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研究成果2600字】_第1頁
【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研究成果2600字】_第2頁
【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研究成果2600字】_第3頁
【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研究成果260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研究成果綜述1.國內研究成果很多學者指出,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指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水平、生活環境、物質經濟水平、精神生活以及自身的品質和權利等多個因素進行評價,所得滿足和幸福指數。有學者認為,老人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自身和對社會環境的認識是對生存和養老需求的綜合要素的體現,是測定不同養老模式和機構的重要體現,包括精神、生活保護等方面的因素。接下來是不同學者的具體研究成果。祁玲(2016)等學者在比較了不同養老模式下的老年人生活質量。家庭養老老年人生活質量總最高,社區養老排名第二,而機構養老最低[5]。其研究發現養老機構中物質功能和社會功能的評分是較低的,這也同時表明當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時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和人際關系,不同老年人適應新事物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這些都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當老年人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之后需要克服家庭與機構間的矛盾,同時對于大多數老年人的經濟情況來說,服務質量較高的養老機構也會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養老機構中的服務內容和設備設施等方面不可能滿足老年人所有的物質需求。謝依玲(2019)等學者研究認為,城市大部分老人希望的現在的養老方式是自己和夫妻料理,這一部分的老年人今后選擇養老院的可能性很高。大部分老人都不期待孩子的養老了。一部分原因是孩子的學業很辛苦,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照顧老人。不能滿足老人精神方面需求。另一部分原因是子女家庭經濟負擔沉重,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老人,這部分老年人不愿給子女帶來更多壓力。最后是老人與子女的思想觀念不同,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這部分老人為避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共同生活會產生的矛盾,選擇自己照顧自己或者夫妻倆互相照顧,便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6]2.國外研究成果(1)澳大利亞養老準入制度現在澳大利亞有7000多名康復治療師。養老院也很多,僅悉尼就有數百家。分布在悉尼的各個地區。現階段,澳大利亞對養老院實施了加入限制,根據政府的要求,養老院必須配備康復治療師和專業服裝人員等,開展面向老年人的服務[7]。澳大利亞的養老服務機構需要進行專業認證,評估老年人的需求。認證機構分為兩種。老年人護理標準認證機構負責養老機構的專業評價。高齡者服務評價小組根據多重標準來評價老年人的需求,確認是否需要接受專業的養老服務。這種雙重認證標準模式提高了養老行業的效率,服務模式進一步改善[8]。(2)美國資本市場型養老模式美國的養老模式的高度市場化依賴于相對完善的保險市場,政府的財政壓力較小。那個養老保障主要分為三部分。公共養老保障、企業養老保障和個人儲蓄[9]。這種資本市場型養老模式主要存在于與美國高度市場化相似的發達國家,他們以市場為主導,積極滿足競爭對手對養老的不同需求[10]。在這種模式下,政府的主要作用不是養老服務的提供者,而是養老市場的監督者,通過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來規范市場[11]。(3)日本養老機構產業經營模式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進入老齡化國家,他們真正進入老齡化是在70年代,但是早在60年代已經開始著手安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經營,他們已經形成了適合自己社會的養老模式[12]。經過多年的磨合歷練,日本的養老產業近70%都可以盈利。日本的養老模式是以介護保險為基礎,政府為輔助。日本的介護保險將參保人分為七個等級,并采取與相應等級的護理服務作為其收益的方式。與此同時日本市場允許養老機構提供介護保險的服務。在這種模式下,養老機構和參保人都可以獲得收益。并且,在多年的經營之下,養老產業已經形成了良性的產業生態圈,整個社會系統都在和諧發展,這種精細化和連鎖化的模式也十分適合當前日本的政治經濟狀況[13]。(4)荷蘭快樂養老---生命公寓荷蘭的養老問題專家漢斯.貝克教授提出了生命公寓模式,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傳統養老模式,目前已經實驗成功,并且成為荷蘭的標準化養老模式,并且被多個國家所采用[14]。該模式的核心理念如下,第一“用進廢退”,在公寓內主張老人自力更生,而不是醫護人員的過度護理,這種方式可以激發老年人自主行動能,使老人不過度退化。第二“泛家庭”理念,老年人在公寓內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極具歸屬感的模式是使老人們主動承擔責任,互相關心,氛圍良好。第三“做自己的主人”,在公寓內的醫護人員并不需要穿白大褂,并且在未經要求的情況下,醫護人員不會主動進入房間對老人進行護理。在這種情況之下,老年人不會有被看護的感覺,他們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15],這樣老年人的心情也會有所改善。參考文獻:[1]秦軻.在社會嵌入視角下進行的中國養老模式變遷研究[J].經濟學研究,2017,(11):133-138.[2]劉暢.歷史變革中的農村養老模式變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04):72-73.[3]陳功,宋新明,杜鵬,曾勇鋼,趙柯,王海東,張春,熊瑜妤,于洪濤.國際老齡行動:從維也納到馬德里[A].見;社會科學Ⅱ集-社會學及統計學[C],2002,(03):11-22.[4]鄔滄萍,孫鵑娟.未富先老——我國人口的新課題[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9):18-20.[5]祁玲,張繼榮.不同養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質量及衛生服務需求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6):458-459;477.[6]謝依玲,徐玉嬌,許蓮清,石湘紅,王嬋.城市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南京郵電大學中國人民銀行棗莊市中心支行博世汽車服務技術(中國)有限公司貴州省望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市場周刊MarketWeekly,2019年09期ISSN:1008-4428.[7]吳慧英.借鑒國外經驗探索以標準化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A].見:第十四屆中國標準化論壇文集[C],2017:634-638.[8]霍雅潔.關懷倫理視域下當代中國養老問題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20.[9]王元立,劉洪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建設的啟示[J].社會福利(理論版),2020,(03):46-51.[10]王智華.老人護理機構高效運營[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30.[11]陳俊華.養老模式的國際比較[A].見:社會科學Ⅰ集-社會及統計學[C],2020,(02):49-50.[12]文婧.日本的養老服務模式及其經驗教訓[J].特區經濟,2020,(01):86-89.[13]焦揚.日本養老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及盈利模式研究[J].金融經濟,2019,(24):26-28.[14]李崧.生命公寓:荷蘭的快樂養老模式[J].當代世界,2020:002.[15]李丹,張晶晶,楊小仙,陳思,高鵬.荷蘭生命公寓對我國養老模式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09):1286-1288.[16]王雪輝,彭聰.國老年人口群體特征的變動趨勢研究[A].見:社會科學Ⅱ集-人口與社會[C],2020,36(04):29-45.[17]鄭義,費湘軍.基于ACSI模型的蘇州養老服務公眾滿意度評價框架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6):50-51.[18]孟潔,方妍,楊青青.基于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的科普場館觀眾滿意度測評——以北京天文館為例[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1,7(01):6-13.[19]湯臘梅,王莉.基于ACSI模型的我國公租房建設評價體系研究--以湘潭市公租房建設評價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4,28(03):16-20.[20]LiTuochen,WangSiran.HowtoImprovethePublicTrus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