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7.2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歷史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7.2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歷史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7.2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高中歷史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7.2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課時作業](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2024·遼寧大連八中月考)斯大林曾說:“蘇維埃國家在原則上不能靠實行如劫掠殖民地或戰敗國人民一類的齷齪方法汲取工業化資金。至于借用外債的這種方法,蘇聯卻沒有加以利用的機會,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拒絕借款給蘇聯。”為擺脫這一逆境,蘇聯實施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農業集體化政策 D.社會主義工業化政策解析:材料文字說明蘇聯進行工業化建設須要大批資金,而蘇聯既不能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謀求貸款,更不能采納殖民掠奪的方式為工業化建設積累資本,蘇聯的工業化建設只能依靠自己國內資金,為此蘇聯實行農業集體化政策,所以答案選C項,A、B兩項蘇聯尚未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D項強調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而非解決工業化建設資金方法。答案:C2.1925年12月,聯共(布)通過如下決議:“最主要的任務是……在社會主義國營工業的領導下依靠合作社將日益眾多的農戶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軌道。”這表明蘇聯將()A.與美國綻開經濟戰 B.進行農業集體化C.增加國有企業自主權 D.實行實物配給制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歷史學問的實力,由材料中“將農戶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軌道”可知,蘇聯將實行的是農業集體化運動。答案:B3.有學者認為:新經濟政策不是被“取締”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夠擔當如此沉重的任務而被“壓垮”了。“壓垮”新經濟政策的是()A.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武裝干涉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的經濟和政治危機C.蘇俄國民經濟的復原工作D.蘇聯國家工業化的要求解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完成了A項;新經濟政策基本完成了B、C兩項。因此,正確的選項是D項。答案:D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中說:“大蕭條的影響和意義還因為蘇聯幾個五年安排的勝利而變得更加突顯。在西方經濟的確是亂成一團的同時,蘇聯則正在接著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獨特試驗。”“獨特試驗”主要表現是()①優先發展重工業②解除部分企業的國有化③實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④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斯大林模式。題目中的“大蕭條”指的是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此時的蘇聯在經濟上正在形成斯大林模式。該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工業上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上走集體化農莊的道路。故①③④表述正確。②為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故解除。答案:D5.右圖是美國胡佛探討所檔案館館藏的一張蘇聯宣揚畫。宣揚畫敦促工人們加入生產突擊隊,以實現斯大林的五年安排,原畫上寫著:“我們要打倒懶散的工人。”該宣揚畫反映了()A.余糧收集制挫傷了工人主動性B.新經濟政策無法調動工作熱忱C.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全面綻開D.蘇聯工業化運動全面綻開解析:A項是錯誤的,余糧收集制是列寧時期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B項敘述本身錯誤。C項應當是工業化而不是農業集體化。答案:D6.(2024·北京市西城區高一期末考試)斯大林時期,蘇聯經濟體制的主要特點是()A.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 B.安排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C.多種全部制經濟并存 D.擴大國營企業的自主權解析:斯大林時期,蘇聯經濟體制的主要特點是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故A項正確;斯大林時期并未建立市場經濟,故B項錯誤;斯大林時期,蘇聯實行單一的公有制,不存在多種全部制經濟并存的狀況,故C項錯誤;擴大國有企業的自主權是蘇聯經濟改革時期的措施,故D項錯誤。答案:A7.20世紀30年頭以來,“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先于飲食、住房、醫院、學校和服務行業。……工業化加上類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材料理解最為精確的是,斯大林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不利于生產發展B.工業化的加速發展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C.單一的公有制體制阻礙了生產發展D.工業化加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改善民生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在斯大林模式實行的前期推動了蘇聯經濟發展,使蘇聯躍居歐洲第一,世界其次,故A項錯誤;工業化的加速發展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體現斯大林模式弊端,表述不全面,故B項錯誤;斯大林模式實行前期,在工業化方面成果顯著,故C項錯誤;材料中“工業化……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體現了斯大林模式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沒有改善民生,故D項正確。答案:D二、非選擇題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對列寧而言,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只是一次短暫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25年,蘇聯復原國民經濟后,進入了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它從1926年到1940年。這個時期,蘇聯一方面加強無產階級專政,另一方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史仲文、胡曉林《世界全史》材料三(斯大林時期的)五年安排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同一時期西方經濟的崩潰。社會主義不再是空想家的夢,它是發展中的事業。美國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從蘇聯回國后聲明:“我看到了將來,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懷疑看法轉變為真正的愛好,有時轉變為仿照。——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新經濟政策“新”在何處。(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為實現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開創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表現和特點。(3)材料三中的“西方經濟的崩潰”指的是哪一歷史事務?當“西方經濟的崩潰”擴散時,蘇聯為什么沒有受到較大沖擊?西方國家對蘇聯的“仿照”指的是什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蘇聯(俄)各時期的經濟政策及其產生的影響和中國現代化建設可以從中吸取的閱歷教訓。第(1)(2)問主要考查基礎學問,較易回答。第(3)問考查學生宏觀上把握全球經濟發展狀況的實力。答案:(1)適當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2)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