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含答案】_第1頁
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含答案】_第2頁
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含答案】_第3頁
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含答案】_第4頁
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5高考倒計時生物大突破:人類與環境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1.科學家通過對化石資料的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地質年代里,一共發生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于三萬年前,持續到現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的增長、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生境喪失。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A.生物多樣性在促進生態系統中基因流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間接價值

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

C.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

D.人類活動總是使生物群落朝著物種豐富度降低、群落結構簡單的方向發展2.某地湖泊由于大量生活及工業污水導致每年5、6月份浮游藻類大量繁殖而產生“水華”現象。科研人員利用甲,乙兩種本地沉水植物進行了相關修復實驗,測量水樣中總氮、總磷和葉綠素a的含量變化,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總氮(mg/L)總磷(mg/L)葉綠素a(mg/L)對照水樣1.730.07122甲1.250.0513乙1.410.03912A.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

B.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C.該湖泊中總磷的含量對浮游藻類生長的影響更大

D.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生產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3.近年來我省各地農村規模化養殖發展很快,但規模化養殖場污水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突出。圖為集污水凈化、養魚、休閑為一體的人工濕地示意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流經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人工濕地具有美化環境和凈化水質的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和間接價值

C.人工濕地主要利用了蘆葦吸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現了污水凈化

D.少量的污水流入濕地不會造成明顯影響,說明濕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穩定性4.升金湖有著“中國鶴湖”之稱,平水期至枯水期的升金湖主要濕地可劃分為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兩大系統,12種類型。每年到升金湖越冬、停歇補食、繁殖和棲息的水禽多達8~10萬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濕地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的功能,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建造人工濕地可以改善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使其環境容納量增大

C.在鳥類到升金湖越冬期間,人為提供鳥食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設計人工濕地時要遵循自生、協調、整體等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5.微山湖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一度遭到嚴重污染。近幾年通過大規模的退耕還湖、生態補水、清淤等措施,使水質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微山湖再現草長鶯飛的景象。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保護微山湖濕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微山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B.退耕還湖、生態補水、清淤等措施提高了微山湖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

C.投放化學殺藻劑殺死浮游藻類可降低水體中的氮、磷含量,抑制水體富營養化

D.微山湖濕地在蓄洪防旱、旅游觀光等方面體現的生物多樣性間接價值大于其直接價值6.重慶市曾推廣“稻+N”循環生態種養殖模式,將單一的農田變成了復合式的綠色生態田。“稻+N”就是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通過降低種植密度,營造生存環境。讓鴨、魚、泥鰍、小龍蝦、蛙等物種在稻田中生長,形成一個生態互補、高效、高質的種養殖模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僅在稻、鴨、魚等生物構成的群落內不能完成物質循環

B.此生態模式通過延長食物鏈的方法提高能量傳遞效率,同時獲得更多的產品

C.“稻+N”生態模式可以提高對空間和資源的利用率

D.此生態模式遵循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和協調等原理7.研究者探究本土植物對外來物種紫莖澤蘭入侵的抗性,結果如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注:NRI指數值越大,表示本地物種與紫莖澤蘭間的親緣關系越近A.提高灌木層物種多樣性可顯著抑制紫莖澤蘭的入侵

B.群落物種多樣性越高,入侵物種可利用資源越少

C.NRI指數越大,生態位重疊程度越高,抵抗入侵能力越強

D.應從其他地區引入紫莖澤蘭的近緣物種,來防控其入侵8.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保存了地球同緯度地帶唯一完好的北亞熱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是野生動植物的避難所和眾多珍稀瀕危、特有生物的棲息地,有珙桐、金絲猴等國家I級保護野生動植物13種,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三峽庫區最大的天然綠色屏障。對該公園生態系統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建立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屬于就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B.涵養水源和綠色屏障的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C.可布置多個紅外相機來調查某區域金絲猴的個體數量

D.保護生物多樣性要禁止開發和利用森林公園中的各種資源9.生物在自然條件下,數量減少到維持種群繁衍所需的最小值以下時,滅絕幾乎是篤定的結局,這種狀態稱為物種的功能性滅絕。處于功能性滅絕狀態的生物,通過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使種群數量逐步恢復,如朱鸚、大熊貓等。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處于功能性滅絕的朱鸚種群已喪失其生態功能,不具有間接價值

B.處于功能性滅絕的大熊貓種群內信息傳遞成本增大,自然繁殖成功率低

C.保護朱鸚棲息地、建設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屬于不同的保護措施

D.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及人類獵殺是生物出現功能性滅絕的主要原因10.海水長期沖蝕作用是造成海岸崩塌的原因之一,生態護坡技術可以有效緩解海岸崩塌。生態護坡是綜合工程力學、土壤學、生態學和植物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對斜坡或邊坡進行保護,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組成的綜合護坡技術,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護坡應選擇本地物種植被,依據的是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

B.生態坡地同時種植草本和灌木,能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C.進行生態護坡建設時,將生態與社會、經濟結合起來,此遵循了循環原理

D.生態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種類的分布差異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11.《呂氏春秋》中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關于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有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草原上放養的牲畜過多,會使部分個體餓死,但牲畜的環境容納量不變

B.“竭澤而漁”使魚蝦數量大幅度低于

K/2,可能會使生態系統發展停滯甚至崩潰

C.對于自然資源,我們應反對掠奪式開發利用,而不是禁止開發利用

D.只有正確處理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人類唯一正確選擇12.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通過“魚食昆蟲雜草-魚糞肥田”的方式設計的稻魚共生系統,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科研人員進行了稻魚共作模式和水稻單作模式的比較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項目雜草存量(kg/畝)化肥施用量(kg/畝)農藥(kg/畝)玉米飼料(kg/畝)水稻產量(kg/畝)稻魚共作模式532.423.265640.8水稻單作模式25082.961.50477.8A.水稻單作系統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均更高,會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B.稻魚共生系統增強了土壤肥力,其設計體現了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C.相比水稻單作系統,稻魚共生系統投入的飼料增加,不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

D.相比稻魚共生系統,水稻單作系統沒有消費者,自我調節能力差,抵抗力穩定性低13.多種多樣的植物在生態系統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功能,構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具有相似的結構或功能。為研究某生態系統的植物功能群對空心蓮子草入侵的影響,科研人員將一個圓形樣地劃分為A區、B區和C1~C5區,除A區外,其余各區大小相同。各區種植情況如圖1所示,其中C3~C5區中植物功能群數目相同但物種數目分別為4、8、16種。第3、7、13天測定B、C區空心蓮子草入侵狀況,得到圖2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空心蓮子草在入侵初期,種群數量可能呈現“J”形增長

B.空心蓮子草入侵后能夠增加本地物種多樣性,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C.本地植物與空心蓮子草的競爭可緩解入侵,植物功能群越豐富的群落越不容易被入侵

D.功能群數目相同時,物種數目對空心蓮子草的入侵無明顯影響14.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養魚的國家,一般認為池塘養魚始于商代末年。《詩經·大雅·靈臺》記載“王在靈沼,于物魚躍”,這是關于池塘養魚的最早記錄。《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用密網捕撈魚類,魚鱉之類的水產品就會吃不完。體現了魚類捕撈的策略。下列有關池塘漁業養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B.將不同魚類進行混養,使其置于各自的生態位以充分利用資源

C.池塘漁業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輸入來自池塘內生產者的光合作用

D.可以將漁業養殖和作物種植相結合建立生態農業,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15.從泰山景區管委會獲悉,隨著今年以來新發現了北短翅蝗鶯、高原巖鸚等珍稀野生鳥類,目前泰山野生鳥類記錄已達342種。泰山已經成功申報成為“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范觀測樣區”。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鳥類)項目最終目標是構建布局合理、覆蓋所有動物地理單元的鳥類觀測網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泰山鳥類資源豐富,其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

B.北短翅蝗鶯棲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鶯群落

C.高原巖鷚等珍稀野生鳥類可能是從其他地區遷徙來的

D.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范觀測樣區可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支撐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16.桑基魚塘是一種典型的水陸物質和能量交換型生態工程,農民用桑葉養蠶、蠶沙(蠶糞便)養魚、塘泥肥桑,桑茂蠶肥,三者相互促進,形成了良性循環。位于北回歸線上的廣東順德就有一片蘊藏著中國古代農耕文明智慧的桑基魚塘,如圖為其中的能量流動簡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將蠶沙(糞便)投入魚塘給魚食用,蠶沙的能量屬于第____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魚屬于_________________。物質循環過程伴隨著能量流動,據圖分析,輸入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和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某同學認為魚塘是一個生態系統,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人工生態系統可實現“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這主要應用的生態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該農業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垃圾分類是最近熱門的話題之一,我國有多個城市將垃圾分類納入法制框架。城市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所組成的人工生態系統,對城市環境的治理要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來考慮,即用生態工程的方法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回答下列問題。(1)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修復、重建,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2)城市過度的人工碳排放,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中的CO2濃度偏高從而形成______________效應。科研人員通過研制和開發新能源代替煤能源,其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建設“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的一個通常做法是回收利用雨水,城市蓄水池內不僅安裝了現代化的雨水凈化系統,還種植了許多水生植被輔助凈化,這些植物的引種需遵循____________原理。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體現了_____________原理。(4)城市中的垃圾經過降解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填組成成分)。根據生態工程方面的內容,請你列舉出一種實現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為打造“藍色糧倉”,近年來我國自主設計并應用深海智能網箱進行水產養殖。單體網箱有效養殖容積達70000m3(1)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大黃魚同化量有兩個去向,分別是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和

。盡管流動的海水能為大黃魚帶來小魚、小蝦等天然餌料,但其數量明顯不及人工飼料投放量大,故深海智能網箱中的生物量金字塔呈

的形狀。(2)為探究氣候變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者將20個網箱均分成兩組,對照組保持環境溫度,實驗組始終比對照組高4°C(利用溫控裝置)。檢測發現浮游動、植物的生物量變化(單位體積水體中生物體的質量)如下圖所示,該圖結果說明的結論是

。碳在該海域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的形式傳遞,碳循環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

(3)為充分利用海洋的空間和資源,請根據立體化養殖模式,提出一條能提高經濟效益的合理化建議:

???????。19.崇明東灘位于長江口,每年冬季有大量的越冬水鳥在此棲息。現有一種叫互花米草的外來植物在崇明東灘的灘涂濕地快速擴展,排斥鳥類的主要食源植物海三棱藨草(也是浮游動物、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及蘆葦;互花米草植株密度非常高,鳥類無法棲息。入侵植物形成的這種生物多樣性匱乏的區域,被形象地稱為“綠色沙漠”。(1)崇明東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除上述材料中提及的動植物外,還應有的生物成分是

,越冬水鳥在該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2)圖1表示該生態系統中某兩個營養級(甲、乙)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e表示能量值,則乙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圖1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長、發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為

(用圖1中字母和計算符號表示)。(3)崇明東灘鳥類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是

。為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最好種植海三棱藨草和蘆葦等,蘆葦還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植物,采取此項措施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是

。(4)以“海三棱藨草”為例,探究濕地生態系統的部分功能,據圖2分析,海三棱藨草能凈化水質的原因是

???????。20.空心蓮子草為一種多年生簇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繁殖能力強、可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屬于惡性入侵雜草。為保護本地多樣性,科研人員研究了物種多樣性對空心蓮子草蓋度(茂密程度)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心蓮子草入侵某地區后,其種群數量通常呈“______”型增長,導致當地動物多樣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2)調查空心蓮子草時一般統計蓋度而不是統計種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物種多樣性高可______空心蓮子草的入侵優勢。

(3)研究表明多種多樣的植物在生態系統中發揮的功能各不相同,構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則具有相似的結構或功能。為進一步探究物種多樣性對空心蓮子草蓋度影響的機制,科研人員將一個圓形樣地劃分為A區、B區和C1~C5區(除A區外,其余區域大小相同)。各區種植情況如圖2所示,其中C3~C5區中植物功能群數目相同但物種數目分別為4、8、16種。第3、7和13天測定B、C區空心蓮子草入侵狀況,得到圖3所示結果。

①科研人員種植順序應為______。

a.A區和C區同時種植

b.先種植A區,一段時間后再種植C區

c.先種植C區,一段時間后再種植A區

②據圖2分析,C區空心蓮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區,說明______。

③分析C1~C5區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4)生產實踐中,人們采用人工、機械鏟除、打撈或噴灑使它隆(一種農藥)的方法去除空心蓮子草,屬于______防治;此類方法難以長時間將空心蓮子草種群數量控制在較低水平的原因是______。科研人員提出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空心蓮子草的入侵,請提出合理建議:______。(至少答出2點)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A、生物多樣性指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在促進生態系統中基因流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即間接價值,A正確;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B正確;C、新物種的產生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空間,在人類參與下,自然環境越來越來差,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C正確;D、人類活動還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使群落朝著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發展,D錯誤。故選D。2.【答案】A

【解析】A、選擇本地物種進行生態修復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協調原理,可避免外來物種入侵,A正確;

B、甲、乙植物減弱“水華”現象是其生態價值的表現,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B錯誤;

C、葉綠素a含量變化代表的是浮游藻類變化情況,對比表格中總磷含量的變化,種植兩種沉水植物后總氮降低的更多,由此可見N對浮游藻類的生長影響更大,C錯誤;

D、葉綠素a含量越多說明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華”現象更加嚴重,湖泊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弱,D錯誤。

故選A。3.【答案】A

【解析】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中的有機物中能量,A錯誤;

B、人工濕地具有美化環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凈化水質的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B正確;

C、人工濕地主要通過蘆葦過濾吸附污染物以及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機物實現了污水凈化,C正確;

D、少量的污水流入濕地不會造成明顯影響,能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說明濕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穩定性,D正確。

故選A。4.【答案】C

【解析】A、濕地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功能,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A正確;B、建造人工濕地,可以大大改善一些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從而使其環境容納量增大,B正確;C、為越冬鳥類提供食物不會影響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錯誤;D、生態工程要遵循自生、協調和整體等原理,設計人工濕地也不例外,D正確。故選C。5.【答案】A

【解析】A、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及風景名勝區等,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所以保護微山湖濕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微山湖濕地自然保護區,A正確;B、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是恢復力穩定性,退耕還湖、生態補水、清淤等措施提高了微山湖濕地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并非恢復力穩定性,B錯誤;C、投放化學殺藻劑可以殺死浮游藻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一方面化學殺藻劑會污染濕地中水體,另一方面浮游藻類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氮、磷等無機鹽仍然在增加,不能抑制水體富營養化,C錯誤;D、微山湖濕地的蓄洪防旱等體現生物多樣性間接價值遠大于直接價值,旅游觀光屬于直接價值,D錯誤。故選A。6.【答案】B

【解析】A、物質循環發生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在生物群落內部不能完成循環,A錯誤;

B、“稻+N”循環生態種養殖模式形成一個生態互補、高效、高質的種養殖模式,進而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時獲得更多的產品,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B錯誤;

C、“稻+N”生態模式合理設計群落結構,進而可以提高生物群落對空間和資源的利用率,C正確;

D、此生態模式是利用生態工程的自生和協調等原理設計的,進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獲得了高效益,D正確。

故選:B。

生態工程是人類學習自然生態系統“智慧”的結晶,是生態學、工程學、系統學、經濟學等學科交叉而產生的應用學科。生態工程以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能為基礎,遵循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7.【答案】D

【解析】A、分析圖1可知,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越大,紫莖澤蘭入侵強度越低,所以提高灌木層物種多樣性可顯著抑制紫莖澤蘭的入侵,A正確;B、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越大,紫莖澤蘭入侵強度越低,說明群落物種多樣性越高,入侵物種可利用資源越少,入侵強度越低,B正確;C、圖2顯示,NRI指數越大,表示本地物種與紫莖澤蘭間的親緣關系越近,生態位重疊程度越高,本地物種與紫莖澤蘭間的競爭越激烈,抵抗入侵能力越強,導致紫莖澤蘭入侵強度越低,C正確;D、若從其他地區引入紫莖澤蘭的近緣物種,該物種可能也會成為威脅本土植物的入侵物種,也有可能與紫莖澤蘭進行近緣雜交,導致紫莖澤蘭和它的近緣物種進一步擴散,D錯誤。故選D。8.【答案】D

【解析】A、就地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有效措施,建立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屬于就地保護,A正確;B、涵養水源和綠色屏障的功能屬于生態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B正確;C、可隨機布置多個紅外相機來調查某區域金絲猴的個體數量,屬于樣方法,C正確;D、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合理開發和利用森林公園中的各種資源,D錯誤。故選D。9.【答案】A

【解析】A、處于功能性滅絕的朱鸚種群還可持續存在一段時間,仍能發揮一定的生態功能,具有間接價值,A錯誤;B、處于功能性滅絕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小,個體間相遇概率大大降低,種內信息傳遞成本增大,自然繁殖成功率低,B正確;C、朱鸚棲息地的保護屬于就地保護措施,建設大熊貓人工繁育基地屬于易地保護措施,C正確;D、棲息地破壞并減少、氣候變化及人類獵殺是生物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D正確。故選A。10.【答案】B

【解析】A、生態護坡應選擇本地物種植被,依據的是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A錯誤;B、坡地上同時種植草本和灌木能使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復雜化,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增強,B正確;C、進行生態護坡建設時,將生態與社會、經濟結合起來,遵循了整體原理,C錯誤;D、生態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種類的分布差異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D錯誤。故選B。11.【答案】A

【解析】A、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許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用

K

值表示,環境容納量不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而變化,過度放牧可能會導致草場退化,環境容納量變小,A錯誤;B、“竭澤而漁”使魚蝦數量大幅度低于K/2,可能會使生態系統發展停滯甚至崩潰,B正確;C、對于自然資源,提倡合理開發,而不是禁止開發,C正確;D、只有正確處理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人類唯一正確選擇,D正確。故選A。12.【答案】B

【解析】A、水稻單作系統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較高,但是投入高且污染環境,所以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較低,A錯誤;B、據分析可知,稻魚共生系統增強了土壤肥力,實現物質循環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其設計體現了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B正確;C、稻魚共生系統投入的飼料增加,提高了物質的利用效率,最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利于碳中和,C錯誤;D、水稻單作系統存在消費者,例如蝗蟲等,D錯誤。故選B。13.【答案】B

【解析】A、在入侵初期,空心蓮子草的種群數量呈“J“形(型)增長,與入侵地資源和空間充足、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因素有關,A正確;

B、空心蓮子草入侵后可能會影響或破壞當地物種,導致本地的物種多樣性降低,不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B錯誤;

CD、分析題圖,B區不種植功能群,C區種植了功能群,而圖2中顯示C區空心蓮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區,說明本地植物的生長能減緩空心蓮子草的入侵;C1~C5的功能群數分別為1、2、4、4、4,C3~C5區物種數目依次增加,據圖2可知,入侵程度相對值C1最大,C2次之,C3、C4、C5都比較低且差不多,說明植物功能區越豐富的群落越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數目相同而物種數目不同,則被入侵程度無顯著差異,CD正確。

故選B。14.【答案】C

【解析】A、“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說明應適度保護幼體,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A正確;B、魚類養殖時應盡量將生態位不同的魚置于池塘中混合養殖,以降低魚的種間競爭,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B正確;C、池塘漁業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其能量輸入來自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和人類投放的餌料,C錯誤;D、將漁業養殖和作物種植相結合,如稻田養魚,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正確。故選C。15.【答案】B

【解析】A、鳥類資源豐富,其間接價值大于直接價值,A正確;B、群落是一定區域內的所有生物,北短翅蝗鶯棲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鶯種群,B錯誤;C、泰山景區對于鳥類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高原巖鷚等珍稀野生鳥類可能是從其他地區遷徙來的,C正確;D、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鳥類)項目最終目標是構建布局合理、覆蓋所有動物地理單元的鳥類觀測網絡,可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支撐,D正確。故選B。16.【答案】(1)一

消費者和分解者

魚飼料等中的化學能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生產者或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魚塘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統一的整體

(3)循環

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低

【解析】(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魚既是消費者,也是分解者(以蠶沙為食),蠶沙(糞便)的能量不屬于蠶的同化量,是桑樹固定的能量,屬于第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該系統為人工生態系統,流經該系統的總能量不僅來自系統內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還有人工投喂的魚飼料等中的化學能。

(2)據圖分析,A和B是第一營養級生物同化的能量減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故A和B是(桑、浮游植物等生產者)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內,由生物群落與它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魚塘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統一的整體,因此魚塘是一個生態系統。

(3)該生態工程促進了系統的物質遷移和轉化,實現了不斷循環,減少了整個生產環節“廢物”的產生,故主要應用的生態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環;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人工生態系統的組分較少,營養結構簡單,其自我調節能力較低,所以抵抗力穩定性較低。

故答案為:

(1)一

消費者和分解者

魚飼料等中的化學能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2)(生產者或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魚塘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統一的整體

(3)循環

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低

1、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種類越少,營養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穩定性就越低。

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養結構就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

3、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三者缺一不可;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動力,信息傳遞則決定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方向和狀態;信息傳遞一般是雙向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

4、生態工程依據的生態學原理有自生原理(由各種組分形成的整體可以自我維持)、循環原理(豬糞等廢物充分的被利用)、整體原理(需要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的影響力)、協調原理(需要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環境容納量等問題)等。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以及生態工程依據的生態學原理,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了學生分析圖形、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的能力。17.【答案】(1)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2)溫室

減少了污染(3)協調

整體(4)分解者

改露天放置為掩埋處理,地表種植植物;燃燒發電等(合理即可)

【解析】(1)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生態經濟之路,生態經濟所遵循的主要原則是循環經濟。(2)城市過度的人工碳排放,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中的濃度偏高從而形成溫室效應。科研人員通過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優點是減少了污染。(3)建設“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的一個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內不僅安裝了現代化的雨水凈化系統,還種植了許多水生植被輔助凈化,這些植物的引種需遵循協調原理;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體現了整體原理。(4)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城市中的垃圾經過降解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生態工程方面的內容請你列舉出一種實現城市垃圾的處理辦法:如改露天放置為掩埋處理,于地表種植植物;燃燒發電等。

故答案為:(1)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2)溫室

減少了污染(3)協調

整體(4)分解者

改露天放置為掩埋處理,地表種植植物;燃燒發電等(合理即可)18.【答案】(1)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上寬下窄(或倒金字塔)(2)溫度升高,浮游動、植物的生物量降低

含碳有機物

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

CO2

的形式進行,大氣中

C(3)海面養殖藻類植物(如紫菜等)或海底養殖貝類或螺類(如扇貝、牡蠣等)

【解析】(1)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某一營養級的同化量包括兩大去向: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其中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又可以分為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最高營養級除外)、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暫時未被利用的能量;由于“天然餌料,但數量不及人工飼料投放量大”,意味著深海智能網箱中的生物量金字塔呈上寬下窄(倒金字塔)的形狀。(2)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主要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物,即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據圖分析可知升溫導致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都降低,即該圖結果說明的結論是溫度升高,浮游動、植物的生物量降低。碳在該海域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CO2的形式進行,大氣中CO2能隨大氣環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故碳循環具有全球性。(3)立體化養殖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故能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為:海面種植藻類(如紫菜)或海底養殖貝類或螺類(如扇貝、牡蠣等)。19.【答案】(1)分解者

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2)c

a-b(3)某些鳥類的棲息地喪失或碎片化

協調和整體(4)海三棱藨草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