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湖北省黃石市協作體重點名校初三4月檢測試題考試語文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積累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近日,學校策劃和組織了“我身邊最美的人”系列采訪宣傳。B.這個節目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由于它能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場景讓人思考。C.為了避免今后再發生類似錯誤,我們應當吸取教訓,努力改進工作方法。D.具有健康的體魄是關系一個人能否為社會多做貢獻。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或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A.屏(bǐng)氣凝神鴉雀無聲思忖(cǔn)闌珊B.望眼欲川焚膏繼晷(guǐ)狹隘狡黠(xié)C.萬貫家私左睇右盼箱篋(qiè)商酌(zhuó)D.飛黃騰達叱咤(zhà)風云張皇戚戚(qī)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決竅哈密瓜震耳欲聾如坐針氈B.憂戚邊腳料高瞻遠矚冥思遐想C.推崇閉門羹巧妙絕倫運躊帷幄D.剽悍關鍵詞不可思議飛揚跋扈4.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中國古代稱毛發黃而未黑的孩童為“黃發”,又常用“垂髫”來指代老人。C.《春》《濟南的冬天》《天上的街市》的作者分別是朱自清、老舍和郭沫若。D.契訶夫是俄國作家、戲劇家,代表作有《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等。5.用課文原句填空。__________,長夜沾濕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__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__________,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句,即景說理,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行路難》中用歷史典故表現詩人心存被啟用的希望(表現人生遭遇變幻莫測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據名著《儒林外史》的相關內容,完成以下讀書卡片。[原文節選]話說A臨死之時,伸著兩個指頭,總不肯斷氣,幾個侄兒和些家人,都來訌亂著問,有說為兩個人的,有說為兩件事的,有說為兩處田地的,紛紛不一,只管搖頭不是,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A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情節概括]A死前,將小妾趙氏扶正做了正妻,A死后,B因為了霸占A的家產,不承認趙氏的身份,只肯承認她是A的妾,還要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A,好繼承A的家產。趙氏無奈,只能到縣衡狀告B。后來的結果是:B將A的家產1/3給了趙氏,自己得了2/3.二、閱讀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潭中魚可百許頭斗折蛇行,明滅可見B.下見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C.皆若空游無所依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D.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天下縞素,今日是也2.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以動靜結合寫魚“似與游者相樂”,乙文以“出游從容”體現“魚之樂”,其用意都是借“魚樂”來抒發作者愉悅的心情。B.甲乙兩文都寫了人在游賞自然風景時的感受,但甲文側重寫景,寓情于景。乙文則以景切入,重點在寫人記事,刻畫人物形象。C.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莊子對外界的認識都帶有欣賞的態度,善于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來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們都具有藝術家的風貌。D.甲乙兩文都用了對比。甲文以作者先樂后憂的對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歡樂只是暫時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調。乙文以莊子和惠子認知態度的對比,反映了這對朋友因共同“好辯”而擁有的生活情趣。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⑴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⑵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8.閱讀《醉翁亭記》(節選),完成下列小題。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列選項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雜然前陳/蔚然成風B.秀而繁陰/山清水秀水落石出/丟三落四C.樂其樂也/知足常樂賓客從也/擇善而從D.臨溪而漁/臨池學書泉香酒洌/清洌可鑒2.翻譯文中三處畫線語句,并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譯: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一座像飛鳥展翅一樣,靠近泉水,建在石崖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啊。理解:歐陽修在滁州城中,遠眺西南群峰,就可以看到像飛鳥展翅一樣的醉翁亭。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翻譯: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消散;云氣聚攏山間,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的,是山間早晚的景象。理解:作者描繪出山間早晚的景色變化多端,讓人沉醉其中。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翻譯: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理解:太守喝醉了,醉醺醺的坐在眾人中間,被人誤認為是蒼顏白發的老人。3.歐陽修被貶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樂趣。結合本文和(鏈接材料)簡要概括歐陽修在滁州為官時的樂趣。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①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9.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①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①柯:地名。1.解釋下列加點字。猶復以為將(________)既已言(________)辭令如故(________)不如與之(________)2.下列選項中與例句所加點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A.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狼》)B.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趙普》)C.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3.翻譯句子。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史記》司馬遷)4.文中提到的曹沫、管仲和齊桓公三人,你最佩服的是誰?請結合原文說說理由。10.閱讀下面材料,完成試題。嘉定竹刻始創于明代,是中國歷史上遞衍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雕刻藝術流派,最終成為迄今為止的源遠流長之中國竹文化的終極碩果。2006年,嘉定竹刻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嘉定竹刻技藝傳承有序,器物種類全面。傳統技法包含深浮雕、透雕、圓雕、淺刻等,無不刀法嫻熟。作品題材從簡單到復雜,具體到抽象,人物、動物、山水、花鳥、故事應有盡有。雕刻形式豐富,留青、貼黃、鑲嵌等,可謂精彩紛呈。嘉定竹刻全面樓現和詮釋了竹刻之精妙所在,技藝品相堪稱精絕,令人嘆為觀止。嘉定竹刻的創始人朱鶴,他工詩善畫,以刀代筆,首創高浮雕刀法。其子朱纓維承和發揚了嘉定竹刻藝術。作品構思巧妙,刀法嫻熟,有鬼斧神工之妙。朱纓其子朱稚微創作的竹刻作品,體裁廣泛,品種繁多,技臻極妙。經過朱氏三代傳人,嘉定竹刻進入了全盛時期,蜚聲海內外。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國南方各地,明代時的江南竹刻藝術已達到全盛時期,發展為各具特色的兩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為代表的“嘉定派”。下列不符合嘉定竹刻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兩項是()()A.嘉定竹刻藝術技法多樣題材全面。B.朱氏父子開創嘉定竹刻全盛時期。C.嘉定竹刻形式精彩紛呈令人驚嘆。D.竹刻發展成各具特色的兩大流派。每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18年,嘉定竹刻博物館舉行了明清嘉定竹刻珍藏展,主題為“竹緣匠心”,請你模仿這主題,在“韻、雅、秀、素、本、慧”這些詞中選擇其二,為2019年嘉定竹刻博物館展覽主題合名,使之成為一個系列。竹心近年來,竹雕藝術品以其較高的欣賞價值被很多人喜愛。請在以下竹雕藝術品中選擇其一(填選項)作為班級布置的裝飾物,并闡述理由。A金蟾戲竹B筆筒竹雕C關羽竹雕我的選擇(),理由。11.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重拾閱讀精神①中華民族無疑是一個有著良好閱讀傳統的民族,有關名人與書的趣事不勝枚舉: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書數百卷,連給女兒嫁妝時,亦是用滿滿一箱書;《資本論》首位翻譯者、經濟學家王亞南,在乘船遭遇風浪、海輪顛簸不止時,要求服務員將其綁在椅子上以聚精會神地讀書;詩人聞一多在結婚當日的早上不見蹤影,后被友人發現在書房中如癡如醉地讀書……②然而,近些年來,我們更多地聽到這樣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開設幼兒經典誦讀班,由專家帶領l0歲以下的小朋友誦讀《三字經》、《論語》等經典作品。結果在短短3個月中,學員由原先的20人減至3人。有記者采訪退班孩子的家長,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學時又不看這些,還是把時間花在學英語、電腦、鋼琴上更為實惠,這些可都是升學加分的。”③從什么時候開始,書籍已經不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淪為“耽誤孩子升學的滑梯”?家長對于經典閱讀先入為主的拒絕態度,不僅沒收了孩子享受人類豐盛文化大餐的入場券,還間接導致了這些孩子長大后偏于功利的閱讀習慣。在許多書店里,你看那“最暢銷圖書排行榜”上,顯眼位置處凈是些炒股、基金、管理類的書籍。④書店里的人頭攢動,正和當代人填補不了的心靈饑荒形成反差——諷刺的是,往往我們功利書讀得愈多,便發現這種饑荒愈厲害。捧著教輔書、“快餐”書太久,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進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會、思考人性的乏力。⑤很難想象,一個精神乏力的民族,會有著什么樣的未來。當人們津津樂道“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的辭世紀念日時,往往夸大了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視了這些文豪們對于啟迪思想、豐富文明的重要作用。⑥若你想說,莎士比亞們離我們太遠,無論怎樣讀書,我也達不到他們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際糾紛、遭到解雇時,常常從他的《人性的弱點》中尋找“速效沖劑”。但卡耐基曾這樣寫道:人活著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萬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養而面臨人性的饑餓;相反,有些窮人卻在精神上十分富有,遠非百萬富翁所及——是一個人的精神令他的身體富有。⑦還記得鄧清清嗎?那位在地震后的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⑧讀書能緩解我們內心的恐懼,豐富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精神的力量。就從今天開始,想一想我們為何設立“世界讀書日”,重拾真正的閱讀精神吧。1.請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請分析第⑥段劃線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3.結合文意,說說題目“重拾真正的閱讀精神”的含義。三、應用12.根據所給材料,回答問題。爸爸經常教育曉陽不要愛慕虛榮,不要和人攀比,要勤儉節約。可是有一天,他帶曉陽去餐館陪客人吃飯,飯后卻不打算將剩菜打包帶走。曉陽發問,爸爸卻說這多沒面子!如果你是曉陽,此時,你會怎樣委婉地說服爸爸?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13.題目:那句話,說得有點。備選詞語:深意、味道、智慧、藝術、委婉、大膽、暖心、扎心、離譜、冒昧……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參考答案一、積累1、C【解析】
A.成分殘缺,缺少賓語,在“采訪宣傳”后加上“……的活動”;選項錯誤;B.句式雜糅,“……的原因”和“是由于……”雜糅,刪去任意一個;選項錯誤;D.兩面與一面搭配不當,刪去“能否”;選項錯誤;故選C。2、B【解析】
B詞語書寫或加點字注音有誤。改為:望眼欲穿;狡黠(xiá)。3、D【解析】
試題分析:A選項“決竅”應為“訣竅”;B選項“邊腳料”應為“邊角料”;C選項“運躊帷幄”應為“運籌帷幄”;D項正確。故答案為D。4、B【解析】
ACD三項正確。B項錯誤。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舊時長壽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后常用指孩童。5、(1)自經喪亂少睡眠(2)老驥伏櫪(3)入則無法家拂士(4)簫鼓追隨春社近(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6)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船夢日邊。【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驥、櫪、拂、簫、遮、緣”等字詞的書寫。6、吳敬梓嚴監生吝嗇(視財如命、小氣摳門)嚴貢生⑤狡猾(奸詐、不擇手段、貪婪、唯利是圖)【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識積累。《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選段是描寫的是臨死前的嚴監生,他是一個死也不咽氣的吝嗇鬼形象。而嚴貢生是一個欺壓百姓、六親不認、橫暴貪婪的典型人物,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產,卻硬不承認趙氏已經扶正的事實,把趙氏趕到廂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說什么“我們鄉紳人家,這些大禮,都是差錯不得的”。通過以上種種典型事實的描寫,揭露了嚴貢生欺詐、蠻橫、貪婪的卑劣本性,使這個劣紳的丑惡嘴臉呈現于讀者面前,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諷刺意圖,揭露了罪惡的社會根源。據此作答。二、閱讀7、1.D2.A3.(1)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2)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解析】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詞等。此題較為簡單,弄明白句意的基礎上回答即可。A.大約/可以。B.清澈/凄清。C.好像/比得上。D.這。故選D。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A項“其用意都是借‘魚樂’來抒發作者愉悅的心情”錯誤。(甲)文以動靜結合寫魚“似與游者相樂”是用來襯托自己內心的苦悶。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本題要注意“犬牙”“差互”“子”“固”“全”的意思。點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鍵字詞,要翻譯準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構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參考譯文:(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辟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露了出來)。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百多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樣曲折,像蛇爬行一樣彎曲,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我坐在潭邊,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那種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錄下了此地就離開。(乙)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里知道魚快樂’的話,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8、1.D2.【乙】3.答案要點:山水之樂宴飲之樂同游之樂豐年之樂【解析】1.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的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詞。A:尤其/責怪,“……的樣子”/“……的樣子”;B:茂盛、繁茂/秀麗,退下去/丟下,遺漏;C:“以……的快樂為快樂”/快樂,跟從/學習;D:靠近/靠近,酒清/酒清。故選D。2.此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能力。A項有誤,“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的意思是“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在滁州城中,遠眺西南群峰,就可以看到像飛鳥展翅一樣的醉翁亭”有誤,從“山行六七里”“峰回路轉”可以看出來。C項“被人誤認為是蒼顏白發的老人”的理解有誤,“蒼顏白發”指的就是歐陽修。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3.文言文比較閱讀,就是將兩篇或兩篇以上而且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文章,加以比較分析、對照鑒別地閱讀。在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中達到提高學生遷移思維能力和深入分析問題能力的目的。結合文段和鏈接材料,找出表現歐陽修樂趣的句子,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即可,注意要從“景色優美”“百姓安居樂業”“與民同樂”等幾個方面來闡述。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年代:北宋參考譯文: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美麗,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而下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給它起名字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賞山水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是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散去,云聚攏過來,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間早晚的景象。野花開了,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面低落下去,石頭裸露出來,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樂趣也是沒有窮盡的。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老小小,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9、1.(1)仍然(2)已經……,……以后(3)先前,原來(4)給2.D3.(1)桓公于是答應將侵占魯國的土地全部歸還。(2)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4.三人任選一人即可。曹沫抓住勇氣和膽識,管仲抓住有政治眼光,有大局觀,目光長遠,通曉大義等角度,齊桓公抓住從諫如流,有胸襟氣魄。【解析】1.本題考查對課外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對課內文言文中重點實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會遷移運用,如《滿井游記》中“余寒猶厲”的“猶”的意思是“仍然”;《桃花源記》中“既出,得其船”的“既”的意思是“已經……,……以后”;《狼》中“兩狼之并驅如故”的“故”的意思是“先前,原來”;《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的“與”的意思是“給”。做題時要根據課內知識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2.本題考查辨析文言虛詞的能力。文言虛詞是文言文學習的基本內容,要特別注意重點虛詞的用法。作答本題時,首先要把握“以”的基本用法,然后結合語境來分析。作動詞,譯為“認為、以為”;介詞,相當于“用”;介詞,相當于“把、拿”;介詞,可譯成“因、因為”;介詞,可譯為“憑借”;介詞,相當于“從、由”;介詞,譯為“按照”;連詞,相當于“用來、以便”;連詞,表示順承,相當于“而”,也可不譯;連詞,譯為“以致”;通“已”,已經。示例中的“以”,意為“憑借”,A項中“以”意為“用”;B項中“以”表示順承,相當于“而”;C項中“以”意為“認為、以為”;D項中“以”意為“憑借”。故選D。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1)乃,于是;許,答應;盡歸,全部歸還。(2)間令,暗使;之,到、往;次所,旅行或行軍時臨時駐扎的地方;叢祠,樹木蔭蔽的神廟。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對人物的正面描寫,作者評價和側面烘托等。“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體現曹沫勇氣非凡,“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體現了曹沫膽識過人;“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體現了管仲有政治眼光,有大局觀,目光長遠,通曉大義的特點;齊桓公能聽取管仲的意見,割還了侵占的魯國領土,體現了齊桓公從諫如流,有胸襟氣魄的特點。答題時先表明觀點,要結合其性格特點分析理由。三人任選一人即可。參考譯文:齊桓公答應和魯國在柯地會盟訂約。桓公與莊公已經在壇上訂了盟約,曹沫手持匕首脅迫齊桓公,桓公近旁的人沒有人敢動手,問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說:“齊國強魯國弱,而貴國侵犯魯國也太過分了。現在齊國、魯國是相鄰的國家,大王一定要考慮考慮這件事!”桓公于是答應全部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說完話,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壇,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臉色不變,言辭從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棄自己的誓約,管仲說:“(你)不能這樣。貪圖小利來使自己快意,在諸侯中失去信義,失去各國的幫助,不如給他。”這樣,桓公就割還了侵占的魯國領土,曹沫三次戰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還給了魯國。10、(1)BD(2)示例:竹韻素心;竹雅慧心。(3)示例:選擇A蟾蜍形象逼真、寓意吉祥。選擇B竹雕筆筒雕刻美觀、具有實用性、竹子寓意生命力頑強(吉祥、長壽、正氣等)。選擇C關羽竹雕技術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對關羽仁義智勇精神的贊賞。【解析】
(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然后分析選項。B項內容與“經過朱氏三代傳人,嘉定竹刻進入了全盛時期,蜚聲海內外。”不相符。D項內容與“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國南方各地,明代時的江南竹刻藝術已達到全盛時期,發展為各具特色的兩大流派”不相符。兩大流派是隸屬于江南竹刻。(2)答案不唯一,前一空在前三字任選,后一空在后三字中任選,搭配組合均可。(3)三者皆可。注意結合竹雕各自納福迎祥的表現功能闡述理由。如選擇A,蟾蜍形象逼真、寓意吉祥。11、1.①結構上,承上啟下。②內容上,與上文形成對比;③引起下文對重拾閱讀精神必要性的論述。④反面論證重拾閱讀精神必要性的論述。2.道理論證和對比論證。突出強調從閱讀中獲取精神滋養的重要性。3.①要保持中華民族良好的閱讀傳統。②倡導閱讀經典著作。③閱讀經典能給我們精神的滋養。【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語段的作用,解答此類題需要從結構和內容兩個角度考慮,內容上就是論述了什么,結構上要根據位置進行判斷,主要考查中間語段的承上啟下的作用。“然而”是對是上一段內容的轉折,引出對重拾閱讀精神必要性的論述。2.考查論證方法的作用。常用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①舉例論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權威性。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論證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由“相反”可以看到運用的是正反對比論證,將百萬富翁與有些窮人的截然不同的兩類人進行對比,運用了對比論證方法,引用卡耐基的話屬于道理論證,突出了強調了從閱讀中獲取精神滋養的重要性。3.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第一段“中華民族無疑是一個有著良好閱讀傳統的民族”,第四段“往往我們功利書讀得愈多…捧著教輔書、“快餐”書太久,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進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會、思考人性的乏力”,第八段“讀書能緩解我們內心的恐懼,豐富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精神的力量”,據此理解題目即可。三、應用12、示例:爸爸,你不是經常教育我不要愛慕虛榮,要勤儉節約嗎?我們還是把這些剩菜打包帶走吧。我去叫服務員,好嗎?【解析】
本題考查勸說詞的擬寫能力。勸說,指通過規勸從而讓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議,其基本要求是講明道理,消除顧慮,語氣委婉。首先要看清勸說對象,語境設置是要求你勸說爸爸;其次針對情況,爸爸帶曉陽去餐館陪客人吃飯,飯后卻不打算將剩菜打包帶走,然后組織語言進行勸說。稱呼(爸爸)、勸說的內容得體(用父親教育自己要節約的話)、語氣委婉(你說呢、你覺得呢、好嗎、行嗎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江學院《湖湘民俗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計基礎A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師范大學《抽樣調查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安全生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晉中理工學院《中醫學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塔城職業技術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及其應用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室內專題設計3》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暨南大學《風景園林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離散數學及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WS-507-2016
- 中國移動:能力開放-產業互聯-互聯網+大會材料
- 數據采集服務合同協議書
- 2024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之建筑設計考試重點試題附答案
- DL-T-5161.5-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5部分: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
- DZ∕T 034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建筑用石料類(正式版)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正式版)
- MOOC 網球學習的根與魂-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全國行政區域身份證代碼表(EXCEL版)
- 2023年保密法知識競賽保守國家秘密法真題模擬匯編(共592題)
- MOOC 國情分析與商業設計-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