來競爭優勢。B項“綠色軟件”的“綠色”并非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上的;C項主體是小區居委會,不是企業;D項只是企業自身的環保舉措,沒有以“綠色”進行公關傳播活動。A項快餐企業開展“種植一棵樹”宣傳活動并倡導節約資源,符合綠色公關定義,所以選A。18.社會惰化,是指個人與群體其他成員一起完成某種事情時,或個人活動時有他人在場,往往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時偏少,不如單干時出力多,個人的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社會惰化的是:A.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B.小明在單獨完成作業時認真負責,和同學一起完成作業時也同樣認真C.某公司團隊在完成項目時,每個成員都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D.拔河比賽中,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團隊爭取勝利答案:A解析:社會惰化的特點是個人在群體中付出努力比單獨時少,積極性和效率下降。B項小明單獨和與同學一起作業時都認真,不符合;C項團隊成員都積極貢獻,不符合;D項拔河比賽大家齊心協力,不符合。A項“三個和尚沒水喝”體現了隨著人數增加,個人付出努力減少,符合社會惰化定義,所以選A。19.逆向思維,也稱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運用了逆向思維的是:A.司馬光砸缸救人,當小孩掉入水缸,常規的救人方法是讓人脫離水,而他選擇了讓水脫離人B.大多數人認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而小李卻認為秋天是凋零的季節C.小張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做數學題,取得了很好的成績D.大家都認為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答案:A解析:逆向思維是對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A項司馬光對常規救人方法進行反向思考,讓水脫離人,運用了逆向思維;B項小李只是有不同的看法,并非對既定觀點的反向思考;C項小張按老師方法做題,沒有反向思考;D項大家都認可的事實未體現反向思考。所以選A。20.產品召回,是指生產商將已經送到批發商、零售商或最終用戶手上的產品收回。產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產品被發現存在缺陷。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產品召回的是:A.某商家因承諾“假一賠十”,主動收回了消費者發現的假貨B.某超市發現賣出的罐頭已過期變質,及時告知消費者前來退貨或換貨C.某廠因所生產的手機電池存在爆炸隱患,及時通知零售商將手機召回D.某玩具廠因某種玩具有害物質超標,向提起訴訟的部分消費者退貨賠償答案:C解析:產品召回的主體是生產商,原因是產品存在缺陷,且是將已送到批發商、零售商或最終用戶手上的產品收回。A項商家不是生產商;B項超市不是生產商;D項只是向部分提起訴訟的消費者退貨賠償,不是全面召回產品。C項某廠作為生產商,因手機電池存在爆炸隱患通知零售商召回手機,符合產品召回定義,所以選C。(二)邏輯推理21.所有的金屬都能導電,銅是金屬,所以銅能導電。以下哪項與上述推理結構最為相似?A.所有的鳥都會飛,鴕鳥是鳥,所以鴕鳥會飛B.所有的偶數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數,所以4能被2整除C.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陽光,蘑菇是植物,所以蘑菇需要陽光D.所有的學生都要遵守校規,小明是學生,所以小明要遵守校規答案:B解析:題干的推理形式為:所有A是B,C是A,所以C是B。A項中“鴕鳥會飛”與實際不符,推理不合理;C項蘑菇不是植物,推理前提錯誤;D項與題干結構雖然相似,但從邏輯嚴謹性和形式規范角度,B項“所有的偶數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數,所以4能被2整除”與題干推理結構更為相似,所以選B。22.如果天氣晴朗,小劉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與他同去,小劉就不去郊游;如果單位有急事,小劉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劉就不去郊游。假設以上說法正確,那么,如果小劉去郊游了,不能斷定下述哪項正確?A.老婆與小劉同去郊游B.天氣晴朗C.小劉單位沒有急事D.今天是星期六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條件可翻譯為:①天氣晴朗→小劉去郊游;②?老婆同去→?小劉去郊游;③單位有急事→?小劉去郊游;④?星期六→?小劉去郊游。小劉去郊游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不能確定天氣是否晴朗;小劉去郊游是對②③④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老婆與他同去、單位沒有急事、今天是星期六。所以選B。23.甲、乙、丙、丁四人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已知:(1)甲不是北京人,也不是深圳人;(2)乙不是上海人,也不是北京人;(3)如果丙是北京人,那么乙是上海人;(4)丁不是深圳人,也不是北京人。那么丙來自哪里?A.北京B.上海C.廣州D.深圳答案:A解析:由(1)(2)(4)可知,甲、乙、丁都不是北京人,所以丙是北京人。將丙是北京人代入(3),根據“肯前必肯后”,可推出乙是上海人;再結合(1)(4),可推出甲是廣州人,丁是深圳人。所以選A。24.某公司舉行優秀員工評選活動,候選人有張三、李四、王五三人。評委們的投票結果如下:(1)張三和李四至少有一人被選上;(2)如果張三被選上,那么王五也被選上;(3)李四和王五至多有一人被選上。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項一定是真的?A.張三被選上B.李四被選上C.王五被選上D.三人都被選上答案:C解析:對條件進行翻譯:①張三或李四;②張三→王五;③?李四或?王五。由①可得?李四→張三,再結合②,根據“遞推”可得?李四→王五。③可等價為李四→?王五。假設李四被選上,根據“李四→?王五”和“?李四→王五”會出現矛盾,所以李四不能被選上?!?李四”結合①,根據“或關系否定肯定式”可得張三被選上,再由②“肯前必肯后”可得王五被選上。所以選C。25.有甲、乙、丙三個盒子,分別裝有不同顏色的球。甲盒上寫著:“球在乙盒中”;乙盒上寫著:“球不在此盒中”;丙盒上寫著:“球不在甲盒中”。已知這三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球在哪個盒子中?A.甲盒B.乙盒C.丙盒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甲盒和乙盒上的話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三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丙盒上的話一定是假的,即球在甲盒中。所以選A。四、常識判斷26.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中國式現代化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高質量發展答案:A解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以選A。27.下列關于我國國家機構的說法,正確的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行政機關B.國務院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C.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D.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答案:D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A項錯誤;國務院是我國的最高國家行政機關,B項錯誤;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C項錯誤,D項正確。所以選D。28.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太陽能D.天然氣答案:C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煤炭、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選C。29.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是:A.《論語》是孔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經典著作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C.李白被稱為“詩圣”,杜甫被稱為“詩仙”D.《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答案:D解析:《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不是孔子所著,A項錯誤;《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項錯誤;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C項錯誤;《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D項正確。所以選D。30.下列關于醫學常識的說法,錯誤的是:A.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B.骨折時應先固定骨折部位,再進行止血和包扎C.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D.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糖分攝入,但可以適量食用水果答案:B解析:骨折時應先止血和包扎,再固定骨折部位,B項說法錯誤;A、C、D項表述均正確。所以選B。五、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3135題。2022年,某省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03.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4.5萬公頃,減少1.3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40.8萬公頃,增加6.0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21.1萬公頃,增加0.7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3546.8萬噸,比上年增加53.6萬噸,增產1.5%;棉花產量37.0萬噸,減產1.1%;油料產量483.3萬噸,增產2.7%;糖料產量1181.7萬噸,增產4.5%。31.2021年該省糧食種植面積為()萬公頃。A.701.6B.702.2C.704.8D.705.4答案:A解析: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703.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6萬公頃,那么2021年糧食種植面積為\(703.21.6=701.6\)萬公頃,所以選A。32.2022年該省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減少的百分比約為()。A.3.6%B.3.8%C.4.0%D.4.2%答案:B解析:2022年棉花種植面積34.5萬公頃,減少1.3萬公頃,2021年棉花種植面積為\(34.5+1.3=35.8\)萬公頃。減少的百分比為\(1.3÷35.8×100\%≈3.6\%\),四舍五入后約為\(3.8\%\),所以選B。33.2022年該省糧食產量較上年增長的產量占2022年糧食產量的比重約為()。A.1.2%B.1.5%C.1.8%D.2.1%答案:B解析:2022年糧食產量較上年增長53.6萬噸,2022年糧食產量3546.8萬噸,比重為\(53.6÷3546.8×100\%≈1.5\%\),所以選B。34.2022年該省油料產量約是2021年的()倍。A.1.027B.1.037C.1.047D.1.057答案:A解析:已知2022年油料產量增產2.7%,那么2022年該省油料產量約是2021年的\(1+2.7\%=1.027\)倍,所以選A。3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022年該省各類農作物種植面積均有所增加B.2022年該省各類農作物產量均有所增加C.2022年該省糧食產量的增長量高于糖料產量的增長量D.2022年該省棉花產量的增長率低于油料產量的增長率答案:D解析:A項,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了,錯誤;B項,棉花產量減產了,錯誤;C項,糖料產量增產\(4.5\%\),糧食產量增產\(1.5\%\),且糖料產量基數也較大,所以糖料產量增長量高于糧食產量增長量,錯誤;D項,棉花產量減產\(1.1\%\),油料產量增產\(2.7\%\),棉花產量的增長率低于油料產量的增長率,正確。所以選D。六、繼續補充題目(一)言語理解與表達36.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人們對一個城市的文化________的整體認知與印象,主要來源于城市的發展哲學、城市精神等構成的理念識別系統,城市各主體的行為方式所構成的行為識別系統以及公共文化空間、文化景觀等構成的視覺識別系統。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城市的文化形象對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________的作用。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稟賦振聾發聵B.特征醍醐灌頂C.觀感撼天震地D.氣質舉足輕重答案:D解析:第一空,“稟賦”側重于先天的資質,“特征”強調獨特之處,“觀感”主要指視覺感受,“氣質”更能體現城市文化內在的特質和風格,與“整體認知與印象”搭配更合適。第二空,“振聾發聵”指喚醒糊涂麻木之人;“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撼天震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舉足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這里說城市文化形象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很重要,“舉足輕重”符合語境。所以選D。37.文旅地產從字面上是“文化+旅游+地產”,但其本質和核心是“文旅”而非“地產”。文旅領域________,如何通過差異化戰略來獲取競爭優勢,如何達到旅游和地產的平衡,是開發商們需持續思考的問題。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百花齊放B.如火如荼C.群雄逐鹿D.齊頭并進答案:C解析:“百花齊放”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如火如荼”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群雄逐鹿”形容各派勢力爭奪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