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重點:教育與幼兒教育一、單項選擇題1.狹義的教育是指()。A.社會教育B.家庭教育C.學校教育D.網絡教育2.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教育現象的是()。A.媽媽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嬰兒吃奶C.成人學開車D.木匠教徒弟手藝3.教育區別于其他社會活動的本質特征是()。A.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B.教育是動物的本能C.教育是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D.教育是一種生物現象4.下列不屬于教育的構成要素的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響D.教育環境5.在國家對受教育者培養的總的要求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格上的具體要求稱為()。A.教育目的B.教學目的C.培養目標D.教學目標6.下列不屬于教育目的作用的是()。A.導向作用B.基礎作用C.激勵作用D.評價作用7.()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如一節課、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A.培養目標B.教育目的C.教學目標D.教育目標8.柏拉圖是()的代表人物。A.個人本位論B.社會本位論C.宗教本位論D.教育無目的論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體現了()的教育目的觀。A.教育無目的論B.社會本位論C.科學本位論D.個人本位論10.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特色,全盛時期出現在18、19世紀,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發展,反對神學等觀點屬于()的認識。A.精神本位論B.社會本位論C.神學本位論D.個人本位論11.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A.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B.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C.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D.社會主義制度12.《學記》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的關系。A.宗教B.經濟C.生產力D.政治13.決定受教育的權利的是()。A.經濟發展B.文化水平C.人口狀況D.政治制度14.下列不屬于教育對人口的影響的是()。A.教育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B.教育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C.教育促進人口遷移D.教育再生產勞動力15.“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一個由我支配的環境,我可以運用特殊的方法,把他們加以任意的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家,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提出這個觀點的是美國著名教育學家()。A.杜威B.華生C.斯金納D.桑代克二、簡答題1.簡述教育的本質屬性。2.簡述教育目的的作用。3.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4.簡述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5.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有哪些?三、論述題1.試述教育與人口的關系。2.試述人的身心發展規律。3.試述幼兒園的保教目標。4.試述幼兒教育的意義。5.試述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解析】教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2.B【解析】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初生嬰兒吃奶是本能反射。3.A【解析】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社會活動的根本屬性。4.D【解析】教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社會現象,是一個包含多因素、多層次的整體系統。構成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5.A【解析】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規格和標準要求。6.B【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評價作用。7.C【解析】題干所述是教學目標的含義。8.B【解析】社會本位論產生于19世紀下半葉,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圖、涂爾干、凱興斯泰納、赫欽斯、巴格萊等。9.B【解析】社會本位論認為要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重教育的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和社會成員。10.D【解析】個人本位論的基本觀點主張教育目的應根據個人的需要來確定。11.C【解析】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12.D【解析】題干中的“化民成俗”和“建國君民”都是指治理國家和管理人民,是屬于政治這個范疇內的概念,都闡述了政治與教育的關系。13.D【解析】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表現在: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的權利、教育目的。14.D【解析】D項屬于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與題干要求不符。15.B【解析】題干中的語句是華生關于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認識,反映了他對環境決定論的經典論斷。二、簡答題1.【參考答案】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1)教育是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2)教育培養人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進行的;(3)在教育這種培養人的活動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內容(反映和體現著社會要求)三種要素之間的矛盾運動。2.【參考答案】(1)導向作用。(2)激勵作用。(3)評價作用。3.【參考答案】(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的權利;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內容。(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促進作用:教育實現年青一代的政治社會化;教育為政治培養專門的人才;教育對當前的政治變化和發展產生影響;教育可以加速民主進程。4.【參考答案】(1)教育的發展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生產力發展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生產力水平制約人才規格和教育結構;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2)教育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教育生產新的科學知識。5.【參考答案】(1)遺傳(遺傳素質)。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2)環境。環境影響人的身心發展。(3)教育(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三、論述題1.【參考答案】(1)人口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①人口數量對教育的影響。人口數量影響教育發展的規模。人口數量決定著教育需求的大小,因此也就決定著教育事業的規模。②人口質量對教育的影響。人口質量是指人口的身體素質、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人口質量對教育質量的直接影響是指入學者已有的水平對教育質量的影響,間接影響是指年長一代的人口質量對新生一代的人口質量的影響。③人口結構對教育的影響。人口的年齡結構影響各級各類學校在教育結構中的比例;人口的社會結構影響教育的分配;職業結構影響教育需求和學校類別;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約學校布局。(2)教育對人口的作用①控制人口數量;②改善人口質量;③完善人口結構。2.【參考答案】(1)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身心發展不僅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性,而且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性。(2)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人的身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經歷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質變意味著達到一個新的階段。(3)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的過程。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較早階段就能達到較高水平,有些方面則要成熟得晚些。(4)人的身心發展具有穩定性。人的身心發展的穩定性是指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順序、年齡特征和變化速度等大體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教師要看到兒童身心發展的穩定性,把它作為施教的出發點和依據。(5)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可變性。人的身心發展的可變性是指身心發展的穩定性只是相對的,但在不同的社會條件或教育條件下,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其身心發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樣。教師要在看到兒童身心發展的穩定性的同時也看到可變性,盡量創造良好的社會和教育條件,充分挖掘潛力,使之更快更好地發展。(6)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互補性。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是指機體的某一方面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長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如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7)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個體之間的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之間存在發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質、環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觀性的不同,決定了人的身心發展存在著差異性。3.【參考答案】幼兒園的保教目標:實行保教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具體表現在:(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2)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3)使幼兒萌發愛家鄉、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4)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4.【參考答案】(1)促進幼兒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一方面,幼兒的身體正在迅速發育,幼兒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力量,并在不斷活動中顯現這種力量。但另一方面,他們的身體還極不成熟,動作發展還不協調,自我保護能力還很差,易受疾病、事故的傷害。(2)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研究表明,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大腦與智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幼兒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對智力的影響特別大。若在這一時期內,對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會得到明顯提高。(3)幼兒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幼兒時期,幼兒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并逐漸形成。這時他們的可塑性強,自我評價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長、教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因此,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4)幼兒時期是性教育的關鍵期。3歲左右的幼兒,開始產生性別意識,這是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幼兒能夠正確將自己的性別與社會要求的性別角色對應起來,他們的性心理就能夠正常發展。(5)培育美感,促進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由于幼兒思維、情感的特點,他們喜歡用形象、聲音、色彩、身體動作等來思考和表達。從這一特點出發,幼兒教育以美熏陶、感染幼兒,滿足其愛美的天性,萌發其美感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發展他們藝術的想象力、創造力,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6)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為適應學校生活做準備。幼兒教育是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為目的的素質教育,而不是偏重某個方面諸如智力的發展這樣的片面教育。5.【參考答案】(1)“泛愛”主義的教育主張夸美紐斯認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提出“一切城鎮鄉村的男女兒童,不論其貧富貴賤,都應該進學?!?,這就是其泛愛主義的教育主張,這也構成了其普及教育論的基礎。(2)幼兒教育思想①夸美紐斯依據兒童的年齡特征,設計了一個理想的四級學制。第一級是嬰幼兒期(0~6歲),兒童在“母親的膝前”即母育學校接受教育。《母育學?!肥菤v史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集中體現了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他認為,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成為一所學校,孩子的母親便是主要教師。②他還編寫了《世界圖解》指導兒童學習,這是歷史上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榆林市榆陽區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啟東市長江中學2025屆高考沖刺七歷史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2024-2025學年初三期末熱身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玉柴職業技術學院《搜索引擎系統應用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大學英語I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海事大學《科技檔案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美術學院《診斷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生物醫藥與新材料化工科研創新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晉中學市榆社縣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考前輔導生物試題含解析
- 南通職業大學《臨床檢驗設備與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食堂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 CISP-PTE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年新高考歷史預測模擬試卷黑吉遼蒙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醫院文化節活動策劃
- 部隊防雷電暴雨安全知識
- 2025年消防文員類面試題及答案
- 重慶市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合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船舶駕駛培訓虛擬場景構建-深度研究
- 手術患者預防跌倒
- 《特斯拉汽車供應鏈管理》課件
- 清華-市場營銷學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