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60篇及答案
1.班昭續《漢書》
扶風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
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③踵而成
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
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
傳》)[注釋]①扶風:古地名,今陜西境內。②班彪:當時著名學者。③東觀藏書閣:皇家
藏書樓。
[文化常識]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文史家。她幫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
事業,而且對闡述《漢書》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詩賦在當時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
在中國歷史上不多,另一個是漢末的蔡文姬(蔡琰,見后文),還有一個是宋朝的李清照,
她是杰出的女詞人,她早年還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書畫。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競②輒
2.翻譯:①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②師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為屯田都尉①,犯法當②死。文姬③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④坐
者滿堂?操謂賓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
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日:“誠實相矜,然文狀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
公⑥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選自《后漢書?董祀妻傳》)
[注釋】①屯田都尉:職官名稱。②當:判決。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驛:使者?⑤文狀:
文書。⑥明公:對曹操的敬稱。⑦原:原諒,此指赦罪。
[文化常識]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末年的女詩人,其父即蔡邕1(字伯喈)。她博
學有才辯,通音律。初嫁衛仲道。夫亡后歸母家。遇漢末大亂,為董卓部將所虜,歸南匈
奴左賢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無后代,便以重金贖歸,
再嫁董祀。她憑記憶寫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憤詩》及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最
為著名。當代戲劇家曹禺創作有話劇《蔡文姬》。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詣②徒③廄④虎士
2.翻譯:①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
②誠實相矜;
③濟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屬什么句式?
3.炳燭而學
晉平公①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②呼?'‘平公
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漢?劉向《說苑》)
[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②炳燭:點燃蠟燭。
[文化常識]“師曠”及其他。師曠是個盲樂師,他名字叫“曠”,但不姓“師”,因為他是當時著
名樂師,所以叫“師曠這種以職業為姓的現象在春秋時還有:有個著名的工匠名石,世
稱“匠石”,有個著名的制作車輪的師傅名扁,世稱"輪扁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暮②安敢③善
2.翻譯:①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②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上文“臣聞之”中的“之”屬代詞,它指代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薛奎識范鎮
范鎮①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薛奎守蜀,一見愛之,結②于府舍,俾與子弟講學。鎮
益自謙退,每行步趨府門,逾年,人不知其為帥客③也。及還朝,載以俱。有問奎入蜀何
所得,曰:“得一偉人④,當以文學名世。”(選自《宋史?范鎮傳》)
[注釋]①范鎮:宋朝人。②維(wAn):留。③帥客:此指太守的賓客。④偉人:不平常的人。
[文言知識]“陽”與“陰”。古代山的南面叫“陽”,山的北面叫“陰”。上文“華陽”,即華陽縣,
它當在華山之南;又,“華陰”,當在華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稱“陰”,水的北面稱“陽”,恰
與山相反。江蘇省的“江陰”市,當在長江的南面;“淮陽”縣當在淮河的北面。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俾②益③退④趨⑤逾
2.翻譯:①薛奎守蜀;
②及還朝,載以俱;
③當以文學名世o
5.芮伯獻馬賈禍
周厲王使芮(rui)伯帥師伐戎①,得良馬焉,將以獻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無
厭,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師歸而獻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獲為不止一馬,而皆求于子。子
無以應之,則將曉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賈禍也。“弗聽,卒獻之。榮夷公果使求焉,弗
得,遂譜諸王,曰:“伯也隱。”王怒逐芮伯。君子謂芮伯亦有罪焉:爾知王之瀆貨而啟之:
芮伯之罪也。(選自明?劉基《郁離子》)
[注釋]①戎:北方少數民族部落名稱。②曉:爭吵。
[文言知識]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間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為“伯上文芮
伯,看來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稱之為孔老二。老三
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來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
季第一個月為“孟春”,第二個月為“仲春”,第三個月為“季春”,夏、秋、冬以此類推。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帥②捐③厭④卒⑤逐
2.理解:①“將以獻于王”中省略了介詞賓語;
②“榮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賓語;
③當以文學名世。
3.翻譯:①子無以應之;
②是賈禍也;
③遂譜諸王;
④爾知王之瀆貨而啟之,芮伯之罪也0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
一足①;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
啜③。(選自《魏源集》)
[注釋]①一足:走一步。②估客:此指來往于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6):嘗一口。
[文言知識]說“及“及”是個會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觸
到”、“達到”、“夠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為“接觸”,句意為接觸
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況)。成語“望塵莫及”,意為看著車后卷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
喻比不上別人。科舉考試中的“及第”,從字面上解釋是指達到名次,意為及格、錄取。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烏②披
2.“五岳”是指、、、、五座高山。
3.翻譯:①履之而后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管仲破厚葬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于衣裘②,材木盡于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
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
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槨過度者戮③其尸,罪夫當喪者。“未久,
厚葬之風休矣。(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③戮:侮辱。
[文化常識]“棺槨”及其他。上文有“材木盡于棺槨”,意為優質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槨上了.“棺”
即棺材,裝斂死人的器具;"槨”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說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
貴族,生前富貴榮華,極盡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無窮享受,因此十分講究喪葬。
尸體穿綾羅綢緞,甚至金縷玉衣。棺之外要加槨,棺與槨之間存放金銀財寶及生前用具,
可惜這些都成了日后盜墓者的目標。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無以②對③為
2.翻譯:①齊桓公患之;
②禁之奈何?;
③非名之則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夫”:①“夫凡人之有為也”中的“夫”,應理解為;
②“罪夫當喪者”中的“夫”,應理解為o
4.理解:齊國人為什么好厚葬?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8.董叔攀附權貴
董叔將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③焉。”他日,董
祁④訴于范獻子⑤,曰:“不吾敬也。“獻子執而紡⑥之槐。叔向過之.日:“子盍為我請
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乎?”(選自《國語?晉語》)
[注釋]①范氏:晉國正卿范宣子的女兒范祁。②叔向:晉國大夫。③系援:結交攀附。
④董祁:范祁嫁給董叔后便稱董祁。⑤范獻子:范祁的哥哥。⑥紡:吊、懸。
[文言知識]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幾種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
“不敬吾”理解,意為不尊重我。這是一個否定句,有否定詞"不''表示(其他否定詞如“未”、
“莫”、“毋,,等),另外它的賓語是代詞“吾”(其他代詞如“我”、“爾”、“之”等),因為有這兩
個前提,所以構成動賓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他日②執
2.翻譯:①范氏富,盍己乎!;
②子盍為我請乎?:
③欲而得之,又何請乎??
9.王昭君出漢宮
漢元帝宮人①既多,乃令畫工圖之,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貨賂。
王明君姿容甚麗,志不茍求,工遂毀為其狀。后匈奴來和②,求美女于漢帝,帝以明君
充行。既召,見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
說新語》)
[注釋]①宮人:宮女。②和:和親。指異族之間用婚姻關系來保持雙方的友好關系。
[文化常識]王昭君出塞。上文說的王明君,即西漢時的王昭君,她名婿,字昭君。晉朝違
避司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柳(zi)歸(今湖北境內)。
史書上說,她早年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單于來漢朝和親,她自請
出嫁。按當時規定,和親者應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宮女,故上文說“充行”(充當而行)。
入胡后稱寧胡闋氏(ydnzhT)。瀾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對改善漢朝與匈奴的關系起了一定作
用。今內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圖②但③中
2.翻譯: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
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貨賂”中"常者”指;
“常者”向貨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應理解為。
10.商於子駕豕
商於子①家貧,無犢以耕,乃牽一大豕②駕之而東。大豕不肯就規③,既就復解:
終日不能破一畦。寧毋先④生過而尤之日:“子過矣!耕當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塊也,蹄
之堅能陷淖⑤也。豕縱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應。寧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
不幾顛之倒之乎?吾憫而詔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顛之倒之,予
亦以子倒之顛之。吾豈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猶牧⑦吾民者必以賢。不以牛,雖不得田,
其害小;不以賢則天下受禍,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寧毋先生顧謂弟子
日:”是蓋有激者⑧也。”(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注釋]①商於(Wli)子:作者虛構的人物。②豕(shi):同“豬”。③規化):牛拉東西時駕在
頸上的曲木。④寧毋:作者虛構的人物。⑤淖(臉0):爛泥。⑥服田:駕牲口耕田。⑦牧:
統治、管理。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氣的人。
(文言知識]說“以"。“以"既可作動詞用,也可作介詞、連詞用。它的解釋也相當靈活。上
文“子以予顛之倒之'‘中的"以",作動詞用,解為“認為有時"以''與"為"組合成"以為”或
"以……為”,也解為"認為上文"必以賢”中的"以”,解為"任用”,也作動詞用。又,上
文“無犢以耕''中的"以",作連詞用;又,“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詞
用,解為“把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犢②尤③過
④應⑤幾⑥顧?蓋__________
2.翻譯:①既就復解,終日不能破一畦者耶?;
②吾憫而詔子;
③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3.理解:本文的主題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答案
1、班昭續《漢書》
答案:1.解釋:①竟:完成②輒:就
2.翻譯:①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漢和帝下詔命令班昭在東觀臧書閣繼承班固遺志完成《漢書》。
②師事焉:以老師之禮對待她
翻譯:扶風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風郡)班彪的女兒,叫做班昭,字惠班。學識
淵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節講究禮節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寫作《漢書》,
其中有八卷表記和《天文志》沒有寫完就去世了。漢和帝下詔命令班昭在東觀藏書閣繼承
班固遺志完成《漢書》。和帝多次下詔讓班昭進宮,并命令皇后和貴人們以老師之禮對待
她,班昭因此號稱“大家(gu)工每當各地或外國有貢獻來的奇異的東西,就下令讓班昭
寫詩賦頌揚。當時《漢書》剛一發行,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風郡)的馬融趴跪
在樓閣下邊,拜班昭為老師誦讀傳授《漢書》。
2、蔡文姬求情
答案:1.解釋:①詣:拜訪,面見②徒:空引申為光腳③廄:馬廄④虎士:勇猛的士卒
2.翻譯:
①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譯:表露的意思極酸楚悲哀,聽的人都因此改變了臉色;
②誠實相矜譯:確實同情你(相,你);
③濟垂死之命。譯: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屬什么句式?被動詞
翻譯: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職,觸犯法律被判決死罪。蔡文姬面見曹操請求(赦免)他。
當時大臣、名士以及從遠方外國來的使者滿滿的坐在殿里。曹操對他的客人們說:“蔡伯
喈的女兒就在門外,今天我請諸位見一見。”蔡文姬進來的時候,頭發凌亂,光腳走路,
向曹操磕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話音非常酸楚哀痛,眾人都被她感動了。曹操說:“就
算真的像你說得那么可憐,但是降罪的文書已經發下去了,怎么辦呢?''蔡文姬說:“明公您
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
嗎?”曹操被她的話感動,于是派人追回文書赦免了董祀的罪。
3、炳燭而學
答案:1.解釋:①暮:遲、晚②安敢:怎么敢③善:好
2.翻譯:①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譯: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國君的呢?
②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譯:點燃蠟燭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個更好呢?
3、上文“臣聞之''中的"之''屬代詞,它指代:''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總比不學習好。
譯文:晉平公問晉國的樂師說:“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樂師說:"為什么
不點燃蠟燭學習?”平公說:“你這個做臣子的怎么能戲弄你的君王呢?”樂師說:"我怎敢
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過:年少時喜歡學習,就像太陽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
習,就像是正午太陽的光芒;老年時喜歡學習,就像是點燃蠟燭照明一樣。點燃蠟燭照明
和摸黑走路比哪個更好呢?”平公說:“你講的好啊!”
4、薛奎識范鎮
答案:1.解釋:①俾:使②益:更加③退:退讓④趨:至IJ、前往⑤逾:超過
2.翻譯:①薛奎守蜀:薛奎在蜀地做太守
②及還朝,載以俱:等到薛奎還朝時,用車帶他一起進京
③當以文學名世:必然會憑他的文采而在世上出名
譯文:范鎮,字景仁,是成都華陽人。薛奎在蜀地做太守,一見面就很賞識他,留在自己
的府中,讓他和學生們講論學問。范鎮自己更為謙虛退讓,常快步急走到薛奎的府中,超
過了一年,人們不知道他是太守請的賓客。等到薛奎還朝時,用車帶他一起進京。有人問
薛奎進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說:“得到一個不平常的人,必然會憑他的文采而在世上出名。
5、芮伯獻馬賈禍
答案:1.解釋:①帥:名詞作動詞,統帥,同"率②捐:拋棄③厭:滿足
④卒:最終⑤逐:趕走
2.理解:①“將以獻于王”中省略了介詞賓語:以[之]獻于王
②“榮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賓語:使[人]求焉;
③當以文學名世:名(于)世
3.翻譯:①子無以應之:你沒有東西應酬他們。②是賈禍也:這樣做是招引禍患啊
③遂譜諸王:就在大王面前誣陷中傷芮……
④爾知王之瀆貨而啟之,芮伯之罪也:你(既然)知道大王貪得無厭,卻又誘導他的貪欲,
這就是芮伯的過錯啊。
譯文:周厲王派芮伯率領軍隊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馬,芮伯想把它獻給周厲王。芮季勸阻
說:“不如舍棄這主意。大王貪欲無厭,而且又好聽信別人的讒言。現在在軍隊回來的時
候獻上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認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沒有東西
應酬他們,他們就會在大王面前說你的壞話,大王必定相信他們的話。這樣做是招引禍患
啊。”芮伯不聽勸告,終于把馬獻給了周厲王。榮夷公果然派人來向芮伯索求東西,沒有
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誣陷中傷芮伯。說:“芮伯還有藏私啊!”周厲王大怒,將芮伯逐出?
君子談到這件事都說芮伯也有過錯。你(既然)知道大王貪得無厭,卻又誘導他的貪欲,
這就是芮伯的過錯啊。
6、及之而后知
答案:1.①哪②翻閱2.泰山、華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艱難;②
通曉各種佳肴的菜譜,還不如廚師的嘗一口。4.實踐第一。
譯文:接觸了實際然后才知道真相,實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難,哪有不實踐就能夠知道
的呢?翻閱五岳的地圖,以為了解山了,實際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談論大海的廣闊,
以為懂得海了,實際不如做買賣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講說各種珍品的食譜,以為知道美味
了,實際不如廚師嘗一口。
7、管仲破厚葬
答案:1.①沒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為、行動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憂;②用什么辦法
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些4.非名之則
利之也。
譯文:齊國人崇尚豪華的葬禮,產的布匹都被用來做壽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
齊桓公很擔憂這樣的風氣,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管仲,說:“布匹都用光了我們就沒有衣
服穿,木材都耗盡了就沒有用來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華葬禮的風氣不能停息,用什
么方法禁止它呢?"管仲回答說:“但凡人們要做什么事,不是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利益。”
于是齊桓公下命令說:“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檔,就侮辱那個死者的尸體,并且把那些
發喪的人治罪。“過了不多久,豪華葬禮的風氣已經停止了。
8、董叔攀附權貴
答案:1.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富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②你為
什么不替我(這門親事)!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譯文:董叔快把范氏娶進門,叔向說:“范氏是富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董叔
說:“想要結交攀附他們。”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獻子哭訴說:
“(董叔)不尊重我。”范獻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樹上。叔向經過董叔處,(董叔)
說:“你為什么不替我(向范獻子)求情呢?“叔向說:"(你)要結交的已經結交了,要攀
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9、王昭君出漢宮
答案:1.①畫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個宮女,就翻看容貌圖召喚她。3.容貌平常;畫工
4.報出。王昭君出漢宮
譯文:漢元帝后宮宮女很多,就讓畫工描繪下她們的相貌,元帝想找哪個宮女,就翻閱圖
像召喚。宮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畫工行賄。王昭君容貌姿態非常美麗,但她不肯茍且求
畫工,畫工就把她的容貌畫得很難看。后來,匈奴前來和親,向漢元帝請求賞賜美女,元
帝就讓王昭君充當出行。召見以后,看到她那么美麗,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
經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
10、商於子駕豕
答案:1.①小牛②責備③錯④回答⑤近于⑥回頭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掙脫
了,整天不能耕一塊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訴你;③你為什么不把責備我的話去責備那些
統治百姓的人呢?3.抨擊統治者不用賢人。
譯文:商於子家很貧窮,又沒有牛耕田,他就牽一頭大豬向東而作。大豬不肯被套上規,
一套上又被掙脫,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塊田。寧毋先生經過時責備他說:“你錯啦!耕地應
當用牛,憑借牛巨大的力氣能夠使土塊耕起,憑借牛堅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豬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視但沒搭理他。寧毋子先生說:“如今您用豬來代
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顛倒了嗎?我同情你才告訴你,您卻發怒還不搭理我,是為什么
啊?“商於子說:“您認為我顛倒是非,我還認為您顛倒是非呢。我難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
須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須用賢人一樣。不用牛,雖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處小;
不用賢人,那么天下遭受禍害,它的害處大。您怎么不以責備我的話去責備治理百姓的人
啊?'‘寧毋先生回頭對弟子說:“這應該是對現實有不平之氣的人。”
11、魏收改武學文
魏收①年十五,頗已屬文。及隨父赴邊,好習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②鄭伯調
③之日:“魏郎弄戟(ji)多少?”收慚,遂折節讀書。夏月④,坐板床,隨樹陰諷誦⑤,積年,
板床為之銳減,而精力不輟。以文華顯。(選自《北齊書?魏收傳》
[注釋]①魏收:北齊人。②滎(xing)陽: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③調:嘲笑。(④夏月:
夏季。⑤諷誦:背誦。
[文化常識]“戟”及其他。上文鄭伯嘲笑魏收說:“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
“戟”本是青銅制成的兵器,它將矛與戈結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橫劈
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詩中寫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其中說到的“戟”
就是這種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進攻的武器還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及②輟
2.翻譯:①頗已屬文;
②欲以武藝自達;
③積年,板床為之銳減;
④以文華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折節讀書”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就改變志向努力讀書;②因此跟隨別人讀書;
③于是埋頭讀書;④就斬斷兵器致力讀書。
12.申屠敦之鼎
洛陽布衣申屠敦①有漢鼎②一,得于長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錯③,其文爛如④也。
西鄰魯生見而悅焉,呼金工象而鑄之。淬⑤以奇藥,穴地藏之者三年。土與藥交蝕,銅
質已化,與敦所有者略類。一旦,持獻權貴人,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敦偶在坐,心
知為魯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為真耳。''權貴人請觀之,良
久曰:“非真也。”眾賓次第咸曰:“是誠非真也。”敦不平,辨數⑥不已。眾共折辱⑦之,
敦噤不敢言,歸而嘆曰:“吾今然后知勢之足以變易是非也。‘‘龍門子聞而笑日:“敦何見
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注釋]①申屠敦:復姓申屠。這是作者虛構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兩耳。后演
變為工藝品。⑧云螭(chi)斜錯:云與螭(獸名,外形像龍而無角)互相掩映交錯。④其文爛
如:它的花紋斑斕。⑤淬(cut):金屬燒熱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數:多次爭辯。辨,
通“辯”。⑦折辱:挖苦。
[文言知識]說“誠”。“誠”可指“誠實”、“誠心”。如“心誠則靈”,又如“無誠意則去”。上
文“是誠非真也”中的"誠”,解為"確實”、”的確”,作副詞用,句意為這的確不是真品。又,
“吾誠章某之子”,意為我確實是姓章的兒子。它又解為“如果”,如“誠能如此,則王業可
興矣”,意為如果能這樣,那么大王的功業可興盛了。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布衣②焉③象④穴
⑤略類⑥第⑦孰⑧次第⑨己⑩噤
2.翻譯:①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
②其形酷肖是;
③吾今然后知勢足以變易是非也;
④士之于文亦然?
3.本文主題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強弱之辯
夫強不自強,因弱以奉①強;弱不自弱,因強以御②弱。故弱為強者所伏,強為弱
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所謂弱者,豈怯懦之謂
耶?蓋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剛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雖剛矣,
折之而不可以續;水雖柔矣,斬之而不可以斷;則水柔能成剛,金剛不輟③其弱也。(選
自唐.羅隱《兩同書》)
[注釋]①奉:尊重。此指陪襯。②御:支配,此指顯出。③輟(chu6):停。此指消除。
[文言知識]“然則”及其他。“然則''在文言中是個固定詞組,相當于“既然(這樣),那
么……”,上文”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意為既然這樣,那么所謂強者,難道說的
只是健壯勇敢的人嗎?又,“雖然”,相當于"雖(這么說),然而……”,如“雖然,其事有本
有原”,意為雖這么說,然而那事情還有本源。又,“于是”,相當于"在這個時候”,如“于
是暴雨,人皆避之”,意為在這時候突然下雨,人們都躲南了。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夫②宗③金_________④至
2.翻譯:豈怯懦之謂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諸葛亮傳略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①,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②,
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于草廬
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厚相結納。及魏武帝③南征,荊州劉琮④舉州委質⑤而備
失勢,眾寡而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⑥。權既宿
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
乘勝克捷,江南⑦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帝號,拜
亮為丞相。(選自晉?陳壽《進(諸葛亮集)表》)
[注釋]①八尺:漢時1尺約合今7寸。②擾亂:動亂。③魏武帝:曹丕稱帝后追贈父親曹
操為魏武帝。④劉琮:劉表之子。⑤舉州委質:意為把整個荊州送給曹操而自己投降曹
操。⑥吳會:吳國。⑦江南: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
[文化常識]“九州”之說。我國古代歷來有“九州”之說,意為中華大地由九州組成。但說
法不一。《尚書。禹貢》上指冀(今山西一帶)、兗(今河北一帶)、青(今山東一帶)、徐(今徐
州一帶)、揚(今長江下游地區)、荊(今湖北、湖南一帶)、豫(今河南一帶)、粱(今四川一帶)、
雍(今陜西、甘肅一帶)。而《呂氏春秋》上有幽州而無梁州;《爾雅》上有幽州、營州而
無青州、梁州。上文所說的荊州與益州(今四川一帶)是古代兩大行政區劃。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少②逸③殊量④納⑤既?拜—
2.翻譯:①時人異焉;
②眾寡而無立錐之地:
③權既宿服仰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與武帝交戰”其中“交戰”是指之戰。
15.千軸不如一書
柳開①少好任氣②,大言凌物。應舉③時,以文章投主司④于簾⑤前,凡千軸⑥,
載以獨輪車。引試⑦日,衣桐⑧自擁車入,欲以此駭眾取名。時張景⑨能文有名,唯袖
一書簾前獻之。主司大稱賞,擢景優等。時人為之語曰:“柳開千軸,不如張景一書。”
(選自宋?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①柳開:北宋人。②任氣:任性氣盛。③應舉:參加科舉考試。④主司:主考官。
⑤簾:指主考官辦公的地方。⑥軸:古人將文章寫在橫幅上,然后裱成卷軸。⑦引試:
面試。⑧稠(IGn):古代讀書人穿的圓領大袖外套。⑨張景:柳開的學生。
[文言知識]說“物”。宇宙中客觀存在的都稱“物”。山、水、書、衣、車等人們視為“物
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為
說大話傲視他人。“物議”、”物論”即為他人所議論批評,“物故”為人死。成語“待人接物”,
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說、戲劇中的“人物”,并非“人”與“物件”,而是“人”,
因為“人''與"物"同義,它是個雙音同義詞。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少②凡③擢
2.翻譯:唯袖一書簾前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千軸”為什么不如“一書”,這中間存在一個什么問題?
16.答蘇邁書①
辱書勤懇千萬②,觀所自道③從學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竊窺公學問之意甚美,顧
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然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閑散耶?''三人行,必
有我師”,此居一州一縣求師之法。讀書光陰,亦取諸鞍乘之間耳。(選自宋?黃庭堅《山
谷全集》)
[注釋]①答蘇邁書: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給蘇邁的回信摘錄。蘇邁是蘇軾的長子。
②辱書勤懇千萬:意為你在來信中懇切地說了許多求學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說。
[文言知識]說“顧工“顧”解釋為“看”、“回頭看”、“拜訪”等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
兩個義項要特別注意:一、指"只是“、"但上文”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意為只是自
身己在官府,便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又,《廉頗藺相如列傳》:“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
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又,《促織》:“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
笑。''上述兩例中的“顧”,也解釋為“只是二、指"反而“、“卻《為學》:“人之立志,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病②竊③學問
2.理解:“從學就仕”是分別指與
3.理解:“取諸鞍乘之間耳''中的"鞍''與"乘"分別指與
4.翻譯: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閑散耶?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是所說。
17.蒲松齡之妻
五十余猶不忘進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須復爾!倘命應通顯,今已臺閣③矣。山
林目有樂地,何必以肉鼓吹④為快哉!”松齡善其言。顧兒孫入闈⑤,褊心⑥不能無望,往
往情見乎詞,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聞。松齡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
⑧耶?”答曰:“我無他長,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孫,能繼書香,衣食不至凍餓,天賜不為
不厚.自顧有何功德,而尚存缺望⑨耶?”(選自清.蒲松齡《述劉氏行實》)
[注釋]①進取:此指通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蒲松齡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第。②孺(m)
人:妻子。③臺閣:宰相。④以肉鼓吹:猶言一呼百諾。⑤入闈:參加科舉考試。⑥褊(biNn)
心:私心。⑦穆如者:端莊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貴夫人。⑨觸(juC)望:不滿
二m
思O
[文言知識]說“顯"顯”是個多義詞。一、指“明顯”、“顯著成語有"顯而易見二、
指“高貴”。上文“倘命應通顯“,意為如果命運中應該通達顯貴。所謂“顯宦,’即是顯貴的
高官。三、指“顯出”、“表現”。如“大顯身手”。四、舊時對先人的美稱。如“顯考”(已死
去的父親)、“顯妣”(已死去的母親)。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快②罔③但
2.翻譯:①君勿須復爾;
②松齡善其言乎詞;
③往往情見: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顧”:①“頤兒孫入闈”中的“顧",解釋為;
②“自顧有何功德"中的"顧",解釋為
18.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
敏視學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生。踏過橋下,文敏從輿④中望見先生短葛衣,
持蕉扇,與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輿揖日:“前輩在此乎?”時先生以扇自障,業知不可
避,即回面話曰:“汝已見我耶?''文敏曰:“正詣宅謁前輩耳。”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
從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卻之。始尋道反。文敏去,諸少年共博者始從橋下出,驚問
日:“汝何人?學使⑤見敬若此?“曰:“此我衙門中后輩耳。’‘遂不告姓名去。(選自清?洪亮
吉《洪北江詩文集》)
[注釋]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檢討(即翰林院里掌管編修國史的人)。②錢
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視學:職官名稱。此指以視學身份視察學校。④輿(yU):轎子。⑤
學使:即“視學
[文言知識]說“固”。“固”是個多義詞,常見的義項有:一、指“堅固如成語"固若金湯
二、指“堅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卻之”,其中兩個“固”均指“堅持”、"堅決三、
指“本來”、“誠然”。如《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四、指"豈"、“乃”,表反詰。
如“仁者固如此乎?”意為有仁慈心腸的人難道會這樣嗎?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或—②博―③酣④揖—⑤業―⑥卻―⑦反
2.翻譯:①張蓋往訪先生;
②正詣宅謁前輩耳;
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從者;
3.選擇:上文“學使見敬若此''中的"見"有以下解釋,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指代“你”;②看見;③被;④同“現”。
19.答李幾仲書①
天難生于才②,而才者須學問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則不得歸怨于天也。
世實須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嘗以世不用而廢學問;其自廢惰歟,則不得歸怨于世
也。凡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時聞天下長者之言,足下以為然,當繼此有進于左右。
(選自宋?黃庭堅《山谷全集》)
[注釋]①這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給一位年輕人的信(摘錄)。②天難生于才:天才是很難出
現的。③足下:您,對對方的敬稱。④中朝:朝廷中。
[文言知識]說“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動詞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試題及答案
- 2025衛生資格考試的復習進度與試題與答案
- 經濟法概論備考攻略及試題與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運行機制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2025年自考英雄試題及答案分析
- 行政法學的未來研究愿景試題與答案
- 護士臨床思維能力試題及答案
- 衛生資格考試復習計劃試題及答案制定
- 第2節 排列與組合
- 制圖員三級理論復習試題附答案
- 京東考試答案
-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指導記錄6篇
- 跨越架施工方案
- 古書院礦1.2Mt新井設計(機械CAD圖紙)
- 財產和行為稅納稅申報表
- 人民幣全版(錢幣)教學打印版word版
- 貝氏體鋼軌超高周疲勞行為的研究課件
- 人員能力矩陣圖
- 多智能體系統教材課件匯總完整版ppt全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案課件合集
- 購物中心租金修正測算
- 冀教版八年級下冊nit 5 Buying and Selling Lesson 30 A Cookie Sale課件(共13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