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下冊第三單元·單元寫作任務高中階段,能夠清晰地說明事理尤為重要,本次單元寫作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樂毅、羊祜、諸葛亮、謝安、韋睿、岳飛等,儒將也。”——鄭觀應《盛世危言》何為儒將?如果讓你清晰地闡明這一事理,你認為,要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從哪些方面來說?舉哪些例子?怎么將事理說得更深入全面?寫作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明確事理說明文的寫作要求,掌握寫作技巧。了解事理說明文的基本特點與結構安排,熟悉說明方法。學習本單元課文的思維方法,并在寫作實踐中靈活運用。選擇合適的說明方法和表達方式,做到清晰地說明事理。*注:
課件參考現代教育出版社的《高分作文技法突破》高中基礎版
第七章基礎知識儲備方法技巧指津典例寫作示范單元寫作訓練基礎知識儲備1.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分為:2.根據說明語言特色與表達方式的不同,分為:1.事物說明文2.事理說明文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重在介紹事物的特征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特點、用途等作客觀而準確的說明,使讀者了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回答“是什么”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質將抽象事理的成因、關系、原理等說清楚,使讀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回答“為什么”在說明事物或事理時,段落層次之間有一個總分關系,表現為由總到分、由分到總、由總到分再到總。如梁思成的《中國建筑的特征》在主體部分即采取先分后總的結構。1.總分式在說明事物或事理時,各層次之間的關系是平行并列的。如培根的《論讀書》,三個部分分別說了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好處,就是采用并列式的結構。2.并列式后面內容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各層之間的關系是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原因到結果等等。如竺可楨的《向沙漠進軍》逐步闡述了“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就是采用了遞進式的結構。3.遞進式【附1】說明性文章常見的說明方法舉出實際例子來說明事物,使事物具體化,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了事物。又如天壇皇穹宇與羅馬的布拉曼提所設計的圓亭子,雖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體裁的“文章”。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在其他體系建筑中,屋頂素來是不受重視的部分……但在中國,古代智慧的匠師們很早就發揮了屋頂部分的巨大的裝飾性。
(《中國建筑的特征》)舉例子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斗拱……這種用拱和斗綜合構成的單位叫作“斗拱”。
(《中國建筑的特征》)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下列九點……(《中國建筑的特征》)列數字打比方用可靠準確的數據,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以便讀者理解。在第一階段,我收集了2000個方藥,挑選出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640個,從其中的200個方藥中提取了380余種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測試抗瘧效果,然而進展甚微。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如同語言和文學一樣,為了同樣的需要,為了解決同樣的問題,乃至為了表達同樣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詞匯”和“文法”來處理它們的。
(《中國建筑的特征》)描寫事物的形狀或面貌,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采用繪制圖形或表格的方法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欠缺。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性質或特征進行解釋。摹狀貌作詮釋引用列圖表【附2】說明性文章常用的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以時間先后作為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或事理發生、發展或變化過程的文章,常以時間性詞語為標志,如年月、時期、朝代等。2.空間順序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由遠及近,或從整體到局部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3.邏輯順序根據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按照人們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或規律,一一進行介紹的說明順序。事物的內在邏輯關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等。采用什么說明順序,主要取決于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事物、事理的發展變化過程,用時間順序容易表述清楚;寫建筑物的結構,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用空間順序合乎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說明事物、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把說明對象的內部聯系說清楚,不管是實體的事物還是抽象的事理,都可以用邏輯順序來說明。方法技巧指津第二,結構上的條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時往往是比較復雜的,為了給讀者以明確的認識,說明其特征時必須有一定的條理和順序。說明順序往往體現在文章的結構層次上,所以寫作時,要厘清結構層次,把握說明順序。1.說明性文章的一般要求第一,內容上的科學性。說明文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以確鑿的材料為依據,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征、本質及規律,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第三,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性文章的實用性很強,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由于說明的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準確的前提下,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平易樸實,或幽默風趣,總之不拘一格。2.事理說明文的要求(1)要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與需求。如《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生命的秘密》,保持科學的嚴謹,也照顧了非專業讀者。(2)脈絡要清楚,關鍵內容要突出。在說明事理的時候,作者思考要周密,條理要清晰,要講邏輯。(3)要講究文采。《說“木葉”》一文,講古典詩歌中“樹”和“木”的異同,作者旁征博引,把一個看似簡單的話題說得興味盎然,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和啟迪。寫事理說明文和寫其它文章一樣,必須首先明確寫作要求和寫作意圖,除了把握這些一般性的要求之外,還有如下技巧:與介紹事物相比,說明事理更難一些,因為事物是具體的,而事理比較抽象。想要把事理說清楚,就需要在認識和表達兩方面多下些功夫。1.準確認識、深入研究事理2.認真梳理,說清關鍵要素3.條理清晰,符合一般規律4.層次分明,合理安排結構5.準確生動,語言通俗易懂1.準確認識、深入研究事理要清晰地說明事理,就要對其有準確、深入的認識。梁思成用“文法”作比來說明中國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說“木葉”背后的“暗示性”,之所以能做到條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為他們對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思之愈深,說之愈明。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復雜性,僅僅做一般的了解,很難準確把握。要在寫作前搜集相關資料,做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說明的事理。對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將其解說清楚。《說“木葉”》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語言形象中的潛在力量概念中的意義意在言外木葉“木頭”“木料”等木制的東西茂密的“葉”總之,準確、深入的認識是寫好事理說明文的先決條件。為了把要說的事理徹底弄清,就要下一番功夫,學習、觀察、調查、向別人請教以至進行實驗,經過反復研究,把所有的疑問和不清楚的點都弄清楚;然后再加以整理,做到明白透徹,條理清晰。2.認真梳理,說清關鍵要素在說明事理時,要著重說清其中的關鍵要素。重要概念、因果關系、事物間的聯系、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等,都是說明的重點,把它們闡說清楚,才能綱舉目張。主要內容解說清楚了,整篇文章的“清晰”就有了保證。梁思成分九個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從整體布局、建筑結構寫到重要構件、裝飾風格,重點突出,層次清楚,即使是非專業讀者也會覺得條理分明,易于理解。《中國建筑的特征》整體布局建筑結構重要構件裝飾風格簡要概說九大特征風格手法3.條理清晰,符合一般規律(1)說明事理時,還要考慮人們認識事理的一般規律,根據說明對象的具體情況安排說明順序。可以由具體的現象出發,歸納并說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淺入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層面;還可以在比較中凸顯事理的特征。《說“木葉”》從對眾多詩句的解讀中抽繹出創作、欣賞的規律,《中國建筑的特征》在中西建筑的對比中解說建筑語匯的“可譯性”,其中的思路都很值得我們效仿。(2)根據事理的特點和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選擇適當的說明方法。這就是抓住人們不易明白或不易信服的關鍵問題,盡量利用人們熟悉、知道、承認、能夠明白或接受的東西來說明問題。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從已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或者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此外,通常寫事理說明文往往不是單純地使用一種方法,而是綜合運用幾種方法。4.層次分明,合理安排結構開頭部分主體部分結尾部分可以正面提出事理,也可以由提出問題的方式開始,也可以從最精彩部分開頭,以引起讀者興趣。可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或人的認識規律,一層一層地說明或一步一步地推理。也可以先提出結論再進行分析綜合。可以作簡略的概括,也可以說明該事理的應用和意義。還可以先下定義,解釋這種道理,然后列現象或舉例說明這個道理。5.準確生動,語言通俗易懂語言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盡量少用術語,通過解釋性的表達方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將深奧的道理通俗化。采用比喻,擬人的方法,文章則會更加生動形象。為了吸引讀者,這種文章也可采用敘事式、散文式、童話式來表述,在科學性的基礎上煥發藝術性,讓說明的事理更能讓人接受。典例寫作示范說“儒將”李昀舉1談及周瑜,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東坡筆下“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雅風度,“儒將”也成了對周瑜這一類形象的代稱。那么,“儒將”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呢?2“儒將”的特點,在于“儒”“將”二字。總寫儒將的形象與稱謂。3“儒”,就是儒雅。東漢末年,戰火紛飛,即使是這樣,儒生們也放不下自己的驕傲,去不了那身儒雅的行頭,如果有人穿越到漢末,想要以“羽扇綸巾”這一特征找到周瑜,那他恐怕要頭疼了,且不說諸葛亮也是這副打扮,就是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也不知有幾人作此形狀。“儒將”的儒雅,應該是身為儒生的共同追求。4“儒”,就是學識過人。“儒將”本是儒生,學貫古今是很尋常的事情,即使是曹操這樣與“儒將”八竿子打不著的“贅閹遺丑”,也是學識淵博,過于常人的,比如“第五伯魚年邁而幼妻”,現在恐怕沒人知道這個典故,而曹操是寫在教令上的,肯定是有把握看到的人都能看懂,可見,那個時代學識淵博的人真的不少。運用下定義的說明方法,說明儒將的第一個形象特點——儒雅。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儒將的第二個形象特點——學識過人。5儒將就是儒生,這是大部分人對“儒將”們的印象,但實際上,這樣想的人忽略了“儒將”與“儒生”的區別,“儒將”是將領,不是書生,正如袁崇煥的那句名言:“你道本部院是個書生,本部院卻是個將首!”
6“將”,就是冰冷無情。百世流芳的大忠臣、大功臣于謙,長年任職兵部主官,在土木堡之變后的北京一戰中曾下過幾道命令,其冷酷程度令人無法相信這位代兵部尚書是第一次上戰場,但這才是“將”:“京城之中,凡有盔甲不出城作戰者,立斬!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軍不顧將先退者,后隊斬前隊!”這樣帶著殺氣的命令,才是“儒將”在戰場上的面目。明末兵部尚書盧象升的一道命令也很能說明這一點:“刀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喘汗。違者斬!”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剖析說明儒將和儒生的區別。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將”的第一個特點——冷酷無情。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儒將的又一個特點——精通謀略。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將”的另一個重要特點——老成持重。
7“將”,就是陰謀機巧。周瑜何等人杰,卻曾在與孫權的談話里提議要軟禁劉備而調度關張,這可是毫無疑問的小人行徑,然而兵不厭詐,這才是將的本色。采石一戰的統帥虞允文只是一名儒生,從未帶兵打過仗,然而上了戰場,虞允文卻如無師自通,反用先人謀略,以“減灶法”激起了金人的驕狂,一舉克敵,這正是“儒將”的另一大特點:精通謀略。8“將”,就是老成持重。曹劌等到齊軍三鼓才出擊,就是最好的例子。諸葛亮一生謹慎,這是宣皇帝司馬懿的評價,縱觀諸葛亮一生征戰,似乎都是三個字:“謀定戰”,這樣,才能使損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所以,“老成持重”也是“儒將”的必備素質。9整體來看,“儒將”兼具了“書生”和“將首”的特點,尋常人對“儒將”的理解多重于“儒”,而忽略了他們的本職是“將”。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的焊接工藝評定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設計靈感來源考核試卷
- 建筑機械租賃與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的產品創新與市場推廣考核試卷
- 電子開關生產考核試卷
- 租書服務的自助借還系統優化考核試卷
- 玉米加工過程中的能源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體育賽事替身保障及賠償補充協議
- 股權激勵計劃與企業文化建設合作協議
- 商業廣場節假日特色活動贊助商權益保障協議
- 解析: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試題(原卷版)
- 19.2.1正比例函數課件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 (正式版)QC∕T 1206.1-2024 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熱管理系統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CJT 273-2012 聚丙烯靜音排水管材及管件
- 足太陽膀胱經(經絡腧穴課件)
- 感悟考古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北京大學
- DL-T5142-2012火力發電廠除灰設計技術規程
- 2024年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航天知識競賽試題
- DB11∕2075-2022 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規程
- 鉛鋅礦的冶煉技術進展與設備改進
- 煤礦勞動組織管理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