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優(yōu)創(chuàng)名校金太陽聯(lián)考2025屆高三4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文學經(jīng)典離不開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早期社會文化的形成、發(fā)展更為古代文學經(jīng)典種下了基因。而結合“作者”“文(學)”等觀念的發(fā)生與演變,也反映出文學經(jīng)典的形成路徑及正典、美典等的初始區(qū)分。
首先是“作者”。根據(jù)早期文獻的傳承與詮釋,孔子之前,是堯、舜等凝成的“圣王”之統(tǒng),如《文心雕龍·原道》云:“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這指的是從伏羲開始,中經(jīng)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直到孔子的圣人、賢臣,他們前“創(chuàng)”后“述”,其實都是“作者”??鬃永^承往圣,開創(chuàng)儒學,更代表著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的文化之統(tǒng)。“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圣人詮釋天地之道,則“道”為“作者”,圣人為“述者”;后人詮釋圣人之意,則圣人為“作者”,詮釋者為“述者”。所以,在儒經(jīng)及其詮釋傳統(tǒng)里,如孔穎達所云:“凡言‘作’者,皆本其事之所由。”凡有所作皆有特定的背景與目的,強調作者的主體創(chuàng)造性及有為而發(fā)的創(chuàng)作初衷與效果。
其次是“文”。在自然方面,日月星辰是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地之文。在社會方面,文指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產(chǎn)物,先秦時指政教典章等禮樂制度。章太炎指出,《論語·泰伯》記載孔子贊堯“煥乎其有文章”云:“蓋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車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謂之文。八風從律,百度得數(shù),謂之章。文章者,禮樂之殊稱矣?!币虼俗顝V義的文當指由一切自然或人造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色。而范圍再收窄,文則指文字及一切文字作品。章太炎《文學總略》云:“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所謂具有“法式”的文學,除先秦禮樂的文字凝結——六經(jīng)及漢代的子、史著述等以外,漢魏以后則進一步分化出緣情寫物的詩賦及以辭采文華見長的贊、論、序、述等文體,由此也形成了詩文主流文體及詩文傳統(tǒng)。
以上“作者”與“文”的源流變化其實是同步、重疊的。兩者既歷時而演變,又共時而并存,辭人作者的最終產(chǎn)生,并不意味著儒經(jīng)傳統(tǒng)與子史傳統(tǒng)影響的退場,詩賦、篇翰等狹義文章的分出,也不意味著其他廣義的文章著述的淡出。而無論是從歷時演變還是共時并存來說,儒經(jīng)及其詮釋傳統(tǒng)都居于最高的價值序列,它與子史傳統(tǒng)都可謂詩文傳統(tǒng)之所從出,也因此而將自身的基因在后世文人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中延續(xù)下來,對后世文人作者提出要求,做出評判。后世“士大夫文人”被視為作者典范,即便是普通文人也是“四民”之首,文人階層與詩賦文章成為社會生活的價值塑造者與引領者。另一方面,辭人作者、詩賦麗辭的最終分出既是社會文化的必然趨勢,也有文學本身發(fā)展的內在邏輯。文人作者對儒經(jīng)及其詮釋傳統(tǒng)、子史傳統(tǒng)固然多有依循,但也有重新釋義,甚至偏移;尤其在宋元以后,在對漢魏唐宋文學不斷經(jīng)典化的過程中,在文學史更加多元的發(fā)展中,文學本身的性質與特點也得到更多的體認和確證。(摘編自沙紅兵《中國文學的經(jīng)典、正典與美典》)材料二:經(jīng)過“五四”以來無數(shù)文化學者及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反復摸索與前進,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學實現(xiàn)了其由古典向現(xiàn)代的第一次轉型。
第一,這種轉型體現(xiàn)在精神上的轉型:批判與解放。從歷史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即器用的現(xiàn)代化變革,而這早在十九世紀下旬晚清政府的洋務運動之中已初見端倪;第二個階段,即制度的現(xiàn)代化變革,以梁啟超和康有為主張和引導的戊戌變法為例,其主張變法維新,變封建帝制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第三個階段,即思想的現(xiàn)代化變革,如“非圣反孔”“反孔非儒”等。而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化轉型恰恰始于第三個階段的思想變革,其精神的主旨就在于對封建主義的批判和對人性思想的解放。所謂人道精神、啟蒙精神以及批判精神都是其內核和主旨所在,而且無論是反傳統(tǒng)的批判還是基于西化立場對國民性以及社會屬性的批判,其所倡導的有關文學發(fā)展的大眾化、革命化以及民族化都將為文學轉型帶來全新的血液和新生的活力。
第二,這種轉型體現(xiàn)在形態(tài)上的轉型:現(xiàn)代的文學形態(tài)。在中國文學現(xiàn)代化轉型的過程中,精神上的轉型和形態(tài)上的轉型幾乎是同時出現(xiàn)的,而這也就是所謂“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相互促進、相互依托的深層次體現(xiàn)。就如同批判現(xiàn)實社會推進了現(xiàn)實主義、追求個性與理想推動了浪漫主義一樣,“五四”以來新文學所構建的現(xiàn)代文學形態(tài)也在無形之中彰顯了積極表達、追求天性解放的精神內涵。而從形態(tài)上說,轉型后的中國文學涵蓋了更為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美學思想,除了較為普遍的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又比如印象派之于艾青,易卜生(《玩偶之家》作者)之于田漢,波德萊爾(現(xiàn)代派詩人)之于聞一多,象征主義之于戴望舒,等等,而諸如詩歌、散文,特寫、雜文、報告文學等全新文學樣式的出現(xiàn),也意味著全新文學形態(tài)的出現(xiàn)。
第三,這種轉型體現(xiàn)在發(fā)展上的轉型:多元并舉與兼容并蓄。關于社會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曾做出過這樣的說明——地方和民族的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方式以及閉關自守的生活狀態(tài),最終為各民族、各地區(qū)間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依賴所替代,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目標之一。而且這一標志不僅作用于物質生產(chǎn),對精神創(chuàng)作也同樣適用。同時在馬克思的著作之中,其還格外強調包括中國在內的一系列東方國家長久以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上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恰恰就在于閉關鎖國,而由封閉走向開放,亦將是其進行現(xiàn)代化轉型的較為明顯的標志。與馬克思觀點較為類似的還有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陳獨秀先生。陳獨秀先生曾在個人行文之中指出閉關鎖國對中國社會發(fā)展、人文精神建設的危害,更指出“國民而無世界智識,其國將何以圖存于世界之中”。而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也猶如社會的現(xiàn)代化轉型標志一樣,應摒棄封閉自鎖,實現(xiàn)多元并舉與兼容并蓄——沒有這樣一步深層次的開放,上文中所謂的精神上和形態(tài)上的轉型也不可能最終得以實現(xiàn),或者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摘編自徐嘉和《論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學經(jīng)典的發(fā)展與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相關,古代文學經(jīng)典的發(fā)展與早期社會文化的形成、發(fā)展等有著密切的關系。B.孔子之前,文學傳承“圣王”之統(tǒng),圣人前“創(chuàng)”后“述”,都是“作者”,而后世“士大夫文人”被視為作者典范。C.中國文學經(jīng)過“五四”之后的發(fā)展,在二十世紀初迎來了由古典向現(xiàn)代的第一次轉型,這使得中國文學更加多元化。D.在物質生產(chǎn)方面,各地區(qū)間的相互交流、融合終會取代閉關自守的狀態(tài),但在精神創(chuàng)作方面,各地區(qū)是獨立的。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關于“文”的含義,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其含義各不相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B.在“作者”“文”等觀念的發(fā)生與演變的過程中,儒經(jīng)及其詮釋傳統(tǒng)都有很高的價值地位。C.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三個階段中,第三個階段的變革比前兩個階段的變革更徹底。D.馬克思認為,東方國家由封閉走向開放將是其進行現(xiàn)代化轉型的較為明顯的標志。3.下列選項,體現(xiàn)了材料二中“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化轉型”的一項是(3分)A.晚清政府的洋務運動使西方的科技進入了中國,推動了時代的進步。B.西方象征主義影響了戴望舒的創(chuàng)作,其詩作《雨巷》就借鑒了法國象征主義。C.梁啟超、康有為主張社會改革,引導了戊戌變法,提出了君主立憲制。D.馬某獲得了“新人佳作獎”,他坦言自小就喜歡閱讀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5.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下面文字中這位作家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1984年底,中國一位年輕的作家從一個朋友那里第一次聽說了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他去新華書店買到了這本書,才看第一頁他就拍案而起——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除了震撼、佩服,他心里也有一些不服氣,他覺得自己生活中有更豐富的東西,老百姓坐在一起編造的故事,原來也能變成神圣小說的素材??吹降谖濉⒘摰臅r候,他已經(jīng)按捺不住要用自己得到的新方法寫小說了,他立即合上書,提筆寫起了新小說。從此,這位年輕的作家將已經(jīng)刻在生命里的故事調動起來,構建屬于自己的文學王國。最終,他在文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漫論郁達夫劉海粟
達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著霞綺。他和古代寫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襲,而又得其神髓。寫到山水,尤其是他故鄉(xiāng)富陽一帶的風光,他不愧是一位大畫師。①他把詩人的靈感賦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綠葉、每一塊巉巖、每一株小草,讓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再把風俗人情穿插其間,濃淡疏密,無筆不美,靈動渾成,功力驚人。
由于達夫的妙文和他當年口頭描述這二者的啟迪,也為了尋覓故人的詩蹤,我曾經(jīng)幾次到浙皖之間的富春江流域去寫生。這條江,澄碧如染,曲折處如青龍曼舞,騰空飛下,有些河床直如利劍,劈開群山,儀態(tài)萬方,自蕭山至梅花城,二百余里,是活的山水屏風,在朝曦晚霞中變化無窮,開闔舒卷,一股清氣,沁人心脾。達夫故居富陽,離杭州八十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像顆明珠,嵌在畫中。我還到七里瀧去憑吊過嚴子陵,石級陡峭,兩邊蔦蘿夾道,古樹虬蟠,石牌坊上刻著“千古異人”的橫額,祠堂梁頭懸著“高尚其志”的大匾。子陵塑像,清瘦飄逸中飽含著洞察生活的睿智,超脫中不無隱痛。不知什么原因,這一切都使我格外思念達夫,要是我們聯(lián)袂來游,能添多少樂事?。∵_夫異邦死,化作沃土潤奇花,他和嚴光一樣不可得而見,我總算找到了孕育少年達夫成為詩人的環(huán)境,便奮筆畫下了十幾張油畫,還有《嚴江秋色》《富春江》等多幅國畫。
我的體會是:②青年畫家不精讀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二省間的山水;不看錢塘、富春、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他的這些作品根植于他對鄉(xiāng)土的赤子之愛,其生命力必然比小說久遠。達夫也有較為閑適舒展之作,或談談掌故,或評定前人作品,這類文字歷史趣味和知識性并重。一些日記小品,情真語摯,讀來如聽良友娓娓夜談,毫無藻飾,時有逸筆,不是苦雨庵中的濃茶,更非渾身靜穆,仍然有著可愛的人間煙火氣。也許,此才是達夫所以為達夫吧!
世界上很少有關起門來為后代寫作的藝術家,作品往往都是起作用于當時,從而在歷史上獲得位置。③失去了當時,永久并不存在。達夫不是終日追求永垂不朽的作家,他只記錄當時的生活感受。作品是流出來的,不是專門在文字上雕琢的唯美主義者,也不是每篇文章都具備永恒的魅力。時間本身就是一個篩子,不及時揚棄,十萬年后的文學史要寫幾千卷。事過境遷,今天的年輕人對達夫的某些著作引不起共鳴,恰恰是一件大好事。我在幾十年前讀到《采石磯》《春風沉醉的晚上》《薄莫》,整個身心都受到藝術沖擊波的搖撼,作品中寫的環(huán)境和人物(包括《采石磯》那樣的歷史題材)對我來說都是可以看得清楚,甚至觸摸得到的。時代進步了,今天的青年對作品中的煙廠女工、老車夫、黃仲則、洪稚存可以同情,但情感不可能達到幾十年前讀者那樣強烈,這是不足為怪的。達夫筆下的一些人物,記錄了“五四”以后某些青年的精神狀態(tài),作為思想史上的標本,也很難磨滅。辛亥革命在這些人的記憶中淡化了,而革命的不徹底、封建勢力的頑固、人民的不幸、科學的落后、祖國國際地位的低下,又迫使他們帶著淡淡的哀愁長大。
達夫親口告訴我:“我在日本看過將近千冊英文、德文、日文小說?!彼拈喿x速度和理解能力,在我的同時代人中屬于罕見,一晚上看一兩本小說,對謙謹溫和的達夫,是常有的事情。他喜愛從普希金到蒲寧筆下一百年間活躍于俄羅斯文學畫廊上的“多余的人”,但他寫的只是中國泥土里生長出來的一切。綜觀他的小說,深沉素淡,富于散文美,不僅技巧上可以總結出東西,對認識我們的過去也是有好處的。不認識昨天的人,就不會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也不會堅韌不拔地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④作家和編輯的職業(yè),注定要當業(yè)余批評家。由于知識淵博、善于鑒賞,他對古今中外的一些作家都發(fā)過議論;在戲劇、音樂、繪畫、電影、翻譯等領域,都說過真知灼見的錦言。若將此類文字輯錄成一本有特色的書,則可以從中體味到一位大作家的甘苦,也能感受到他行文閱世的脈搏。在新加坡,他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導師。據(jù)我所知,達夫在南洋看稿、改稿,接見青年作者花的工夫,比他用于寫作、讀書的時間要多,盡到了園丁的責任。他也講過一些憤世偏激的話和悲痛的反話,只要弄清他說話時的歷史背景,也不難理解。偶然收到海外學生寄來的報刊,上面見到好幾篇憶達夫的文章,有的提供史料,有的談出學術觀點,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但也有極個別的人,生前給達夫添加過不少痛苦,現(xiàn)在又趁死無對證之際,對他進行中傷、丑化,或謬托知己,把達夫寫成一個戀愛至上主義者,這就欠妥了。
出于懷友之情,我渴望讀到描寫達夫的傳記,來作為我回憶往事的酵母。前天,達夫的兒子郁云來看我,在溫馨的燈光中,我昏花的老眼差點兒把他看成了達夫,父子倆在外貌上相似到驚人的程度。這位五十二歲曾經(jīng)念過企業(yè)管理的大學生,近年搜羅到乃翁的著作二百多萬字,詩詞近五百首,還有些書簡、墨跡和史料,并以全力草成了父親的傳記,力圖再現(xiàn)創(chuàng)造社老將郁達夫的風采。這是一本突出愛國主義思想的新作,材料豐富翔實,敘說比較客觀,這一點可以告慰逝者。由于郁云處在兒子的地位,行文較拘謹,對先人不好做什么評論,對父母之間所發(fā)生的一切,也回避了細節(jié),但這并不損害第一本傳記的價值。隨著這本書的問世,必將會有更好更多的專著及評論問世,我愿拭目以待!(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指出郁達夫散文的神髓與古代寫景抒情之作的神髓相似,但其作品又表現(xiàn)了自己的個性,彰顯出郁達夫深厚的文學功力。B.受郁達夫的影響,“我”曾多次去過郁達夫生活過和描寫過的地方富春江流域,這使“我”更加思念郁達夫。C.郁達夫的作品,或談談掌故,或評定前人作品,或記錄生活,其文字都帶著歷史趣味、知識性和人間煙火氣。D.對于有人寫文章來憶郁達夫的行為,“我”給予了肯定;而對于有人惡意抹黑郁達夫的行為,“我”給予了批判。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的幾個短語體現(xiàn)了郁達夫的寫作才情,說明他觀察事物細致,善于靈活運用眾多素材,表情達意的能力很強。B.句子②強調了郁達夫的游記作品與浙皖山水的關系,他的作品抒發(fā)了游歷山水的情感,傳遞出山水情愫,特點鮮明。C.句子③說明了作品具有時代性,是與作家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這句話贊美了郁達夫的作品能夠起作用于當時。D.句子④從職業(yè)的角度對郁達夫進行了點評,雖然郁達夫是業(yè)余的批評家,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但他的真知灼見頗有深度。8.細讀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請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成就·環(huán)境·積累;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緬懷。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夫以高祖之明達,聞陸賈之言而稱善,睹叔孫通之儀而嘆息;然所以不能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學而已。當是之時,得大儒而佐之,與之以禮為天下,其功烈豈若是而止哉!惜夫,叔孫生之為器小也!徒竊禮之糠秕①,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遂使先王之禮淪沒而不振,以迄于今,豈不痛甚矣哉!是以揚子②譏之曰:“昔者魯有大臣,史失其名,曰:‘何如其大也!’曰:‘叔孫通欲制君臣之儀,召先生于魯,所不能致者二人?!唬骸羰?,則仲尼之開跡諸侯也非邪?’曰:‘仲尼開跡,將以自用也。如委己而從人,雖有規(guī)矩、準繩,焉得而用之!’”善乎揚子之言也!夫大儒者,惡肯毀其規(guī)矩、準繩以趨一時之功哉!(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有刪改)材料二:數(shù)歲,陳勝起,二世③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于公如何?”博士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無將,將即反,罪死無赦。愿陛下急發(fā)兵擊之。”二世怒,作色。通④前曰:“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為一家毀郡縣城鑠其兵示天下不復用。且明主在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職,四方輻輳⑤,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郡守尉今捕誅,何足憂。”二世喜,乃賜通帛二十匹,衣一襲,拜為博士。通已出宮,反舍,諸生曰:“先生何言之諛也?”通曰:“公不知也,我?guī)撞幻撚诨⒖冢 蹦送鋈?,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項梁之薛,通從之。敗于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徙長沙,通留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通降漢王。通儒服,漢王憎之,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選自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有刪改)[注]①糠秕:糠和秕子,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②揚子:揚雄。③二世:秦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少子。④通:叔孫通。⑤輻輳:車輻湊集到轂上,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夫天下合為一A家B毀C郡D縣城E鑠F其兵G示天下H不復用。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徒竊禮之糠秕”與“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兩句中的“徒”意思不同。B.“所不能致者二人”與“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兩句中的“致”意思相同。C.“博士諸生三十余人前曰”中的“前”與“出則接遇賓客”(《屈原列傳》)中的“出”用法不同。D.“乃亡去,之薛”與“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蘇武傳》)兩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馬光認為,漢高祖如果能得到大儒的輔佐,與大儒一道用禮制來治理天下,那么漢高祖的功勛會超過以前的君王。B.司馬光認為揚雄的有關大儒的評論很精彩,并認為大儒是不肯破壞自己原有的規(guī)矩、準繩去趨附于一時的功效的。C.面對陳勝起義的情況,秦二世召來博士和各位儒生,向他們詢問應對之策,有的人認為秦二世應該趕快發(fā)兵攻打叛軍。D.叔孫通對秦二世說,陳勝等人不過是偷雞摸狗的盜賊罷了,不足掛齒。秦二世聽了很高興,賞賜給叔孫通衣物等。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然所以不能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學而已。(4分)(2)如委己而從人,雖有規(guī)矩、準繩,焉得而用之!(4分)14.材料一認為大儒要有自己的“規(guī)矩、準繩”,而叔孫通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叔孫通的哪些行為不符合大儒的要求。(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15~16題。水調歌頭·買田天生門外姚燧買地近隍①壑,十頃展平瀾。相如漫說云夢②,八九可胸蟠③。已具扁舟放鶴,又且觀魚知樂,何忍利投竿。卻恐避地下,鷗鷺怨盟寒。屋茨茅,蹊種竹,畹滋蘭。天生此所宜著,素發(fā)颯垂冠。手苦彎弓難合,惟有招麾毛穎③,筋力尚桓桓⑤。攜我二三子,日往將詩壇。[注]①隍:無水的護城壕溝。②相如漫說云夢: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虛構楚國使者子虛出使齊國,向齊王夸耀楚國七澤中很小的云夢澤即已“方九百里”。③胸蟠:胸襟開闊。④招麾:招之而來,揮之而去,這里指書寫得心應手。毛穎:毛筆。⑤桓桓:威武健壯的樣子。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闋第一、二句直接點題,描繪出詞人所買之地的位置和環(huán)境,“十頃”“平瀾”展現(xiàn)出開闊的畫面。B.上闋第三、四句運用典故,以司馬相如描述云夢澤的典故來襯托此地的景色,“胸蟠”體現(xiàn)了詞人的氣魄。C.下闋進一步描寫所買之地詞人見到的景色,這里有茅屋、翠竹、香蘭等,環(huán)境清幽,正是詞人理想的居住之地。D.這首詞展現(xiàn)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氛圍,如對“隍壑”“平瀾”“竹”等自然事物的描繪,給人以清新之感。16.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批判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只知登高慨嘆朝代興亡,未能真正得到歷史教訓的兩句是“
▲
,
▲
”。(2)高適《燕歌行并序》中,“
▲
,
▲
”兩句運用了對比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和將軍苦樂不均、生死迥異的地位和待遇。(3)小明想要梳理古代女子妝容演變的過程,老師建議他先從學過的古代詩詞中尋找線索,比如“
▲
,
▲
”兩句就是描寫妝容的。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
曹雪芹的家族從大富大貴到窮困潦倒,讓他(
甲
),飽嘗了世間冷暖。《紅樓夢》是以他和家族的故事為素材、為原型創(chuàng)作而成的。在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下,他在悼紅軒中開始寫作。動筆之初,他不滿二十歲。耗費了十年光陰
①
,又先后進行五次大規(guī)模的增刪修改,在他三十歲左右時,《紅樓夢》的正文部分基本完成。但此時的作品已經(jīng)超越了“自家事”,超越了說教與訓誡性質的《風月寶鑒》,超越了宣揚色空觀念的《情僧錄》。小說主旨發(fā)生了
②
的變化,這正是作者思想升華、自我蝶變和精神涅槃的結果。事實上,作家只有具備“十年磨一劍”的創(chuàng)作精神,才能戰(zhàn)勝創(chuàng)作上的“浮躁”心態(tài)。當今的文學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或許更為復雜,但是文學的本質價值和內在邏輯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性改變。作家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保持充分的耐力,保持沉潛的功夫,一味地醉心于功利、一味地向金錢低頭是無法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作品的。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一生只完成一部作品,這需要什么樣的定力和魄力?即使完成后,他又花費十年的時間不停地修改,煉字煉句,校正“大旨談情”的立意,以求能達到心中的“盡善盡美”。即便如此,曹雪芹在定稿階段依然沒有付梓出版,而是讓書稿在
③
的友人之間傳閱并征求修改意見,直到他突然撒手人寰(
乙
),作品最終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讀者中間流傳。歷代讀者都被隨著時間的累積在讀者的口口相傳和印刷刻本的大量傳播中成為中華民族文學瑰寶的《紅樓夢》純正的筆觸、豐滿的內容和深邃的思想折服。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四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個問句,卻并不表疑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22.請仿照“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句式寫一句話,要求體現(xiàn)出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精神。(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往往對成熟滿懷憧憬,渴望憑借成熟去應對生活的種種挑戰(zhàn)。然而,高爾基卻留下這樣的箴言:“真正的偉人決不拋棄童真。”成熟與童真,看似矛盾的兩者,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語文考試參考答案1.D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暗诰駝?chuàng)作方面,各地區(qū)是獨立的”錯誤,原文是“這一標志不僅作用于物質生產(chǎn),對精神創(chuàng)作也同樣適用”,也就是說各地區(qū)不僅在物質生產(chǎn)方面會相互交流、融合,在精神創(chuàng)作方面也會相互交流、融合。2.C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并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暗谌齻€階段的變革比前兩個階段的變革更徹底”錯誤,于文無據(jù)。3.B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項、C項強調的是社會的現(xiàn)代化變革。D項強調的是個人獲獎的原因。B項強調的是戴望舒在創(chuàng)作上借鑒了西方象征主義,體現(xiàn)了材料二中“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化轉型”。4.①材料一開門見山地提出觀點,即“‘作者’‘文(學)’等觀念的發(fā)生與演變,也反映出文學經(jīng)典的形成路徑”。②結構上采用總——分結構,主體部分分別從“作者”“文”及二者的關系三個方面進行論述。③在論證方法上采用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方法,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答對、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分析文章論證特點的能力。解答此題,可以從論證結構、論證方法、論證思路等方面入手,分點陳述,言之有理即可。5.①這位作家在讀了《百年孤獨》這本書之后,深受震撼,他意識到原來生活中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都可以變成小說的素材,這極大地解放了他的思想。②這位作家從《百年孤獨》這本小說中學到了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他將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構建屬于自己的文學王國,使文學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③這位作家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作方法,從外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由封閉走向開放,實現(xiàn)了兼容并蓄,促進了文學水平的提高,最終取得巨大的成就。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結合情景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題給出了一段文字,要求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文字中這位作家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首先要讀懂材料二,梳理出材料二的主要觀點。材料二闡述了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學實現(xiàn)了其由古典向現(xiàn)代的第一次轉型,這種轉型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再閱讀這段文字,用材料二的觀點去解讀這段文字的內容,著重分析這位作家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最后分點陳述即可。6.C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文章內涵的能力。“其文字都帶著歷史趣味、知識性和人間煙火氣”錯誤,根據(jù)原文,談談掌故和評定前人作品的郁達夫作品帶著歷史趣味和知識性,記錄生活的日記小品則帶著人間煙火氣。7.D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雖然郁達夫是業(yè)余的批評家,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但他的真知灼見頗有深度”錯誤,句子④贊美了郁達夫知識廣博,善于鑒賞他人作品,因而成為業(yè)余批評家,而不是說他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8.①這一段寫了郁云為緬懷父親,到處收集資料,為父親寫傳記,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使郁達夫的形象更加豐滿。②郁云收集到的作品之多,體現(xiàn)了郁達夫的成就之大,表現(xiàn)了作者對郁達夫的稱贊以及對其傳記能夠問世的欣慰。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文章中重要段落的作用可以從內容、情節(jié)、人物、主旨等方面來分析,只要答案言之成理即可。9.甲組:①郁達夫著作等身,其散文靈動又有情味,其小說深沉素淡又富于散文美,其評論廣泛又有深度。②富春江流域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孕育了少年郁達夫,使其作品充滿對鄉(xiāng)土的赤子之愛,且具有長久的生命力。③郁達夫讀書眾多,英文、日文、德文的小說他都廣泛涉獵,這為他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乙組:①本文主要通過對郁達夫作品風格的評價和對有關郁達夫的一些生平事跡的回憶,表達了“我”對郁達夫的緬懷之情。②在文中,“我”或贊揚郁達夫的作品,或抒發(fā)不能與之同游的遺憾,或表達讀其作品受到的藝術震撼,或理解其說反話的苦衷,或批判丑化郁達夫的行為,或流露出對其傳記問世的期盼。評分標準: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題干要求圍繞文章寫一則文學短評,考生首先確定是加入甲組還是加入乙組。如果是加入甲組,就緊扣一組關鍵詞——成就·環(huán)境·積累;如果是加入乙組,就緊扣另一個關鍵詞——緬懷。然后圍繞對應的關鍵詞概括文章內容,解讀文章含意。最后分點陳述,條理清晰即可。10.BEG【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標點)夫天下合為一家,毀郡縣城,鑠其兵,示天下不復用。11.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詞語和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第一個“之”是動詞,“到、往”的意思;第二個“之”是結構助詞,“的”的意思。12.A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那么漢高祖的功勛會超過以前的君王”錯誤,根據(jù)原文“不能肩于三代之王者”“其功烈豈若是而止哉”可知,應該是“那么漢高祖的功勛業(yè)績會更進一步”。13.(1)然而他不能與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的功業(yè))相媲美的原因,弊病就在于他不能學習、效法三代的君王啊。(2)倘若一味地委屈自己來順從他人,那么即便確定出了規(guī)矩、準繩,又怎么能夠拿來應用呀!評分標準:第(1)題的給分點:“所以”“肩”“病”各1分,句意1分。第(2)題的給分點:“委已”“雖”“焉”各1分,句意1分?!窘馕觥勘绢}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的翻譯要求整體把握語句在文中的意義,正確理解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詞語的意義,重點關注關鍵詞語,注意古今詞義等現(xiàn)象。14.①叔孫通見秦二世發(fā)怒,就說出與眾人不同的看法,以迎合秦二世的心理,獲得了賞賜和官位。②叔孫通輾轉于各個起義軍之間,立場不定,沒有堅守的原則。③叔孫通舍棄儒生的裝扮,改穿楚人的款式,以迎合漢王的喜好。評分標準: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理解文言文內容的能力。題干指出,材料一認為大儒要有自己的“規(guī)矩、準繩”,要求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叔孫通的哪些行為不符合大儒的要求,顯然要從材料二中尋找答案。考生讀懂材料二的意思后,再結合叔孫通的行為來分析,就可以答出此題?!緟⒖甲g文】材料一:
就漢高祖劉邦的明智通達來說,他可以聆聽陸賈關于以文治鞏固政權的進言而稱贊極好,目睹叔孫通所定尊崇君主的禮儀而發(fā)聲慨嘆;然而他不能與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的功業(yè))相媲美的原因,弊病就在于他不能學習、效法三代的君王啊。在那個時候,如果能得到大儒來輔佐他,與大儒一道用禮制來治理天下,他的功勛業(yè)績又怎么會在這一步便止住了呢!可惜啊,叔孫通的氣度太小了!他只不過是竊取禮制中糠秕般微末無用的東西,借以依附時世、迎合風俗、求取寵幸罷了,這樣便使先代君王所建立的禮制淪沒而不振興,以至于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難道不令人沉痛至極嗎!因此揚雄指責他說:“從前魯?shù)赜写笕?,史書中沒有記載他們的名字,有人問:‘為什么說他們是大儒呀?’回答道:‘叔孫通打算制定君臣的禮儀,便到魯?shù)厝フ髡偃迳?,所不能招來的有兩個堪稱大儒的人?!腥藛柕溃骸绻沁@樣的話,那么孔子的足跡遍及諸侯國也是不對的了?’回答道:‘孔子周游列國,是為了要能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倘若一味地委屈自己來順從他人,那么即便確定出了規(guī)矩、準繩,又怎么能夠拿來應用呀!’”精彩啊,揚雄的評論!大儒,是不肯破壞自己原有的規(guī)矩、準繩去趨附于一時的功效的!材料二:
幾年后,陳勝起兵,秦二世召博士和各位儒生問道:“楚地的戍卒攻下蘄縣并進入了陳縣,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博士和諸生三十多人走上前說:“人臣不能作亂,作亂就是謀反,罪在不赦。愿陛下趕快發(fā)兵攻打叛軍?!鼻囟来笈?,變了臉色。叔孫通走上前說:“各位儒生說得都不對。今天下合為一家,拆毀了郡縣的城池,銷毀了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況且有賢明的君主在上,法律政令推行于下,假如官吏人人盡職,四方都向著朝廷,怎么會有敢造反的人!這些人不過是偷雞摸狗的盜賊罷了,何足掛齒??な?、郡尉正在對他們進行逮捕判罪,有什么可憂慮的?!鼻囟篮芨吲d,于是賜給叔孫通二十匹帛,衣服一套,任命他為博士。叔孫通走出宮來,回到居舍,一些儒生問道:“你怎么能那樣討好皇帝呢?”叔孫通說:“各位不知道啊,我?guī)缀跆硬怀龌⒖?!”于是叔孫通逃走,到了薛縣,薛縣已歸降楚了。等到項梁來到薛縣,叔孫通跟從他。項梁在定陶戰(zhàn)敗,他又跟從懷王。懷王做了義帝,遷徙到長沙郡,叔孫通留下輔佐項王。漢二年,漢王率領著五個諸侯的軍隊進入彭城,叔孫通歸降漢王。叔孫通穿儒生的衣服,漢王很厭惡,于是他改變了衣服,穿短衣,楚人的款式,漢王很高興。15.C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詞的表達技巧、語言和評價詩詞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下闋進一步描寫所買之地詞人見到的景色,這里有茅屋、翠竹、香蘭等”錯誤,這是詞人買完地之后設想的內容,詞人今后會在這里蓋屋、種竹、滋蘭,并非詞人見到的景色。
16.①對自然的熱愛。詞人在城外購買了一塊地,此處景色優(yōu)美壯闊,詞人將之與云夢澤做比較,表現(xiàn)了詞人對此處的滿足和對自然的熱愛。②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詞人已預備好扁舟,準備泛舟放鶴,觀賞游魚,以體驗人生悠然自在之樂,又準備種竹、滋蘭,表現(xiàn)了詞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③對人生價值的追求。詞人雖已衰老,無力拉滿彎弓,但還可以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并期待著與朋友們一起詩詞唱和,表現(xiàn)了詞人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執(zhí)著追求。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鑒賞詩詞的藝術手法的能力。題目要求分析這首詞的思想感情,先仔細閱讀這首詞,讀懂這首詞的意思,再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然后結合上闋和下闋的內容簡要分析,最后分點陳述。17.(1)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2)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英客戶合作協(xié)議
- 精心準備的證券從業(yè)資格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內容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綜合提升試題及答案
- 解析2025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型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七年級地理上冊 5.1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教學設計 (新版)湘教版
- 系統(tǒng)學習2025國際金融理財師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語言藝術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計劃
- 醫(yī)學科研課題申報書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備考的資源利用與試題及答案
- 第十一單元課題1化學與人體健康-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 《子宮內膜異位》課件
- 文旅場所安全培訓課件
- 《商標侵權案例分析》課件
- 腦梗死的護理查房
- 導游講解的常用技巧教案
- 算法設計與分析 課件 6.3-貪心法應用-活動安排問題
- 車位租賃協(xié)議
- 肺結節(jié)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地震監(jiān)測設備使用安全檢查表
- 行知學院《學生手冊》知識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