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凝血機制匯報人:XXX日期:2024.11.08
醫學檢驗科01凝血機制02目錄CONTENTS凝血常規檢測項目01PART.01凝血機制血液由流動狀態變為凝膠狀態稱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按一定順序激活,最終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過程。凝血抗凝
血管壁
血小板
凝血系統
纖溶系統正常出凝血狀態010203凝血酶形成。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纖維蛋白形成。凝血酶將纖維蛋白原肽A和肽B中水解后,轉變成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在FXIIIa作用下形成交聯、不溶的穩定的纖維蛋白,從而形成血凝塊。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即Ⅹa、因子Ⅴ、PF3與鈣離子組成復合物。
凝血的三個階段03內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徑所涉及凝血因子示意圖
凝血過程(瀑布學說)主要由三個途徑完成:內源性凝血途徑;外源性凝血途徑;共同性凝血途徑。1:內源性凝血途徑: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復合物形成的過程。其參加的凝血因子全部來自于血液(內源性)。臨床上常以凝血時間(CT)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測定來反映體內內源性凝血途徑的狀況。而且APTT對于內源性凝血因子(Ⅻ,Ⅷ,Ⅸ,Ⅺ)缺乏較CT敏感。2:外源性凝血途徑:是指從TF釋放到TF-FⅦa-Ca2+復合物形成的過程。其參與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來源于血液中(組織因子TF)。外源性凝血因子有Ⅲ,Ⅶ以及組織因子TF。臨床常用PT來評估外源性凝血途徑。3:共同凝血途徑:是指由FⅩ的激活到纖維蛋白形成的過程,它是內外源系統的共同凝血途徑。主要包含凝血酶的形成和纖維蛋白形成兩個階段。共同凝血因子主要有Ⅰ,Ⅱ,Ⅳ,Ⅴ,Ⅹ。凝血因子因子Ⅰ纖維蛋白原因子Ⅱ凝血酶原因子Ⅲ組織因子(分布全身組織)因子ⅣCa2+因子Ⅴ易變因子因子Ⅶ穩定因子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A
因子Ⅸ抗血友病球蛋白B因子ⅩStuart-Prower因子因子Ⅺ血漿凝血活酶前加速素因子Ⅻ接觸因子因子ⅩⅢ纖維蛋白穩定因子PK激肽釋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目前公認的凝血因子共14個,按羅馬字命名的有12個,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釋放酶原(PK);大多數由肝臟產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賴于Vitk,稱Vitk依賴因子;除組織因子(TF)外,都存在于血漿;除FIV(Ca2+)外,均為蛋白質;正常情況下,所有因子都處于無活性狀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初始階段,放大階段和延伸階段。
凝血機制新概念(細胞學說)內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新概念的凝血認為兩者凝血過程是沿著同一個過程進行的起始相擴增相傳播相Ⅶ
因子是關鍵的始動因子內外源兩者之間相互交叉凝血機制02PART.02凝血功能檢測項目常用篩選試驗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Fg);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D二聚體檢測(DD);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時間(PT)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篩選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監測指標,還可作為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的檢測。正常參考值:0.9-13秒,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有診斷意義。延長●廣泛而嚴重的肝臟實質性損傷,如急性重癥肝炎及肝硬化。●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減少及纖維蛋白原的缺乏。●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原發性纖溶亢進、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劑、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劑。縮短●DIC早期呈高凝狀態。●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它血栓前狀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損傷等)。●口服避孕藥。●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INR是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與正常對照凝血酶原時間之比的ISI次方,(ISI:國際敏感度指數),臨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檢測指標之一,主要用于評估人體抗凝藥物的抗凝效果,以便及時發現凝血功能異常,進而調整治療方案。正常參考值:0.8-1.2。INR延長:見于口服抗凝劑、纖溶亢進、DIC、維生素K缺乏等。INR縮短:見于血液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等。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APTT)是檢測內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篩查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們相應的抑制物,同時,APTT也可用來檢測凝血因子Ⅻ、激肽釋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釋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徑主要是內源性凝血途徑,所以APTT成為監測普通肝素首選指標。正常參考值:23-37秒,超過正常對照10S以上有診斷意義。延長●凝血因子Ⅷ、Ⅺ、Ⅻ缺乏癥。●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Ⅸ)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嚴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及凝血因子V、X減少和纖維蛋白原缺乏: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疽、新生兒出血癥。●血循環中有抗凝藥物存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體等。●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縮短●凝血因子Ⅷ、Ⅹ活性增高。●血小板增多癥。●高凝狀態:如促凝物質進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況;DIC高凝期、不穩定性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腦梗塞等。●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和腎炎綜合癥,靜脈穿刺不順利混入組織液。血漿纖維蛋白原測定(Fg)Fg參考值:2-4g/L。Fg減少可見于: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原發性Fg減少、原發纖溶;DIC晚期(消耗過多);嚴重肝病。Fg增高可見于:高凝狀態如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癥、手術創傷、惡性腫瘤等;生理性增高可見于部分正常老人和妊娠晚期。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Time,TT)是反映血漿內纖維蛋白原水平及血漿中肝素樣物質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減少時TT縮短,否則延長。可用于肝素用量的監測。正常參考值:14-21秒,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有診斷意義。延長●肝素增多或類肝素抗凝物質存在(SLE、肝素、腎病)以及AT-Ⅲ顯著提高。●纖維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纖溶期)。●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機能障礙、纖維蛋白原分子異常等。縮短●高纖維蛋白血癥。●離子存在時或標本有微小凝結塊存在。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s,FDP)是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被血漿素分解后產生的降解產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體內纖溶活性的強度。FDP能抑制纖維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釋放。正常參考值:0-5mg/L。增高●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肌梗死、閉塞性腦血管病、深部靜脈血栓)、白血病化療誘導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尿毒癥、肝臟疾患或各種腫瘤。D二聚體檢測(DD)D-二聚體(D-Dimer)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是凝血和纖溶系統激活的重要標志物之一。正常參考值:0-0.55mg/L。增高●見于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繼發性纖溶亢進等疾病。●D-二聚體在原發性纖溶癥亢進則顯著增高,是二者鑒別的重要指標。●D-二聚體檢測還可用于溶栓藥物的治療監測指標。抗凝血酶Ⅲ(ATⅢ)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絲氨酸蛋白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ⅪⅫ)抑制物,是人體內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硒與免疫功能》課件
- 公文寫作與處理(第二版)
- 健身行業聯盟協議書
- 個人兼職代理協議書
- 圖文廣告合伙協議書
- 校服采購協議書模板
- 飛機引進協議書范文
- 電器買賣協議書范本
- 茶座股份投資協議書
- 鄰里和解協議書范本
- 多聯機施工組織方案
- 電子商務師中級題庫
- 2023年住宿服務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五至十年行業發展報告
- 汽車租賃公司應急救援預案
- 矯形器裝配工(四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關院落無線網絡(WiFi)覆蓋項目方案
- 砌石頭清包協議書
- 2024年廣西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QBT 5243-2018 手包行業標準
- 內科學課件:胰腺炎修改版
- 2024年河南省信陽市小升初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