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4年西藏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解析:2024年西藏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解析:2024年西藏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解析:2024年西藏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解析:2024年西藏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4年西藏自治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注意事項:1.全卷共8頁,兩大題,滿分80分,考試時間8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不選、多選或錯選均不得分。1.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根據當時天氣變化,預測將有東南風出現,與周瑜共同擬定了借助東南風火攻曹操船隊的戰斗方案,結果大獲全勝。這說明天氣會影響()A.交通 B.生活 C.軍事 D.農業【答案】C【解析】【詳解】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10月,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根據當時的天氣變化,預測將有東南風出現,與周瑜共同擬定了借助東南風火攻曹操船隊的戰斗方案,結果大獲全勝,充分說明了天氣對軍事的影響,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天氣條件可以影響軍事行動的時機選擇。例如,在古代戰爭中,軍隊如果要進行長途行軍,會盡量避免在雨季出發,因為道路泥濘會減緩行軍速度,還可能使糧草運輸困難。下圖為亞洲的范圍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0°緯線也被稱為()A.南極圈 B.赤道 C.北極圈 D.南回歸線3.圖中亞洲東部和南部瀕臨的大洋分別是()A.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C.①—北冰洋②—太平洋 D.①—太平洋②—大西洋4.圖中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③是()A.白令海峽 B.蘇伊士運河C.巴拿馬運河 D.直布羅陀海峽【答案】2.B3.A4.A【解析】【2題詳解】0°緯線被稱為赤道,B正確;南極圈、北極圈、南回歸線的緯度均不是0°,ACD錯誤。故選B。【3題詳解】亞洲東部瀕臨太平洋,太平洋對應圖中①;亞洲南部瀕臨印度洋,印度洋對應圖中②A正確,BCD錯誤。故選A。【4題詳解】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③白令海峽,A正確;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美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是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BCD錯誤。故選A。【點睛】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里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5.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其形成原因是()A.人類活動 B.風力堆積 C.板塊碰撞 D.板塊張裂【答案】C【解析】【詳解】世界上最長的山系是位于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相撞而形成的。故選C。6.在閱讀中,卓瑪同學發現描述某國家的關鍵詞有“熱帶雨林”“足球王國”“混血種人”“桑巴舞”等,這個國家可能是()A.日本 B.巴西 C.俄羅斯 D.澳大利亞【答案】B【解析】【詳解】以上四個國家中,巴西人民熱情、奔放,喜愛跳桑巴舞,足球是巴西人最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混血人種多,故B正確。日本以黃色人種為主,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以白色人種為主,排除ACD。故題干中描述的國家為巴西,故選B。7.印度農業生產深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季風不穩定易導致的自然災害是()A.地震 B.寒潮 C.水旱 D.火山噴發【答案】C【解析】【詳解】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風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西南季風強的年份,降水多,容易發生水災,西南季風弱的年份,容易造成旱災,水旱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C正確,地震、寒潮和火山與季風不穩定無關,ABD錯誤。故選C。8.2024年2月7日,在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正式建成。下圖為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我國秦嶺站的科考隊員()A.會遇到北極熊 B.會面臨高溫的侵襲C.向北走,可以到達南極點 D.可以進行極地環境變化研究【答案】D【解析】【詳解】南極地區沒有常住人口,企鵝是南極的主人,北極熊是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A錯誤。南極地區因緯度高、平均海拔高,氣候極其寒冷,不會面臨高溫的侵襲,B錯誤。向北走,可以到達北極點;C錯誤。秦嶺站可以進行極地環境變化研究,D正確,故選D。9.我國56個民族組成了統一和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下列我國民族與其傳統節日對應不正確的是()A.苗族—苗年 B.漢族—元宵節C.傣族—潑水節 D.蒙古族—雪頓節【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歷史長河中,每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創造了瑰麗多姿的文化藝術,比如漢族元宵節、苗族苗年、傣族的潑水節、藏族雪頓節、蒙古族的那達慕節等,因此節日與民族搭配錯誤的是D,ABC正確;故選D。10.下列關于我國疆域描述不正確的是()A.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寒帶B.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C.我國疆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顯著D.領土最南端為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答案】A【解析】【詳解】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A錯誤。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B正確。我國疆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東西時間差異大,C正確。我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D正確。根據題意,故選A。11.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鑲嵌其中。下圖中序號與山脈兩側地形區對應正確的是()A.①—東北平原 B.②—準噶爾盆地C.③—塔里木盆地 D.④—內蒙古高原【答案】A【解析】【詳解】由圖可知,圖中①是位于大興安嶺以東的東北平原,②是位于昆侖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③是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黃土高原,④是位于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故A正確,排除BCD。故選A。12.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北京65歲以上人口占達13.3%,人口老齡化現象明顯。面對此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延遲退休②完善養老保障體系③推遲結婚生育年齡④計劃生育,實施“三孩”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勞動人口減少,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開放三孩政策和我國當今的人口政策吻合;延長退休年齡,可以適當減緩勞動力不足;完善養老保障體系,使社會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推遲結婚生育年齡和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相違背,故①②④正確,故選B。13.下圖為某城市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判斷該城市的氣候類型是()A.地中海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答案】D【解析】【詳解】圖示氣候類型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故D正確。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在0℃以上,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全年少雨,排除ABC。故選D。14.我國有眾多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與“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相符的是()A.人口地理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C.冬季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 D.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答案】C【解析】【詳解】1月0℃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以南的河流無結冰期,C正確;人口地理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致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ABD錯誤。故選C。G7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交通要道,其中有約500公里的路段穿過沙漠無人區。下圖為G7高速公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圖中A地區位于我國的()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D.階梯分界線上16.G7高速公路沿線區域呈現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觀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 B.人類活動 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17.下列詩句描繪的場景與圖B地區的地理環境相符合的是()A.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D.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答案】15.A16.D17.B【解析】【15題詳解】由圖可知,A為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A正確,BCD排除;故選A。【16題詳解】G7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北京離海洋較近,受海洋影響大,降水較多;烏魯木齊位于西北內陸地區,受海洋影響少,降水少,從北京到烏魯木齊的降水規律大致是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地表植被呈現呈現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觀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位置,D正確,ABC錯誤;故選D。【17題詳解】由圖可知,B位于西北地區,與該地區的地理環境相符合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B正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是南方地區的景觀,A排除;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是長江流域湖泊景觀,C排除;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描述的是泰山的景觀,D排除;故選B。【點睛】我國地勢總體特征為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區為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主要地形區為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地形區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18.“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①焚燒秸稈②過度放牧③保護濕地④發展公共交通⑤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⑥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C【解析】【詳解】保護濕地

、發展公共交通、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都有利于實現“碳中和”;③④⑥正確;秸稈焚燒直接產生二氧化碳,過度放牧會破壞生態環境,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實現“碳中和”;①②⑤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4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我國杭州舉行。運動會期間,觀比賽、品龍井、游西湖、賞戲曲等線下活動火熱。材料二圖1為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分布略圖。圖2為杭州西湖附近某區域等高線示意圖。(1)圖1中,杭州位于五帶中的_____。(2)9月23日20時開幕式正式開始,卡塔爾的哈桑小朋友在當日15時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開幕式,這一時間差異現象是由地球的_____運動造成的。(3)本次亞運會競賽場館共56個,分布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織線成網、互聯互通。寧波位于杭州的_____方向,已知兩地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要計算兩地的實地距離,圖1中還缺少的地圖要素是_____;從杭州前往寧波觀看帆船比賽,應該查閱浙江省的_____。A.地形圖B.交通圖C.人口分布圖D.礦產分布圖(4)開幕式當天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太陽直射_____(緯線)。亞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向_____(方向)移動,杭州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為_____。(5)茶樹一般在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圖2中甲和乙適合種植茶樹的是_____處。(6)以下地形剖面圖能正確反映出圖2中甲—丙地勢起伏的是_____。A. B. C. D.【答案】(1)北溫帶(2)自轉(3)①.東南②.比例尺③.B(4)①.赤道或0°②.南③.晝變短,夜變長(晝漸短,夜漸長)(5)乙(6)D【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杭州亞運會和長江三角洲城市圖、杭州西湖附近等高線圖為材料,涉及五帶的劃分、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地圖的選擇、方向以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小問1詳解】由圖可以看出,杭州位于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北溫帶。【小問2詳解】9月23日20時開幕式正式開始,卡塔爾的哈桑小朋友在當日15時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開幕式,這一時間差異現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導致因經度位置不同的地區地方時不同,位置偏東的地區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小問3詳解】由圖1中經緯線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以看出,寧波是位于杭州的東南方向;要計算兩地的實地距離,圖1中還缺少的地圖要素是比例尺;從杭州前往寧波觀看帆船比賽,應該查閱浙江省的交通圖,地形圖、人口分布圖和礦產分布圖對于出行沒有幫助,故選B。【小問4詳解】開幕式當天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這一天之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晝漸短、夜漸長。【小問5詳解】茶樹一般在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圖2中甲和乙適合種植茶樹的是乙處,甲處位于平原,不利于排水。【小問6詳解】由圖可知,甲處海拔低于100米,丙處海拔高于100米、但低于200米,甲與丙之間隔著山丘,剖面圖與D圖相符,故選D。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1周年。我國始終踐行合作共贏發展理念、推進新型國際關系建設,與東南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多國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材料二圖1為中老鐵路示意圖。圖2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礦產資源和經濟作物分布圖。(1)2021年12月3日全線通車的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圖1中,流經老撾的湄公河的流向是_____,流經區域的氣候類型是_____。中國游客搭乘中老鐵路到達東南亞后可以參觀的旅游景點有_____。(寫出一處即可)(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_____為主,是_____種人的故鄉。(3)圖2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出口初級_____,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間的經濟合作被稱為“_____”。(4)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存在人口、糧食與環境的問題。請將序號①②③填入圖中對應的字母處,將知識內容補充完整。①過度放牧②生態環境惡化③人口增長過快A—_____B—_____C—_____(5)根據所學內容,請你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協調人地關系提出合理的建議。(任答兩點即可)【答案】(1)①.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或向南②.熱帶季風氣候③.大金塔(2)①.高原②.黑(3)①.農礦產品②.南南合作(4)①A-③②.B-①③.C-②(5)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建立完善的民族經濟體系;引進人才和技術等。(任答兩點)【解析】【分析】本題以中老鐵路示意圖、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礦產資源和經濟作物分布圖為載體,設置5道小題,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人種等知識,考查學生的區域認知、讀圖分析能力,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由圖可知,圖1中,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大概是北高南低;流經老撾的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或向南),流經區域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中國游客搭乘中老鐵路到達東南亞后可以參觀的旅游景點有大金塔、吳哥窟、巴厘島等。【小問2詳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是黑種人的故鄉。撒哈拉以南非洲,?也被稱為“黑非洲”,?是黑種人的主要居住地。?這個地區的人口中,?90%以上為黑種人。?【小問3詳解】圖2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出口初級農礦產品,如出口可可、木材與礦物等,進口工業制成品,由于出口貨物相對單一,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初級產品加工程度低,產品附加值低,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都屬于發展中國家,兩國家間的經濟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小問4詳解】由于A—③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于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B—①過度放牧。這些做法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C—②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糧食產量降低。【小問5詳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應該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發展多種農業經濟;延長產業鏈,建立完善的民族經濟體系;引進人才和外國技術等。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1年,中國人依靠火、水、風、光、核等力量,生產出了8萬多億千瓦時的電量,超過了全世界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張覆蓋14億人的電網,這是一個偉大的成就。材料二我國的能源,一面是西部地區大量能源在源源不斷地產出,一面是東部沿海大量城鎮、工程“嗷嗷待哺”,能源供不應求。在這種形勢下,遠距離、跨區域的輸電工程扛起了重任。材料三圖1為我國西電東送示意圖。圖2為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圖。【中國電力—火力發電】(1)煤炭是火力發電主要燃料。圖1中A省是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該省的簡稱是_____,所在黃土高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這一問題導致黃河下游泥沙淤積,形成“_____”。A省的煤炭外運到河北省秦皇島市,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為_____運輸。【中國電力—水力發電】(2)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發源于我國的_____山脈,自西向東注入_____海,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有“_____”之稱。據圖2,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3)圖1中,南線工程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地區,屬于_____區(干濕區)。該區域的耕地多為_____,作物熟制為一年_____熟,代表性糧食作物為_____。(4)圖1中,B處為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中的_____工業基地,與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成為_____(輕工業/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的地區。【中國電力—光伏發電】(5)圖1中,C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高原—_____,這里氣溫日較差大,_____是藏族的傳統服飾。由于晴天多、日照充足,_____資源豐富,利于發電,該資源屬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資源;與煤炭相比,該資源發電的優勢在于_____。【中國電力—西電東送】(6)結合所學,談一談西電東送對東部地區的意義。(任答兩點即可)【答案】(1)①.晉②.水土流失③.地上河④.鐵路(2)①.唐古拉②.東③.水能寶庫④.上(3)①.南方②.濕潤區③.水田④.兩熟到三⑤.水稻(4)①.珠江三角洲②.高新技術產業(5)①.青藏高原②.藏袍③.太陽能④.可再生⑤.太陽能為清潔能源,環境污染小等。(6)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促進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東部地區的大氣環境保護等。(任答兩點即可)【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我國西電東送示意圖、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圖為材料,涉及能源類型,水能大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