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背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八上《背影》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背影》是統編教材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這個單元學習的散文類型多樣,或寫人記事,或托物言志,或闡發哲理,或寫景抒情,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表達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朱自清選取“背影"這一獨特的視角,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父子浦口送別的情景,以真摯樸素的語言表現出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學習這篇文章,意在引導學生理解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以及作者對父親多年以后的理解。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散文,對其基本特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深入理解和分析散文的深層含義、情感表達以及寫作方法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此外,學生對于親情的理解和感受可能停留在表面,需要通過本文的學習,引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親情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目標】

語言運用:結合體現父親處境的語句,品讀描寫背影的相關語句,感受父愛的艱難沉重。

思維能力:抓住關鍵語句,把握“我”對父親情感態度的變化,借助背景資料,深入體會背影的重要意義。

審美鑒賞:結合本文的學習,體察并回顧生活當中父親關懷我們的細節,加深對父愛的理解。

【教學重點】

1.結合體現父親處境的語句,品讀描寫背影的相關語句,感受父愛的艱難沉重。

2.抓住關鍵語句,把握“我"對父親情感態度的變化,借助背景資料,深入體會背影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1.把握“我”對父親情感態度的變化;深入體會背影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主要事件,今天讓我們繼續深入分析文章,品讀質樸語言背后的深情。

復習明確:本文寫了“我"離開南京到北京,父親送“我”到浦口火車站,照料“我"上車并為“我”買橘子時,我看到他的背影為之感動不已的經過。

【學習任務一】探尋處境,抓住感人之因

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畫出直接描寫父親背影的句子。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背影?

預設:

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樸素、沉重的背影(外貌描寫)

走、探、穿、爬、攀、縮、微傾——艱難、努力的背影(外貌描寫)

肥胖的、蹣跚地、慢慢——滄桑、辛酸的背影(其他描寫)

除了幾處副詞、形容詞之外,作者更多的是運用白描手法,真實地刻畫了父

親為“我"買橘子時艱難又努力的背影。背影的沉重、艱難,其實是父親處境艱難的一種外顯化寫照。請同學們自讀2、3自然段,圈畫出關鍵詞語,概括父親處境艱難的其他表現。

明確:從“交卸”“變賣典質"虧空”“借錢"慘淡”等詞語中表現出父親的處境是艱難的。

資料補充:父親當時是一個有著3個兒女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大兒子朱自清上北大,二兒子上高中準備考上海交大的機電系,這時沒有錢就放棄了這一選擇,上了師專。

中年失業、至親離世、家道中落,多重壓力之下,辛酸、沉重、艱難多重情感交織在一起,在這樣的背景下,父親堅持送我,并艱難而努力地為我買橘子,作者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被深深觸動,以至于不止一次地落下淚來。

讓我們一起來再次朗讀這段飽含著濃濃父愛的片段,體會父親的深情與愛。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體會父親為我買橘子的背影中,把握父親處境的艱難,為后面理解作者為之感動做鋪墊。)

【學習任務二】品讀細節,體會父愛之深

這一背影之中凝聚了偉大的父愛,還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請大家小組合作探究,圈點勾畫批注,抓住關鍵字詞句體會。

明確: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

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

“不要急,他們去不好!"

他忙著照看行李……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

他給我撿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他囑我路上小心……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

艱難買橘是愛,再三囑咐是愛,忙著看行李、講價錢是愛,撿定、鋪好也是愛。種種細節,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父親對兒子濃濃的愛。

(設計意圖:借助小組合作,探究并理解文中多處細節,筆筆勾勒,都是父愛的真實寫照。)

【學習任務三】梳理變化,解密背影意義

父親對我的愛和關心貫穿于文章的字里行間,但作者對父親的態度也是如此嗎?請同學跳讀文章,找出看背影前后“我”對父親態度的變化。

預設:1.看背影之前

看不起,有一絲嫌棄,可以看出起初的我并不理解。

表現一: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表現二: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

2.看背影之后

表現一: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動、溫暖)

表現二: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擔心、關切)

表現三: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感動、不舍)

表現四: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懷念)

表現五:“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思念)

表現六:“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自省、愧疚)

從中可見,背影成了“我”讀懂父親、理解父親的轉折點,淚水中包含的是作者對父親的懷念、懺悔、自責、內疚、感激等諸多情愫,所以朱自清才會在讀到父親的來信時,記憶的閘門一下打開,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體會作者對父親前后態度的轉變,進而理解背影的深層意義。)

【學習任務四】拓展延伸,升華父子深情

背景補充:文章中,火車站父親送別買橘的這一幕,發生于1917年,朱自清20歲,在北大讀大二,而這篇文章寫于八年后的1925年,在《背影》這篇文章的背后,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讓我們看一段資料:

1915年父親包辦兒子的婚姻,朱自清負氣離家出走;

1916年朱自清考上北大,擅自將名字朱自華改為朱自清,父子矛盾加劇;

1917年父親失業,家庭困頓,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年;

1921年父親私扣朱自清的工資,朱自清負氣辭職;

1922年朱自清回家,被父親拒之門外;

1923年朱自清帶著妻兒回家,父子無言,朱自清再次離開;

1924年朱自清在小說中暴露父子之間的矛盾;

1925年,朱自清在讀了父親的來信以后(大去之期不遠以),在淚光中寫下了這篇文章《背影》;

1928年,朱自清的父親讀完這篇文章后,父子長達八年的冷戰結束;

1945年,父親病逝。

結合材料以及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對親子關系有什么新的理解。

預設:朱自清與父親之間存在新舊思想的認知沖突,一方面矛盾重重,不斷加劇,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深切地感受到難以割舍的濃濃親情。其實,像文中這樣父愛子,子愛父的雙向奔赴,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提醒我們在與父母的相處中,要多一些互相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及鏈接材料,觸發學生對自我生活的關照,增強學生對父母親情的深入理解。)

布置作業:以讀促寫,共話父愛篇章

背影,是朱自清讀懂父愛的關鍵;《背影》,也成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理解父愛、關照自我的契機。在你的印象中,父親是否也給你留下過如此感動的回憶呢?請你仔細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