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_第1頁
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_第2頁
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_第3頁
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_第4頁
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課程陶瓷工藝原理

傳統陶瓷的主要原料: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鹽礦物(如粘土、長石、石英等),所以傳統陶瓷可歸屬于硅酸鹽類材料和制品。因此,陶瓷工業可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硅酸鹽工業”的范疇。粘土礦物-高嶺石鉀長石石英4/22/2025A超聲波霧化器用壓電陶瓷晶片

氧化鋯陶瓷金屬陶瓷閥門這些氧化物陶瓷、壓電陶瓷、金屬陶瓷等的生產過程基本上還是原料處理、成形、燒結這種傳統的陶瓷生產方法,但原料已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等傳統陶瓷原料,而已擴大到化工原料和合成礦物,甚至是非硅酸鹽、非氧化物原料,組成范圍也延伸到無機非金屬材料的范圍中,并且出現了許多新的工藝。4/22/2025廣義的陶瓷概念:用陶瓷生產方法制造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和制品的通稱。德國陶瓷協會:“陶瓷是化學工業或化學生產工藝的一個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進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元件)。陶瓷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最少含30%結晶體。一般是在室溫中將原料成型,通過800℃以上的高溫處理,以獲得這種材料的典型性質。有時也在高溫下成型,甚至可經過熔化及析晶等過程。”美國和日本等國:Ceramics是包括各種硅酸鹽材料和制品在內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通稱,不僅指陶瓷,還包括水泥、玻璃、搪瓷等材料。4/22/20252.

陶瓷的分類(1)按陶瓷概念和用途來分類

陶瓷普通陶瓷特種陶瓷日用陶瓷(包括藝術陳列陶瓷)建筑衛生陶瓷化工陶瓷化學瓷電瓷及其它工業用陶瓷

結構陶瓷

功能陶瓷

4/22/2025結構陶瓷主要是用于耐磨損、高強度、耐熱、耐熱沖擊、硬質、高剛性、低熱膨脹性和隔熱等結構陶瓷材料;不同形狀的特種結構陶瓷件4/22/2025功能陶瓷中包括電磁功能、光學功能和生物-化學功能等陶瓷制品和材料,此外還有核能陶瓷和其它功能材料等。電子絕緣件氧化鋯陶瓷光學導管4/22/2025(2)按坯體的物理性能分類按陶瓷制品的坯體結構及其相應的基本物理性能的不同來分類,是較為科學的一種分類方法。

性能及特征陶器瓷器吸水性/%一般大于3一般不大于3透光性不透光透光胎體特征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斷面粗糙玻化程度高、結構致密、細膩,斷面呈石狀或貝殼狀敲擊聲沉濁清脆表0-1日用陶瓷分類4/22/2025陶器是一種坯體結構較疏松、致密度較差的陶瓷制品,通常有一定吸水率,斷面粗糙無光,沒有半透明性,敲之聲音粗啞。名稱粗陶器普通陶器細陶器特征吸水率一般大于15%,不施釉,制作粗糙吸水率一般不大于12%,斷面顆粒較粗,氣孔較大,表面施釉,制作不夠精細吸水率一般不大于15%,斷面顆粒細,氣孔較小,結構均勻,施釉或不施釉,制作精細表0-2日用陶器分類4/22/2025瓷器的坯體致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斷面成石狀或貝殼狀。名稱炻瓷類普通瓷器細瓷器特征吸水率一般不大于3%透光性差,通常胎體較厚,呈色,斷面呈石狀,制作較精細吸水率一般不大于1%有一定透光性,斷面呈石狀或貝殼狀,制作較精細吸水率一般不大于0.5%,透光性好,斷面細膩,呈貝殼狀,制作精細表0-3日用瓷器分類4/22/2025(二)我國陶瓷技術發展概述

“China”意為“中國”;“china”意為“瓷器”

8000年前:陶器出現

新石器時代:出現彩陶仰韶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殷商時代漢代以后唐代及以后4/22/2025陶器出現裴李崗文化時期的陶器(距今約8000年)。出土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裴李崗村。出土的陶器主要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紅陶在中國出現最早,燒成溫度900℃左右。4/22/2025仰韶文化時期陶器

1972年河南省鄭州市大河村出土彩陶雙連壺

4/22/2025山東歷城縣龍山鎮出現了“黑陶”。所以這個時期稱為“龍山文化”時期,又稱“黑陶文化”。龍山黑陶在燒制技術上有了顯著進步,它廣泛采用了輪制技術,因此,器形渾圓端正,器壁薄而均勻,將黑陶制品表面打磨光滑,烏黑發亮,薄如蛋殼,厚度僅1mm,人稱“蛋殼陶”。龍山文化時期出土的黑陶(距今約4600-4000年)4/22/2025殷商時代的陶器從無釉到有釉,是制陶技術上的重大成就。為從陶過渡到瓷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這一時期釉陶的出現是我國陶瓷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商代早期陶器(河南滎陽出土)商代幾何紋白陶瓿

陶器向瓷器過渡4/22/2025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

1975年河南省三門峽市出土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陽縣范粹墓出土彩繪陶甗黃釉舞樂扁壺漢代以后:釉陶逐漸發展成瓷器,無論從釉面和胎質來看,瓷器的出現無疑是釉陶的“第二次飛躍”。在浙江出土的東漢越窯青瓷是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最早瓷器,距今已有1700年。當時的釉具有半透明性,而胎還是欠致密的。這種“重釉輕胎傾向”一直貫穿到宋代的五大名窯(汝、定、官、越、鈞)。

4/22/2025唐代:“第三次飛躍”是瓷器由半透明釉發展到半透明胎。唐代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宋代景德鎮湖田、湘湖窯的影青瓷都享有盛名。到元、明、清朝代,彩瓷發展很快,釉色從三彩發展到五彩、斗彩,一直發展到粉彩、琺瑯彩和低溫、高溫顏色釉。唐三彩鈞瓷景德鎮陶瓷4/22/2025我國的陶瓷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取得三個重大突破:三個階段:a.陶器b.原始瓷器(過渡階段)c.瓷器三個重大突破:a.原料的選擇和精制b.窯爐的改進和燒成溫度的提高c.釉的發現和使用。近30年來,特種陶瓷飛速發展。4/22/2025(三)陶瓷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首先,陶瓷是人民日常生活中聽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用以生活的主要餐具、茶具和容器。其次,陶瓷又是制造美術陳設器皿的最耐久最富于裝飾性的材料,在我國外貿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