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4北京一七一中初一(下)期中語文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下面語段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3分)每次訪問西湖,都有著迥乎不同的印象。春天,我去靈隱探幽,道旁古木參差,蒼翠欲滴。夏天,我去曲院風荷賞蓮,但永遠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秋天,我去滿隴桂雨聞香,淡淡的桂香馥而不郁;冬天,我愛去湖心亭看雪,站在湖邊,遠遠望去,湖面顯得格外靜謐,只有在寒風中微漾的湖浪輕拍堤岸,與我那熾熱和敬仰的心應和著。A.jiōngcānróuhuóB.jiǒngcēnxièhèC.jiōngcēnxièhéD.jiǒngcānróuhuò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A.孫權言辭懇切的勸告使得呂蒙開始發憤,他契而不舍地讀書,終讓魯肅引為知己。B.他那顆很倔的頭顱在膝蓋里半響都沒動,那極短的發,似剛收割過的莊稼茬,高低不齊。C.諸葛亮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評價,于他,是當之無愧的。D.紫藤蘿的花朵從來都稀疏,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A.這封短短的信給了我極大的感情震蕩,一時熱淚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間整容。B.我們從干校回來,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C.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沒人說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D.作為葉圣陶先生的助手,張中行先生在編課本中遇到疑難,總是不恥下問,像葉先生請教。4.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A.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B.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C.阿長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D.一座草頂、竹篾泥墻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吃過的糧食還給誰?吃了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說清楚還行?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由于林書豪在籃球上的杰出表現,被大家冠以“林旋風”的稱號。B.杭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淳安縣常住人口數量比桐廬縣少兩倍。C.造成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國家為了一己私利而攪亂亞太格局的結果。D.各大媒體報道青年女教師張麗莉舍身勇救學生的事跡后,人們無時無刻不關注著她身體的恢復狀況。6.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A.《資治通鑒》是北宋政治史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B.葉圣陶,原名葉紹鈞,現代作家、編輯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916年,推出第一個童話集《稻草人》。1923年,發表長篇小說《倪煥之》。C.《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選自《樂府詩集》(北宋郭茂倩編),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D.普希金,俄國詩人,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7.古詩文名句填空(6分)①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登幽州臺歌》)②蕩胸生曾云,。,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③《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軍旅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的詩句是,。④《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達的意思相反的句子是,。⑤當你認為前路渺茫時,往往在轉角處充滿希望。宋代陸游的《游山西村》中早用,來激勵遭遇失敗的人們,不要絕望,要對明天充滿希望。⑥面對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發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寫下的“,”則道出了他雖然辭官,但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心志。8.名著閱讀(6分)(1)根據閱讀積累,補寫以下讀書摘記卡。(3分)讀書摘記卡主題探險時間2016.6.12編號007摘錄:但愿他這個高明的學者繼續做和平的探海工作!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的,但他也是崇高偉大的。——凡爾納《海底兩萬里》。“海洋三部曲”的另兩部是、《神秘島》。隨感:為了躲避英國殖民者的殺害,追求正義和自由,尼摩船長開始了海底旅行,“”“”(例舉兩次歷險)等一系列歷險,證明了他是機智無謂的斗士。他的確“崇高偉大”!(2)下列選項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A.《海底兩萬里》設想了潛水艇的強大功能,描繪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夢想,也顯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B.《海底兩萬里》這部科幻小說講述了生物學家阿龍納斯跟隨尼摩船長乘坐諾第留斯號潛水艇在海底做了兩萬里環球探險旅行的故事。C.《海底兩萬里》中諾第留斯號潛艇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結構巧妙,能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D.尼摩船長為救印度采珠人,與鯊魚激烈搏斗,被鯊魚掀翻在地,情況非常危急。這時,康塞爾手持鋼叉救出了壓在鯊魚底下的船長。二、現代文閱讀(30分)(一)(19分)常春藤林清玄⑴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棟全新的大樓,地理位置不錯,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間小的木板房屋,居住著一個賣牛肉面的老人。那間木板屋可能是一座違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傾斜成一個夾角,木屋處在兩座大樓之間,益發破敗老舊,仿佛隨時隨地都要傾頹,散成一片片木板。⑵任何人路過那座木屋,都不會有心情去正視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著面攤出來,才知道那里原來還有人居住。⑶但是在那斷板殘瓦南邊斜角的地方,卻默默地生長著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見過最美的一株。許是長久長在陰涼潮濕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簡直是毫無忌憚地怒放著,它的葉片長到像荷葉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綠,那種綠就像朝霞照耀著遠遠群山的顏色。⑷沿著木板壁的夾角,常春藤幾乎把半面墻長滿了,每一株綠色的枝條因為被夾壁壓著,全往后仰視,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墻上長,它還在地面四周延伸,蓋滿了整個地面,近看有點像還沒有開花的荷花池了。⑸我的家里雖然種植了許多觀葉植物,我卻獨獨偏愛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無事的黃昏,我在附近散步,總要轉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時看得發癡。隔不了幾天去看,就發現它完全長成不同的姿勢,每個姿勢都美到極點。⑹有幾次是清晨,葉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顆顆滾圓的隨風在葉上轉來轉去,我才仔細地看它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完整飽滿的,絲毫沒有一絲殘缺,而且沒有一點塵跡;可能正因為它長在夾角,連灰塵都不能至,更不要說小貓小狗了。⑺我愛極了長在巷口的常春藤,總想移植到家里來種一株,幾次偶然遇到老人,卻不敢開口。因為它正長在老人面南的一個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樣珍愛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讓人剪栽。⑻有一回正是黃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許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際,老人推著攤車要出門做生意,木門“咿呀”一聲,他對著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機說:“老伯,能不能送我幾株您的常春藤?”⑼他笑著說:“好呀,你明天來,我剪幾株給你。”然后我看著他的背影背著夕陽向巷子外邊走去。⑽老人如約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兩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揀過、長在墻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種在花盆里。⑾沒想到第三天臺風就來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沒有影蹤,只剩下一片殘株敗葉,老人忙著整建家屋,把原來一片綠意的地方全清掃干凈,木屋也扶了正。我覺得悵然,將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還給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說:“這種草的耐力強,一株就要長成一片了。”⑿老人的常春藤只隨便一插,也并不見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陽光和雨露的滋潤。我的常春藤細心地養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時澆水,同樣也在陽臺上接受陽光和雨露。⒀然后我就看著兩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長,老人的常春藤憤怒地抽芽拔葉,我的是溫柔地緩緩生長;他的芽愈抽愈長,葉子愈長愈大;我的則是芽愈來愈細,葉子愈長愈小。比來比去,總是不及。⒁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現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經被常春藤覆蓋,甚至長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經好像長進宋朝的文人畫里了,細細地垂覆枝葉。我們研究了半天,老人說:“你的草沒有泥土,它的根沒有地方去,怪不得長不大。呀!還有,恐怕它對這塊爛泥地有了感情呢!”9.“比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閱讀方法。某四人學習小組圍繞本文展開了比較閱讀,請根據以下討論實錄,完成相關內容。(14分)同學甲同學甲:比較閱讀可以“異中求同”,也可以“同中求異”。同中求異是為了明確其差別,異中求同是為了探尋其規律。同學乙:嗯,同是常春藤,老人和“我”對待它們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老人對待常春藤是“隨便一插,也并不見他施水除草”,“我”的方式則是⑴。(2分)同學丙:還有,它們的生長形態也是不一樣的。“我”的常春藤是細小、溫柔的,老人的常春藤卻很不一樣,就如文中第⑷段所寫的。同學丁:這段話描寫得好!好在⑵。(4分)同學甲:你說得太好啦!既抓住了常春藤的特點,也讀出了背后的情感。同學丙:剛剛討論的是同中求異式的比較閱讀。是否還可以異中求同呢?我覺得賣牛肉面的老人與他的常春藤有相似之處。同學丁:是的,文中他們的生存環境是那么相似,比如:⑶。(3分)同學丙: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精神氣質有相通之處嗎?同學乙:⑷。(5分)同學甲:你不僅結合了文章內容,還聯系生活談了自己的看法。你的發言真精彩!10.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自然萬物,因作家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物”便有了人之情趣。請聯系全文,結合相關常春藤的描寫,分析作者如何表達自己的志趣。(5分)(二)(11分)數字時代,我們的大腦被改變了(1)我們知道,人類的大腦是可塑的。當人類生活方式改變時,大腦也可能發生變化。從遠古人類首次發現如何使用工具開始,人類的大腦就受到迅速而明顯的影響。數字時代,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我們每天離不開網絡、離不開手機時,我們的大腦是否也被改變了?(2)科學家認為,對網絡科技的深度依賴,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這在閱讀時表現得最為明顯。對書籍的深閱讀與在網頁上那種為了獲取信息而進行的淺閱讀是不一樣的。美國技術專家尼古拉斯·卡爾在《網絡也有黑暗一面》一書中寫道:“過去幾年中,我一直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覺得某些人或某些東西正在改變我的大腦。我目前的思考方式與過去相比已經截然不同,當我閱讀時,能最為強烈地感覺到這一點。持久地閱讀一本書或一篇長文,曾經易如反掌,我曾耗費數個小時徜徉在長長的文字里,我的大腦能夠抓住敘述的演進或論點的轉折,從而進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閱讀兩三頁后我的注意力就開始漂移了。我感覺我一直在試圖將自己任性的大腦拽回到書本。”(3)對書籍的深閱讀需要耐心,而數字閱讀堪稱“耐心殺手”。以微博為例,瀏覽一個微博頁面只要幾分鐘,眼睛在每條微博上停留的時間只有幾秒。不斷地掃視、瀏覽、搜尋感興趣的關鍵詞、點擊閱讀——這個過程因為信息的豐富、多樣而足夠刺激,但顯然不足以鍛煉耐心。一本優秀的圖書通常是有內在的邏輯框架的,只有進入這一邏輯框架,才能說是閱讀。而網絡內容特別是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每一條都互不關聯,跳躍性的閱讀當然談不上邏輯了。互聯網在給人們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時,也使我們的思維“碎片化”。(4)數字時代,人類的大腦結構也被改變了。由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已經滲入到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觸摸屏情有獨鐘。一些人因為在智能手機上面頻繁敲敲打打而被戲稱為“拇指族”,但是,就是這樣一種看似簡單的重復運動在不斷塑造著人們的大腦。在一項實驗中,瑞士蘇黎世大學神經科學家邀請37位手機重度用戶參與實驗,其中26人用智能觸屏手機,11人用普通按鍵手機。他們將電極連接在這些參與者頭部,測試他們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機時,大腦皮層的反應。科學家記錄下這些參與者10天的活動。結果顯示,大腦皮層中拇指控制相關區域活躍度更高的是用觸屏手機的人,而使用按鍵手機的則沒有明顯變化。使用觸屏手機的次數越多,大腦皮層相應區域更加活躍。在數字時代長大的“數字原住民”,因長時間用拇指上網和操控智能手機,從而改變了大腦形成神經通路的方式。(5)數字時代,人們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網絡與人交往,而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能力卻越來越弱。多動癥、自閉癥、抑郁癥、躁狂癥和多任務癖好等現代疾病,與過度上網和玩視頻游戲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11.閱讀全文,說說數字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改變。(4分)12.聯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⑴對書籍的深閱讀需要耐心,而數字閱讀堪稱“耐心殺手”。⑵但是,就是這樣一種看似簡單的重復運動在不斷塑造著人們的大腦。13.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卡爾說,他在翻閱網頁時,往往閱讀兩三頁后注意力就開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腦拽回去。B.人們閱讀微博時,不斷掃視、瀏覽、搜尋,導致閱讀內容缺乏內在的邏輯框架,跳躍性閱讀就不可避免。C.數字時代,人們更加善于與社交網絡中的人交往,而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能力日益下降。D.多動癥、自閉癥、抑郁癥、躁狂癥和多任務癖好等現代疾病是由于過度上網和玩視頻游戲引發的。三、古詩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5分)【甲】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陸游筑書巢吾室之內,或棲于櫝①,或陳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②,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釋】①櫝:dú,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②覿:dí,相見。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有仙則名(出名)B.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C.乃引客就觀之(靠近)D.信乎其似巢也(相信)18.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兩項是()()(4分)A.無絲竹之亂耳吾室之內B.或陳于前嘗射于家圃C.而亂書圍之結友而別D.乃亦大笑曰蒙乃始就學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20.結合文意,請簡要分析甲乙兩文的主人借托居室所表達的情志。21.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5分)重陽后菊花(之一)[宋]范成大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①照泥沙。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②一日花。【注釋】①靨:yè,笑臉。②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民間在這一日常以登高、賞菊等風俗來表達求福求壽的愿望。(1)本詩一、二句精于描寫,“”一詞寫出了菊花受冷落的境遇,“”一詞寫出了菊花燦爛美麗的姿態。(2分)(2)全詩借花諷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就此作簡要賞析。(3分)四、作文(40分)22、梁啟超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生第一件樂事,自然是責任盡完了。在你的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你的擔當是否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快樂?或許還未來得及被你身邊的人認可,就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淹沒了。想一想,你把它藏在哪個角落了?找出來,和大家分享。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1.B2.C(A墾—懇憤—奮契—鍥B盛—蜃愰—恍D言—顏)3.D不恥下問:向學問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句本末倒置了。4.C書名號改為單引號(這里三哼經’不是一部書,而是阿長誤解的“山海經”的稱謂,所以用單引號表示突出強調)5.D(A缺主句,去掉句首的“由于”B甲比乙數量多,可以用倍數,甲是乙的幾倍;甲比乙數量少,可以表達為甲是乙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C句式雜糅“原因是……”和“……的結果”雜糅)6.A紀傳體——編年體7.答案略8.(1)《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分)(2分)遭土著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機、被章魚襲擊等(例舉兩件即可)(2)D不是康塞爾,是尼德蘭(3分)1.(20分)①(2分)細心地養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時澆水。(評分標準:可摘錄原句,也可自己概括,只要能點出“被細心呵護”之意即可)②(4分)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常春藤雖被夾壁所壓卻依舊呈現出強勁的生命之力及向四周延展的旺盛之態,表達出作者對它的贊嘆與喜愛。(評分標準:修辭手法或詞語運用1分,結合內容分析2分,答出“生機、旺盛”等,意思相近即可,作者情感分析得1分,答出“贊嘆、喜愛”之意即可。)③(3分)老人住在兩座大樓之間,破敗老舊隨時都可能傾頹的木屋里;常春藤長在斷板殘瓦南邊斜角的地方,躲在不被注視的一角。他們的生存環境都是破敗、貧瘠的。(評分標準:結合文本分析2分;提煉概括1分,答出“破敗”、“貧瘠”或“困厄”之意即可。)④(5分)常春藤頑強執著地向上生長著,老人靠賣牛肉面頑強地在城市的夾縫中生存;臺風后,老人又搭建起了自己的木屋,新插的常春藤也茁壯地生長起來。常春藤和賣牛肉面的老人互相映襯,都把根深深地植入滋養他和它生活的大地,就如身邊時常可見的,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人一樣,他們都熱愛生活,傳遞出努力生存的樂觀與頑強。(評分標準:結合文本分析3分;提煉概括2分,答出“植根生活”、“樂觀頑強”即可。)2.(5分)作者通過對常春藤細致的描摹,展示了常春藤在陰涼潮濕肥沃的土地上,卻能毫無忌憚地怒放著,每一片葉都是完整飽滿的;它向四周延伸著,一株就長成一片,把根深深地植入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