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9頁(共29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粵教版(2024)七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撒哈拉以南非洲一.選擇題(共12小題)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充滿希望的土地,這里缺少()A.浩瀚的沙漠 B.遼闊的草原 C.茂密的雨林 D.糧食2.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讀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的問題示意圖,圖中數字含義正確的是()A.①人口問題、②環境問題、③糧食問題 B.①糧食問題、②人口問題、③環境問題 C.①糧食問題、②環境問題、③人口問題 D.①人口問題、②糧食問題、③環境問題3.據“人地關系”示意圖所示,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A.干旱、人口和資源問題 B.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 C.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D.人口、糧食和能源問題4.非洲肺魚在干季時將自己深藏在淤泥里,并用周圍的泥土建成一個很堅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它靜靜地躺在里面夏眠,度過長達6個月的干季。當濕季來臨時,它才破洞而出。下列關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說法錯誤的是()A.是黑種人的故鄉 B.有“熱帶大陸”之稱 C.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 D.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5.當前非洲發展所面臨的巨大問題是()①人口②糧食③干旱④沙漠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增長率低 B.受教育程度高 C.以黑種人為主 D.城市人口比重大7.小薇暑假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地點.關于四個地點描述,正確的是()A.①地很熱,滴雨未下,滿眼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B.②地夏季多雨,需要做好防洪措施 C.④地有成群的斑馬和羚羊遷徙 D.③地到處是高大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8.下列美稱不屬于非洲的是()A.冰雪高原 B.富饒大陸 C.熱帶大陸 D.干旱大陸9.學習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后,你分析該地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A.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B.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 C.人口、毒品和能源問題 D.干旱、能源和環境問題10.關于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辦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力砍伐熱帶森林,將林地辟為耕地,擴大耕地面積 B.大力開墾草原,將草地辟為耕地,大量種植糧食作物 C.在草原地區多放牧牲畜或到國際市場上大量購買,以滿足生活需要 D.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11.非洲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重要的合作伙伴,未來中非合作的前景會更加廣闊。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讀如圖,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熱、黑、高、富”的特點,對這些特點的解讀正確的是()①熱——絕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②黑——黑土廣布③高——地形以高原為主④富——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非洲一些地區土地肥力下降、草場退化、沙漠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原因是()A.風力過大吹走了表土 B.由于大量開發礦產,破壞了土地 C.工業十分發達,污染嚴重 D.大量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3年年中,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3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受全球通脹、地緣沖突、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2022年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有2.58億人處于危機以上級別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嚴重糧食不安全是指生命或生計因無法攝入足夠食物而面臨直接危險)。報告證實,這一狀況仍在惡化。下圖為“世界面臨糧食危機區域分布圖”。(1)目前,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和洲。(2)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是重要的糧食運輸港口,其經緯度位置約為,大量糧食自此先經洋,后經洋運往C、B等地。(3)圖中B地的居民以人種為主,主要信奉教;圖中C地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區之一,主要原因是氣候,條件惡劣,不適宜人居住。中美雙方簽署中美發展合作備忘錄,同意在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拓展糧食安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應急救災等領域進行合作。(4)我們把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5)對于糧食供應總量嚴重缺口地區,解決糧食問題的正確措施有。①保護耕地資源②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③增加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④完全依賴糧食進口⑤引進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單產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人口分別占世界的1/4和3/4,但糧食生產各占世界1/2。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缺糧問題日益嚴重。但與此同時,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這些國際合作,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增加糧食產量,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糧食短缺問題。(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洲,最少的大洲是洲(南極洲除外)。(2)世界上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洲(南極洲除外);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國家大多屬于(填“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3)說明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產生的原因。(4)說明為緩解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可采取的措施。15.【聚焦非洲同心促發展】從根本上說,非洲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只有非洲成功,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才能成功。(1)【缺水問題探究】讀圖,(特殊緯線)穿過非洲中部,大部分處在熱帶,熱帶草原和氣候分布較廣,植被景觀以和草原為主。(2)【糧食問題探究】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A.土地荒漠化B.草場退化C.糧食短缺D.開墾草原(3)【發展問題探究】礦產在非洲出口中占很大比重,在非洲發展過程中,有觀點說要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你是否同意該觀點,并說明理由。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粵教版(2024)七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撒哈拉以南非洲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DDCDDCCAADB題號12答案D一.選擇題(共12小題)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充滿希望的土地,這里缺少()A.浩瀚的沙漠 B.遼闊的草原 C.茂密的雨林 D.糧食【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D【分析】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非洲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后,實現經濟獨立、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解答】解: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充滿希望的土地,這里有浩瀚的沙漠、遼闊的草原、茂密的雨林;但耕地面積小,再加上人口眾多,糧食嚴重缺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2.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讀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的問題示意圖,圖中數字含義正確的是()A.①人口問題、②環境問題、③糧食問題 B.①糧食問題、②人口問題、③環境問題 C.①糧食問題、②環境問題、③人口問題 D.①人口問題、②糧食問題、③環境問題【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D【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人口增長快、糧食需求量大、人們毀林開荒、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場退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解答】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人口增長快、糧食需求量大,人們為了增加糧食,開始毀林開荒、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場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使該地區面臨嚴重的①人口、②糧食、③環境問題。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3.據“人地關系”示意圖所示,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A.干旱、人口和資源問題 B.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 C.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D.人口、糧食和能源問題【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專題】示意圖;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據“人地關系”示意圖所示,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解答】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口問題。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分析解答。4.非洲肺魚在干季時將自己深藏在淤泥里,并用周圍的泥土建成一個很堅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它靜靜地躺在里面夏眠,度過長達6個月的干季。當濕季來臨時,它才破洞而出。下列關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說法錯誤的是()A.是黑種人的故鄉 B.有“熱帶大陸”之稱 C.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 D.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D【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區域;地形以高原為主,稱為“高原大陸”;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主要位于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解答】解:由所學知識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故A不符合題意;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位于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故B不符合題意。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故D不符合題意。該地區四個國家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初級產品,成為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市場,形成單一商品經濟,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概況,在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種、緯度位置、自然資源、地形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解答即可。5.當前非洲發展所面臨的巨大問題是()①人口②糧食③干旱④沙漠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專題】示意圖;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D【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解答】解: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口問題,該問題又是糧食和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當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發展所面臨的巨大問題是人口增長快,糧食不足,氣候干旱,沙漠化問題嚴重。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答題即可。6.有關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增長率低 B.受教育程度高 C.以黑種人為主 D.城市人口比重大【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求,不斷的破壞生態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解答】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經濟落后,受教育程度低;非洲以黑種人為主;非洲城市人口比重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非洲的人口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答題即可。7.小薇暑假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地點.關于四個地點描述,正確的是()A.①地很熱,滴雨未下,滿眼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B.②地夏季多雨,需要做好防洪措施 C.④地有成群的斑馬和羚羊遷徙 D.③地到處是高大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分布圖;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C【分析】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普遍暖熱,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解答】解:A、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赤道附近和①幾內亞灣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南北回歸線兩側的熱帶沙漠地區則降水很少。故A不符合題意;B、②位于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故B不符合題意;C、④地是熱帶草原氣候區,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是斑馬、羚羊、長頸鹿、角馬等草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故C符合題意;D、③熱帶沙漠氣候區植被稀少,缺少高大的植物和茂密的森林。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考查非洲的氣候分布特點,要理解記憶.8.下列美稱不屬于非洲的是()A.冰雪高原 B.富饒大陸 C.熱帶大陸 D.干旱大陸【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非洲絕大部分地處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富饒的大陸”,非洲大陸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干燥地區廣,有“干旱大陸”之稱。【解答】解:A、南極大陸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符合題意。B、非洲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富饒的大陸”,不符合題意。C、赤道穿過非洲的中部,主要位于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不符合題意。D、非洲大陸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干燥地區廣,尤其是北非部分,降水稀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干旱大陸”之稱,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非洲的美稱,熟記知識點并分析解答。9.學習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后,你分析該地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A.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B.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 C.人口、毒品和能源問題 D.干旱、能源和環境問題【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A【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解答】解: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口問題,該問題又是糧食和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故選:A。【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非洲環境問題的了解情況,環境問題應當是中考熱點考題。10.關于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辦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力砍伐熱帶森林,將林地辟為耕地,擴大耕地面積 B.大力開墾草原,將草地辟為耕地,大量種植糧食作物 C.在草原地區多放牧牲畜或到國際市場上大量購買,以滿足生活需要 D.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答案】D【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數國家,長期受殖民統治經濟模式單一,經濟發展落后;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由于長期受殖民統治,經濟發展落后,有些國家靠出口一種或幾種原材料。非洲要擺脫單一經濟的發展,也需各國幫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現階段,非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發展多元化經濟;培養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科技興農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長是非洲人民面臨的最緊迫任務。【解答】解:現階段,非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發展多元化經濟;培養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科技興農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長是解決非洲糧食問題最有效的措施。故選:D。【點評】本題內容考查全面,在基礎知識上做出了延伸。11.非洲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重要的合作伙伴,未來中非合作的前景會更加廣闊。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讀如圖,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熱、黑、高、富”的特點,對這些特點的解讀正確的是()①熱——絕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②黑——黑土廣布③高——地形以高原為主④富——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B【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地區地處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種以黑種人為主,有“黑人故鄉”之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被譽為“高原大陸”;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解答】解:①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地區地處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對應熱,符合題意。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種以黑種人為主,對應黑,與黑土廣布無關,不符合題意。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被譽為“高原大陸”,對應高,符合題意。④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對應富,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解答。12.非洲一些地區土地肥力下降、草場退化、沙漠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原因是()A.風力過大吹走了表土 B.由于大量開發礦產,破壞了土地 C.工業十分發達,污染嚴重 D.大量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D【分析】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非洲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后,實現經濟獨立、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解答】解: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熱帶草原面積廣大,生態環境脆弱,但是由于當地居民大量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致使該地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目前,人口、環境和糧食是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故選:D。【點評】考查非洲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可牢記作答。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3年年中,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3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受全球通脹、地緣沖突、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2022年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有2.58億人處于危機以上級別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嚴重糧食不安全是指生命或生計因無法攝入足夠食物而面臨直接危險)。報告證實,這一狀況仍在惡化。下圖為“世界面臨糧食危機區域分布圖”。(1)目前,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2)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是重要的糧食運輸港口,其經緯度位置約為30°N,90°W,大量糧食自此先經大西洋,后經印度洋運往C、B等地。(3)圖中B地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圖中C地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區之一,主要原因是氣候干旱,條件惡劣,不適宜人居住。中美雙方簽署中美發展合作備忘錄,同意在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拓展糧食安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應急救災等領域進行合作。(4)我們把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5)對于糧食供應總量嚴重缺口地區,解決糧食問題的正確措施有A。①保護耕地資源②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③增加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④完全依賴糧食進口⑤引進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單產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和遷移狀況;世界主要人種及其分布地區.【專題】示意圖;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1)非;(2)30°N,90°W;大西;印度;(3)白色;伊斯蘭;干旱;(4)南北對話;(5)A。【分析】(1)世界上的國家千差萬別,有的自然資源匱乏,有的地大物博;有的降水充沛,有的干旱少雨;有的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有的國家戰亂頻繁,發展遲緩。不同的國家,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經濟活動的地域特色也大不相同。(2)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不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不同。據題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讀圖可知,糧食供應總量嚴重缺口的地區和大范圍糧食獲取困難地區主要位于西亞地區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所以面臨糧食危機的地區主要位于亞洲和非洲。(2)讀圖可知新奧爾良被西經90°經線和北緯30°緯線穿過,所以其經緯度位置為(30°N,90°W),大量糧食自此先經大西洋,后經印度洋運往非洲和阿拉伯半島。(3)圖中B地為阿拉伯半島,屬于中東地區,其人種以白種人為主,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圖中C地為撒哈拉沙漠,其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4)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美國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發展中和發達國家的合作成為“南北對話”,所以中美商談稱為“南北對話”。(5)護耕地資源,可以保證糧食種植面積;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穩定的灌溉水源,減少旱澇災害影響;引進農業技術可以提高糧食單產;以上措施都可以緩解糧食短缺問題,①②⑤正確。增加化肥、農藥使用,完全依賴進口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不能解決糧食問題,③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故答案為:(1)非;(2)30°N,90°W;大西;印度;(3)白色;伊斯蘭;干旱;(4)南北對話;(5)A。【點評】本題以糧食危機區域分布圖為材料,涉及大洲分布、經緯度位置判斷、氣候、人種、宗教、國際合作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人口分別占世界的1/4和3/4,但糧食生產各占世界1/2。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缺糧問題日益嚴重。但與此同時,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這些國際合作,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增加糧食產量,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糧食短缺問題。(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亞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南極洲除外)。(2)世界上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歐洲(南極洲除外);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國家大多屬于發達國家(填“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3)說明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產生的原因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4)說明為緩解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世界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問題.【專題】示意圖;世界的海陸分布.【答案】(1)亞;大洋;(2)歐;發達國家;(3)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4)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分析】題干中描述:由于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人口分別占世界的1/4和3/4,但糧食生產各占世界1/2。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缺糧問題日益嚴重。但與此同時,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這些國際合作,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增加糧食產量,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糧食短缺問題。據題干中的圖文資料解答。【解答】解:(1)讀圖可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亞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南極洲除外)。(2)讀圖可得,世界上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歐洲(南極洲除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人口分別占世界的1/4和3/4,但糧食生產各占世界1/2,糧食不足發生率最低的國家大多屬于發達國家。(3)據題干中的描述可得,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4)為緩解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故答案為:(1)亞;大洋;(2)歐;發達國家;(3)世界糧食生產與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發展中國家和對于發達國家的糧食損失率更高;(4)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亞非拉等地共開展了110項國別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生產所需的基金和技術;非盟通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提高自身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上不同大洲的糧食生產特點及采取的措施,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據題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15.【聚焦非洲同心促發展】從根本上說,非洲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只有非洲成功,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才能成功。(1)【缺水問題探究】讀圖,赤道(特殊緯線)穿過非洲中部,大部分處在熱帶,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較廣,植被景觀以沙漠和草原為主。(2)【糧食問題探究】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C。A.土地荒漠化B.草場退化C.糧食短缺D.開墾草原(3)【發展問題探究】礦產在非洲出口中占很大比重,在非洲發展過程中,有觀點說要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你是否同意該觀點,并說明理由。【考點】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地理探究類開放題;非洲地區與國家.【答案】(1)赤道;熱帶沙漠;沙漠;(2)C;(3)同意;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經濟收入。【分析】(1)赤道穿過非洲中部,大部分處在熱帶,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較廣,植被景觀以沙漠和草原為主。(2)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3)礦產在非洲出口中占很大比重,在非洲發展過程中,同意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因為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解答】解:(1)讀圖可知,赤道穿過非洲中部,非洲大部分處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地表植被景觀以沙漠和草原為主。(2)讀圖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口問題,該問題又是導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惡化的根本原因。故選C。(3)同意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理由是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不同意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理由是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要發展民族工業與多樣化農業,提高國家競爭力。故答案為:(1)赤道;熱帶沙漠;沙漠;(2)C;(3)同意;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大力開發礦產資源,可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經濟收入。【點評】本大題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地表植被景觀、糧食問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考點卡片1.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知識點的認識】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歐洲:以平原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非洲:以高原為主,有“熱帶大陸”之稱。大洋洲: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北美洲:中間平原為主,兩側多山地、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平原、高原相間排列。南極洲:冰雪大陸,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的認識,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多選擇、解答形式出題。例:(2014?大慶)一個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總面積位居第二,與大哥僅一河之隔,地形以高原為主,在我的胸膛流淌著世界第一長河。”這個大洲是()A.亞洲B.歐洲C.非洲D.北美洲分析:解答本題需要了解各大洲的面積大小、位置、地形的基本概況。解答: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非洲和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位于非洲。根據題意。故選:C。點評:該題知識點很多,內容形象豐富,能全面考查七大洲的概況。【解題思路點拔】關鍵是熟記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況即可。可結合七大洲輪廓示意圖來理解記憶。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和遷移狀況【知識點的認識】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1.不平衡性。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陸地面積7%的地區,卻居住著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陸地上;而大陸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無人居住。就區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國之間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亞洲陸地面積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2.隨緯度、海拔和離海遠近呈有規律的變化。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著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緯20°~60°之間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人口分布還有集中于沿海地區的趨勢。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對稀少。通常,中緯度、地勢低平和沿海位置對人口有明顯的吸引作用。現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緯20°~60°地區;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區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區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內地區雖只占全球陸地面積不足30%,但擁有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3.時滯性(或惰性)。人口分布往往明顯落后于生產力發展和經濟中心的轉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變化依賴于自然增長率和凈移民率的時間積累效應,速度比較遲緩。只有在人口基數很少的新開發地區,移民因素才能立即產生顯著效果。全球、各國和各地區人口(現象)的分布特點及其形成條件的研究,幾乎構成人口地理學的全部內容。人口遷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這種移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的改變。聯合國《多種語言人口學辭典》給人口遷移下了一個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即“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地理流動或者空間流動,這種流動通常會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變化。這種遷移被稱為永久性遷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變化的人口移動。”【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和遷移狀況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2013?寧德)如圖為“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緯度位置判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2)圖中A、B、C、D四個地區中沒有定居人口的是D,因氣候炎熱干燥導致人口稀少的是C。(3)圖中①地區居民的通用語言是漢語,②地區居民主要為白色人種,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分析: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解答:(1)根據緯度位置判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2)圖中A是亞洲的北部,B是青藏高原地區,C是非洲的北部,D是南極洲,四個地區中沒有定居人口的是南極洲,因氣候炎熱干燥導致人口稀少的是非洲北部。(3)圖中①地區即亞洲的東部,該地區居民的通用語言是漢語,②地區是歐洲西部,該地區居民主要為白色人種,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故答案為:(1)北;中;低;(2)D;C;(3)漢語;白色;基督教。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宗教的分布、語言的分布等,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后解答即可。【解題思路點拔】熟記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和遷移狀況是解題關鍵。可結合世界人口分布圖來理解記憶。3.世界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問題【知識點的認識】由于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促使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加上醫學科技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世界人口在20世紀的短短百年間,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科學家稱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為人口爆炸.據估計,世界人口1800年達到10億,1930年達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2025年時地球人口將達到80億.聯合國預測本世紀末地球人口即可達到90億到100億.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1年10月31日之前,地球總人口數將隨時突破70億大關.其中,中印的人口增長速度已經放緩.科學家早先的測算結果認為,地球最多能夠養活100億到150億居民.如果不及時有效控制人口增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很可能難以實現.聯合國2005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過去50年間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活動的不斷擴展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人類活動已給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農耕地、河流和湖泊帶來了消極影響.近幾十年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動物和植物多樣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人口增長和其他因素結合在一起,已經對整個人類社會構成嚴峻挑戰.以水資源為例,目前全球至少有11億人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26億人口缺乏基本的衛生條件.在沉重的人口壓力面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人類共同的理想受到巨大威脅.人口問題涉及“地球村”每個成員,發達國家也不例外.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及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人均資源和能源消耗量,使人們對美國式發展道路產生了質疑.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出現人口負增長和社會老齡化等問題.這些意味著,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需要高度重視人口問題,建立符合自己國情的科學的人口發展戰略.【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世界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問題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2014?海寧市模擬)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將會帶來的問題有()①環境污染加劇②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③綠地面積擴大④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分析: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帶來的問題有:物資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治安問題以及城市環境等問題,據此作答即可.解答: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將會帶來的問題有:①環境污染加劇②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問題,解題的關鍵是弄清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此題比較簡單,易于掌握.【解題思路點拔】解題關鍵是認識世界人口的增長和人口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4.世界主要人種及其分布地區【知識點的認識】世界人種分類﹣﹣黑色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黃種人:泛指所有聚居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的當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東北亞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地的人類稱為典型蒙古人種,而居住在東南亞地區的人群稱為南亞蒙古人種.也有學者將蒙古人種具體分為北亞、東北亞、北極、東亞、南亞等類型.白種人:白種人又稱歐亞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占世界總人口的54%左右.其主要集中分布地方是歐洲,西亞、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各國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是阿根廷.世界上還有很多民族是歐羅巴的混血民族,占有一定的歐羅巴血統,比如亞洲的圖蘭人種(哈薩克、維吾爾、塔吉克等).黑種人:黑色人種,即黑種人,又稱尼格羅人種,黑人的種族分類主要有蘇丹尼格羅人、班圖尼格羅人(兩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絕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羅人、庫希特尼格羅人(屬于黑白混血種族)、澳大利亞原住民等.在中世紀時期和中世紀以前,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后來因為歐洲國家的帝國主義和重商主義,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為奴隸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世界主要人種及其分布地區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為選擇、解答題,常結合圖片出題.例:(2014?長沙模擬)讀圖完成下列相關問題.(1)①所在地區的居民屬于黃色人種,④所在地區的居民多信仰基督教.②所在國家通用語言是英語.(2)②和③兩個地區比較,人口稀疏的地區是③.試分析這些地區人口稀疏的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寶馬汽車銷售基礎培訓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滿分押題】夯實基礎培優卷(輕松拿滿分)(考試版)
- 發熱病人中醫護理
- 2024中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人員1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生物上冊 2.4.1生物的分類方法教學設計 (新版)濟南版
- 全國閩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電子表格數據的統計》教學設計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1.1 我的家在哪里 從社區看我家 教學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五章 燃料 5.3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七單元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教學設計
- 短期培訓畢業交流會
- 2022年龍巖市第一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連續墻技術規程
-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含新增和修訂部分)
- 社區家庭病床護理記錄文本匯總
- 色譜、質譜、聯用
- 畢業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 施工項目人員任命書(范本)
- 苯酐裝置國內同類裝置事故案例
-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旋轉》練習題
- 智慧樹知到《開啟疑案之門的金鑰匙司法鑒定》見面課答案
- 結構化面試技巧(完整版).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