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5089—2025鋼鐵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Evaluationindexsystemforcleanerproductioninironandsteelindustry2025-03-25發布2025-04-25實施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發出布版Ⅰ前言 Ⅲ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評價指標體系 5評價方法 6指標解釋與數據來源 參考文獻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江蘇省冶金行業協會、江蘇省金屬學會、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1鋼鐵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本文件規定了鋼鐵行業企業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清潔生產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計算方法與數據來源。本文件適用于鋼鐵行業企業燒結、球團、高爐煉鐵、轉爐煉鋼、電爐煉鋼工序的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潛力分析、清潔生產水平認證,也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環保領跑者等環境管理的開展。本文件不適用于軋鋼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評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3456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28662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3煉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8664煉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T43329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HJ1259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3術語和定義GB/T4332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燒結sintering鐵礦粉等含鐵原料加入熔劑和固體燃料,按要求的比例配合,經混合、造粒、加熱、布料、點火,燒結料部分熔化粘結成塊狀的過程。厚料層技術thicklayertechnology在燒結臺車上保持較高的鋪料厚度進行燒結的操作工藝。低溫燒結lowtemperaturesintering以低于1280℃的溫度燒結,產生一種強度高、還原性好的針狀鐵酸鈣為主要粘結相的燒結方法。2DB32/T5089—2025小球燒結minipelletsintering將混合料制成大于3mm占75%以上的小球進行燒結的方法。熱風燒結hotgassintering將冷卻機的熱廢氣引入位于點火爐后的燒結機密封罩內進行燒結的方法。煙氣循環燒結sinteringprocessoffluegasrecirculation將燒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部分熱煙氣返回燒結料面再次利用的燒結工藝。富氧燃燒oxygenenrichedcombustion助燃空氣中氧濃度大于常規空氣氧濃度的燃燒技術。[來源:YB/T4963—2021,3.1]球團pelletizing鐵精礦等原料與適量的膨潤土均勻混合后,通過造球機造出生球,然后高溫焙燒,使球團氧化固結的過程。高爐煉鐵blastfurnaceironmaking采用高爐冶煉設備,爐料經過加熱、還原、熔化、造渣、滲碳、脫硫等一系列物理化學過程,最后生成液態爐渣和生鐵的生產過程。煤氣精脫硫gasrefiningdesulfurization采用前置凈化處理技術對經除塵進入爐頂發電裝置后的高爐煤氣進行源頭脫硫的過程。富氧噴煤oxygenenrichedpulverizedcoalinjection從高爐爐缸上部風口處噴吹煤粉以降低高爐焦炭消耗,同時配以富氧鼓風以提高風口回旋區的煤粉燃燒率的工藝。轉爐煉鋼convertersteelmaking利用吹入爐內的氧與鐵水中的元素碳、硅、錳、磷反應放出熱量進行的冶煉過程。電爐煉鋼electricarcfurnace利用電能做熱源在電爐內進行冶煉鋼水的過程。3在石墨電極表面涂覆耐高溫保護層,用于防止石墨電極表面氧化的技術。4評價指標體系4.1指標選取根據清潔生產的原則要求和指標的可度量性,進行指標選取。4.2指標基準值指標評價基準值是衡量該項指標是否符合清潔生產基本要求的評價基準。評價基準值分為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和Ⅲ級基準值三個等級。其中Ⅰ級基準值代表清潔生產先進(標桿)水平,Ⅱ級基準值代表清潔生產準入水平,Ⅲ級基準值代表清潔生產一般水平。4.3指標體系鋼鐵企業燒結、球團、高爐煉鐵、轉爐煉鋼、電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內容分別見表1~表6。表1燒結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1裝備配置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75%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60%2及以上燒結機配置率100%2厚料層技術≥900mm≥800mm≥700mm3節能降碳先進技術采用低溫燒結、小球燒結、熱風燒結、煙氣循環燒結等推薦技術-4余熱回收利用裝備(回收量以蒸汽計)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建有燒結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余熱回收量≥4kgce/t礦5降低漏風率技術采用降低漏風率的技術,使漏風率不超過35%采用降低漏風率的技術,使漏風率不超過43%采用降低漏風率的技術,使漏風率不超過50%6煙氣綜合凈化技術采用燒結機頭脫硫、脫硝、脫二噁英及重金屬的煙氣綜合凈化技術a采用燒結機頭脫硫、脫硝煙氣凈化技術a7除塵設施機頭、機尾、整粒、篩分等主要工序配備有齊全的除塵裝置,確保無可見煙粉塵外逸;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4表1燒結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8數智化生產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b,建立能源和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建立能源和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能源消耗1*工序能耗c/≤45≤50≤552電力消耗/≤40≤45≤50水資源消耗1噸產品新鮮水1≤0.18≤0.22≤0.38原/輔料消耗1固體燃料消1≤41≤43≤55資源綜合利用1脫硫副產物利用率/%≥99≥902水重復利用率/%≥98≥95≥903粉塵綜合利用率/%≥99.5≥99污染物產生與排放1*顆粒物排放≤0.02≤0.08≤0.152*二氧化硫排≤0.05≤0.1≤0.153*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計)排放量/≤0.08≤0.1≤0.144原料選取控制易產生二噁英物質的原料,包括采用低氯無煙煤、選用含銅量低的鐵礦石原料、不再噴CaCl2溶液—溫室氣體排放1二氧化碳排放量d/(tCO2/t)1≤0.22≤0.25≤0.28產品特征1燒結礦品位/%≥58≥56≥542燒結內循環返礦率/%≤17≤20≤273轉鼓指數/%≥83≥78≥745DB32/T5089—2025表1燒結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產品特征0.054產品合格率/%≥99.9≥99.0≥98.0清潔生產管理詳見表6a煙氣脫硫應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旋轉噴霧法、循環流化床法、密相干塔法、氧化鎂法等脫硫技術,并實施增容提效改造等措施,提高運行穩定性,取消煙氣旁路,凈化處理后煙氣回原煙囪排放。煙氣脫硝應采用活性炭(焦)、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等高效脫硝技術。b燒結生產過程宜采用智能配料、點火優化、終點預測與控制、工藝參數檢測和過程控制系統等智能控制技術。c能耗基準值參照GB21256對標調整。d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邊界范圍參照GB/T32151.5以及國家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表2球團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0.371裝備配置0.28建有鏈箅機-回轉窯或帶式焙燒裝置,單套設備球團生產規模≥300萬t建有鏈箅機-回轉窯或帶式焙燒裝置,單套設備球團生產規模≥200萬t建有鏈箅機-回轉窯或帶式焙燒裝置,單套設備球團生產規模≥120萬t2煙氣綜合凈化技術采用該技術,煙氣脫硫脫硝a3余熱回收利用采用該技術—4除塵設施0.11焙燒、配料、轉運、成品除塵及精礦干燥等主要工序配備有齊全的除塵裝置,確保無可見煙粉塵外逸;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5數智化生產0.21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b,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能源消耗1*工序能耗c/(kgce/t)≤15≤24≤362電力消耗/(kWh/t)≤16≤26≤36水資源消耗0.061噸產品新鮮水消耗/(m3/t)1≤0.11≤0.14≤0.346表2球團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原/輔料資源消耗1焙燒燃料消1≤17≤27≤34資源綜合利用1脫硫副產物利用率/%≥99.0≥952水重復利用率/%≥98.0≥96.0≥90.03粉塵綜合利用率/%≥99.5≥99.0污染物產生與排放1*顆粒物排放≤0.04≤0.08≤0.12*二氧化硫排≤0.07≤0.1≤0.33*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計)≤0.1≤0.15≤0.5溫室氣體排放1二氧化碳排放2/t)1≤0.16≤0.18≤0.2產品特征1產品合格率/%≥99.9≥99.0≥98.02球團礦品位/%≥64≥62≥613轉鼓指數/%≥95≥93≥91清潔生產管理詳見表6a煙氣脫硫應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旋轉噴霧法、循環流化床法、密相干塔法、氧化鎂法等脫硫技術,并實施增容提效改造等措施,提高運行穩定性,取消煙氣旁路,凈化處理后煙氣回原煙囪排放。煙氣脫硝應采用活性炭(焦)、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等高效脫硝技術。b球團生產過程宜采用智能配料、智能造球、工藝參數檢測和過程控制系統等智能控制技術。c能耗基準值參照GB21256對標調整。d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邊界范圍參照GB/T32151.5以及國家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7表3高爐煉鐵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1高爐爐容3以上高爐,配置率100%3以上高爐,配置100%3以上高爐,配置率100%2節能降碳先進技術采用煤氣精脫硫、富氧噴煤、煤粉預熱、富氧燃燒、定濕鼓風等推薦技術—3高爐煤氣干法除塵配置脫酸系統高爐煤氣干法除塵裝置配置率100%,脫酸系統配置率100%,凈化后H2S質量濃度≤3高爐煤氣干法除塵裝置配置率100%,脫酸系統配置率75%,凈化后H2S質量濃度≤34高爐爐頂煤氣余壓利用(TRT或BPRT)裝置配置TRT裝置配置率100%,發電量≥BPRT裝置配置率≥50%,節電量≥40%TRT裝置配置率100%,發電量≥BPRT裝置配置率≥30%,節電量≥30%TRT裝置配置率100%,發電量≥BPRT裝置配置率≥30%,節電量≥20%5平均熱風溫度/℃≥1240≥1200≥11606除塵設施高爐環境除塵及礦槽除塵配備有齊全的除塵裝置,確保無可見煙粉塵外逸;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7煤氣回收實現爐頂均壓煤氣全回收8數智化生產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a,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等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能源消耗1*工序能耗b/1≤361≤370≤400水資源消耗1噸產品新鮮31≤0.24≤0.42≤1.09原/輔料資源消耗1高爐燃料比/≤495≤515≤5302入爐焦比/≤315≤340≤3653高爐噴煤比/≥170≥155≥1404入爐鐵礦品位/%≥60≥58.5≥57.08表3高爐煉鐵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原/輔料資源消耗5入爐料球團礦比例/%≥30.0≥20.0≥15.06煉鐵金屬收得率/%≥95.0≥90.0≥88.0資源綜合利用1水重復利用率/%≥98.0≥97.5≥97.02高爐煤氣放散率/%≤0.2≤0.5≤1.03高爐渣回收利用率/%≥994高爐瓦斯灰/泥回收利用率/%≥955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利用配備余熱回收裝置并利用—污染物產生與排放1*顆粒物排放≤0.06≤0.1≤0.22*二氧化硫排≤0.06≤0.09≤0.123*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計)排放量/≤0.1≤0.12≤0.264≤300≤320≤350溫室氣體排放1二氧化碳排放量c/(tCO2/t)1≤0.66≤0.73≤1.2清潔生產管理詳見表6a煉鐵生產過程宜采用智能配料、一鍵出鐵、智能燃燒、工藝參數檢測和過程控制系統等智能控制技術。b能耗基準值參照GB21256對標調整。c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邊界范圍參照GB/T32151.5以及國家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9表4轉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1轉爐公稱容量180t以上轉爐配置率≥65%150t以上轉爐配置率≥60%100t以上轉爐配置率100%2爐襯壽命/爐≥15000≥13000≥100003轉爐煤氣凈化裝置采用干法除塵技術采用改進型濕法除塵技術4除塵設施配備轉爐一次煙氣、二次煙氣、三次煙氣除塵設施;鐵水預處理、爐外精煉裝置、上料系統、廢鋼切割系統、鋼渣處理及車間內其他散塵點設有除塵設施;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5鐵-鋼高效銜接技術采用該技術,鐵水溫降≤80℃采用該技術,鐵水溫降≤100℃采用該技術,鐵水溫降≤130℃6節能降碳先進技術采用富氧燃燒、煙氣余能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鋼包高效蓄熱烘烤、鋼包全程加蓋等推薦技術—7數智化生產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a,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能源消耗1煤氣、蒸汽余能余熱回收量/≥38≥33≥282工序能耗*b/≤-30≤-25≤-20水資源消耗1噸產品新鮮水1≤0.3≤0.5≤0.7原/輔料資源消耗1鋼鐵料消耗/1≤1060≤1070≤1080資源綜合利用1水重復利用率/%≥98≥97≥962鋼渣綜合利用鋼渣綜合利用率100%,設有鋼渣微粉等深度處理設施鋼渣綜合利用率100%3含鐵塵泥綜合利用設有含鐵塵泥集中加工處理設施,含鐵塵泥綜合利用率100%含鐵塵泥綜合利用率100%表4轉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污染物產生與排放1顆粒物排放量≤0.08≤0.10≤0.122噸鋼產渣量/≤80≤90≤1003鋼渣堆場污染控制措施鋼渣堆場地面滿足GB18599防滲等要求,周邊設有地下水監測井、定期監測地下水水質鋼渣堆場地面滿足GB18599防滲等要求產品特征1鋼水合格率/%≥99.9≥99.8≥99.72連鑄坯合格率/%≥99.9≥99.85≥99.70清潔生產管理詳見表6a煉鋼生產過程宜采用鐵水處理、自動出鋼、智能配料、澆鑄無人化、連鑄坯熱裝預處理、工藝參數檢測和過程控制系統等智能控制技術。b能耗基準值參照GB21256對標調整。表5電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1電爐公稱容量鋼電爐鋼電爐50t)配置率≥80%鋼電爐50t)配置率≥60%2進料方式采用廢鋼連續加料或密封式半連續加料采用爐頂裝料3廢鋼預熱廢鋼連續預熱裝置,且廢鋼預熱溫度可穩定達到400℃及以上—4節能降碳先進技術采用超高功率電爐、供氧技術、電極涂料層技術、煙氣余能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鋼包高效蓄熱烘烤、鋼包全程加蓋等推薦技術—5電極消耗/≤1.3≤1.5≤2表5電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生產工藝裝備及技術6除塵設施采用爐內排煙+密閉罩+屋頂罩方式捕集,高效袋式除塵器凈化;上料系統、精煉系統、廢鋼切割、鋼渣處理、車間其他散塵點設有除塵裝置;所有物料儲存、物料輸送、生產工藝過程控制措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7廢鋼分揀預處理對帶有涂層及含氯物質的廢鋼原料進行預處理,以減少二噁英物質的產生8數智化生產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a,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污染控制、用水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設備和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能源消耗1工序能耗(全廢鋼法)*/b1≤61≤64≤72水資源消耗1噸產品新鮮水1≤0.3≤0.4≤0.5原/輔料資源消耗1鋼鐵料消耗/1≤1060≤1080≤1100資源綜合利用1水重復利用率/%≥98≥96≥942電爐鋼渣利用率鋼渣綜合利用率100%,設有鋼渣微粉等鋼渣深度處理設施鋼渣綜合利用率100%3電爐塵泥利用率設有含鐵塵泥集中加工處理設施,含鐵塵泥綜合利用率100%含鐵塵泥綜合利用率100%污染物產生與排放1顆粒物排放量≤0.09≤0.10≤0.122電爐渣堆場污染控制措施鋼渣堆場地面滿足GB18599防滲等要求,周邊設有地下水監測井、定期監測地下水水質鋼渣堆場地面滿足GB18599防滲等要求3廢鋼放射性物質檢測廢鋼預處理配置放射性物質檢測裝置表5電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技術要求表(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溫室氣體排放1二氧化碳排放/t)1≤0.3≤0.45≤0.52二氧化碳排放≤0.1≤0.18≤0.3產品特征1鋼水合格率/%≥99.9≥99.8≥99.72連鑄坯合格率/%≥99.9≥99.85≥99.7清潔生產管理詳見表6a電爐煉鋼生產過程宜采用電極智能調節、智能配料、澆鑄無人化、連鑄坯熱裝預處理、工藝參數檢測和過程控制系統等智能控制技術。b能耗基準值參照GB32050對標調整。c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邊界范圍參照GB/T32151.5以及國家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要求。表6鋼鐵行業清潔生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清潔生產管理1*產業政策符合性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法定規劃以及相關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及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政策要求。未采用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產工藝、裝備2*超低排放污染物排放滿足國家和地方超低排放要求3*總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要求4*突發環境事件預防按照國家及地方相關規定要求,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無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表6鋼鐵行業清潔生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清潔生產管理5清潔運輸大宗物料和產品運輸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運輸方式或電動重型載貨車輛的比例不低于80%;其他使用新能源車輛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重型載貨車輛;其他原輔材料公路運輸部分使用達到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的重型載貨車輛(含燃氣)或輸車輛全部達到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含燃氣)或使用新能源車輛;廠內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吸排車等特種運輸機械全部達到國三及以上排放標準或使用新能源機械進出企業的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量比例不低于80%;或清潔方式運輸量比例達不到80%但進出企業公路運輸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廠內非道路移動機械滿足地方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控制區等相關要求6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建有環境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能有效運行;全部完成年度境管理方案,并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建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成年環境管理方案≥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有效建立有環境管理體系,能有效運行;完標和環境管理方案≥60%,部分達到環境持續改進的要求;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文件齊備7固體廢物處置建立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固體廢物管理按照GB18599、GB18597、HJ1259等標準執行DB32/T5089—2025表6鋼鐵行業清潔生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續)一級指標項權重值序號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Ⅰ級基準值Ⅱ級基準值Ⅲ級基準值清潔生產管理8清潔生產機制建設與清潔生產審核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期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9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7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建有清潔生產領導機構,成員單位與主管人員分工明確;有清潔生產管理制度和獎勵管理辦法;定核活動,清潔生產方案實施率≥50%;有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記錄9碳減排機制建設與節能減碳活動定期開展主要產品碳足跡評價和碳盤查;建立鋼鐵生產全過程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節能減碳任務超額完成國家要求定期開展主要產品碳足跡評價和碳盤查;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節能減碳任務達到國家要求定期開展碳盤查;建有節能減碳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及主管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與所在企業同步建立有能源與低碳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制定有節能減碳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節能減碳工作;年度節能減碳任務基本達到國家要求5評價方法5.1綜合評價指數的計算方法5.1.1指標無量綱化原始指標的隸屬函數見式(1)。?0,xij?gkYgk?0,xij?gk式中:Ygkij——二級指標xij對于級別gk的隸屬函數;xij——第i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gk——二級指標基準值,其中g1為Ⅰ級清潔生產水平,g2為Ⅱ級清潔生產水平;g3為Ⅲ級清潔生產水平。5.1.2綜合評價指數計算通過加權平均、逐層收斂可得到燒結、球團、高爐煉鐵、轉爐煉鋼、電爐煉鋼工序清潔生產水平在不同Ygk=…………(2)式中:ωi——第i個一級指標的權重;ωij——第i個一級指標下的第j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其中:…………(3)式中:m——一級指標的個數;ni——第i個一級指標下二級指標的個數。另外,Yg1等同于YⅠ,Yg2等同于YⅡ,Y5.1.3二級指標權重值調整當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某類一級指標項下二級指標項數少于表1中相同一級指標項下二級指標項數時,需對該類一級指標項下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進行調整,調整后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計算公式為:…………(4)式中:ij——調整后的二級指標項分權重值ωij——原二級指標分權重值;i——一級指標項數;jωij——實際參與考核的屬于該一級指標項下的二級指標分權重值。5.2綜合評價指數計算步驟第一步計算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的綜合評價指數值(Ygk第二步計算各工序綜合評價指數gk)的算術平均值,第三步確定企業達到限定性指標的級別;第四步結合5.3確定企業達到的清潔生產水平級別。5.3鋼鐵企業清潔生產等級劃分條件I級清潔生產水平[清潔生產先進(標桿)水平]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YⅠ≥85;——限定性指標全部滿足I級基準值要求;——非限定性指標全部滿足Ⅱ級基準值要求。Ⅱ級清潔生產水平(清潔生產準入水平)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YⅡ≥85;——限定性指標全部滿足Ⅱ級基準值要求;——非限定性指標全部滿足Ⅲ級基準值要求。Ⅲ級清潔生產水平(清潔生產一般水平)應滿足以下條件:——YⅢ=100。6指標解釋與數據來源6.1指標解釋6.1.1生產裝備配置率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過程中使用指定規格的裝置數占所有規格工序的裝置數占比。計算公式如下:×100%…………(5)式中:Z——生產裝備配置率;ZY——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使用指定規格的裝置數,單位為臺每座;ZT——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所有不同規格的裝置數,單位為臺每座。6.1.2余熱回收量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過程中生產單位產品所產生廢氣熱量及燒結(球團)礦顯熱加以回收和再利用量。計算方法見式(6…………(6)式中:EY——余熱回收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Z——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生產過程中回收的二次能源折標準煤量總和,單位為千克標準6.1.3工序能耗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過程中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能源。計算方法如下:ESD=…………(7)式中:ESD——工序能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S——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消耗的各種能源折標準煤量總和,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ESR——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回收的二次能源折標準煤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注:能耗統計范圍和折算系數取值參照GB21256和GB32050確定,超低排放能耗另計。6.1.4電力消耗燒結(球團)過程中生產單位產品消耗的電量。計算方法如下:DB32/T5089—2025…………(8)式中:EL——電力消耗,單位為千瓦時每噸(kWh/tELS——工序消耗的總電量(不含空壓機站電力消耗單位為千瓦時(kWh注:電耗核算邊界與能耗核算邊界一致。6.1.5固體燃料消耗燒結過程中生產每噸合格燒結礦消耗的焦粉、煤粉及其他含碳固體燃料等。計算方法如下:…………(9)式中:G——固體燃料消耗(包括所有固體含碳燃料,如焦粉、煤粉、含碳除塵灰等),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GS——燒結礦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固體燃料總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T——合格成品燒結礦生產量,單位為噸(t)。6.1.6焙燒燃料消耗球團過程中生產每噸合格球團礦消耗的煤粉等固體燃料和氣體燃料。計算方法如下:…………(10)式中:P——焙燒燃料消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PS——球團礦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燃料總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kgceT——合格成品球團礦生產量,單位為噸(t)。6.1.7噸產品新鮮水消耗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每噸產品取自任何常規水源并被其第一次利用的水量總和。計算方法如下:…………(11)式中:V——噸產品新鮮水消耗,單位為立方米每噸(m3/tVS——燒結(球團、煉鐵、煉鋼)生產工序所消耗的總新鮮水消耗量(不含企業自取的海水、苦咸水、排出廠外的廢水、回用的酚氰廢水和濃鹽水),新鮮水消耗量供給范圍包括主要生產(燒結、燃煤自備電廠、礦山選礦用水和外供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T——合格成品生產量,單位為噸(t)。6.1.8水重復利用率一段時間內,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過程中重復利用水量與總用水量的百分比。重復利用水量是生產過程使用的所有未經處理(包括間接冷卻循環水等)和處理后重復使用的水量的總和。計算方法如下:DB32/T5089—2025×100%…………(12)式中:W——水重復利用率;Wr——一段時間內,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生產過程中的重復用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6.1.9資源綜合利用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回用于生產的比例。計算方法如下:RPD=×100%…………(13)式中:RPD——資源綜合利用率;鐵塵泥等)綜合利用量,單位為噸(t6.1.10污染物排放量燒結(球團、煉鐵、煉鋼)過程中生產單位產品的某種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如下:…………(14)式中:WL——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生產過程中某種污染物單位排放量,單位為千克每噸(kg/tWSL——燒結(球團、煉鐵、煉鋼)工序生產過程中某種污染物年排放量,單位為千克(kgT——合格成品年生產量,單位為噸(t注:此處污染物包括生產過程中各個有組織源排放的顆粒物、SO2、NOx(以NO2計)。燒結礦(球團礦)的鐵含量。計算方法如下:×100%…………(15)式中:FT——燒結礦(球團礦)品位;6.1.12燒結內循環返礦率礦返礦量占燒結礦成品量與燒結內部返礦量之和的百分比。計算方法如下:×100%…………(16)式中:RT——燒結返礦率;TR——燒結生產過程中,燒結礦經過破碎、篩分后返回燒結過程的量(內循環返礦,不含高爐篩下DB32/T5089—2025返礦單位為噸(tT——合格成品燒結礦生產量單位為噸(t)。6.1.13轉鼓指數反映燒結機械強度的物理性能指標,按國家標準方法進行試驗,單次測定值指試樣在專用的轉鼓內進行測試后,所得粒度大于規定標準的試樣重量占試樣總重量的百分比。計算方法如下:×100%…………(17)式中:M——轉鼓指數;TM——試樣測驗后燒結礦粒度大于規定標準的重量總和,單位為千克(kgTMT——燒結礦試樣重量總和,單位為千克(kg)。6.1.14產品合格率經過一定數量產品測試后,符合規定要求的合格產品所占的比例。計算方法如下:×100%…………(18)式中:Q——產品合格率;6.1.15高爐燃料比高爐冶煉每噸合格生鐵所消耗的煤粉量。計算方法如下:…………(19)式中:G——高爐燃料比,單位為千克每噸(kg/tGS——年燃料耗用總量,其中燃料包括入爐的干焦、干焦丁、煤粉和重油等燃料總量,單位為千克T——合格成品生鐵產出量,單位為噸(t)。6.1.16入爐焦比高爐冶煉每噸合格生鐵所消耗的干焦炭量。計算方法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納稅人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工程師考試準備策略試題及答案
- 靈活運用不同學習資源備戰育嬰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紡織生產的管理優化方法試題及答案
- 學好衛生管理考試課程要點試題及答案
- 有效控制焦慮心理迎接育嬰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試題及答案
- 尋求國際法試題及答案
- 持續進步的專利考試試題與答案
- 搞笑測試題及答案
- 機械加工企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樣本(2篇)
- 耳穴壓豆治療便秘
- 2023年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知識培訓
- 機械CAD、CAM-形考任務二-國開-參考資料
- 腫瘤中醫治療及調養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規定
- 高質量數字化轉型技術解決方案集(2024上半年度)
- 住房城鄉建設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科研開發類申報書
- 廣東省佛山市S6高質量發展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