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_第1頁
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_第2頁
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_第3頁
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_第4頁
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縮合、硝化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序言

1.1目的

為強化對縮合和硝化車間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預防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員工

的人身安全,推動公司發展,據《安全生產法》、《化工行業安全管理制度》和《山

東省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程

1.2適用范圍

本規程只適用于縮合、硝化工序的安全生產

2.原料安全性能

2.1鄰苯二胺

2.1.1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經皮膚汲取對身體有害,對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

激性。

燃爆危險:本品可,有毒,具刺激性。

2.1.2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刻脫去污染的穿著,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立刻提起眼瞼,用流淌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快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奇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漱口,飲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給以導瀉,就醫。。

2.1.3消防措施

1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與強氧化劑可發生反應。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

氧化氮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滅火方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

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潔凈的鏟子

搜集于枯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搜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1.4操作處置與儲運

操作留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足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需經過特地培訓,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安全防護眼鏡,穿

防毒物浸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運用防爆

型的通風系統和裝備。防止產生粉塵。防止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

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裝備。

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留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密封。應與

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

儲區應備有適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運留意事項:本品對人體有毒害,在搬運過程中留意穿戴勞動愛護。

2.1.5接觸掌握/個體防護

工程掌握:嚴加密閉,提供充足的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裝備。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

2

搶救或撤離時,應當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浸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皮手套

其他防護: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按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飲酒,

用溫水洗澡。進行就業前利定期的體檢。

2.1.6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常溫下為無色單斜晶體,在空氣和日光中顏色變深。

熔點(℃)102-103

沸點(℃)256~258

閃點:110℃

飽和蒸氣壓(kPa)0.33(XXX℃)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較多溶于熱水,易溶于乙醇、乙酸和氯仿。

2.1.7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強堿、強氧化劑、酸酎、酰基氧

防止接觸條件:光照

2.2尿素

2.2.1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屬微毒類。對眼睛、皮膚和粘膜有剌激作用。。

2.2.2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穿著,用大量流淌清水沖洗。

3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淌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就醫。

吸入:快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奇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2.2.3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與次氯酸鈉、次氯酸鈣反應生成有爆炸性的三

氯化氮。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需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

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后依據著火原因選擇恰當滅火劑滅火。

2.2.4泄漏應急處理:隔寓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

口罩,穿一般作業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當心掃起,置于袋中

轉移至安全場所。大量泄漏:搜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2.5操作處置與儲運

儲存留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

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亞硝酸鈉、干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

適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運留意事項:搬運時盡量輕拿輕放,尿素水份含量較高,顆粒易破損。

2.2.6接觸掌握/個體防護

工程掌握:嚴加密閉,提供充足的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需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卜緊急事態

搶救或撤離時,應當佩戴空氣呼吸器。

4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浸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的衛生習慣。

2.2.7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或粉末,有氨的氣味。

熔點:132.7℃

相對密度(空氣=1)1.335

粘度:2.33(140℃)

折射率:1.484

溶解性:溶于水、甲醛、乙醇,微溶于乙醛、氯仿、苯。

228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強氧化劑、強酸、亞硝酸鈉、干粉。

2.3硫酸

2.3.1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劇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

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

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

形成;嚴峻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顯現紅斑、

重者形成潰瘍,愈后痛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

5

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http:

///view/469.htm0

燃爆危險:本品助燃,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硫

2.3.2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先用干布試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最終用3%-5%NaHCO3溶液

沖洗,嚴峻時應立刻送醫院。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大量流淌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清洗至少15分鐘。就

醫。

吸入:快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奇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2.3.3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猛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

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燃燒。有劇烈的腐蝕性和吸水

性。

有害燃燒產物:二氧化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需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

±o防止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

6

2.3.4泄漏應急處理:快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

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

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

用砂土、枯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搜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

物處理場所處置。

2.3.5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留意事項:密閉操作,留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

必需經過專業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

禁吸煙。遠寓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防止與復原劑、堿

http:///vicw/115019.htm類、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

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裝備。倒空的

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參加水中,防止沸騰和飛濺。

儲存留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c,相對濕度不超

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復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

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裝備和括宜的收容材料。

2.3.6搬運留意事項

硫酸運輸容器,每個容器上應標明品種、數量、生產廠名、商標和出廠

日期等。

2.3.6.2凡濃度超過10%的硫酸要注明“危險品”字樣,對濃硫酸和發煙硫還要

7

注明“加水要留意”的字樣。

2.363從事搬運、灌酸、裝卸硫酸的人員必需配戴防護用具,現場附近必需備

有水龍頭。

2.364搬運硫酸時,容器的撞破、倒置或墜落都會造成漏酸或使酸液飛濺,因

此工作時務必當心。

2.365運輸硫酸時要盡可能防止與其它物資混裝。運用汽車運輸硫酸時,硫酸

濃度超過90%以上者,車身前面要有“危險”標志,超過1()%的要要掛有'?毒”字標

志,行走時要選擇流通量小的道路,因轉載、休息、事故等需要臨時停放時,要盡

可能先擇安全的場所。

2.3.7接觸掌握/個體防護

工程掌握:留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裝備。

呼吸系統防護: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

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呼吸系統防護:應當佩戴過濾式

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其他防護:場嚴禁吸煙。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2.3.8理化特性

含量:工業級98%。

8

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亮油狀液體,無臭

相對密度(水=1)1.83

熔點(℃)10.5

沸點(C)330.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

飽和蒸氣壓(kPa)0.13(145.8℃)

溶解性:與水混溶

2.4硝酸

2.4.1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其蒸氣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病癥,如流淚、咽喉刺

激感、嗆咳,并伴有頭痛、頭暈、胸悶等。口服引起腹部劇痛,嚴峻者可有胃穿孔、

腹膜炎、喉痙攣、腎損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膚接觸引起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

觸可引起牙齒酸蝕癥。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2.4.2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刻脫去污染的穿著,用大量流淌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刻提起眼瞼用大量流淌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

就醫。

吸入:快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奇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

如呼吸停止,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9

2.4.3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強氧化劑。能與多種物質如金屬粉末、電石、硫化氫、松節油等猛

烈反應,甚至發生爆炸。與復原劑、可燃物如糖、纖維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廢

紗頭等接觸,引起燃燒并散發出劇毒的棕色煙霧。具有強腐蝕性。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需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霧狀水、二氧化碳、

砂土。

泄漏應急處理::快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

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從上風處進入現

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將地面

灑上蘇打灰,然后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

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愛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

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搜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4.4操作處置與儲運

操作留意事項:密閉操作,留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

必需經過特地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

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防止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接觸。

儲存留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

保持容器密封。應與復原劑、堿類、醇類、堿金屬等分尸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

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裝備和適宜的收容材料。

搬運留意事項: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

10

裝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2.4.5接觸掌握/個體防護

工程掌握:密閉操作,留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裝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

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氣呼吸器

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

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2.4.6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亮發煙液體,有酸味。

沸點(℃)86(無水)

相對密度(水=1)1.50(無水)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17

飽和蒸氣壓(kPa)4.4(20℃)

溶解性:與水混溶。

熔點(℃)?42(無水)

2.4.7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復原劑、堿類、醇類、堿金屬、銅、胺類。

11

3.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1縮合工段

3.1.1從儲罐向高位槽上打硫酸時必需保證放空常開、保持有專人監控,防止

溢出灼傷,若硫酸溢出人員應按時撤離,關閉計劃泵,少量溢出應用大量水稀釋,

大量泄露時應用干沙土囤掩,集中回收處理,若硫酸濺到人員身上,卸下衣服,立

刻以大量水沖洗半小時,眼睛或皮膚接觸在沖洗后去醫院。

3.1.2投料前,應保證釜內無剩余物料及其它,投粘過程中,嚴格按操作規程

操作,要認真檢查,確認原料無誤后,放可按挨次投料。

3.1.3釜溫到達75c時應打開排空閥后開攪拌,,以免酸氣嗆人,對人產生危

害。

3.1.4滴加濃硫酸時速度要恰當,以免反應過快造成物料沸出傷人。

3.1.5開蓋觀看或取樣檢測PH值時,戴好相應勞動防護用品,防止造成損害。

3.1.6放料時戴好相應防護用品,以免物料濺出、酸氣嗆人,對人體造成損害。

3.1.7烘干機操作時,投料口不能用手直接接觸操作,防止傷人。

3.2硝化工段

3.2.1硝化崗位操作,應戴好防護眼鏡,防止各步酸氣、酸液等對眼鏡的損害。

3.2.2釜內吸入硝酸母液及取樣時,應戴好必要的勞保用品,防止酸液腐蝕手、

眼及把酸氣吸入體內造成身體損害。

3.2.3補加硝酸時應戴好相應的勞保用品,防止酸液灼傷。

3.2.4升溫時,應保持釜內溫度不超過60℃,防止投料時反應過快,造成液體

爆沸傷人。

12

3.2.5開頭投中間體Ml時投料速度要慢慢參加,不能把整袋料一次參加防止

反應過猛,造成物料噴出傷人。

3.2.6放料、抽濾、水洗過程,嚴防母液灼傷眼鏡

4.車間安全管理規定

4.1對裝備裝置的要求

4.1.1全部系統裝備管道不準有泄漏現象

4.1.2全部裝備管道要求為耐腐蝕材質

4.1.3裝備常規配置,當采納氯苯工藝時,應按防爆要求配置

4.2對生產環境的要求

4.2.1生產現場應通風良好,同時要求能夠局部通風。

4.2.2生產現場四周嚴格掌握火源,車間內不答應吸煙。

4.2.3裝有溶劑的桶應密閉并放于陰涼處,防止熱曬及熱烤,且每袋料及每桶

料均需標識清晰。

4.2.4在危險場所或區域及醒目易見處掛設各類警示牌、指示牌:原材料、中

間產品、空桶、電動葫蘆、水桶、最終產品(儲存庫及拼混處)都須有標識牌

4.2.5現場保持衛生,裝備保持潔凈

4.2.6消防裝置用具保持好用,消防通道保持暢通

4.3操作人員的要求

4.3.1牢記各種特別操作方法,以免處理不當造成意外事故

4.3.2熟知并嚴格遵守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4.3.3熟知本崗位原料物性及防護方法

13

4.3.4應知防火、防爆及一般急救措施

4.3.5應知電、蒸汽、水的要求和去向

436應知一般電氣常識

4.3.7按規定正確佩帶和運用勞動愛護用品

4.3.8嚴格掌握反應溫度,時辰留意溫度儀表情況,若發現異樣,立刻查找原

因按時處理。

4.4對管理人員的要求

要求管理人員必需熟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