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葉縣2024年高考化學一模試卷

請考生注意:

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

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

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A.還原性:HF>HCl>HBr>HI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容易失去電子

D.NazCh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

2、為確定下列物質在空氣中是否部分變質,所選檢驗試劑(括號內物質)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FeSCh溶液(KSCN溶液)B.CH3CHO溶液(pH試紙)

C.KI(淀粉溶液)D.NaHCCh溶液(稀鹽酸溶液)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模擬用粉煤灰(主要含AI2O3、SiCh等)制備堿式硫酸鋁[A12(SO?(OH)6.zx]溶

液,并用于煙氣脫硫研究,相關過程如下:

稀硫酸CaCO1粉末含SO?的煙氣

濾清I濾渣nso,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流渣I、II的主要成分分別為Si02、CaS04

B.若將pH調為4,則可能導致溶液中鋁元素的含量降低

C.吸收煙氣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離子多于5種

D.完全熱分解放出的SQ量等于吸收的SO?量

4、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組號今加反應的物質生成物

①MnO/、…Ch>Mn2+,"

②CL(少量)、FeBrzFeCh、FeBra

KMnO4.H2O2、H2SO4K2SO4、MnSO4...

A.第①組反應中生成OSmolCh,轉移Imol電子

B.第②組反應中參加反應的。2與FeBr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I:2

C.第③組反應的其余產物為O2和H2O

-j+

D.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MnO4>Cl2>Fe>Br2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過氧碳酸鈉(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鈉和H2O2的雙重性質,可作去污劑、消毒劑

B.亞硝酸鈉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適量添加以延長保質期。

C.不銹鋼是通過改變材料的內部結構達到防銹蝕的目的

D.“碳納米泡沫”與石墨烯互為同分異溝體

6、一定條件下,CH與Y0(0發生反應:。設起始,.,在恒壓下,平衡時CH

42H0

WCH4(g)+H30(g)CO(g)+3H3(g]

體積分數p(CHJ與Z和T(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m>(]

B.圖中Z的大小關系:3>3>b

C.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7」>3

n(CH?]

D.溫度不變時,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在加壓后。(CH』)增大

7、一種利用電化學變色的裝置如圖所示,其工作原理為:在外接電源下,通過在膜材料內部Li+定向遷移,實現對器

件的光透過率進行多級可逆性調節。已知:WO3和Li4FedFe(CN)6]3均為無色透明晶體,LiWO3和FedFe(CN)6]3均為

藍色晶體。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一透明導電層

LWO/WOj一電致變色層

1—離子導體層

Li4Fe4|Fe(CN)J/Fe4(Fe(CN)Jj——離子儲存層

―一:-透明導電層

A.當a接外接電源負極時,電致變色層、離子儲存層都顯藍色,可減小光的透過率

+-

B.當b接外接電源負極時,離子儲存層發生的反應為Fe4[Fe(CN)6]3+4Li4-4e=Li4Fe4[Fe(CN)6]3

C.切換電源正負極使得藍色變為無色時,Li+通過離子導體層由離子儲存層向電致變色層遷移

D.該裝置可用于汽車的玻璃變色調光

22+22

8、已知:SO3-+I2+H2O===SO4-+2H-F2r,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Cu\SO3",向該無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澳

水,溶液仍呈無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肯定不含I一B.肯定不含NHjC.可能含有SO3"D.可能含有1一

9、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常見化學電源,其原理反應:2H2+02=2%。,其工作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電w式空氣)

出r^°

_H,SO1

,溶液

A.a極是負極,發生反應為H2—2e-=2H+

B.b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

C.電解質溶液中H+向正極移動

D.放電前后電解質溶液的pH不會發生改變

10、為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些方案:

方案現象或產物

①將鐵片置于CuSO4溶液中鐵片上有亮紅色物質析出

②將鐵絲和銅絲分別在氯氣中燃燒產物分別為FeCLa和CuCL

③將鐵片和銅片分別放入熱濃硫酸中

產物分朋為FC2岱。4)3和CuSO4

④將銅片置于FeCI3溶液中銅片逐漸溶解

⑤將鐵片和銅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并用導線連接鐵片溶解,銅片上有氣泡產生

能根據現象或產物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方案一共有

A.2種B.3種C.4種D.5種

11、下列在科學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實驗裝置內,矍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之礴1?

%.1惠

A.屠呦呦用乙醛提取青蒿D.李比希用CuO做氧化劑分析有

B.伏打發明電池C.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

素機物的組成

A.AB.BC.CD.D

1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氯堿工業中完全電解含2molNaCI的溶液產生%分子數為NA

B.14g分子式為CnH2n的燒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NA/O

C.2.0g與2.0gD2O中所含的中子數均為NA

D.常溫下,將56g鐵片投入到足量的濃硫酸中生成SO2的分子數為1.5NA

13、事實上,許多非金屬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能與NazCh反應,且反應極有規律。如:NazCh+SCh-Na2so4、Na2O2

+SO3-Na2so4+O2,據此,你認為下列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2Na2O2+2Mn2O7->4NaMnO4+O2t

B.ZNazCh+PzCh-Na4P2O7

C.2Na2O24-2NzCh—NaNCh+ChT

D.2Na?O2+2N205T4Na、O3+O2f

14、X、Y、Z、W、M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加的五種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

A、B為廚房中的食用堿,C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C、D都是只有兩種元素組成。上述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為:

(部分反應物戒生成物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EE

A.原子半徑大小序,W>Y>Z>X

B.對應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Z>M

C.上述變化過秸中,發生的均為非氧化還原反應

D.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離子健

15、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目的實驗

A驗證某氣體表現還原性將某氣體通入濱水中,溟水褪色

B制備少量二氧化硫氣體向飽和亞硫酸溶液中滴加濃硫酸

向硅酸鈉水溶液中逐滴滴加濃鹽酸至溶液呈強

C制備硅酸膠體

酸性

準確量取100mL2mol/L的CH3coOH溶液,加

配制0.2mol/L的CH3COOH

D入燒杯中稀釋后迅速轉移至1000mL容量瓶中,

溶液

然后加蒸館水定容

D.D

16、某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碘化鈉是白色晶體無嗅,味咸而微苦,在空氣和水溶液中逐漸析出碘而變黃或棕色。

工業上用NaOH溶液、水合腫制取碘化鈉固體,其制備流程圖如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NaOH水合肌

溶液(NH-HO)

T2T42

碘T合成I還原I結晶41《鈉

N2

已知:N2H4?H2O在100℃以上分解。

A.已知在合成過程的反應產物中含有NaKh,若合成過程中消耗了3moiI2,最多能生成NaKh的物質的量為1mol

B.上述還原過程中主要的離子方程式為2103+3N2H4H2O=2r4-3N2+9H2O

C.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上述還原反應最好在高溫條件下進行

D.工業上也可以用硫化鈉或鐵屑還原碘酸鈉制備碘化鈉,但水合腳還原法制得的產品純度更高,因產物是N?和HzO,

沒有其他副產物,不會引入雜質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用于汽車剎車片的聚合物Y是一種聚酰胺纖維,合成路線如圖:

(1)生成A的反應類型是____o

(2)試劑a是_____o

(3)B中所含的官能團的名稱是o

(4)W、D均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①F的結構簡式是____。

②生成聚合物Y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5)Q是W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比W大14,則Q有______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峰面積比

為1:2:2:3的為、(寫結構簡式)

(6)試寫出由1,3一丁二烯和乙煥為原料(無機試劑及催化劑任用)合成的合成路線。(用結構簡式

HO人'/"XM

表示有機物,用箭頭表示轉化關系,箭頭上注明試劑和反應條件)。

18、研究表明不含結晶水的X(由4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可作為氧化劑和漂白劑,被廣泛應用于蓄電池工業等。為探

完X的組成和性質,設計并完成了下到實驗:

白色沉淀:9.32g

濃磕酸氣體單質B0.224L

(折算成標況)

已知:氣體單質R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X中含有的元素為:一;圖中被濃硫酸吸收的氣體的電子式為:o

(2)請寫出①的化學方程式:o

(3)己知X常用于檢驗Mi?+,它可將Mi?+氧化成MnO]。請寫出X溶液和少量MnCb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9、常溫下,三硫代碳酸鈉(Na2cs3)是玫瑰紅色針狀固體,與碳酸鈉性質相近。在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用途。某小

組設計實驗探究三硫代碳酸鈉的性質并測定其溶液的濃度。

實驗一:探究Na2cs3的性質

⑴向Na;CS3溶液中滴入酚散試液,溶液變紅色。用離子方程式說明溶液呈堿性的原因_________。

⑵向NazCS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實驗二:測定Na2cs3溶液的濃度

按如圖所示連接好裝置,取5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頸瓶中,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稀H2s(h,

關閉活塞。

已知:Na2cs3+H2sO4=Na2sO4+CS2+H2ST。CS2和H2s均有毒。CSz不溶于水,沸點46℃,密度L26g/mL,與CO2

某些性質相似,與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o

(1)盛放堿石灰的儀器的名稱是,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學式)。

(2)C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o

⑶反應結束后打開活塞K,再緩慢通入Nz一段時間,其目的是_________o

(4)為了計算Na2cs3溶液的濃度,對充分反應后B中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8.4g固體,則三頸瓶中

Na2cs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o

20、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硫酸鐵溶液與銅粉反應,又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以檢驗Fe"是否有剩余,實驗記

錄如下;

實驗編號操作現象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溶液逐漸變藍;

廠銅粉

c=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2滴

實驗1

2mL0.5mol/L0.2mol/L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但振

區J-Fe式SOJ溶液

蕩后紅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1)寫出實驗1中第i步的離子方程式。甲同學猜想第ii步出現的異?,F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M+干

擾了檢驗Fe3+的現象。查閱相關資料如下

①2cli2++4SCN,=2CuSCN|(白色)+(SCN)2(黃色)

②硫第[(SCN)H:是一種擬鹵素,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其氧化性介于和L之間。

該同學又通過如下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編號操作現象

1mL0.2mol/L

rKSCN

1溶液呈綠色,一段時間后后開始出現白

實驗2

—色沉淀,上層溶液變為黃色

_1mL0.05mol/L

CuSO,

5滴0.05mol/L

CuSO4

實驗3無色溶液立即變紅,同時生成白色沉淀。

2mL

—0.5mol/LFeSO4

0.2mol/LKSCN

(2)經檢測,實驗2反應后的溶液pH值減小,可能的原因是

(3)根據實驗2、3的實驗現象,甲同學推斷實驗3中溶液變紅是由于Fe?+被(SCN)2氧化,寫出溶液變紅的離子方程

式。繼續將實驗2中的濁液進一步處理,驗證了這一結論的可能性。

<氫II化仰溶液調至堿性

rG

數滴0.05mot/L

<FeSO4

_y實臉5

實胎的濁液

2溶液變紅

1—述渣

補充實驗4的目的是排除了溶液存在Cu"的可能,對應的現象是

(4)乙同學同時認為,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在此條件下,CM+也能氧化Fe?+,他的判斷依據是。

(5)為排除干擾,小組同學重新設計如下裝置。

(DA溶液為o

②“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Cu與Fe3+發生了反應”,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

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驗證Fe3+是否參與反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鉆的合金及其配合物用途非常廣泛。已知C03+比Fe3+的氧化性更強,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1)C03+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o

⑵無水CoCL的熔點為735C、沸點為1049C,FeCb熔點為306'C、沸點為315℃。CoCb屬于晶體,FeCh

屬于晶體。

(3)BNCP可用于激光起爆相等,可由HC1O4、CTCN、NaNT共反應制備。

①CIO;的空間構型為o

②CTCN的化學式為[CO(NH3)4CO3]NO3,與Co(III)形成配位鍵的原子是______{已知COr的結構式為

HNH

③NaNT可以|!(雙聚機胺)為原料制備。1mol雙聚象胺分子中含。鍵的數目為

H?N—C—N—8N

(4)C。與CO作用可生成C02(CO)8,其結構如圖所示。該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5)鉆酸鋰是常見鋰電池的電極材料,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晶胞中氧原子的數目為o已知NA為阿伏加

德羅常數的數值,則該晶胞的密度為(用含a、b、NA的代數式表示)gpm7。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解析】

A.鹵化氫的還原性隨著鹵素的原子序數的增大而增強,即還原性:HF<HCI<HBr<HE故A錯誤;

為丙烷的球棍模型,丙烷的比例模型為故B錯誤;

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金屬性逐漸減弱,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故C錯誤;

D.過氧化鈉的電子式為Na+,e:◎:1.Na+,過氧化鈉中既含鈉離子與過氧根離子形成的離子鍵,又含0-0共價鍵,

故D正確;

答案選D。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為A,要注意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氫化物的還原性越弱。

2、D

【解析】

A、亞鐵離子被氧化生成鐵離子,遇KSCN溶液為血紅色,而亞鐵離子不能,可檢驗是否變質,故A正確;

B、CH3CHO被氧化生成CH3COOH,乙酸顯酸性,乙醛不顯酸性,可用pH試紙檢驗,故B正碓;

C、KI可被氧氣班化生成碘,淀粉遇碘單質變藍,則淀粉可檢驗是否變質,故C正確;

D、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碳酸鈉、碳酸氫鈉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不能判斷碳酸氫鈉是否變質,故D錯誤;

故選:Do

3、D

【解析】

A.粉煤灰與稀硫酸混合發生反應:A1203+3H2S04=A12(S04)3+3H20,而SIO2不與稀硫酸反應,故濾渣I的主要成分

為SiO2;濾液中含A12(SO4)3,加入碳酸鈣粉末后調節pH=3.6,發生反應CaC(h+H2sO4=CaSO4+C(hT+H2O,因

CaS(h微溶,故濾渣H的成分為CaSCh,A項正確;

B.將pH調為4,溶液中會有部分的鋁離子會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可能導致溶液中鋁元素的含量降

低,B項正確;

C.吸收液中本身含有H+、AP+、OFT、SO?-,吸收SO2以后會生成SO.-一,部分SO3?一會發生水解生成HSO.J,溶

液中含有的離子多于5種,C項正確;

D.SCh被吸收后生成SCV,S(V一不穩定,被空氣氧化為因此完全熱分解放出的SO2量會小于吸收的SO2量,

D項錯誤;

答案選D。

4、D

【解析】

A.由信息可知,MnO,一氧化。?為CL,Cl元素化合價由價升高為。價,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氯氣的2倍,生成

ImolClz,轉移電子為2mol,選項A正確;

2+

B.由元素化合價可知,反應中只有亞鐵離子被氧化,溟離子末被氧化,根據電子得失守恒2n(Cl2)=n(Fe),即

第②組反應中參加反應的。2與FeB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選項B正確;

C.反應中KMHOLMUSO“Mn元素化合價由+7價降低為+2價,根據電子轉移守恒,H2O2中氧元素化合價升高,

生成氧氣,根據H元素守恒可知還生成水,選項C正確;

D.氧化劑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氧化性,由③可知氧化性MnO4>C12,由②可知氧化性Cb>Fe3+,由②可知Fe"不能

氧化B『,氧化性Br2>F*,選項D錯誤。

答案選Do

5、D

【解析】

A、過氧化氫(H2O2)常用作氧化劑、漂白劑和消毒劑,為了貯存、運輸、使用的方便,工業上將過氧化氫轉化為固

態的過碳酸鈉晶體(2Na2CO3.3H2O2),該晶體具有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的雙重性質,選項A正確;

B、亞硝酸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適量添加以延長保質期,但是亞硝酸鹽會危害人體健康,應控制用量,選

項B正確;

C、不銹鋼是通過改變材料的內部結構達到防銹蝕的目的,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堿、鹽等化學浸

蝕性介質腐蝕的鋼,選項C正確;

D、“碳納米泡沫”,與石墨烯是不同性質的單質,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而不是同分異構體,選項D錯誤;

答案選D。

6、B

【解析】

A.升高溫度,甲烷的體積分數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該反應的焙變AH>0,A正確;

B.起始y_=Z,Z越小,說明甲烷相對越多,達到平衡時甲烷的含量越多,則Z的大小為b>3>a,B錯誤;

C.起始.=3,水和甲烷按1:1反應,達到平衡時,該比值大于3,C正確;

1七w。.

D.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所以平衡在加壓后叭CH,增大,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o

7、C

【解析】

A.當a接外接電源負極時,電致變色層為陰極,發生電極反應WO3+Li++e~==LiWO3,LiWCh為藍色晶體,b極接

正極,離子儲存層為陽極,發生電極反應Li4Fe4[Fe(CN)6]3-4e—===Fe4Fe(CN)6]3+4Li+,Fe“Fe(CN)6b為藍色晶體,

藍色與無色相比,可減小光的透過率,A選項正確;

B.當b接外接電源負極時,離子儲存層為陰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Fe4[Fe(CN)6]3+4Li++4c—=LLFe“Fe(CN)6]3,B

選項正確;

C.切換電源正負極使得藍色變為無色時,即LiWCh變為WO3,Fe9Fe(CN)6]3變為Li4Fe”Fe(CN)小,電致變色層為

陽極,離子儲存層為陰極,則Li+通過離子導體層由電致變色層移向離子儲存層,C選項錯誤;

D.該裝置可實現變色,可用于汽車的玻璃變色調光,D選項正確;

答案選C。

8、D

【解析】

據題給方程式確定還原性:S032->I-1其溶液呈無色,則CM+一定不存在,由于SO32-還原性強,首先被Br2氧化成

SOi,若Brz過量會繼續氧化I一生成L,致使溶液呈黃色,則根據溶液顏色未變,確定S52-一定存在,I-可能存在,

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的陽離子只能為NH;,則NH.一定存在。故D正確。

9、D

【解析】

氫氧燃料電池的原理反應:2H2+O2=2H2O,通氫氣一極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通氧氣一極是正極,發生還原反應,

即a是負極,b是正極,電解質溶液為酸性環境,據此分析。

【詳解】

A.由以上分析知,a極是負極,發生反應為H2-2e'2H+,故A正確;

B.由以上分析知,b是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H++4c—=2H2O,故B正確;

C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動向正極,則電解質溶液中H+向正極移動,故C正確;

D.氫氧燃料酸性電池,在反應中不斷產生水,溶液的pH值增大,故D項錯誤;

答案選D。

【點睛】

氫氧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2H2+O2=2H2O,負極通入氫氣,氫氣失電子被氧化,正極通入氧氣,氧氣得電子被還原,

根據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確定電極反應式,

①若選用K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z-4e+4OH

=4H2O:

+

②若選用硫酸作電解質溶液,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4e=4H;這是

燃料電池的常考點,也是學生們的易混點,根據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寫電極反應式是關鍵。

10、A

【解析】

①鐵片置于C11SO4溶液中,鐵片上有亮紅色物質析出,說明發生了置換反應Fe+CuS04=FeSO4+Cii,

活潑性Fe>Cu;②、③、④均不能說明活潑性Fe>Cu;⑤鐵、銅用導線連接置于稀硫酸中,鐵、銅形

成原電池,Fe作負極,鐵片溶解,銅作正極有Hz放出,說明活潑性Fe>Cu,故答案選A。

11、A

【解析】

A.屠呦呦用乙醛提取青蒿素屬萃取、分液,是物理變化,不存在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B.原電池中發生的是自

發的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C.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時存在Hg在加熱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HgO,是氧化

還原反應,故C正確;D.李比希用CuO做氧化劑分析有機物的組成,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故D正確;答案為A。

12、C

【解析】

一電解

A.氯堿工業中完全電解NaCl的溶液的反應為2NaCl+2H20=H2t+C12t+2Na0H,含2molNaCl的溶液發生電解,則產

生也為!mol,分子數為但電解質氯化鈉電解完可繼續電解氫氧化鈉溶液(即電解水),會繼續釋放出氫氣,則產

生的氫氣分子數大于4,故A錯誤;

B.分子式為C42n的鏈煌為單烯燒,最簡式為C上,14g分子式為CnH2n的鏈足中含有的碳碳雙鍵的數目為

14女N

=NAX--—二如果是環烷燒不存在碳碳雙鍵,故B錯誤;

C.巴力與D2O的摩爾質量均為20g/mol,所以2.Og與2.0gD2。的物質的量均為O.lmoL比力中所含的中子數:

20-10=10,灰0中所含的中子數:20-10=10,故2.0g為叫)與2.0gM所含的中子數均為屈,故C正確;

D.常溫下鐵遇到濃硫酸鈍化,所以常溫下,將56g鐵片投入足量濃硫酸中,生成S02分子數遠遠小于1.5小,故D錯

誤;

答案選Co

【點睛】

該題易錯點為A選項,電解含2moi氯化鈉的溶液,電解完可繼續電解氫氧化鈉溶液(即電解水),會繼續釋放出氫氣,

則產生的氫氣分子數大于NA。

13、C

【解析】

Na2(h可與某些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鹽(或堿)和02,Na2(h具有強氧化性,與所含元素不是最高價

態的氧化物反應時,只生成相對應的鹽,不生成02。據此分析。

【詳解】

A.M112O7是最高價態的錯的氧化物,NaMnCh中的鎰為+7價,符合上述規律,A正確;

B.P2O3不是最高正價,生成Na#2O7,符合上述規律,B正確;

C.N2O3不是最高價態的氮的氧化物,不符合上述規律,C錯誤;

D.N2O5是最高價態的氮的氧化物,因此過氧化鈉與五氧化二氮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氧氣,D正確;

答案選C。

【點睛】

NazCh具有氧化性、還原性,所以與強氧化劑反應體現還原性,與還原劑反應體現氧化性,同時也既可以作氧化劑,

也作還原劑,再依據得失電子守恒判斷書寫是否正確。

14、D

【解析】

由題目可推斷出X,Y,Z,W,M分別是H,C,O,Na,Cl這五元素。

【詳解】

A選項,原子半徑大小順序為Na>C>O>H,故A正確;

B選項,Z對應的簡單氫化物為HzO,M對應的簡單氫化物為HCL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沸點反常高,故B正確;

C選項,上述變化為復分解反應,故c正確;

D選項,O和Na可形成Na2(h,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5、B

【解析】

A.若某氣體具有強氧化性將澳單質氧化,濱水也會褪色,故A錯誤;

B.向飽和亞硫酸鈉溶液中滴加濃硫酸可生成SO2,且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降低了SO2的溶解度,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故B正確;

C.硅酸皎體中加入加入過量鹽酸可使膠體聚沉,故C錯誤;

D.量取一定體積的濃醋酸在燒杯中稀釋后,迅速轉移至1000mL容量瓶中,要用蒸儲水洗滌燒杯玻璃棒2-3次,洗

滌液轉移進容量瓶,否則會造成溶質的損失,導致最終溶液濃度偏低,濃醋酸的少量揮發,也會導致溶質的損失,導

致最終溶液濃度偏低,故D錯誤;

故答案為Bo

16、C

【解析】

A.合成過程的反應產物中含有NaKh,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守恒規律可知,若合成過程中消耗了3moi12,最

多能生成NalO31mo1,即失去5moi電子,同時得到5moiNaLA項正確;

B.根據氧化還原及流程圖可知上述還原過程中主要的離子方程式為2KV+3N2H4丑2。=2「+32+9出0或2IO3+

3N2H4=2「+3N2+6H2。,B項正確;

C.溫度高反應速率快,但水合腫高溫易分解,反應溫度控制在60?70c比較合適,C項錯誤;

D.工業上也可以用硫化鈉或鐵屑還原碘酸鈉制備碘化鈉,但水合腫還原法制得的產品純度更高,因產物是N2和WO,

沒有其他副產物,不會引入雜質,D項正確;

答案選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CH3

17、取代反應濃硝酸、濃硫酸氯原子、硝基13

CH3

NH.COO?

標'+“0%(2n.l)O1.HOOC-r/^COOH

+H2[)y

CHs

NH>COOH

【解析】

苯與氯氣在氯化鐵作催化劑條件下得到A是Q-Cl,A轉化得到B,B與氨氣在高壓下得到,可知B-?

NH2NH2

引入氨基,ATB引入硝基,則B中。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I。,可推知B為C1一(D-'O:,試劑a為濃硝酸、

¥<>2

濃硫酸;(〕還原得到D為H2M*M2;乙醇發生消去反應生成E為CH2=CHZ,乙烯發生信息中加成反應

CH3

生成F為W為芳香化合物,則X中也含有笨環,X發生氧化反應生成W,分子中均只含兩種不同化學環境

CH;

的氫原子,結合W的分子式,可知W為HOOCTQ-COOH、則X為H3C—《D-CH3,W與D發生縮聚反應得

0

到Y為H-fC^OH

(6)CH2=CHCH=CH2和HOCH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和濱發生加成反應生成TT,

H0ys^OH

發生水解反應生成J]O

Br人/BrHO人/

【詳解】

(1)生成A是苯與氯氣反應生成氯苯,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2)A-B發生硝化反應,試劑a是:濃硝酸、濃硫酸,

故答案為:濃硝酸、濃硫酸;

(3)B為所含的官能團是:氯原子、硝基,

故答案為:氯原子、硝基;

CH;

(4)①由分析可知,F的結構簡式是:

CH3

故答案為:

②生成聚合物Y的化學方程式是:?(2n-i)H2O,

COO?

+(2n-l)H>O.

(5)Q是W(HOOCTQ^COOH)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比W大14,則Q含有苯環、2個被基、比W多一個

CH2原子團,有1個取代基為-CH(COOH)2;有2個取代基為-COOH、-CH2COOH,有鄰、間、對3種;有3

個取代基為2個?COOH與?CH.“2個?COOH有鄰、間、對3種位置,對應的?CH3,分別有2種、3種、1種位

置,故符合條件Q共有1+3+2+3+1=10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峰面積比為1:2:2:3的為

HOOC-<^j-COOH產

丫、HOOC-[j^-COOH,

HOOC--〒COOH產

故答案為:10;丫、HOOC-JQ|-COOH?

(6)CH2=CHCH=CH2和HOCH發生加成反應生成||和澳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BrBrHO

【點睛】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充分利用轉化中物質的結構、反應條件、反應信息進行分析,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

能力,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與靈活運用能力,熟練掌握官能團的性質與轉化,是有機化學??碱}型。

18、N、H、S、OH:N:H2(NH4)2S2O8+8NaOH=4Na2SO4+4NH3+O2t+6H2O

22+2+

7S2Os+2Mn+4Cr+8H2O=2C12T+2MnO4+14SO4+16H

【解析】

從圖中可以采集以下信息:皿X)=4.56g,MBaSO4)=9.32g,V(O2)=0.224L,V(NH3)=1.12L-0.224L=D.896Lo

0.224L0.896L

w(BaSO4i=232」=().()4mol

〃(。2)==0.01mol,〃(NH3)==0.04molo在X中,

233g/mol22.4L/niol22.4L/mol

+

m(NH4)=0.04molxl8g/mol=0.72g,m(S)=0.04moIx32g/mol=1.28g,則X中所含O的質量為m(O)=

2.56g

4.56g-0.72g-1.28g=2.56g,n(O)=-----七=0.16mol

16g/molo

X中所含NH4+、S、O的個數比為0.04:0.04:0.16=1:1:4,從而得出X的最簡式為NH4s。4,顯然這不是X的化學式,

X可作為氧化劑和漂白劑,則其分子中應含有過氧鏈,化學式應為(NH4)2S2O8。

(D從以上分析,可確定X中含有的元素;圖中被濃硫酸吸收的氣體為NH,。

(2)反應①中,(NHRSzOs與NaOH反應,生成BaSOj、NH3、O2等。

(3)已知X常用于檢驗M/+,它可將MM+氧化成MnO了。則(NH^SzOs與MnCb反應生成MnO1、。2、SO。??等。

【詳解】

H答

(1)從以上分析,可確定X中含有的元素為N、H、S、O;圖中被濃硫酸吸收的氣體為NH3,電子式為HO

H

案為:

NHo?N

、

、H

,?

s>?::H

(2)反應①中,(NH4)2S2O8與NaOH反應,生成BaSO4、NH3、O2等,旦三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4:1,化學方程式

為2(NH』)2s2()8+8NaOH=4Na2so4+4NH3+O2T+6H20。答案為:2(NH』)2s2()8+8NaOH=4Na2so4+4NH3+O2T+6H2。;

(3)已知X常用于檢驗Mi?+,它可將M/+氧化成MnO]。則(NHQ2S2O8與MnCL反應生成MnO『、CI2、SCV?等。

SzCV?中有兩個O從?1價降低到?2價,共得2日MnCb中,Mn?+由+2價升高到+7價,C「由?1價升高到0價,MnCh

22+2

共失7―從而得到下列關系:7S2OS+2Mn+4Cl——2Cht+2MnO4>14SO4,再依據電荷守恒、質量守恒進行配平,

從而得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7s2O*2-+2Mn2++4C「+8H2O=2C12T+2MnO#14SO42-+16H+。答案為:

222

7S2O8+2Mn"+4Cr+8H2O=2C12T+2Mn()4+14SO4+16H\

2

19sCS3^+H2O#HCS3+OHS干燥管CaO和NaOHCS2+2OH=COS2+H2O將裝置中殘留的

的H?S、CS2全部排入后續裝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1.75mol/L

【解析】

實驗一:(l)Na2cs3的水溶液中加入酚酸變紅色,說明Na2cs3是強堿弱酸鹽;

⑵根據Na2cs3中元素化合價是否是該元素的最高價態來進行判斷;

實驗二:(1)根據儀器的圖形判斷儀器的名稱;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

(2)A中生成的CS2可與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⑶反應結束后打開活塞k,再緩慢通入熱用一段時間是把生成的硫化氫和二硫化碳全部趕入后面裝置完全吸收;

(4)當A中反應完全后,打開K緩慢通入熱N2一段時間,然后對B中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8.4g黑

色固體,?(CuS)=?°,=0.0875mol,根據關系式Na2cs3?H2s?CuS得nCNaiCSj)=n(CuS)=0.0875mol,根據c

96g/mol

n

=M計算A中Na2cs3溶液的濃度。

【詳解】

實驗一:(l)Na2cs3的水溶液中加入酚歆變紅色,說明Na2cs3是強堿弱酸鹽,則CS3?一在水中發生水解,離子方程式為:

2

CS3+H2O#HCS3+OH;

(2)Na2cs3中Na為+1價,C為+4價,都是元素的最高價態,不能被氧化,S為?2價,是硫元素的低價態,能夠被氧化,

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S;

實驗二:(1)盛放堿石灰的儀器為干燥管,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

2

(2)A中生成的CS2可與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相關離子方程式為:CS2+2OH=COS2-+H2O;

⑶反應結束后打開活塞k,再緩慢通入熱N2一段時間,其目的是:將裝置中的H2s全部排入B中被充分吸收;將裝

置中的CS2全部排入C中被充分吸收;

(4)當A中反應完全后,打開K緩慢通入熱N2一段時間,然后對B中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8.4g

84。

黑色固體,n(CuS)=八,,?=0.0875mol,根據關系式Na2cs3?H2s?CuS得n(NaCS3)=/i(CuS)=0.0875mol,

96g/mo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