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合并上航案例(業績財務分析)_第1頁
東航合并上航案例(業績財務分析)_第2頁
東航合并上航案例(業績財務分析)_第3頁
東航合并上航案例(業績財務分析)_第4頁
東航合并上航案例(業績財務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案例分析目錄一、行業背景和企業背景二、并購原因及其方案三、并購過程及其影響四、思考與總結〔一〕行業背景國資委一直希望自己旗下的中央企業能夠通過兼并減少數量,擴大規模。從2002年起,開始不斷促進同行業的一些公司進行合并,很快這股潮流也涉及到了航空運輸業。國際大環境的不良,航空運輸環境艱難〔一〕行業背景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是一家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國有控股航空公司,在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的根底上,兼并中國西北航空公司,聯合云南航空公司重組而成。是中國民航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于1997年分別在紐約、香港和上海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并成為中國2021年上海世博會首家全球合作伙伴及唯一航空客運承運人。〔二〕企業背景東航簡介及其合并前經營狀況國務院國資委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東航金戎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東航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00%100%100%18.57%56.08%其它H股流通股其它A股流通股20.2%5.15%〔二〕企業背景據統計,有62.6億元是由于公司燃油套保失利所導致的。2021年3月31日,“返航門〞,被取消的兩條航線被四家航空公司瓜分。這對于“云南最大基地航空公司〞東航云南分公司來說,無疑是一次割肉之痛。內部:“返航門〞導致喪失兩條優勢航線;失去兩條優勢航線燃油套保問題帶來巨額損失:造成損失62.6億元〔二〕企業背景東航合并前經營狀況〔二〕企業背景上航簡介及其合并前經營狀況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國資委23.62%100%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9.64%100%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國務院國資委11.04%100%70.79%〔二〕企業背景公司客運和貨郵運營業收入較上年增加8.85%,營業本錢較上年增加幅度到達21.61%,遠高于營業收入增長比例。由此導致營業利潤的大幅下降。此外,由于上航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國際貨運航空全年虧損2.63億元,對公司合并凈利潤造成約1.45億元的影響。內部:燃油套保問題帶來巨額損失:損失1.7億元子公司經營狀況欠佳,加劇公司損失〔二〕企業背景上航合并前經營狀況東航內憂外患下如何尋求解決之道也就顯得尤為迫切了。東航每股的凈資產從原來正1塊5跌到負2塊3毛7,所以就戴上了ST這個帽子。上航的帽子叫*ST,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意味著就要被摘牌了。上航在2021年的巨額虧損,使其也在積極尋求自己的開展之路。〔二〕企業背景2、國資委推動3、市場競爭的需要并購原因1、巨額虧損〔一〕并購原因2021年下半年以來航空需求的疲軟,以及由燃油價格大跌帶來的套保浮虧,使航空公司陷入全行業虧損。1、巨額虧損2021年度東航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9.28億元,比2007年大幅下降2406%;根本每股收益為-2.86元/股,比2007年下降2483.33%。2021年,上海航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3.73億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63%,公司全年出現虧損12.49億元,同比下降187.11%,根本每股收益為-1.155元。可見,2021年兩家航空公司都出現了巨額的虧損。東航甚至已經資不抵債。1、巨額虧損三大航2007年與2021年的凈收益〔單位:億元〕1、巨額虧損國資委有意將“三大航〞拆分為“兩大航〞的說法在業內流傳已久。身為“三巨頭〞中業績最差的東航,一方面陷入經營困境難以自拔,一方面又有可能被拆分或者被兼并。東航要想擺脫困境,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一是兼并經營情況較佳的航空公司,擴大自身規模,改善經營模式;二是引入外資,為公司提供充足的現金流,以期擴大公司的股本,增強公司實力,追趕上國航和南航的步伐。1、巨額虧損2007年9月,東方航空宣布將通過定向增發H股的方式與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私人)結為戰略合作伙伴,并簽訂框架協議。2、國資委推動“東新戀〞無果,國航攪局成功這樣的結局使得國航和新航與東航的重組變得復雜,但卻客觀上加快了東航和上航重組的可能性和進程。2、國資委推動“東新戀〞無果,國航攪局成功中國東方航空股份上海航空股份上海市國資委態度比較明確,更愿意讓東航和上航整合,不愿意看到新航的進入態度復雜。首先上海國資委希望一個強大航空公司為上海基地做建設。另一方面,如果上航參與,自己成整合主角之一。最后,國航擁有了上海市場占有率的14%,假設讓其國航其繼續開展,基地在北京,對上海基地建設十分不利。2、國資委推動2、國資委推動并購利于市場競爭3、市場競爭的需要增強規模優勢整合資源,實現協同效應提高樞紐市場占有率和定價權中國主要航空公司在基地市場的貨運市場份額3、市場競爭的需要中國主要航空公司在基地市場的客運市場份額就雙方目前的經營狀況和處境,合并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路。目前,兩家航空公司都是上海基地航空公司,在競爭中互相消耗,導致兩家公司運營本錢偏高。東航在上海市場的份額只有32%,遠低于國航在北京的40%和南航在廣州的50%,對基地市場的控制力偏弱。合并后,加上上航的15%的市場占有率,總占有率將超過50%,對基地的控制力大幅上升。加強了在上海機場的話語權和主導能力,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3、市場競爭的需要吸收方:東方航空被吸收方:上海航空換股方式吸收合并本次吸并完成后,東航作為續存公司,上航的法人資格注銷。原上海航空的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將全部進入東方航空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二〕并購方案換股價格和比例上航股東利益保護換股價:東航,5.28元/股;上航,5.50元/股。在實施換股時將給予上海航空約25%的風險溢價,即每1股上海航空股份可換取1.3股東方航空的股份。東航股東利益保護賦予東航異議股東以收購請求權,獲得由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提供方支付的現金對價。賦予上航異議股東以現金選擇權,可就其有效申報的每股上海航空股份,獲得由現金選擇權提供方支付的現金對價。〔二〕并購方案20091.23東航上航探合并需先清理虧損資產2.28東航上航各自完成注資合并預期再次升溫5.13東航再次申請20億注資7.12東航上航重組方案敲定,標志著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3.14上航將獲10億注資,董事長稱和重組無關5.12東航再獲20億元注資5.15東航上航注資申請獲批6.09東航上航重組實質性操作階段6.08東航上航啟動重組至此合并順利完成20126.25三、并購過程及其影響由于東航和上航均不幸帶上了“ST〞的帽子,因此兩家航空公司的重組被市場評為“弱弱聯合〞。雖然,無論強強攜手還是弱弱聯合,只要能帶來雙方經營績效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就是好的重組和藥方,就是改革的方向。簡單從這個數據來看,重組之后東航一下子變成了三大航空公司的老大。通航紐約、洛杉磯、巴黎、法蘭克福等全球主要城市,總體規模步入世界較大航空公司之列。截止2021年底,東航共運營飛機240架。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東航運行資產超過了1500億,運營飛機超過331架,通航點到達151個。三、并購過程及其影響對新東航的影響2、資源整合3、盈利能力1、運營規模〔二〕并購影響此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東方航空將增加在上海樞紐機場的市場份額、增加聯程航線數量、增加中轉聯程旅客的數量、提高市場覆蓋率、增強飛行效率。合并后東方航空在上海基地市場的客運份額可達47%左右,貨運份額可達27%左右,將進一步穩固東航作為強大基地航空公司的市場地位,增強其在上海市場的定價權。東航成為了世博唯一指定航空公司1、運營規模國際航線方面,3月28日起,東航將復航上海到倫敦和莫斯科的航線,每周4個到倫敦、3個到莫斯科。溫哥華航線和紐約航線,從每周4班加密到每天1班。國內航線那么是要做到網絡全覆蓋,“浦東機場每天新增60個航班左右,虹橋機場每天新增206個航班左右。〞在加大運力投放的同時,東航還將進一步打造更多“快線〞。在2021年夏秋航季時,東航將建成10條快線和20條準快線。除了優化航線網絡,東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航班正常率和效勞質量。2021年01月25日效勞上海世博會東航需要在世博召開期間的200多天增加500萬人次的旅客,也就是每天要增加25000人,增加12架飛機。1、運營規模中國主要航空公司在基地市場的客運市場份額就雙方目前的經營狀況和處境,合并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路。目前,兩家航空公司都是上海基地航空公司,在競爭中互相消耗,導致兩家公司運營本錢偏高。東航在上海市場份額只有32%,遠低于國航在北京40%和南航在廣州50%,對基地市場的控制力偏弱。合并后,加上上航的15%市場占有率,總占有率將超過50%,對基地的控制力大幅上升。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東方航空將運營飛機超過300架,規模優勢明顯,在國內市場僅次于南方航空。1、運營規模東航資產合并前后資產負債指標比較1、運營規模東航合并前規模比照1、運營規模1、運營規模東航資產合并前后業績規模比較東航資產合并前后業績規模比較1、運營規模"三大航"資產規模比較1、運營規模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業績規模比較"三大航"資產規模比較1、運營規模"三大航"業績規模比較1、運營規模2、資源整合集中統一的戰略規劃和管理體系,降低管理本錢,提高經營效率東航資產資源利用情況比較2、資源整合東航資產資源利用情況比較2、資源整合3、盈利能力東航集團召開的2021年中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上半年,東航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54.04億元,同比增長46.50%;東航集團盈利22.13億元。而去年一年,東航集團的盈利只有6億元。重組之后的東航,在短短的一年就扭虧轉盈,也降低了資產負債率,改善了財務狀況,凈利潤的增長迅速。獲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財務能力3、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合并前后比較獲利能力合并前后比較3、盈利能力每

股指

標12-316-303-3112-319-306-303-31國航凈資產收益率0.160.090.040.290.300.170.08總資產收益率0.040.020.010.080.060.030.02南航凈資產收益率0.160.090.040.220.330.170.12總資產收益率0.040.020.010.050.050.020.01東航凈資產收益率0.240.140.060.350.340.160.3512-31總資產收益率0.210.040.050.020.010.050.050.020.010.030.000.170.10201120102009"三大航"獲利能力比較3、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合并前后比較3、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合并前后比較3、盈利能力財務能力合并前后比較3、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合并前后比較3、盈利能力三大航市盈率比照圖對于東航,我們已經闡述過了東航是三大航中經營最慘淡的,如不出意外,東航的市盈率是最低的。但在2021年末,即東航與上航重組根本結束時,東航的市盈率遠遠超過國航,說明市場對于重組之后的東航是很有信心的2007年末到2021年末東航的股價走勢圖對其他方面的影響為浦東機場成為國際航空樞紐港掃清一些障礙。將浦東機場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港,是維護和提升上海作為亞太地區乃至國際經濟中心地位的重要舉措,上海市政府要想牢牢把握國際航空樞紐港建設的主導權,就必須充分發揮基地航空公司——東航和上航的作用,做大做強上海民航業三、并購過程及其影響重組之后的東航,在短短的一年就扭虧轉盈,也降低了資產負債率,改善了財務狀況,凈利潤的增長迅速,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獲利能力、財務能力、成長能力顯著增加。上航也在兩年之內成功摘掉了ST的帽子。通過資源整合,“新東航〞將更好地專注于各項戰略的有力執行和效勞品牌的不斷提升,特別是機隊規模、機型布局。在此根底上,上海航空樞紐港的格局將被重塑,空港競爭力與效勞保障能力將大大提升。小結(視頻鏈接)三、并購過程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