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_第1頁
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_第2頁
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_第3頁
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_第4頁
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一.選擇題(共16小題)1.(2024春?花都區校級期末)一架無人機在某次測試中往返共飛行了1000km,用時120min,這兩個數據分別指()A.路程、時刻 B.路程、時間 C.位移大小、時間2.(2024春?遵義期末)端午假期,某同學隨家人從遵義會址自駕到赤水丹霞景區游玩,他們出發前用手機搜索駕駛路線,導航界面如圖所示。其中推薦路線一:全長223公里,用時3小時1分鐘,高速路段最高限速120km/h。關于上述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23公里”是指位移 B.“3小時1分鐘”是指時刻 C.“120km/h”是指平均速度 D.計算汽車全程的平均速率時,能將汽車看成質點3.(2024春?南崗區校級期末)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是矢量且其單位表達正確的是()A.力N B.質量kg C.功kg?m2/s2 D.角速度r/s4.(2024春?海淀區校級期末)關于電場的下列物理量中,哪個物理量“負得越多“代表該物理量越小,“正得越多”代表該物理量越大()A.電場強度 B.電荷量 C.電場力 D.電勢5.(2024?東莞市校級模擬)在某次伐木工攀爬大賽中,伐木工甲和乙同時開始攀爬,伐木工甲率先爬到頂端,結果卻是乙第一個返回到出發點,則()A.向上爬的過程中,經過中點時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在最高點的速度一定大于乙在最高點的速度 C.從頂端返回的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全過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一樣大6.(2024春?沈陽期末)下列有關質點、參考系、時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研究神舟十七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之后的著陸軌跡時,不能將它視為一個質點 B.蜂鳥的體積很小,所以研究蜂鳥扇動翅膀的動作時,可以將它視為一個質點 C.研究運動的物體時,選擇不同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D.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這里的“5月3日17時27分”指的是時刻7.(2024?東湖區校級三模)昌景黃高速鐵路,全長289.807千米,設計速度(最高運營速度)350千米/小時。現已全線開通運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全長289.807千米代表位移 B.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指的是瞬時速度大小 C.計算高鐵單程運行時間時不能將高鐵視作質點 D.高鐵運行時,以列車長為參考系,其他乘客都向前運動8.(2024?龍鳳區校級模擬)電梯、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加速時會使乘客產生不適感,其中不適感的程度可用“急動度”來描述。急動度是描述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ΔaA.在0﹣5.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5.0﹣10.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在0﹣5.0s時間內,汽車加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2.0m/s D.在5.0﹣10.0s時間內乘客感覺較舒適9.(2024?浙江模擬)酒店內的智能機器人可以把1樓大廳的外賣送至指定樓層的客房。如圖為機器人送餐至9樓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避開障礙物的過程中,可以把機器人看成質點 B.記錄機器人從1樓至9樓的時間,可以把機器人看成質點 C.送餐的全過程,機器人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D.若送餐用時625s,行程50m,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08m/s10.(2024?鎮海區校級模擬)下列有關質點和參考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觀看花滑運動員的動作時,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 B.當物體體積很小時,就可以看成質點 C.研究運動物體時,選擇不同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D.研究太陽系各行星的運行,選擇太陽比選擇地球作為參考系更好11.(2024?杭州二模)如圖,甲、乙、丙、丁分別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箭船分離、太陽帆板張開以及艙內宇航員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火箭體積較大,所以不能看作質點 B.乙圖中研究箭船分離姿態時,火箭和飛船都能看作質點 C.丙圖中研究太陽帆板張開時,可以將飛船看作質點 D.丁圖中研究宇航員在發射軌道上的位置時,可以將其看作質點12.(2023秋?溫州期末)如圖所示,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進行的2023年杭州亞運會龍舟500m直道競速賽中,中國隊以129.152s的成績獲得冠軍。下列有關龍舟比賽的說法正確的是()A.129.152s指的是時刻 B.比賽過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 C.以龍舟為參考系,岸上站立的觀眾是運動的 D.研究龍舟沖過終點線時,可將龍舟看成質點13.(2023秋?碑林區校級期末)2023年11月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交大附中張家綸同學以10秒44的成績奪得陜西歷史上第一個100米全國冠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秒44”指的是時刻 B.男子100米比賽,100米指的是位移 C.張家綸在100米比賽中的最大速度是9.58m/s D.張家綸在沖刺階段,發現其他運動員在后退,這是以大地為參考系14.(2024?福州二模)福道梅峰山地公園因其美麗的紅色“水杉林”,成為福州冬日新的“打卡點”。如圖所示某游客根據導航從福道的“三號口”入“五號口”出,在游覽公園過程中()A.瞬時加速度可能為零 B.平均速度大小約為4.1km/h C.位移大小為2.4km D.做勻速直線運動15.(2023秋?齊齊哈爾期末)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下列關于該發射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11時14分”和“10分鐘”都是指時間間隔 B.飛船與火箭分離前,以火箭為參考系,飛船是靜止的 C.火箭加速升空時,火箭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飛船升空過程中,在某段時間間隔內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16.(2024?越秀區開學)樂廣高速是連接湘粵的主要干道,在某路段上,分別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塊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數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時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時速度二.多選題(共9小題)(多選)17.(2024?重慶開學)在研究物體的直線運動時,可以用坐標軸上的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用坐標的變化表示物體的位移。如圖所示,某質點先從A點沿坐標軸運動到C點,該過程中其位移x1=﹣3m﹣4m=﹣7m;然后該質點再從C點沿坐標軸運動到B點,該過程中其位移x2=1m﹣(﹣3)m=4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于正數大于負數,故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負號只表示其方向,故x1大于x2 C.整個過程中,質點的位移為4m D.整個過程中,質點通過的路程為3m(多選)18.(2023秋?西夏區校級期末)有關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勻變速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C.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可能會不斷增大(多選)19.(2023秋?安寧區校級期末)在水平路面行駛的汽車遇突發狀況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開始剎車為計時起點,第1s末的速度是8m/s,第2s內的平均速度是6m/s,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A.汽車剛剎車時的速度是12m/s B.經4s汽車的位移為18m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D.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7m/s(多選)20.(2023秋?盤龍區期末)如圖所示,物體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運動,經過2s速度大小變為2m/s。已知物體做勻變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可能正確的()A.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6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多選)21.(2023春?紅河州期末)某同學在學校田徑場跑步,用手機軟件記錄了自己的運動軌跡、運動時間的情況,如圖所示,其中A點是起點,B點是終點,且根據實際情況可知,AB間的距離約為40m,跑步路程為5.21km,所用時間約為35分18秒,下列關于該同學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A.在記錄運動軌跡時,人不能看成質點 B.AB間的距離約為40m是指人發生的位移大小 C.平均速率約為2.46m/s D.B點瞬時速度大小約為0.02m/s(多選)22.(2023?浉河區校級開學)下面列舉的幾種速度中,指瞬時速度的是()A.博爾特倫敦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速度是10.1m/s B.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門 C.汽車經過路標時的速度是90km/h D.人步行的速度為1.2m/s(多選)23.(2024春?大連月考)質點是高中物理階段接觸到的第一個物理模型,下列關于質點的理解和判斷正確的是()A.只有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時,物體才能被看作質點 B.從描述運動的角度看,只要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就可以將整個物體的運動簡化成一個點的運動 C.研究一列火車完全通過百米隧道的時間時,火車可以看作質點 D.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所要研究的問題決定的(多選)24.(2023?大通縣開學)如圖所示,小紅沿路徑甲、小芳沿路徑乙同時從A點出發,最后同時到達B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紅和小芳的運動的路程相同 B.小紅和小芳發生的位移相同 C.小紅和小芳的平均速率相同 D.小紅和小芳的平均速度相同(多選)25.(2022秋?寧德期末)京張高速鐵路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連接北京與張家口的重要交通通道。如圖所示,正線由北京北站至張家口站,全長174km,最高設計速度350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研究列車從張家口開往北京北站的用時,可以將列車當成質點 B.“全長174km”是指列車從北京北站到張家口站所發生的位移 C.“最高設計速度350km/h”是指列車運行時允許達到的最大瞬時速率 D.坐在車廂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往后退,是因為他選擇了地面為參考系

2025年高考備考高中物理個性化分層教輔尖子生篇《運動的描述》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6小題)1.(2024春?花都區校級期末)一架無人機在某次測試中往返共飛行了1000km,用時120min,這兩個數據分別指()A.路程、時刻 B.路程、時間 C.位移大小、時間【考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根據路程、位移、時間、時刻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無人機做往返運動,飛行的這個1000km距離指的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路程,所需的120min指的是時間,不是時刻,故AC錯誤,B正確。故選:B。【點評】考查運動學中的基本概念,會在實際事例中分辨相應的物理量。2.(2024春?遵義期末)端午假期,某同學隨家人從遵義會址自駕到赤水丹霞景區游玩,他們出發前用手機搜索駕駛路線,導航界面如圖所示。其中推薦路線一:全長223公里,用時3小時1分鐘,高速路段最高限速120km/h。關于上述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23公里”是指位移 B.“3小時1分鐘”是指時刻 C.“120km/h”是指平均速度 D.計算汽車全程的平均速率時,能將汽車看成質點【考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平均速率.【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根據路程、位移,時間、時刻,速率以及質點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223公里”是指路程,不是位移,故A錯誤;B.“3小時1分鐘”這里指時間,不是時刻,故B錯誤;C.“120km/h”這里指的是瞬時速度的大小,即速率,故C錯誤;D.計算汽車全程的平均速率時,汽車的長度和大小忽略不計,能將汽車視為質點,故D正確。故選:D。【點評】考查運動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會根據題意進行準確分析和判斷。3.(2024春?南崗區校級期末)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是矢量且其單位表達正確的是()A.力N B.質量kg C.功kg?m2/s2 D.角速度r/s【考點】矢量和標量的區分與判斷.【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頓運動定律綜合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根據矢量和標量的區別分析判斷;根據角速度的單位判斷。【解答】解:A.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且單位為N,故A正確;BC.質量和功都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為標量,故BC錯誤;D.角速度的單位為rad/s,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關鍵掌握矢量和標量的區別。4.(2024春?海淀區校級期末)關于電場的下列物理量中,哪個物理量“負得越多“代表該物理量越小,“正得越多”代表該物理量越大()A.電場強度 B.電荷量 C.電場力 D.電勢【考點】矢量和標量的區分與判斷.【專題】定性思想;歸納法;電場力與電勢的性質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電場強度和電場力都是矢量,正負號表示方向;電荷量的正負號表示帶電的正負,都不表示大小,電勢是標量,正負號表示大小。【解答】解:AC、電場強大和電場力都是矢量,正負號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AC錯誤;B、電荷量有正負之分,負號表示帶電體帶的是負電,負的越多表示所帶的負電荷越多,故B錯誤;D、電勢是標量,正負號就是表示大小,“負得越多“代表電勢越小,“正得越多”代表電勢越大,故D正確。故選:D。【點評】知道矢量的正負號不表示大小,僅表示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標量的正負號都表示大小,電荷量也是標量,正負號不表示大小,表示的是帶電性質。5.(2024?東莞市校級模擬)在某次伐木工攀爬大賽中,伐木工甲和乙同時開始攀爬,伐木工甲率先爬到頂端,結果卻是乙第一個返回到出發點,則()A.向上爬的過程中,經過中點時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在最高點的速度一定大于乙在最高點的速度 C.從頂端返回的過程中,甲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全過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一樣大【考點】平均速率.【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判斷;根據甲、乙在最高點的速度都為零分析判斷;【解答】解:A.根據題意,無法比較甲、乙在中點時的速度,故A錯誤;B.甲、乙在最高點的速度都為零,甲在最高點的速度等于乙在最高點的速度,故B錯誤;C.從頂端返回的過程中,甲、乙的位移相等,乙先返回到出發點,說明從頂端返回的過程中,乙所用的時間較短,根據v=可知甲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D.全過程中,甲、乙起點和終點相同,位移相等,為零,故甲、乙的平均速度一樣大,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關鍵掌握位移的概念和平均速度的定義式。6.(2024春?沈陽期末)下列有關質點、參考系、時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研究神舟十七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之后的著陸軌跡時,不能將它視為一個質點 B.蜂鳥的體積很小,所以研究蜂鳥扇動翅膀的動作時,可以將它視為一個質點 C.研究運動的物體時,選擇不同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D.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這里的“5月3日17時27分”指的是時刻【考點】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質點;根據選取的參考系判斷物體的運動.【專題】定性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根據把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選定的參考系不同,對物體的運動描述不同;根據時間間隔和時刻的概念分析。【解答】解:A.研究神舟十七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之后的著陸軌跡時,返回艙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能將它視為一個質點,故A錯誤;B.研究蜂鳥扇動翅膀的動作時,蜂鳥的形狀不能忽略,不能將它視為一個質點,故B錯誤;C.研究運動的物體時,選擇不同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可能是不一樣的,故C錯誤;D.時間間隔是兩個時刻的間隔,時刻是時間軸上的一點,所以“5月3日17時2(7分)”指的是時刻,故D正確。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把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參考系的物理意義和時間間隔與時刻的區別是解題的基礎。7.(2024?東湖區校級三模)昌景黃高速鐵路,全長289.807千米,設計速度(最高運營速度)350千米/小時。現已全線開通運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全長289.807千米代表位移 B.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指的是瞬時速度大小 C.計算高鐵單程運行時間時不能將高鐵視作質點 D.高鐵運行時,以列車長為參考系,其他乘客都向前運動【考點】瞬時速度;質點;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復雜運動過程的分析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的變化,用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質點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最高設計速度是允許達到最大的瞬時速率;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是看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生影響,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時候,有時可以看成質點,有時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問題。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某個物體叫參考系。【解答】解:A、“全長289.807千米”是指列車軌跡的長度,是路程,故A錯誤;B、“最高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是指列車運行時允許達到最大的瞬時速率,故B正確;C、研究高鐵單程運行時間時,列車的長度與大小可以忽略不計,可以將高鐵當成質點,故C錯誤;D、乘客與列車長相對位置不變,所以以列車長為參考系,其他乘客都靜止,故D錯誤。故選:B。【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位移與路程、瞬時速度與瞬時速率、質點和參考系等概念的理解,關鍵是知道物體能看成質點時的條件,看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生影響,物體的大小、形狀能否忽略.8.(2024?龍鳳區校級模擬)電梯、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加速時會使乘客產生不適感,其中不適感的程度可用“急動度”來描述。急動度是描述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即j=ΔaA.在0﹣5.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5.0﹣10.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在0﹣5.0s時間內,汽車加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2.0m/s D.在5.0﹣10.0s時間內乘客感覺較舒適【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j﹣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加速度的變化量,求出5s時的加速度跟0s對比即可得出汽車是否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再求出10s時的加速度跟5s時的加速度對比,即可得出汽車是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加速度的變化量計算0﹣5s內汽車的加速度變化量;根據題意可知急動度越小乘客越舒適,據此判斷5.0﹣10s內的乘客感受。【解答】解:A、由急動度的定義可知,j﹣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加速度的變化量,當t=0時,a=0;t=5s時,加速度a1=0+Δa1=0+12×5×0.8m/s2B、t=10s時,加速度a2=0+Δa2=0+12×(5+10)×0.8m/s2C、0﹣5.0s時間內,汽車加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Δa1=12×5×0.8m/s2D、依據題意,急動度越小乘客越舒適,所以5﹣10s時間內乘客的感受不是較舒適的,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通過定義法定義了一個新的物理量,以此來考查圖像問題,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加速度的變化量。9.(2024?浙江模擬)酒店內的智能機器人可以把1樓大廳的外賣送至指定樓層的客房。如圖為機器人送餐至9樓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避開障礙物的過程中,可以把機器人看成質點 B.記錄機器人從1樓至9樓的時間,可以把機器人看成質點 C.送餐的全過程,機器人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D.若送餐用時625s,行程50m,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08m/s【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質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根據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判斷機器人是否可以看作質點;分析機器人送餐的運動情況,判斷機器人的位移與路程的關系;最后根據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機器人送餐時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B、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是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在避開障礙物的過程中要注意機器人的各部分是否會與障礙物接觸,所以不能將機器人看作質點;但是在記錄機器人從1樓運動到9樓的時間時,可以將機器人看作質點,故A錯誤,B正確;C、送餐的全過程,機器人的運動軌跡不是直線,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不可能等于路程,故C錯誤;D、若送餐用時625s,行程50m,根據平均速率公式可知,機器人的平均速率為v=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質點的條件,能準確區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不同。10.(2024?鎮海區校級模擬)下列有關質點和參考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觀看花滑運動員的動作時,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 B.當物體體積很小時,就可以看成質點 C.研究運動物體時,選擇不同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D.研究太陽系各行星的運行,選擇太陽比選擇地球作為參考系更好【考點】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質點.【專題】應用題;學科綜合題;定性思想;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某個物體叫參考系;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物體可以看成質點,據此解得即可。【解答】解:A、質點是理想化模型,只有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可忽略不計時才能把物體看作質點,觀看花滑運動員運動員的動作時,不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故A錯誤;B、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不是看物體的體積和質量大小,而是看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的問題中能否忽略,故B錯誤;C、選擇不同的參考系,運動的描述是不一樣的,故C錯誤;D、應選擇使運動的描述更簡單的物體作為參考系,選擇太陽更容易描述行星的運動,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運動描述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物體何時可看作質點,參照物如何選擇即可作答,基礎概念題。11.(2024?杭州二模)如圖,甲、乙、丙、丁分別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箭船分離、太陽帆板張開以及艙內宇航員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火箭體積較大,所以不能看作質點 B.乙圖中研究箭船分離姿態時,火箭和飛船都能看作質點 C.丙圖中研究太陽帆板張開時,可以將飛船看作質點 D.丁圖中研究宇航員在發射軌道上的位置時,可以將其看作質點【考點】質點.【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A、當物體本身的形狀、大小等不影響所研究的問題時,可以將此物體看作只有質量的點,可根據此特點判斷火箭能否被看作質點;B、乙圖中研究箭船分離姿態時,需要觀察箭船本身的動作;C、丙圖中研究太陽帆板張開時,需要觀察太陽帆的動作;D、丁圖中研究宇航員在發射軌道上的位置時,宇航員本身的形狀、大小、體積等不影響所研究的問題。【解答】解:A、當物體本身的形狀、大小等不影響所研究的問題時,可以將此物體看作只有質量的點,不可單一根據物體本身的體積大小判斷是否能被看作質點,故A錯誤;B、乙圖中研究箭船分離姿態時,需要觀察箭船本身的動作,故不能看作質點,故B錯誤;C、丙圖中研究太陽帆板張開時,需要觀察太陽帆的動作,故不能看作質點,故C錯誤;D、丁圖中研究宇航員在發射軌道上的位置時,宇航員本身的形狀、大小、體積等不影響所研究的問題,可以將其看作質點,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質點概念的理解。12.(2023秋?溫州期末)如圖所示,在溫州龍舟運動中心進行的2023年杭州亞運會龍舟500m直道競速賽中,中國隊以129.152s的成績獲得冠軍。下列有關龍舟比賽的說法正確的是()A.129.152s指的是時刻 B.比賽過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 C.以龍舟為參考系,岸上站立的觀眾是運動的 D.研究龍舟沖過終點線時,可將龍舟看成質點【考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質點;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專題】比較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A.根據時間和時刻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位移和路程的概念進行分析比較;C.根據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結合研究對象進行判斷;D.根據指點的概念進行判斷能否看成指點。【解答】解:A.129.152s指的是龍舟走過500m所用的時間,是時間間隔,故A錯誤;B.該比賽為男子龍舟500米直道競速賽,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而路程是只有大小的標量,所以不能說位移就是路程,只能說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B錯誤;C.以龍舟為參考系,岸上站立的觀眾與龍舟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觀眾是運動的,故C正確;D.在龍舟沖過終點線時,需要觀察是龍舟的哪個部位先越過終點,不能忽略龍舟的形狀大小,因此不能將龍舟看成質點,故D錯誤。故選:C。【點評】考查質點、時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求學生深入理解這些基本概念。13.(2023秋?碑林區校級期末)2023年11月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交大附中張家綸同學以10秒44的成績奪得陜西歷史上第一個100米全國冠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0秒44”指的是時刻 B.男子100米比賽,100米指的是位移 C.張家綸在100米比賽中的最大速度是9.58m/s D.張家綸在沖刺階段,發現其他運動員在后退,這是以大地為參考系【考點】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根據時間,位移,平均速度,參考系的概念進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10秒44”指的是時間,故A錯誤;B、位移指的是起點到終點的有向線段長度,100米比賽跑道為直跑道,所以100米指的是位移,故B正確;C、根據題干數據不能確定張家綸在100米比賽中的最大速度,只能求其平均速度,故C錯誤;D、張家綸在沖刺階段,發現其他運動員在后退,這是以他自己為參考系,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時間,位移,平均速度,參考系的概念,解題關鍵是正確理解各物理量的定義。14.(2024?福州二模)福道梅峰山地公園因其美麗的紅色“水杉林”,成為福州冬日新的“打卡點”。如圖所示某游客根據導航從福道的“三號口”入“五號口”出,在游覽公園過程中()A.瞬時加速度可能為零 B.平均速度大小約為4.1km/h C.位移大小為2.4km D.做勻速直線運動【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根據加速度,位移,平均速度概念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得特點進行判斷。【解答】解:A、游客根據導航從福道的“三號口”入“五號口”出,在游覽公園過程中某段時間內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瞬時加速度可能為零,故A正確;BC、2.4公里是路程的大小,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由于位移大小未知,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不可求解,故BC錯誤;D、由圖可知,游客運動軌跡是曲線,游客做曲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直線運動中得加速度,位移,平均速度等概念,解題關鍵是正確理解這些概念得定義。15.(2023秋?齊齊哈爾期末)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下列關于該發射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11時14分”和“10分鐘”都是指時間間隔 B.飛船與火箭分離前,以火箭為參考系,飛船是靜止的 C.火箭加速升空時,火箭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飛船升空過程中,在某段時間間隔內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根據時刻和時間概念進行判斷;根據參考系的概念進行判斷;根據加速度定義分析判斷;根據路程和位移的區別分析判斷。【解答】解:A.“11時14分”是指時刻,“10分鐘”是指時間間隔,故A錯誤;B.飛船與火箭分離前,以火箭為參考系,飛船是靜止的,故B正確;C.火箭的速度越大,速度的變化量不一定大,速度的變化率也不一定大,不一定意味著火箭的速度變化得快,其加速度也不一定大,故C錯誤;D.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同一段時間內物體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大于對應路程,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關鍵掌握直線運動的基本概念。16.(2024?越秀區開學)樂廣高速是連接湘粵的主要干道,在某路段上,分別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塊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數字的意思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時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時速度【考點】瞬時速度;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定量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指示牌指示的是車要經過的路線的長度(路程);而限速牌限制的是每一時刻的速度(瞬時速度)。【解答】解:甲告示牌是指到廣州和深圳的路程,乙是指限制的最高速度,即瞬時速度,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位移及路程;平均速度及瞬時速度;要注意準確掌握其意義,并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分析。二.多選題(共9小題)(多選)17.(2024?重慶開學)在研究物體的直線運動時,可以用坐標軸上的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用坐標的變化表示物體的位移。如圖所示,某質點先從A點沿坐標軸運動到C點,該過程中其位移x1=﹣3m﹣4m=﹣7m;然后該質點再從C點沿坐標軸運動到B點,該過程中其位移x2=1m﹣(﹣3)m=4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于正數大于負數,故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負號只表示其方向,故x1大于x2 C.整個過程中,質點的位移為4m D.整個過程中,質點通過的路程為3m【考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量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CD【分析】位移是矢量,正負號僅表示方向;位移等于末位置與初位置的坐標之差;路程等于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解答】解:AB、位移是矢量,其正負號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x2小于x1,故A錯誤,B正確;C、位移等于末位置坐標和初位置坐標之差,所以整個過程中,質點的位移為x=1m﹣4m=﹣3m,故C錯誤;D、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所以整個過程中,質點通過的路程為s=7m+4m=11m,故D錯誤。本題是選錯誤的,故選:ACD。【點評】本題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區別,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多選)18.(2023秋?西夏區校級期末)有關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勻變速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定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C.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可能會不斷增大【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D【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致,與速度方向無關;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解答】解:A、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a=ΔvB、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而是速度變化的方向,二者沒有必然聯系,故B錯誤;C、速度變化量越大,Δt也有可能變大,所以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錯誤;D、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變化量減小,但是速度不會減小,故D正確。故選:AD。【點評】本題考查了加速度的有關知識,掌握加速度與速度之間的關系是關鍵。(多選)19.(2023秋?安寧區校級期末)在水平路面行駛的汽車遇突發狀況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開始剎車為計時起點,第1s末的速度是8m/s,第2s內的平均速度是6m/s,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A.汽車剛剎車時的速度是12m/s B.經4s汽車的位移為18m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D.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7m/s【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平均速度的應用(平均速度的推論).【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答案】AB【分析】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2.5s時的瞬時速度,則由速度和時間關系可求得物體的加速度;根據速度公式可求得汽車減速所用的時間,則可確定汽車在4s內的位移可以采用速度和位移的關系求解.【解答】解:A、第2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時的瞬時速度,故1.5s時的瞬時速度為6m/s;則加速度a=6?81.5?1=?4m/s2B、汽車靜止需要的時間t=124=D、前2s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故為8m/s;故D錯誤;故選:AB。【點評】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的應用,對于汽車剎車類問題要注意先判斷汽車靜止所需要的時間,再靈活選擇物理公式求解.(多選)20.(2023秋?盤龍區期末)如圖所示,物體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運動,經過2s速度大小變為2m/s。已知物體做勻變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可能正確的()A.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6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3m/s2,方向沿斜面向下【考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專題】計算題;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推理能力.【答案】BD【分析】AB、由題意可知,速度在2s后的方向有可能變化也有可能不變化,因此需要規定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分情況討論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問題;CD、由題意可知,速度在2s后的方向有可能變化也有可能不變化,因此需要規定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分情況討論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問題,進而計算對應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解答】AB、由題意可知,2s后速度可能為2m/s或﹣2m/s,由此有Δv1=2m/s﹣4m/s=﹣2m/s,方向沿斜面向下或Δv2=﹣2m/s﹣4m/s=﹣6m/s,方向沿斜面向下,故A錯誤,B正確;CD、利用加速度定式a=Δva1a2故選:BD。【點評】本題考查了對速度變化的理解,著重考查通過大小、方向兩個角度看待速度變化的能力,進而考查對速度與加速度關系的理解。(多選)21.(2023春?紅河州期末)某同學在學校田徑場跑步,用手機軟件記錄了自己的運動軌跡、運動時間的情況,如圖所示,其中A點是起點,B點是終點,且根據實際情況可知,AB間的距離約為40m,跑步路程為5.21km,所用時間約為35分18秒,下列關于該同學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A.在記錄運動軌跡時,人不能看成質點 B.AB間的距離約為40m是指人發生的位移大小 C.平均速率約為2.46m/s D.B點瞬時速度大小約為0.02m/s【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質點;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C【分析】速度和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和速率是標量,沒有方向,只有大小,根據各物理量的含義解答。【解答】解:A、在記錄運動軌跡時,研究的是人運動的軌跡,人的尺寸和大小相對人運動的軌跡而言可以忽略,因此可以把人看成質點,故A錯誤;B、位移大小指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的長度,方向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可知AB間的距離約為40m是指人發生的位移大小,故B正確;C.平均速率是由路程和所用時間計算,根據已知條件可得平均速率為v=D.平均速度是由位移和所用時間計算,根據已知條件可得平均速度為v′=故選:BC。【點評】需要了解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等的含義,清楚各個物理量的關系和區別。(多選)22.(2023?浉河區校級開學)下面列舉的幾種速度中,指瞬時速度的是()A.博爾特倫敦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速度是10.1m/s B.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門 C.汽車經過路標時的速度是90km/h D.人步行的速度為1.2m/s【考點】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C【分析】根據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別分析判斷。【解答】解:A.博爾特倫敦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速度是10.1m/s,這個速度指賽跑百米這一過程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A錯誤;B.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門,這個速度指足球入門這一瞬間的速度,是瞬時速度,故B正確;C.汽車經過路標時的速度是90km/h,這個速度指經過路標這一瞬間的速度,是瞬時速度,故C正確;D.人步行的速度為1.2m/s,這個速度指人步行走過某一過程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BC。【點評】本題關鍵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別。(多選)23.(2024春?大連月考)質點是高中物理階段接觸到的第一個物理模型,下列關于質點的理解和判斷正確的是()A.只有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時,物體才能被看作質點 B.從描述運動的角度看,只要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就可以將整個物體的運動簡化成一個點的運動 C.研究一列火車完全通過百米隧道的時間時,火車可以看作質點 D.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所要研究的問題決定的【考點】質點.【專題】定性思想;歸納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BD【分析】根據物體可以被看作質點的條件來分析。即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就可以被看作質點。【解答】解:A、只有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時,物體才能被看作質點,故A正確;B、從描述物體運動的角度看,只要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就可以將整個物體的運動簡化為一個點的運動,故B正確;C、研究一列火車完全通過百米隧道的時間時,火車的長度不可忽略,所以火車不能看作質點,故C錯誤;D、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是由所研究的問題決定的,當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時,物體就可以看作質點,故D正確。故選:ABD。【點評】本題考查對質點的理解,關鍵是要抓住物體被看作質點的條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多選)24.(2023?大通縣開學)如圖所示,小紅沿路徑甲、小芳沿路徑乙同時從A點出發,最后同時到達B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紅和小芳的運動的路程相同 B.小紅和小芳發生的位移相同 C.小紅和小芳的平均速率相同 D.小紅和小芳的平均速度相同【考點】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比較思想;圖析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BD【分析】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結合這些知識分析。【解答】解:A、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由圖可知,小紅運動的路程小于小芳運動的路程,故A錯誤;B、位移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因為小紅和小芳的初、末位置均相同,所以小紅和小芳發生的位移相同,故B正確;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之比,由于小紅運動的路程小于小芳運動的路程,所用時間相同,所以小紅的平均速率小于小芳的平均速率,故C錯誤;D、根據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之比,由于位移相同,時間也相同,可知小紅和小芳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故選:BD。【點評】本題要注意題目中給出的是行走路線圖,而不是位移—時間圖象,同時明確平均速度為位移與時間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多選)25.(2022秋?寧德期末)京張高速鐵路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連接北京與張家口的重要交通通道。如圖所示,正線由北京北站至張家口站,全長174km,最高設計速度350km/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研究列車從張家口開往北京北站的用時,可以將列車當成質點 B.“全長174km”是指列車從北京北站到張家口站所發生的位移 C.“最高設計速度350km/h”是指列車運行時允許達到的最大瞬時速率 D.坐在車廂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往后退,是因為他選擇了地面為參考系【考點】瞬時速度;質點;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專題】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線運動規律專題;理解能力.【答案】AC【分析】根據質點、參考系、位移、路程和瞬時速度的概念進行判斷即可。【解答】解:A.研究列車從張家口開往北京北站的用時,可以忽略列車的長度與大小,可以將列車當成質點。故A正確;B.“全長174千米”是指列車從北京北站到張家口站所發生的軌跡的長度,是路程。故B錯誤;C.“最高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是指列車運行時允許達到最大的瞬時速率。故C正確;D.坐在車廂中的乘客,當他選擇了車廂為參考系,看到窗外的景物往后退。故D錯誤。故選:AC。【點評】本題考查質點、參考系、位移、路程和瞬時速度等基本的物理概念,對學生要求較低,是一道基礎題。

考點卡片1.質點【知識點的認識】(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①質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因而其突出特點是“具有質量”和“占有位置”,但沒有大小,它的質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體的質量.②質點沒有體積或形狀,因而質點是不可能轉動的.任何轉動的物體在研究其自轉時都不可簡化為質點.③質點不一定是很小的物體,很大的物體也可簡化為質點.同一個物體有時可以看作質點,有時又不能看作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如果在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及物體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體看做一個質點.(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命題方向】(1)第一類常考題型是對具體事例進行分析:在物理學研究中,有時可以把物體看成質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轉,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質點B.研究車輪的轉動,可以把車輪看成質點C.研究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的翻轉,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D.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分析: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時,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質點,根據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來判斷即可.解答:A、研究乒乓球的旋轉時,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質點,因為看成質點的話,就沒有旋轉可言了,所以A錯誤.B、研究車輪的轉動是,不能把車輪看成質點,因為看成質點的話,就沒有轉動可言了,所以B錯誤.C、研究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的翻轉時,不能看成質點,把運動員看成質點的話,也就不會翻轉了,所以C錯誤.D、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地球的大小對于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來說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所以D正確.故選D.點評:考查學生對質點這個概念的理解,關鍵是知道物體能看成質點時的條件,看物體的大小體積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生影響,物體的大小體積能否忽略.(2)第二類常考題型是考查概念: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B.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C.凡輕小的物體,皆可看作質點D.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作質點分析: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是物體的大小體積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生影響,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時候,有時可以看成質點,有時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問題.解答: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引入這個概念可以簡化我們分析的問題,不是沒有意義,所以A錯誤;B、體積大的物體也可以看做質點,比如地球,所以B錯誤;C、輕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做質點,要看它的形狀對分析的問題有沒有影響,所以C錯誤;D、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作質點,所以D正確.故選:D.點評:考查學生對質點這個概念的理解,關鍵是知道物體能看成質點時的條件,看物體的大小體積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生影響,物體的大小體積能否忽略.【解題方法點撥】這部分知識難度不大,在平時的練習中可能出現,且往往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但是高考中單獨出現的幾率比較小.【知識點的應用及延伸】: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問題的處理大為簡化而又不會發生大的偏差.把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實際的事物與這種“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的場合、一定的條件下,作為一種近似,可以把實際事物當作“理想模型”來處理,即可以將“理想模型”的研究結果直接地應用于實際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的時候,由于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4960萬公里)比地球的半徑(約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點相對于太陽的運動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狀、大小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場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當作一個“質點”來處理.在研究炮彈的飛行時,作為第一級近似,可以忽略其轉動性能,把炮彈看成一個“質點”;作為第二級近似,可以忽略其彈性性能,把炮彈看成一個“剛體”.在研究一般的真實氣體時,在通常的溫度和壓強范圍內,可以把它近似地當作“理想氣體”,從而直接地運用“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來處理.第二,對于復雜的對象和過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將理想模型的研究結果加以種種的修正,使之與實際的對象相符合.這是自然科學中,經常采用的一種研究方法.例如:“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與實際的氣體并不符合,但經過適當修正后的范德瓦爾斯方程,就能夠與實際氣體較好地符合了.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過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體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這就更便于發揮邏輯思維的力量,從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結果能夠超越現有的條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學的預見.例如:在固體物理的理論研究中,常常以沒有“缺陷”的“理想晶體”作為研究對象.但應用量子力學對這種“理想晶體”進行計算的結果,表明其強度竟比普通金屬材料的強度大一千倍.由此,人們想到:既然“理想晶體”的強度應比實際晶體的強度大一千倍,那就說明常用金屬材料的強度之所以減弱,就是因為材料中有許多“缺陷”的緣故.如果能設法減少這種“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后來,實踐果然證實了這個預言.人們沿著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極細的金屬絲,其強度接近于“理想晶體”的強度,稱之為“金胡須”.總之,由于客觀事物具有質的多樣性,它們的運動規律往往是非常復雜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們認識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體(即“理想模型”)來代替實在的客體,就可以使事物的規律具有比較簡單的形式,從而便于人們去認識和掌握它們.2.參考系及其選取原則【知識點的認識】(1)運動與靜止: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2)定義: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時,被選定作為參考,假定靜止不動的物體。(3)選取:①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會不同。②參考系可以任意選擇,但選擇得當,會使問題的研究變得簡潔、方便。③通常情況下,在討論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都以地面為參考系。(4)參考系的四個性質:標準性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都是假定靜止的,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于參考系而言的任意性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考系同一性比較多個物體的運動或同一物體在不同階段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同一個參考系差異性對于同一個物體的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一般不同【命題方向】關于參考系的選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參考系就是絕對不動的物體B.只有選好參考系以后,物體的運動才能確定C.同一物體的運動,相對于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D.我們平常所說的樓房是靜止的,是以地球為參考系的分析:參考系,是指研究物體運動時所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做相對運動的物體系;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如何選擇參照系,必須從具體情況來考慮,一般情況下我們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考系解答:A、任何物體均可作為參考系,并不要求是否靜止,故A錯誤;B、要想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必須先選擇參考系;故B正確;C、同一物體的運動,相對于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故C正確;D、我們平常所說的樓房是靜止的,是以地球為參考系的;故D正確;故選:BCD。點評:為了研究和描述物體的運動,我們引入了參考系,選擇不同的參考系,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考系,運動狀態可以不同,選取合適的參考系可以使運動的研究簡單化。【解題思路點撥】參考系的選取方法:(1)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考系。(2)研究某一系統中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取系統作為參考系。例如:研究宇航艙內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選取宇航艙為參考系。3.根據選取的參考系判斷物體的運動【知識點的認識】給出參考系,判斷對象物體是如何運動的。【命題方向】甲、乙兩輛汽車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沿直線行駛,甲車內的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乙車內的人看到甲車向西遠離.如果以大地為參考系,關于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描述不可能的是()A.甲、乙兩車都向東運動,乙車速度大于甲車的速度B.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甲車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不動D.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分析:參考系是描述運動時,假設不動的物體.甲車內的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說明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內的人看到甲車向西,說明乙向東運動或靜止,或向西運動,但速度小于甲車.解答:A、甲車內的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說明甲車向西運動;故A是不可能的;B、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內的人看到甲車向西,說明乙向東運動或靜止,或向西運動,但速度小于甲車。故選項BCD是可能的。本題要求選擇不可能的,故選:A。點評:掌握參考系的概念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本題中乙車內的同學看見路旁的樹木向西移動,說明該同學是以自己作為參考系【解題思路點撥】描述物體的運動必須選擇參考系,參考系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會“不同”。選做參考系的物體是假定不動的,以此來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4.矢量和標量的區分與判斷【知識點的認識】根據矢量和標量的物理意義,判斷給出的物理量是標量還是矢量。【命題方向】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時間、速度、加速度B.質量、路程、速率、時間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時間、加速度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如路程、時間、質量等都是標量.解答:A、時間沒有方向為標量,故A錯誤;B、質量、路程、速率、時間均為標量,故B錯誤;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這四個物理量均有大小和方向,因此為矢量,故C正確;D、路程、時間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因此為標量,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是一個基礎題目,就是看學生對矢量和標量的掌握,正確理解標量和矢量的區別即可正確解答.【解題思路點撥】從矢量和標量的物理意義出發,了解矢量和標量的判斷方法,對選項中每一個物理量進行分析,從而選出符合要求的結果。5.時刻、時間的物理意義和判斷【知識點的認識】(1)時刻指的是某一瞬時,是時間軸上的一點,對應于位置、瞬時速度、動量、動能等狀態量,通常說的“2秒末”,“速度達2m/s時”都是指時刻.(2)時間是兩時刻的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對應位移、路程、沖量、功等過程量.通常說的“幾秒內”“第幾秒內”均是指時間.【命題方向】例1:有如下一些關于時間與時刻的說法,以下說法中指時刻的是()①7點30分上課;②一節課上45分鐘;③飛機12點整起飛;④汽車從南京開到上海需4個小時.分析: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距離,時刻是指時間點,在時間軸上對應的是一個點.解:①7點30分上課,是指的時間點,是指時刻;②一節課上45分鐘,是指時間的長度,是指時間的間隔;③飛機12點整起飛,是指的時間點,是指時刻;④汽車從南京開到上海需4個小時,是指時間的長度,是指時間的間隔.所以指時刻的是①③,所以B正確.故選:B.點評:時刻具有瞬時性的特點,是變化中的某一瞬間;時間間隔具有連續性的特點,與某一過程相對應.【解題方法點撥】熟練掌握時間與時刻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區別是正確解答該考點試題的關鍵.如圖是時間與時刻在圖象上的表示,下表是它們的區別.時刻時間概念事物運動、發展、變化所經歷過程的各個狀態先后順序的標志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經歷的過程長短的量度意義一段時間始、末,一瞬間,有先后,無長短兩時刻之間的間隔,有長短時間軸表示軸上一點軸上一段對應物理量狀態量,如位置、動能等過程量,如位移、功等通常說法第幾秒末、第幾秒初前幾秒內、后幾秒內、第幾秒內單位秒(s)秒(s)6.位移、路程及其區別與聯系【知識點的認識】(1)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的變化,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線段的長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質點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在確定的兩位置間,物體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與質點的具體運動過程有關.(3)位移與路程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的,是過程量,二者都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位移和路程的區別:①位移是矢量,大小只跟運動起點、終點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所經歷的實際路徑無關.②路程是標量,大小跟物體運動經過的路徑有關.如圖所示,物體從A運動到B,不管沿著什么軌道,它的位移都是一樣的.這個位移可以用一條有方向的(箭頭)線段AB表示.【命題方向】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沿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質點沿不同的路徑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C.質點通過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為零D.質點運動的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離,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解答:A、沿單向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所以不能相等,故A錯誤;B、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比如從A地到B地,有不同的運行軌跡,但位移相同,故B正確;C、物體通過一段路程,位移可能為零。比如圓周運動一圈,故C正確;D、質點運動的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最大等于路程,故D錯誤。故選:BC。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別,路程是標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解題方法點撥】①位移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運動物體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大小只跟運動起點、終點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所經歷的實際路徑無關.②路程是物體運動所經歷的路徑長度,是標量,大小跟物體運動經過的路徑有關.③位移和路程都屬于過程量,物體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都需要經歷一段時間.④就大小而言,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7.平均速度(定義式方向)【知識點的認識】1.定義: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對比: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命題方向】例1:一個朝著某方向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的平均速度是v,緊接著t2內的平均速度是vA.vB.23vC.34vD.分析:分別根據v=解:物體的總位移x=vt+v2×故選D.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平均速度的定義式v=【解題思路點撥】定義方向意義對應平均速度運動質點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有方向,矢量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某段時間(或位移)平均速率運動質點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無方向,標量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某段時間(或路程)8.平均速率【知識點的認識】1.平均速率等于速率與時間的比值,表達式為:v=s2.與平均速度的差別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而是初中時候常用的路程除以時間。【命題方向】一質點沿著半徑為40m的圓形軌道做圓周運動,在1min內轉過3/4圈,則該質點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平均速率為多少?(結果精確到0.1)分析:根據平均速度是由位移與時間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則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解答:根據平均速度定義得:v=平均速度方向即為位移方向.質點的平均速率為:v=故質點的平均速度為0.9m/s,方向是兩點連線,平均速率為3.1m/s.答:該質點的平均速度為0.9m/s;平均速率為和3.1m/s.點評:對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礎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義,注意從標量和矢量的角度進行區分.【解題思路點撥】定義方向意義對應平均速度運動質點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有方向,矢量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某段時間(或位移)平均速率運動質點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無方向,標量粗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某段時間(或路程)9.瞬時速度【知識點的認識】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對比:(1)區別: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整體運動情況,而瞬時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運動過程的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情況;(2)聯系: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時刻的瞬時速度和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命題方向】例1:下列速度中,屬于瞬時速度的是()A.某同學百米賽跑的速度是8m/sB.汽車以60km/h的速度通過蘇通大橋C.飛機起飛時的速度是50m/sD.子彈在槍管里的速度是400m/s分析:瞬時速度為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速度;平均速度為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位移內的速度.解:A、百米賽跑的速度是人在100米內的速度,故為平均速度;故A錯誤;B、汽車通過大橋的速度為一段位移內的速度,為平均速度,故B錯誤;C、飛機起飛速度是指飛機在離地起飛瞬間的速度,為瞬時速度,故C正確;D、子彈在槍管中對應一段位移,故為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明確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定義即可求解;要牢記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