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聯誼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2_第1頁
浙江省杭州市聯誼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2_第2頁
浙江省杭州市聯誼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2_第3頁
浙江省杭州市聯誼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2_第4頁
浙江省杭州市聯誼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考生注意:題紙規定的位置上。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一、現代文閱讀(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2024年,“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成果。作為中華大地上最具“儀式感”的節日,春節包含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非遺實踐。2025年乙巳蛇年春節期間,非遺代表性項目紛紛亮相,山東泰山皮影、甘肅秦腔折子戲、廣東高樁醒獅各地舉辦的非遺活動讓人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隨著春節申遺成功,2025年春節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來華體驗中國年味,享受新春佳節的歡樂,打鐵花、舞龍燈、剪窗花、寫春聯地道的年俗活動讓他們連連驚嘆。非遺實踐體現了中國式的浪漫與情懷,增強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更加深了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春節,這份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正跨越國界,成為不同文明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摘編自《非遺添彩!首個“非遺版”材料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一個“聚合式”的傳統大節,是傳統信仰、天人觀念、民俗禮儀的“集大成者”。時至今日,春節正在走向世界,無論是其自身悠久的歷史傳承還是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都使春節逐漸成為真正的“聚合性節日”。北師大教授宋志明表示,當前春節傳播和接受的主體分為三個層級,即中國大陸民眾、海外華僑華人和國際民眾,而從文化傳播的“域外輻射力”要素而言,海外華僑華人無疑是國際傳播的主體。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傳播力,取決于其是否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是否具有強勁的“硬實力”“軟實力”的提升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政治、軍事、外交等綜合國力有了大幅提高。中國日益展現出一個開放文明的大國形象,其文第1頁/共9頁化吸引力和影響力得到擴大,春節的國際化傳播進入了歷史新階段。當前,海外華僑華人數量以億計,這一龐大的傳播主體無不重視春節在移民地的個體和社會功能,“出國更愛國”“我即中華”“就在”等觀念正通過春節慢慢被世界接受。目前,全球有近20個國家把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既有朝鮮、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儒家文明圈”或“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也有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印尼等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則在部分州或地區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中國春節正成為國際性的盛大節日。材料三: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國間交流不斷增強,中國非遺在海外數字平臺上的影響力逐步擴大,數字融合為中國非遺的國際化傳播提供了新路徑。在大帶寬、低時延、海量鏈接技術的支撐下,非遺能夠通過液態流動完成時空位移,實現全球“在地共享”。視像化技術的提升使非遺在去程式化的過程中更加生動多元,人們沉浸式體驗非遺制作過程,身臨其境地感受“無形”非遺的“有形”魅力。數字融合還推動了非遺與現代科技、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穎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如非遺主題數字游戲、在線教育課程等,通過價值衍生為非遺國際化傳播與發展注入“新活態”。與此同時,中國非遺的國際化傳播需構建多維度數字融合機制體系。注重數字版權的保護和利用,為特定非遺技藝項目設立專門的數字版權保護機制;設立數字融合非遺文化產業專項扶持基金,為非遺項目的數字化傳播和推廣給予資金支持。中國非遺的國際化傳播也離不開具備廣泛覆蓋能力和強大影響力的數字傳播渠道與平臺。鼓勵非遺傳承人與藝術家舉辦數字非遺主題展,以故事感、未來感、體驗感賦予中國非遺多元時尚的表達方式,強化中國非遺在國際展示中的親和力與互動性。此外,重點培育相關數字文化出口企業,積極探索中國非遺數字文創產品的全新產業化途徑;鼓勵地方政府參加海外“數字中國年”活動,助力中國非遺數字化產品走向海外市場;借助中國海外使館、國際企業、友好合作伙伴等資源,以多重連接和情景分享的方式讓中國非遺“聽得見”“學得來”“帶得走”。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節是中國最具有“儀式感”的傳統節日,包含了許多非遺實踐,春節的成功申遺增強了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B.海外華僑華人重視春節在移民地的個體和社會功能,就文化傳播的“域外輻射力”來說,他們是春節國際傳播的主體。C.數字融合為中國非遺國際化傳播提供新路徑,視像化技術使非遺去程式化且生動多元,催生出新穎的第2頁/共9頁文化產品和服務。D.構建多維度數字融合機制體系是中國非遺國際化傳播的重要一環,我國應該為特定非遺技藝項目設立數字版權保護機制。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2025年春節期間,眾多外國朋友來華體驗年俗活動,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體現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B.改革開放之后,春節的國際化傳播進入歷史新階段,這是因為我國綜合國力的大幅提高和文化吸引力、影響力的擴大。C.設立數字融合非遺文化產業專項扶持基金,為非遺項目的數字化傳播和推廣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了非遺的可持續發展。D.數字融合依賴數字技術和平臺,忽視了中國非遺本身的文化內涵和特性,在國際化傳播中可能會削弱非遺的文化價值。3.下列選項不符合優化中國非遺國際化傳播模式數字化措施的一項是()A.上海某文化傳媒開發了一款“璀璨薪火”AppAR技術讓使用者置身虛擬展館“近距離”欣賞中國非遺產品。B.景泰藍京劇臉譜系列數字藏品通過3D掃描技術1:1建模而成,由2D動態形式呈現,展現了傳統工藝與京劇藝術的深度融合。C.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中國非遺工藝品展覽和民族歌舞表演,這些活動吸引了大量觀眾,使他們深刻體驗到中國非遺的魅力。D.騰訊課堂與非遺傳承人合作,推出了剪紙、泥塑等一系列線上非遺課程和直播活動,這些課程和活動一上線就受到年輕人追捧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春節的國際影響力,二者的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5.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春節申遺成功后,如何讓春節在國際上獲得更廣泛傳播?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有一棵樹(節選)陳倉好幾次,我回陜西老家的時候,我爹指著院子背后的一棵梨樹問我,把這棵梨樹給你,你想用它干什第3頁/共9頁么?我告訴我爹,小時候嘴饞,最想讓它長果子;后來沒有衣服穿,最想拿它燒火;前幾年喜歡看書,最想用它打幾個書柜,梨木的書柜應該是最好的書柜;現在呀,好多事情都想開了,希望它什么都不干,就陪著老爹一直好好地活著。有一次,我反問我爹,你呢?你最想用它干什么?我爹說,年輕的時候,看到什么樹都想把它砍掉;如今老了,就想讓它一直長在那里。我說,長多久?我爹說,兩百年。我說,為什么呀?我爹想了想說,不單為自己,也為了上邊的老鴰。老鴰就是烏鴉。有幾只老鴰哇哇地叫了起來。我爹說,你還認識嗎?我說,老鴰怎么不認識?我爹說,上海沒有老鴰吧,我上次去上海怎么沒有看到老鴰?我說,或許有吧,它們可能躲起來了。我的命運真正與樹扯上關系,可能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年冬天,吃完早飯,我爹把斧子磨了磨,笑著對我說,你跟我上山行不行?我說,上山干什么?我要放牛呀。我爹說,上山砍樹呀。我說,砍樹干什么?我爹說,給樹洗澡呀。我說,爹,你哄人,人都洗不上澡,哪有給樹洗澡的?而且樹又不臟,怎么洗呢?我爹說,你看看,樹是不是黑色的?我說,葉子是綠色的,樹皮是黑色的。我爹說,樹一燒是不是會冒煙?煙是不是很嗆人?我說,是呀,都把人熏死了。我爹說,所以說,樹比人臟多了。你今天跟我去山上,幫我給樹洗洗澡吧!聽說要給樹洗澡,我就心動了。我說,我不會呀。我爹說,我可以教你的。我在腰上別著一把小斧子,跟著我爹上山了。那座山在我們家背后,要爬六七里遠的山坡。我和我爹爬到半山腰的時候,發現小河已經斷流了,有些懸崖上還有水,但已經結成了冰溜子,像溶洞里邊的鐘乳石。我說,沒有水,拿什么給樹洗澡?而且也沒有盆子呀。我爹說,人洗澡要用水和盆子,樹洗澡就不需要了。我看著滿山的白雪說,你要拿雪給樹擦身子嗎?我爹說,那會把樹凍死的,你跟著我,到時候你就曉得了。我跟著我爹爬上山頂,樹大起來了,也茂密起來了。我爹掄起斧子,一邊砍樹一邊說,你是不是想繼續上學?我說,是呀,連小啞巴都在朝前念書。我爹說,家里油鹽醬醋要錢,你上學也要錢,錢從哪里來?我沒有哄你,我們是燒炭來了,燒炭不就是給樹洗澡嗎?我也哄了你,洗澡多舒服呀,這里摸摸那里搓搓。但是燒炭很辛苦,要砍樹,要斷樹,要起窯,要裝窯,要出炭,要埋炭,要背炭出山,還要背炭去賣,差不多有三十六道程序。我說,燒炭就是燒炭,怎么會是洗澡呢?我爹說,給人洗澡用水,給樹洗澡就得用火,我考考你吧,給蚯蚓洗澡用什么?我想了想說,也用火嗎?我爹說,用火不就把它給燒焦了?給蚯蚓洗澡要用泥巴,蚯蚓在泥巴里一鉆,渾身就干凈了。我說,我們上山給樹洗澡,真的是為我上學?我爹說,那還有假?不然我拉你干什么!我心里有一絲絲溫暖,像自己剛剛泡在溫水里,給自己洗了一個澡似的。我與我爹燒好的第一窯炭,正好趕在后半夜出炭。我們黑咕隆咚地趕到山上,用泥巴封住了煙囪,打開了窯門,把一個大鐵耙子伸進窯里——鐵耙子整個都是鐵的,估計有三米長,有二十斤左右重。用鐵耙子把木炭一截截鉤出來,放入先前挖好的坑里,然后蓋上一層泥巴,像埋人一樣埋起來。第4頁/共9頁我看到過無數的樹,有絲密樹、椿苗樹,有桃樹、梨樹、杏樹,有漆樹、橡樹、櫟樹,有松樹、白樺樹、五倍子樹,有柿子樹、毛栗樹、核桃樹,卻是第一次看到剛剛燒好的木炭。它只有火苗,沒有煙,也沒有一點黑色。出完炭,天就亮了。我爹裝了一背簍熱乎乎的木炭背回家,大部分堆在廚房里——新燒的木炭輕飄飄的,是舍不得立即賣出去的,會在廚房堆放一段時間,為了讓它們回潮,在周圍再澆點水,分量自然增加不少。木炭一冷下來,我就發現它又變黑了,比樹皮還要黑,可以用來寫字。我爹拿木炭給我制成了筆,讓我在地板上寫字。我們家大門上、外邊墻壁上,至今還留著好多字,也有一些算術題,都是用木炭寫的。還有幾條留言,比如,飯在鍋里,鑰匙放在門頭上,夏天誰家借鐮刀一把,等等。這些字,不全是我寫的,多數是我爹和大姐寫的,還有我哥和我媽寫的。我媽和我哥去世已經三十多年了,他們沒有留下一張照片,唯一留給我的就是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每次見字如面,我都禁不住潸然淚下。木炭寫出來的那些字不會褪色,家里幾次粉刷,我爹都沒有擦掉它們,仍然保留著它們。它們清清楚楚的,一切宛如剛剛發生。我大約有二十年沒有見過木炭了。我對木炭的想念已經超過了對人的懷念。木炭的香味,木炭的透明,木炭的溫暖,木炭永不褪色的痕跡,那是煤炭、電爐子和空調都無法相比的。當城里人與鄉下人都不再用木炭取暖的時候,我還是一直相信我爹的說法:木炭是洗過澡的樹。能用火洗澡的東西,它一定是無比干凈的。(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對梨樹的想法由長果子、燒火變為打書柜、陪伴父親,說明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經歷變化,作者的心境發生了轉變。B.文中詳細介紹從砍樹到賣炭的三十六道程序,是為了表現作者對燒炭過程的深刻記憶,以及對自己曾經辛苦勞作的感慨。C.父親是一個勤勞樸實的人,為家庭辛勤地付出,對“我”充滿了關愛,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能夠支持“我”繼續上學。D.作者強調用木炭書寫的字“不會褪色”,并提到“見字如面”“宛如剛剛發生”,借木炭痕跡抒發了對過往歲月的懷念。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方式,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親切感,在敘述中穿插了對過去生活的回憶,使情感表達更加豐富立體。B.文中多處采用父子對話的方式,這些對話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展現了父子之間溫馨而真實的情感交流,使文章充滿生活氣息。第5頁/共9頁C.文中寫“小河已經斷流了,有些懸崖上還有水,但已經結成了冰溜子”,描繪冬日蕭瑟寒冷的景象,交代了燒炭的環境背景。D.文章將木炭的狀態“也沒有一點黑色”與“又變黑了,比樹皮還要黑”進行對比,突出了木炭的特點,暗示生活的變化無常。8.結合文中燒炭的相關內容,概括“我”對父親情感態度的變化過程。9.作者最后說“我還是一直相信我爹的說法:木炭是洗過澡的樹”,請談一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海寧董蘿石者,年六十有八矣,以能詩聞江湖間。與其鄉之業詩者十數輩為詩社,旦夕操紙吟鳴,至廢寢食,遺生業。時俗共非笑之,不顧,以為是天下之至樂矣。嘉靖甲申春,蘿石來游會稽,聞陽明子方與其徒講學山中,以杖肩其瓢笠詩卷來訪。入門,長揖上坐。陽明子異其氣貌,且年老矣,禮敬之。又詢知其為董蘿石也,與之語連日夜。蘿石辭彌謙,禮彌下,不覺其席之彌側也。退,謂陽明子之徒何生秦曰:“吾見世之儒者支離瑣屑,修飾邊幅,為偶人之狀,以為世豈真有所謂圣賢之學乎,直假道于是以求濟其私耳!今吾聞夫子良知之說,而忽若大寐之得醒,然后知吾向之所為,其與世之營營利祿之徒,特清濁之分,而其間不能以寸也。幸哉!吾非至于夫子之門,則幾于虛此生矣。吾將北面夫子而終身焉,得無既老而有所不可乎?”秦入以請于陽明子。陽明子喟然嘆曰:“有是哉?吾未或見此翁也!雖然,齒長于我矣。師友一也,茍吾言之見信,奚必北面而后為禮乎?”蘿石聞之,曰:“夫子殆以予誠之未積歟?”辭歸兩月,持丁縑而來。謂秦曰:“此吾老妻之所織也,吾之誠積,若此縷矣。夫子其許我乎?”秦入以請。陽明子曰:“有是哉?吾未或見此翁也!今之后生晚進,茍知執筆為文辭,稍記習訓詁,則已侈然自大,不復知有從師學問之事。見有或從師問學者,則哄然共非笑,指斥若怪物。翁以能詩訓后進,從之游者遍于江湖,蓋居然先輩矣。一旦聞予言,而棄去其數十年之成業如敝屣,遂求北面而屈禮焉,豈獨今之時而未見,若人將古之記傳所載,亦未多數也。夫君子之學,求以變化其氣質焉爾。氣質之難變者,以客氣之為患,而不能以屈下于人,遂至自是自欺,飾非長敖,卒歸于兇頑鄙倍。故凡世之為子而不能孝,為弟而不能敬,為臣而不能忠者,其始皆起于不能屈下,而客氣之為患耳。茍惟理是從而不難于屈下則客氣消而天理行非天下之大勇,不足以與于此!則如蘿石,固吾之師也,而吾豈足以師蘿石乎?”蘿石曰:“甚哉!夫子之拒我也。吾不能以俟請矣。”入而強納拜焉。陽明子固辭不獲,則許之以師友之間。第6頁/共9頁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茍惟理A從B而C不難于屈下D則客氣消E而天理行F非天下之G大勇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B.C.D.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董蘿石酷愛作詩,曾和不同輩分的同鄉人一起組織詩社,從早到晚吟詩作對,以致廢寢忘食、忽視生計,即使被人譏笑也不在乎。B.董蘿石認為世間并沒有真正的圣賢之學,因此對王陽明并不敬重,但與王陽明日夜長談中,越來越謙虛,對王陽明也愈來愈尊敬。C.良知說讓董蘿石如夢初醒,于是他想拜王陽明為師,但遭到了拒絕,在董蘿石的堅持下,王陽明同意兩人以亦師亦友的關系相處。D.王陽明認為客氣會讓君子不甘居于人下,從而導致他們自以為是、自我欺騙,并且掩飾過錯、滋長驕傲之心,最終變得兇惡頑劣。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吾非至于夫子之門,則幾于虛此生矣。(2)甚哉!夫子之拒我也。吾不能以俟請矣。14.王陽明說“有是哉?吾未或見此翁也”,請結合全文概括其這樣說的原因。(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病告中懷子華原父歐陽修狂來有意與春爭,老去心情漸不能。世味惟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花明曉日繁如錦,酒撥浮醅綠似澠。自是少年豪橫過,而今疑鈍若寒蠅。【注】浮醅:古時新釀的酒未經過濾,上有一層綠色的浮沫。第7頁/共9頁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詩中詩人認為自己可與春天一爭高下,展現了一個狂放不羈、豪情壯志的形象。B.首聯通過對比突出詩人心境的變化,透露詩人對當下身體和精神狀態的無奈與感慨。C.詩人的一生都被疾病侵凌,生活中缺乏樂趣與歡愉,只有淡泊的詩歌才能慰藉自己。D.詩歌尾聯與首聯呼應,都寫到光陰流逝以及人生的過去與現在,情感抒發深沉有力。16.詩歌頸聯的寫法不同于其他三聯,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士大夫因身份地位不同而不愿意向老師學習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疊詞,直接描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