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化學與資源、能源【基礎作業】1.(2024·濱州)海洋是人類千萬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下列關于海洋中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可燃冰”燃燒后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B.海水“曬鹽”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質不再有任何利用價值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鹽類,其中含量最多的鹽是氯化鎂2.關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該能源儲量巨大,但陰雨天等因素會影響其使用,該能源在生活中的運用如圖所示。該能源是()A.地熱能 B.太陽能C.水能 D.化石燃料3.(安全教育)安全重于泰山,危險化學品必須貼警示標識。濃硫酸試劑瓶上應該貼的警示標識是()A. B. C. D.4.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污染。乙醇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2CO2+3X,試推測X的化學式是()A.H2 B.H2O C.CO D.H2O25.化學與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鋁制品變暗后用鋼絲球打磨B.為使木柴燃燒得更旺,將木柴架空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用水澆滅D.煤氣泄漏時應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6.能源、資源、材料、環境保護等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燃煤脫硫技術有利于減少酸雨的形成B.合理利用金屬礦產可以節約金屬資源C.陶瓷燒制的過程發生的是化學變化D.聚乙烯塑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7.(改編)“西氣東輸”是將西部的天然氣通過管道向東部輸送,緩解了東部地區用氣難的問題。(1)天然氣、煤、被稱作三大化石能源。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的優點是。(2)“西氣東輸”輸氣管道采用的螺紋鋼管屬于材料。(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氣不充分燃燒易使鍋底出現黑色物質,此時可調(選填“小”或“大”)燃氣灶的空氣進風口。(4)化石燃料燃燒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會導致效應增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請你提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建議:。(5)氫氣是目前人類最理想的綠色能源,氫能源的優點之一是。(6)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有(只寫一點)。【素養作業】8.(2024·廣州)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車燃料可減少空氣污染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9.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下列有關安全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遇到室內起火,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B.家中發現天然氣泄漏,立即打開抽油煙機排氣C.工業用鹽亞硝酸鈉可以代替食鹽腌制食品D.為預防森林火災,常在進山路口處張貼含上圖所示的圖標10.化學與能源、科技、環境密切相關。(1)能源:H2被視為最理想的清潔能源,某實驗小組用圖1所示裝置完成電解水的實驗(所用試管規格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A.直流電源a端應為正極B.a、b兩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8C.d試管先收集滿D.該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2)科技: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纖維催化劑,應用于二氧化碳高效合成甲醇,其微觀過程如圖2所示,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3)環境:為推進“雙碳目標”的落實,科學家還利用氨氣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備尿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H3CO(NH2)2+H2O,該反應涉及的有機物的化學式為(只列出計算式)。11.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隨著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排入大氣中的CO2越來越多,使溫室效應加劇。減少CO2排放,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其中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環節。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4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所示。(1)“碳中和”:由圖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填序號)。(2)“碳循環”:化石燃料的燃燒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和。(3)“碳封存”: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作用。(4)“碳減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填字母)。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替代私家車出行B.雙面打印紙質資料C.關注個人衛生,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夏季空調溫度不低于26℃
答案1.A【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燒后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正確;B.海水“曬鹽”后剩余的母液不能繼續溶解氯化鈉,一定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錯誤;C.海水淡化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質有著很大的利用價值,海水淡化后得到的剩余物質中含有NaCl、MgCl2等,可用于工業生產食鹽和提取鎂等,錯誤;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鹽類,其中含量最多的鹽是氯化鈉,錯誤。2.B【解析】由題意,某可再生能源儲量巨大,但陰雨天等因素會影響其使用,圖為太陽能路燈,利用的是太陽能,受陰雨天等因素影響較大,故該能源是太陽能。3.A4.B5.B【解析】A.鋁制品變暗后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用鋼絲球打磨會破壞氧化鋁薄膜,說法錯誤;B.為使木柴燃燒得更旺,將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材和氧氣的接觸面積,說法正確;C.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加少量水后,油會漂浮于水面上,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更大,更容易燃燒,說法錯誤;D.煤氣泄漏時不能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通電時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導致爆炸,說法錯誤。6.D7.(1)石油污染少(2)金屬(3)甲烷(或CH4)大(4)溫室少開私家車出行(5)燃燒產物是水,不污染空氣(合理即可)(6)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或通入氧氣)8.B【解析】A.石油屬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能短時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確;B.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溫室效應,酸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到空氣中形成的,不正確;C.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空氣污染,正確;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正確。9.D10.(1)B(2)1∶3(或3∶1)(3)CO(NH2)21212+16+(14+1×2)×2×【解析】(1)A.直流電源a端連接的試管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其中收集的氣體是氫氣,a端應為負極,說法錯誤;B.c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氫氣,d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氧氣,則a、b兩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8,說法正確;C.電解水時生成氫氣的體積大于生成氧氣的體積,因此c試管先收集滿,說法錯誤;D.該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說法錯誤。(2)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兩種物質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3或3∶1。(3)有機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應中的尿素屬于有機物,二氧化碳中雖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習慣上還是將其看作無機物,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212+16+(14+1×2)×2×100%11.(1)④(2)煤(3)光合(4)C【解析】(1)分析貢獻率圖可知,碳替代這一途徑的貢獻率最大,為47%。(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垃圾發電廠爐渣擴建項目建議書(模板范文)
- 跨境金融保障的具體執行方案
- 交通噪聲屏障工程實施方案
- 供水管網老舊設施更換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工業園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議書(模板范文)
- 手抄報設計教學
- 室內設計原理講解
- 鄭州經貿學院《高層建筑設計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體育市場營銷與策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翻譯學院《外匯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協會工作年終總結(2篇)
- 化學教學論試卷(共7篇)
- GB/T 44591-2024農業社會化服務社區生鮮店服務規范
- 《剪映專業版:短視頻創作案例教程(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6章 創作生活Vlog
- 彩鋼板除銹噴漆施工方案
- 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機構入圍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山東)《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務1-3+終結性考核參考答案
- 專題10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二(計算與證明)(原卷版+解析)
- 2022年高考數學試卷(上海)(秋考)(解析卷)
- 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