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腔穿刺術【重要作用】①取胸腔積液進行一般性狀檢測、化學檢測、顯微鏡監測和細菌學檢測,明確積液的性質,尋找引起積液的病因;②抽出胸膜腔的積液和積氣,減輕液體和氣體對肺組織的壓迫,使肺組織復張,緩和病人的呼吸困難等癥狀;③抽吸胸膜腔的膿液,進行胸腔沖洗,治療膿胸;④胸膜腔給藥,可胸腔注人抗生素或者抗癌藥物。【適應癥】1、診斷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積液,可作診斷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養、細胞學和生化學檢查以明確病因,并可檢查肺部狀況。2、治療性:通過抽液、抽氣或胸腔減壓治療單側或雙側胸腔大量積液、積氣產生的壓迫、呼吸困難等癥狀;向胸腔內注射藥物(抗腫瘤藥或增進胸膜粘連藥物等)。【禁忌癥】1﹒體質衰弱、病情危重難以耐受穿刺術者。2.對麻醉藥過敏。3﹒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出血傾向,患者在未糾正前不適宜穿刺。4﹒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5﹒疑為胸腔包蟲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擴散,不適宜穿刺。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術前準備】1.理解、熟悉病人病情。2.與病人家眷談話,交代檢查目的、大體過程、也許出現的并發癥等,并簽字。3.器械準備:胸腔穿刺包、無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膚消毒劑、麻醉藥、無菌棉球、手套、洞巾、注射器、紗布及膠布。操作環節【體位】患者取坐位面向背椅,兩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患者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舉抱于枕部。【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胸液較多時一般常取肩胛線或腋後線第7-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或超聲檢查確定,穿刺點用蘸甲紫(龍膽紫)的棉簽或其他標識筆在皮膚上標識。【穿刺環節】(1)常規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進行消毒,直徑15厘米左右,兩次。(2)打開一次性使用胸腔穿刺包,戴無菌手套,覆蓋消毒洞巾,檢查胸腔穿刺包內物品,注意胸穿針與抽液用注射器連接後檢查與否暢通,同步檢查與否有漏氣狀況。(3)助手協助檢查并打開2%利多卡因安瓶,術者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在穿刺部位由表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侵潤麻醉。如穿刺點為肩胛線或腋後線,肋間沿下位肋骨上緣進麻醉針,如穿刺點位腋中線或腋前線則取兩肋之間進針。(4)將胸穿針與抽液用注射器連接,并關閉兩者之間的開關保證閉合緊密不漏氣。術者以一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另一只手持穿刺針沿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御感突感消失時,打開開關使其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鉗(或胸穿包的備用鉗)協助固定穿刺針,以防刺入過深損傷肺組織。注射器抽滿後,關閉開關(有的胸穿包內抽液用注射器前端為單向活瓣設計,也可以不關閉開關,視詳細狀況而定)排出液體至引流袋內,記數抽液量。(5)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局部消毒,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半晌,用膠布固定。【術後】1.術後囑病人臥位或半臥位休息半小時,測血壓并觀測有無病情變化。2.根據臨床需要填寫檢查單,分送標本。3.清潔器械及操作場所。4.做好穿刺記錄。【注意事項】1.操作前應向患者闡明穿刺目的,消除顧慮,同步簽好知情同意書;對精神緊張者,可于術前半小時給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鎮靜止痛。2.操作中應親密觀測患者的反應,如有患者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暈厥等胸膜過敏反應;或出現持續性咳嗽、氣短、咳泡沫痰等現象時,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0.5ml,或進行其他對癥處理。3.一次抽液不應過多、過快。診斷性抽液,50-100ml即可。減壓抽液,初次不超過600ml,後來每次不超過1000ml。如為膿胸,每次盡量抽盡,疑有化膿性感染時,助手用無菌試管留取標本,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檢查瘤細胞,至少需要100ml,并應立即送檢,以免細胞自溶。4.嚴格無菌操作,操作中要一直保持胸膜負壓,防止空氣進入胸腔。5.應防止在第9肋間如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損傷腹腔臟器。6.操作前、後測量患者生命體征,操作後囑患者臥位休息30分鐘。7.對于惡性胸腔積液,可注射抗腫瘤藥物或硬化劑誘發化學性胸膜炎,促使臟層與壁層胸膜粘連,閉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積聚。詳細操作:于抽液500-1200ml後,將藥物(如米諾環素500mg)加生理鹽水20-30稀釋後注入。推入藥物後回抽胸液,再推入,反復2-3次後,囑病人臥床2-4小時,并不停變換體位,使藥物在胸腔內均勻涂布。如注入之藥物刺激性強,可致胸痛,應在藥物前給強痛定或哌替啶等鎮痛劑。腹腔穿刺術【適應證】1.診斷未明的腹部損傷、腹腔積液,可作診斷性穿刺。2.大量腹腔積液致腹部脹痛或呼吸困難時,可穿刺放液以緩和癥狀。3.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腫瘤、結核等可以腹腔給藥治療。【禁忌證】1.絕對禁忌證昏迷、休克及嚴重電解質紊亂者。2.相對禁忌證(1)有明顯出血傾向者,如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20xinr="">2.0)。對嚴重血小板減少癥患者行腹腔穿刺術前,需輸注血小板;對凝血功能嚴重異常者需輸新鮮冷凍血漿,上述指標糾正後方可行腹腔穿刺術。(2)有肝性腦病先兆者。(3)妊娠者。(4)尿潴留,未行導尿者。(5)嚴重腸管擴張者,如腸麻痹。(6)腹壁蜂窩織炎患者。(7)腹腔內廣泛粘連者。【術前準備】1.理解、熟悉病人病情。2.與病人及家眷談話,交代檢查目的、大體過程、也許出現的并發癥等,并簽字。3.術前囑患者排尿以防穿刺損傷膀胱。4.器械準備腹腔穿刺包、消毒劑、麻醉劑、無菌棉簽、手套、洞巾、注射器、紗布以及膠布。5.操作者熟悉操作環節,戴口罩、帽子。【操作環節】1.根據病情和需要可取平臥位、半臥位或稍左側臥位,并盡量使病人舒適,以便能耐受較長手術時間。2.選擇合適的穿刺點①左下腹部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②側臥位穿刺點在臍水平線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交叉處較為安全,常用于診斷性穿刺;③臍與恥骨聯合連線的中點上方.0cm,稍偏左或偏右1.0~1.5cm處,無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④少數積液或包裹性積液,可在B超引導下定位穿刺。3.戴無菌手套,穿刺部位常規消毒及蓋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至腹膜壁層做局部麻醉。4.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然後傾斜45°~60°進1~2cm後再垂直刺于腹膜層,待感針峰抵御感忽然消失時,表達針頭已穿過腹膜壁層即可抽取腹水,并將抽出液放入試管中送檢。作診斷性穿刺時,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針及合適針頭進行。大量放液時,可用8號或9號針頭,并在針座接一橡皮管,再夾輸液夾子以調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以備測量和化驗檢查。重要放液不適宜過多過快,肝硬化患者一般一次不適宜超過3000ml。【術後處理】1.術後囑病人平臥休息1~2h,防止朝穿刺側臥位。測血壓并觀測病情有無變化。2.根據臨床需要填寫檢查單,分送標本。3.清潔器械及操作場所。4.做好穿刺記錄。【注意事項】1.術中應隨時問詢病人有無頭暈、惡心、心悸等癥狀,并親密觀測病人呼吸、脈搏及面色等,若有異常應停止操作,并作合適處理。2.放液後應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再用膠布固定。大量放液後應束以多頭腹帶,以防腹壓驟降,內臟血管擴張引起休克。3.對大量腹水病人,為防止漏出,可斜行進針,皮下行駛1~2cm後再進入腹腔。術後囑病人平臥,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若有漏出,可用蝶形膠布或火棉膠粘貼。骨髓穿刺術骨髓穿刺術(bonemarrowpuncture)是采用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種方面。合用于多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可作骨髓培養,骨髓涂片找寄生蟲等。【適應癥】1.多種原因所致的貧血和各類型的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性骨髓瘤、轉移瘤、骨髓發育異常綜合征、骨髓纖維化、惡性組織細胞病等。2.某些寄生蟲病,如瘧疾、黑熱病等可檢測寄生蟲。3.長期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檢查,以明確診斷。4.骨髓穿刺又可觀測某些疾病的療效。【術前準備】1.理解、熟悉病人病情。2.與病人及家眷談話,交代檢查目的、檢查過程及也許發生狀況,并簽字。3.器械準備:無菌骨髓穿刺包、75%酒精、2%碘酒或磺伏、2%利多卡因、治療盤、無菌棉簽、手套、洞巾、注射器、紗布以及膠布。4.操作者熟悉操作環節,戴口罩、帽子。【穿刺類型】1.髂嵴穿刺術2.脊椎棘突穿刺術3.胸骨穿刺術【操作措施】1.穿刺部位選擇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輕易固定,操作以便安全;②髂後上棘:位于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處骨髓含量豐富,當上述部位穿刺失敗時,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處骨質較薄,其後有心房及大血管,嚴防穿透發生危險,較少選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處,很少選用。2.體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時取仰臥位,前者還需用枕頭墊于背後,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後上棘穿刺時應取側臥位。腰椎棘突穿刺時取坐位或側臥位。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直至骨膜。4.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合適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合適放長,胸骨柄穿刺約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于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柄穿刺,穿刺針與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緩緩鉆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達已進入骨髓腔。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將內栓退出1cm,拔出針芯,接上注射器,用合適力度緩慢抽吸,可見少許紅色骨髓液進入注射器內,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為宜,取下注射器,將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張,送檢細胞形態學及細胞化學染色檢查。6.如需作骨髓培養,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養液內。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也許是針腔被皮膚、皮下組織或骨片填塞,也也許是進針太深或太淺,針尖未在髓腔內,此時應重新插上針芯,稍加旋轉或再鉆入少許或再退出少許,拔出針芯,如見針芯上帶有血跡,再行抽吸可望獲得骨髓液。8.抽吸完畢,插入針芯,輕微轉動拔出穿刺針,隨將消毒紗布蓋在針孔上,稍加按壓,用膠布加壓固定。【注意事項】1.穿刺針進入骨質後防止擺動過大,以免折斷。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進針,不可用力過猛,以防穿透內側骨板。3.抽吸骨髓液時,逐漸加大負壓,作細胞形態學檢查時,抽吸量不適宜過多,否則使骨髓液稀釋,但也不適宜過少。4.骨髓液抽取後應立即涂片。5.多次干抽時應進行骨髓活檢。6.注射器與穿刺針必須干燥,以免發生溶血。7.術前應作出、凝血時間、血小板等檢查。【術後處理】1.術後應囑病人靜臥休息,同步做好標識并送檢骨髓片,清潔穿刺場所,做好穿刺記錄。2.抽取骨髓和涂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步作周圍血涂片,以作對照。術後護理【禁忌證】骨髓穿刺的絕對禁忌證少見,碰到下列狀況要注意:1.嚴重出血的血友病禁忌做骨髓穿刺。有出血傾向或凝血時間明顯延長者不適宜做骨髓穿刺,但為明確診斷疾病也可做,穿刺後必須局部壓迫止血5~10分鐘。2.晚期妊娠的婦女慎做骨髓穿刺,小兒及不合作者不適宜做胸骨穿刺。腰椎穿刺術腰椎穿刺術(lumbarpuncture)是神經科臨床常用的檢查措施之一,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價值、簡便易行,操作也較為安全;但如適應癥掌握不妥,輕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員安全。【適應癥】1.中樞神經系統炎癥性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包括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霉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等。2.腦血管意外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包括腦溢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等。3.腫瘤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用于診斷腦膜白血病,并通過腰椎穿刺鞘內注射化療藥物治療腦膜白血病。4.測定顱內壓力和理解蛛網膜下腔與否阻塞等。5.椎管內給藥。【禁忌癥】1.可疑顱高壓、腦疝。2.可疑顱內占位病變。3.休克等危重病人。4.穿刺部位有炎癥。5.有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如血友病患者等。【穿刺措施】一般取彎腰側臥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為主)椎間隙穿刺。局部常規消毒及麻醉後,戴橡皮手套,用20號穿刺針(小兒用21-22號)沿棘突方向緩慢刺入,進針過程中針尖碰到骨時,應將針退至皮下待糾正角度後再進行穿刺。成人進針約4-6cm(小兒約3-4cm)時,即可穿破硬脊膜而達蛛網膜下腔,抽出針芯流出腦脊液,測壓和緩慢放液後(不超過2-3ml),再放入針芯拔出穿刺針。穿刺點稍加壓止血,敷以消毒紗布并用膠布固定。術後平臥4-6小時。若初壓超過2.94kPa(300mm水柱)時則不適宜放液,僅取測壓管內的腦脊液送細胞計數及蛋白定量即可。1.囑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另一手挽住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後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2.確定穿刺點,以髂嵴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3.常規消毒皮膚後戴無菌手套與蓋洞貼,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逐層作局部浸潤麻醉。4.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成人進針深度約為4-6cm,小朋友則為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可感到阻力忽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導致腦疝),即可見腦脊液流出。5.在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試驗。即在測定初壓後,由助手先壓迫一側
靜脈約10s,然後再壓另一側,最終同步按壓雙側頸靜脈;正常時壓迫頸靜脈後,腦脊液壓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壓迫後10-20s,迅速降至本來水平,稱為梗阻試驗陰性,示蛛網膜下腔暢通。若壓迫頸靜脈後,不能使腦脊液壓力升高,則為梗阻試驗陽性,示蛛網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壓後壓力緩慢上升,放松後又緩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顱內壓增高者,禁作此試驗。6.撤去測壓管,搜集腦脊液2-5ml送檢;如需作培養時,應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7.術畢,將針芯插入後一起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用膠布固定。8.術後患者去枕俯臥(如有困難則平臥)4-6h,以免引起術後低顱壓頭痛。【并發癥防治】1.低顱壓綜合癥:指側臥位腦脊液壓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如下,較為常見。多因穿刺針過粗,穿刺技術不純熟或術後起床過早,使腦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停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後頭痛明顯加劇,嚴重者伴有惡心嘔吐或眩暈、昏厥、平臥或頭低位時頭痛等即可減輕或緩和。少數尚可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癥狀、腦膜刺激征等,約持續一至數曰。故應使用細針穿刺,術後去枕平臥(最佳俯臥)4-6小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中學小學家長會130
- 初中數學期中提升訓練+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1《開開心心上學去》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2
- 傣族民間舞動作組合
- 幼兒聲勢律動《外婆的澎湖灣》
- 酒店管理培訓項目合作開發合同
- 2025標準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協議
- 2025年住宅裝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項目技術咨詢合同范本匯編
- 2025版合同范例匯編
- 三年級下冊《春天的歌》作業設計
- 2024輸送機械檢查與維護規范第1部分帶式輸送機
- 勞務班組施工合同范本(2024版)
- 個人代持協議書
- 人音版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 肺栓塞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 JBT 7387-2014 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電動控制閥
- (完整版)第19章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 北京市海淀區2024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附答案)
- 多傳感器數據融合1
- 2024年河南省水務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