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2024·湖北·中考真題)1949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極大地增強了,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中共七大召開 B.新中國的成立C.土地改革完成 D.“雙百”方針提出【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B項正確;中共七大在1945年召開,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準備了條件,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排除A項;土地改革是新中國成立后的重要政策,開始于1950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雙百”方針是1956年提出的,它是中國共產黨在關于文化工作的指導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與1949年的情境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1949年10月,《人民日報》報道:“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該報道()A.宣告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B.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C.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實現 D.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經全部完成【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B項正確;西藏和平解放宣告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排除A項;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排除C項;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底,排除D項。故選B項。3.(2024·青海·中考真題)天安門是中國古典建筑的瑰寶,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重要時刻。下圖是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講話的場景,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長征勝利會師 B.解放戰爭勝利 C.新中國的成立 D.土地改革完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講話的場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召開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因此材料所述歷史事件是新中國的成立,C項正確;長征勝利會師是會寧,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1949年10月1日的新中國成立,而不是解放戰爭的勝利,排除B項;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不符合題干,排除D項。故選C項。4.(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歌詞蘊含著歷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新中國成立的歌詞是(
)A.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B.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C.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D.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答案】B【解析】據題干“能反映新中國成立的歌詞”和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出自經典民歌《走進新時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句歌詞表達了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后,當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B項正確;“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出自《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這首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時期的歷史背景,排除A項;“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發生在北伐戰爭時期,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這首歌創作于1943年,原名《邊區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戰火紛飛的抗戰后期,曾在各邊區、抗日根據地普遍傳唱,鼓舞著廣大人民群眾投入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洪流中去,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5.(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毛澤東說“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這場“必須”參與的戰爭是(
)A.國民革命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和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但很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出兵干涉,并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新中國不得不派兵參戰,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由此開始,D項正確;國民革命的目標是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抗日戰爭是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解放戰爭是要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均與材料“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信息不符合,排除ABC項。故選D項。6.(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金沖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簡本)》中曾評價某歷史事件:“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該歷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C.抗美援朝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抗美援朝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C項正確;三大改造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抗日戰爭是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事件,與“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國的嘗試”不符,排除B項;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的,排除D項。故選C項。7.(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可以參觀“震撼世界的較量”“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朝鮮戰場上的地下長城”“血戰上甘嶺”“鏖戰長津湖”等專題展覽。在“血戰上甘嶺”展廳,我們能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A.張自忠 B.左權 C.黃繼光 D.雷鋒【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的“震撼世界的較量”“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朝鮮戰場上的地下長城”“血戰上甘嶺”“鏖戰長津湖”可知,這場戰爭指的是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壯烈犧牲,C項正確;張自忠犧牲于抗日戰爭中的棗宜會戰中,排除A項;左權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排除B項;雷鋒是“解放軍好戰士”,排除D項。故選C項。8.(2024·福建·中考真題)魏巍在《火線春節夜》中寫道:“有人指著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幾片肉,一塊朝鮮打糕,還有早晨剩下的米飯說‘你看,這還不是好幾個菜嗎!這年過得蠻不壞哩!’”這體現了志愿軍的(
)A.嚴明紀律觀念 B.武器裝備精良C.革命樂觀主義 D.業余生活豐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有人指著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幾片肉,一塊朝鮮打糕,還有早晨剩下的米飯說‘你看,這還不是好幾個菜嗎!這年過得蠻不壞哩!’”從中可知,在艱苦的作戰條件下,志愿軍表現出了非常樂觀的精神面貌,對生活、事業和社會發展的前途充滿堅定信念和進取精神的精神面貌,充分體現了革命樂觀主義,C項正確;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紀律嚴明這一優良傳統在題干中并未體現,排除A項;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所使用的武裝裝備十分落后,排除B項;題干說明的是志愿軍革命樂觀主義,并未說明業余生活情況,排除D項。故選C項。9.(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這一決策出自()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中國土地法大綱》【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實行土地改革,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選C。10.(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下表是1949-1953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的標題和部分內容,據此可以看出當時黨和人民的中心工作是(
)時間標題部分內容1949年1月1日將革命進行到底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后勝利1951年1月1日在偉大愛國主義旗幟下鞏固我們的偉大祖國中國人民必須在一九五一年努力發展土地改革工作1953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偉大任務繼續加強抗美援朝的斗爭A.繼續革命,解放全中國 B.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建設C.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D.奪取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49年1月1日將革命進行到底”,“1951年1月1日在偉大愛國主義旗幟下鞏固我們的偉大祖國”,“1953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偉大任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內容體現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土地改革以及抗美援朝等,反映出當時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鞏固新政權,C項正確;繼續革命,解放全中國只能體現1949年1月1日將革命進行到底,無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A項;大規模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不符合“繼續加強抗美援朝的斗爭”,排除B項;奪取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只能體現“1953年1月1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偉大任務、繼續加強抗美援朝的斗爭”,無法概括其他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11.(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如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增長情況,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類別糧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長(%)8.748.8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長(%)14.126.512.5A.“三大改造” B.“一五”計劃 C.土地改革 D.“八字方針”【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表格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我國進行了土地改革,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A項正確;1953年—1956年的三大改造是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不符合題干的時間,排除B項;一五計劃是重點發展重工業的計劃,不是農業方面,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八字方針”是1961年1月中國共產黨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的方針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2.(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這兩大歷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D.打開了全新的外交局面【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在新解放區,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施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C項正確;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相關,與抗美援朝戰爭沒有聯系,排除A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與抗美援朝戰爭相關,與土地改革不符,排除B項;打開了全新的外交局面,與外交政策相關,與土地改革沒有聯系,排除D項。故選C項。13.(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黨報黨刊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的忠實書寫者,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讀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除了上海、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外,長沙、武漢、廣州、濟南等地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共產國際又派人來華開展工作,成立全國性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的工作遂正式啟動。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摘自《一大首聚
開天辟地》,載《中國組織人事報》2021年3月8日(1)概括材料一中“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成立的條件。材料二黨指揮槍是保持人民軍隊本質和宗旨的根本保障,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整理自《追尋黨指揮槍的三個歷史節點》,載《解放軍報》2021年6月4日(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黨指揮槍”發端于南昌起義、定型于古田會議的依據。材料三
在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這個政府不但受到全國人民的普遍擁護,而且受到了全世界反帝國主義陣營的普遍歡迎。中國人民知道自己的勝利具有世界歷更的偉大意義,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已經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世界反帝國主義陣營的協助下,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主義統治和一百多年的帝國主義統治,按照自己的愿望,建設自由幸福的生活。——摘自《人民日報》1950年元旦社論《完成勝利
鞏固勝利
迎接一九五零年元旦》(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所述事件“空前”和“偉大”的理由。材料四
美帝國主義者在九月間糾合其可能糾合的最大兵力在仁川登陸,占領平壤,并向我國東北邊境洶涌前進,直至鴨綠江邊。美國空軍連續侵入我國東北領空轟炸掃射,這種對于中國領土的放肆的霸占和對于中國安全的放肆的威脅,迫使中國人民不能不積極加強我們的國防力量,并且不能不以志愿行動援助朝鮮人民驅逐美國侵略軍,以便保障我國的大陸的安全……那么,我們能否戰勝帝國主義的侵略呢?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答復道:完全能夠!——摘自《人民日報》1951年元旦社論《在偉大愛國主義旗幟下鞏固我們的偉大祖國》(4)根據材料四,概括“志愿行動”的目的,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意義。【答案】(1)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2)依據: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組建了自己的軍隊,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3)理由: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4)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意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解析】(1)條件:根據材料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除了上海、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外,長沙、武漢、廣州、濟南等地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結合所學可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促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依據:結合所學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會議,即古田會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3)理由:根據材料三“在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國大典),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4)目的:根據材料四“美國空軍連續侵入我國東北領空轟炸掃射,這種對于中國領土的放肆的霸占和對于中國安全的放肆的威脅,迫使中國人民不能不積極加強我們的國防力量,并且不能不以志愿行動援助朝鮮人民驅逐美國侵略軍,以便保障我國的大陸的安全”可知,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了我國的安全,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國出兵朝鮮。意義:結合所學可知,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14.(2024·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冉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抗倭戰爭】材料一
嘉靖中葉,侵患已蔓延東南數省,燒殺搶掠,造成巨大損失,戚繼光奉調至東南平倭,在浙江招募農民、礦夫等組成一支新軍,嚴加訓練,時稱“戚家軍”。——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近代——抗日戰爭】材料二
據統計,全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主要戰績:斃傷日軍520463人,斃傷偽軍490130人;俘虜日軍6213人,俘虜偽軍512933人;投降反正的日軍為746人,偽軍為183632人;與日、偽軍作戰總次數為125165次,中國共產黨不僅成為中國長期抗戰最重要的因素,也為世界反法面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編輯室《名家史學精講——中國共產黨歷史》【現代——抗美援朝戰爭】材料三
正當全國人民集中力量爭取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的時候,新中國又面臨著外部侵略的威脅,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經此一戰,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影響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抗倭戰爭的性質及其依據。(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抗日戰爭與抗倭戰爭在性質上的不同,概括中國共產黨在抗戰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次戰爭相同的國際影響。【答案】(1)性質: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依據:倭寇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造成巨大損失。(2)不同:抗日戰爭是一場反帝的民族解放戰爭,抗倭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作用: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影響:維護了世界的和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解析】(1)性質:據材料一“嘉靖中葉,倭患已蔓延東南數省,燒殺搶掠,造成巨大損失。戚繼光奉調至東南平倭”可知,戚繼光抗倭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依據:根據材料一“嘉靖中葉,侵患已蔓延東南數省,燒殺搶掠,造成巨大損失”可知,倭寇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造成巨大損失。(2)不同: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爭不僅是一場反抗侵略的戰爭,還擔負著民族獨立和解放;而抗倭戰爭只是反抗侵略的戰爭。作用:根據材料二“斃傷日軍520463人,斃傷偽軍490130人;俘虜日軍6213人,俘虜偽軍512933人;投降反正的日軍為746人,偽軍為183632人;與日、偽軍作戰總次數為125165次,中國共產黨不僅成為中國長期抗戰最重要的因素,也為世界反法面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根據材料二“中國共產黨不僅成為中國長期抗戰最重要的因素,也為世界反法面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及材料三“經此一戰,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影響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的建國大綱,凝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了全國各方面人士和海外華僑的一致擁護。“它”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是以最廣泛地召集全國各黨派、各民族、各地區、各領域人員代表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研究確定的,在當時的條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心愿,起臨時憲法的作用,C項正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1912年3月通過的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排除A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排除B項;1950年6月,新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開展土地改革的法律文獻,排除D項。故選C項。2.(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題)下圖是人民日報1949年9月29日刊發的廣告。這反映出當時(
)A.新生政權得到了人民擁護 B.個體私營工商業發展迅速C.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確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49年9月29日”可知這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廣告,根據材料“可按市價九五折”表明這個有限公司對新政權的擁護,A項正確;有限公司不是個體私營企業,材料的一個公司的圖片也不能反應發展迅速,排除B項;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排除C項;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3.(2023·遼寧·中考真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上述場景描述的是(
)A.開國大典 B.“三通”啟動儀式 C.澳門回歸 D.亞信峰會【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A項正確;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臺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時舉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郵的啟動和慶祝儀式。兩岸“三通”邁開歷史性步伐,排除B項;澳門回歸時間是1999年12月20日,與題干時間信息不一致,排除C項;亞信第一次峰會2002年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四川樂山·中考真題)據某年《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當時(
)A.人民期盼新生政權 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C.祖國大陸實現統一 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可知,這面國旗是五星紅旗。人民“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這反映當時人民期盼新生政權,A項正確;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鞏固了新生政權,排除B項;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實現統一,排除C項;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山東淄博·中考真題)百年黨史是一部偉大的奮斗史,其中包括許多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下圖②處的事件為()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D.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人們實現了當家作主,B項正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在1921年7月,排除A項;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為國內建設提供了和平的環境,排除C項;1956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排除D項。故選B項。6.(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下面漫畫寓意近代中國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壓迫。這種現象基本改變的標志是(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國大典),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B項正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排除A項;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排除C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D項。故選B項。7.(2023·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毛澤東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文中強調“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這里的“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指的是(
)A.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B.國家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開始向工業化邁進【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國大典),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故“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指的是實現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B項正確;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排除A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排除C項;一五計劃完成,我國開始向工業化邁進,排除D項。故選B項。8.(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上文所述歷史事件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B項正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立,排除A項;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排除C項;抗美援朝的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9.(2023·寧夏·中考真題)歷史學家金沖及說,中國的社會結構和前途命運,在新中國成立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B.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C.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 D.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D項正確;五四運動標志著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排除A項;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排除B項;辛亥革命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經此一戰,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材料中的“此一戰”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戰爭 B.抗日戰爭 C.人民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新中國”“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和結合所學知識,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D項正確;甲午中日戰爭發生于1894年,排除A項;抗日戰爭發生于1931年,排除B項;解放戰爭是國共之間的內戰,排除C項。故選D項。11.(2023·遼寧·中考真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這支軍隊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這支軍隊的名稱是(
)A.中國工農紅軍 B.朝鮮人民軍 C.“聯合國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這支軍隊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被譽為‘最可愛的人’”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10月,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入朝作戰,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朝鮮軍民并肩作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國人民志愿軍經過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贏得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偉大勝利,被稱為最可愛的人,D項正確;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A項;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打敗聯合國軍的,排除B項;“聯合國軍”是朝鮮戰爭爆發后支援大韓民國政府的多國聯合部隊,排除C項。故選D項。12.(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題)下圖兩位英雄人物的壯舉體現的共同精神是(
)黃繼光
邱少云A.開天辟地、立黨為公 B.自力更生、豐衣足食C.實事求是、開拓創新 D.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在已經受傷、手榴彈用盡的情況下,奮不顧身地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為戰友開辟了前進道路,自己英勇犧牲;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二者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代表,體現了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的抗美援朝精神,D項正確;開天辟地、立黨為公是建黨精神,但黃繼光、邱少云并未參加中共一大,排除A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1939年2月,毛澤東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針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提出了“自己動手”的口號,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黃繼光、邱少云為國家犧牲自我的史實與實事求是、開拓創新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3.(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經過朝鮮戰爭的交手,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忌,比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轟炸機從來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轟炸北越,沒有別的,它怕引起中國的反應。”這段材料反映了(
)A.越南戰爭大大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地位 B.越南戰爭使美國軍隊的戰斗力下降C.抗美援朝戰爭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D.朝鮮戰爭使中美關系走向了正常化【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朝鮮戰爭后美國在發動越南戰爭時,非常克制不敢引起中國的反映,主要是因為抗美援朝戰爭使中國的戰斗力和國際地位得到大大提升,C項正確;題意旨在說明抗美援朝戰爭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未提及越南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地位,排除A項;題意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未提及越南戰爭使美國軍隊戰斗力下降,排除B項;《中美聯合公報》的發布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項。故選C項。14.(2023·貴州銅仁·中考真題)歷史學家金沖及認為,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新中國:中國人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她熱愛和平,但決不能容忍別人強加于自己的威脅和侵略。這說明抗美援朝(
)A.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B.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C.推動了我國工業發展 D.影響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中國人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可知,材料反映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A項正確;抗美援朝是在1950-1953年,當時我國還沒有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排除B項;抗美援朝的勝利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但材料沒有反映推動了我國工業發展,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勝利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不能說明影響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3·福建·中考真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圖1、圖2體現的歷史事件的共同之處是(
)A.保障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C.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D.確立了土地公有制【答案】B【解析】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各個解放區先后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是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生產力。結合題干材料可知,圖1、圖2體現的歷史事件的共同之處是解放了農村生產力,B項正確;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但不是兩次土改的共同之處,排除A項;1950年的土地改革,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也不是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排除C項;材料中的兩次改革,都是農民分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并沒有確立土地公有制,排除D項。故選B項。16.(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下列事件中,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鋪平道路的是(
)A.開國大典 B.土地改革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中央政府進行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鞏固政權的措施。其中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B項正確;開國大典標志著新政權的建立,排除A項;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排除C項;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排除D項。故選B項。17.(2012·福建福州·中考真題)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A【解析】土地改革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故選A。18.(2023·山東濟南·中考真題)20世紀50年代初,許多農民見面時的問候語由“老鄉,吃了嗎?”變為“同志,翻身了嗎?”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開展 B.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50,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農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A項正確;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不能體現題干變化的原因,排除B項;人民公社的成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均與題干20世紀50年代初的時間不符合,排除CD項。故選A項。19.(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土地改革后,“遼寧金縣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多畝鹽堿地改變為良田,種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這表明土地改革(
)A.鞏固了人民政權 B.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答案】D【解析】據題干“土地改革后”“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結合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后,農民獲得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說明土地改革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D項正確;題干重在強調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與鞏固了人民政權、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無關,排除AB項;三大改造后,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排除C項。故選D項。20.(2023·西藏·中考真題)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會議時間1921年7月23日會議地點上海(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內容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意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摘編自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材料二
會師歌(歌詞)紅軍歌曲三大主力軍,西北高原勝利會合了,歡呼三個方面軍,百戰百勝英雄弟兄。兩萬里長征,經歷十一省險阻與山河,鐵的意志血的犧牲,換得偉大的會合。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今日在新中國首都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這是在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禮上宣布的。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參加這個典禮的有中國人民政協全體代表和首都各工廠職工、各學校師生、各機關人員、市民、近郊農民和城防部隊共三十萬人。(《首都三十萬人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典禮》)(1)根據材料一,指出會議名稱。簡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2)根據材料二,指出歌詞中“偉大的會合”反映的歷史事件。根據歌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長征精神。(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寫出這一事件的時間。(4)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感悟。【答案】(1)名稱: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事件:甘肅會寧會師。精神: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時間:1949年10月1日(4)感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會議:根據材料一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表格反映的會議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被迫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進行。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名代表出席會議,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也出席了會議。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這樣,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一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2)事件:根據材料二“會師歌(歌詞)紅軍歌曲”可知,歌詞中“偉大的會合”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紅軍長征中的會寧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精神:根據歌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可知,長征精神指的是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事件及時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各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今日在新中國首都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這是在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禮上宣布的。”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新中國的成立(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百年屈辱歷史,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4)感悟: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感悟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價值觀正確言之有理即可。21.(2023·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根據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時間事件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1898年戊戌變法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潮1911年武昌起義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1924年國共合作實現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1927年10月至1928年4月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擴大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1949年4月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結束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上述材料中“二次革命”的發動者是誰?這次革命是反對誰?(2)從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該“轉折點”事件是由哪一次國際會議引發的?(3)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發動者:孫中山;反對:袁世凱。(2)轉折點:五四運動。會議:巴黎和會。(3)示例: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觀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論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組織工人運動,與國民黨合作發起國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但是,正當北伐戰爭勢如劈竹時,蔣介石卻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叛變革命,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井岡山道路。此后雖然波折不斷,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完成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不計前嫌與國民黨開展第二次合作,共御外辱,擊敗了日本侵略者。當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動悍然發動內戰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歷程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其他正確觀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奪,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為了反對袁世凱,孫中山先生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世,發動“二次革命”。由此可知,“二次革命”的發動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反對的是竊國大盜袁世凱。(2)根據所學可知,一戰結束后,1919年,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不僅沒有爭取到正當權益,還被列強出賣,要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特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舉國嘩然,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這一運動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由此可知,本小題的答案為“轉折點:五四運動。會議:巴黎和會”(3)本小題為開放性試題,按照要求選取相關事件,擬定正確的觀點,論述時史論結合,言之有理即可。根據所學可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所以可以選取“中國共產黨成立、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幾個相互關聯的事件,擬定觀點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論述時,首先結合“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論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接著闡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對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組織工人運動,與國民黨合作發起國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然后結合所學和“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擴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闡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革命——正當北伐戰爭勢如劈竹時,蔣介石卻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叛變革命,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井岡山道路,此后雖然波折不斷,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完成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不計前嫌與國民黨開展第二次合作,共御外辱,擊敗了日本侵略者,當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動悍然發動內戰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完成論述后,進行總結,呼應觀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歷程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2.(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成渝鐵路,原為清末倡議修建的川漢鐵路成都至重慶段,因清政府“鐵路國有”政策而引發保路運動,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統治結束。民國成立后,成渝鐵路的建設被擱置了二十年。1932年,前四川督軍周道剛和善后督辦劉湘再度提倡修建,但因軍閥混戰,經費困難沒有修成。1936年,國民政府通過國內集資和國外貸款在局部地段開工,后又因抗戰爆發而停建。1947年,國民政府將成渝鐵路收歸國有,施工點多在重慶至內江段,工程時停時續,直到四川解放仍寸軌未鋪。——摘編自《四川省志·交通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新中國成立前成渝鐵路修建“時停時續”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1950年初,中共中央和政務院批準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修建成渝鐵路的計劃。成渝鐵路從1950年6月15日開工。到1952年7月1日全線通車,歷時兩年,實現了四川人民四十多年的夙愿。按照鄧小平尊重技術人才的指導思想,西南鐵路工程局留用了舊鐵路工程機構中的全部工程技術人員,并讓一些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為了節約成本,對解放前已建成的路基和橋洞等盡量利用,所需建材盡量使用沿線所產石料。鐵路修建過程中,前后共計投入軍工28646人,失業工人18981人,民工70177人。還有很多農民不計報酬,自帶干糧,自備工具,支援鐵路建設。129萬根枕木,也是沿線群眾在極短時間內備齊并送達工地的。——摘編自俞榮新《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建立后成渝鐵路建設的特點。(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成渝鐵路建成的歷史意義。【答案】(1)主要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不獨立);缺乏強有力的政權領導(政府動員能力);政局動蕩;長期戰亂;財政困難(經費短缺);技術難度大;工程艱巨;建設經驗不足等。(2)特點:黨和政府主導;軍民共建;人民群眾大力支持;建設耗時(或工期)短;影響大;充分利用舊有資源;就地取材,提高效率;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尊重知識人才等。(3)歷史意義:為政權鞏固和經濟恢復提供條件;增強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政治認同;改善四川交通條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滿足人民心愿;鐵路的修建加強人員、物資的流動,密切兩地聯系;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變化;促進沿線經濟發展;為新中國鐵路建設提供技術人才和經驗等。【解析】(1)主要原因:根據材料“因清政府‘鐵路國有’政策而引發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但因軍閥混戰,經費難濟未成”“因抗戰爆發而停建”及所學知識可從帝國主義的經濟和政治侵略、時局動蕩、政府腐敗、缺乏群眾參及及缺乏科學決策和統籌規劃等角度講行分析。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不獨立);缺乏強有力的政權領導(政府動員能力);政局動蕩;長期戰亂;財政困難(經費短缺);技術難度大;工程艱巨;建設經驗不足等。(2)特點:根據材料“中共中央和政務院批準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修建成渝鐵酪的計劃”可歸納出黨和政府正確領導;根據材料“西南鐵路工程局留用了舊鐵路工程機構中的全部工程技術人員,并讓一些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可歸納出科學決策、統籌規劃;根據材料“前后共計投入軍工28646人,失業工人18981人,民工70177人。還有很多農民不計報酬,自帶干糧,自備工具,支援鐵路建設。129萬根枕木,也是沿線群眾在極短時間內備齊并送達工地的”可歸納出軍民協作,群眾廣泛支持、參與;根據材料“按照鄧小平尊重技術人才的指導思想”可歸納出尊重科學、尊重人才;根據材料“為了節約成本,對解放前已建成的路基、橋班、橋洞等盡量利用,所需建材盡量使用沿線所產石料”可歸納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根據材料一出處“摘編自俞榮新《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可知,成渝鐵路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3)歷史意義:根據材料二“到1952年7月1日全線通車,歷時兩年,實現了四川人民四十多年的夙愿”可知,成渝鐵路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實現了四川人民的鐵路愿望,改善四川交通條件;根據材料二“按照鄧小平尊重技術人才的指導思想,西南鐵路工程局留用了舊鐵路工程機構中的全部工程技術人員,并讓一些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可知,為新中國鐵路建設提供技術人才和經驗等;比較材料一成渝鐵路修建“時停時續”和材料二新中國建立后成渝鐵路的建成可知,體現了新中國的制度優勢,深化了民眾的政治認同,為政權鞏固和經濟恢復提供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通運輸是聯系生產與消費的紐帶,是聯結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的橋梁,促進了經濟繁榮。因此,成渝鐵路的建成,鐵路的修建加強人員、物資的流動,密切兩地聯系;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變化;促進沿線經濟發展。23.(2023·山東東營·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的報刊主要宣傳的觀點及作用。材料二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遙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首歌曲創作的時期及體現的時代主題。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部影視作品都取材于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有何歷史意義。【答案】(1)觀點:變法圖強;影響: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2)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主題:抗日救亡。(3)事件:抗美援朝;歷史意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解析】(1)觀點:根據材料一“《時務報》、國聞報”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公車上書后,維新派人士創辦的報刊,宣傳變法圖強。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報刊的創辦,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2)時期:根據材料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可知,歌曲是《義勇軍進行曲》。根據材料二“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遙英豪!”可知,歌曲是《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都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主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首歌曲表現出中華人民的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搏勁精神,體現出當時的時代主題:抗日救亡。(3)事件:根據材料三“英雄兒女”“跨過鴨綠江”和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部作品都取材于抗美援朝。歷史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4.(2023·福建·中考真題)紅色經典歌曲是歷史的回響,時代的號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八年級(1)班以“抗戰歌曲中的歷史”為主題開展跨學科學習活動,選取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歌詞為研習素材。(注:《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該電影敘述了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歷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闖火車那個炸橋梁;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哎嘿——摘自童心編著《經典老歌400首》(1)周老師請同學們為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譜曲,小歷同學采用低沉、舒緩的旋律,小史同學采用鏗鏘有力的旋律。你認為應采用怎樣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情景,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說明理由。【示例】《松花江上》歌詞(節選)“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旋律:低沉、悲憤。理由: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相繼占領了東北三省。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達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時,用悲憤的旋律表達全國人民對日本野蠻侵略中國的憤懣。材料二《英雄贊歌》歌詞(節選)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①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②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摘編自童心編著《經典老歌400首》注:《英雄贊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2)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選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詞(寫出序號即可),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抗美援朝戰爭的知識,概述你選擇該句歌詞的原因。【答案】(1)【一等示例】旋律:低沉、舒緩與鏗鏘有力相結合。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音樂旋律從低沉、舒緩到鏗鏘有力,反映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表現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表達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二等示例】旋律:低沉、舒緩。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低沉的旋律體現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舒緩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抗戰必勝的信心。【二等示例】旋律:鏗鏘有力(高亢、激昂)。理由: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在艱苦環境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鏗鏘有力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意志,展現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2)選擇歌詞序號:①。原因: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英勇頑強、舍生忘死,打敗了侵略者,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6000多個功臣集體。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選擇歌詞序號:②。原因: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強暴、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黃繼光、邱少云等志愿軍將士以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解析】(1)一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低沉、舒緩與鏗鏘有力相結合。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音樂旋律從低沉、舒緩到鏗鏘有力,反映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表現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志,表達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二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低沉、舒緩。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低沉的旋律體現了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舒緩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抗戰必勝的信心。二等示例:根據材料一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我認為譜曲的旋律應是鏗鏘有力(高亢、激昂)。結合所學抗日戰爭的知識可知,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與蠶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游擊戰爭,在艱苦環境中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鏗鏘有力的旋律表達了抗日根據地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意志,展現了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抗戰必勝的信心。(2)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我選歌詞①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抗美援朝戰爭的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英勇頑強、舍生忘死,打敗了侵略者,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6000多個功臣集體。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我選歌詞②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抗美援朝戰爭的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強暴、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黃繼光、邱少云等志愿軍將士以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1.(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是: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將五星紅旗確定為國旗的會議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答案】D【解析】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確定五星紅旗為新中國的國旗,D項正確;ABC項會議都是在將五星紅旗確定為國旗之后召開,排除ABC項。故選D項。2.(2022·廣西河池·中考真題)194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某一活動現場直播道:“國旗已經升到旗桿的頂尖,開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風招展。她象征著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國旗一一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人民祖國的天地上。”播音中“新的時代”始于(
)A.中華民國的成立 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C.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答案】D【解析】據題干“1949年”“國旗已經升到旗桿的頂尖,開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風招展,她象征著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入一個新的時代”并結合所學可知,“新的時代”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動電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樂隊奏起了《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D項正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排除A項;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排除B項;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排除C項。故選D項。3.(2022·貴州貴陽·中考真題)1949年10月1日,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開起。參加慶典的王金風激動地說道:“你說多少年了吧?109年!就是中國人民前仆后繼啊,是不是啊?我想這個紅旗真正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與該場景相關的史事是(
)A.重慶談判 B.渡江戰役 C.開國大典 D.三大改造【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1949年10月1日”可知與之相關的事件是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結束了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贏得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當家作主,C項正確;1945年8月-10月,國共雙方進行了重慶談判,排除A項;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攻克南京,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排除B項;1953-1956年,新中國進行了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變革,標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排除D項。故選C項。4.(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歌曲是時代的最強音。下列歌詞最能體現新中國成立的是(
)A.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B.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C.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D.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答案】D【解析】根據“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可得出新中國成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當家作主,D項正確;A項是抗美援朝,B項是改革開放,C項是民族政策,排除ABC項。故選D項。5.(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標志著中國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開始了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贊的事件是(
)A.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B.抗日戰爭的勝利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C項正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排除A項;抗日戰爭的勝利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但是它并沒有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排除D項。故選C項。6.(2022·湖南衡陽·中考真題)《人民日報》曾刊載的文章中寫道“中國,中國人,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地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該文章評價的是中國(
)A.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D.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答案】B【解析】根據“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知,文章評價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意義,B項正確;1953年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A項與“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不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驗未來職業路徑展望試題及答案
-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檢驗試題及答案
- 合同風險防控協議
- 克服難關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提高幼兒園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工作計劃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心理準備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求職技能培養試題及答案
- 強化倉庫裝卸作業的安全管理計劃
- 分析崗位勝任力模型計劃
- 國家級課題申報書
- 《企業經營決策實戰模擬》教學大綱
-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培訓
- 變壓器絕緣油試驗資料課件
- 籃球運動的簡介
- 如何幫助孩子有效應對壓力
- 分布式光伏高處作業專項施工方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鞘內注射化療護理課件
- 郵政社區團購怎么做流程
- 建筑施工電動運輸車輛進場驗收表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精修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