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擬題化學化學(遼寧卷)(考試版A3)_第1頁
2024中考模擬題化學化學(遼寧卷)(考試版A3)_第2頁
2024中考模擬題化學化學(遼寧卷)(考試版A3)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遼寧卷)化學(考試時間:50分鐘試卷滿分: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Cl--35.5N-14K-39第Ⅰ卷(選擇題共1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下列表示兩個氮原子的是()A.2NB.N2C.2NH3D.N2O42.下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A.米飯 B.瘦肉 C.青菜 D.菜籽油3.某服裝標簽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成分中屬于天然纖維的是成分面料:棉85%;錦綸15%繡線:聚酯纖維100%里料:滌綸100%A.棉 B.錦綸 C.聚酯纖維 D.滌綸4.熒光燈內(nèi)的白色粉末涂層是一種叫鎢酸鈣()的化合物,如圖所示為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鎢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74 B.一個鎢原子的質量為C.中非金屬元素有兩種 D.中鎢元素的化合價為05.海浩現(xiàn)象是在持續(xù)-15°C的超低溫度下,蒸發(fā)的海水與低溫冷空氣中的顆粒物相結合,形成冰晶后,呈現(xiàn)出煙雨茫茫的自然景象。這種由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發(fā)生變化的是()A.分子的種類變多 B.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C.分子的間隔變小 D.每個水分子質量變大6.學生承擔家務是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利用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的原理的是()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 D.移除爐灶內(nèi)木柴熄滅灶火7.溶洞中鐘乳石、石筍的形成與下面反應有關:,該反應屬于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8.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不規(guī)范的是()A.溶液滴加B.除去粗鹽溶液中的難溶物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稀釋濃硫酸9.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貝爾托齊從一份有關如何讓細胞產(chǎn)生唾液酸(化學式為C11H19NO9)的報告中找到靈感,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理念。以下有關唾液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唾液酸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B.睡液酸由40個原子構成C.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9D.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10.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將室溫下KNO3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液仍飽和C.KNO3和NaCl均屬于難溶物質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第Ⅰ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除13(3)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1.(6分)天然氣不僅是優(yōu)質的能量來源,還是寶貴的化工資源。經(jīng)過多年努力,我國在天然氣的開發(fā)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方法一:煤氣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高壓和“甲烷化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別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劑”在這兩個化學反應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方法二:開發(fā)煤層氣,煤層氣指儲存在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烴類物質,俗稱“瓦斯”,是與煤伴生、共生的氣體資源。方法三:開發(fā)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穩(wěn)定存在的壓強和溫度范圍如圖所示,可燃冰一且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fā)生井噴意外,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wěn)定平衡,引發(fā)海底塌方,導致大規(guī)模海嘯,所以可燃冰的開采困難。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別轉化為甲烷的關鍵反應條件是使用。(2)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為:CO+3H2CH4+H2O,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原理為(寫化學方程式)。(3)從物質分類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層氣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4)根據(jù)方法三,判斷有關可燃冰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15℃和100atm時,可燃冰能穩(wěn)定存在B.可燃冰開采時若出現(xiàn)差錯,可能導致嚴重的自然災害(5)“碳中和”中的“碳”是指(填“CO”或“CO2”)。我國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下列做法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A.植樹造林B.焚燒秸稈C.節(jié)能減排D.燃放煙花12.(10分)金屬錫(Sn)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早且應用于生產(chǎn)的金屬之一,錫器常用于茶葉、鮮花等物品的保鮮。興趣小組圍繞金屬錫展開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探究一】錫的冶煉(1)《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錫的冶煉方法。錫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錫和二氧化碳,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煉錫時,有關鍵的一步“點鉛勾錫”,即在錫中加入少量鉛形成合金,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探究二】錫的金屬活動性順序(3)小組同學為探究銅、錫與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表所示實驗(金屬片均已打磨,且形狀大小相同,試管中所用5%的稀鹽酸體積相同)。〖實驗記錄與分析〗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氣泡,速率較快。產(chǎn)生氣泡,速率較慢實驗結論銅、錫、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反思評價〗探究以上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除利用金屬與酸溶液的反應外,還可選用的一組藥品是(限定實驗藥品:鋅片、銅片、錫片、ZnCl2溶液、CuCl2溶液、SnCl2溶液)。〖拓展應用〗古代錫器常用來飲酒喝茶,很少裝醋(含醋酸),原因是。【探究三】錫的回收某廢銅線中主要含有銅和錫(Sn)金屬,采用如下流程回收金屬銅和錫。(4)將廢銅線預先粉碎的目的是。(5)寫出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6)理論推算,最后獲得金屬銅的質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廢銅線中銅的質量。(7)步驟②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13.(12分)請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停止實驗時,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若用裝置E收集氧氣,檢驗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寫出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2)實驗室用裝置C作為制取CO2發(fā)生裝置,稀鹽酸通過(填儀器名稱)添加,該裝置和B相比,主要優(yōu)點是。檢驗二氧化碳常用的試劑為。(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將MnO2和KClO3的固體混合物35.0g加熱至質量不再變化為止,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25.4g。計算反應前固體混合物中MnO2的質量分數(shù)。(2分)(4)氨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填字母),在收集氨氣的過程中聞到刺鼻的氨臭味,說明微觀粒子具有的性質。(5)如圖是學生制作的快速簡易供氧器,左瓶為氧氣發(fā)生裝置。在供氧使用時,左瓶中可放置的藥品是,右瓶中需加入適量的水,水的作用是。14.(12分)垃圾袋焚燒促進了垃圾處置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垃圾焚燒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走進垃圾焚燒廠,展開了項目式學習之旅。任務一:調查垃圾分類的價值【咨詢交流】同學們參觀了一個垃圾分類處理廠,獲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___________、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綜合化分類具體可得到金屬、塑料和__________等可再利用的資源。任務二: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參觀學習】小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了解到垃圾回收處理的過程如下:分類收集→運輸→垃圾處理廠簡分→分類處理→最終處置。【小組交流】垃圾篩分時,可根據(jù)________區(qū)分銅和鋁。任務三:了解垃圾焚燒工藝系統(tǒng)【實地參觀】垃圾焚燒工藝系統(tǒng)由垃圾儲存系統(tǒng)、焚燒系統(tǒng)、余熱鍋爐系統(tǒng)、煙氣凈化系統(tǒng)、汽輪發(fā)電系統(tǒng)、灰渣處理系統(tǒng)、給排水系統(tǒng)、滲瀝液處理系統(tǒng)組成。【表達交流】(1)垃圾進入焚燒系統(tǒng)前,需要將垃圾進行分類,下列垃圾屬于可回收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A.廢舊金屬 B.快遞紙箱 C.食物殘渣(2)為了使垃圾在焚燒系統(tǒng)內(nèi)充分燃燒,可進行的操作是。任務四:檢驗垃圾滲瀝液的成分【進行實驗】(3)請完善下面表格。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步驟1取少量黑色的垃圾滲瀝液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靜置上層溶液變?yōu)闊o色,異味消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