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古詩文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集萃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一、選擇題1.詩歌作者及出處
A.杜甫《春望》
B.王之渙《登鸛雀樓》
C.李白《靜夜思》
D.白居易《琵琶行》
2.詩句字詞解釋
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解釋:濺淚,形容因傷感而淚珠飛濺。
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解釋:窮,達到極點,此處指看得更遠。
3.詩句內容理解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理解:詩句表達了詩人在夜晚看到月光時,誤以為是霜降的景象。
4.詩句意境把握
A.“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意境:描繪了一幅春日田園美景,黃鸝鳴叫,白鷺飛翔,生機勃勃。
5.詩句情感理解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無論相隔多遠,好友間的情誼依舊。
6.詩句修辭手法
A.“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修辭手法:夸張,通過夸張手法形容瀑布的壯觀。
7.詩句背景知識
A.“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背景:詩人在重陽節時思念遠在山東的兄弟。
8.詩句影響與評價
A.“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杜甫《登高》)
影響:這首詩被譽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A
2.A.濺淚,形容因傷感而淚珠飛濺。B.窮,達到極點,此處指看得更遠。
3.A.詩句表達了詩人在夜晚看到月光時,誤以為是霜降的景象。
4.A.描繪了一幅春日田園美景,黃鸝鳴叫,白鷺飛翔,生機勃勃。
5.A.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無論相隔多遠,好友間的情誼依舊。
6.A.夸張,通過夸張手法形容瀑布的壯觀。
7.A.詩人在重陽節時思念遠在山東的兄弟。
8.A.這首詩被譽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題思路:
針對每個問題,首先確定詩句的作者和出處。
解釋詩句中的字詞,保證理解其含義。
理解詩句的內容,把握其表達的主題。
把握詩句的意境,感受其藝術效果。
理解詩句中的情感,體會詩人的心境。
識別詩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分析其表達效果。
了解詩句的背景知識,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評價詩句的影響,了解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二、填空題1.詩句默寫
(1)默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詩。
(2)默寫《靜夜思》中“______,______。”這句詩。
2.作者生平簡介
(1)請簡要介紹《登高》的作者杜甫,包括其字號、時代背景和主要成就。
(2)請簡要介紹《靜夜思》的作者李白,包括其字號、時代背景和主要成就。
3.詩句翻譯
(1)將《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翻譯成現代漢語。
(2)將《靜夜思》中的“______,______。”翻譯成現代漢語。
4.詩句背景故事
(1)請簡述《登高》的背景故事。
(2)請簡述《靜夜思》的背景故事。
5.詩句主題歸納
(1)請歸納《登高》的主題。
(2)請歸納《靜夜思》的主題。
6.詩句風格特征
(1)請分析《登高》的風格特征。
(2)請分析《靜夜思》的風格特征。
7.詩句對后世影響
(1)請簡述《登高》對后世的影響。
(2)請簡述《靜夜思》對后世的影響。
8.詩句在文中的地位的
(1)請分析《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詩在文中的地位。
(2)請分析《靜夜思》中“______,______。”這句詩在文中的地位。
答案及解題思路:
1.詩句默寫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作者生平簡介
(1)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有“詩圣”之稱。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
(2)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他生活在盛唐時期,以豪放、奔放的詩歌風格著稱。
3.詩句翻譯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翻譯為:無邊的樹葉紛紛落下,長江滾滾的水勢永無盡頭,我在這悲涼的秋天里長久地漂泊。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翻譯為:床前的月光很亮,好像地上的霜。
4.詩句背景故事
(1)《登高》是杜甫在唐朝安史之亂后所作,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
(2)《靜夜思》是李白在唐代所作,表達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鄉的情感。
5.詩句主題歸納
(1)《登高》的主題是詩人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感慨。
(2)《靜夜思》的主題是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6.詩句風格特征
(1)《登高》的風格特征是深沉、凝重,富有哲理。
(2)《靜夜思》的風格特征是清新、自然,富有詩意。
7.詩句對后世影響
(1)《登高》對后世影響深遠,被后人傳頌,被譽為“千古絕唱”。
(2)《靜夜思》對后世影響深遠,被廣泛傳唱,成為千古絕唱。
8.詩句在文中的地位的
(1)《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這句詩是整首詩的核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2)《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詩是整首詩的開篇,通過描繪月光下的景象,引出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三、判斷題1.詩句與作者生平
李白的《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一句,反映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家鄉的情感。()
杜甫的《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描繪了詩人對戰亂后景象的感慨。()
2.詩句內容理解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壯闊自然景象的贊美。()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把酒問青天”一句,表現了詩人對月亮的無限思念。()
3.詩句情感把握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句,傳達了詩人對節日熱鬧景象的喜愛。()
李清照的《如夢令》中“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4.詩句修辭手法
杜牧的《秋夕》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岳飛的《滿江紅》中“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句,運用了對仗的修辭手法。()
5.詩句背景知識
李白的《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與黃河的地理特征有關。()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一句,反映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觀察。()
6.詩句主題歸納
劉禹錫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一句,主題是自然美景的和諧。()
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句,主題是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7.詩句風格特征
李商隱的《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風格婉約。()
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一句,風格豪放。()
8.詩句對后世影響
王維的《鹿柴》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一句,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句,被后人廣泛引用。()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杜甫的《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反映了詩人對戰亂后景象的感慨。
2.×;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把酒問青天”一句,表現了詩人對月亮的無限思念。
3.×;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句,傳達了詩人對節日熱鬧景象的喜愛。
4.×;杜牧的《秋夕》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5.×;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一句,反映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觀察。
6.×;劉禹錫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一句,主題是自然美景的和諧。
7.×;李商隱的《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風格豪放。
8.×;王維的《鹿柴》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一句,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題思路:
對于每一道判斷題,首先根據題目中的詩句,結合作者生平、詩句內容、情感、修辭手法、背景知識、主題、風格特征和后世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詩句的實際含義和作者的創作背景,判斷題目的正誤。在解答過程中,要注意詩句的細節和作者的情感表達,以保證答案的準確性。四、簡答題1.詩歌主題分析
題目:請分析《登高》這首詩的主題思想。
答案:《登高》這首詩主題思想主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歲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對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深刻憂慮。解題思路:通過分析詩中的意象、情感和詩人的生平背景,歸納出詩歌的主題思想。
2.詩句意境分析
題目:請分析《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詩的意境。
答案:這句詩通過“明月光”和“地上霜”兩個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冷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夜深人靜時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解題思路:從意象的選擇和組合上分析詩句的意境。
3.詩句情感分析
題目:請分析《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詩的情感色彩。
答案:這句詩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不斷追求真理的決心和毅力,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色彩。解題思路:結合詩句中的關鍵詞和上下文,分析詩人的情感狀態。
4.詩句修辭手法分析
題目:請分析《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句詩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答案:這句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通過“千山”和“萬徑”夸張地描繪了江雪的寒冷和荒涼,增強了詩句的視覺效果。解題思路:識別詩句中的修辭手法,并解釋其效果。
5.詩句作者背景分析
題目:請簡述杜甫《春望》的作者背景及其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答案: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多反映社會現實,關注民生。在《春望》這首詩中,杜甫以個人遭遇反映了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的時代背景。解題思路:結合詩人的生平和創作背景,分析詩歌的主題和情感。
6.詩句對后世影響分析
題目:請分析《桃花源記》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這句詩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答案:這句詩以清新脫俗的意境,啟發了許多后世作家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創作靈感。解題思路:從詩句的文學價值和影響范圍來分析其對后世的影響。
7.詩句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題目:請簡述《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答案:這句詩以其豪放、奔放的氣勢和深刻的哲理,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名句,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解題思路:從詩句的文學價值、藝術成就和影響范圍來分析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8.詩句的審美價值
題目:請分析《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句詩的審美價值。
答案:這句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生命的循環往復,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優美的意境,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追求。解題思路:從詩句的意境、情感和哲理角度來分析其審美價值。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登高》主題思想是人生無常、歲月易逝和國家命運的憂慮。解題思路:通過分析詩中的意象和情感,歸納主題。
2.答案:《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營造了寧靜、清冷的意境。解題思路:從意象組合分析意境。
3.答案:《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達了積極向上的情感。解題思路:結合關鍵詞和上下文分析情感。
4.答案:《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解題思路:識別并解釋修辭手法的效果。
5.答案:《春望》反映了杜甫關注社會現實和民生的創作背景。解題思路:結合詩人背景分析詩歌主題。
6.答案:《桃花源記》中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啟發了后世作家追求理想。解題思路:從文學價值分析影響。
7.答案:《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解題思路:從文學價值和影響分析地位。
8.答案:《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追求。解題思路:從意境、情感和哲理分析審美價值。五、論述題1.詩歌創作背景分析
結合具體詩歌作品,探討其創作背景,包括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等因素,如何影響了詩歌的內容與風格。
2.詩歌藝術特色探討
分析一首詩歌在韻律、意象、修辭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色,結合詩歌的具體例子進行詳細闡述。
3.詩歌情感表達研究
通過具體詩歌作品,研究其情感表達方式,探討作者如何運用各種技巧傳達情感,以及這些情感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4.詩歌主題內涵分析
解讀一首詩歌的主題和內涵,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探討詩歌對時代和文化的反映。
5.詩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探討某位詩人或某首詩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分析其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和貢獻。
6.詩歌對后世創作的啟示
分析某位詩人或某首詩歌對后世詩歌創作的啟示,包括藝術手法、情感表達、主題選取等方面的借鑒意義。
7.詩歌在當代社會的價值
探討詩歌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分析其在文化傳承、情感共鳴、審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8.詩歌與時代精神的關聯
結合具體詩歌作品,探討詩歌與時代精神之間的關聯,分析詩歌如何反映和引領時代的思想潮流。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詩歌創作背景分析:例如《離騷》的創作背景與屈原的生平、戰國時期的社會動蕩密切相關,反映了作者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對國家未來的關切。
2.詩歌藝術特色探討:例如《靜夜思》通過簡短的韻律、深刻的意象和含蓄的修辭手法,展現了李白對故鄉的深切思念。
3.詩歌情感表達研究:例如《登高》通過詩人對秋景的描繪,表達了晚年孤獨、凄涼的情感,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4.詩歌主題內涵分析:例如《春江花月夜》以春江景色為背景,揭示了人生短暫、光陰易逝的主題,具有深厚的哲學內涵。
5.詩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例如杜甫的詩歌在唐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世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詩圣”。
6.詩歌對后世創作的啟示:例如白居易的詩歌提倡“詩言志”,強調詩歌的抒發情感和社會功能,對后世詩歌創作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7.詩歌在當代社會的價值:例如詩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當代社會仍具有很高的價值,它能夠傳遞正能量,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8.詩歌與時代精神的關聯:例如近現代詩歌在反映時代變遷、表達民族情感方面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對當代社會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解題思路:
結合詩歌作品的具體內容,分析其創作背景、藝術特色、情感表達、主題內涵等。
引用相關理論或批評觀點,對詩歌進行深入解讀。
結合時代背景和文學史發展,探討詩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分析詩歌對后世創作的啟示和在當代社會的價值。
結合具體詩歌作品,探討詩歌與時代精神的關聯。六、閱讀題1.詩歌內容理解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請簡要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2.詩句意境分析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請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詩的意境。
(2)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詩句情感把握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請把握“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詩所表達的情感。
(2)詩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4.詩句修辭手法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請分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2)這句詩的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5.詩句作者背景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請簡述詩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作者王維的背景。
(2)王維的詩作風格有何特點?
6.詩句對后世影響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請談談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對后世的影響。
(2)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家國情懷?
7.詩句風格特征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請分析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風格特征。
(2)這首詩的整體風格有何特點?
8.詩句審美價值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請闡述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審美價值。
(2)這首詩在審美上有哪些值得欣賞的地方?
答案及解題思路:
1.(1)詩歌主要內容:描寫了江邊孤舟蓑笠翁獨自釣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清高孤獨的情感。
(2)詩人心境:清高、孤獨。
2.(1)意境分析:詩句通過對比明月光與地上霜,營造出寧靜、清冷的夜晚景象。
(2)情感表達: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3.(1)情感把握: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破敗、人民流離失所的悲痛之情。
(2)心境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無奈。
4.(1)修辭手法: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2)修辭手法的作用:增強了詩句的表現力,使詩句更加生動形象。
5.(1)作者背景: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以山水田園詩著稱。
(2)風格特點:清新淡雅,意境深遠。
6.(1)影響: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家國的牽掛,成為后世傳頌的佳句。
(2)家國情懷: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
7.(1)風格特征:詩句簡潔、意境深遠,富有哲理。
(2)整體風格:清新自然,富有詩意。
8.(1)審美價值:詩句簡潔優美,富有意境,表達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
(2)欣賞點:詩句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七、比較題1.詩歌創作手法比較
比較李白的《將進酒》與杜甫的《春望》在創作手法上的異同。
2.詩歌情感表達比較
比較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與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在情感表達上的特點。
3.詩歌主題內涵比較
比較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與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主題內涵上的差異。
4.詩歌風格特征比較
比較李清照的《如夢令》與李煜的《虞美人》在風格特征上的區別。
5.詩歌作者生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銷食品合同協議
- 蛋鴨養殖合同協議
- 船務維修合同協議
- 鋼琴招標合同協議
- 服務宣傳合同協議
- 購銷毛巾合同協議
- 超市貨品合同協議
- 2025設備租賃合同范本下載
- 強調基因檢測實驗室人員培訓
-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民族民間美術文化考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問題
- 水平泵房水泵聯合試運轉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 《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測試題試題含答案
- 初中文言文專項訓練十篇(含答案)
-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重點歸納及復習試題(楊干忠版)
- 《螞蟻和西瓜》課件
- 計量支付用表承包人
- 調Q技術與鎖模技術(課堂PPT)
- 快速制作會議座次表、會場座位安排
- 北京牌匾標識設置管理規范北京城管理委員會
- 工廠利器管制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