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晚春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1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晚春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2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晚春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3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晚春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4頁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晚春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晚春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晚春教學設計

【素養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理解詩歌內容,通過品味語言和展開聯想進入詩的意境。

3.體會詩歌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分別為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背景鏈接】

本詩選自《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這是作者《游城南十六首》組詩的第三首,大約作于元和十年(815)。作此詩時,韓愈已年近半百。

【讀詩歌】(播放音頻)

自由朗讀詩歌,采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奏。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fēi)。

楊花榆莢(jiá)/無才思,

惟解(jiě)漫天/作雪飛。

楊花:即楊花柳絮,實際就是楊樹、柳樹種子成熟之后隨風飄飛的棉絮一樣的東西,如蒲公英的小傘。

榆莢:榆樹籽兒,又名榆錢,形狀圓而小,象小銅錢。

出示圖片:榆莢

【精讀細研】

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不久歸:將結束

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紛紛爭奇斗艷。

譯文:楊花榆莢不像別的花那樣“百般紅紫”,(只)知道紛紛飄落,如雪花般盡情飛舞。

感知內容:

自由誦讀全詩,思考: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2.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3.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草木、紅紫、楊花、榆莢

2.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生機勃勃:

①草木斗芳菲(爭妍斗艷)

②楊花榆莢漫天飄飛

3.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對大好春光的珍惜之情

4.展開想象,描繪一下詩歌展現的畫面。

各種花草樹木好像知道春天快要離開了,都抓緊時間綻放出自己最美的風姿,萬紫千紅,爭妍斗艷,妝點這大好春光。就連那樸素無華的楊花和榆莢,也不甘示弱,隨風飄舞,化作漫天飛雪。

【理解情感】

這首詩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人生哲理,結合你的理解說一說。

角度1

詩人不寫暮春時百花凋零的景象,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和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

角度2

“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林黛玉《葬花吟》)。這就給人以啟示:一個人有“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角度3:

諷刺楊花榆莢,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將會消逝,所以萬紫千紅展盡光彩;柳絮和榆錢缺少才華和遠見,只好隨風飄散。不能仿效柳絮榆錢,虛度年華!

角度4:

諷刺花草樹木,花草樹木知道屬于它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所以費盡心思只為最后的一抹浮華;柳絮榆錢不屑這些伎倆,飄逸逍遙,俯看蕓蕓紛爭。

【分析手法】

誦讀體會,詩歌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增強情感的表達效果的?

擬人:草樹知春、斗芳菲、無才思,惟解。

①知、斗:運用擬人手法,將花草樹木賦予了人的思維,使那些原本沒有生命的花草樹木有了留春惜時的生命特征,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突出其生機勃勃。

②惟解: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度。

對比: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把萬紫千紅的花草樹木與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作對比,突出“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化作漫天飛雪,為“晚春”添色,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度。

品讀語言:

任選角度賞析自己喜歡的詩句

提示:

可以從煉字、情感、手法、畫面、意象等角度考慮,選擇自己理解最深入的一句詩進行賞析。

注意表達要充分,格式要正確

煉字角度

①知、斗:運用擬人手法,將花草樹木賦予了人的思維,使那些原本沒有生命的花草樹木有了留春惜時的生命特征,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突出其生機勃勃。

②惟解: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度。

【課文主旨】

詩人通過描寫“草樹知春"、惜春爭艷的場景,表達了對大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同時寄寓著一定的哲思,即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間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板書設計】

【結束語】

體會情感,感悟思政內涵

從這首《晚春》中,我們看到了花草樹木在春天即將結束時,依然積極展現自我的精神。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類似的“晚春”時刻。比如,學期快要結束了,我們要抓緊時間復習,展現自己一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參加比賽快要截止報名了,我們要勇敢地報名,展示自己的才藝。這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珍惜時光,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展現自己的價值。就像楊花榆莢一樣,即使自身條件不如別人,也要充滿自信,勇敢地去嘗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相信自己,積極進取,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拼搏。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努力和成就。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綻放光彩,我們要尊重和欣賞不同的美,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社會環境。

【知識拓展】

1.學了《晚春》這首詩,你還能想到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春日》《江南春》《游園不值》《村居》等。

2.你還能想到描寫其他季節的古詩嗎?

夏天:《小池》《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書所見》《題菊花》等。

冬天:《江雪》《梅花》等。

【課堂練習】

理解性默寫

(1)韓愈《晚春》中的詩句“__,__"寫出寫出花木像是知道春將歸去,特別珍惜最后的美好時光,爭芳斗艷,盡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2)在詩人筆下,萬物皆有情思。謝道韞詠雪“未若柳絮因風起”,韓愈反以飛雪喻柳絮:__,__。

參考答案:

(1)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2)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課后作業】

一、基礎層(必做,夯實理解)

1.背誦默寫

準確背誦《晚春》,默寫全詩并標注易錯字(如“榆莢"惟解”)。

2.嘗試用白話文逐句翻譯詩歌內容,確保理解詩意。

二、提升層(選做,深化分析)

1.詩歌鑒賞小論文(二選一)

從擬人手法角度,分析“草樹知春"斗芳菲”如何體現韓愈的創作風格。

結合“楊花榆莢無才思"一句,談談你對“平凡與偉大”關系的理解(300字)。

2.對比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