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戰爭》教學設計_第1頁
《北伐戰爭》教學設計_第2頁
《北伐戰爭》教學設計_第3頁
《北伐戰爭》教學設計_第4頁
《北伐戰爭》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伐戰爭》教學設計龍城二中馬會芬《北伐戰爭》教學設計龍城二中馬會芬(一)(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1.通過復習已學知識和閱讀相關史料,了解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培養歷史解釋的能力。閱讀教材正文,說出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時間、方式和標志。

2.閱讀教材正文,找出黃埔軍校建立的時間、全稱和領導人物等信息。結合相關史料,了解黃埔一期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學習黃埔學生艱苦奮斗和一心革命救國的精神,提升家國情懷。

3.結合地圖,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北伐前期的戰爭形式,根據教師創設的情景,小組討論北伐的軍事部署,培養時空觀念與歷史想象的能力。閱讀教材正文,在教師的引導下知道北伐戰爭中的主要過程。通過閱讀史料,知道“汀泗橋”、“賀勝橋”等主要戰役的相關史實,學習北伐軍激昂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之情,提升家國情懷。

4.閱讀教材正文和“知識拓展”,了解蔣介石和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史實,了解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

5.閱讀教材正文,結合相關史料,知道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分析南京國民政府的性質。通過教材閱讀,知道“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

6.通過時間軸,梳理本課知識點,培養時空觀念。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國民革命失敗給中共的教訓與啟示,提升歷史解釋能力與家國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黃埔軍校、北伐

難點: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與教訓

(三)教學過程

情景素材:

師:上這是兩幅20世紀20年代的漫畫,左幅漫畫題為《中國怪現狀:無頭歟?多頭歟?》,一位長衫馬褂者,頸項無頭,而周身多頭,形象描繪出當時中國群龍無首,地方上是什么形式?

生:地方軍閥割據。

師:圖2漫畫標題為《軍閥與帝國主義壓迫下之中國人民》,帝國主義與軍閥面部猙獰,而受壓迫的人民成了待宰的羔羊。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做出了哪些探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新課——《北伐戰爭》

1.國共第一次合作

師:近代中國革命的先行者是誰?

生:孫中山

情景素材:

(多媒體展示)

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歷經“二次革命”和兩次護法運動皆告失敗……正是在孫中山急需幫助的情況下,列寧領導的蘇俄政府、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師:孫中山在不斷的失敗中繼續為謀求中國政治出路而奮斗。這則史料告訴我們,誰向孫中山伸出了援助之手?

生:蘇俄政府、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師:共產黨為何要援助孫中山?(提示)大家還記得京漢鐵路大罷工嗎?其失敗的教訓是什么?

生: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師:而這個“可能的同盟者”就是國民黨。

情景素材:

(多媒體展示)

我們相信在今日列強的半殖民地的中國,想脫除列強的帝國主義及那媚事列強的軍閥的二重壓迫,非依全國國民即全民族的力量去作國民革命運動不可!……我們認在這種國民革命運動中,不宜使國民革命的勢力分歧而不統一……非以全民族之心力集中于一黨不可。

——陳獨秀

師:陳獨秀認為要改變“今日列強的半殖民地中國”必須依全民族力量做什么運動?

生:國民革命運動。

師:國民革命運動的目標是擺脫哪二重壓迫?

生:帝國主義和軍閥。

師:對!正是有著這樣同樣的目標,國共開始謀求第一次合作。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70頁正文內容,回答課件上的問題。

(1)國共兩黨第一次正式合作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

(2)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采取了什么方式?

(3)兩黨合作的政策基礎是什么?

生:(1)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正式合作。

(2)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3)將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2、黃埔軍校

情景素材:

國父孫中山先生深感于革命事業的屢遭挫折,未竟全功,乃種因于缺少堅強的革命武力為后盾,所以早思建立一支真正具有革命思想的武力,以擔當革命的任務。

(多媒體展示)

——《“美國軍事密檔”

看黃埔軍校的創立》

師:這個武力隊伍就寄托在了一座學校上。

情景素材:

師:開學典禮的那天,學校大門赫然寫著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批:革命者來。這所為了革命而誕生的學校大家知道是什么學校嗎?

生:黃埔軍校。

師:正確。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1頁,回答問題:(多媒體展示)

(1)黃埔軍校創建于何時何地?

(2)黃埔軍校的全稱是什么?

(3)黃埔軍校有哪些主要的領導人物?

生:(1)1924年5月;廣州黃埔。

(2)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3)孫中山兼任學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師:同學們答的很好。孫中山和蔣介石是什么黨派?

生:國民黨。

師:周恩來是什么黨派?

生:共產黨。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

師:非常好。下面請兩位同學閱讀相關史料,我們一起走進黃埔一期學生的生活。

生:張治中在《黃埔精神與國民革命》一文中,記載說:“當初我們在那小島上面第一期學生500多人,都是各省各地的熱血青年,然而可憐得很……我們的教育器材是不夠的,武器彈藥是不夠的,馬是沒有的。這還不講,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還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新生入學時,鞋子只能是草鞋各兩雙。學生的宿舍內是清一色的硬板木床,上面疊放著薄被和床單,連枕頭也沒有;每兩張床間有一個立柜,房門口另擺著一個一人高的三層木架,除此之外,別無他物?!?/p>

(多媒體展示)

生:自學校建立開始,黃埔軍校就不斷頒布并實施大量法規,如:吃飯也需遵守規則,“由值日生發立正的口令,學生一同就席,立正敬禮。上飯廳將帽除下,放在指定掛帽之處,不準解脫服裝。吃飯時必須靜肅,不得談話或將碗筷作響。吃飯姿勢須端正,不得任意將胳膊置于桌面,或將腳居于凳上。甚至晾曬衣物都由長官指定施行,不得隨時隨處亂曬,日落前一定要收回。黃埔軍校細化各種紀律規范,如還有飲茶室、洗面室、浴室、理發室、廁所、洗衣服等都有規則,即便休息,也有休息規則。

——《黃埔精神與國民革命》

情景素材:

師:在這兩位同學的介紹下,我們可以感知黃埔軍校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

生:條件艱苦、紀律非常嚴明。

師:雖然條件艱苦,紀律嚴明,但千千萬萬的有志青年,仍然被廣東革命浪潮所吸引?!昂媚袃?,去廣州,八方風雨會羊城?!薄近S埔去!成為了當時年輕人響亮的口號!

師:這是黃埔軍校的一部分課程表,我們可以看出黃埔學生們主要學習什么課程?

生:軍事課程和政治課程。

師:對!“不僅知道槍是怎樣放法,而且要知道槍向什么人放?!?/p>

3、北伐勝利進軍

情景素材:

(多媒體展示)

師: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彌留之際,口中仍念:和平、奮斗、救中國!這位偉大的近代革命的先行者,畢生致力中國革命近四十年,為探索救國救民耗盡一生心血,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和平、奮斗、救中國”帶著這樣的信念,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東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

情景素材:

師:這是當時國民政府印發的漫畫:號召民眾一起北伐。從這首《國民革命軍軍歌》的歌詞可知,國民革命的任務是和口號是什么?

生:打到列強,除軍閥!

師:為了打倒列強,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請同學們閱讀教材71~72頁內容,回答問題:

(1)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北伐軍總司令是誰?

(3)北伐初期的主要戰場是哪里?

生:(1)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2)蔣介石。

(3)湖南、湖北。

情景素材:

師:現在請看地圖,我們分析一下北伐前的形式。老師補充一個信息:同學們,如果你是北伐軍將領,你會做出什么樣的軍事部署呢?

生:(討論回答)

師:同學回答的很好。當時北伐軍就是按照各個擊破的方針,先打吳佩孚、再打孫傳芳,最后消滅張作霖的方案進行軍事部署的?,F在我們一起來了解北伐戰爭的經過。吳佩孚主要占據兩湖地區,所以湖南湖北成為了北伐初期的主戰場。北伐軍率先攻下長沙后,吳佩孚將主力集中在哪里?

生:(通過閱讀書本)汀泗橋與賀勝橋。

師:為何選擇在汀泗橋與賀勝橋,戰役的結果如何?請一位同學閱讀相關史料,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生:汀泗橋是粵漢路上的軍事要隘。8月27日,獨立團在當地農民的帶領下,穿過高山抄小路繞到敵人背后,出其不意發起猛沖,突破了敵人的陣地。北伐軍其他部隊一起猛攻,敵人倉皇潰退。北伐軍攻占了汀泗橋。接著,獨立團很快攻占咸寧城,并在其他部隊配合下,于8月30日攻占了鄂南另一戰略要地賀勝橋,打開通往武漢的大門。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師:汀泗橋與賀勝橋接連獲勝,下面的目標就是有兵工廠的重鎮武昌。

情景素材:

“南軍軍令之森嚴與士氣之勇敢,不能不使玉春為之心折也。......一日以一團來攻,激戰久之,竟至無一人還者。明日又至,仍復如前,盛氣不為稍挫。其轉戰千里,終以制勝,固有其道也?!?/p>

——劉玉春《百戰歸田錄》

師:這當時守城將領劉玉春后對武昌戰役的回憶,請大家齊讀一遍,思考:這則材料說明了北伐軍有什么精神?

生:北伐軍擁有不怕犧牲、斗志激昂、一心革命救國的愛國精神。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那連克汀泗橋、賀勝橋,工科武昌的是北伐的哪一支軍隊呢?

生: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

師:對!所以第四軍有鐵軍的稱號,接下來請一位同學閱讀書本“人物掃描”,介紹葉挺。

生:(閱讀)

師:葉挺是一名共產黨,可見在北伐戰爭中共產黨的領導為北伐充當了優秀的先鋒隊。

情景素材:

師:為鞏固北伐成果,廣州國民政府將首都遷往武漢。北伐軍勢如破竹,一路向北,不久從珠江流域一直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

情景素材:

師:左邊漫畫的標題為鏟除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一個農民分別扼住了土豪劣紳和貪官污吏的喉嚨。右邊漫畫中的一個大掃帚寫著“擴大反英運動”,這兩幅漫畫說明此時什么運動也在蓬勃開展?

生:農民運動和反帝愛國運動。

師:正確?,F在請大家結合課文73頁第二段正文,小組討論,完成“問題思考”。

生:(討論回答)國共兩黨合作,共同推進;北伐師出有名,得到廣大工農群眾的支持;

北伐作戰方針正確,官兵英勇作戰;北洋軍閥各自為戰,力量分散。

師:大家總結的非常好!

4、國民革命失敗

情景素材:

師:就在大革命如火如荼之時,這幅題為《人民公敵蔣介石》的漫畫卻告訴我們一件血淋淋的史實。漫畫中的蔣介石脫去的是革命的外衣,他左手持刀,右手拿槍,地上都是鮮血,血泊中可以看到日期“四.一二”。那天到底發生了什么?請大家閱讀書本,完成時間軸上的填空。

生: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p>

師:什么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請大家閱讀書本74頁“知識拓展”。

生:(閱讀)

情景素材:

(多媒體展示)

受三民主義洗禮之軍隊竟向徒手群眾開槍轟擊......我神圣之革命軍人,乃竟忍心出之國民黨反動派向昔日戰友、同志舉起了屠刀......

——上海文化界代表

師: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上海文化界聯名上書國民黨元老的片段,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民憤!

師:對!蔣介石為了實現獨裁統治,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決裂。就在共產黨人士面臨危險的時候,黨內部分領導人還寄希望于汪精衛政府。其結果是什么?

生:汪精衛開展“分共會議”。

師:汪精衛背叛革命后,國共第一次合作完全破裂。后來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南京成了國民政府的首都。

情景素材:

師:南京國民政府繼續北伐,大家說說,他們的目標是誰?其結果如何?

生:張作霖。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

師:這張漫畫的標題是“不徹底的重建”,背后是南京國民政府,而鑄就它的基石上赫然寫著“軍閥”“舊官僚”“老政客”,這說明南京國民政府是一個什么樣的政府?

生:代表舊官僚、老政客利益的政府,成為了新軍閥。

師:那國民革命有沒有成功呢?(提示:國民革命的目標)

生:沒有,沒有打倒帝國主義,南京國民政府也淪為新軍閥的利益代表。

師:現在,我們利用時間軸將本課的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