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四校聯考語文學科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填涂);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我昨天剛握過世界女子壁球冠軍的手,她把她的微生物組傳給我,現在我又把它傳給了你。”吉爾伯特一邊說,一邊和我握手。“憑借這雙手我就能變成壁球‘高手’了嗎?”我問道。“只是右手而已,”他說,“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話,我只好說聲抱歉啦。”我們與獵狗、大象和獾一樣,會把細菌的氣味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其實我們也釋放了細菌本身。我們所有人都在不斷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坐在吉爾伯特的車上,我會把微生物留在車座上。現在我靠在他的廚房料理臺上,在上面留下了微生物,其中寫滿了我的信息。為了分析這些信息,吉爾伯特最近擦拭了家里的開關、把手、廚房料理臺、臥室地板。他的研究團隊招募并培訓了六組家庭。這項名為“家庭微生物組計劃”的研究表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微生物組,這些微生物來自其家庭中的每個人。人們手上的微生物會附著在開關和把手上,腳上的微生物會覆滿地板,皮膚里的微生物則蹭上了廚房臺面。所有這一切都以驚人的速度發生。其中三名志愿者在研究過程中變更了住處,而他們的新住所也迅速有了老房子里的微生物特征,即使換到了酒店房間也是如此。在進入新地方的24小時內,我們自己的微生物便覆蓋了這個地方,使其成為自身的映射。當別人試圖讓你覺得“賓至如歸”時,人們真的都沒有什么自主權,因為微生物會首先幫我們制造一個“家”。我們也會改變室友身上的微生物。言爾伯特的團隊發現,同居一室的不同人,彼此之間所分享的微生物要多于分開居住的人,而一對夫婦在微生物層面也更相似。如果家里養狗的話,微生物之間的連接還會增強。狗把微生物從戶外帶入室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物種庫,豐富了家庭微生物組。他們做了一個實驗;把這些與狗相關的塵埃中的微生物喂給小鼠,發現這些嚙齒動物變得對各種過敏原都不那么敏感。這些灰塵大餐讓小鼠的腸道增加了一百多種細菌,且其中至少有一種可以保護小鼠免受過敏源侵害。團隊中的生態學家杰西卡·格林對漂浮在醫院普通病房內的微生物進行了研究。“我原本以為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他說,“然而,真相讓我大吃一驚。二者之間很少甚至沒有重疊的部分,室外空氣中充滿了來自植物和土壤的無害微生物,室內空氣中則含有大量不成比例的潛在病原體,主要來自患者的口腔和皮膚。”可以說,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湯”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很簡單:開窗通風。新鮮空氣會帶來無害的環境微生物,占據病原體的生存空間。但是醫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與我們慣常認為的保持醫院潔凈存在矛盾。我們一直試圖從建筑物和公共空間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許是時候歡迎它們光臨了。2014年,格林的團隊參觀了一棟閃亮而嶄新的大學建筑,他們從教室、辦公室、衛生間等300個場所收集灰塵樣本。分析表明,許多設計會影響灰塵中的微生物,比如房間的大小、房間之間的聯通關系、被占用的頻率,通風方式等。幾乎每種建系統設計選擇都會影響建筑物中的微生物生態,從而影響居住者的微生物生態。或者正如溫斯頓·丘吉爾說過的:“我們塑造了建筑,而建統也塑造了我們。”格林認為,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可以控制這個過程。同樣,我們可以在其他領域看到類似的實踐。農民可以在田壟邊緣種一排野花,從而增加授粉昆蟲的數量。格林希望找到類似的建筑設計竅門,從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吉爾伯特同意格林的想法,而他有著更宏偉的計劃。他想在建筑物內“播種”細菌,而不是直接噴灑或涂抹在墻壁上。他在建筑師贊助的幾件作品中精心設計了新風系統,使流經它們的空氣會穿過一面種滿綠植的墻壁,綠植捆滿了微生物小球,小球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微小的裂縫和凹點。這些小球在充滿有益細菌并能滋養細菌的營養液內浸泡過;這不僅是一道養眼的景觀,同時也可以過濾空氣。另外最重要的是,他還組織了地球微生物組計劃。該團隊正在接觸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區的科學家,試圖說服他們共享樣本和數據。團隊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給定溫度、植被、風速和光照條件等基本變量來預測生活在某個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種類。他們最近甚至到白宮請愿,希望推動各方的協調,促成不同領域間科學家的合作,能開發出用于微生物組研究得更好的工具。是時候思考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了!參與研究的家庭已經同意讓研究人員擦拭他們的房子;水族館的經理能夠像關心他們的寶貝海豚一樣,關心水族箱中的隱形生命;醫院也在認真考慮往墻壁上添加,而不是消滅微生物;建筑師和官員可以在品嘗高級料理的同時,討論糞便移植的話題……人們迎來了新時代的開端,大家終于準備好去擁抱這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微生物會首先幫我們制造一個‘家’”,指的是在我們的心理適應新住所之前,我們攜帶的微生物已經先行占領了這個新的住所。B.“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戶外空氣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家戶戶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C.“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可以控制這個過程”,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改造建筑物的形態來增加室內微生物的數量,提高其多樣性。D.“他想在建筑物內‘播種’細菌”,指的是讓空氣穿過微生物小球,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縫和凹點來吸附污染物,過濾空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會擁有與其他成員相同的微生物組。B.醫院特意設法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C.接觸更廣泛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人體自身過敏性炎癥。D.養寵物的家庭比不養寵物的家庭擁有更多的微生物物種。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微生物應用更大的圖景”的一項是()A.應用于司法領域:通過提取嫌疑人留下的微生物痕跡對他們進行追蹤和抓捕。B.應用于生活領域:通過開窗通風來減少教室內的潛在病原體,保障師生健康。C.應用于醫療領域:通過增加或者減少體內的微生物種類來提高人類健康水平。D.應用于建筑領域:通過改變建筑物的設計來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微生物生態。4.下面的圖表梳理了吉爾伯特研究團隊的研究計劃及其目的,請補寫完整。計劃部分不超過10個字,目的部分不超過20個字。5.為保證傳播知識的準確科學,表達應做到嚴謹客觀。而本文以對話開篇,以抒情筆調結尾,這樣處理是否合適?請簡要分析。【答案】1.A2.D3.B4.①建筑物微生物計劃;②將無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患者康復;③通過建筑設計,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樣性;④促成科學家合作,預測生態系統微生物。5.恰當。①科普作品傳播和識,既要科學嚴謹,也要生動通俗。②開頭的對話描寫,借吉爾伯特和我開玩笑,傳達了“我們會向周圍釋放自身攜帶的微生物”的觀點,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可激發讀者閱讀興趣。③結尾運用抒情筆調,熱切展望了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能感染讀者,引發共鳴。【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指戶外空氣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家戶戶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錯誤。“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的是戶外空氣中微生物群落中包含醫院普通病房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并不是指一般人家的住宅內。
C.以偏概全。“這個過程”指前文丘吉爾所說“建筑也塑造了我們”的過程,“通過‘生物信息化設計’可以控制這個過程”,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改造建筑物從而提高室內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進而影響我們自身微生物生態。D.“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縫和凹點來吸附污染物”錯誤。應是利用微生物來過濾空氣。故選A。
【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A.“相同的”錯誤。應為“相似”。B.“是不正確的”錯誤。原文的表述是“醫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與我們慣常認為的保持醫院衛生存在矛盾”,這并不意味著醫院的這種做法錯誤。C.“有效抑制人體自身過敏性炎癥”錯誤。“抑制過敏性炎癥”只是在小鼠實驗中得到的結論,并不一定適用于人類。故選D。
【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詞語含義的能力。B.“通過開窗通風來減少教室內的潛在病原體”是已經實現的應用圖景,不是“更大的圖景”。故選B。
【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依據“我們一直試圖從建筑物和公共空間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許是時候歡迎它們光臨了”可知,①處可填:建筑物微生物計劃。依據“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湯’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很簡單:開窗通風。新鮮空氣會帶來無害的環境微生物,占據病原體的生存空間”可知,②處可填:將無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患者康復;依據“格林希望找到類似的建筑設計竅門,從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樣性”可知,③處可填:通過建筑設計,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樣性;依據“該團隊正在接觸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區的科學家,試圖說服他們共享樣本和數據……他們最近甚至到白宮請愿,希望推動各方的協調,促成不同領域間科學家的合作,能開發出用于微生物組研究得更好的工具”可知,④處可填:促成科學家合作,預測生態系統微生物。【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科普作品傳播和識,既要科學嚴謹,也要生動通俗。“我昨天剛握過世界女子壁球冠軍的手,她把她的微生物組傳給我,現在我又把它傳給了你。”“‘憑借這雙手我就能變成壁球‘高手’了嗎?’我問道。‘只是右手而已,’他說,‘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話,我只好說聲抱歉啦。’”文章開頭寫吉爾伯特和我開玩笑,幽默風趣,同時巧妙引出文章的觀點“我們所有人都在不斷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可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是時候思考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了!……人們迎來了新時代的開端,大家終于準備好去擁抱這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文章結尾包含熱情地展望了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強烈的抒情性不僅表達出了作者內心對微生物應用的更大的圖景的渴望,同時能感染讀者,引發共鳴。(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走,去山里看海蘇滄桑這里的每一朵蓮,至死都保持著盛放的姿勢。深秋的徑山,徑山寺所在的徑山。一壺鵝黃色的香蓮茶遞給我們一行七人第一聲問候。我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見它時的情景:“透過玻璃壺底,我們與蓮面面相覷。片片花瓣,比宣紙更薄,更透,更淡。①細軟如珊瑚的白色花莖花蕊,隨著水的微流齊齊搖曳。一朵蓮,仿佛一條絕世獨立、自在游弋的魚。”午后的陽光照進枯敗的荷塘,大部分用來做種的蓮藕已經被起出來,去海南過冬了,到了春天,會被運回來,種下去。最后幾朵不動聲色盛開著的蓮,紫色的,黃色的,與這個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樣,淡定而誘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蓮藕種子,圓滾滾地傾瀉進千里之外同樣大小的荷塘,安靜如一群離開母體的胚胎,蜷縮進臨時胚胎管。冬天過后,它們回到母體,春分時節抽出第一枚新葉,開出絕美的一朵蓮,兩朵蓮……然后,它們被一雙手兩雙手采下,送進機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顏色和姿態。最后,在一注熱水里,它們活過來,盛放如初開,釋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為此時此刻我們七個人眼前的這七杯香蓮茶。②這是徑山遞給我們的第一道茶。空靈,絕倫。徑山遞給我們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黃昏,五分之四輪月亮照見徑山腳下一個叫“徑茶”的地方,一位未施脂粉、身著鐵銹紅中式對襟衫的女孩為我們分茶。沒有音樂,沒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做著茶,仿佛忘記了我們七個人正眼巴巴盯著她把一小盞抹茶分給我們。但她用茶筅攪動茶沫時,速度極快,手機都無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簽,在茶碗里作起了畫,一枝梅樹,兩只飛鳥。大家都說,第一次見。“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種,自宋代由徑山傳到日本,又傳了回來,讓我想起那些輾轉千里的蓮花種子。我問她,每天都有表演嗎?她說,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會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晚餐時,我共起身三次,舍下無比美味的農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沒有,消失了沒有。趁四下無人,我拿起牙簽,學著她的樣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畫上加點梅花。我點了七下,為每一個人,不知道為什么。后來她說,你把屋檐也點成了一樹梅花的樣子。哦,原來那是屋檐。對于茶道,我懶,便不太喜歡那種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如一個玻璃杯、一把茶葉、一壺熱水,隨便一靠、一躺,多簡單自在。徑山茶道尤其是“徑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時期,具有禪文化、茶文化、禮儀文化等多方面價值,有擊茶鼓、設茶席、謝茶等十數道儀式程序,想想都繁復得要命。而此時此刻,徑山茶道因為一個樸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輪月亮、我偷偷點上去的梅花,卻有一種可親近之感,覺得它與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離你很近。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時爬山一個半小時,徑山寺的一位年輕法師接待了我們。唐代天寶元年,江蘇昆山高僧法欽遵師囑“乘流而行,遇徑即止”,行腳至徑山,于喝石巖畔結廬修行,是為徑山禪脈開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間,徑山寺被欽定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并日漸成為儒釋道三家精神融匯之處,源遠流長。蘇東坡與徑山有著不解之緣,他臨終前作的最后一首詩,就是《答徑山琳長老》,參透生死、物我兩忘的他兩日后便駕鶴西去。此刻,我們坐在法欽、紫柏等大德僧人坐過的地方,坐在“茶圣”陸羽、蘇東坡、吳昌碩等坐過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我問眼前為我們泡茶的年輕出家人,是否去過很多廟宇,為什么在這里落腳。他說,也沒有去過特別多的地方,但這里靜。他說話時,語調很靜,③正往茶盞里續著的茶水也如他的語調,沒有一絲一毫晃動。我低下頭,盯著他剛剛為我續的那盞茶,看到的是一道牽山繞水、纏古繞今、海一樣寬廣深邃的茶。海,是心海。從徑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時,天陰了下來。云霧漸起,翠竹環繞。徑山綠茶在一個通透的玻璃杯里,收攏了整個山林,影影綽綽的。記得那個更早的深秋,我回家鄉待了十天,刻意體驗了一次故鄉的“勞作”——我十八歲離開家鄉前和離開家鄉后均從未做過的事情:和漁民們一起剝蝦、補漁網、釀桂花酒,做番薯圓……這所謂的“尋根之路”,讓我不由想,家鄉還有多少人在從事著古老的勞作呢?如果不離開家鄉,作為一個女子,我的人生本來應該是什么樣子呢?大概是這樣吧:到海涂上撿海螺螄、抓彈涂魚,不會剝蝦半小時就手指發白;在海岸邊補網,時時向著海平線眺望,右手穿網孔,左手把重疊的部分展開,周而復始,而不會織了兩眼網就手痛;在太陽下山后用小鏟鏟下曬在篾席上的魷魚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飯,然后在燈下繼續補網;我應該會有一個皮膚黝黑、酒量驚人的丈夫,他們叫他“酒雕”或“酒剎”。只要沒有遭遇不幸,日子雖苦也甜。但我現在是什么樣子呢?一個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還有最初的一絲純真和羞澀嗎?我們像不像繁復茶道里的那一盞茶,永遠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人本來應該是什么樣子?徑山的每一朵蓮花,至死都被定格為盛放的姿勢,的確絕美,而人非蓮花,還是自然地開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樣慢慢暗下去,最后熄滅在土里的好吧?那一晚,我們住在徑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剛剛收割完,斜陽與它相視而笑,如兩位老人。夜深了,茶涼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國外回來后整整兩個月的失眠,終于淪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稈子氣味里。(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中紅衣女孩專注做茶、快速攪動茶沫以及糾正我的措辭等細節,表現了她對“水丹青”茶道的熟悉和對我的不滿。B.作者偷偷用牙簽在“水丹青”上點畫梅花的行為,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普遍情愫。C.“徑山茶宴”繁復的儀式程序讓作者對徑山茶道產生了疏離的感覺,而“水丹青”又讓作者對徑山茶道心生親近之感。D.作者坐在陸羽、蘇東坡等歷史文化名人坐過的地方,思緒連接古今,心為所動,情為所感,增強了文章的傳統文化韻味。7.下列對文中四處畫線句子的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細致地寫出茶中香蓮花蕊細軟的形態,并運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蓮孤絕自在的姿態,蘊含著作者的贊嘆之情。B.句子②中的“遞”字寫出徑山的待客情意;“空靈”“絕倫”之間用逗號隔開,強調了香蓮茶帶給作者內心的震撼。C.句子③寫茶水“沒有一絲一毫晃動”,表現了法師倒茶動作的平穩,動作的平穩又能體現法師內心的平靜,耐人品味。D.句子④中“斜陽與它相視而笑”營造了稻谷歸倉后輕松愉悅氛圍,“如兩位老人”則包含夕陽雖好卻近黃昏的嘆惋。8.山中無海,作者卻以“走,去山里看海”為題,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揣摩“海”的多重意蘊。9.文章倒數第四自然段跳轉到對回鄉經歷的回憶與聯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答案】6.A7.D8.①品徑山第一、二道茶時,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復深廣如海;②品第三道茶時,作者領悟到徑山寺融匯的儒釋道精神能涵養寬廣沉靜的心海;③宿居稻田民房時,大自然的氣息浩瀚如海,讓作者體驗到自然寧靜的生存狀態。9.①作者的離鄉與歸鄉與前文蓮花種子的外運與運回、水丹青茶道的外傳與回歸形成照應,增強了文章的“尋根”意味;②寫家鄉野性自由的生活狀態,與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對照,引發對人應有的生存狀態的思考,深化主題;③由徑山三次品茶轉換到對回鄉生活的回憶與聯想,豐富了文章內容,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對我的不滿”理解錯誤,原文“我問她,每天都有表演嗎?”“她說,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會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只是我和小姑娘的正常交流,沒有小姑娘對我的不滿,選項曲解文意。故選A。【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鑒賞分析的能力。D.“夕陽雖好卻近黃昏的嘆惋”錯誤,句子④中“如兩位老人”的比喻是說畫面溫馨舒適,平易近人。選項屬主觀臆斷。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標題中詞語含義的能力。根據原文對鵝黃色的香蓮茶的描寫和對“水丹青”茶道的描寫可知,“海”的第一個意蘊是指品徑山第一、二道茶時作者的感受,“而此時此刻,徑山茶道因為一個樸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輪月亮、我偷偷點上去的梅花,卻有一種可親近之感”“像大海那么大,但它離你很近”,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復深廣如海;“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時爬山一個半小時,徑山寺的一位年輕法師接待了我們”“我低下頭,盯著他剛剛為我續的那盞茶,看到的是一道牽山繞水、纏古繞今、海一樣寬廣深邃的茶”“海,是心海”,這里“海一樣寬廣深邃的茶”是指茶里邊包含的徑山寺融匯的儒釋道精神,可見,“海”的第二個意蘊是指作者品第三道茶時,領悟到的徑山寺融匯的儒釋道精神能涵養寬廣沉靜的心海;“那一晚,我們住在徑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終于淪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稈子氣味里”,“海”的第三個意蘊是指作者宿居稻田民房時,大自然的稻稈子氣息浩瀚如海,讓作者體驗到自然寧靜的生存狀態。【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語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題可從文章內容、文章主題、文體特點三方面作答。文章內容方面,本段中作者的離鄉與歸鄉與前文“午后的陽光照進枯敗的荷塘,大部分用來做種的蓮藕已經被起出來,去海南過冬了,到了春天,會被運回來,種下去”,蓮花種子的外運與運回,“‘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種,自宋代由徑山傳到日本,又傳了回來”,水丹青茶道的外傳與回歸形成照應,在內容上增強了文章的“尋根”意味;文章主題方面,原文“我們像不像繁復茶道里的那一盞茶,永遠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寫家鄉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狀態,與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對照,是說離鄉在外的我就像茶一樣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引發讀者對人應有的生存狀態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題;文體特點方面,“午后的陽光照進枯敗的荷塘,大部分用來做種的蓮藕已經被起出來,去海南過冬了,到了春天,會被運回來,種下去”“‘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種,自宋代由徑山傳到日本,又傳了回來,讓我想起那些輾轉千里的蓮花種子”“我低下頭,盯著他剛剛為我續的那盞茶,看到的是一道牽山繞水、纏古繞今、海一樣寬廣深邃的茶”,由徑山三次品茶轉換到對回鄉生活的回憶與聯想,豐富了文章內容,外出與回歸的中心貫穿文章始終,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十四年,太宗謂房玄齡曰:“朕每觀前代史書,彰善瘴惡,足為將來規誡。不知自古當代國史,何因不令帝王親見之?”對曰:“國史既善惡必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止應畏有忤旨,故不得見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卿可撰錄進來。”玄齡等遂刪略國史為編年體,撰高祖、太宗實錄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見六月四日事①,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民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侍中魏征奏曰:“臣聞人主位居尊極,無所忌憚。惟有國史,用為懲惡勸善,書不以實,后嗣何觀?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辭,雅合至公之道。”(吳兢《貞觀政要·卷六》)材料二:余讀《唐史》至太宗六月四日事,為之喟然太息。嗟乎!以太宗之英武好名,而卒定計于秦府群小,惜哉!太宗首倡非常之謀以戡定海宇,則高祖之有天下,誠太宗之功也。雖然,立子以長不以功,高祖之欲傳位于太宗,固義有不可;而太宗之屢辭不受者,豈亦有見于此乎?由是而觀,則太宗之心,固已灼知大義之所在矣。其后卒至喋血禁門、貽譏萬世而不顧者,亦由房、杜二人陷之而然耳。豈獨房、杜哉?當是時,太宗既誅巢隱②,一二近臣惟勸其釋甲以就刑,可也;若高祖念其事非得已而原之,然后輔之以圖后功,亦可也;竟乃釋此不為。而尉遲敬德者,乃擐甲持矛直至上前,借曰恐其驚動上意,亦何事于矛甲哉?敬德此舉直恐高祖之怒心一發,且將不利于太宗,故特假此以迫脅之。使高祖不幸如其所料,則敬德之矛寧無所施乎?秦府群小之不忠于所事,乃至此也。噫!此輩未足深恨;太宗為一代賢君,亦從之而不疑,何其悲哉!(戴良《論唐太宗六月四日事》)【注】①六月四日事,即玄武門之變,指唐太宗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兄弟,終被高祖李淵立為皇太子。②巢隱,指隱匿的敵人。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史官執筆A何B煩C有隱D宜E即F改削G浮詞H直I書其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微,指隱蔽、含蓄,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詞義不同。B.正,指使端正,與《齊桓晉文之事》中“欲辟土地,朝秦楚”的“朝”用法相同。C.非常,指不同尋常,與《鴻門宴》中“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的“非常”詞義相同。D.乃,指卻、竟然,與《諫逐客書》中“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的“乃”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身為帝王卻不能查看當朝國史,結果這些國史不能起到規勸警戒自己的作用,令李世民感到十分遺憾。B.李世民認為通過政變誅殺兄弟,和周公東征誅殺管叔、蔡叔和季友用毒藥殺死叔牙兩件事一樣,利于國家穩定。C.材料二記載了玄武門之變中高祖、太宗、秦府群小等歷史人物的種種表現,戴良對他們抱以惋惜之感。D.在戴良看來,李世民平定天下,心中持有家國大義,多次辭任太子,他是一位英武且珍惜名譽的人。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惟有國史,用為懲惡勸善,書不以實,后嗣何觀?(2)立子以長不以功,高祖之欲傳位于太宗,固義有不可。14.戴良稱李世民的部下為“小人”,原因有哪些?【答案】10.ADH11.C12.C13.(1)只有國史,用處是懲處惡人勉勵(褒揚)善人,不按實際情況記載,那么讓后人看什么呢?
(2)(但)立太子是按照年長不按照功績(的原則),高祖想傳位給太宗,本來按照道義就是不可以的。14.①部下定計發動政變,讓李世民陷于不義之中;②部下政變之后脅迫高祖,不忠于所事。【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史官執筆,何須隱晦?你們應當立即改刪虛飾之詞,把這件事的原委寫清楚。“史官執筆”,主謂結構,語意完整,故在A處斷句;“何煩有隱”,語意完整,“有隱”動賓結構,故在D處斷句;“宜即改削浮詞”,“宜即”修飾“改削”,中間不斷開;“浮詞”作“改削”的賓語,中間不斷開,故在H處斷句。故選ADH。【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隱蔽、含蓄。/如果沒有。句意:言語中多有微詞。/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B.正確。都是使動用法。使端正。/使朝拜。句意:陛下現在讓史官將其辭藻端正。/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C.錯誤。不同尋常。/意外的變故。句意:唐太宗首先倡議用非同尋常的計謀來平定天下。/不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D.正確。句意:最后竟然放棄(這一做法)不做。/然而我們今天卻拋棄老百姓去幫助敵國。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記載了玄武門之變中高祖……的種種表現”錯誤,由原文“若高祖念其事非得已而原之……使高祖不幸如其所料”可知,是戴良的假設,“而尉遲敬德者,乃擐甲持矛直至上前”僅是直接提到高祖,并沒有其它表現,故“種種表現”不合文藝;“對他們抱以惋惜之感”錯誤,由原文“而卒定計于秦府群小……秦府群小之不忠于所事,乃至此也”可知,戴良對秦府小人無惋惜之情。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用”,用處;“書不以實”,狀語后置,應為“不以實書”,不按實際情況記載;“何觀”,賓語前置,應為“觀何”,看什么。(2)“以”,按照;“長”,年長;“固”,本來。【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結合原文“以太宗之英武好名,而卒定計于秦府群小,惜哉”可知,部下定計發動政變,讓李世民陷于不義之中;結合原文“而尉遲敬德者,乃擐甲持矛直至上前……敬德此舉直恐高祖之怒心一發,且將不利于太宗,故特假此以迫脅之”可知,部下政變之后脅迫高祖,不忠于所事。參考譯文:文本一: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對房玄齡說:“我每看前朝的史書,懲惡揚善,足以規勸警戒后人。但我不知道,自古以來當朝的國史,為什么不讓帝王親自看到呢?”房玄齡回答說:“國史既然善惡必書,希望警戒帝王不做非法的事情。只是擔心有與君主意見相抵觸的地方,所以不讓君主本人看到。”太宗說:“我的想法不同于古人。你們把撰寫抄錄好的國史送過來吧。”于是,房玄齡等人就把國史加以刪減整理,成為按照年月順序記事的編年體,撰寫成高祖和太宗的《實錄》各二十卷,上表呈獻。太宗看到六月四日所記玄武門之變說得很含蓄,就對房玄齡說:“從前,周公東征誅殺管叔、蔡叔,從而使周室得以安定,季友用毒藥殺死叔牙,而使魯國得以安寧。我的所作所為,和古人的道理相同,都是為了安定社稷,以利萬民。史官執筆,何須隱晦?你們應當立即改刪虛飾之詞,把這件事的原委寫清楚。”侍中魏征上奏說:“我聽說,君主身居至尊之位,無所顧忌懼怕,只有國史,用處是懲處惡人勉勵(褒揚)善人,不按實際情況記載,那么讓后世看什么呢?陛下現在讓史官將其辭藻端正,很符合公正的道理。”文本二:我讀《唐史》,讀到太宗六月四日事,為之長嘆一聲。唉!憑借唐太宗英俊勇武、愛好名譽(的特點),卻最終被秦府一眾小人算計定策,可惜啊!唐太宗首先倡議用非同尋常的計謀來平定天下,那么(說明)高祖擁有天下,確實是太宗的功績。雖然如此,(但)立太子是按照年長不按照功績(的原則),高祖想傳位給太宗,本來按照道義就是不可以的;而且太宗多次推辭不接受任太子,大概也是(因為)看到這(嫡長子繼承的傳統)吧?由是觀之,那么太宗的想法,本來已經明白了解(誰可以擔任太子的)大義所在。后來最終(發生)宮門喋血、招致天下萬世譏責也不顧慮的事情,也是因房、杜兩人設計陷害導致的。何止房、杜兩人呢?在那時,太宗已經殺了隱匿的敵人,對數量不多的近臣,只勸告他們卸下兵甲受刑就可以了;如果高祖想到這件事是不得已而原諒他,這樣以后輔佐他來謀取以后的功績,也是可以的;最后竟然放棄(這一做法)不做。尉遲敬德這個人,竟然提著盔甲手持長矛,就徑直到高祖面前,借口說恐怕驚動高祖的內心,這跟盔甲長矛有什么關系呢?尉遲敬德這一行動只是擔心高祖突發怒氣,就會對太宗不利,所以借此脅迫他。假如高祖對這種情況不巧偶然像尉遲敬德所料的那樣發怒,那么尉遲敬德的長矛難道不會針對高祖嗎?秦府一眾小人對所辦理的事,居然(卑劣)到這種程度。唉!這批人不值得深深仇視;太宗作為一代賢君,也跟著這批人(發動政變)卻不懷疑,多么傷心啊!(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恨別①杜甫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②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③,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④急為破幽燕。【注】①這首詩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在成都所寫。②胡騎,指安史之亂的叛軍。③劍外,劍閣以南,這里指蜀地。④司徒,指李光弼,他當時任檢校司徒。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點明了思家、憂國的主旨。“四千里”是說離家之遠,而“五六年”是說戰亂之久。B.詩人以“草木變衰”來暗喻自己年老多病,以“兵戈阻絕”點出了不能重返故土的原因。C.尾聯寫聽到乘勝追擊敵人的消息,詩人盼望國家復興,自己也可還鄉,表達了歡快之情。D.這首詩作者把個人遭際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寫,言近旨遠,辭淺情深,蘊含豐富的內涵。16.清人沈德潛評論這首詩的頸聯說:“若說如何思,如何憶,情事易盡。‘步月’‘看云’,有不言神傷之妙。”請結合這一評論簡要賞析這首詩的頸聯。【答案】15.B16.①詩人不是抽象地言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言情,讓讀者體會形象中蘊含的憂傷之情,有含蓄雋永之妙。②頸聯描繪了“宵立”“日眠”的生活細節: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③這種坐臥不寧的反常生活,生動傳神而又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詩人思家憶弟的無限情思,照應了題目“恨別”,讓讀者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憂傷之情。【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B.“詩人以‘草木變衰’來暗喻自己年老多病”理解錯誤,應是詩人以“草木變衰”來暗示自己入蜀已有多年,暗喻自己的飄零憔悴。故選B。【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的生活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為杜穎、杜觀、杜豐、杜占,其中杜穎、杜觀、杜豐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隨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憶弟”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臥看行云,倦極而眠。杜甫這種坐臥不寧的舉動,正委婉曲折地表現了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突出了題意的“恨別”。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說話,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形象中所蘊含的憂傷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詩味雋永,富有情致。(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______,______”生動地描繪出了曾皙從容、灑脫的情態,同時又表現出了他回答老師問題時的恭敬態度。(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運用對比手法,闡明誠心誠意待人和傲視別人的不同結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3)《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則,也是對歷史上一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概括。【答案】①.鏗爾②.舍瑟而作③.竭誠則胡越為一體④.傲物則骨肉為行路⑤.度義而后動⑥.是而不見可悔故也【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鏗、瑟、竭、胡。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漢字構形的學術解釋和社會俗解并沒有截然的界線,即使學術專著《說文解字》也引用了不少俗解。如,“王”字在《說文解字》里沒有正面解釋,只是引用了幾個不同的說法:一是引東漢班固的《白虎通》,將其釋為“天下所歸往也”,這是用“往”釋“王”,屬于聲訓;二是引孔子說的“一貫三為王”,主要講字形;三是引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人也……”,分析了形義關系,比孔子更具體。后來,唐代李陽冰對孔子和董仲舒的說法作了進一步補充:“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這些解釋雖然出自大學者,但都是通過主觀解字來美化王權,可以看作俗解。又如現代人講“聰”字:“同學們要用耳朵聽講,用心想問題,用口提問、答問,用兩只眼睛(指右邊上面的兩點)看黑板,這樣你就會變聰明。”“聰”字從耳總聲,構形理據很清晰,之所以這樣講解,顯然是為了教育學生們好好學習。除了漢字俗解外,猜字謎、寫春聯以及其他文字游戲等,都是因為有了漢字才產生的豐富多樣的風俗習慣。今天,古老生僻字在現代網絡中的流行、年度漢字的評選狂歡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它們也是以既有漢字為前提的。18.下列句中的“你”和材料中“這樣你就會變聰明”中的“你”,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鐘揚曾說:“培養學生就像我們采集種子,你不能因種子外表不好看就不要,說不定它以后長得很好。”B.魯侍萍(憤怨):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沒想到到這兒來,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C.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D.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19.材料列舉了漢字“俗解”的方法,請從以下幾個字中任選一個進行合理的“俗解”。信功舒忌【答案】18.C19.答案示例:
信:“人”只要“說話(言)”就一定要講“信”用。
功:“工”作努“力”,才會成“功”。
舒:善于“舍”棄,善于給“予”,才會感到“舒”心。
忌:妒“忌”之人,因為“心”中只有自“己”。【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稱代詞的用法的能力。材料中的“你”,是指接受(聽)這句話的人。A.指說這句話的人鐘揚自己;B.指對方;C.指接受(讀)這句話人;D.指對方。故選C。【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現代漢語常用字字形的能力。材料列舉了漢字“俗解”的三種方法:一,通過聲音的相近進行俗解;二,通過形體的相仿進行俗解;三,通過字形和字義的關系進行俗解。在解答這個題時,應當仔細分析所選字的音、形、義,揣摩其中的關系,然后再進行合理的聯想,進而講明所選字的本義、比喻義或引申義即可。所給的示例答案,都是從形義關系上對所選字進行俗解的。(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不是說冷了就加衣嗎?那為什么有時多穿幾件衣服反而不如少穿來得暖和?由于人體和外部環境存在溫差,我們的身體時刻在產熱也在散熱。①
,產熱速度跟不上,我們就會感到很冷。因此保暖的本質,②
。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熱導率比較低的材料,羽絨、羊毛、棉等都是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材料。【甲】對于一件衣服而言,除了本身的熱導率要夠低,它還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適當厚度且穩定的空氣層,才能取得良好的保溫效果。【乙】我們穿的衣服,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纖維間可以存儲空氣,層與層之間的空間也可以儲存空氣。那是不是層數越多,
③
,整體的保暖性也就越強了呢?事實上,空氣層太厚會使空氣層內外產生明顯的溫差,這就會導致空氣流動,產生熱對流。①而一旦產生了熱對流,熱量就會加速流失。此外,層數太多還會把空氣層擠薄。當層數超過某個值,②衣服層與層之間的空氣存量會隨著衣服層數的增加而散失,③想要保暖的愿望會背道而馳。所以,想保暖別穿太多層,也別穿太緊,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寬松一些。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21.根據文本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目前世界上熱導率最低的物質,是靜止的空氣。”這句話放在【乙】處比放在【甲】處更合適。B.①處中“一旦”一詞,引出“熱量就會加速流失”這一結果的條件——產生熱對流,增強了前后句之間的邏輯關系。C.②處中應將“散失”改為“減少”。D.③處中的成語“背道而馳”使用錯誤,應替換為“適得其反”。【答案】20.①如果散熱太快 ②就是減少人體熱量的散失 ③衣服里存的空氣就越多21.A【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由前文說“由于人體和外部環境存在溫差,我們的身體時刻在產熱也在散熱”可知,出現后文“產熱速度跟不上,我們就會感到很冷”的情況是因為身體散熱快,故可填“如果散熱太快”。②處,結合后面談的“最好的方法”可知,往身上包裹一些熱導率比較低的材料,是為了減少人體熱量的散失,從而起到保暖的效果,橫線上填保暖的本質是什么,故可填“就是減少人體熱量的散失”。③處,前文說要有良好的保暖效果,還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適當厚度且穩定的空氣層”,聯系“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纖維間可以存儲空氣,層與層之間的空間也可以儲存空氣”可知,層數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氣越多,橫線處就此設問,引出保暖性是否會因之變強的問題,可推知填“衣服里存的空氣就越多”。【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分析語句表意效果及正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放在【乙】處比放在【甲】處更合適”錯誤。【甲】處前面談保暖最好的辦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熱導率比較低的材料”時提到了“熱導率”,下段開頭第一句不僅提到了“熱導率”,而且說明了“熱導率”與空氣的關聯,可知“目前世界上熱導率最低的物質,是靜止的空氣”這句話放在【甲】處既能照應上文,又能引出下文,比放在【乙】處更合適。故選A。(三)語言文字運用Ⅲ(本題共2小題,6分)22.下列選項中,與“然則一羽之不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C.視為止,行為遲D.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然則不舉一羽。句意: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A.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雖以嚴刑董之,以威怒振之。句意:雖然可以用嚴刑來監督他們,用聲威震懾他們。B.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句意:愛護百姓推行王道,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他。C.省略句。應為: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句意: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之處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緩慢下來D.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為: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句意:百姓認為我很吝嗇是應該的啊。故選B。2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其可忽乎?吾其還也B.焉有仁人在位將焉取之C.上乃欲變此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D.冀君實或見恕百姓之不見保【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表反問,難道,怎么/表婉商,還是。句意:怎么可以忽視呢?/我們還是回去吧。B.疑問語氣詞,哪里/兼詞,從哪里。句意: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將要從哪里取得它貪求的土地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佛山廣東佛山開放大學(佛山社區大學)招聘高層次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綠化拆遷施工方案
- 酒店項目可行性研究與經濟效益分析報告(范文模板)
-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五學習主題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6課《朋友遍天下》教學設計 川教版
- 臨沂2025年山東臨沂沂河新區部分事業單位招聘綜合類崗位1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司員工崗前培訓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小學英語魯科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Lesson 2 Did you have a big dinner教學設計
- 二零二五期貨交易居間合同書
- 人教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6 Section A 第2課時》
-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第四單元 通信與生活 4 從看電視說起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年徐礦集團校園招聘7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資產管理崗管理制度內容
- 鐵路貨物運價規則
- 電動車火警火災應急培訓
- 《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微風發電行業十三五規劃及投融資分析報告
- 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培訓
- 高中英語2025屆高考讀后續寫高分佳句(共11種74句)
- 【MOOC】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供應鏈管理-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