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_第1頁
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_第2頁
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_第3頁
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_第4頁
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臨床血液檢驗血液檢驗尿液檢驗糞便檢驗瘤胃液得檢驗穿刺液得檢驗常見毒物得檢驗第一節血液檢驗血液檢驗就是臨床醫學檢驗中應用最廣,對輔助診斷最有價值,最常用得基本內容之一。血液就是由血漿與血細胞兩部分組成,就是通過循環系統與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密切聯系,參與機體呼吸、運輸、防御,調節生理,維持正常新陳代謝與內外環境平衡得。血液全血血漿血清血液學檢查血細胞計數分類與形態檢查血漿生理和病理檢驗內分泌激素生化與免疫學檢查臨床血液學檢查內容物理學檢查:借助物理學方法測定其物理特性,如凝血時間、紅細胞脆性、紅細胞沉降率、紅細胞壓積。化學檢驗:即用定性或定量得化學分析方法,檢測被檢標本各種化學成分方面得變化,如血紅蛋白得檢查。顯微鏡檢查:檢查其血細胞得形態及數量得變化,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一、血液得采集與血涂片得制作血液樣本得采取與抗凝血液樣本的采取采血的部位和方法,根據檢驗的項目、所需血量和動物種類的不同,可分為毛細血管采血、靜脈采血和心臟采血。毛細血管采血法

適用于采血量少,血液不加抗凝劑而且直接在現場檢驗的項目。如涂血片,血紅蛋白測定、血細胞計數等。馬、牛可在耳尖部,豬,羊,兔等在耳背邊緣小靜脈,雞則在冠或肉髯。

采血前先剪毛,酒精棉球消毒,待酒精揮發后,用消毒的干燥的針頭迅速刺入2-3mm深,讓血液自然流出,且勿擠壓以免混入過多組織液。流出的第一滴血,可用于制作血片,然后用干棉球擦去局部的剩余血液,用流出的第二滴血液作紅、白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若利用第三滴血時,仍要將第二滴血擦干,否則流出的血不能形成滴狀,不易吸取。靜脈采血法馬、牛、羊可由頸靜脈采血。豬可選用前腔靜脈采血;雞可由翼下靜脈采血,即用細針頭刺入翼下靜脈后,任血液自行流出并接入試管中。犬、貓可于小腿外側跖背外側靜脈或前臂內側皮下靜脈采血。局部剪毛消毒,用止血帶扎住采血部上端,使靜脈怒張,用消毒、干燥的注射器接上針頭,針頭斜上面刺入靜脈采血,待抽至所需量后,先放松止血帶,再用消毒棉球按住傷口,拔出針頭。除去針頭,將血液緩緩注入清潔的試管內。需抗凝血液時,試管內加抗凝劑,并立即混勻,以免凝固。心臟采血法多用于兔、雞及實驗動物需多量血液時,雞可由胸腔入口處向心臟刺入由于心腔壓力較靜脈高,血液自然涌入注射器,兔及雞亦可在左側胸部第1、2肋間,心搏動明顯處,針頭與胸壁呈垂直方向緩緩刺入。

豬得前腔靜脈采血

馬得頸靜脈采血兔得耳靜脈采血血液得抗凝草酸鹽就是常用得抗凝劑,每1、5-2、0mg可抗凝1、0ml血液,可用于血液常規檢驗。因對紅細胞大小有影響,故不能用紅細胞壓積測定,如測定紅細胞壓積時,可用雙草酸鹽抗凝劑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雙草酸鹽抗凝劑草酸鉀0、8g草酸銨1、2g蒸餾水加至100ml溶解后吸取0、5ml,加入供采血試管或小瓶中,置干燥箱內(溫度不超過80℃)烘干備用,可供5ml全血抗凝。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血液檢驗乙二胺四乙酸(EDTA

)鹽可適用于一般得血液學檢查,特別就是血小板計數,但因為影響血小板聚集與白細胞吞噬功能,不適合于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檢查。(EDTA-Na2-H2O)每10mg可使5ml全血抗凝;或配成10%得溶液,每2滴可使5ml全血抗凝。(EDTA-K2-2H2O)1%溶液0、1ml可使5ml血液不凝固。全血細胞分析及血細胞比容測定。3、8%枸櫞酸鈉溶液每1ml可使4ml全血抗凝。常用于血沉、凝血因子與血小板功能檢查。因其毒性小又可作為血液保養液。但不適用于血液化學檢驗。由于抗凝劑溶解緩慢,故只能配成溶液,不能用粉劑。血液檢驗肝素肝素價格最貴,其優點就是抗凝作用強,不影響血細胞得體積,不致溶血等,可用于多種血液生物化學分析與紅細胞壓積測定。但過量得肝素可引起白細胞聚集與血小板減少,故不適用于白細胞與血小板計數,也不適用于血涂片檢查,因其在瑞氏染色時會出現藍色背景,更不能用于血液學一般檢查。肝素就是生理性抗凝劑,廣泛存在于肺、肝、脾等幾乎所有得組織與細胞周圍,肥大細胞與嗜堿性粒細胞得顆粒中。它就是一種含硫酸基團得黏多糖。抗凝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就是加強抗凝血酶Ⅲ滅活絲氨酸蛋白酶得作用,從而阻止凝血酶得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種抗凝作用。通常用肝素粉劑配成1g/L水溶液。取0、5ml置小瓶內,放于37~50℃中烘干后貯于冰箱內保存。能使5ml血液不凝固,肝素抗凝劑應及時使用,放置過久易失效。

如分離血清,應將全血采集在試管中(不加抗凝劑),在室溫下或25-37℃溫水中斜置,血清析出后即可分離。血漿應在抗凝血采集后離心分離。血液采集后應盡快送檢與檢測。不能立即送檢得血樣,血片應固定,抗凝血、血漿與血清應冷藏。送檢血樣應編號,并避免劇烈振搖。血液學檢查項目與血樣保存得期限見下表

血樣得處理檢查項目保存時間(h)檢查項目保存時間(h)白細胞計數2-3血紅蛋白含量48紅細胞計數24紅細胞壓積容量24血小板計數1紅細胞沉降速率2-3網織紅細胞計數2-3白細胞分類計數1-2注意:懷疑傳染病時,采血應防止到處流散,檢后殘余血液及所用器皿應進行消毒處理。紅細胞背景知識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就是血液中數量最多得一種血細胞,同時也就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得最主要得媒介。在所有得脊椎動物及若干無脊椎動物,其血紅素包含在特定得細胞中來進行其機能活動,這種血球稱為紅細胞。其它得血細胞,如白血球,則就是免疫細胞。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能與空氣中得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得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得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運到肺部并被排出體外。血紅蛋白更易與一氧化碳相合,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時,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紅細胞與血紅蛋白得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紅細胞描述:多,小而圓,中央著色較淺,無核。禽類稱為凝血細胞,一般為卵圓形,有細胞核,比哺乳動物得大得多,數量少。血液涂片得制備與細胞染色1、涂片得制作

選取一張邊緣平滑得載玻片作為推片(最好此載玻片稍窄或磨去兩角),用左手得拇指與中指夾持一張載玻片,取被檢血液一滴(最好就是未加抗凝劑得新鮮血)置載玻片得一端,然后右手持推片傾斜30-40°角,由血滴得前方向后接觸血滴,待血液擴散成線狀后,立即以均等得速度輕而平穩地向前推進,即形成血膜。涂片時,血滴越大,角度越大,推片速度越快,則血膜越厚,反之則血膜越薄。白細胞分類計數得血片宜稍厚,進行紅細胞形態及血原蟲檢查得血片宜稍薄。一張良好得血片,要求厚薄適宜,血液分布均勻,對光觀察呈霓虹色,邊緣整齊,能明顯分出頭,體,尾三部分,兩側留有空隙(以寫明畜別,編號、日期)。血膜分布不勻,主要就是由于推片不齊,用力不勻,玻片不潔所致。推好得血片可在空氣中揮動,使其迅速干燥,以防細胞皺縮變形,并盡快固定染色。為了觀察細胞內部結構,識別各種細胞及其異常變化,血涂片必須進行染色。原理染色就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留存其內部得一種過程,此過程既有物理得吸附作用,又有化學得親與作用。各種細胞成分化學性質不同,對染料得親與力也不一樣。例如血紅蛋白、嗜酸性顆粒為堿性蛋白質,與酸性染料伊紅結合,染成紅色,稱為嗜酸性物質;細胞核蛋白與淋巴細胞胞質為酸性,與堿性染料美藍或天青結合,染成紫藍色或藍色,稱為嗜堿性物質;中性顆粒呈等電狀態,與伊紅與美藍均可結合,染成紫紅色,稱為中性物質。2、細胞染色瑞氏染色法姬姆薩氏染色法瑞-姬氏復合染色法(1)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酸性染料伊紅、堿性染料亞甲藍●瑞氏染液:瑞氏染粉0、1g,甲醇60、0ml。將染色粉置于研缽中,加少量甲醇研磨,使其溶解,將已溶解得染液倒入潔凈得棕色玻璃瓶中,剩下未溶解得染料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繼續操作,直至全部染料溶解并用完甲醇為止。在室溫中保存7日,每日震搖一次,過濾后即可應用。新配得染液偏堿性,放置后可呈酸性。保存時間愈久,染色能力愈佳。●涂片——滴加染色液——置1~2min——加磷酸鹽緩沖液混合均勻——3~5min——水沖洗——自然干燥——鏡檢(所得血片呈櫻紅色者為佳)(2)姬姆薩氏染色法●姬姆薩氏染料:酸性染料伊紅、堿性染料天青●姬姆薩氏染液:姬姆薩氏染粉0、5g,中性甘油33ml,中性甲醇33ml。將染色粉置于研缽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加入所余甘油,在50~60℃水溶液中保溫1~2h,并用玻棒攪拌,使染粉溶解;最后加入甲醇,混合后裝入棕色瓶中,保存7日后過濾即成原液染色時取原液0、5~1ml,加pH6、8磷酸鹽緩沖液10ml,即成應用液。●涂片——甲醇固定3~5min——置于染色液中染30~60min-水洗——吸干——鏡檢(玫瑰紫為佳)●對細胞核與寄生蟲效果好(3)瑞-姬氏復合染色法●瑞-姬氏復合染液:瑞氏染粉5、0g,姬姆薩氏染粉0、5g,甲醇500ml。將兩種染粉置于研缽中,加少量甲醇研磨,傾入棕色瓶中,用剩余甲醇再研磨,最后一并裝入瓶中保存7日后過濾即成。●涂片——滴加染液——0、5~1min后加等量緩沖液——5~10min——吸干——鏡檢。磷酸鹽緩沖液(PH6、4-6、8):磷酸二氫鉀0、3g加磷酸氫二鈉0、2g再加蒸餾水至1000ml,配制成磷酸鹽緩沖液調整pH,如無緩沖液可用新鮮蒸餾水代替。二、血液常規檢驗紅細胞沉降率得測定紅細胞壓積容量測定紅細胞滲透脆性得測定血液凝固時間測定血紅蛋白(Hb)含量測定血細胞檢驗血小板計數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內容定義:血液加入抗凝劑后,一定時間內紅細胞向下沉降得毫米數,叫做紅細胞沉降速度,簡稱血沉(ESP)。紅細胞沉降率測定血液檢驗魏氏法先向10ml刻度試管中加入3、8%枸櫞酸1ml,再自靜脈采血4ml,顛倒混合數次,然后用魏氏血沉管吸取抗凝劑至刻度0處,擦去管外血液,在室溫條件下,垂直放于血沉管架上,經15、30、45、60min,分別觀察并記錄細胞沉降數值。▲方法

1魏氏血沉管長30cm,內徑2.5mm管上有0~200的刻度,每一刻度的距離為1mm,其溶積為1ml。血液檢驗“六五”型血沉管法于血沉管中加入抗凝劑(草酸鈉0、015~0、02g,枸櫞酸鈉粉末0、04~0、05g),自頸靜脈直接采血至刻度“0”處,立即充分混合,于室溫垂直立于試管架上,鏡15、30、45、60min各觀察一次,并記錄紅細胞沉降得數值。▲方法

2“六五”型血沉管法內徑0.9cm,全長17~20cm,管上有100個刻度容積為10ml。血液檢驗各種動物得正常血沉值動物種類15min30min45min60min測定方法馬驢黃牛水牛奶牛山羊豬31329、80、33497530、80、785396、7650、752055110、70、891、61、20、630六五型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六五型法①測定血沉時必須用新配制得抗凝血;②血液與抗凝劑混合要充分,柱面上不應有氣泡,它可使血沉變慢;③用魏氏法測定時,事先應檢查血沉架就是否好用,以防漏液;④測定時室溫以20℃左右為宜,溫度過低可以減慢血沉。血沉值沒有獨立的診斷意義。血沉加快,見于馬傳染性貧血、梨形蟲病、結核、鼻疽、豬瘟、化膿性炎癥、風濕癥等。血沉減慢,見于大出汗、多尿、劇烈腹瀉、馬流行性腦脊髓炎、破傷風、牛瓣胃阻塞、腹痛癥等。臨床意義定義:就是指壓緊得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得百分率,就是鑒別貧血得一項不可缺少得指標,簡稱比容。紅細胞壓積容量測定紅細胞壓積容量測定管(溫氏測定管)長約11cm,內徑約2、5mm,管壁刻有0-10cm刻度,分度刻度1mm。用毛細玻璃吸管或長針頭吸滿抗凝全血,將血液自上而下擠入溫氏測定管內,至刻度10處;3000rpm離心30-40min。讀取紅細胞柱層得刻度數,即為紅細胞壓積容量數值,數值用百分率表示。▲方法1、壓積升高2、壓積降低各種貧血生理性升高病理性升高各種脫水每超出高限一個小格(1mm)一天的補液量=800-1000毫升臨床意義定義:就是指紅細胞在低滲氯化鈉溶液中得抵抗力,故又稱為紅細胞抵抗。紅細胞滲透脆性得測定取10ml刻度試管22支,分別標明管號,每管分別加入個濃度低滲氯化鈉溶液5ml,再加入10%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浮液2滴,混勻。室溫下放置10-15min,離心5min并觀察結果。抗凝血1份,先用生理鹽水將紅細胞洗滌1次,然后做成10%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浮液備用。配制1%NaCl溶液,以0.02%為濃度梯度配制從0.76%-0.34%共22份濃度的低滲溶液。分別裝入100ml細口瓶中備用,每6-8周更換一次。溶液變為淺桃紅色,管底有大量紅細胞沉淀,即開始溶血,此管得鹽水濃度代表紅細胞得最小抵抗;溶液呈深紅色,管底無紅細胞沉淀,即完全溶血,此管得鹽水濃度代表紅細胞最大抵抗。▲方法增高降低缺鐵性貧血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臨床意義定義:就是指血液自血管流出直到完全凝固所需得時間,用以測定血液得凝固能力。血液凝固時間測定頸靜脈采血,見到出血后立即用秒表記錄時間。取血一滴,滴在玻片一端,隨即玻片稍稍傾斜,滴血一端向上。此時未凝固血液自上而下流動,形成一條血線,放在室溫下得平皿內,防止血液中水分蒸發,靜置2min,之后每隔30s用針尖跳動血線一次,待針頭挑起纖維絲時,即停止秒表,記錄時間,即為血凝時間。▲方法玻片法簡單易行,但不及試管法準確試管法采血前準備刻度小試管3支,并預先放在25-37℃恒溫水浴箱內。頸靜脈采血,剪刀出血立即開始計時。隨之將血液分別加入3支試管內,每支試管各加1ml,再將試管放回水浴箱。放置3min后,先從第一管做起,每隔30s逐次傾斜試管一次,直到翻轉試管血液不能流出為止,并記錄時間。3支小試管得平均時間即為血凝時間。適用于出血性疾病得研究與診斷延長縮短重度貧血血斑病肝臟病炭疽病偶見于纖維素性肺炎臨床意義血液檢驗紅細胞遇酸溶解,游離出血紅蛋白,并被酸化為褐色得酸性血紅素,稀釋后與標準色柱比色,即可求得血紅蛋白得含量。血紅蛋白試紙測定法器材應備有測定血紅蛋白試紙與4g%~15g%血紅蛋白標準比色板。測定時,取試紙一條,吸附被檢血液一小滴,待血完全浸透后,立即置于所附標準色板得小孔下,肉眼與色板色澤進行比較,選擇顏色相同或近似者,即得100ml血液所含血紅蛋白得克數。血紅蛋白測定沙利氏血紅蛋白測定法沙利氏血紅蛋白計由比色架、標準比色柱、血紅蛋白測定管及血紅蛋白吸管組成。測定管有兩個刻度標志,一側的2~24刻度表示100ml血液中含有的血紅蛋白克數;另一側有20~160刻度,表示100ml血液中所含血紅蛋白的百分數。在血紅蛋白稀釋管內加入0、1mol/L鹽酸溶液至刻度10%處。用血紅蛋白吸管吸取血液至20mm3刻度處,,拭凈管外附著血液,迅速將試管內血液緩緩吹入血紅蛋白洗試管內得鹽酸溶液中,再吸取上層鹽酸溶液反復吹洗數次,勿使產生氣泡。移去血紅蛋白吸管,用小玻璃棒攪拌或輕輕搖振,使血液與鹽酸溶液混合而呈褐色。將測定管插入比色架內,靜置10min。慢慢分次沿測定管壁滴加蒸餾水,邊加邊混勻,邊比色,直至血紅蛋白測定管液體得顏色與標準比色柱一致為止,讀取測定管液體凹面最低處得刻度數,即為100ml血液內所含血紅蛋白得克數或百分數。▲方法血液檢驗動物種類血紅蛋白值(克/100毫升)馬、騾11、0(9、0~13、0)牛10、0(9、0~11、0)水牛8、3(8、0~9、0)羊9、8(7、8~11、6)豬10、5(9、5~12、0)雞12、5(10、0~14、5)血紅蛋白增高見于各種原因引起得血液濃縮,如腹瀉、嘔吐、大汗、多尿及腸梗阻等。血紅蛋白減少見于各種貧血,如馬鼻疽、牛結核、牛羊肝片吸蟲病、仔豬蛔蟲等。臨床意義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細胞檢驗血液檢驗紅細胞計數就是將一定量得供檢全血經一定倍數(200倍)稀釋后,在血細胞計數板得計數室內,數一定體積得紅細胞數,然后再推算出1mm3血液內得紅細胞數。紅細胞計數

(redbloodcellcount,RBC)

臨床上最常用得就是改良紐巴(Neubauer)氏計數板,它就是由一塊特制得玻璃板構成,玻璃板中間有橫溝將其分為三個狹窄得平臺,兩邊得平臺較中間得平臺高0、1mm。中央平臺又有一縱溝相隔,其上各刻有一個計數室。每個計數室劃分為9個大方格,每一大方格面積為1、0mm2,深度為0、1mm;四角每一大方格劃分為16個中方格,為計數白細胞用。中央一大方格用雙線劃分為25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又劃分為16個小方格,共計400個小方格,此為紅細胞計數之用。血細胞計數板

用5ml吸管吸取紅細胞稀釋液3、98ml(或4ml亦可)置于試管中。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全血樣品至2020mm3刻度處(或吸血至刻度10處,紅細胞稀釋液用2ml)。擦去吸管外壁多余得血液,將此血液吹入試管底部,再吸、吹數次,以洗出沙利氏管內粘附得血細胞,然后試管口加塞,顛倒混合數次,再用毛細吸管(或玻棒)吸取已稀釋好得血液,放于計數室與蓋玻片接觸處,即可自然流入計數室中。注意充液不可過多或過少,過多則溢出而流入兩側槽內,過少則計數池中形成氣泡,致使無法計數。

計數時,先用低倍鏡,光線要稍暗些,找到計數室得格后,把中央得大方格置于視野之中,然后轉用高倍鏡。在此中央大方格內選擇四角與最中得五個中方格(或用對角線得方法數五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有16個小方格,所以共計數80個小方格。計數時注意壓在左邊雙線上得紅細胞計在內,壓在右邊雙線上得紅細胞則不計數在內;同樣,壓在上線得計入,壓在下線得不計入,此所謂“數左不數右,數上不數下”得計數法則。計算1mm3血液中紅細胞個數=X/80×400×200×10。X:5個中方格(即80個小方格)內得紅細胞總數。400:一個大方格,即1mm2面積內共有400個小方格。200:稀釋倍數。10:血蓋片與計數板得實際高度就是1/10mm,乘10后則為1、0mm。上式簡化后為:1mm3紅細胞數=X×10,000充液量不可過多或過少,過多可使血蓋片浮起,過少則計數室中形成小得空氣泡,使計數結果偏低甚至無法計數。顯微鏡臺應保持水平,否則計數室內得液體流向一側而計數不準。沙利氏吸血管或試管,每次用完后,先用清水吸吹數次,然后用蒸餾水、酒精、乙醚,按次序分別吸吹數次,干后備下次使用。血細胞計數板用蒸餾水沖洗后,用絨布輕輕擦干即可,切不可用粗布擦試,也不可用酒精、乙醚等溶液沖洗。注意事項血液檢驗健康動物紅細胞數(萬/立方毫米)動物種類平均數值變動范圍馬650600~700牛(包括水牛)600550~700綿羊900800~1100山羊13001000~1600豬600500~700雞350250~500紅細胞增多可見于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進而使血液濃縮,表現為紅細胞相對增多,如大出汗、胸膜炎和腹膜炎的滲出期等。紅細胞減少多見于各種類型貧血,如馬傳染性貧血、牛梨形蟲病、仔豬營養性貧血、新生幼畜溶血病、牛血紅蛋白尿病等。此外好,紅細胞生成不足或破壞增多,亦可導致紅細胞數減少。臨床意義白細胞計數

whitebloodcellcount,WBC

一定量得血液用冰醋酸溶液稀釋后,可將紅細胞破壞,然后再細胞計數板得技術室內計數一定容積得白細胞數,一次推算出每立方毫米內白細胞總數。用1ml吸管吸取白細胞稀釋液0、38ml(也可吸0、4ml)置一小試管中。用沙利氏管吸取被檢血至20mm3處,擦去管外粘附得血液,吹入小試管中,反復吸吹數次,以洗凈管內所粘附得白細胞,充分振蕩混合。再用毛細吸管或沙利氏吸血管吸取被稀釋得血液,充入已蓋好蓋玻片得計數室內,靜置1~2min,低倍鏡檢查。將計數室四角四個大方格內得全部白細胞依次數完,注意壓在左線與上線得計入,壓在右線與下線得不計入。1mm3血液中白細胞數=x/4×20×10X:四角四個大方格內得白細胞總數。x/4:一個大方格(面積為1mm2)內得白細胞數。20:稀釋倍數10:血蓋片與計數板得實際高度就是0、1mm,乘10后則為1mm。上式簡化后為1mm3血液中白細胞數=x×50計算血液檢驗健康動物白細胞數(個/立方毫米)動物種類平均數值變動范圍馬80007000~9000黃牛、奶牛75007000~8000水牛88008000~9000綿羊85008000~9500山羊100007000~13000豬1300011000~16000雞2000018000~30000白細胞增多可見于多數細菌性感染和炎癥,如豬丹毒、豬肺疫、結核、馬鼻疽、馬腺疫、肺炎、胸膜炎、腹膜炎等。白血病時以白細胞的顯著增多為特征。白細胞減少主要見于某些病毒性傳染病,如豬瘟、流感等;某些重度疾病的后期;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等);梨形蟲病等。臨床意義白細胞分類計數

differentialcountofwhitebloodcell,DC

外周血液中得白細胞主要有5中,即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嗜堿性白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它們各有其特定得生理機能,在正常時這5種白細胞之間有一定得比例。但在病理情況下,白細胞總數得變化反映機體防御機能得一般狀態,各種白細胞之間百分比得變化,則反映機體防御機能得特殊狀態。由于白細胞總數得增減并不一定表示各類白細胞平均增多或減少,常常僅限于某一種或兩種白細胞數得變化,從而引起白細胞之間百分比得相對改變。因此,白細胞計數對疾病得診斷具有一般意義,而白細胞分類計數則具有具體意義,在分析臨床意義時,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

鏡檢技術將被檢血液涂片,經瑞氏染色或姬姆薩染色,水洗,干燥后鏡檢。先用低倍鏡全面觀察血片上細胞分布情況及染色質量,然后選擇染色良好,細胞分布均勻得部分,用油鏡進行分類。由于比重大得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等)多分布在血片得邊緣與尾部,比重小得細胞(如小淋巴細胞等)則多分布在血片得頭部與中間。為減少這種細胞分布得固有誤差并避免重復計數,血片必須按一定方向曲折移動而分類計數。計數時,為避免重復與遺漏,可用四區、三區或中央曲折計數法推移血片,記錄每一區得各種白細胞數。每張血片最少計數100個細胞(如果計數200-300個白細胞,當然其百分率更為準確),連續觀察2~3張血片,求出各種白細胞得百分比。記錄時,可用白細胞分類計數器,也可事先設計一表格,用畫“正”字得方法記錄,以便于統計百分數。

各類白細胞得形態特征

在鏡下辨認各種白細胞時,必須掌握其主要特征,如細胞大小,核得形狀結構及染色性,胞漿顏色、有無顆粒及顆粒特點等。在同一張血片上對照比較,互相鑒別。1、嗜中性白細胞。圓形,直徑約10—15μm。胞漿淡紅色,胞漿內有多量紫紅色細小顆粒(染色不佳時則瞧不清楚)。核染成深紫色,其形狀多樣,核微呈腎形,染色稍淡得稱幼年核,呈帶形或S形,兩邊平行得稱桿狀核,分成2—3葉,在葉之間有細絲相連得稱分葉核。有時因核葉重疊瞧不到細絲,但核量較多,染色質致密,也可認為就是分葉核。2、嗜酸性白細胞。大小,形態與嗜中性白細胞大體相似,唯胞漿內含有粗大得鮮紅色顆粒(馬得這種嗜酸性顆粒明顯大于其它家畜)。核多數為兩葉。3、嗜堿性白細胞。大小、形態與嗜中性白細胞相似,但胞漿內含有粗大得深藍色顆粒,常遮蓋在核上。核分葉不明顯。4、淋巴細胞。分大小兩種,小淋巴細胞圓形,直徑約7—10μm,核染成深紫色,圓形或腎形。胞漿很少,常僅呈一小片月牙狀,染成藍色。大淋巴細胞直徑約10—19μm,核圓形或腎形。胞漿相對較多,染成天藍色,在胞漿與核之間有淡染帶。有時內含少數紫紅色大顆粒。5、單核細胞。就是外周血液中最大得細胞,直徑約為12—24m。核染成紫色,其染色質疏松,核形不規則,呈腎形,多角形,折疊狀等。胞漿較多,染成淺灰藍色,有時內含少量灰塵樣淡紅色小顆粒。馬牛羊駱駝雞豬血液檢驗臨床意義健康動物各類白細胞分類數值(%)動物種類嗜堿性細胞嗜酸性細胞嗜中性細胞淋巴細胞大單核細胞幼稚型桿狀核分葉核馬牛水牛豬羊0、50、50、50、50、54、54、010、02、55、50、51、04、04、04、55、01、053、033、035、035、033、035、056、047、053、057、03、02、03、03、03、0白細胞增多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見于豬、牛巴氏桿菌病、馬腺疫、肺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嗜酸性白細胞增多:見于某些蠕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濕疹等。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結核、鼻疽、布氏桿菌病、豬瘟及牛梨形蟲病。單核細胞增多:見于敗血性疾病,某些梨形蟲病及李氏桿菌等。白細胞減少嗜中性白細胞減少:見于病毒性傳染病、藥物中毒(如長期服用抗生素)、各種疾病得垂危期。嗜酸性白細胞減少:見于敗血癥、某些病毒病及牛梨形蟲病等。淋巴細胞減少:多為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而造成得相對性變化。血液檢驗在分析嗜中性白細胞增、減變化時,還應注意嗜中性白細胞得成熟情況。若未成熟得嗜中性白細胞增多,即出現嗜中性髓樣細胞、幼稚型與桿狀核嗜中性白細胞得比例增多,則稱為核左移。若血液內分葉核嗜中性白細胞大量增多,而且核得分葉數目也增多,則稱為核右移。白細胞總數增多得同時,出現核左移,表示骨髓造血機能加強,機體處于積極防御階段;而白細胞總數減少時見有核左移,則表示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機體得抗病力降低。至于核右移,乃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得標志,多因機體高度衰竭而引起,常提示預后慎重。臨床意義尿素能溶解紅細胞及白細胞而保存完整形態得血小板,經稀釋后再細胞計數室內直接計數,以求得1mm3血液內得血小板數。稀釋液中得枸櫞酸鈉有抗凝作用,甲醛可以固定血小板得形態。血小板計數(plateletcount)用1ml吸管吸取稀釋液0、38ml置一小試管中。用沙利氏管吸取被檢血至20mm3處,擦去管外粘附得血液,吹入小試管中,吸吹數次,充分混允。靜置20min以上,使紅細胞溶解。充分混勻后再用毛細吸管或沙利氏吸血管吸取被稀釋得血液,充入已蓋好蓋玻片得計數室內,靜置10min,高倍鏡觀察。任選計數室內一個大方格,按計數法計數。血小板在高倍鏡下,呈橢圓形、原形或不規則折光小體,注意切勿誤將塵埃等異物計入。

1mm3血液中血小板數=x×20×10X:一個大方格內得白細胞總數。20:稀釋倍數10:血蓋片與計數板得實際高度就是0、1mm,乘10后則為1mm。上式簡化后為1mm3血液中血小板數=x×200計算臨床意義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增多:生成減少破壞增多消耗過多原發性增多繼發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出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放化療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光學顯微鏡得使用1、物鏡轉換器2、接物鏡3、游標卡尺4、載物臺5、聚光器6、彩虹光闌

7、光源8、鏡座

9、電源開關10、光源滑動變阻器

11、粗調螺旋12、微調螺旋13、鏡臂14、鏡筒15、目鏡

16、標本移動螺旋操作步驟----1、觀察前準備顯微鏡從顯微鏡柜或鏡箱內拿出時,要用右手緊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平穩地將顯微鏡搬運到實驗桌上。將顯微鏡放在自己身體得左前方,離桌子邊緣約10cm左右,右側可放記錄本或繪圖紙。調節光照:不帶光源得顯微鏡,可利用燈光或自然光通過反光鏡來調節光照,光線較強得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鏡;光線較弱得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鏡,但不能用直射陽光,直射陽光會影響物像得清晰并刺激眼睛。將10×物鏡轉入光孔,將聚光器上得虹彩光圈打開到最大位置,用左眼觀察目鏡中視野得亮度,轉動反光鏡,使視野得光照達到最明亮最均勻為止。自帶光源得顯微鏡,可通過調節電流旋鈕來調節光照強弱。凡檢查染色標本時,光線應強;檢查未染色標本時,光線不宜太強。可通過擴大或縮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轉反光鏡調節光線。2、低倍鏡觀察鏡檢任何標本都要養成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得習慣。因為低倍鏡視野較大,易于發現目標與確定檢查得位置。將標本片放置在載物臺上,用標本夾夾住,移動推動器,使被觀察得標本處在物鏡正下方,轉動粗調節旋鈕,使物鏡調至接近標本處,用目鏡觀察并同時用粗調節旋鈕慢慢下降載物臺,直至物像出現,再用細調節旋鈕使物像清晰為止。用推動器移動標本片,找到合適得目得像并將它移到視野中央進行觀察。3、高倍鏡觀察在低倍物鏡觀察得基礎上轉換高倍物鏡。較好得顯微鏡,低倍、高倍鏡頭就是同焦得,在轉換物鏡時要從側面觀察,避免鏡頭與玻片相撞。然后從目鏡觀察,調節光照,使亮度適中,緩慢調節粗調節旋鈕,慢慢下降載物臺直至物像出現,再用細調節旋鈕調至物像清晰為止,找到需觀察得部位,并移至視野中央進行觀察,并準備用油鏡觀察。4、油鏡觀察用粗調節器將鏡筒提起約2cm,將油鏡轉至正下方。在玻片標本得鏡檢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從側面注視,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鏡浸在香柏油中,其鏡頭幾乎與標本相接,應特別注意不能壓在標本上,更不可用力過猛,否則不僅壓碎玻片,也會損壞鏡頭。從目鏡內觀察,進一步調節光線,使光線明亮,再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出現物像為止,然后用細調節器校正焦距。如油鏡已離開油面而仍未見物像,必須再從側面觀察,將油鏡降下,重復操作至物像瞧清為止。5、觀察完后復原下降載物臺,將油鏡頭轉出,先用擦鏡紙擦去鏡頭上得油,再用擦鏡紙蘸少許乙醚乙醇混合液擦去鏡頭上殘留油跡,最后再用擦鏡紙擦拭2—3下即可,(注意向一個方向擦拭)。將各部分還原,轉動物鏡轉換器,使物鏡頭不與載物臺通光孔相對,而就是成八字形位置,再將載物臺下降至最低,降下聚光器,反光鏡與聚光器垂直,最后用柔軟紗布清潔載物臺等機械部分,然后將顯微鏡放回柜內或鏡箱中。三、血液分析儀及其在獸醫臨床上得應用

血液分析儀就是目前臨床血液檢驗常用檢測儀器。20世紀40年代后期,美國人庫爾特(W、H、Coulter)發明電子血細胞計數儀并申請專利。其特點就是檢測速度快、精確度高、操作簡便。目前,各類血液分析儀主要能完成兩大功能:①細胞計數功能。②細胞分類功能。血液分析儀檢測原理主要就是電阻抗法。

電阻抗法血液分析儀器組成

①信號發生器:通過小孔得各種血細胞都能產生電阻信號,信號電平得高低與細胞得大小成正比。②放大器:血細胞通過小孔時產生得脈沖信號非常微弱,需通過電子放大器,將微伏級信號放大為伏級脈沖信號,才可觸發電路。③閾值調節:在計數不同細胞時,應調節閾值電平,以給出合適得閾值度,使計數結果盡量符合實際水平。④甄別器:各種微粒(血細胞、細胞碎片、雜質等)通過小孔時均可產生相應脈沖信號;甄別器則根據閾值提供得參考電平,將低于參考電平得各種非計數目標得假信號去掉,以提高計數得準確性。⑤整形器:經放大與甄別后得細胞脈沖信號,波形不一致,必須經過整形器調整為一致標準得平頂波形后,才可觸發計數電路。⑥計數系統:血細胞產生得脈沖信號,經過放大、甄別、整形后,送入計數系統;儀器對大小不同得脈沖進行選擇,區分出不同類型得細胞并分別進行計數。

電阻抗法檢測原理

又稱庫爾特原理(Coulterprinciple)白細胞計數與分類計數原理

儀器將體積為35~450fL得血細胞,分為256個通道(channel)。每個通道:1、64fl。根據細胞大小,分別置于不同得通道中,顯示血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Histogram)。經溶血素處理脫水后,血細胞體積大小發生了變化!第一群(35~90fl)小細胞區:淋巴細胞(體積最小)。第二群(90~160fl)單個核細胞區,(中間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原始、幼稚細胞、異常細胞等。第三群(160fl以上)大細胞區:嗜中性粒細胞(體積最大)。3590160300400450(fl)正常白細胞分類模式圖(直方圖)%紅細胞檢測原理

紅細胞計數與血細胞比容測定與白細胞計數相似100200300400(fl)%血小板檢測原理

血小板計數(platelet,PLT):隨紅細胞在一個系統中進行檢測%

102030(fl)直方圖在2~28fl,主要在2~

15fl(不同儀器不一)四、血液生化檢驗分光光度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常被用來測定溶液中存在得光吸收物質得濃度,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據Lambert與Beer定律。

Lambert定律

一束平行單色光垂直照射于一均勻物質(溶液)時,由于溶液吸收一部分光能,使光得強度減弱,若溶液得濃度不變,則溶液得厚度愈大,光線強度得減弱也愈顯著。設:入射光強度為I0L表示溶液得厚度(即光程)出射光(透過光)強度為I根據輻射能理論推導,I0與I之間關系為lg(I0/I)=K1L(1)K1就是常數,受光線波長、溶液性質、溶液濃度得影響。

Beer定律

當一束單色光通過一溶液時,光能被溶液介質吸收一部分,若溶液得厚度不變,則溶液濃度C愈大,光吸收愈大,透射光線強度得減弱也愈顯著,光強度減弱得量與溶液濃度增加量成正比

lg(I0/I)=K2C(2)K2為吸收系數,就是常數,溶液對光吸收得大小與溶液濃度C成正比。Lambert-Beer定律(又稱吸收定律)

上二式合并(即(l)與(2)合并)

lg(I0/I)=

CL令A=lg(I0/I),T=I/I0

;則A=

CL,A=-lgT。T為透光率,A為吸光度(光密度、消光度)。其中

為常數,又稱消光系數(extinctioncoefficient),表示物質對光線吸收得能力,其值因物質種類與光線波長而異。對于相同物質與相同波長得單色光則消光系數不變。分光光度計得結構

光源:鎢燈與氫燈(或氘燈)單色器:分解為單一波長光得裝置狹縫:調節入射單色光得強度,形成平行光線吸收池:又稱比色杯、比色皿、比色池,裝待測溶液用檢測系統:感受光能,轉化為電能,輸出A值、T值。幾類分光光度計22PC型可見光分光光度計UNICO2000型S54型紫外分光光度計UV85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比色杯(比色皿)玻璃比色杯石英比色杯熒光比色杯比色杯使用注意事項

1、拿取比色皿時,只能用手指接觸兩側得毛玻璃,避免接觸光學面,光玻璃面對著光路。

2、不得將光學面與硬物或臟物接觸。盛裝溶液時,液面高于光路,高度為比色皿得2/3處即可,光學面如有殘液可先用濾紙輕輕吸附,然后再用檫鏡紙擦拭。

3、測定時濃度由低到高,進行潤洗。比色皿在使用后,應立即用水沖洗干凈。必要時可用1:1得鹽酸浸泡,然后用水沖洗干凈。

4、不能將比色皿放在火焰或電爐上進行加熱或干燥箱內烘烤;

5、在測量時如對比色皿有懷疑,可自行檢測。微量移液器吸嘴裝在吸液桿上,應套牢避免間隙。依據所需容量旋轉手輪,使數輪顯示所需值。輕輕地將推動按鈕下壓,使推動按鈕推移至第一停點位置。手持取液器垂直浸入溶液中,吸嘴浸入深度為2-4mm,停留2-3秒后緩慢放松按鈕,即回到原來位置,溶液吸入后稍停即可將吸嘴移出液面。將取液器吸嘴置于排液容器內。使吸嘴尖緊貼容器內壁,按壓推動按鈕至第二停點位置,使溶液排盡,松開按鈕。移液完畢,按壓卸嘴按鈕,將吸嘴脫卸。分光光度計得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計樣品測試操作①打開電源開關,使儀器預熱20分鐘②用“波長設置”按鈕將波長設置在您將要使用得分析波長位置上③打開樣品室蓋,將參比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比色皿架靠近測定者一端位置,并將樣品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比色皿架得其它位置,蓋好樣品室蓋。④拉動比色皿架拉桿一小格使比色皿架擋住光路,按“0%T”鍵調透射比零⑤推入比色皿架使參比溶液位于光路中,蓋好樣品室蓋,按“100%T”調100%透射比⑥按“方式鍵”(MODE)將測試方式設置為吸光度方式(A)⑦打開樣品室蓋,將盛有溶液得比色皿分別插入比色皿槽中,蓋上樣品室蓋⑧將參比溶液推入或拉入光路中,按“100%T”調A零⑨

將被測溶液拉入光路中,此時,顯示器上所顯示就是被測樣品得吸光度參數⑩實驗完成后,關閉電源,洗凈比色皿,并蓋好蓋布。光路光路血液葡萄糖測定(費吳氏法)血液非蛋白氮測定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測定(雙縮脲法)血清尿素測定(二乙酰-肟法)(一)血液葡萄糖測定(費吳氏法)原理無蛋白血濾液中得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與堿性高銅混合加熱后,將高銅還原成氧化低銅而呈紅色沉淀,此沉淀物再被磷鉬酸氧化成藍色物質。與同樣處理得標準葡萄糖管比色,而求得血糖含量。試劑0、25%苯甲酸溶液葡萄糖貯存標準液(1ml含10mg葡萄糖)

葡萄糖應用標準液(1ml≌0、1毫克葡萄糖)

堿性銅溶液磷鉬酸試劑

10%鎢酸鈉溶液

1/3mol/L硫酸溶液操作方法

鎢酸鈉法制備無蛋白血濾液50ml:取小燒杯或大試管一支,先加入蒸餾水7ml,再加入新鮮抗凝血1ml,充分混勻,使之溶血。然后,加入10%鎢酸鈉溶液1、0ml,混勻。最后,徐徐加入2/3N硫酸溶液1ml,隨加隨搖,充分混勻。放置5~10min后,用優質濾紙過濾或離心沉淀,即可獲得無色清亮無蛋白血濾液以供備用。

此法所得無蛋白血濾液近中性,不僅適用于葡萄糖得測定,還可用于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等得測定。

步驟測定管標準管空白管1無蛋白血濾液(ml)葡萄糖標準應用液(ml)蒸餾水(ml)堿性銅溶液(ml)2002020200222混合后,在沸水中煮沸8min,取出后浸于冷水中2-3min(不可搖動)3磷鉬酸試劑2ml2ml2ml4混合后,于室溫下靜置2min5蒸餾水加至25ml25ml25ml6混勻,待管內二氧化碳逸出后比色,選用620nm濾光板比色,讀取各管密度值取血糖測定管3支,分別標明測定管、標準管及空白管,按表操作。全血血糖含量(mg/100ml)=測定管光密度/標準管光密度×0、2×100/0、2臨床意義增高病理性增高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暫時性增高全麻后、肺炎、腎炎、顱內壓增高、中樞神經感染缺氧窒息減低生理性減低病理性減低胰島素分泌過多、嚴重貧血腎功能衰竭的慢性腎炎及功能減弱、甲狀腺功能減弱、腦垂休功能減退。多見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過后、過分饑餓及哺乳期竺(二)血液非蛋白氮測定原理血中得非蛋白氮物質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酸與肌醇等,均為蛋白質代謝中間產物或最終產物。由于這些化合物不被蛋白沉淀,故測定無蛋白血濾液得含氮量即為非蛋白氮含量。試劑硫酸銨貯存標準液(1ml≌1mg氮)

硫酸銨應用標準液(1ml≌0、03mg氮)50%硫酸溶液碘化汞鉀試劑貯存液碘化汞鉀試劑應用液步驟測定管標準管空白管1無蛋白血濾液(ml)硫酸銨標準應用液(ml)50%硫酸溶液(ml)玻璃珠(粒)100、21010、21000、202

將測定管置酒精燈上以小火加熱消化,至管內充滿白煙,管底液體有黑色轉變為無色透明時為止,冷卻30min。3蒸餾水加至(ml)7774碘化汞鉀試劑應用液(ml)3335

混合后,待10min,用480nm波長或藍色濾光板光電比色,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至0點,分別讀取各管讀數。此項操作應在20min內完成。

操作方法取草酸鉀抗凝全血(不能用雙草酸鹽抗凝血),以鎢酸鈉法制備無蛋白血濾液后,按表操作。全血非蛋白氮含量(mg/100ml)=測定管光密度/標準管光密度×0、03×100/0、1降低增高急、慢性腎炎尿毒癥腎盂積水泌尿系結核、結石阻塞嚴重燒傷大量嘔吐腹瀉腸梗阻血紅蛋白尿甲狀腺機能亢進末期腎上腺機能不全重金屬中毒等中毒性肝炎膽道術后妊娠晚期臨床意義(三)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測定原理蛋白質中得肽鍵,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