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_第1頁
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_第2頁
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_第3頁
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_第4頁
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系統架構設計師練習卷含答案1.用于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1)將整個過程看成是一個“信息集合”,并將組織的戰略目標轉變為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目標。(2)通過自上而下地識別企業目標、企業過程和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設計信息系統。【答括號1】A、關鍵成功因素法B、戰略目標集轉化法C、征費法D、零線預算法【正確答案】:B解析:

用于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戰略目標集轉化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和企業系統規劃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其它還有企業信息分析與集成技術(BIAIT)、產出/方法分析(E/MA)、投資回收法(ROI)、征費法、零線預算法、階石法等。用得最多的是前面三種。1.關鍵成功因素法(CSF)在現行系統中,總存在著多個變量影響系統目標的實現,其中若干個因素是關鍵的和主要的(即關鍵成功因素)。通過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識別,找出實現目標所需的關鍵信息集合,從而確定系統開發的優先次序。關鍵成功因素來自于組織的目標,通過組織的目標分解和關鍵成功因素識別、性能指標識別,一直到產生數據字典。識別關鍵成功因素,就是要識別聯系于組織目標的主要數據類型及其關系。不同的組織的關鍵成功因素不同,不同時期關鍵成功因素也不相同。當在一個時期內的關鍵成功因素解決后,新的識別關鍵成功因素又開始。關鍵成功因素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標的識別突出重點。由于經理們比較熟悉這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所確定的目標,因而經理們樂于努力去實現。該方法最有利于確定企業的管理目標。2.戰略目標集轉化法(SST)把整個戰略目標看成是一個“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標、戰略等組成,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過程即是把組織的戰略目標轉變成為管理信息系統的戰略目標的過程。戰略目標集轉化法從另一個角度識別管理目標,它反映了各種人的要求,而且給出了按這種要求的分層,然后轉化為信息系統目標的結構化方法。它能保證目標比較全面,疏漏較少,但它在突出重點方面不如關鍵成功因素法。3.企業系統規劃法(BSP)信息支持企業運行。通過自上而下地識別系統目標、企業過程和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設計信息系統。該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目標的實現,表達所有管理層次的要求,向企業提供一致性信息,對組織機構的變動具有適應性。企業系統規劃法雖然也首先強調目標,但它沒有明顯的目標導引過程。它通過識別企業“過程”引出了系統目標,企業目標到系統目標的轉化是通過企業過程/數據類等矩陣的分析得到的。2.面向消息中間件MOM的主要特點不包括()A、通信程序可在不同的時間運行B、程序與網絡復雜性相隔離C、程序與網絡不隔離D、對應用程序的結構沒有約束【正確答案】:C解析:

本題考查面向消息中間件MOM的主要特點。MOM是一種基于消息傳遞的中間件,其主要特點包括:通信程序可在不同的時間運行、程序與網絡復雜性相隔離、對應用程序的結構沒有約束等。選項C“程序與網絡不隔離”與MOM的特點不符,故為本題答案。3.給定關系模式R(U,F),其中:屬性集U={A1,A2,A3,A4,A5,A6},函數依賴集F={A1→A2,A1→A3,A3→A4,A1A5→A6}。關系模式R的候選碼為()A1A3B、A1A4C、A1A5D、A1A6【正確答案】:C解析:

先求候選碼:關系模式碼的確定,設關系模式R<U,F>1.首先應該找出F中所有的決定因素,即找出出現在函數依賴規則中“→”左邊的所有屬性,組成集合U1.2.再從U1中找出一個屬性或屬性組K,運用Armstrong公理系統及推論,使得K→U,而K的真子集K'→U不成立,這樣就得到了關系模式R的一個候選碼,找遍U1屬性的所有組合。重復此步驟,最終得到關系模式R的所有候選碼。4.某文件管理系統在磁盤上建立了位示圖(bitmap),記錄磁盤的使用情況。若磁盤上物理塊的編號依次為:0、1、2、;系統中的字長為32位,位示圖中字的編號依次為:0、1、2、..,每個字中的一個二進制位對應文件存儲器上的一個物理塊,取值0和1分別表示物理塊是空閑或占用。假設操作系統將2053號物理塊分配給某文件,那么該物理塊的使用情況在位示圖中編號為()的字中描述,系統應該將(請作答此空)A、該字的31號位置“0”B、該字的31號位置“1”C、該字的5號位置“0”D、該字的5號位置“1”【正確答案】:D解析:

2053/32=64.156,屬于第65個字。題干問的是編號,編號64的是第65個字。5.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COM接口可通過(單)接口繼承從其他COM接口中派生。B、COM支持系統注冊器,它類似CORBA存儲器。COM的接口繼承與其支持的多態無關。D、即使公布了,COM接口和它的規范也可以以某種特定的形式改變。【正確答案】:D解析:

本體考察的是和COM相關連的內容的理解。一旦公布,COM接口和其他的規范不允許以任何形式改變,既解決了語法問題,也解決了弱基類問題。6.以下關于敏捷方法的敘述中,()是不正確的。A、敏捷型方法的思考角度是"面向開發過程"的B、極限編程是著名的敏捷開發方法C、敏捷型方法是"適應性"而非"預設性"D、敏捷開發方法是迭代增量式的開發方法【正確答案】:A解析:

敏捷方法是面向對象的,而非面向過程。7.“4+1”視圖主要用于描述系統邏輯架構,最早由PhilippeKruchten于1995年提出。其中(4)視圖用于描述對象模型,并說明系統應該為用戶提供哪些服務。當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描述對象模型時,通常使用(5)表達類的內部屬性和行為,以及類集合之間的交互關系;采用(6)定義對象的內部行為。【回答括號6】A、對象圖B、活動圖C、狀態圖D、類圖【正確答案】:C解析:

“4+1”視圖是對邏輯架構進行描述,最早由PhilippeKruchten提出,他在1995年的IEEESoftware上發表了題為The4+1ViewModelofArchitecture的論文,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并最終被RUP采納,現在已經成為架構設計的結構標準。“4+1”視圖主要包括:①邏輯視圖(LogicalView),設計的對象模型(使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時)。②過程視圖(ProcessView),捕捉設計的并發和同步特征。③物理視圖(PhysicalView),描述了軟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④開發視圖(DevelopmentView),描述了在開發環境中軟件的靜態組織結構。⑤架構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種決定,可以圍繞著這四個視圖來組織,然后由一些用例(UseCases)或場景(Scenarios)來說明,從而形成了第五個視圖。當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描述對象模型時,通常使用類圖表達類的內部屬性和行為,以及類集合之間的交互關系;采用狀態圖定義對象的內部行為。8.()不是對Web服務器進行性能評估的主要指標。A、丟包率B、最大并發連接數C、響應延遲D、吞吐量【正確答案】:A解析:

第8題,在WEB服務器的測試中,反映其性能的指標主要有:最大并發連接數、響應延遲和吞吐量。9.計算機采用分級存儲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A、解決主存容量不足的問題B、提高存儲器讀寫可靠性C、提高外設訪問效率D、解決存儲的容量、價格和速度之間的矛盾【正確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接近CPU的存儲器容量更小、速度更快、成本更高,輔存容量大、速度慢,價格低。采用分級存儲體系的目的是解決存儲的容量、價格和速度之間的矛盾。10.某軟件公司欲開發一個繪圖軟件,要求使用不同的繪圖程序繪制不同的圖形。在明確用戶需求后,該公司的架構師決定采用Bridge模式實現該軟件,并設計UML類圖如下圖所示。圖中與Bridge模式中的“Abstraction”角色相對應的類是(6),與“Implementor”角色相對應的類是(7)。【回答括號6】

A、ShapeB、DrawingC、RectangleD、V2Drawing【正確答案】:A解析:

橋接模式將抽象部分與它的實現部分分離,使它們都可以獨立地變化。它是一種對象結構型模式,又稱為柄體(HandleandBody)模式或接口(Interface)模式。橋接模式類似于多重繼承方案,但是多重繼承方案往往違背了類的單一職責原則,其復用性比較差,橋接模式是比多重繼承方案更好的解決方法。·Abstraction定義抽象類的接口;維護一個指向Implementor類型對象的指針。·RefinedAbstraction擴充由Abstraction定義的接口。·Implementor定義實現類的接口,該接口不一定要與Abstraction的接口完全一致;事實上這兩個接口可以完全不同。一般來說,Implementor接口僅提供基本操作,而Abstraction則定義了基于這些基本操作的較高層次的操作。·ConcreteImplementor實現Implementor接口并定義它的具體實現。圖中與Bridge模式中的“Abstraction”角色相對應的類是Shape,與“Implementor”角色相對應的類是Drawing。11.在UML提供的系統視圖中,(2)是邏輯視圖的一次執行實例,描述了并發與同步結構;(3)是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回答括號2]A、進程視圖B、實現視圖C、部署視圖D、用例視圖【正確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對UML系統視圖中邏輯視圖的理解。根據題干中的描述,(2)是邏輯視圖的一次執行實例,描述了并發與同步結構,因此可以排除選項C和D。實現視圖主要描述軟件系統的實現細節,不涉及并發與同步結構,因此也可以排除選項B。最終答案為A,進程視圖描述了系統中的進程、線程、任務等并發執行的實體以及它們之間的同步關系。12.使用ping命令可以進行網絡檢測,在進行一系列檢測時,按照由近及遠原則,首先執行的是()。A、ping默認網關B、ping本地IPC、pingD、ping遠程主機【正確答案】:C解析:

檢查錯誤時,使用由近及遠的原則意味著先要確認本機協議棧有沒有問題,所以可以用ping來檢查本機TCP/IP協議棧,能PING通,說明本機協議棧無問題。13.其公司承接了一個開發家用空調自動周溫器的任務,調溫器測量外部空氣溫度,根據設定的期望溫度控制空調的開關。根據該需求,公司應采用()架構風格最為合適A、解釋器B、過程控制C、分層D、管道過濾囂【正確答案】: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架構風格與架構設計策略。根據題目描述,調溫器需要實時獲取外界的溫度信息,并與用戶定義的溫度進行比較并做出動作。根據該系統的應用領域和實際需求,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典型的過程控制架構風格的應用場景。14.一般來說,架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層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一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表現層主要采用(請作答此空)結構來實現,其中的()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主要負責將業務數據存儲在文件、數據庫等持久化存儲介質中。A、MVCB、springC、AOPD、Hibernate【正確答案】:A解析:

一般來說,架構可以分為表現層、中間層和持久層三個層次。(1)表現層。表現層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一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表現層主要采用MVC結構來實現。控制器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模型根據用戶請求調用中間層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視圖來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用戶。(2)中間層。中間層主要包括業務邏輯層組件、業務邏輯層工作流、業務邏輯層實體和業務邏輯層框架四個方面。業務邏輯層組件分為接口和實現類兩個部分,接口用于定義業務邏輯組件,定義業務邏輯組件必須實現的方法。通常按模塊來設計業務邏輯組件,每個模塊設計為一個業務邏輯組件,并且每個業務邏輯組件以多個DAO組件作為基礎,從而實現對外提供系統的業務邏輯服務。業務邏輯層工作流能夠實現在多個參與者之間按照某種預定義的規則傳遞文檔、信息或任務的過程自動進行,從而實現某個預期的業務目標,或者促進此目標的實現。業務邏輯層實體提供對業務數據及相關功能的狀態編程訪問,業務邏輯層實體數據可以使用具有復雜架構的數據來構建,這種數據通常來自數據庫中的多個相關表。業務邏輯層實體數據可以作為業務過程的部分I/O參數傳遞,業務邏輯層的實體是可序列化的,以保持它們的當前狀態。業務邏輯層是實現系統功能的核心組件,采用容器的形式,便于系統功能的開發、代碼重用和管理。(3)持久層。持久層主要負責數據的持久化存儲,主要負責將業務數據存儲在文件、數據庫等持久化存儲介質中。持久層的主要功能是為業務邏輯提供透明的數據訪問、持久化、加載等能力。15.基于架構的軟件開發(ArchitectureBasedSoftwareDevelopment,ABSD.強調由商業、質量和功能需求的組合驅動軟件架構設計。它強調采用(11)來描述軟件架構,采用(12)來描述需求。【回答括號11】A、類圖和序列圖B、視角與視圖C、構件和類圖D、構件與功能【正確答案】:B解析:

根據定義,基于軟件架構的開發(ArchitectureBasedSoftwareDevelopment,ABSD)強調由商業、質量和功能需求的組合驅動軟件架構設計。它強調采用視角和視圖來描述軟件架構,采用用例和質量屬性場景來描述需求。16.通常可以將計算機系統中執行一條指令的過程分為取指令,分析和執行指令3步。若取指令時間為4Δt,分析時間為2Δt。執行時間為3Δt,按順序方式從頭到尾執行完600條指令所需時間為()Δt;若按照執行第i條,分析第i+1條,讀取第i+2條重疊的流水線方式執行指令,則從頭到尾執行完600條指令所需時間為(請作答此空)Δt。A、2400B、2405C、3000D、3009【正確答案】:B解析:

按順序方式需要執行完一條執行之后再執行下一條指令,執行1條執行所需的時間為4Δt+2Δt+3Δt=9Δt,執行600條指令所需的時間為9Δt×600=5400Δt。若采用流水線方式,則處理過程如下圖所示,執行完600條執行所需要的時間為4Δt×600+2Δt+3Δt=2405Δt。17.微內核的操作系統(OS)結構如下圖所示,圖中①和②分別工作在(請作答此空)方式下,與傳統的OS結構模式相比,采用微內核的OS結構模式的優點是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可擴充性,()。

A、核心態和用戶態B、用戶態和核心態C、用戶態和用戶態D、核心態和核心態【正確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操作系統(OS)結構方面的基本知識。試題第一,第二空的正確答案分別是B和A、因為為了提高操作系統的正確性、"靈活性"、易維護性和可擴充性,在進行現代操作系統結構設計時,大多采用基于客戶/服務器模式的微內核結構,將操作系統劃分為兩大部分:微內核和多個服務器.在微內核操作系統中,內核是指精心設計的、能實現現代OS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的部分,工作在核心態,而他品分工作在用戶態。如下圖所示

微內核并非是一個完整的OS,而只是操作系統中最基本的部分,它通常用于;①實現與硬件緊密相關的處理:②實現—些較基本的功能;⑨負責客戶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它們只是為構建通用0S提供一個重要基礎,這樣就可以確保把操作系統內核做得很小18.某單位為了建設健全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檔案,擬開發一套公路橋梁在線管理系統。該系統要求正常負載情況下,系統必須在0.5秒內對用戶的查詢請求進行響應,這屬于質量特性的();網絡失效后,系統需要在10秒內發現錯誤并啟用備用系統,這屬于質量特性的();更改系統的Web界面接口必須在4人周內完成,這屬于質量特性的(請作答此空);如果"養護報告生成"業務邏輯的描述尚未達成共識,可能導致部分業務功能模塊規則的矛盾,影響系統的可修改性,這屬于系統的();更改系統加密的級別將對安全性和性能產生影響,這屬于系統的();對查詢請求處理時間的要求將影響系統的數據傳輸協議和處理過程的設計,這屬于系統的()。A、可用性B、可修改性C、可靠性D、安全性【正確答案】:B解析:

性能是指系統的響應能力,即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對某個時間做出響應。可用性是指系統兩次故障之間系統正常運行的比例。當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時出現在選項中的時候,我們通常選擇可用性。可修改性是指較高的性價比對系統進行變更的能力。敏感點是指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質量屬性,一個或多個系統組件所具有的特性。權衡點是指影響多個質量屬性的特性,是多個質量屬性的敏感點。風險點不以標準術語出現,它指某些做法有一些隱患可能導致一些問題。非風險點是指某些做法是可行的、可接受的。19.在Linux系統中,一般用()命令來測試另一臺主機是否可達。A、pingB、ifconfigC、netstatD、uname【正確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網絡相關的命令。其中,ping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另一臺主機是否可達;ifconfig命令—般在引導時運行,以配置主機上的每個接□;netstat命令提供系統上的接□信息;uname打印系統信息。20.面向對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頂層架構圖、用例與用例圖和(13)構成:設計模型則包含以(14)表示的軟件體系機構圖、以交互圖表示的用例實現圖、完整精確的類圖、描述復雜對象的(15)和用以描述流程化處理過程的活動圖等。【回答括號15】A、序列圖B、協作圖C、流程圖D、狀態圖【正確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面向對象的分析模型和設計模型的內容。面向對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頂層架構圖、用例與用例圖和設計模型主要包含軟件體系機構圖、用例實現圖、類圖、活動圖等。其中,描述復雜對象的是狀態圖,而序列圖和協作圖主要用于描述對象之間的交互,流程圖主要用于描述流程化處理過程。因此,本題答案為D。21.對于雙機容錯技術的表述不恰當的是()A、雙機互備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對服務器的性能要求比較高B、雙機互備模式會造成資源浪費C、雙機雙工模式是集群技術的一種D、雙機熱備模式中的備用系統長期處于后備的狀態【正確答案】:B解析:

雙機容錯技術是指在兩臺服務器之間建立冗余關系,以保證在一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時,另一臺服務器可以接管其工作,從而保證系統的可用性和穩定性。根據題目,選項A、C、D都是正確的表述,而選項B不恰當,因為雙機互備模式并不會造成資源浪費,相反,它可以充分利用兩臺服務器的資源,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答案為B。22.以下關于IPv6的論述中,正確的是()。A、IPv6數據包的首部比IPv4復雜B、IPv6的地址分為單播、廣播和任意播3種C、IPv6的地址長度為128比特D、每個主機擁有唯一的IPv6地址【正確答案】:C解析:

IPv4的頭部比IPv6復雜。IPv6尋址模式分為三種,即單播地址、組播地址和泛播地址。通常一臺IPv6主機有多個IPv6地址,即使該主機只有一個單接口。一臺IPv6主機可以同時擁有以下幾種單點傳送地址:每個接口的鏈路本地地址;每個接口的單播地址(可以是一個站點本地地址和一個或多個可聚集全球地址);回環(loopback)接口的回環地址(::1);此外,每臺主機還需要時刻保持收聽以下多點傳送地址上的信息;節點本地范圍內所有節點組播地址(FFOUh?鏈路本地范圍內所有節點組播地址(FF02::1);請求節點(solicited-node)組播地址(如果主機的某個接口加入請求節點組;組播組組播地址(如果主機的某個接U加人任何組播組)。23.進程P1、P2、P3、P4和P5的前趨圖如下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進程P1、P2、P3、P4和P5并發執行的過程,需要設置5個信號量S1、S2、S3、S4和S5,且信號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如下的進程執行圖中a和b處應分別填寫();c和d處應分別填寫(請作答此空);e和f處應分別填寫()。

A、P(S2)和P(S4)B、V(S2)和P(S4)C、P(S2)和V(S4)D、V(S2)和V(S4)【正確答案】:C解析:

根據前趨圖,P1、P2、P3可以并發執行,P4需要等待P1和P2執行完畢,P5需要等待P3執行完畢。因此,可以設置S1、S2、S3分別控制P1、P2、P3的執行,S4控制P4的執行,S5控制P5的執行。根據執行圖,可以得到以下執行順序:1.P1執行,執行完畢后V(S2);2.P2執行,執行完畢后P(S2);3.P3執行,執行完畢后V(S4);4.P4執行,執行完畢后V(S5);5.P5執行。因此,a處應填寫V(S2),b處應填寫P(S2),c處應填寫V(S4),d處應填寫V(S5),e處應填寫P(S4),f處應填寫V(S5)。綜上所述,答案為C。24.在uml圖中,()展現了一組對象、接口、協作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強調消息跨越不同對象或參與者的實際時間,而不僅僅只是關心消息的相對順序。(請作答此空)軟件和硬件組件之間的物理關系以及處理節點的組件分布情況。()描述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組織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依賴關系。A、類圖B、對象圖C、部署圖D、交互圖【正確答案】:C解析:

類圖展現了一組對象、接口、協作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定時圖強調消息跨越不同對象或參與者的實際時間,而不僅僅只是關心消息的相對順序。部署圖軟件和硬件組件之間的物理關系以及處理節點的組件分布情況。包圖描述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組織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依賴關系。25.組織信息化需求通常包含三個層次,()需求包含實現信息化戰略目標的需求、運營策略的需求和人才培養的需求三個方面。技術需求主要強調在信息層技術層面上對系統的完善、升級、集成和整合提出的需求。A、規劃B、運作C、營銷D、管理【正確答案】:B解析:

一般說來,信息化需求包含3個層次,即戰略需求、運作需求和技術需求。一是戰略需求。組織信息化的目標是提升組織的競爭能力、為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支持環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信息化對組織不僅僅是服務的手段和實現現有戰略的輔助工具;信息化可以把組織戰略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為組織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特別是對于企業,信息化戰略是企業競爭的基礎。<二是運作需求。組織信息化的運作需求是組織信息化需求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一環,它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實現信息化戰略目標的需要;二是運作策略的需要。三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三是技術需求。由于系統開發時間過長等問題在信息技術層面上對系統的完善、升級、集成和整合提出了需求。也有的組織,原來基本上沒有大型的信息系統項目,有的也只是一些單機應用,這樣的組織的信息化需求,一般是從頭開發新的系統。26.應用系統構建中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技術,()可以將軟件某種形式的描述轉換為更高級的抽象表現形式。A、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B、系統改進(SystemImprovement)C、設計恢復(DesignRecovery)D、再工程(Re-engineering)【正確答案】:A解析:

所謂軟件的逆向工程就是分析已有的程序,尋求比源代碼更高級的抽象表現形式。一般認為,凡是在軟件生命周期內將軟件某種形式的描述轉換成更為抽象形式的活動都可稱為逆向工程。27.某公司欲開發一個在線交易系統。為了能夠精確表達用戶與系統的復雜交互過程,應該采用UML的()進行交互過程建模。A、類圖B、序列圖C、部署圖D、對象圖【正確答案】:B解析:

在采用UML進行軟件建模時,當需要建模和描述復雜的交互過程時,通常會采用協作圖或序列圖,也會采用狀態圖加以輔助,因此本題選B。28.某指令流水線由5段組成,各段所需要的時間如下圖所示。

連續輸入100條指令時的吞吐率為()

ABCD【正確答案】:C解析:

流水線的執行時間=(t1+t2+...+tk)+(n-1)*△t=(t+3t+t+2t+t)+(100-1)*3t=305t流水線的吞吐率=指令執行條數/流水線執行時間=100/305△t29.以下關于網絡存儲的敘述,正確的是()。A、DAS支持完全跨平臺文件共享,支持所有的操作系統B、NAS是通過SCSI線接在服務器上,通過服務器的網卡向網絡上傳輸數據C、FCSAN的網絡介質為光纖通道,而IPSAN使用標準的以太網D、SAN設備有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統,NAS中的存儲設各沒有文件管理系統【正確答案】:C解析:

考核網絡存儲基礎知識。30.給定關系模式R(A,B,C,D)、S(C,D,E),與π1,3,5(σ2=‘軟件工程’(R?S))等價的SQL語句如下:SELECT()FROMSWHERE();下列查詢B=“信息”且E=“北京”的A、B、E的關系代數表達式中,查詢效率最高的是(請作答此空)。A、π1,2,7(σ2=‘信息’,∧3=5∧4=6∧7’北京’(R×S))B、π1,2,7(σ3=5∧4=6(σ2=‘信息’(R)×σ5=‘北京’(S)))C、π1,2,7(σ3=5∧4=6∧2=‘’(R×σ7=’’(S)))D、π1,2,7(σ3=5∧4=6∧7=‘北京’(σ2=‘信息’(R)×(S)))【正確答案】:B解析:

B的最長查詢語句最短,因此可以并行執行,提高效率。31.面向服務(Service-Oriented,SO)的開發方法將(請作答此空)的定義與實現進行解耦,并將跨構件的功能調用暴露出來。該方法有三個主要的抽象級別,最低層的()代表單個邏輯單元的事物,包含特定的結構化接口,并且返回結構化的響應;第二層的服務代表操作的邏輯分組;最高層的()則是為了實現特定業務目標而執行的一組長期運行的動作或者活動。A、接口B、功能C、活動D、用例【正確答案】:A解析:

OO的應用構建在類和對象之上,隨后發展起來的建模技術將相關對象按照業務功能進行分組,就形成了構件(Component)的概念。對于跨構件的功能調用,則采用接口的形式暴露出來。進一步將接口的定義與實現進行解耦,則催生了服務和面向服務(Service-Oriented,SO)的開發方法。由此可見,面向對象、基于構件、面向服務是三個遞進的抽象層次。SO方法有三個主要的抽象級別,分別是操作、服務和業務流程。位于最低層的操作代表單個邏輯單元的事物,執行操作通常會導致讀、寫或修改一個或多個持久性數據。服務的操作類似于對象的方法,它們都有特定的結構化接口,并且返回結構化的響應;位于第二層的服務代表操作的邏輯分組;最高層的業務流程則是為了實現特定業務目標而執行的一組長期運行的動作或活動,包括依據一組業務規則按照有序序列執行的一系列操作。其中操作的排序、選擇和執行成為服務或流程的編排,典型的情況是調用已編排的服務來響應業務事件。32.軟件的質量屬性是衡量軟件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因素。可用性質量屬性主要關注軟件系統的故障和它所帶來的后果。()是能夠提高系統可用性的措施。A、心跳檢測B、模塊的抽象化C、用戶授權D、記錄/重放【正確答案】:A解析:

軟件的質量屬性是衡量軟件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因素。可用性質量屬性主要關注軟件系統的故障和它所帶來的后果。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Ping/Echo,心跳和異常等措施進行錯誤檢測,因此本題應該選A.33.在分步設計法中,通常將數據庫的設計分為4個階段。其中(請作答此空)是數據庫設計的第二階段,其目標是對需求說明書提供的所有數據和處理要求進行抽象與綜合處理建立企業數據模型。()階段將得到的應用視圖轉換成外部模式,即特定DBMS下的應用視圖。A、系統結構設計B、概念結構設計C、邏輯結構設計D、需求概念設計【正確答案】:B解析:

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是數據庫設計的第二階段,其目標是對需求說明書提供的所有數據和處理要求進行抽象與綜合處理,按一定的方法構造反映用戶環境的數據及其相互聯系的概念模型,即用戶的數據模型或企業數據模型。邏輯結構設計的設計目標是把上一階段得到的與DBMS無關的概念數據模型轉換成等價的,并為某個特定的DBMS所接受的邏輯模型所表示的概念模式,同時將概念設計階段得到的應用視圖轉換成外部模式,即特定DBMS下的應用視圖。34.某計算機系統采用5級流水線結構執行指令,設每條指令的執行由取指令(2?t)、分析指令(1?t)、取操作數(3?t)、運算(1?t)和寫回結果(2?t)組成,并分別用5個子部完成,該流水線的最大吞吐率為();若連續向流水線輸入10條指令,則該流水線的加速比為(請作答此空).A、1:10B、2:1C、5:2D、3:1【正確答案】:C解析:

本題考察流水線知識,相關計算公式如下:計算機流水線執行周期=最慢那個指令執行時間;流水線執行時間=首條指令執行時間+(指令總數-1)*流水線執行周期;流水線吞吐率=任務數/完成時間;流水線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線的執行時間/采用流水線的執行時間;根據公式:流水線執行周期=3?t,流水線執行時間=n/(2?t+1?t+3?t+1?t+2?t+(n-1)*3?t)=n/[9?t+(n-1)3?t)]=n/(6?t+n*3?t),當n趨向無窮大時,比值為1/3?t10條指令不用流水線的執行時間=(2?t+1?t+3?t+1?t+2?t)*10=90?t。10條指令使用流水線的執行時間=(2?t+1?t+3?t+1?t+2?t)+(10-1)*3?t=36?t。所以加速比為:90?t/36?t=5:235.敏捷軟件過程強調:讓客戶滿意和軟件盡早增量發布;小而高度自主的項目團隊;非正式的方法;最小化軟件工程工作產品以及整體精簡開發。()不是采用這種軟件開發過程的原因。A、難以提前預測哪些需求是穩定的和哪些需求會變化B、對于軟件項目開發來說,設計和實現可以做到基本分離C、從制定計劃的角度來看,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并不容易預測D、可執行原型和部分實現的可運行系統是了解用戶需求和反饋的有效媒介【正確答案】:B解析:

敏捷軟件過程強調讓客戶滿意和軟件盡早增量發布;小而高度自主的項目團隊;非正式的方法;最小化軟件工程工作產品以及整體精簡開發。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絕大多數軟件開發過程中,提前預測哪些需求是穩定的和哪些需求會變化非常困難;對于軟件項目構建來說,設計和構建是交錯的;從指定計劃的角度來看,分析、設計、構建和測試并不容易預測;可執行原型和部分實現的可運行系統是了解用戶需求和反饋的有效媒介。因此本題應該選擇B.36.分布透明性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片,不必關心數據存儲的物理位置分配細節,也不必關心局部場地上數據庫的數據模型。()是分布透明性的最高層次。()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情況,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儲場地。(請作答此空)透明性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及各片斷存儲的場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場地上使用的是何種數據模型。A、分片透明性B、邏輯透明性C、位置透明性D、全局透明性【正確答案】:B解析:

本題考察的是分布透明性的不同層次。分布透明性是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片、物理位置分配細節和局部場地上數據庫的數據模型。根據題目所給的選項,可以得知:A選項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情況,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儲場地;B選項是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片;C選項是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存儲的物理位置分配細節;D選項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及各片斷存儲的場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場地上使用的是何種數據模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即邏輯透明性。37.對于開發模型來說,(請作答此空)復用好、開發過程無間隙、節省時間。()是瀑布與原型(演化)模型結合體,適用于復雜項目。()需要用戶參與,模塊化要求高,不適用新技術。()是用例驅動、架構為中心、迭代、增量。A、RAD模型B、螺旋模型C、RUP模型D、噴泉模型【正確答案】:D解析:

開發模型的特點如下:

38.中間件的類型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劃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集成型中間件的主流技術有:Java虛擬機、CLR等B、通用型中間件的主流技術有:Java虛擬機、CLR等C、通用型中間件的主流技術有:RPC、ORB等D、集成型中間件的主流技術有:RPC、ORB等【正確答案】:C解析:

本題考查中間件類型的劃分及其主流技術。中間件的類型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劃分,通用型中間件主要提供通用的服務,如消息傳遞、事務處理等,主流技術有RPC、ORB等;集成型中間件主要提供不同系統之間的集成服務,主流技術有ESB、消息隊列等。因此,選項C正確,其他選項錯誤。39.請根據恢復塊方法工作原理完成下圖,在圖中(1)~(4)中填入恰當的內容。并比較恢復塊方法與N版本程序設計方法,將比較結果(5)~(8)填入下表中。(請作答第七個空)

A、表決B、反向恢復C、差D、好【正確答案】:C解析:

恢復塊方法是一種通過對多個版本的程序進行比較,找出錯誤并進行修復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1.將多個版本的程序進行比較,找出不同之處。2.根據不同之處,確定哪個版本是正確的。3.將正確版本的代碼復制到錯誤版本中,進行修復。在圖中,(1)表示多個版本的程序,(2)表示比較不同之處,(3)表示確定正確版本,(4)表示進行修復。與恢復塊方法相比,N版本程序設計方法是一種通過設計多個版本的程序,使其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正常運行的方法。其比較結果如下:5.相同點:都是通過多個版本的程序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6.不同點:恢復塊方法是在程序出現錯誤時進行修復,而N版本程序設計方法是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不同的環境和情況。7.優點:恢復塊方法可以在程序出現錯誤時進行修復,可以快速解決問題;N版本程序設計方法可以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不同的情況,可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8.缺點:恢復塊方法需要多個版本的程序進行比較,比較復雜;N版本程序設計方法需要設計多個版本的程序,增加了開發成本。40.事務處理監控器TPM的功能不包括()A、進程管理B、對象管理C、事務管理D、通信管理【正確答案】:B解析:

TPM是事務處理監控器的縮寫,是一種用于管理事務處理系統的軟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進程管理、事務管理和通信管理。而對象管理并不是TPM的功能之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41.關于XML的特點和功能,以下()說法是錯誤的。A、XML允許各種各樣的文檔顯示類型,不僅可以顯示在許多計算機平臺上,而且可以顯示蜂窩電話、掌上電腦等其他設備上。B、XML支持但并不需要DTD(DocumentTypeDefinition,文檔類型定義)。C、XML標準支持打印文檔和電子文檔以及其他的為不同用戶定義了不同內容和外觀的文檔。D、XML支持客戶端,但不允許服務端計算機上的進程。【正確答案】:D解析:

XML支持客戶端或者服務端計算機上的進程,這就允許開發人員分配資源和隨時地節省資源。42.分布透明性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片,不必關心數據存儲的物理位置分配細節,也不必關心局部場地上數據庫的數據模型。(請作答此空)是分布透明性的最高層次。()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情況,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儲場地。()透明性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及各片斷存儲的場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場地上使用的是何種數據模型。A、分片透明性B、邏輯透明性C、位置透明性D、全局透明性【正確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分布透明性的不同層次。分布透明性是指用戶或應用程序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片、物理位置分配細節和局部場地上數據庫的數據模型。而在分布透明性的不同層次中,分片透明性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情況,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儲場地。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其他選項的含義為:邏輯透明性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及各片斷存儲的場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場地上使用的是何種數據模型;位置透明性指用戶或應用程序應當了解分片及各片斷存儲的場地和數據模型,但不必了解具體的物理位置;全局透明性指用戶或應用程序不必關心任何分片、物理位置和數據模型的細節。43.在計算機中,I/O系統可以有5種不同的工作方式,分別是程序控制方式(包括無條件傳送與程序查詢方式)、程序中斷方式、DMA工作方式、通道方式、I/O處理機。()方式I/O端口總是準備好接受主機的輸出數據,或是總是準備好向主機輸入數據,并且只適用于簡單的I/O控制。()允許主存儲器和I/O設備之間通過某種控制器直接進行批量數據交換,除了在數據傳輸開始和結束時,整個過程無須CPU的干預。(請作答此空)在一定的硬件基礎上利用軟件手段實現對I/O的控制和傳送,更多地免去了cpu的接入。A、I/O處理機B、DMA方式C、通道控制方式D、程序查詢【正確答案】:C解析:

在計算機中,I/O系統可以有5種不同的工作方式,分別是程序控制方式、程序中斷方式、DMA工作方式、通道方式、I/O處理機。1、程序控制方式分為無條件查詢和程序查詢方式。①無條件傳送方式,I/O端口總是準備好接受主機的輸出數據,或是總是準備好向主機輸入數據,而cpu在需要時,隨時直接利用I/O指令訪問相應的I/O端口,實現與外設的數據交換。優點是軟、硬件結構簡單,缺點是對時序要求高,只適用于簡單的I/O控制。②程序查詢方式程序查詢方式也稱為程序輪詢方式,該方式采用用戶程序直接控制主機與外部設備之間輸入/輸出操作。CPU必須不停地循環測試I/O設備的狀態端口,當發現設備處于準備好(Ready)狀態時,CPU就可以與I/O設備進行數據存取操作。這種方式下的CPU與I/O設備是串行工作的。2、中斷方式當I/O設備結束(完成、特殊或異常)時,就會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CPU收到信號就可以采取相應措施。當某個進程要啟動某個設備時,CPU就向相應的設備控制器發出一條設備I/O啟動指令,然后CPU又返回做原來的工作。CPU與I/O設備可以并行工作,與程序查詢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3、DMA(直接內存存取)方式DMA方式也稱為直接主存存取方式,其思想是:允許主存儲器和I/O設備之間通過“DMA控制器(DMAC)”直接進行批量數據交換,除了在數據傳輸開始和結束時,整個過程無須CPU的干預。4、通道控制方式在一定的硬件基礎上利用軟件手段實現對I/O的控制和傳送,更多地免去了cpu的接入,使主機和外設并行工作程度更高。5、I/O處理機指專門負責輸入/輸出的處理機。可以有獨立的存儲器、運算部件和指令控制部件。44.某公司要開發一個軟件產品,產品的某些需求是明確的,而某些需求則需要進一步細化。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產品需要盡快上市,則開發該軟件產品最不適合采用模型!A、瀑布B、原型C、增量D、螺旋【正確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軟件開發中的模型選擇。瀑布模型是一種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型,它是一種線性的、順序的開發模型,各個階段的工作是依次進行的,每個階段的輸出是下一個階段的輸入。因此,瀑布模型的缺點是開發周期長,不適合需求變化頻繁的項目,而且在開發過程中很難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而原型、增量和螺旋模型都是一種迭代的開發模型,能夠更快地響應需求變化,適合需求不確定或者需要快速上市的項目。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45.某公司欲開發一個在線交易網站,在架構設計階段,公司的架構師識別出3個核心質量屬性場景。"在線交易主站宕機后,能夠在3秒內自動切換至備用站點并恢復正常運行"主要與可用性質量屬性相關,通常可采用()架構策略實現該屬性。A、記錄/回放B、操作串行化C、心跳D、增加計算資源【正確答案】:C解析:

對于題干描述:“用戶的交易請求需要在3秒內得到響應”,主要與性能這一質量屬性相關,實現該屬性的常見架構策略包括:增加計算資源、減少計算開銷、引入并發機制、采用資源調度等。“在線交易主站宕機后,需要在3秒內恢復正常運行”主要與可用性質量屬性相關,通常可采用心跳、Ping/Echo、主動冗余、被動冗余、選舉等架構策略實現該屬性。“系統應該具備一定的安全保護措施,從而能夠抵擋惡意的入侵破壞行為,并對所有針對網站的攻擊行為進行報警和記錄”主要與安全性質量屬性相關,通常可采用入侵檢測、用戶認證、用戶授權、追蹤審計等架構策略實現該屬性。46.與SOA緊密相關的技術主要有UDDI、WSDL、SOAP和REST等,而這些技術都是以XML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請作答此空)提供了一種服務發布、查找和定位的方法,是服務的信息注冊規范,以便被需要該服務的用戶發現和使用它。()是對服務進行描述的語言,它有一套基于XML的語法定義,包含服務實現定義和服務接口定義。()定義了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消息傳輸規范。通過它,應用程序可以在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和遠程過程調用(RemoteProcedureCall,RPC)。A、UDDIB、RestC、WSDLD、SOAP【正確答案】:A解析:

UDDI(UniversalDescriptionDiscoveryandIntegration,統一描述、發現和集成)提供了一種服務發布、查找和定位的方法,是服務的信息注冊規范,以便被需要該服務的用戶發現和使用它。WSDL(WebServiceDescriptionLanguage,Web服務描述語言)是對服務進行描述的語言,它有一套基于XML的語法定義。WSDL描述的重點是服務,它包含服務實現定義和服務接口定義。SOAP(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簡單對象訪問協議)定義了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消息傳輸規范。SOAP用XML來格式化消息,用HTTP來承載消息。通過SOAP,應用程序可以在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和遠程過程調用(RemoteProcedureCall,RPC)簡單來說,WSDL用來描述服務,UDDI用來注冊和查zhao服務,而SOAP作為傳輸層,用來在消費這和服務者之間傳送消息,一個消費者可以在UDDI注冊表查zhao服務,取得服務的WSDL描述,然后通過SOAP來調用該服務。REST(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表述性狀態轉移)是一種只使用HTTP和XML進行基于Web通信的技術,可以降低開發的復雜性,提高系統的可伸縮性。47.在基于體系結構的軟件設計方法中,采用(5)來描述質量需求。A、連接件B、用例C、質量場景D、視角【正確答案】:C解析:

根據基于軟件架構的設計的定義,基于軟件架構的設計(ArchitectureBasedSoftwareDevelopment,ABSD)強調由商業、質量和功能需求的組合驅動軟件架構設計。它強調采用視角和視圖來描述軟件架構,采用用例和質量屬性場景來描述需求。進一步來說,用例描述的是功能需求,質量屬性場景描述的是質量需求(或側重于非功能需求)。48.某計算機系統中的進程管理采用三態模型,那么下圖所示的PCB(進程控制塊)的組織方式采用(),圖中(請作答此空)。

A、有1個運行進程,2個就緒進程,4個阻塞進程B、有2個運行進程,3個就緒進程,3個阻塞進程C、有2個運行進程,3個就緒進程,4個阻塞進程D、有3個運行進程,2個就緒進程,4個阻塞進程【正確答案】:C解析:

進程控制塊PCB的組織方式有:線性表方式,索引表方式,鏈接表方式。線性表方式:不論進程的狀態如何,將所有的PCB連續地存放在內存的系統區。這種方式適用于系統中進程數目不多的情況。索引表方式:該方式是線性表方式的改進,系統按照進程的狀態分別建立就緒索引表、阻塞索引表等。鏈接表方式:系統按照進程的狀態將進程的PCB組成隊列,從而形成就緒隊列、阻塞隊列、運行隊列等。運行進程:PCB1、PCB3,就緒進程:PCB2、PCB4、PCB5,阻塞進程:PCB6、PCB7、PCB8、PCB9。49.CRM系統的四個主要模塊包括()A、電子商務支持、呼叫中心、移動設備支持、數據分析B、信息分析、網絡應用支持、客戶信息倉庫、工作流集成C、銷售自動化、營銷自動化、客戶服務與支持、商業智能D、銷售管理、市場管理、服務管理、現場服務管理【正確答案】:C解析:

CRM系統的主要模塊包括銷售自動化、營銷自動化、客戶服務與支持、商業智能。50.設有職務工資P(職務、最低工資、最高工資),員工關系EMP(員工號、職務、工資),要求任何一名員工,其工資值必須在其職務對應的工資范圍之內,實現該需求的方法是(6)。A、建立EMP.職務向P.職務的參照完整性約束B、建立P.職務向EMP.職務的參照完整性約束C、建立EMP上的觸發器程序審定該需求D、建立P上的觸發器程序審定該需求【正確答案】:C解析:

該題考察的是數據庫中的完整性約束和觸發器的應用。根據題目要求,任何一名員工的工資值必須在其職務對應的工資范圍之內,因此需要在EMP表中添加一個觸發器,當插入或更新員工信息時,判斷該員工的工資是否在其職務對應的工資范圍內,如果不在,則不允許插入或更新。選項A和B都是建立參照完整性約束,但是無法實現題目要求,因為參照完整性約束只能保證插入或更新時,職務的值必須在P表中存在,而不能限制工資的范圍。選項D建立在P表上的觸發器程序,無法實現題目要求,因為該觸發器只能在插入或更新P表時進行判斷,無法限制EMP表中員工的工資范圍。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建立在EMP表上的觸發器程序,可以實現題目要求。51.某公司網上銷售管理系統的數據庫部分關系模式如下所示。其中,客戶號唯一標識一位客戶,產品號唯一標識一件產品,訂單號唯一標識一份訂單。一份訂單必須且僅對應一位客戶,一份訂單可由一到多條訂單明細組成,一位客戶可以有多份訂單。客戶(客戶號,姓名,性別,地址,郵編)產品(產品號,名稱,庫存,單價)訂單(訂單號,時間,金額,客戶號)訂單明細(訂單號,產品號,數量)訂單關系模式的主鍵為();訂單明細關系模式的主鍵為(請作答此空);其中訂單的外鍵為()。A、訂單號B、產品號C、(訂單號,產品號)D、(訂單號,數量)【正確答案】:C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應試者對關系數據庫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本題正確的答案是C.根據題意,因為一份訂單可由一到多條訂單明細組成,而訂單明細指出的是產品號和數量,因此訂單明細關系模式的主鍵為訂單號,產品號。52.Anapplicationarchitecturespecifiesthetechnologiestobeusedtoimplementoneormoreinformationsystems.Itservesasanoutlinefordetaileddesign,construction,andimplementation.Giventhemodelsanddetails,include(),wecandistributedataandprocessestocreateageneraldesignofapplicationarchitecture.Thedesignwillnormallybeconstrainedbyarchitecturestandards,projectobjectives,and().ThefirstphysicalDFDtobedrawnisthe().Thenextstepistodistributedatastorestodifferentprocessors.Data(請作答此空)aretwotypesofdistributeddatawhichmostRDBMSssupport.Therearemanydistributionoptionsusedindatadistribution.Inthecaseof(),weshouldrecordeachtableasadatastoreonthephysicalDFDandconnecteachtotheappropriateserver.A、verticalpartitioningandhorizontalreplicationB、verticalreplicationandhorizontalpartitioningC、integrationanddistributionD、partitioningandreplication【正確答案】:D解析:

應用架構說明了實現一個或多個信息系統所使用的技術,它作為詳細設計、構造和實現的一個大綱。給定了包括邏輯數據流圖和實體聯系圖在內的模型和詳細資料,我們可以分配數據和過程以創建應用架構的一個概要設計。概要設計通常會受到架構標準、項目目標和所使用技術的可行性的制約。需要繪制的第一個物理數據流圖是網絡架構數據流圖。接下來是分配數據存儲到不同的處理器。數據分區和復制是大多數關系型數據庫支持的兩種分布式數據形式。有許多分配方法用于數據分布。在不同服務器上存儲特定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將每個表記為物理數據流圖中的一個數據存儲,并將其連接到相應的服務器。53.應用系統構建中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技術,逆向工程可以將軟件某種形式的描述轉換為更高級的抽象表現形式,而利用這些獲取的信息,()能夠對現有系統進行修改或重構,從而產生系統的一個新版本。A、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B、系統改進(SystemImprovement)C、設計恢復(DesignRecovery)D、再工程(Re-engineering)【正確答案】:D解析:

所謂軟件的逆向工程就是分析已有的程序,尋求比源代碼更高級的抽象表現形式。一般認為,凡是在軟件生命周期內將軟件某種形式的描述轉換成更為抽象形式的活動都可稱為逆向工程。與之相關的概念是:重構(restructuring),指在同一抽象級別上轉換系統描述形式;設計恢復(designrecovery),指借助工具從已有程序中抽象出有關數據設計、總體結構設計和過程設計的信息(不一定是原設計);再工程(re-engineering),也稱修復和改造工程,它是在逆向工程所獲信息的基礎上修改或重構已有的系統,產生系統的一個新版本。54.傳統的編譯器采用()風格。現代編譯器的集成開發環境則采用(請作答此空)風格。A、數據流B、管道過濾器風格C、數據共享風格D、進程通信【正確答案】:C解析:

管道過濾器風格的完整流程為:「讀端口」獲取需要處理的信息,通過管道傳遞給過濾器鏈,每個過濾器自行判斷是否需要對信息進行處理,一個過濾器處理完后通過管道將消息傳遞給下一個或多個過濾器,直到所有的過濾器全部處理完畢,通過寫端口,將處理完成的信息寫出到目標位置。而傳統編譯器(包括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代碼生成)一個階段的輸出是另一個階段的輸入,符合管道過濾器風格的特點。集成開發環境集成了編譯器、連接器、調試器等多種工具,支持代碼的增量修改與處理,針對這種需求,采用數據共享風格架構風格比較合適。55.以下關于嵌入式系統硬件抽象層的敘述,錯誤的是()。A、硬件抽象層與硬件密切相關,可對操作系統隱藏硬件的多樣性B、硬件抽象層將操作系統與硬件平臺隔開C、硬件抽象層使軟硬件的設計與調試可以并行D、硬件抽象層應包括設備驅動程序和任務調度【正確答案】:D解析:

考核嵌入式系統硬件方面的知識。56.TCP/IP在多個層次中引入了安全機制,其中TLS協議位于()。A、數據鏈路層B、網絡層C、傳輸層D、應用層【正確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TLS安全協議的基本概念,TLS((TransportLayerSecurityProtocol)全稱為傳輸層安全協議,用于在兩個通信應用程序之間提供保密性和數據完整性,通常位于某個可靠的傳輸協議(例如TCP)上面,與具體的應用無關。所以—般把TLS協議歸為傳輸層安全協議。57.在面向對象設計的原則中,(8)原則是指抽象不應該依賴于細節,細節應該依賴于抽象,即應針對接口編程,而不是針對實現編程。A、開閉B、里氏替換C、最少知識D、依賴倒置【正確答案】:D解析:

依賴倒置原則是指抽象不應該依賴于細節,細節應當依賴于抽象。換言之,要針對接口編程,而不是針對實現編程。在程序代碼中傳遞參數時或在組合(或聚合)關系中,盡量引用層次高的抽象層類,即使用接口和抽象類進行變量類型聲明、參數類型聲明和方法返回類型聲明,以及數據類型的轉換等,而不要用具體類來做這些事情。為了確保該原則的應用,一個具體類應當只實現接口和抽象類中聲明過的方法,而不要給出多余的方法,否則,將無法調用到在子類中增加的新方法。實現開閉原則的關鍵是抽象化,并且從抽象化導出具體化實現,如果說開閉原則是OOD的目標的話,那么依賴倒置原則就是OOD的主要機制。有了抽象層,可以使得系統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在程序中盡量使用抽象層進行編程,而將具體類寫在配置文件中,這樣,如果系統行為發生變化,則只需要擴展抽象層,并修改配置文件,而無須修改原有系統的源代碼,在不修改的情況下來擴展系統功能,滿足開閉原則的要求。依賴倒置原則是COM、CORBA、EJB、Spring等技術和框架背后的基本原則之一。58.軟件架構風格是描述某一特定應用領域中系統組織方式的慣用模式。一個體系結構定義了一個詞匯表和一組()。架構風格反映領域中眾多系統所共有的結構和(請作答此空)。A、語義特征B、功能需求C、質量屬性D、業務規則【正確答案】:A解析:

軟件架構風格是描述某一特定應用領域中系統組織方式的慣用模式,它反映領域中眾多系統所共有的結構和語義特征。因此,答案為A。選項B、C、D都是軟件開發中的重要概念,但不是軟件架構風格的定義內容。59.按照設計模式的目的進行劃分,現有的設計模式可以分為三類。其中創建型模式通過采用抽象類所定義的接口,封裝了系統中對象如何創建、組合等信息,其代表有(9)模式等;(10)模式主要用于如何組合己有的類和對象以獲得更大的結構,其代表有Adapter模式等;(11)模式主要用于對象之間的職責及其提供服務的分配方式,其代表有(12)模式等。【回答括號10】A、合成型B、組合型C、結構型D、聚合型【正確答案】:C解析:

按照設計模式的目的進行劃分,現有的設計模式可以分為三類。創建型模式通過采用抽象類所定義的接口,封裝了系統中對象如何創建、組合等信息,其代表有Singleton模式等;結構型模式主要用于如何組合己有的類和對象以獲得更大的結構,其代表有Adapter模式等;行為型模式主要用于對象之間的職責及其提供服務的分配方式,其代表有Visitor模式等。60.(9)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該層次主要通過(10)結構實現.(11)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12)根據用戶請求調用(13)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14)來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用戶。A、瀏覽器B、視圖C、控制器D、模型【正確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MVC架構中的控制器層次。控制器層次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一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該層次主要通過模型-視圖-控制器(MVC)結構實現。在MVC架構中,控制器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控制器根據用戶請求調用模型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視圖來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用戶。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61.在面向對象設計中,(7)可以實現界面控制、外部接口和環境隔離。(8)作為完成用例業務的責任承擔者,協調、控制其他類共同完成用例規定的功能或行為。【回答括號8】A、實體類B、控制類C、邊界類D、交互類【正確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面向對象設計中的類別及其職責。根據題干中的描述,可以得出:(7)可以實現界面控制、外部接口和環境隔離,因此應該是邊界類。(8)作為完成用例業務的責任承擔者,協調、控制其他類共同完成用例規定的功能或行為,因此應該是控制類。綜上所述,答案為B。62.王某買了二幅美術作品原件,則他享有該美術作品的()A、著作權B、所有權C、展覽權D、所有權與其展覽權【正確答案】:D解析:

《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8項所稱的展覽權,是指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所謂公開,就是向不特定的多數人展示。展覽的作品局限于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包括復制件,不限于原件,也沒有營利性、非營利性的區分。美術作品著作權人的展覽權與作品原件的所有權有時會發生沖突,對此,《著作權法》第18條規定:“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的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即作者出讓美術作品的原件后,就喪失了對原件的展覽權。攝影作品則不適用該項規定,作者仍享有展覽權。63.按照設計模式的目的進行劃分,現有的設計模式可以分為三類。行為型模式主要用于對象之間的職責及其提供服務的分配方式,其代表有()模式等。A、PrototypeB、FacadeC、ProxyD、Visitor【正確答案】:D解析:

行為型模式主要用于對象之間的職責及其提供服務的分配方式,其代表有Visitor模式等。64.(9)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一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該層次主要通過(10)結構實現.(11)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12)根據用戶請求調用(13)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14)來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用戶。A、CLRB、JVMC、MVCDAO【正確答案】:C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MVC架構中的控制器層次。MVC架構是一種軟件設計模式,將應用程序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模型、視圖和控制器。控制器層次主要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對用戶的輸入、輸出進行檢查與控制,處理客戶端的一些動作,包括控制頁面跳轉等,并向用戶呈現最終的結果信息。該層次主要通過MVC結構實現。控制器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根據用戶請求調用模型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視圖來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用戶。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65.OMG接口定義語言IDL文件包含了六種不同的元素,()是一個IDL文件核心的內容。A、模塊定義B、消息結構C、接口描述D、值類型【正確答案】:D解析:

IDL是Interfacedescriptionlanguage的縮寫,指接口描述語言,是CORBA規范的一部分,是跨平臺開發的基礎。IDL通常用于遠程調用軟件。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由遠程客戶終端調用不同操作系統上的對象組件,并且這些對象組件可能是由不同計算機語言編寫的。IDL建立起了兩個不同操作系統間通信的橋梁。從本質上講,OMGIDL接口定義語言不是作為程序設計語言體現在CORBA體系結構中的,而是用來描述產生對象調用請求的客戶對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接口的語言。OMGIDL文件描述數據類型和方法框架,而服務對象則為一個指定的對象實現提供上述數據和方法。66.下列關于軟件可靠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由于影響軟件可靠性的因素很復雜,軟件可靠性不能通過歷史數據和開發數據直接測量和估算出來B、軟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環境和特定時間內,計算機程序無故障運行的概率C、在軟件可靠性的討論中,故障指軟件行為與需求的不符,故障有等級之分D、排除一個故障可能會引入其他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會導致其他的故障【正確答案】:A解析:

軟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環境和特定時間內,計算機程序無故障運行的概率。在軟件可靠性的討論中,故障指軟件行為與需求的不符,故障有等級之分。糾正一個故障可能會引入其他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會導致其他的故障,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屬性不同,軟件可靠性能夠通過歷史數據和開發數據直接測量和估算出來,因此本題應該選A。67.使用MVC設計表現層,具有的優點不包括()A、在MVC模式中,視圖與模型通過接口發生聯系,如果增加新類型的用戶界面,只要修改視圖與模型即可B、控制器和視圖隨著模型的擴展而擴展,只要保持公共接口,控制器和視圖的舊版本可以繼續使用C、用戶界面與模型方法調用組合起來,使程序的使用更清晰,可將友好的界面發布給用戶D、在MVC模式中,視圖與模型沒有必然的聯系,都是通過控制器發生聯系,如果增加新類型的用戶界面,只需修改響應的控制器和視圖即可,模型無需變動【正確答案】:A解析:

MVC是一種常用的軟件設計模式,它將應用程序分為三個部分:模型、視圖和控制器。其中,模型表示應用程序的核心業務邏輯和數據,視圖表示用戶界面,控制器負責協調模型和視圖之間的交互。使用MVC設計表現層的優點包括:A.在MVC模式中,視圖與模型通過接口發生聯系,如果增加新類型的用戶界面,只要修改視圖與模型即可。這樣可以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B.控制器和視圖隨著模型的擴展而擴展,只要保持公共接口,控制器和視圖的舊版本可以繼續使用。這樣可以減少代碼的重復和冗余。C.用戶界面與模型方法調用組合起來,使程序的使用更清晰,可將友好的界面發布給用戶。這樣可以提高用戶的體驗和滿意度。D.在MVC模式中,視圖與模型沒有必然的聯系,都是通過控制器發生聯系,如果增加新類型的用戶界面,只需修改響應的控制器和視圖即可,模型無需變動。這樣可以提高代碼的靈活性和可重用性。綜上所述,選項A、B、C都是使用MVC設計表現層的優點,而選項D則是錯誤的。因此,答案為A。68.某航空公司機票銷售系統有n個售票點,該系統為每個售票點創建一個進程Pi(i=1,2,…,n)管理機票銷售。假設Tj(j=1,2,…,m)單元存放某日某航班的機票剩余票數,Temp為Pi進程的臨時工作單元,x為某用戶的訂票張數。初始化時系統應將信號量S賦值為()。Pi進程的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若用P操作和V操作實現進程間的同步與互斥,則圖中空(a)、空(b)和空(c)處應分別填入(請作答此空)。

A、P(S)、V(S)和V(S)B、P(S)、P(S)和V(S)C、V(S)、P(S)和P(S)D、V(S)、V(S)和P(S)【正確答案】:A解析:

本題考查PV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識。因為公共數據單元Tj是一個臨界資源,最多允許1個終端進程使用,因此需要設置一個互斥信號量S,初值等于1。第2小題因為進入臨界區時執行P操作,退出臨界區時執行V操作。69.某公司網上銷售管理系統的數據庫部分關系模式如下所示。其中,客戶號唯一標識一位客戶,產品號唯一標識一件產品,訂單號唯一標識一份訂單。一份訂單必須且僅對應一位客戶,一份訂單可由一到多條訂單明細組成,一位客戶可以有多份訂單。客戶(客戶號,姓名,性別,地址,郵編)產品(產品號,名稱,庫存,單價)訂單(訂單號,時間,金額,客戶號)訂單明細(訂單號,產品號,數量)訂單關系模式的主鍵為();訂單明細關系模式的主鍵為();其中訂單的外鍵為(請作答此空)。A、客戶號,訂單明細的外鍵為訂單號B、客戶號,訂單明細的外鍵為訂單號和產品號C、訂單號,訂單明細的外鍵為產品號D、訂單號,訂單明細的外鍵為訂單號和產品號【正確答案】:B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應試者對關系數據庫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本題正確的答案是B.因為客戶關系模的主鍵為客戶號,所以訂單的外鍵為“客戶號”;而“訂單號”和“產品號”分別為訂單和產品的主鍵,因此訂單明細的外鍵為“訂單號,產品號”。70.入侵檢測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或計算機系統中的若干關鍵點收集信息進行分析,發現網絡或系統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被攻擊的跡象。進行入侵檢測的軟件和硬件的組合就構成了入侵檢測系統。(5)是入侵檢測系統的核心。A、評估主要系統和數據的完整性B、信息的收集C、系統審計D、數據分析【正確答案】:D解析:

對數據的分析是入侵檢測系統的核心。數據分析一般通過模式匹配、統計分析和完整性分析三種手段進行。71.對于開發模型來說,()復用好、開發過程無間隙、節省時間。()是瀑布與原型(演化)模型結合體,適用于復雜項目。(請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