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全冊教案_第1頁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全冊教案_第2頁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全冊教案_第3頁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全冊教案_第4頁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們愛你啊,中國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誦讀,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民族

眾多、歷史悠久的特點,偉岸高潔的品質,開拓進取的精神。

課文解讀:

全詩感情充沛,真摯熱烈,從祖國東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

展現了四幅形象鮮明的美麗畫卷——東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國風雪、

南國春色,讓讀者從四幅畫面中感受祖國幅員遼闊,景色秀美神奇。

接著,作者選擇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長江黃河,用

簡練傳神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姿、富有變化的山水畫卷。

龍井茶、茅臺酒、江南絲綢、景德鎮陶瓷、吐魯番葡萄、哈密瓜……

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大草原、戈壁灘……豐富的物產、各具風情

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風光,讓讀者心中

升騰起一種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國悠久的歷史,看到充滿希望的未來,用飽蘸激情

的筆大聲歌唱——我們愛你啊,中國!

教學過程:

談話切入:

1.幻燈打出中華民族的版圖,老師介紹中國國土面積、東南西北

各具特色的地理風貌。

2、播放《配套光盤》中配樂朗誦,導入新課。

朗讀感知:

1.自由朗讀全詩兩遍,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流暢,劃出不理

解的句子。

2、小組練讀,交流問題,組內討論解決一些問題。

3、各小組匯報朗讀情況,交流還未解決的問題。

4.全班自由練讀全詩。

5.指名讀、齊讀全詩。

品讀體味:

1.“我們愛你——”是全詩的一條情感主線,作者從哪些方面表達

自己的這種情感的?

2、感受到作者對祖國炙熱情懷,你有沒有產生和作者一樣的情

懷?自由交流。

3、再次練讀,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

4.進行朗讀比賽。

5.老師做總結評價。

拓展探究:

1.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收集祖國之最。(如最長的河、最高的

山、最長的鐵路線等。

2、收集有關贊美祖國的古代、現代詩文,進行朗誦比賽。

2.暖流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對話理解“暖流”的含義,感受江澤民主席的平易近人、

知識豐富、關心教育的領導風范。

課文解讀:

課文記敘了1994年年底,江澤民主席在天津視察期間,到南開大

學看望師生,使南開大學涌動著暖流。全文通過對主席神態、語言、

動作的刻畫,表現主席的平易近人、關心同學、知識豐富。

教學過程:

設疑導入

1.讀課題,談談對寒流的理解。

2、寒冬里的南開大學涌動著一股暖流,這股暖流從何而來?

自讀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懂。

2、再讀課文,劃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詞句。

交流對話品讀感悟

1.交流感受“暖流”的語句。

“滿面春風,向同學們致意“

“和藹地問……”

“拍著王輝的肩讓他坐下”

“江澤民主席強調說……”

“江澤民主席也很有興致地參加了進來”

“江澤民主席高興的說“

“有轉過身來笑著問王輝”

“頻頻點頭”

“再一次向大家鼓掌致意,然后滿意地離開閱覽室。”

2.練習朗讀,感受江澤民主席平易近人、關心青少年、知識豐富。

3、指名朗讀,齊讀。

4、討論話題——假如你是南開大學的一名學生,你將與主席交流

什么?

閱讀體驗

1.讀了這篇文章,你內心感受如何?

2、就文章的內容而言,你最欣賞哪一點?

3,海倫。凱勒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感受海倫。凱勒非

凡的毅力,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同時也能從海倫的經歷中,感受到

知識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課文解讀:

文章介紹了海倫。凱勒小時因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在家庭教師

薩利文老師的幫助下走進了知識的大門。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與力

量,使她享受到無聲黑暗世界中獨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

恁覺學會了說話……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所有的奮斗的力量以及生

命的美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聽說活動:

人能走多遠,不要問雙腿而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問雙手而

要問毅力。我們要為自己樹立起高遠的目標,不僅是為了爭取一種光

榮,更為了追求一種境界。不管目標實現與否,人生都會因為這一路

風雨跋涉變得豐富而充實。(聽力內容)

談話導入:

十九世紀,有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女性,讓世界都為之震驚。她志

存高遠,堅忍不拔,她用自己奮斗的一生,告訴世人生命的價值,人

生的意義。她的名字就是——海倫。凱勒。

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第二遍默讀瀏覽,感知大意。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正音。

雙目失明雙耳失聰有聲有色隔絕暴躁脾氣猛然醒悟

前所未有不分晝夜吮吸甘霖如饑似渴打開眼界林中漫步

湖上泛舟紛紛揚揚觸覺夜以繼日傾注不屈不撓

2.按照詞語的提示,聯系復述課文。

3、指名復述,師生評議。

布置作業

1.抄寫出示詞語兩遍。

2.查找有關海倫。凱勒的資料。

第二課時

交流資料,豐富人物形象

請學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海倫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資料的交

流,加深對海倫這個人物的印象,為更好理解課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

好鋪墊。

體驗感受

1.老師請幾位同學,給他們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讓后讓他們回

座位。

2.等他們座位后,幫他們恢復正常,請他們談談自己雙耳失聰、

雙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3、根據學生的感受,老師總結,引入新課,特別理解“隔絕”、"黑

暗”、“沉寂”、“暴躁”

4.感情朗讀第一芻然段。

對話交流

話題一:是什么改變了小海倫,使她從黑暗和沉寂中走出來。

(可以從薩利文老師的幫助、小海倫自己的如饑似渴的學習、

知識打開了海倫沉寂與黑暗的世界等方面談,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理

解。)

話題二:對于“知識打開了海倫的眼界,增強了海倫生活的勇氣和

信心”這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

(引導學生理解海倫在想象中感受自然的美,用觸覺學會說

話,給世界留下自己的聲音。)

話題三:從海倫的一生中,你有什么感觸?

(這三個話題是教師預設的,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

況加以調整。另外

在交流對話中,枸機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

的魅力時同時受到海

倫人格魅力的熏陶。)

推薦閱讀、拓展延伸

推薦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推薦影片《海倫。凱勒》

4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悟兩首詩描繪的情

景。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

村兒童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

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詩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

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溝建閱讀話題。

1.引導學生談談春天的美景。

2.學生交流描寫春天的古詩。

3.引出詩題,介紹作者。

二、初讀全詩,讀準讀通。

1.學生自讀。

2、教師檢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4.指導書寫。

你認為其中的哪個字最難寫?應注意什么?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5.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三、自學全詩,解詞釋句。

1.分小組討論。

2、匯報,你弄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重點理解:草長鶯飛、拂、堤、醉春煙、紙鶯

3.同桌互說詩句的意思。

4.集體交流。

5.再讀全詩,讀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領悟詩情。

1、自讀詩句,再現畫面,練說。

2.讀了這首詩,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誦全詩。

五、拓展練習。

把《村居》這首詩描寫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

長檔案袋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背誦《村居》。

2.說說詩意。

二、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2.同桌討論題目意思。

3.自學全詩,解詞釋句。

(1)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邊讀邊想,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4.集體交流。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籬落、疏疏、徑、樹頭、未成陰、急走

(3)點名逐句理解詩意。

(4)看圖連說詩意。

(5)再讀詩歌,讀出感情。

5.深化理解,領悟詩情。

(1)自讀,體會詩歌描繪的景色。

(2)理解“飛入菜花無處尋”。

(3)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課后拓展練習。

根據《宿新市徐公店》的詩意,畫一幅春景圖,向班級墻報投稿。

5.煙臺的海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3,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模仿造句。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

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

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關鍵詞句,感受煙臺海的壯觀絢麗,人的勤勞

能干。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引導學生談談對大海的印象。(可回憶《趕海》)

2.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發現煙臺以及其北面臨海的特點。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播放配樂朗誦,交流聽后感受。

2.放手試讀,整體感知。

3、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小組長在組內主持評議、改進)

4.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讀后評議。

5.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效果。

(1)出示,點名認讀。

(2)理解:礁石、錨、起錨等詞語的意思。

(3)點名說字形特點及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講解,學生描紅、臨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說話提示: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2.強調關鍵詞語:冬、春、夏、秋,海、人。

3.學生在組內討論練說。

4、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四、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練習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自讀全文。

二、精讀課文

1.師生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各自讀介紹“海”的部分。

(2)你覺得要讀好這段話,要突出哪些詞語?

(3)引導學生交流,歸納出“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

撲向……濺起……發出……掀到……”等詞句。

(4)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寒流襲來時,煙臺海浪洶涌的壯觀

景象,體會煙臺海的獨特。

(5)在海邊的人們是怎樣的?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的有關詞句。

(6)學生交流,教師歸納:有“紛紛頂著……觀賞……不顧……

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體會煙臺的人和外地的游客不畏嚴寒、

不懼風浪的豪邁情懷。

(7)引導學生開展朗讀競賽,在讀中進一步感受煙臺海的獨特魅

力。

(8)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先自己讀讀,再在

小組里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給大家聽。

(9)點名背,評議、小結背書情況。

(10)小結學習方法:整體讀,感知本段主要意思;分層讀,抓住

關鍵詞句理解體會;賽一賽,讀出自己的領悟;背一背,表達自己的

感情。

2.學生按上述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

(1)學生自學。(讀、賽、背)

(2)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集體評議匯報情況。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

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來,煙臺的?!拔⒉ǚ?/p>

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

的季節”等語句,感受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機勃勃、

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著、

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

和愜意。

三、課后拓展練習。

1.把1—4自然段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家長聽,請他們進行書面評

價,將書面評價添加到成長檔案袋里。

2、用上“像、宛如”等詞語,練習寫一些打比方的句子。與眾不

同的句子,老師將會獎勵“創造星”或“聰明花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在冬、春、夏三季節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些特點表現出來嗎?

二、指導學生繼續精讀課文。

1.自讀第五自然段,整體感知。

2.找出最能表現秋天海的特點的句子,朗讀體會。

“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灌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

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J

“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

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哪些句子能夠看出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

“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4、開展朗讀競賽,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5.總結冬、春、夏、秋四季煙臺海的特點。

“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充實(忙碌)”

6.齊讀第6自然段,填空:煙臺的海是一幅(),是一道(),

是一座()o

7、輕聲自讀,體會畫、背景、舞臺。

8、欣賞畫面,加深理解。

說話提示:說是“一幅畫”,是因為();說是“廣闊的

背景”,是因為();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

()o

三、課堂演練。

1.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

呢?向游客作一番介紹。

2.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讓我

們分享一下嗎?

3、學生演練,集體評議。

四、課后拓展練習。

1.寫一個片斷,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作為自己手抄小報的備用

稿O

2.預習《黃果樹瀑布》。

6.黃果樹瀑布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感受

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的特點。

4.通過朗讀、背誦等語言實踐活動,感受黃果樹瀑布的

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

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回憶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2、廬山的瀑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還見過哪些瀑布?它們

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3、揭示課題,出示瀑布錄象或投影,激發學生閱讀需求。

二、初讀課文。

1.播放配樂朗誦,交流聽后感受。

2.放手試讀,整體感知。

3、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小組長在組內主持評議、改進)

4.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讀后評議。

5.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效果。

(1)出示,點名認讀。

(2)理解:人喧馬嘶、喧囂、凝神諦聽等詞語的意思。

(3)點名說字形特點及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講解,學生描紅、臨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說話提示: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2.強調關鍵詞語:總起、所見、所聞、所感。

3.學生在組內討論練說。

4、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四、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練習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自讀課文,再現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理解“杰作”。

(2)指導朗讀,突出“真是”和“杰作”。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我們首先感到的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有

關語句。(聲音)

(2)這是一種怎樣的聲音?自讀揣摩。

(3)理解“從遠處飄來”和“像潮水般”分別是怎樣的聲音,并

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4)小結學習方法:整體自讀感受一逐句朗讀體會一感情朗讀想

3.用上述方法自學3.4兩個自然段。

(1)小組讀書,做記號。

(2)全班交流。

(3)理解這部分的幾個比喻句,展開想象進行描述。

(4)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通過圖象、聲音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

讀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受。

4.學習5—7自然段。

(1)學生自學,朗讀進入情境。

(2)學生交流感受。

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下列句子:

“中間只隔著一口小小的綠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過來洗洗

臉J

“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直灑到我們的臉上,涼絲絲的,舒服

極了。”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p>

“聆聽著旬然作響的瀑布聲,只覺得胸膛在擴展,就像張開的山

谷,讓瀑布飛流直下,挾來大自然無限的生機。”

(3)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5.學習第8自然段。

(1)登上平臺,你看見了什么?

(2)學生介紹徐霞客。

(3)通過朗讀,體會“諦聽、沉醉”。

三、學生美讀體味。

黃果樹瀑布的哪一點最讓你難忘,把這一段美美的讀出來或背出

來。

四、課后拓展練習。

畫一幅《黃果樹瀑布圖》,配上有關文字,制作成書簽。

8.大江保衛戰

教學要求:

一、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閱讀賞析,理解和感悟含義較為深刻的

字、詞、句。

三、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

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導入,巧引疑問

1?播放歌曲《為了誰》,引出課題,簡介背景。

2、板書課題,將“戰”字寫大些,引導學生圍繞“戰”字提出問

題。

二、由疑促讀,整體感知

1、小結學生的問題,引導自讀課文。

①按“為什么戰一一怎樣戰一一戰的結果”將課文分為三段。

②讀準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

2.交流溝通。

3、指名分自然朗讀,正音。

三、學習第一段

1.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聯系文中的句子,引導朗讀感悟表現形勢危

急和子弟兵英勇氣慨的詞句。

3.指導朗讀。

4、你讀出了什么或腦海里浮現出了什么?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教師指導書寫。

2.師生一同查找有關1998年抗洪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切入課文

1.學生、教師分別介紹所查找的資料。

2、小結資料內容,切入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主要介紹了哪幾個場景?

2.引導概括。

(①拼命保堤②錚錚鐵漢③群眾救星)

3.學習場景一:拼命保堤

①看幻燈圖片,用自己的話想像圖意。

②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

義的精神的詞句。

④指導朗讀,聯系課文內容突出語速和音高的變化。

4.學習場景二:錚錚鐵漢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敘述錚錚鐵漢的事跡。

②引導畫出文中的動詞。

③指導朗讀黃曉文被釘子扎傷的句子。(重讀動詞)

5.學習場景三:群眾救星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

①默讀,思考: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

②回憶所查的資料,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③戰士們是怎樣去營救的?引導朗讀文中的話。

④洪水到哪里戰士們就飛向哪里,面對如此英勇的戰士,人們發

出了由衷的贊嘆,深情朗讀“哪里……就……"、“看到……,看

至q.....

⑤指導朗讀。

三、小結

1.師激情概括,切入第三段。

2.朗讀第6自然段。

四、作業

1.選取一個或幾個場景,寫一篇讀后感。

2.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觀看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三、回顧影片和全文

1.影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述說感動的理由。

2、文中哪些段落在影片里出現過,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文中或影片中的一個場景,編演小課本劇。

2.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9.真情的回報

(姜堰市顧高中心小學申海峰)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閱讀品味,懂得“誠實勤奮的勞動可以

換來難忘的關懷與愛意,

教學重點: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語言文字感悟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實話實說》,導入新課

1.交流對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的看法。

2、據學生回答,師小結,用上“實話實說、實事實做、真誠、回

報、真情”等詞語,切入課題。

3、板書課題,思考:什么是回報?什么是真情?

(引導學生用剛才說話的內容或其它事例來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課文寫誰對誰付出了真切誠摯的感情,又是誰對誰洽予了真

誠的報答的?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詞可查字典或聯系上

下文理解。

2.檢查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正音。

三、再讀課文,初步體會

1.以自己喜愛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

要求:①讓你感動或喜歡的語句多讀讀,并且把自己體會簡要地寫

在書上。

②有疑問的地方做個記號。

2.選讀課文,溝通情感

①學生選擇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感動或喜歡的語句段,,并述說自己

獨特的體會。

②啟發引導其他學生的體會,師適當參與交流并補充。

3、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內容是什么?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三兩題。師加以指導。

2.收集生活中人與人真誠相待、互相關懷的事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邊寫邊問:真情是什么?回報又是什么意思?

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一句話點明題意?

3.指名交流,出示問題:

①文中“我”的真情具體表現在哪里?即付出了怎樣誠實的勞動?

②文中“我”的付出得到了哪些回報?即換來了哪些難忘的關懷

與愛意?

二、自主學習,細細體會

1.學生自學。

2.圍繞兩個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朗讀。

3、“我”的真情表現在哪里?

(據學生回答,分別加以閱讀品味)

4.重點出示: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

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里。

①指名讀,思考:什么叫“絕活”?這兒為什么加引號?

②比較下面兩句話有什么不同?述說感想。

我沒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

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

③依舊怎么講?從這兩個“依舊”可以看出“我”平時是怎樣送

報的?

④聯系課文章內容想象交流。

⑤指導感情朗讀。

5.交流“我”又得到了哪些“回報”?

6、重點朗讀第5.6自然段

①有感情地朗讀讓你感動的句子。

②交流并根據學生回答指導朗讀。

(突出“滿滿的、無一缺席、鼓的、五顏六色、目瞪口呆、'你是

我們最好的送報人等。)

③出示投影片,看圖引導想象,“我”當時的表情和心理活動。

7、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最后一句話

①小結學生剛才的話,切入第一自然段。

②指名讀,思考:你明白了什么?

③過渡:在如此窮困的情況下,“我”人窮志不短,依靠誠實的勞

動來掙錢為爸爸分憂。

④出示課文最后一句話,結合課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三、拓展練習

聯系歌曲《步步高》引出話題:在生活中,處處有真情在,付

出終有回報,請舉例說明。

四、作業

將拓展練習的話題寫成一篇小故事,題目自擬。

莫泊桑拜師

教學要求:

1.會寫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文。

2.學習福樓拜是如何指導莫泊桑的,明白仔細觀察、刻苦練筆、不

斷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3.能感受到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難培養?

2、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引導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哪些詞語寫出了莫泊桑熱愛寫作?

(用“酷愛”說一句話)

3.簡介福樓拜。

4.指導朗讀。

四、小結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2.查找并開始閱讀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課時

一、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師范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況

①默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讀這一句。

④指導分角色朗讀。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況

①自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這次老師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樣的心情?

④指導朗讀福樓拜的話。

(用“滔滔不絕”說一句話)

⑤指導分角色朗讀。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況

①自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這次老師是又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③這些話說明福樓拜是個什么樣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樣的反應?說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⑤指導分角色朗讀。

4.小結延伸。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是怎樣做的?

2、指導朗讀,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同桌分角色朗練讀課文

五、述說感受

你領悟到了什么?

六、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2.整理自己的感受。

12孔子游春

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

成語的意思,并任選其中兩個成語造句。

2.體會第8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

濃濃的情誼。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2、8自

然段。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

學們知道這是誰的名言嗎?

2.孔子是什么人?你們還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課題:12孔子游春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每句話。

②用“——”畫出本課中的成語,用“——”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

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

課文讀正確。

(2)指名說課文中的成語有哪些。

出示成語:

桃紅柳綠意味深長司空見慣情不自禁

溫文爾雅深思熟慮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導書寫生字

①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導評價,適當范寫。(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及筆順)

③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默讀課文:

1.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大體上寫了幾部分內容?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三部分內容:泗水春

景孔子論水

師生論志向)

五.選擇你所喜歡的那一部分,讀給同桌聽。

六、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及本課中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二、精讀課文:

1.反復輕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

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

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

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自由朗讀。

⑵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

⑶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泗水春景這么美麗,所以孔子帶弟子到河邊游玩。齊讀第一自

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

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

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

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

來,水是真君子??!“

(1)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水與真君子之間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讓學生看水的目的

是什么?

(3)對于大自然中的水你還有其它感受嗎?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孔子能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你對這位大

教育家有何評價?

(8)分角色朗讀3--9自然段。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2.將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換成與上文有密切軼系的具

體句子

第三課時

一、復習

指名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二、繼續精讀課文:

出示: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

衣服拿出來跟朋友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

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J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

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讀。

比較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讀這兩段話。

(3)討論:子路和顏回的性格你欣賞誰,不欣賞誰?

(4)孔子對子路和顏回的志向持什么態度?

(5)出示掛圖:請同學們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景物,圖

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讀課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評價?

三、小結:

1.泗水春景、孔子論水、師生論志向這三部分內容是怎樣融合在

一起的?

2、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四、指導造句:

本課中有不少成語給文章增添了魅力現在請同學們任選其中的兩

個造句。

(桃紅柳綠意味深長司空見慣情不自禁溫文爾雅

深思熟慮

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討論。

2.指導造句,評議。

3.把句子寫下來。

五、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孔子的故事。

13早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結合課文內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

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去浙江紹興訪問魯迅先生早年求學的地方

——三味書屋。在三味書屋的東北角上有一張魯迅先生曾經用過的書

桌,在書桌上魯迅曾刻了一個字“早”你們想知道這個“早”字的來

歷嗎?

2.板書課題:13早

二、范讀課文(聽錄音)

聽課文錄音,提出學習要求:課題“早”指什么?課文主要寫了

什么內容?

三、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

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五、指導書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二、精讀講解: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知識?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書屋的陳設(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

南墻上----匾

東面正中----畫

畫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學生書桌

東北角上——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

②出示三味書屋的掛圖,請學生說說三味書屋的陳

設。

③當你看到魯迅先生用過的書桌時會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魯

迅先生用過的書桌又想到了什么?

(2)魯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讀

②思考:

魯迅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魯迅后來遲到過嗎?為什么?

(3)描寫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

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

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

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a.自由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b.指名說

c.理解“潤澤透明”、“冰清玉潔”、“韻致”等詞的意思。

d.臘梅花美在哪兒?

e.指導朗讀這段話。

f.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呢?

三.朗讀全文

四.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介紹你的教室或房間。

14課彭德懷和它的大黑騾子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艱苦”“燃眉

之急”造句。

2.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

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事。板書課題:14彭德

懷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3、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二、自讀課文:

1.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③思考揭題時所提出的問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瀆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教時

一、默讀課文,思考:

1、彭德懷既然那么喜愛大黑騾子,為什么要把它殺掉?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歸納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為了讓更

多的戰士走出草地,他才殺了牲口。

二、再讀課文:

1、用“——”畫出表現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用“一”畫出表現彭德懷愛戰士的語句。

2.同座交流,討論,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1)學生讀表現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2)彭德懷是個鐵骨錚錚的軍人,對待大黑騾子卻是如此深情,讓

我們再好好地體會體會。

(3)投影映示其中的幾個句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

朗讀。

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

料都吃不上J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

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①讀了這段話,你們有何感覺?

②彭德懷為什么這樣愛大黑騾子呢?

③指導朗讀。

出示: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

中冒??????

①這里為什么用省略號?你認為可以補充什么內容?引導學生想象

彭德懷的內心活動、種情,體會他對大黑騾子的感情。

②指導朗讀。

出示: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

下,端開!”

①彭德懷為什么吃不下肉湯?你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嗎?引導學生

從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去將心比心,體會彭德懷內心的痛。

②指導朗讀。

(4)學生讀能表現彭德懷更愛戰士的語句。

①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

坐躺大黑騾子上。

②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理解

“燃眉之急”)

③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讀2-20自然段。

(1)同座練讀。

(2)指名讀,評價(要讀出彭德懷愛騾子但更愛戰士的心理)

三、談談你對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業: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彭德懷的小故事。

第三教時

一、復習

分角色朗瀆課文。

二、指導造句

1.找出“艱苦”“燃眉之急”這兩個詞所在的句子

2.討論:

“艱苦”可以與哪些詞語搭配?(歲月,環境……)

你覺得什么情況才可以稱為“燃眉之急”?你碰到過“燃眉之

急”的時候嗎?

3.同座討論造句。

4.指名造句、評價。

三、總結課文:

在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什么?

四、實踐活動:

講述有關彭德懷的小故事。

五、作業:

1.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練筆:寫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16白鷺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白鷺》。提起白鷺,你想起了哪首

詩?描繪意境。

2.在唐代詩人杜甫筆下,黃鵡、翠柳、白鷺、青天構成了一

幅絢麗生動的畫面。石當我們把視線定格在飛向青天的一行白鷺身上

時,我們發現白鷺本身就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精巧的詩)

二、學習第廣5節

1.(出示畫面)瞧,這就是白鷺。

2.課文詩怎樣描繪白鷺外形的?自讀廣5節,試著描述白鷺

的外形。

3.朗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三、學習6~8節

1.自讀6~8節,在你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如果給你一

張白紙,你會畫些什么?

2.交流第一幅畫面。

(生描述——出示畫面——配音——取名,區別“釣

魚”與“捕魚”—齊讀)

3.交流第二幅畫面。

(生描述——出示畫面,師范讀——想象或許還在干

什么——朗讀)

4.交流第三幅畫面。

(出示畫面——朗讀——取名)

5.剛才同學們用心描繪出了三幅韻味無窮的畫面(出示畫

面)。齊讀6~8節,能背的試著背一背

四、學習第9~10節

1.引讀第9~10節

2.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一首韻味無窮的

詩呢?欣賞一組畫面。

3.小結

4.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五、總結全文

1.贅美白鷺

2.(出示一組畫面)欣賞白鷺獨特的美。

17碧螺春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弄清課文的段落層次;寫好本課生字

2.自學生字新詞,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當你看到了課題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激發學生興

趣)

二.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新詞(放給學生充分

的時間自學)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提示注意:

捻:聲母是“n”

“搓”與“撮”讀音相同

焙:讀“bi”不能讀成“pi”

2.質疑。(不理解的詞語)

敏捷---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彌漫---充滿、布滿;

神采飛揚-一形容人的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精神。

四,學生按自然段試讀課文,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1.交流分段情況。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試說各段大意。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并歸納分段。

3.同位同學互查朗讀一遍

五.指導寫字。

1.先觀察字行,掌握間架結構;

2.突出指導,“煞”、“茸”部首約占字的三分之一;“襖”

字左邊是“”,不要寫成“”

3.學生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

17.碧螺春

煞汛

焙襖搓捻撮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個方面介紹碧螺春的;

2,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四節)

教學重點: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

課前準備:茶葉,茶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通讀課文

1.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碧螺春(師巡視)

2.交流并板書;

名稱由來,采茶,焙茶,品茶

二.學習課文第4節

1.指名學生讀。板書:美麗動人

2,美在哪兒?請劃下來讀一讀。

3.有感情的朗讀,(讀得要美)

4.指名朗讀,老師指導。(愉快、高興的心情)

5,欣賞音樂,感受環境。

6.指名學生配樂朗讀。

7,練習背誦(個別檢查)

三.學習課文第5節。

1,讀課文,看了茶的焙制過程,你有什么感覺?

板書:新奇

2.怎樣感到新奇,怎樣焙茶?請學生讀一讀有關描寫的語句。

3,劃出突出動作描寫的詞語。

板書:揉搓捺抓

4,學生作動作示范(演示)

5,體會動詞的巧用,練習朗讀。

6.這樣焙出的茶才是上等的好茶。

四.學習課文第6節:品茶

1,自讀課文,邊讀邊想:怎樣才叫品茶?

2.交流并板書:色香味形

3,分組品茶。

4.品嘗也是一門藝術,好茶碧螺春連外國人也稱贅。

板書設計:

采茶美麗動人

17.碧螺春焙茶揉、搓、捺、抓

品茶色、香、味、形

19秦兵馬俑

知識目標:

1.學習”糜、挺、炯、唇”等字;

2,繼續學習、鞏固聯想和想象的寫法。

能力目標:

1.推想”舉世無雙、所向披靡、南征北戰、躍躍欲試、惟妙惟肖”等詞

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朗讀課文并練習速讀。

3.畫出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語句體會其好處。

情感目標:

在了解秦兵馬俑的規模和特點基礎上知道它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

位和價值。

教學重點:畫出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語句,體會其好處。

教學難點:速讀練習,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手段:影視素材、電子幻燈片、圖片、模型。

教學方法:指導、討論、仿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談你所知道的被稱為歷史文物的遺跡有哪些?

2,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使世界對中國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評

價。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跡”在人們心中早已成了兵馬俑的代名詞。

3.(幻燈展示一課時學習內容)

二、初步感知,了解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討論交流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朗讀練習。速讀6——10自然段。

1.計時讀文,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讀完該段并說出主要內容。

2,同桌之間計時讀文比賽。

3,速讀全文看誰最快。

五、再次讀文。

找出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部分,畫出帶有“好像”詞語的句子,再讀一

讀。

六、總結:

1,介紹有關兵馬俑及秦始皇等相關資料。

2.解釋下列詞語。

舉世無雙恢弘氣勢所向披靡南征北戰

躍躍欲試惟妙惟肖鳥瞰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理解課文內容。(幻燈展示二課時學習內容)

1,速讀介紹兵馬俑規模宏大一段,說說這段有什么特點?

(運用數字加以說明俑坑氣勢恢弘。)

2.作者又是怎樣介紹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一特點的

呢?(1)分讀作者介紹的不同的俑,說說你喜歡什么俑,為什么?

小結:作者有詳有略地介紹了俑的類型,這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

美的藝術品。

(2)讀短文,與原文對比,你更喜歡哪一段,為什么?(見二課時

學習內容)

(3)依據資料提示,展開你豐富的想象,介紹一下可能還有哪些神態

的兵馬俑?

(4)小結: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

業而展示出的軍功和軍威。

3.齊讀結尾段,主要寫了什么?

還有哪些語言表達了這一情感?(見二課時學習內容)

4小結:美輪美奐的秦兵馬俑在文化、藝術等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

地步,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總結:

1.理解填空。(幻燈片)

2,介紹一種課文所寫以外的兵俑或馬俑。

3,說說你所見到的和所知道的我國歷史文物,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價

值,并展示其圖片和資料。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憑借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天無窮無

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芻豪感。

2.聯系課文內容領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圖,師問:這是什么?教師板書課題:秦兵馬俑。

2.把你知道的秦兵馬俑的有關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二、學習第四一九自然段。

1.兵馬俑有哪些類型?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呢?出示自學要求,學生

自學。

自學要求:

①讀一讀,圈出表示外貌、神態、動作的詞。

②議一議,你喜歡哪一類兵馬俑,為什么?小組交流。

③演一演,根據書上的描寫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猜猜演的是什么

俑。

2.學生自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