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用法易錯點梳理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詞義理解要求:根據上下文,選出正確的詞義。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韓愈)A.傳授B.接受C.幫助D.請求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A.熱血B.紅色C.紀錄D.歷史事實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A.明亮B.潔凈C.淡定D.清靜4.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A.水波B.文字C.波紋D.波光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A.衣領B.衣服C.紅領巾D.帽子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A.腳步B.腳C.馬蹄D.腳踝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A.高B.大C.遠D.小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A.水深B.湯圓C.湯水D.汪倫9.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劉楨《贈從弟》)A.強烈B.慈祥C.溫柔D.和煦1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A.快樂B.悲傷C.憤怒D.悲觀二、文言文實詞詞性活用要求:根據句子中實詞的詞性,判斷其活用情況。1.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A.名詞作動詞B.形容詞作名詞C.動詞作名詞D.動詞作形容詞2.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形容詞作形容詞3.感君深恩,愿為箕帚。(《詩經·衛風·淇奧》)A.名詞作動詞B.形容詞作名詞C.動詞作名詞D.動詞作形容詞4.然后歸,求其所喪劍。(《莊子·逍遙游》)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執信《論詩》)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1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A.形容詞作名詞B.動詞作名詞C.名詞作動詞D.動詞作形容詞三、文言文實詞古今異義要求:根據句子中實詞的古今異義,選出正確解釋。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A.清澈B.清凈C.清高D.清醒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A.落葉B.落花C.落雨D.落雪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A.看月亮B.看星星C.看太陽D.看彩虹4.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雪》)A.腰帶B.腰部C.腰身D.腰帶扣5.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A.美麗的月亮B.明亮的月亮C.皎潔的月亮D.滿月的月亮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A.汗水B.汗珠C.汗衫D.汗液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A.長路B.遠路C.小路D.彎路8.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A.清澈B.清凈C.清高D.清醒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A.落葉B.落花C.落雨D.落雪10.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A.美麗的月亮B.明亮的月亮C.皎潔的月亮D.滿月的月亮四、文言文實詞一詞多義要求:根據句子中實詞的不同含義,選出正確解釋。1.項籍大怒,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A.用來B.然后C.以便D.因此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A.一起B.以……為老C.以……為幼D.以……為師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A.學習B.樂趣C.歡樂D.愉快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知道B.喜愛C.理解D.享受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A.修飾B.美麗C.優雅D.善良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知道B.喜愛C.理解D.享受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A.空洞B.迷惑C.危險D.混亂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史記·淮陰侯列傳》)A.水清B.人察C.魚游D.徒行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A.舊知識B.新知識C.教學經驗D.師傅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A.火熱B.灼燒C.光彩D.美麗五、文言文實詞通假字要求:根據句子中實詞的通假字,選出正確解釋。1.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A.值得B.可憐C.悲傷D.善良2.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韓愈《進學解》)A.點燃B.繼續學習C.堅持不懈D.持續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A.修飾B.美麗C.優雅D.善良4.胡馬窺江淮,越甲窺吳會。(杜甫《兵車行》)A.騎馬B.看望C.窺視D.窺探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A.熱血B.紅色C.紀錄D.歷史事實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A.長時間B.勇敢地C.破壞D.跨越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A.高B.大C.遠D.小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A.落葉B.落花C.落雨D.落雪9.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A.美麗的月亮B.明亮的月亮C.皎潔的月亮D.滿月的月亮1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A.快樂B.悲傷C.憤怒D.悲觀六、文言文實詞詞義辨析要求:根據句子中實詞的不同含義,選出正確解釋。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A.火熱B.灼燒C.光彩D.美麗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知道B.喜愛C.理解D.享受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A.學習B.樂趣C.歡樂D.愉快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史記·淮陰侯列傳》)A.水清B.人察C.魚游D.徒行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A.舊知識B.新知識C.教學經驗D.師傅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A.衣領B.衣服C.紅領巾D.帽子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A.高B.大C.遠D.小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A.水深B.湯圓C.湯水D.汪倫9.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劉楨《贈從弟》)A.強烈B.慈祥C.溫柔D.和煦1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A.快樂B.悲傷C.憤怒D.悲觀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實詞詞義理解1.A解析:根據“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知,師是傳授知識的人,故選A。2.C解析:根據“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丹心指的是赤誠的心,汗青指的是歷史,故選C。3.B解析:根據“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知,淡泊指的是清高,明志指的是明確志向,故選B。4.A解析:根據“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可知,光不度指的是光線無法穿透,故選A。5.A解析:根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知,子衿指的是衣領,故選A。6.A解析:根據“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可知,得意指的是心情舒暢,故選A。7.A解析:根據“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知,凌絕頂指的是登上最高峰,故選A。8.A解析:根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知,水深指的是水很深,故選A。9.A解析:根據“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可知,風聲指的是風的聲音,故選A。10.A解析:根據“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知,得意指的是心情舒暢,故選A。二、文言文實詞詞性活用1.A解析:根據“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可知,丹書帛是名詞作動詞,書寫,故選A。2.C解析:根據“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可知,馳是動詞作名詞,指的是馬的速度,故選C。3.A解析:根據“感君深恩,愿為箕帚”可知,箕帚是名詞作動詞,表示愿意做箕帚,故選A。4.B解析:根據“然后歸,求其所喪劍”可知,喪是動詞作名詞,指的是丟失的劍,故選B。5.A解析:根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知,風騷是名詞作動詞,指的是引領潮流,故選A。6.A解析:根據“滿招損,謙受益”可知,招是動詞作名詞,指的是招致,故選A。7.A解析:根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知,子衿是名詞作動詞,表示衣領,故選A。8.A解析:根據“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知,凌絕頂是名詞作動詞,指的是登上最高峰,故選A。9.A解析:根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可知,破浪是名詞作動詞,指的是破開波浪,故選A。10.A解析:根據“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知,得意是名詞作動詞,表示心情舒暢,故選A。三、文言文實詞古今異義1.A解析:根據“舉世皆濁我獨清”可知,清指的是清澈,故選A。2.B解析:根據“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知,紅指的是花,故選B。3.A解析:根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知,望指的是看,故選A。4.B解析:根據“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可知,嬌指的是美麗,故選B。5.D解析:根據“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汗青指的是歷史,故選D。6.A解析:根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知,修遠指的是長遠,故選A。7.D解析:根據“舉世皆濁我獨清”可知,清指的是清澈,故選D。8.A解析:根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知,修遠指的是長遠,故選A。9.B解析:根據“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知,紅指的是花,故選B。10.A解析:根據“千里共嬋娟”可知,嬋娟指的是月亮,故選A。四、文言文實詞一詞多義1.B解析:根據“項籍大怒,乃悉引兵渡河”可知,悉指的是全部,故選B。2.A解析:根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知,以及指的是和,故選A。3.B解析:根據“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知,說指的是愉快,故選B。4.B解析:根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可知,好指的是喜愛,故選B。5.B解析:根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好指的是喜愛,故選B。6.B解析:根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可知,好指的是喜愛,故選B。7.A解析:根據“學而不思則罔”可知,罔指的是迷惑,故選A。8.B解析:根據“水至清則無魚”可知,清指的是清澈,故選B。9.A解析:根據“溫故而知新”可知,故指的是舊知識,故選A。10.D解析:根據“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可知,華指的是花朵,故選D。五、文言文實詞通假字1.A解析:根據“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可知,炬指的是火把,故選A。2.B解析:根據“焚膏油以繼晷”可知,繼晷指的是繼續學習,故選B。3.B解析:根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逑指的是配偶,故選B。4.B解析:根據“胡馬窺江淮,越甲窺吳會”可知,窺指的是觀望,故選B。5.D解析:根據“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汗青指的是歷史,故選D。6.B解析:根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可知,濟指的是跨越,故選B。7.A解析:根據“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知,凌指的是登上,故選A。8.A解析:根據“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知,紅指的是花,故選A。9.A解析:根據“千里共嬋娟”可知,嬋娟指的是月亮,故選A。10.A解析:根據“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知,得意指的是心情舒暢,故選A。六、文言文實詞詞義辨析1.D解析:根據“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可知,華指的是花朵,故選D。2.B解析:根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可知,好指的是喜愛,故選B。3.B解析:根據“學而時習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