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_第1頁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_第2頁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_第3頁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_第4頁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

語文是交際的工具。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接卜.來小編在這

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對

大家有所幫助。

丸子專業資料庫廠雙

https://?enku.baidu.con/shop/ee17580216fc700a

語文蘇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識點

《廉頗藺相如列傳》知識點歸納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與”,給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質”通“鎖”,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雙手托著。

5.拜送書于庭。“庭”通“廷”,朝廷,國君聽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查、察看.

7.設九賓禮于廷。“賓”通1賓”,古代指接引賓客的人,也指贊禮的人。

8.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9.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10.為一擊缶。“缶”通“ST,盛酒漿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瓶作為唱歌時的節拍。

一詞多義

①君幸于趙王(介詞,被)

②故燕王欲結于君(連詞,同)

①徒見欺(介詞,被,受)

②大王見臣列觀(動詞,接見)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名作動,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廣成傳舍(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土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使

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這里引申為調轉)

④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拉引)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趙.王(被...寵幸)

③則幸得脫矣(僥幸)

①以勇氣聞于諸侯(憑)

②愿以十五城請易壁(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來,連詞)

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為)⑥傳以示美人及左右(連詞,連

接“傳”與“示”)歡

①逆強秦之歡(歡心)

②絕秦趙之歡(交情)

①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日(回頭)

②顧吾念之(只是)

③顧野有麥場(《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顧妻子(《報任安書》)(顧惜,憐惜)⑤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

學》)(反而)

①其勢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無人(如果)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于是,就)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①廉頗藺相如列傳(一種文體)

②舍相如廣成傳(傳舍,賓館)

③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傳遞)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傳頌)

①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跟從)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

①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設九賓十廷,臣乃敢上空(才)

①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同“熟”,仔細)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誰,哪一個)

①以勇氣聞于諸侯(聞名)

②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聽說)

二、古今異義

①拜為上卿(拜:古義指授予官職;任命。今義指下跪叩頭;祝賀)

②欲勿予,即患泰兵之來(患:古義指慮,擔心。今義指害病;災禍)

③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壽:古義指向人獻物以祝人長壽。今義指年歲,生命;生日)

④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去:古義指離開。今義指除掉,減掉,已過的,特指剛過去

的一年)(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今義指與自己有血緣或婚姻關系的人)⑤請指示王

1指示:古義指給……看。今義指上對下指導、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進缶(前進:古義指上前進獻。今義指向前發展進步)

⑦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宣言:古義指揚言,到處說。今義指國家、政黨、團

體或領導人對重大問題公開表態以進行宣傳號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義指左右的侍從。今義指左和右兩方面)

⑩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鄙賤:古義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謙詞。今義指鄙視,

輕視)

①①泰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古義為名詞,約定、契

約。今義指限制使不越出范用。)

①②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義:美女)

①③明年復攻趙(明年:古義指第二年今義指(將來的)明年)

①④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往:古義從這里到那里今義指以前)

①⑤竊計欲亡走燕(竊:古義私下里今義指偷東西走:古義指逃走今義指走路)

①⑥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古義好好招待今義優厚的待遇)

①⑦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占義:得到懲處今義:冒犯)

三、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

③乃使從者衣褐(衣,穿)

④懷其璧(懷,懷揣著)

⑤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獻上)

⑦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壽,向人敬酒或獻禮)

⑧臣語曰(語,告訴)

⑨于是相如前進能(前:走上前)

⑩趙王鼓瑟(鼓:彈奏)

①①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嘻:苦笑聲)

b.名詞作狀語?: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表示至的方式,從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詞狀語,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詞做狀語,向前)

⑤怒發上沖冠(上:向上)⑥卒廷見相如(廷:在朝堂上)

c.使動用法:

①完璧歸趙(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承擔)

④畢禮而歸之(畢,使……完畢;歸,使……回去)

⑤以絕秦望(以:用……來;絕,斷絕)

⑥歸璧與趙(歸:使……歸)

⑦以勇氣聞于諸侯(聞:使……聽聞)

d.意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為羞恥)

②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為先;后,以……為后)③吾羞,不忍為之下

[羞:以……為羞恥)

e.形容詞作動詞:

①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寬,寬宏大量)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f.形容詞作名詞:

①而絕秦趙之歡(歡,友好關系)

②寧許以負秦曲(曲,理虧之責)

動詞作名詞:

①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盟約)

②為刎頸之交(交:動作名,朋友)

五、特殊句式

a.判斷句:(常見句型:……者……也,……也)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翻譯:廉頗,是趙國的良將。)②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③藺相如者,趙人也

④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⑤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⑥何者?嚴大國之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親戚而事若者,徒幕君之高義也

⑧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⑨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動句:

①而君幸于趙王“于”字表被動(翻譯:而您被趙王寵幸)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見”字表被動

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見……于”被動

④使不辱于諸侯“于”字表被動

C.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語后置:

1、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求可使報秦者人)

③狀語后置:

1、拜送書于庭(于庭拜送書)

2、以勇氣聞于諸侯(以勇氣于諸侯聞)

3、故燕王欲結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結)

4、臣頭今與壁俱碎于柱矣i臣頭今與壁與柱俱碎矣)

5、設九賓于廷(于廷設九賓)

6、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于)境上(臣嘗從大王與燕王于境上會)

7、會于西河外濯池(于西河外港池會)

8、君幸于趙王。(君于趙王幸)

9、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d.省略句

1、傳(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趙走(于)燕。

3、遂與秦王會(于)濯池。

4、(繆賢)對曰:“臣嘗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歸趙

6、相如既歸,趙王以(之)為賢大夫

7、均之二策,寧許(之)以奐秦曲。

六、出自本文的成語

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湖池之會怒發沖冠負荊請罪刎頸之交白璧微瑕

《蘇武傳》知識點

一、通假字

1.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2.與旃毛并咽之旃:通“氈”,毛織品。

3.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弄(門)”,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5.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顯現。

6.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7.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亡:通“無”,沒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沾:通“沾”,沾濕衿:遍“襟”,衣襟。決:通

“訣”,訣別。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己”,已經。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畢今日之縫縫:通“歡”。

13.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女:通“汝”你

14.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縣:通“懸”懸掛

二、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4.幸蒙其賞賜。賞賜:

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8.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稍遷至移中廄監。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會綱王與長水虞常等深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4.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臥起操持。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今義:料理,辦

理/籌劃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義:臨時充任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說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后一年。

三、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壯:以……為讓。

誠甘樂之樂: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W: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斗: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歸:使……歸

(8)屈節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別其官署常惠等別:使……分開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雨:名詞做動詞,下雨。

(2)軾乳乃得歸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⑶杖漢節牧羊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繁弓弩網、桀:名詞做動詞,結網、用集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四、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第6/10頁

②語

(1)以狀語武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單于語:說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食:吃。

(3)縻食不至食:糧食。

(4)給其衣食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發:發動。

⑶恐前語發發:被揭發。

⑥乃

(1)見犯乃死,重負國乃:副詞,才

(2)恐漢襲之,乃日乃:副詞,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紙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維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歲

④省略句

(1)后隨泥野侯沒湖中

(2)單于子弟發兵于戰

(3)使牧抵

(4)會綱(gou)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5)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

第7/10頁

《張衡傳》知識點一、古今異義詞:

1.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結交今:①連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舉薦的人稱為“孝廉”。今: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別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漢代,在東漢

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為一科。亦指被推選的士人

3.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應薦)。今:不可以

4.公車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點、標志

5.尋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處或并列的幾點之一

6.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國王:古:封建社會貴族的封爵。今:古代某些國家的

統治者;現代某些君主制國家的元首。

7.衡下車,治威嚴。下車:古:官吏初到任;今:從車上走下來

8.常從容淡靜從容: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9.連辟公府不就辟:古義:征召。今義:復辟。

10.其牙機巧制牙:古義:發動機件的樞紐。今義:牙齒。

11.覆蓋周密無際周密: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致。

12.振聲激揚激揚古義: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義: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

作起來。

13.中有都柱都:古義:大,音加。又如:軍驚而壞都舍。今義:都市;或用作

表范圍的副詞dou)

二、通假字:

1.員徑八尺:“員”通“圓”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詞類活用

大將軍鄧鷺奇其才(奇: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奇特)

時天下承平日久(時:名詞作狀語,當時)

衡少善屬文(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

妙盡璇機之正(盡: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研究透了;正: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

理)皆共目之(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

乂多豪右,共為不軌。(多,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

三、一詞多義

①觀太學(觀摩學習)

②大王見臣列觀(宮廷中高大華麗的樓臺)

第8/10頁

③此岳陽樓之大觀也(景像)

④玄都觀里桃下樹(道士廟)

⑤啟窗而觀(看)

①因入京師,觀太學(于是)

②蒙故業,因遺策(沿襲)

③因其勢而利導之(順著)

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通過、經由)

⑤衡乃擬班固《兩都》《二京賦》,因以諷諫(憑借)

⑥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趁機)

①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陰陽(就)

③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競、去Q

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

⑤爾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是)

⑧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①其牙機巧制(制作,構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指揮)

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模)

屬zhu

①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連接)

②衡少善屬文(連綴)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④舉酒屬客(勸人喝酒)

shu

⑤名屬教坊第一部(屬于)

⑥在骨微,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掌管)

⑦吾屬今為之虜矣(輩)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善: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行)

③安帝雅聞衡善術學。(擅長)

第9/10頁

④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縫”,擦拭)

四、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人)

(2)被動句

連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賓語前置句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自從有書典記錄以來,不曾有過(這種儀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