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1-教學方案設計序號課程歷史教師課題名稱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授課班級授課時間授課類型理論授課時數2審批意見一、學情分析學生經過將近半的歷史學習,普遍保有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積累。但是,與普通中學學生相比,基礎相對較弱,對一些重要的歷史概念還是比較模糊,需要加強理解;大部分學生基礎不扎實,前后關聯的內容容易混淆時空,需要幫助梳理。并且學生可塑性比較強,愛國情懷濃厚,讓他們學習中國被侵略史,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二、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戰爭的過程,學習各個侵華戰爭簽訂的不平等的條約的內容,并且分析中國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本封建社會的。能力目標通過史料分析、相關知識點的前后對比、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逐步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綜合分析、對比史實、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素養目標體會到當時抗擊外來侵略的危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三、學習內容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本課內容主要有三個知識點。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發展時代,清政府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對世界形勢的變化渾然不覺。兩次鴉片戰爭及其它侵華行為: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民族危機,林則徐、魏源和徐繼畬等近代中國最早睜眼著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重點:鴉片戰爭的背景、過程、結果及影響。難點: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以及中國失敗的原因。四、學習資源1.場地與設備: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學習平臺2.教學材料:教材、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教學過程課前任務環節主要任務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課前準備背景了解課前搜集資料,了解19世紀中期的世紀與中國發布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世界:英、法、美資本主義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英、法等國占主導地位;世界主要殖民主義國家把矛頭指向中國。中國:君主專制統治的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科技、軍事落后;社會階級矛盾激化。學習通過任務驅動有助于在課中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課中任務環節主要任務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復習建立學習聯系提問:近代前夜的潛在危機有哪些?明確:①文化專制②閉關鎖國政策復習回顧溫故知新,承上啟下。環節主要任務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課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觀察圖片,思考,討論圖片中展示的是植物?結合老師介紹,那么,英國為什么要發動鴉片戰爭呢?教師PPT出示星粟花的美景圖片,問學生是否知道這是什么花。學生回答教師介紹這美麗的花就是罌粟花。在其美麗的外表下,結出的果實流出的汁液經過加工就是人們熟知的鴉片膏了。鴉片是一種公認的毒品,長期吸食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就是這樣世界公認的毒品,170多年前,曾經的文明國家英國就為了鴉片向古老的中國發動了一場維護鴉片貿易的戰爭,這就是鴉片戰爭。演示法頭腦風暴通過對圖片觀察,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導入新課。講授新課中英鴉片戰爭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初步感受虎門銷煙帶給人的震撼。學生思考教師通過圖示向學生講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教師提出問題:一個文明國家公開支持向另一個國家走私毒品鴉片,這是一件多么不道德的事情。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呢?(一)導火索在正當中中英貿易中,中國向英國出口茶葉、絲織品和瓷器,這些商品在英國非常受歡迎,銷量極大。英國向中國出口的則是棉布等工業制成品,這些產品在中國卻出現了滯銷的情況。在兩國貿易中,中國處理優勢地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選擇了向中國走私鴉片。教師出示圖片,向學生介紹鴉片的危害。鴉片不僅摧殘人的身體,消磨人的斗志,而且造成大量的白銀外流,致使中國的經濟、軍事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教師出示林則徐的圖片。為了杜絕鴉片,于是道光皇帝任命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州禁煙。1839年6月3日-25日,林則徐將收繳鴉片237萬余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向世界人民表明了清政府禁煙的決心和棄絕毒品的道德心。講授法演示法史料分析通過觀察圖片和史料提高學生識圖和從史料中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講授新課中英鴉片戰爭有人說:是因為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商人的利益,如果沒有林則徐禁煙,英國就不會發動鴉片戰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學生回答:不對原因:林則徐禁煙運動只是導火線(英方的借口);(二)第一次鴉片戰爭教師出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示意圖,結合該圖梳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第一階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第二階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結果:1842年英國艦隊抵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朝派代表與英國談判。8月29日,訂《南京條約》,清政府以失敗告終。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后,英法美又先后與清政府簽訂了中英《虎門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和中美《望廈條約》。通過這一系列條約,列強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通商口岸傳教權、內河航行自由權。教師向學生解釋什么是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外國公民中華犯罪,領事有權依據本國法律審理,中國無權干涉。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不是相互的,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不難看出,這些條約對中國來說都是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司法、關稅主權都遭到了破壞。講授法演示法啟發法視頻展示通過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課堂參與度,通過材料分析,說清不平等條約簽訂的危害。講授新課閱讀材料,思考:1.材料說明英國商品在中國遇到了什么問題?2.英國人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了該問題?3.英國的商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三)第二次鴉片戰爭教師出示材料,根據材料學生回答問題材料一:當《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之后,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西方商人簡直是欣喜若狂。英國商人夢想:“如果每個中國人的襯衣下擺長一英寸,我們的工廠得忙上數十年!”。材料二:1853年,人數只有146000人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費英國棉紡織品934.5便士,而擁有3.6億人口的中國人均卻只有0.75便士。第二次鴉片戰爭發動的根本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要求修約,而清政府以《南京條約》不是商約為由,拒絕修約。重要原因:未達到鴉片貿易合法化的目的。過程:教師出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示意圖第一階段:1856年——1858年1856英法發動,美俄追隨1858簽訂《天津條約》第二階段:1859——18601860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1860簽訂《北京條約》教師出示圓明園圖片,介紹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情況,讓學生認識列強侵略中國所犯下的罪惡。影響:從《南京條約》到《北京條約》,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的侵犯,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演示法講授法討論法歸納總結通過材料分析引導學生學習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起原因、過程和結果。環節主要任務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講授新課甲午中日戰爭結合課本上《甲午中日戰爭形勢示意圖》,簡述甲午中日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引導學生回答出中日宣戰,9月的平壤戰役,黃海海戰、威海衛戰役,以及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等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對比《南京條約》內容,分類,講出《馬關條約》的相關內容及影響。材料: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軍隊失敗的原因包括諸多方面,如戰略戰術層面上的失誤、制度政策上的落后、社會發展階段和社會文化上的落后等討論法講授法演示法通過學生熟悉的圖片引入《馬關條約》的影響,該部分學生比較熟悉,教師主要通過教學設計串聯引導。環節主要任務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講授新課甲午中日戰爭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討論中國戰敗的原因。材料:這場戰爭極大地改變了中、日兩個國家的命運,并對其后的中日關系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日本受這場戰爭勝利的刺激,一路狂飆走上了瘋狂擴軍備戰的軍國主義道路,最終在二戰結束時遭遇慘敗。中國雖然自此陷入任由列強宰割的半殖民地命運,然而卻從思想層面和制度層面進行覺醒和反思,走上了探索尋求“救亡”與“啟蒙”之路。——田慶立、宋志艷《甲午戰爭對近代以來中日兩國的影響》認識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對內,引起社會各階級是的強烈反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康有為、梁啟超等發起的維新變法運動;對外,直接刺激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最后,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程度。啟發法講授法演示法比較法通過分析材料的形式,與學生一起探索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的原因。新課講授抗擊八國聯軍結合課本以及《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勢圖》,思考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關系是什么?(一)八國聯軍洗劫北京A.1900年8月北京陷落,侵略者暴行,屠殺、搶劫、防火等,(1860年,英法火燒圓明園)B.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出逃(1860年,咸豐帝出逃)教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頒布“剿匪”上諭,命令清軍對義和團進行殘酷鎮壓。這又是為什么?最后義和團運動的結果是什么?教師總結:慈禧太后下令“痛剿”義和團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討好帝國主義,以求得帝國主義列強對自己的“寬恕”。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失敗義和團運動失敗。A.主要原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B.意義:是反帝愛國農民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教師:剛才,我們講了八國聯軍進占北京后所犯的罪行和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危害。但應注意,殺人放火固然危害很大,但在當時,真正對中國社會造成危害而且影響深遠的事件是《辛丑條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詳細內容。(二)辛丑條約1.《辛丑條約》的簽訂及其主要內容。師:請同學們看課本《辛丑條約》目的內容。看后,先把主要部分復述下來。(1)時間:1901年(2)簽約對象: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西、荷等11國(3)其主要內容是: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加上利息,共9.8億多兩。B.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C.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D.在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區內居住。師:請同學們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談談這個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危害。大家可以先討論一下。學生討論……2.《辛丑條約》的影響(1)極大地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2)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3)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4)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環節主要任務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意圖課堂小結總結歸納聽講,思考,感悟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后迫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打開了中國大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戰爭,次年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20世紀初,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至此,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列強的侵略,為維護國家主權,從愛國將領到普通百姓,中國軍民奮起抗擊。正是中國各階層人民的堅決抗爭,阻止了列強使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企圖。這種為維護國家主權而頑強斗爭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總結引導梳理知識,升華課堂。課后任務課后任務知行合一認真完成課后任務簡述《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19世紀40年代以后中國是如何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促進知識的遷移與內化六、學業評價本課的學業總成績=教師評價(40%)+組內評價(40%)+課前后延伸(20%)評價標準組內評價教師評價12345遵守課堂紀律服從安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提煉課程重難要點團隊合作意識強,能夠與同組成員合作分享積極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語言表達:表達流暢,觀點鮮明,邏輯嚴密觀點鮮明,緊扣主題,理據充分,邏輯嚴密儀容儀表,是否大方得體等級:A.優秀B.良好C.合格
D.不合格
表現達人名次課前任務準備課前任務準備活動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機械在物理學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雜糧加工新技術推廣應用考核試卷
-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食品安全案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綜合英語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市港閘區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倫理學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海門市德勝初中2025年初三中考最后一卷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中國當代文學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抽樣調查》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實驗學校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九宮數獨200題(附答案全)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在線網課知道智慧《信號檢測與估計(哈爾濱工程大學)》單元測試考核答案
- 食材配送投標方案技術標
- 泌尿科一科一品匯報課件
- 7.2理解父母學會感恩(課件)-【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充電樁采購安裝投標方案
- 新生兒肺炎個案護理
- 計算機安全弱口令風險
- JB T 2361-2007恒壓刷握行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