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32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牛頓第一定律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碑林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的是打羽毛球接球時擊球一瞬間的照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被擊中的一瞬間羽毛球的慣性消失了 B.使羽毛球反向飛出的力是球拍網線發生形變時產生的 C.羽毛球被擊飛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D.由于羽毛球很輕,所以在撞擊網線時無法使網線發生形變2.(2024秋?浦東新區期末)“復興號”列車從站臺啟動到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列車的慣性()A.先變大后不變 B.變小 C.變大 D.不變3.(2024秋?北流市期末)平直公路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身體會()A.靜止 B.前傾 C.后仰 D.側翻4.(2024秋?萊蕪區期末)《考工記》中有“馬力既竭,轉猶能一取焉”,意思是馬對車不施加拉力了,車還能繼續向前運動,這是關于慣性的最早記述。關于馬車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馬的拉力改變時,馬車的慣性改變 B.車無論是否受力,馬車都具有慣性 C.馬車運動的越快,馬車的慣性越大 D.撤去拉力后,馬車受到慣性的作用5.(2024秋?平潭縣期末)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福州市第61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在省體田徑場舉行(如圖)。下列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A.田徑場上沖刺的運動員 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 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6.(2024秋?北碚區校級期末)附中詩詞大會如火如荼展開,關于下列詩句與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A.“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中“橋流”所選擇的參照物是橋 B.“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中草是綠色,是因為草反射了綠色光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中“水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 D.“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中“早已晚”是因為馬受到慣性作用7.(2025?姑蘇區模擬)下列現象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A.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 B.行車時要注意保持車距 C.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 D.學校路段需減速慢行8.(2024秋?黃浦區期末)如圖所示,小車運動時盛有水的燒杯水面向右傾,則小車運動狀態變化的情況是()A.一定向右減速 B.一定向左減速 C.可能向左加速 D.可能向右加速二.填空題(共5小題)9.(2024秋?黃浦區期末)運動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運動員揮拍擊打網球主要是為了改變球的高速運動的網球撞擊球拍會改變球拍網線的(均選填“形狀”“運動狀態”);網球脫離球拍后繼續在空中運動,以地面為參照物,網球是的(選填“運動”“靜止”),網球的慣性(選填“變大”“變小”“不變”)。10.(2024秋?永春縣期末)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時必須適時放下艦鉤,鉤住甲板上的攔阻索,達到強行減速的目的。這個過程中,艦鉤對攔阻索的拉力攔阻索對艦鉤的拉力;降落時,艦載機不能馬上停下是因為艦載機具有。11.(2024秋?嘉定區期末)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羽毛球被擊向空中后,因其具有而繼續運動;籃球撞擊籃板時會發出“嘭”的聲音,聲音主要是由籃板的產生的;以正在游泳的運動員為參照物,看臺是(選填“靜止”或“運動”)的。12.(2024?昭通模擬)如圖所示,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了“追尾”,雖然后面B車的司機緊急剎車,仍撞擊了A車,B車撞擊A車的力A車撞擊B車的力(選填“>”、“<”、“=”),“追尾”后,A車駕駛員受到(選填“安全氣囊”、“安全帶”、“汽車頭枕”)的保護。13.(2024春?瑤海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將一小球向斜上方拋出。小球做復雜的曲線運動,在最高點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空氣阻力不計,則小球將(選填“靜止”、“豎直下落”或“做勻速直線運動”)。三.簡答題(共1小題)14.(2024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我國選手蘇翊鳴獲得男子單板滑雪大跳臺冠軍。比賽時,蘇翊鳴沿著跳臺的傾斜助滑道下滑,借助速度和彈跳力使身體沿拋物線在空中飛行4~5秒鐘后,穩穩落在著陸坡上,繼續減速滑行至停止區停下。請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運動員最終能停在停止區而不是著陸坡?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15.(2024春?福田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1)讓同一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物理學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2)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選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選填“快/慢”)。(3)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運動的物體突然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它將保持,說明物體的運動(選填“需要/不需要”)力來維持。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填字母)。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物教科版(2024)八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牛頓第一定律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答案BDBBDBCC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5?碑林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的是打羽毛球接球時擊球一瞬間的照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被擊中的一瞬間羽毛球的慣性消失了 B.使羽毛球反向飛出的力是球拍網線發生形變時產生的 C.羽毛球被擊飛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D.由于羽毛球很輕,所以在撞擊網線時無法使網線發生形變【考點】慣性的普遍性;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彈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專題】運動和力;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1)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彈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3)空中運動的物體會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解答】解:A.因為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故A正確;B.球拍網線發生形變時會產生彈力作用在球上,從而使其飛出,故B正確;C.羽毛球被擊飛后受到重力和空氣的阻力作用,故C錯誤;D.雖然羽毛球很輕,但當它撞擊網線時使網線發生微小形變,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慣性、彈力產生原因、受力分析等,屬于基礎題。2.(2024秋?浦東新區期末)“復興號”列車從站臺啟動到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列車的慣性()A.先變大后不變 B.變小 C.變大 D.不變【考點】慣性大小的影響因素.【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D【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解答】解: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列車從站臺啟動到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其質量不變,所以列車的慣性不變,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慣性大小影響因素的了解,屬基礎題,難度不大。3.(2024秋?北流市期末)平直公路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身體會()A.靜止 B.前傾 C.后仰 D.側翻【考點】運用慣性判斷物體的運動.【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B【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解答】解:平直公路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的下半身隨汽車一同減速,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所以會向前傾。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生活中慣性現象的理解與應用,屬基礎題。4.(2024秋?萊蕪區期末)《考工記》中有“馬力既竭,轉猶能一取焉”,意思是馬對車不施加拉力了,車還能繼續向前運動,這是關于慣性的最早記述。關于馬車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馬的拉力改變時,馬車的慣性改變 B.車無論是否受力,馬車都具有慣性 C.馬車運動的越快,馬車的慣性越大 D.撤去拉力后,馬車受到慣性的作用【考點】慣性大小的影響因素.【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B【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解答】解:AC、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馬的拉力改變時,或馬車運動變快,馬車的慣性大小都不變,故AC錯誤;B、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車無論是否受力,馬車都具有慣性,故B正確;D、撤去拉力后,馬車仍具有慣性,但不能說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對慣性現象的認識,對影響慣性大小因素的掌握,屬基礎題。5.(2024秋?平潭縣期末)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福州市第61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在省體田徑場舉行(如圖)。下列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A.田徑場上沖刺的運動員 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 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 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考點】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專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D【分析】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指的是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改變,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速度大小發生改變而方向不變;(2)速度大小不發生改變而方向改變;(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發生改變。【解答】解:A、沖刺的運動員速度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A錯誤;B、飛過橫桿的跳高運動員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B錯誤;C、撲向足球的守門員運動方向和速度發生改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C錯誤;D、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相對地面靜止,運動狀態不變,故D正確。故選:D。【點評】解決此類題目可從結果出發進行判斷: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時,即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當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或者方向改變時,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6.(2024秋?北碚區校級期末)附中詩詞大會如火如荼展開,關于下列詩句與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A.“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中“橋流”所選擇的參照物是橋 B.“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中草是綠色,是因為草反射了綠色光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中“水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 D.“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中“早已晚”是因為馬受到慣性作用【考點】慣性與力的區別;光的折射現象;物體的顏色;參照物的選擇.【專題】應用題;其他綜合題;應用能力.【答案】B【分析】(1)在研究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是否發生改變,若改變,則是運動的,若不改變,則是靜止的;(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3)池水變淺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成受慣性作用。【解答】解:A、“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中“橋流”所選擇的參照物是水,因為橋相對于水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故A錯誤;B、“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中草是綠色,是因為草反射了綠色光,故B正確;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中“水淺”是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的(即逆著折射光線看),我們始終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故C錯誤;D、“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中“早已晚”是因為馬具有慣性,而不能說成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運動與靜止的判斷、物體顏色的規律、光的折射現象、慣性等,綜合性強,但難度不大。7.(2025?姑蘇區模擬)下列現象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A.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 B.行車時要注意保持車距 C.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 D.學校路段需減速慢行【考點】慣性的利用.【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C【分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解答時要注意抓住“利用慣性‘有利’的一面”,注意將它與慣性帶來的危害和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等區別開來。【解答】解:A、坐汽車時要系好安全帶,否則在剎車時人由于慣性而向前傾,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傷害,故A不符合題意;B、行車時要注意保持車距是為了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無法及時剎車,發生追尾現象,是防止慣性帶來危害,故B不符合題意。C、跳遠運動員助跑是為了在起跳前使自己處于運動狀態,起跳后人由于慣性會跳得更遠,屬于利用慣性,故C符合題意;D、學校路段減速慢行屬于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了對慣性的利用、理解,并且能利用慣性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8.(2024秋?黃浦區期末)如圖所示,小車運動時盛有水的燒杯水面向右傾,則小車運動狀態變化的情況是()A.一定向右減速 B.一定向左減速 C.可能向左加速 D.可能向右加速【考點】運用慣性判斷物體的運動.【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分析、綜合能力.【答案】C【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據此分析。【解答】解:當小車向右減速運動時,燒杯受摩擦力隨車減速,燒杯內的水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水向右傾;當小車向左加速運動時,燒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燒杯內的水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水向右傾;因此,小車運動狀態變化的情況可能是向左加速,也可能是向右減速。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慣性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注意本題中有兩種可能性。二.填空題(共5小題)9.(2024秋?黃浦區期末)運動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運動員揮拍擊打網球主要是為了改變球的運動狀態高速運動的網球撞擊球拍會改變球拍網線的形狀(均選填“形狀”“運動狀態”);網球脫離球拍后繼續在空中運動,以地面為參照物,網球是運動的(選填“運動”“靜止”),網球的慣性不變(選填“變大”“變小”“不變”)。【考點】慣性大小的影響因素;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力的作用效果.【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運動狀態;形狀;運動;不變。【分析】(1)力的兩種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是否發生改變,若改變,則是運動的,若不改變,則是靜止的;(3)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是質量,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不變。【解答】解:(1)運動員揮拍擊打網球時,網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生了變化,主要是為了改變球的運動狀態;高速運動的網球撞擊球拍會改變球拍網線,此時網線發生了彈性形變,體現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網球脫離球拍后繼續在空中運動,以地面為參照物,網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是運動的;(3)網球脫離球拍后繼續在空中運動,網球的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答案為:運動狀態;形狀;運動;不變。【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運動與靜止的判斷、慣性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難度不大。10.(2024秋?永春縣期末)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時必須適時放下艦鉤,鉤住甲板上的攔阻索,達到強行減速的目的。這個過程中,艦鉤對攔阻索的拉力等于攔阻索對艦鉤的拉力;降落時,艦載機不能馬上停下是因為艦載機具有慣性。【考點】慣性的概念;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等于;慣性。【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解答】解:艦鉤對攔阻索的拉力與攔阻索對艦鉤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降落時,艦載機不能馬上停下是因為艦載機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等于;慣性。【點評】此題考查慣性、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屬于基礎題目,難度不大。11.(2024秋?嘉定區期末)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羽毛球被擊向空中后,因其具有慣性而繼續運動;籃球撞擊籃板時會發出“嘭”的聲音,聲音主要是由籃板的振動產生的;以正在游泳的運動員為參照物,看臺是運動(選填“靜止”或“運動”)的。【考點】慣性的概念;聲音產生的原因;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慣性;振動;運動。【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研究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是否發生改變,若改變,則是運動的,若不改變,則是靜止的。【解答】解:羽毛球被擊向空中后,因其具有慣性而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籃球撞擊籃板時會發出“嘭”的聲音,聲音主要是由籃板的振動產生的;以正在游泳的運動員為參照物,看臺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故答案為:慣性;振動;運動。【點評】本題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考查了對慣性的應用,聲音的產生,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等,屬基礎題。12.(2024?昭通模擬)如圖所示,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了“追尾”,雖然后面B車的司機緊急剎車,仍撞擊了A車,B車撞擊A車的力=A車撞擊B車的力(選填“>”、“<”、“=”),“追尾”后,A車駕駛員受到汽車頭枕(選填“安全氣囊”、“安全帶”、“汽車頭枕”)的保護。【考點】慣性的概念;力的相互性.【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慣性是一切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在交通安全中尤其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結合慣性知識可對題干中的現象做出解釋。【解答】解:(1)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追尾”時,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撞擊時B車對A車有力的作用,同時A車對B車也有一個力的作用,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A車駕駛員由于受到汽車頭枕的保護,撞擊時A車加速運動,A車駕駛員由于具有慣性,仍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相對于車向后運動,受頭枕保護未嚴重受傷。故答案為:=;汽車頭枕。【點評】本題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用慣性來解釋生活中現象的實例,對描述的過程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是我們應該學習的。13.(2024春?瑤海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將一小球向斜上方拋出。小球做復雜的曲線運動,在最高點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空氣阻力不計,則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選填“靜止”、“豎直下落”或“做勻速直線運動”)。【考點】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做勻速直線運動。【分析】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答】解:小球在最高點時,在水平方向上仍有一定速度,若此時重力突然消失且空氣阻力不計,則小球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所以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將以此時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做勻速直線運動。【點評】此題考查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難度不大。三.簡答題(共1小題)14.(2024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我國選手蘇翊鳴獲得男子單板滑雪大跳臺冠軍。比賽時,蘇翊鳴沿著跳臺的傾斜助滑道下滑,借助速度和彈跳力使身體沿拋物線在空中飛行4~5秒鐘后,穩穩落在著陸坡上,繼續減速滑行至停止區停下。請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運動員最終能停在停止區而不是著陸坡?【考點】運用慣性判斷物體的運動.【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答案】運動員落在著陸坡上后,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向前滑行,最終停在停止區。【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據此解釋。【解答】答:運動員落在著陸坡上后,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向前滑行,最終停在停止區。【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慣性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屬基礎題,難度不大。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15.(2024春?福田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1)讓同一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物理學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2)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木板(選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選填“快/慢”)。(3)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運動的物體突然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選填“需要/不需要”)力來維持。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C(填字母)。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考點】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專題】定性思想;探究型實驗綜合題;科學探究能力.【答案】(1)相同;控制變量法;(2)木板;慢;(3)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C。【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實驗中需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要知道阻力大小與表面光滑程度的關系以及運動的距離與阻力大小的關系;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即可得出結論;(3)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得出結論;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解答】解:(1)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2)由圖可知,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長;因為水平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就越長,所以可知小車在木板表面上受到的阻力小,速度減小得慢;(3)對此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運動的無限遠,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牛頓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實際中物體都要受到力的作用,該定律不能通過實驗直接驗證,而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得出的,這用到了實驗推理法;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故選C。故答案為:(1)相同;控制變量法;(2)木板;慢;(3)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C。【點評】這一實驗再現了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過程,最后的環節屬于理想實驗法,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該重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受力情況的分析。
考點卡片1.參照物的選擇【知識點認識】1.參照物的選擇: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既可以選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也可以選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可本著便于研究的原則,選取合適的參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通常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本身不能選作參照物,因為以此研究對象為參照物,研究對象永遠都是靜止的.2.參照物的判斷方法:方法指南:①要明確研究對象;②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③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哪個物體相對于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哪個物體相對它的位置沒有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命題方向】參照物的選擇是中考的熱點.例:古詩有云:“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這一句中,詩人選擇的參照物是()A.橋B.河岸C.水D.岸上的樹分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解析:解:“橋流”說明橋處于相對運動狀態,那么所選參照物與橋之間的位置應該發生了變化;詩人在橋上走,以流動的水為參照物,水是相對靜止的,橋就是運動的,所以會感覺“橋流水不流”,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再判斷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變化。【解題方法點撥】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視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狀態時,通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研究行駛的車輛上的物體的運動時,可以選車廂為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能是被研究物體本身,否則,研究對象永遠是靜止的,是沒有意義的.。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知識點認識】1.選取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同,所以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相對靜止:若兩個物體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則它們是相對靜止的關系。(1)卡車和聯合收割機:以地面為參照物,二者都是運動的;以卡車為參照物,收割機是靜止的;以收割機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2)空中加油機和受油機:以地面為參照物,二者都是運動的;以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也是靜止的。【命題方向】所選參照物與運動狀態之間的關系.例:甲、乙兩同學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騎行在濱河大道上,分別以乙同學、大道兩旁的房屋為參照物,甲同學的狀態()A.都是運動的B.都是靜止的C.運動、靜止D.靜止、運動分析: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就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就是靜止的。解析:解:甲、乙兩同學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運動,以乙同學為參照物,甲同學和乙同學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甲同學是靜止的;以道路兩旁的房屋為參照物,甲同學的位置發生變化,甲同學是運動的。故選:D。點評: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解題方法點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意味著物體的運動狀態取決于所選參照物,不同的參照物可能導致不同的描述。3.力的作用效果【知識點的認識】(1)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直接作用于物體,導致其形狀發生變化。例如,當我們用力拉彈簧時,彈簧會被拉長;或者當我們用力擠壓一個氣球時,氣球會變癟。這些現象都是力作用于物體,使其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不僅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還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變化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或者是物體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的轉變。例如,當我們用手推一個靜止的課本時,課本會由靜止變為運動,這表明力改變了課本的運動狀態。4.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知識點的認識】(1)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直接作用于物體,導致其形狀發生變化。例如,當我們用力拉彈簧時,彈簧會被拉長;或者當我們用力擠壓一個氣球時,氣球會變癟。這些現象都是力作用于物體,使其形狀發生改變的例子。(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不僅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還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的變化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或者是物體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的轉變。例如,當我們用手推一個靜止的課本時,課本會由靜止變為運動,這表明力改變了課本的運動狀態。【命題方向】理解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現象進行分析。例:下列運動場景中,能明顯觀察到力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B.足球在空中沿弧線飛行C.守門員抱住飛來的足球D.踩在腳下的足球變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解析:解: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足球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了改變,這是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劃出弧線,足球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這是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C、守門員抱住飛來的足球,這是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D、踩在腳下的足球變扁,這是物體形狀的改變,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屬于基礎性題目。【解題方法點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對于解釋和理解許多物理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5.力的相互性【知識點的認識】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命題方向】通過現象判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賽龍舟是端午節里的傳統習俗。當號令一響,各龍舟上的運動員奮力劃槳,龍舟向前加速運動。這可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賽龍舟比賽時,向后劃槳,槳對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會同時對槳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龍舟向前運動。點評:本題以端午節“賽龍舟”為載體考查相關的物理知識,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聯系,是中考的熱點題型之一。【解題方法點撥】相互作用的力一定是同性質的力。例如,壓力和支持力都是彈力,物體和接觸面間的摩擦力;兩個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的電場力,或電流間的磁場力等等6.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知識點的認識】相互作用力的產生條件是:力大小相等(合力為零處于無方向靜止運動狀態)或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命題方向】考查相互作用的力的特點。例:如圖所示,小花穿著滑冰鞋用力向右推墻,自己卻離墻而去,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表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小花對墻的力和墻對小花的力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解析:解:如圖所示,小花穿著滑冰鞋用力向右推墻,自己卻離墻而去,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花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改變力物體的運動狀態;小花對墻的力和墻對小花的力大小相等。故答案為:相互;運動狀態;相等。點評:本題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屬于基礎題。【解題方法點撥】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產生效果,不能抵消。雖然大小相等,但效果不一定相同。例如,拔河時,承受力小的隊伍破壞性更大。7.彈力的概念【知識點的認識】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如壓力,支持力,拉力)【命題方向】考查對彈力的概念的理解,常以選擇題出現。例:當一個人站在堅硬的水泥地面上時,水泥地面()A.發生了彈性形變,對人施加了彈力的作用B.發生了彈性形變,對人施加了重力的作用C.沒有發生彈性形變,因為地面太堅硬了D.沒有發生彈性形變,因為人太輕了分析:彈力是物體發生了彈性形變,由于要恢復原狀對使它發生形變的物體施加的力。根據彈力的概念可以得出地面對人施加了一個向上的彈力。解析:解:一個人站在堅硬的水泥地面上,對水泥地面施加了一個豎直向下的壓力,水泥地面會發生彈性形變(彈性形變的程度比較小,所以用肉眼看不見),水泥地面要恢復原狀,就會對人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彈力。這個力又叫支持力。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了我們對彈力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很多物體受力時,都會發生彈性形變,只是彈性形變的程度比較小,我們看不到罷了。【解題方法點撥】彈力是物體在受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并具有恢復原狀的能力。它是物質的一種性質,是一種使物體發生形變并在消除外力作用后恢復原狀的能力。8.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知識點的認識】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向下是指和物體所在處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應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是有區別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個平面向下;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命題方向】考查重力的方向與運動的狀態無關。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球從斜面上滾下,它受的重力方向沿斜坡向下B.推出去的鉛球,在空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斜向下的C.靜止在斜坡上的汽車所受的重力的方向與斜坡垂直D.氫氣球正在上升,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然豎直向下分析:重力作為初中物理中重要的一種力,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即垂直水平面向下,而與物體所處的位置,運動情況等無關。解析:解;A、B、C中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而與物體的位置,運動情況無關,故A、B、C錯誤;D、氫氣球在上升時,仍要受到地球向下的吸引力即重力,所以此時重力的方向仍然豎直向下,故選D點評:重力方向是學生易錯的一個考點,往往記做“垂直向下”或認為與物體表面垂直。【解題方法點撥】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9.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知識點的認識】實驗目的: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原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木板、毛巾、棉布、玻璃板、米尺注意事項:小車每次都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實驗步驟:1.在水平桌面上固定斜面,使斜面在實驗中的傾角固定,在斜面上找好釋放小車的起點,并做出明顯的標記2.把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斜面的釋放標記處由靜止釋放,記下小車最終在毛巾上停下來的位置,用米尺測量從斜面底部到小車停下來的位置之間的距離,記錄到表格中3.將毛巾換成棉布,重復步驟2.4.將棉布取下,使小車在木板上運動,重復步驟2.5.將玻璃板放在木板上,重復步驟2.6.完成實驗記錄中的表格,總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分析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路程越短。【命題方向】考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方法,數據分析,注意事項等內容。例:在探究“推斷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的實驗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此實驗中應分別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下滑,這樣做能夠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相同。(2)通過比較小車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知,如果運動的小車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通過本實驗推理可知B(選填“A”或“B”)觀點是正確的。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分析:(1)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靜止下滑,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2)(3)小車停下來的原因是小車受到了摩擦阻力,實驗中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據此推理出阻力為零時的運動情況。解析:解:(1)為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需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即小車不受力,小車的運動狀態將不會改變,做勻速直線運動;(3)通過本實驗推理可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選B。故答案為:(1)同一;速度;(2)勻速直線;(3)B。點評:本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考查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推理法的運用,難度不大。【解題方法點撥】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將永遠勻速直線運動下去。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這個定律因為是用科學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不是用實驗直接得出的。10.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知識點的認識】實驗目的: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原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木板、毛巾、棉布、玻璃板、米尺注意事項:小車每次都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實驗步驟:1.在水平桌面上固定斜面,使斜面在實驗中的傾角固定,在斜面上找好釋放小車的起點,并做出明顯的標記2.把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斜面的釋放標記處由靜止釋放,記下小車最終在毛巾上停下來的位置,用米尺測量從斜面底部到小車停下來的位置之間的距離,記錄到表格中3.將毛巾換成棉布,重復步驟2.4.將棉布取下,使小車在木板上運動,重復步驟2.5.將玻璃板放在木板上,重復步驟2.6.完成實驗記錄中的表格,總結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分析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路程越短。【命題方向】考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方法,數據分析,注意事項等內容。例:伽利略等科學家曾作如圖所示的實驗,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處滑下,觀察、比較小車沿不同平面的運動情況。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處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應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以及控制變量法的應用。解析:解:要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必須應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小車起始速度相同,所以應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因為從同一高度滑下就具有相同的重力勢能,到達底端才有相同的動能,由于質量相等,所以速度相等。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探究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解這一定律時要抓住“一切”、“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總”、“或”這些關鍵詞語。【解題方法點撥】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將永遠勻速直線運動下去。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這個定律因為是用科學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不是用實驗直接得出的。11.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知識點的認識】(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的運動是不需要力來維持的即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此外,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就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而是通過分析實驗,再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并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命題方向】考查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判斷突然不受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例:如圖所示,用細繩拴住小球,另一端懸掛固定在鐵架臺O點上,從A點靜止釋放小球,小球擺動至B點(此刻小球速度為0m/s)。若小球運動到B點瞬間,細繩突然斷裂,小球將()A.在B點靜止不動B.沿軌跡1運動C.沿軌跡2運動D.沿軌跡3運動分析:當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析:解: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當擺動至B點瞬間小球速度為0m/s,若此時細繩突然斷裂,小球由于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下運動,即沿軌跡1運動。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力與運動的關系,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解題方法點撥】應注意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牛頓第一定律:(1)“一切”是說定律對所有物體普遍適用.(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條件,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理想情況,即物體確實沒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二是物體所受各力的合力為零.(3)“總”指的是總這樣,沒有例外.(4)“或”即兩種狀態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定律表明: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考慮問題也應從這兩方面來考慮,首先判斷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然后再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來解答.12.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知識點的認識】運動狀態的改變”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變”。也就是說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以下三種情況:速度的大小發生改變——加速或者減速;速度的方向發生改變——曲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時發生改變——曲線運動。【命題方向】判斷物體運動的狀態是否變化。例:下列物體中,運動狀態不變的是()A.勻速轉彎的汽車B.在平直軌道上勻速前進的列車C.加速上升的火箭D.正在進站的高鐵分析:運動狀態改變是指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或者二者同時改變。解析:解:A、勻速轉彎的火車,速度不變但方向在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B、在平直軌道上勻速前進的列車,速度和方向都不變,則運動狀態沒有改變,故B符合題意。C、加速上升的火箭,運動速度是越來越快的,故C不符合題意;D、正在進站的高鐵做減速運動,速度大小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正確理解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運動快慢或運動方向的改變或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改變,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題方法點撥】理解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運動快慢或運動方向的改變或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都改變13.慣性的概念【知識點的認識】(1)慣性的定義: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叫做慣性。(2)慣性的特點①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無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②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慣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命題方向】考查慣性的概念以及慣性現象。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緊的氣球,管中裝有適量水,處于豎直靜止狀態(圖甲);手握玻璃管突然向某一方向運動時,氣球突然變大(圖乙)。下列對該現象的判斷,正確的是()A.玻璃管是突然向上運動的B.玻璃管是突然向下運動的C.該現象的產生是由于水具有慣性D.該現象的產生是由于玻璃管具有慣性分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據此分析即可解答。解析:解:由于水具有慣性,當手握玻璃管突然向上運動時,玻璃管上升,水保持靜止,流入氣球,使得氣球突然變大。故AC正確、BD錯誤。故選:A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慣性現象的理解,解釋慣性現象時的步驟:①確定研究對象,闡明其原來的運動狀態;②說明哪個物體或物體的哪一部分運動狀態改變了;③說明哪個物體或物體的哪一部分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④說明結論。【解題方法點撥】理解慣性的概念以及慣性的生活現象。14.慣性與力的區別【知識點的認識】①物理意義不同;慣性是指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而力是指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始終具有這種性質,它與外界條件無關;力則只有物體與物體發生相互作用時才有,離開了物體就無所謂力.②構成的要素不同: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和作用點,而大小也沒有具體數值,無單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要素構成,它的大小有具體的數值,單位是牛.③慣性是保持物體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力作用則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命題方向】考查慣性與力的區別,常考選擇辨析。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B.兩個互不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C.兩個力大小相同,產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D.足球離開腳后繼續向前運動,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兩個互不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3)力的三要素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4)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解析:解: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故A正確;B、兩個互不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故B正確;C、兩個力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點和方向不同,產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C正確;D、慣性是物體的性質,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力的作用效果、力與運動的關系等的理解與應用,有一定綜合性。【解題方法點撥】慣性是物體的性質,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所以,用“受到慣性、防止慣性、慣性作用、慣性力”描述慣性問題是錯誤的15.慣性的普遍性【知識點的認識】(1)慣性的定義: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叫做慣性。(2)慣性的特點①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無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②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慣性的,它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命題方向】考查慣性的概念以及慣性現象。例: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在靜止時具沒有慣性B.物體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時才有慣性C.物體運動時才有慣性D.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分析:一切物體都有慣性。這個結論是題的核心。解析:解:有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知識可知: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性質。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故知ABC錯。故選:D。點評:要明確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性質。【解題方法點撥】“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16.慣性大小的影響因素【知識點的認識】同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命題方向】考查對慣性現象的分析和慣性大小影響因素的認識。例:看到如圖的漫畫,小明想:為什么容易阻止鼠的運動,卻難以阻止牛的運動呢?對比,他提出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這些看法中正確的是()A.鼠的慣性小,因為它的速度慢B.鼠沒有慣性,因為它的質量小C.牛的慣性大,因為它的速度大D.牛的慣性大,因為它的質量大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解析:解: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其運動狀態越難改變,因此,我們容易阻止鼠的運動,卻難以阻止牛的運動,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慣性現象的分析和慣性大小影響因素的認識,屬基礎題。【解題方法點撥】掌握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是質量,與運動狀態無關。17.慣性的利用【知識點的認識】慣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但并不是“產生”慣性或“消滅”慣性。【命題方向】考查生活中的利用慣性的現象。例:下列運動場景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A.舉重運動員用力將杠鈴舉起B.田徑運動員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C.標槍運動員投擲前向前助跑D.百米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刻停下來分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有時是有利的,有時是有害的。解答此題時要注意抓住“利用慣性‘有利’的一面”,注意將它與慣性帶來的危害和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等區別開來。解析:解:A、舉重運動員用力將杠鈴舉起,是克服重力做功,故A錯誤;B、田徑運動員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是力的相互作用,故B錯誤;C、標槍運動員攜帶標槍助跑是使標槍獲得較大的速度,利用標槍的慣性來取得較好的成績,故C正確;D、跑步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不是利用慣性,故D錯誤;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慣性現象,我們要能夠根據我們所學的慣性知識解釋我們生活中的慣性現象。【解題方法點撥】慣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和防治1.紙飛機離開手以后,還會繼續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整復習節奏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全面覆蓋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內容 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壓力管理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實戰技巧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思維訓練試題及答案
- 證券法考期末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業必考題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研究中的技術創新與發展及試題及答案
- 解析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高難度題目試題及答案
- 策略指導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第九章 大型活動知識產權保護
- 2024年新課標培訓2022年小學英語新課標學習培訓課件
- 煤礦反三違認定培訓課件
- 2024年安全標志標識標準圖冊
- 航空航天知識講座學習課件
- 浙江省嘉興市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應急管理概論教學課件
- 7《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編版
- (新)100篇初中生語文閱讀題(含答案)匯編
- 艾梅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80題)
- DLT 1053-2017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