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歷史概論_第1頁
茶文化與歷史概論_第2頁
茶文化與歷史概論_第3頁
茶文化與歷史概論_第4頁
茶文化與歷史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茶文化與歷史中國茶文化發展史目錄茶的起源

茶的發展歷史與傳播茶葉分類中國十大名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可可咖啡茶茶是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后貢獻給世界的第五大發明茶的起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茶之為飲,發乎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 傳說公元前2700多年,神農為了普濟眾生,采草藥,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是茶最早的名字,唐朝陸羽撰寫《茶經》時將其改為茶,神農氏不僅最早發現茶樹,而且將茶葉視為解毒治病養生的妙藥。經過歷代茶人的探索實踐,將其發展為我國、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燦爛的茶文化。茶圣“陸羽”陸羽(733-804年),字鴻漸,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于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茶的起源茶樹最早被發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稱呼茶樹為“南方之嘉木”意為南方的珍貴樹木,這說明了中國南方是茶樹的原產地。

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云南、四川、貴州、是最早發現野生茶樹的地區,也是目前野生茶樹最多,最集中的地區。

最早發現的野生大茶樹在云南的西雙版納

樹齡2700年樹高25.6米茶葉的發展歷史與傳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并且加以栽培利用的國家,大致經歷了以下階段:1、春秋時期,茶葉作為藥用和祭品2、春秋至兩漢初期,茶葉作為食用3、漢末以后,茶成為宮廷飲料4、唐代起飲茶普及并興起茶道——茶餅、吃茶5、宋代是茶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點茶6、清末后由于戰亂,茶道走向衰弱——蓋碗茶7、改革開放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漸漸復興茶葉向國外的傳播據推測,中國茶葉傳播到國外,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陸地茶之路海上茶之路中國四大茶區分布圖茶樹形態茶葉的分類1、按發酵程度可分為:不發酵茶:如綠茶;半發酵茶:如烏龍茶;全發酵茶:如紅茶、黑茶2、按品種可分為:綠茶、烏龍茶、白茶、黃茶、紅茶、黑茶、再加工茶3、按類型可分為:基本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再加工茶: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藥品茶。茶葉的命名產地不同:開化龍頂、安吉白茶名山勝水:西湖龍井、黃山毛峰茶葉形狀:珠茶、劍茶、瓜片等色澤湯色:蒙頂黃芽、祁紅、白毫銀針香氣滋味:蒙頂甘露、肉桂、奇蘭等采摘時節: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冬片加工工藝:烘青、曬青、炒青茶樹品種:水仙、梅占、大紅袍茶葉是根據發酵程度來劃分1、不發酵:如:綠茶2、部分發酵:如:黃茶,白茶3、半發酵:如:青茶4、全發酵:如:紅茶5、后發酵:如:黑茶發酵:細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酶促降解糖分子產生能量的過程

(綠茶)制作特色

綠茶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零)

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制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于加工時干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一)綠茶代表產品

按制法不同分為:(1)炒青綠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2)烘青綠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3)曬青綠茶。如川青(四川)、滇青(云南)等。(4)蒸青綠茶。如玉露、煎茶等。(白茶)制作特色白茶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20m)白毫銀針白牡丹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二)白茶

代表產品

白茶是是福建特有的茶類,屬輕微發酵。1、白牙茶:白毫銀針2、白葉茶:白牡丹、貢眉。(黃茶)制作特色

黃茶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為20~30m)霍山黃芽蒙洱銀針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黃茶

代表產品

3、黃茶的分類(1)黃芽茶。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2)黃小茶。如北港毛尖、溈山毛尖、平陽黃湯等。(3)黃大茶。如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青茶)制作特色青茶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為30~70m)鐵觀音

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

青茶(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制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四)青茶

代表產品

(2)烏龍茶的分類1.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包種。2:閩北烏龍茶。如武夷水仙、肉桂、大紅袍等。3:閩南烏龍茶。如安溪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奇蘭等。4.廣東烏龍茶。如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紅茶)制作特色

紅茶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為80~95m)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是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后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五)紅茶代表產品紅茶的分類1.小種紅茶。有正山小種、煙小種等。2.工夫紅茶。有滇紅工夫、閩紅工夫(三大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坦洋工夫)祁門紅茶、川紅等。3.紅碎茶。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四類。(黑茶)制作特色

黑茶后發酵的茶(發酵度)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經過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六)黑茶

代表產品

1.滇桂黑茶。如云南普洱茶、廣西六堡茶等。2.湖南黑茶。如安化黑茶等。3.湖北黑茶。如湖北老青茶等。4.四川黑茶。如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七)再加工茶

1、花茶:有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玫瑰花茶等。2、緊壓茶:有黑磚茶、茯磚茶、方茶、餅茶、沱茶等。3、萃取茶:有速溶茶、濃縮茶等。4、果味茶:有荔枝紅茶、檸檬紅茶等。5、藥用保健茶:有減肥茶、杜仲茶等。6、含茶飲料:有茶可樂、茶汽水等茶葉以季節分類春夏秋冬春茶1、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葉。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夏茶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如普洱茶)秋茶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如鐵觀音)冬茶4、冬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