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滄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高三總復習質量監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及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先民聚族而居B.氏族成員貧富分化C.社會分工細化D.部落之間聯系緊密2.春秋時期,陳國大夫夏征舒聽聞陳靈公與兩位大臣孔寧、儀行父議論其母親,于是怒殺陳靈A.傳統政治秩序遭破壞B.封建禮制影響猶存C.諸侯國兼并戰爭加劇D.卿大夫的權力膨脹3.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豪強紛紛設立塢堡壁壘自衛,排斥外來勢力。小農為了避戰亂,只好前去投獻,依附于這些豪強之下,獨立于國家戶籍。由此可知,塢堡的存在A.妨礙了大索貌閱的推行B.埋下了南北對峙的隱患C.不利于政府賦役的征發D.推動了莊園經濟的產生C.邊疆治理重視教化作用D.科舉制度帶動社會向學風氣高三歷史第1頁(共6頁)1.(僧人)念一次超度經給五十多塊大磚茶2.土鼠年,蔡巴聽到法王轉世之事跡后,馬上派人給他送去茶葉和邀請信3.他(噶瑪噶舉派四世噶瑪巴活佛)從九月到鼠年二月,因為調解了朵甘思地方的大糾紛, 所以各地紛紛送來禮品,其中有馬七百多匹,金子二千多兩,磚茶五百塊……這主要反映出A.西南絲綢之路繁榮B.邊患問題緩和C.漢藏民族文化交融D.茶馬貿易興起A.限制人口流動B.穩定社會秩序C.遏制土地兼并D.擴大政權基礎7.乾隆末年國庫尚存白銀7800萬兩,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僅余800萬兩,降幅達89.7%。從1820年至1850年,1兩白銀兌換銅錢比例從1000文飆升為2200文。據此推知,當時A.社會的主要矛盾逐步加劇B.鴉片貿易合法化加速白銀外流C.白銀貨幣化導致政局不穩D.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已發生動搖A.中國社會呈現半殖民地特征B.清朝官員的迂腐C.中葡民族矛盾呈上升的趨勢D.西學東漸的深人9.下表為延安《新中華報》登載的部分歌曲。這些歌曲的傳唱時間歌曲名內容1937年12月1939年5月A.有助于鞏固人民革命政權B.踐行了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C.體現了大生產運動的要求D.有利于豐富革命根據地文化生活10.1969年末,中國政府釋放了誤人我國領海的兩名美國人。與此同時,美國逐漸放寬了到中國旅行的限制、放寬了對中國的貿易限制,取消了反對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決定。這體現出A.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B.中美兩國釋放改善關系的誠意C.民間交往推動中美關系緩和D.中美兩國長期敵對狀態的結束高=歷中笛2頁(共6頁)A.加快城市化的發展步伐B.調動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C.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D.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2.12世紀,阿拉伯統治者薩拉丁蘇丹被穆斯林世界譽為抗擊西歐十字軍的英雄。他非常喜愛中國的青瓷,收藏有許多青瓷名品。歐洲人最初通過薩拉丁了解了青瓷,所以青瓷在歐A.阿拉伯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化B.中國瓷器溝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C.阿拉伯人的中介貿易較活躍D.阿拉伯人致力推動東西方文化交融13.1575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任命比利時地圖繪制師奧特柳斯為皇家地理學家。1578宇全圖》(見下圖)。這幅地圖能夠制作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A.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B.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D.地理大發現的推動14.19世紀中葉之前,英國各級政府較少干預城市事務。1848年頒布的《公共衛生法案》首次授權各城市建立地方衛生委員會,承擔公共衛生治理的責任,職能遠大于之前的市議會。這充分說明英國A.城市基層自治方式發生改變B.公共衛生觀念的日益深化C.工業革命促使政府職能轉變D.城市化助推社會治理轉型15.1941年6月22日,德國人侵蘇聯。次日,美國副國務卿韋爾斯發表評論:“對美國人民而言,最緊迫的問題是希特勒正竭力實施的殘酷奴役全人類的普遍征服計劃會否成功……A.強調了法西斯對世界和平的危害B.聲援了蘇聯衛國戰爭C.呼吁美國盡快加人反法西斯同盟D.抨擊了英法綏靖政策16.1982年,美國指控日本日立和三菱公司試圖竊取美國IBM的機密技術。1987年,美國指A.日本經濟陷入滯脹B.西方陣營已經瓦解C.冷戰對抗不斷加劇D.美國秉持霸權主義高三歷史第3頁(共6頁)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計民之貧富,分五等輸錢,名“免役錢”。若官戶、女戶、寺觀、單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輸錢,名“助役錢”。凡輸錢,先視州縣應用雇直多少,隨戶等均取雇直。又增取二分,以備水旱欠闕,謂之“免役寬剩錢”。用其錢募人代役,以祿庶人在官者,此先王致民財之遺昔者,差役之弊,民苦于應募,破產者相踵。……今行募役……其法:四等以上戶輸錢免昔韓琦嘗言州縣苦役,民不堪命;今行此法,則衙前、里正之重難,皆可雇募代行,民得趨時力田,此救時之良策也。——摘編自王安石《上五事書》(1)根據材料,概括王安石主張的賦役制度的特點。(6分)(2)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項與王安石主張類似的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并予以說明。(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美國學者道格拉斯·諾思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經濟不能增長,那一定是因為它不能激發起經濟上的進取精神。”人的精神世界和觀念結構的變化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和產生的深刻而持久的影響表明,精神文化變革的廣度和深度是檢驗整個社會變革歷史意義的——摘編自黃光耀《論現代化準備期英國社會精神觀念的變革》從材料中提取一項或幾項信息,自擬論題,結合世界史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供了稻米等特色食材。苜蓿、黃瓜、胡豆等在河北地區率先引種。黃瓜成為冀菜中涼拌、腌漬的重要食材。當時開始使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替代動物油,改善了菜肴的色澤和口原飲食結合。材料二冀菜在近代形成了冀中南菜、宮廷塞外菜、冀東沿海菜等三大流派。近代石家莊菜的厚重、晉菜的樸實和江南菜的精細。石家莊等城市出現了外國人開設的洋酒店和西——摘編自孔潤常《味道石家莊》材料三保定市依托其環京的地理優勢,積極建設環京蔬菜生產基地。保定市嚴格執行業打造了高精度冷庫。物流是凈菜進京的“大動脈”。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保定打造了國家商貿服務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及快遞物流、裝備制造業物流、特色產業物流產業集群。——摘編自邸志永等《保定凈菜緣何熱銷北京市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推動漢代冀菜發展的社會因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河北餐飲文化發展的特征。(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從保定“河北凈菜”發展所體現出的現代中國飲食產業發展的啟示。(4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俄國革命最近之形勢,政權全歸急進社會黨之手,將從來之政治組織、社會組織根本推翻。……俄國今日之革命,誠與昔者法蘭西革命同為影響于未來世紀文明之絕大變動。在法蘭西當日之象,何嘗不起世人之恐怖、驚駭而為之深抱悲觀。爾后法人之自由幸福,即奠基于此役。豈惟法人,十九世紀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會之組織等,罔不胚胎于法蘭西革命血潮之中。二十世紀初葉以后之文明,必將起絕大之變動,其萌芽即茁發于今日俄國革命血潮之中,一如十八世紀末葉之法蘭西亦未可知。……吾人對于俄羅斯今日之事變,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羅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時之亂象遂遽為之抱悲觀也。——摘自1918年7月李大釗發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1)材料中的“法俄革命”分別是指,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兩次革命的共同之處。(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李大釗《法俄革命之比較觀》發表的歷史意義。(6分)高三歷史第6頁(共6頁)圖掃用全臨王歷史參考答案一、核心素養導向:凸顯歷史學科本質第9題從延安《新中華報》登載的部分歌曲切入,實證抗日戰爭時期文化抗戰的舉措,關注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素養。第15題從美國副國務卿韋爾斯的評論切入,考查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國政策傾向于反法西斯的政治心態,關注了歷史解釋素養。第19題從冀菜文化的沿革切入,關聯了河北地方史,緊扣農業進步、民族交融、絲綢之路、中西文化碰撞、現代食物儲備與生產等主干知識點,滲透了家國情懷、唯物史觀素養。二、考查內容:立足新課標,強化時代關聯試題依據新教材新增內容命題,所有試題都是基于教材主干命題,如第1題考查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組織、第2題考查傳統政治秩序的瓦解等。試題關注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如第5題從元代藏文文獻蔡巴·貢噶多吉《紅史》切入,考查漢藏民族文化交融,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時代精神。試題強調跨時空對比與全球視野,如第20題從1918年7月李大釗發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切入,關注法國大革命、十月革命、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傳播等知識。三、命題創新:情景化與綜合化試題采用文獻摘錄(第17題)、歷史地圖(第13題)、社會熱點(第14題公共衛生)等多種材料,創設真實歷史情境,提升問題解決的真實感。部分題目以地方史為考查載體,綜合考查歷史學科的能力,如第19題。題號123456789答案AACDCBAABBCCDDBD高三歷史答案第1頁(共6頁)尚讀書,結合唐朝科舉制發展的史實,說明當時科舉制度帶動民間向學風氣,故選D項。A項表述夸大了材料反映民間的讀書風尚,未反映出邊疆治理的內容,排除C項。5.C解析:材料表明,元代藏文文獻中出現了一系列有關茶的記載,茶作為禮品、贈品,而且贈送的量還較大。這表明,隨著茶馬貿易的發展,當時藏人已經較為愛好茶葉,體現出漢藏民族文化交融,故選C項。西藏不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途經點,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藏地民眾內部的關系,排除B項;“興起”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給農民授田,這些舉措意在恢復經濟從而穩定社會秩序,故選B項。舉措的出發點是穩定社會秩序,而不是限制人口流動,排除A項;C項表述不符合材料和史實,排除;上述政策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但無法體現農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統治基礎的擴大,排除D項。7.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清代賦役征收為白銀,但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收入為銅錢,而材料中白銀兌換銅錢比價飆升與國庫空虛均加劇了農民生存壓力,會造成社會主要矛盾的加劇,故選A項。鴉片貿易合法化發生于1858年,而材料現象截止于1850年,排除B項;1820—1850年,白銀兌換銅錢比飆升是因為當時白銀大量外流和拉美獨立運動導致白銀流入減少,并不是由于白銀貨幣化導致的,排除C項;1900年的“東南互保”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排除D項。8.A解析:根據圖片可知,圖中臂膊被打折的人面向著穿清朝官服的官員,表情痛苦,身后站著一個手持棍棒的葡萄牙人,根據圖片中文字信息可知,該官員對葡萄牙人打折中國人手臂一事無法進行有效干預,這與晚清時期西方列強在中國獲得領事裁判權有關,中國社會呈現半殖民地的特征,故選A項。材料體現了清政府官員不能對本國民眾進行維護,體現的是清政府及其官員的無能,而非迂腐,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中葡民族矛盾呈上升趨勢,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西方侵略的加劇,與西學東漸無關,排除D項。9.B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937年12月”和“1939年5月”可知,當時處于抗日戰爭時期,糧支持前方打仗等信息可知,這些歌曲的宣傳有利于團結民眾支持抗日戰爭,踐行了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故選B項。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排除A、D項;大生產運動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排除C項。10.B解析:中國政府釋放了誤入我國領海的兩名美國人,美國也逐漸放寬了到中國旅行的限制、放寬了對中國的貿易限制等,這體現出中美雙方都釋放出改善關系的誠意,故選B項。材料內容沒有關于中國國際地位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中美雙方政府的態度,而非民間,排除C項;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結束了長期敵對狀態,排除D項。11.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83年《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反映出當時人口增長過快,要求通過發展鄉鎮企業解決農民就業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后,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農C項。材料主旨不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排除A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已經調動了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排除B項;材料并非是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排除D項。高三歷史答案第2頁(共6頁)此這段材料可作為例證,說明阿拉伯人的中介貿易活躍,故選C項。材料體現了阿拉伯人溝通東西文化表明城市化發展推動了社會治理轉型,故選D項。材料是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管理,并非體現城市基層自治方式的改變,排除A項;公共衛生觀念的深化是在二戰以后,排除B項;材料強調政府15.B解析:美國副國務卿韋爾斯的評論發生在德國入侵蘇聯的次日,這一評論能起到聲援蘇聯衛國戰爭的作用,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對美國利益的維護,排除A項;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示例1唐初的以庸代役。(2分)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有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4分)中拿出一部分統一雇人完成。(2分)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4分)兼顧防災與財政儲備。論題:精神文化變革是驅動近代歐洲社會經濟轉型的動力。(3分)闡述:新教倫理推動資本主義精神的覺醒。宗教改革后,西歐的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新教提倡高三歷史答案第3頁(共6頁)節儉和積極入世的態度,鼓勵人們發財致富,適應了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訴求。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發展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倡導理性主義。理性主義的發展促進對科學技術的研究,17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心在英國。17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之一,很多科學家關心社會對技術的需求,熱心于生產技術的改進,使得英國出現了一系列發明成果。生產技術進步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亞當·斯密被尊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認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這就推動了自由貿易的發展,有利于工業產品的銷售。《法國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這就激勵資本家通過工業化生產來積累財富。從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精神文化變革始終是社會轉型的先導。它通過重構價值體系激發個體創造力,通過制度創新塑造資本主義社會,驅動近代社會經濟轉型,這正是西歐資本主義發展及英國工業革命的共同因素。(9分)論題:精神文化變革推動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的轉型。(3分)闡述: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注意發揚儒家文化的精華,諸如寬容和諧、重視教育、社會為先、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等,同時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如科學技術、管理知識、競爭意識、高效率作風等,努力創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在現代東方文化的加持下,新加坡抓住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總之,精神文化變革不僅提升了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也使得新加坡從一個落后的港口城市轉變為現代化國家。新加坡的成功經驗表明,精神文化變革的廣度和深度是檢驗社會變革歷史意義的重要尺度。(9分)解析:根據材料“精神文化變革的廣度和深度是檢驗整個社會變革歷史意義的尺度”并聯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啟蒙思想推動人類向工業社會轉型等展開。19.答案:(1)因素:農業的進步;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推進;烹飪技藝的革新;工商業經濟與城市的發展;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大一統的穩定環境。(6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2)特征:地域菜流派的形成;多種菜系競爭,冀菜吸收外地菜系;中西飲食文化碰撞;飲食服務近代化;融合官民特色。(6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3)啟示:推進品牌建設;推動食物生產現代化;提高食物儲備技術;注重食品安全;加強物流體系建設。(4分,每點2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因素:根據材料“漢代漳河、滹沱河通過人工渠系連接,不僅抗旱防洪,還促進水稻種植,為冀菜提供了稻米等特色食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農業的進步;根據材料“苜蓿、黃瓜、胡豆等在河北地區率先引種。黃瓜成為冀菜中涼拌、腌漬的重要食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推進;根據材料“當時開始使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替代動物油,改善了菜肴的色澤和口感。同時,黃醬、糊和漿的使用提升了菜肴的層次感”可得出,烹飪技藝的革新;根據材料“河北邯鄲、涿郡等城市酒肆、食肆林立,其中邯鄲被譽為漢代的‘五都市之首'”可得出,工商業經濟與城市的發展;根據材料“匈奴、烏桓的乳制品、烤肉技法傳入河北,與中原飲食結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聯系所學還可得出,大一統的穩定環境。(2)特征:根據材料“冀菜在近代形成了冀中南菜、宮廷塞外菜、冀東沿海菜等三大流派”可得出,冀菜地域在競爭中吸收了魯菜的厚重、晉菜的樸實和江南菜的精細”可得出,多種菜系競爭,冀菜吸收外地菜系;根據材料“石家莊等城市出現了外國人開設的洋酒店和西餐廳,同時,傳統飯莊如中和軒推出電話訂餐、上門烹飪等創新服務”可得出,中西飲食文化碰撞,飲食服務近代化;根據材料“以海參、魚翅等高檔食材結合白菜、豆腐等民間原料,既保留官府菜的奢華,又融入家常風味”可得出,融合官民特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殘酷背后的秘密650字8篇
- 寫人作文媽媽250字(12篇)
- 水利工程項目驗收中的溝通與協調計劃
- 2025年廣告宣傳畫項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愛護眼睛的作文范文350字(9篇)
- 最難忘的一次活動事件作文5篇
- 教育機構突發事件處理措施與應對規劃
- 信息技術教師繼續教育發展計劃
- 公司財務審計報告證明文件(7篇)
- 心愛的小寵物狀物作文13篇范文
- 《藥品采購培訓》課件
- 倉儲績效考核實施細則倉庫人員績效考核內容與評分標準
- 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花銷多少
- 戶外廣告行業行業商業計劃書
- (2023版)養老機構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規范解讀課件
- 傳統文化中國茶文化英語介紹
- 腦膠質瘤課件
- 鋁合金鑄件冒口尺寸與補縮距離的影響因素
- 統計局考試試題及答案
- 工廠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 統計與概率課標解讀與案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