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8/28邵陽市隆回縣2024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一、語言綜合運用(共18分)1.(2分)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緋紅(fěi)粲然(càn)匿名(lì)摧枯拉朽(xiǔ) B.佃農(diàn)詰責(jí)滯留(zhì)深惡痛疾(è) C.熾熱(chì)窒息(zhì)篡改(cuàn)杳無消息(yǎo) D.锃亮(zèn)畸形(jī)不輟(zhuì)慘絕人寰(huán)【分析】本題考查易錯的字音。作答此題,首先要認真閱讀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日常積累判斷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確。遇到記憶模糊、不確定的字詞,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解答】A.有誤,“緋紅”的“緋”應讀作“fēi”,“匿名”的“匿”應讀作“nì”;B.有誤,“詰責”的“詰”應讀作“jié”,“深惡痛疾”的“惡”應讀作“wù”;C.正確;D.有誤,“锃亮”的“锃”應讀作“zèng”,“不輟”的“輟”應讀作“chuò”。故選:C。2.(2分)下列各組中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頒發落第粗糙眼花繚亂 B.教誨凄然勞祿單精竭慮 C.禁固潰退熒光為富不人 D.躁熱僵繩周濟抑揚頓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字形的辨識能力。所選詞語均屬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這些有的是同音錯別字,有的是形近錯別字。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正確練寫,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別與書寫。【解答】A.正確;B.有誤,“勞祿”的“祿”應寫作“碌”,“單精竭慮”的“單”應寫作“殫”;C.有誤,“禁固”的“固”應寫作“錮”,“為富不人”的“人”應寫作“仁”;D.有誤,“躁熱”的“躁”應寫作“燥”,“僵繩”的“僵”應寫作“韁”,“抑揚頓坐”的“坐”應寫作“挫”。故選:A。【點評】解答此題,要注意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時還要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區別字的用法。3.(2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會不會用心觀察,能不能重視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B.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揮了敢拼敢搏,終于奪得了冠軍。 C.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我活著值得。 D.通過他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出色的表現,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分析】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構混亂、語意不明、語言贅余等。先通讀所有句子,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解答】A.有誤,兩面對一面,可去掉“會不會”和“能不能”;B.有誤,用詞不當且缺少賓語中心語,可把“大力發揮了敢拼敢搏”改為“大力發揚了敢拼敢搏的精神”;C.正確;D.有誤,缺主語,可去掉“通過”。故選:C。【點評】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類題目,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解句意:選項要表達什么意思,這是我們正確判斷的前提和基礎。(2)理主干:在理解語意的基礎上,利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等錯誤。(3)析關系:要分析句間關系。找到邏輯混亂和語序不當等錯誤。4.(2分)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消息是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極為常見,運用廣泛。 B.《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 C.《列夫?托爾斯泰》是美國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畫”。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體及作家作品知識的辨析能力。結合相關知識的積累解答即可。【解答】ABD.正確。C.有誤,茨威格是奧地利作家,不是美國作家。故選:C。【點評】解答這道題,要有比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這要求我們要養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厚積薄發,提高解題的準確率。5.(6分)學校將舉行以“人無信不立”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小華圍繞本次活動主題,擬寫了上聯,請你選出合適的下聯C上聯:做人有道惟誠信下聯:A.智慧可資百歲春B.常把自心比他心C.處世無奇但善良D.品行能燦千秋史(2)請你圍繞“人無信不立”主題,策劃二個活動。活動一:誠信人物圖片展活動二:誠信故事我來講活動三:誠信名言大家背(3)本次活動就中學生如何加強自身誠信建設征求意見,請你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兩點具體做法。【分析】(1)本題考查對聯。上聯“做人有道惟誠信”,“做人”為動詞,“有道”是動賓短語,“惟誠信”是動賓短語。A.有誤,“智慧”是名詞,與“做人”不對應;B.有誤,“自心”是偏正短語,與“有道”不對應;C.“處世”為動詞,“無奇”是動賓短語,“但善良”是動賓短語,與上聯對應;D.有誤,“品行”是名詞,與“做人”不對應。故選:C。(2)本題考查活動設計。仿照示例,圍繞“人無信不立”的主題來設計,言簡意賅,表達清晰,符合中學生特點。、(3)本題考查提出建議。開放類試題,建議要有針對性和可行性。言簡意賅,表達清晰。作為一名中學生,加強自身誠信建設首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1.誠信考試,考試不作弊,更不能幫助他人作弊,遇到不誠信考試行為向老師報告;2.與同學交往時講求誠信,答應了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去完成,不失信于他人。【解答】答案:(1)C(2)示例:誠信故事我來講誠信名言大家背(3)示例:①考試不作弊,更不能幫助他人作弊;②與同學交往時講求誠信。【點評】對聯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6.(4分)名著閱讀。當他和我沿著安靜的小路,經過芝麻田和小麥田,走回百家坪的時候,任何關于“紅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詞,都不適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滿了愉快和生命的愛戀,像神氣活現地跟在他旁邊的“紅小鬼”一樣,他的手臂正靠著“紅小鬼”的肩膀。他在南開讀書的時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條,如今他似乎還有那種風度。(1)以上文字選自名著《紅星照耀中國》,選文中“他”這一人物是周恩來(人名)。(2)圍繞名著的內容與藝術表現,請向你的同學寫一段70字以內的推薦語。【分析】《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地記錄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先后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解答】(1)本題考查名著常識。根據“走回百家坪”“他在南開讀書”,可以判斷出選文出自《紅星照耀中國》,他是周恩來。(2)本題考查推薦介紹。結合題干,給《紅星照耀中國》寫推薦語,注意從內容與藝術表現方面介紹。如:《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是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圖書。答案:(1)《紅星照耀中國》周恩來(2)《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是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圖書。【點評】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二、古詩文閱讀(共28分)7.(8分)默寫。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③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④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曹植《梁甫行》)⑤王績在《野望》中描寫秋意正濃的山野景色的詩句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⑥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借故鄉之水的情深意重,表達對故鄉思念之情的詩句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解答】答案:①志在千里②大漠孤煙直③誰家新燕啄春泥(易錯字:啄)④八方各異氣⑤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易錯字:暉)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易錯字:憐)【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8.(4分)古詩詞閱讀。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全詩視野開闊,寫景自然,抒情真摯,歷來為人傳誦。B.詩歌首聯扣題,從神話傳說落筆,可謂起筆高遠。C.前兩聯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了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逆料的感慨。D.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遠遠望去,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2)這首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分析】這首古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賞析。ABC.正確。D.有誤,詩人登高遠眺,長江對岸漢陽城的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的芳草長勢喜人。故選:D。(2)本題考查體會詩歌感情的能力。抓住最后一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靄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答案:(1)D(2)“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用“日暮”懷歸鄉之情,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愁思之悠長難盡。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云悠悠。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9.(16分)古文閱讀。【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雖乘奔御風飛奔的馬②空谷傳響回聲③互相軒邈高④窺谷忘反同“返”返回(2)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例句:春冬之時。A.又數刀斃之。B.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C.水陸草木之花。D.學而時習之。(3)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A.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B.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C.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D.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4)翻譯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②猛浪若奔。(5)【甲】【乙】兩文都寫到了猿的鳴叫,但作用不同,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分析】參考譯文:【甲】在七百里三峽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夏天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有時候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可到達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在春、冬兩個季節,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綠色的潭水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多生長著奇怪形狀的柏樹,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飛速地往下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在秋天)每到天剛放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肅殺,常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啼叫,聲音接連不斷,凄慘悲涼,空曠的山谷中傳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涼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民們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群山融為一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獨異,天下獨一無二。水都是淺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像飛奔的駿馬。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木,讓人心生寒意,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無數山峰。山間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長久不斷地鳴叫,猿不停地啼叫著。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國家大事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間也昏暗如黃昏;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露出陽光。【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①句意為:即使騎乘奔馳的快馬。奔:飛奔的馬。②句意為: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向:回聲。③句意為:高山仿佛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④句意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注意根據語境確定詞義。“春冬之時”的“之”意思是助詞,的。A.代詞;B.到;C.助詞,的;D.代詞。故選:C。(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蟬長久不斷地鳴叫,猿不停地啼叫著。據此斷句為: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故選:A。(4)本題考查翻譯。①重點詞:略無,完全沒有;闕,同“缺”,空缺。句意: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②重點詞:若,好像;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句意:兇猛的巨浪像飛奔的駿馬。(5)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三峽》中,“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長“形容嘯,送聲長遠,暗示是在長峽之中。“空谷傳響”,直言在山中。“久絕”,回應上文“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的特點,“猿鳴三聲淚沾裳”,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與朱元思書》中,“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意思是“山間泉水沖擊著巖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長久不斷地鳴叫,猿不停地啼叫著”,泉水泠泠,清越悅耳,好鳥嚶嚶,和諧動聽;山蟬兒高唱,山猿長啼。山林百間交匯,組成一曲優美交響樂。據此可知,寫猿鳴表現大自然生機勃勃的象答案:(1)①飛奔的馬②回聲③高④:同“返”返回(2)C(3)A(4)①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②兇猛的巨浪像飛奔的駿馬。(5)《三峽》用猿鳴表現三峽秋季凄清、肅殺的環境特點,也表現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與朱元思書》用猿鳴表現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點評】文言文翻譯方法: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三、現代文閱讀(共24分)10.(12分)閱讀下面實用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從總體上看,我國中小學生身高、體重等身體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忽視體育鍛煉導致的青少年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卻日益凸顯,“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的現象令人擔憂。仔細分析,不想鍛煉、不愿鍛煉、不敢鍛煉是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的三大原因。所謂不想,就是青少年的業余愛好從“體力型”轉到了“腦力型”。以前,踢毽子、跳房子、捉迷藏是少年兒童的最愛。現如今,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游戲成為不少青少年的首選。所謂不愿,就是現代生活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變成了“宅男”“宅女”。現在購物有淘寶、吃飯有外賣、娛樂有網游,“葛優躺”和“宅文化”成了時尚。視力下降、體重超標、脂肪肝、血壓高……這些中老年疾病早早敲開了年輕人的“命門”。所謂不敢,主要是對學校而言,體育鍛煉、組織春游等戶外活動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一旦出現問題,家長不依不饒,上級主管部門追責問責。(摘編自《好日子咋養不出壯孩子?》)【材料二】①人類由于交通工具、機械化、自動化、甚至人工智能等設施的撲面而來,使得人體的機能越來越差,肌肉功能退化、體力下降、脂肪滲透到人體的每一個空隙。更為甚者,今天人類獲取高熱量的食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肥胖更是悄無聲息的蔓延著。②缺乏活動,造成了我們賴以生存和活動肌肉的退化。人類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失,肌肉質量開始下降。從四十歲開始,成人每十年約失去3%—5%的肌肉質量。尤其50歲后更明顯,每年約1%—2%的丟失。到75—80歲時,骨骼肌僅占體重的25%。肌肉衰減征與靜息的生活方式、營養缺乏、細胞外氨基酸代謝失衡及氧自由基損傷等多因素影響有關。③在我們衰老過程中,我們總是認為肌肉的丟失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當肌肉丟失時,我們的肌肉力量下降和功能降低,脂肪比例增加時,肌肉丟失時,我們更容易疲勞,更容易跌倒,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等健康問題。(摘編自《中國科學報》)【材料三】①目前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居世界前位,并且呈低齡化趨勢發展,其中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3%,大學生近視比例則高達87.7%。我國近日發布的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也顯示,學生肥胖、視力不良和睡眠不足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區域學生肥胖率超過15%。有調查表明,近20年來,我國學生體質在某些方面一直呈下降趨勢,已經影響到兵員的質量。據了解,某市今年征兵體檢中,因體檢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應征者比例竟然高達52.98%。②當然,造成學生某些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視力和肥胖問題,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營養不均衡,電子產品使用過多,導致學生肥胖和視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沒有時間鍛煉,以及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等,也造成了學生視力下降和肥胖。(摘編自《青少年體質亟須全面提高》,《中國國防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A.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的三大原因是不想鍛煉、不愿鍛煉、不敢鍛煉。B.青少年只要遠離電子產品,身體素質就能有所提升。C.造成學生視力和肥胖問題,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錯誤觀念是最主要原因。D.成年后,人體肌肉的丟失是衰老造成的,不可逆轉。(2)分析【材料二】劃線句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人類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失,肌肉質量開始下降。從四十歲開始,成人每十年約失去3%—5%的肌肉質量。尤其50歲后更明顯,每年約1%—2%的丟失。到75—80歲時,骨骼肌僅占體重的25%。(3)說明文語言極具嚴謹性。結合語境,分析【材料三】中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學生肥胖、視力不良和睡眠不足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區域學生肥胖率超過15%。(4)提高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需要青少年、學校、家長共同努力。請結合材料,為三方各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分析】本題是關于“青少年身體健康”的主題閱讀。第一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分析,第二題考查說明方法分析,第三題考查說明文語言分析,第四題考查提建議。【解答】(1)A.正確。B.有誤,結合材料三第②段“造成學生某些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也造成了學生視力下降和肥胖”可知,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電子產品使用過多”只是造成“視力和肥胖問題”的一方面原因,并不是身體素質提高的決定因素,所以只遠離電子產品,不注意其它因素,身體素質并不能完全提升,所以此選項有誤。C.有誤,結合材料三第②段“造成學生某些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也造成了學生視力下降和肥胖”可知,造成學生視力和肥胖問題的原因有膳食營養不均衡、電子產品使用過多、沒有時間鍛煉、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等,“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錯誤觀念”只是造成“視力和肥胖問題”的一方面原因,并非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此選項有誤。D.有誤,結合材料二第①段“人類由于交通工具、機械化、自動化、甚至人工智能等設施的撲面而來,使得人體的機能越來越差,肌肉功能退化”、第②段“缺乏活動,造成了我們賴以生存和活動肌肉的退化”“肌肉衰減征與靜息的生活方式、營養缺乏、細胞外氨基酸代謝失衡及氧自由基損傷等多因素影響有關”可知,肌肉丟失是與缺乏運動、不當的生活方式、營養不良、細胞外氨基酸代謝失衡等原因造成的,并非中只是自然衰老,如果注意這些問題,是可以扭轉肌肉丟失問題,所以此選項有誤。故選:A。(2)語句“人類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失,肌肉質量開始下降。從四十歲開始,成人每十年約失去3%—5%的肌肉質量。尤其50歲后更明顯,每年約1%—2%的丟失。到75—80歲時,骨骼肌僅占體重的25%”一句,“四十歲”“3%—5%”“50歲”“1%—2%”“75—80歲”“25%”這些數字說明了40歲—80歲肌肉質量的下降情況,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具體地說明人類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失,肌肉質量開始下降,增強說服力。(3)解答此題首先明確態度“不能刪去”,然后分析詞語的意義。“部分區域”的意思是“一部分區域”,表范圍,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學生肥胖率都超過15%,還有的地方的學生肥胖率沒有超過15%,去掉后就成了所有區域學生的肥胖率都超過15%,太絕對了,不符合實際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故不能刪去。(4)針對材料中青少年自身、學校、家長三方面影響他們身體素質的問題作答此題。青少年方面:結合材料一“不想鍛煉、不愿鍛煉、不敢鍛煉是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的三大原因。所謂不想,就是青少年的業余愛好從‘體力型’轉到了‘腦力型’。以前,踢毽子、跳房子、捉迷藏是少年兒童的最愛。現如今,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游戲成為不少青少年的首選。所謂不愿,就是現代生活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變成了‘宅男’‘宅女’……”、材料三第②段“電子產品使用過多,導致學生肥胖和視力下降”可知,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缺少體育鍛煉,不重視體育鍛煉,孩子沉迷于玩電子產品,導致孩子體質下降。示例:①加強體育鍛煉,每天爭取鍛煉1小時;②遠離電子產品,不沉迷于網絡。學校方面:結合材料一“所謂不敢,主要是對學校而言,體育鍛煉、組織春游等戶外活動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一旦出現問題,家長不依不饒,上級主管部門追責問責”可知,學校因怕造成傷害事故難以象處理,很少組織活動,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很少,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結合材料三“另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沒有時間鍛煉,以及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等,也造成了學生視力下降和肥胖”可知,學校留的作業過多,學生負擔過重,學校過于看重學生人分數,忽略學生的身體健康,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示例:①學校可組織一些小型、符合學生身體實際的活動,如組織一些運動會,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增強其鍛煉身體的積極性;②減少作業量,給予學生更多的體育鍛煉的時間;③轉變思想,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家長方面:結合材料三第②段“造成學生某些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視力和肥胖問題,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營養不均衡”,可知,對于家長來說不重視學生營養的均衡,營養單一,影響學生的體質素質;結合“另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以及學校和家長‘唯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等,也造成了學生視力下降和肥胖”可知,家長一味只看重分數,讓學生一味學習,不重視體育鍛煉,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示例:①家長要注意營養均衡,合理膳食,葷素搭配;②家長要轉變思想,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配合學生開展的一些活動;③在家監管好孩子,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答案:(1)A(2)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人類到了成年之后,隨著歲月的流失,肌肉質量下降的狀態,讓讀者一目了然。(3)不能。“部分區域”的意思是“一部分區域”,表范圍,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學生肥胖率都超過15%,還有的地方的學生肥胖率沒有超過15%,去掉后就成了所有區域學生的肥胖率都超過15%,與實際情況不符。它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4)青少年方面:①加強體育鍛煉,每天爭取鍛煉1小時;②遠離電子產品,不沉迷于網絡;學校方面:①學校可組織一些小型、符合學生身體實際的活動,如組織一些運動會,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增強其鍛煉身體的積極性;②減少作業量,給予學生更多的體育鍛煉的時間;③轉變思想,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家長方面:①家長要注意營養均衡,合理膳食,葷素搭配;②家長要轉變思想,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配合學生開展的一些活動;③在家監管好孩子,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點評】材料閱讀題給出一組材料,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綜合讀寫、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靈活地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用簡潔、流暢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見解。11.(12分)文學類作品閱讀。父母也會撒嬌喬凱凱①給母親打電話,似乎感覺母親的嗓音有些異樣,一問才知道母親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時間了。提早下班回去看母親,母親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走,我陪你去醫院開點兒藥。”我伸手去拉母親。母親搖搖頭說:“我不想吃藥,你爸給我買了藥,太苦了。”“良藥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藥遞給母親。本來好好的母親卻似乎一下子眼淚汪汪了:“這藥真的很苦,我不想吃。”②吃個藥怎么這么麻煩?有病不吃藥能好嗎?我有點急了,年紀大了還不重視身體,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想到“孩子”這兩個字,正欲發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間釋然——母親現在的表現可不就是我小時候的樣子嗎?她是在對我撒嬌呀!③想到此,我在母親身邊坐下,笑著說:“吃了藥才能好呀,這樣就有力氣跳廣場舞了,咱加把勁兒,爭取奪得廣場舞皇后的稱號,讓我爸有點危機感。”看到母親忍不住笑了起來,我繼續說:“來,我幫你倒杯水,趕快好起來給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歡你做的飯菜了。”母親點點頭,接過藥吃了下去。我不知道那藥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親臉上露出了滿足幸福的笑容。④有一次父親做了一個小手術,出院后在家休養。想著父親已經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個多月后才來到父母家。一見面,父親就跟我說:“我的傷口還是疼。”我頓時緊張起來,難道傷口發炎了?沒愈合好?父親掀起衣服給我看他的傷口,傷口愈合得很好,連針眼都快看不見了。“恢復得很好,沒事。”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氣說。⑤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又跟我說:“傷口有時還是會疼,不會有什么事情吧?”父親的話讓我有點哭笑不得,傷口縫合處只剩下一條淺淺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我爸這是怎么回事,沒事老盼著自己有問題干嗎!”一轉身,我悄悄對著母親抱怨。“越老越矯情,別理他。”母親笑了笑說,“不過,你爸說他很享受你緊張地幫他查看傷口時的樣子。”⑥母親的話一下子提醒了我。父親是多么堅強的一個人,長這么大,我從來沒見父親喊過一次痛。記得有次父親帶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為調皮,差點從山坡上滾下去,父親及時拉住了哥哥,自己卻扭傷了腳。等到家時,父親的腳面已經腫得很高了。我和哥哥都很內疚,父親卻說一點都不疼,還笑著逗我們玩。而現在父親卻在我面前“示弱”,這不是另一種撒嬌嗎?⑦其實,每個父母心里都住著一個會撒嬌的孩子。當兒女一天天長大,臂膀變得堅強,能夠為自己甚至為家人遮風擋雨時,父母心里潛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會激發出來。因為在他們眼里,你已經成為他們最信賴的依靠,他們也深信,你會像他們愛你那樣愛他們。他們愿意在你面前撒嬌,是想得到你的體貼、關愛和安慰,正如你小時候賴在父母懷里撒嬌,毫不設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來,那是因為你知道,父母會給予你最周全的保護。⑧現在,該我們給父母以保護了,你準備好了嗎?(有刪改)(1)請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事件父母的表現“我”的態度母親生病吃藥搖搖頭說不想吃①有點急②眼淚汪汪說藥太苦安慰母親、開心父親做了個小手術跟我說傷口疼③緊張跟我說傷口有時還會疼哭笑不得(2)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②段劃橫線的句子。(3)請簡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文章結尾說“該我們給父母以保護了”,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作為子女,如果要保護父母,現在的我們可以怎么做,請談出三點。【分析】文章主要敘述了母親生病了不想吃藥和父親動了小手術喊痛兩個片段。文章告訴我們父母老了,我們應該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安享晚年。【解答】(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概括。結合“我有點急了,年紀大了還不重視身體,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①概括為:有點急;結合“來好好的母親卻似乎一下子眼淚汪汪了:‘這藥真的很苦,我不想吃’”,②概括為:眼淚汪汪說藥太苦;結合“我頓時緊張起來,難道傷口發炎了?沒愈合好?父親掀起衣服給我看他的傷口,傷口愈合得很好,連針眼都快看不見了”,③概括為:緊張。(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正欲發火的我突然愣住了”運用了神態、心理的描寫,”愣住了”寫出了“我”意識到母親在向“我”撒嬌時的吃驚,同時寫出了“我”由不理解母親到理解母親的釋然。(3)本題考查文段的作用。第⑥段運用了插敘。“記得小時候父親帶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為調皮,差點從山坡上滾下去,父親及時拉住了哥哥,自己卻扭傷了腳。等到家時,父親的腳面已經腫得很高了。我和哥哥都很內疚,父親卻說一點都不疼,還笑著逗我們玩”回憶了父親年輕時候是“我”和哥哥堅強的后盾,結合“而現在父親卻在我面前‘示弱”,這不是另一種撒嬌嗎?他是想得到女兒的關心和照顧呀”分析,與現在父親向“我”撒嬌示弱的行為形成對比,豐富文章的內容,使情節更加完整。(4)本題考查閱讀拓展。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解決此類題型,要注意:出感悟最深的一點,絕對不能脫離文章內容,要運用議論性的語言,語言通順、有條理。結合文中的女兒很孝順父母,但是對父母的心理理解不夠,在父母生病之后,她意識到了父母在尋求自己的關注;材料中的烏鴉長大后盡心盡力地照顧年老的烏鴉作答即可。示例: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想法;做一些讓父母高興、舒心的事,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寬容父母的過錯;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擔心。答案:(1)①有點急;②眼淚汪汪說藥太苦;③緊張(2)心理描寫,寫出父母也會有脆弱的時候,也會想得到孩子的關照和體貼,表達“我”對母親的心疼與理解。(3)插敘。回憶了父親年輕時的堅強,與現在父親的矯情形成對比,表現父親撒嬌是想得到孩子的關愛和安慰。(4)材料中的烏鴉用反哺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現在的我們也應當理解父母、體諒他們的辛苦,生活中多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問題主動溝通交流,樂于想辦法解決。【點評】賞析句子要依據句子本身的特點去分析,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辭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辭手法就要依據各個修辭手法的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第二如果沒有使用修辭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現手法,比如對比,象征等,有就依據各個表現手法的作用進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沒有,我們就要從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詞語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動詞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語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這三點是最常見的,要能夠掌握住。四、寫作與表達(共50分)12.(50分)作文。題目:校園秋景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關信息;(3)卷面整潔,字跡清楚,不少于600字。【分析】本題考查命題作文寫作。審題分析:題目是“校園秋景”,中心詞是“秋景”,明確要求寫作的主題是關于秋天的校園景色。這提示我們,文章需要圍繞校園在秋天的變化進行描繪,而不能偏離這個主題。立意分析:文章需要展現出秋天給校園帶來的獨特魅力,以及季節變化帶來的情感體驗。可以通過描繪秋天的校園景色,如樹葉的變化、秋風的溫度等,來展現秋天的美麗和豐富。同時,也可以通過描述同學們在秋天校園中的活動和感受,來展現秋天的活力和快樂。構思分析:文章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從初秋開始,逐漸過渡到深秋,最后以晚秋結束。每個階段都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詳細描繪。如初秋時可以描寫樹葉開始變色的情景,深秋時可以描寫楓葉如火的美景,晚秋時可以描寫落葉和秋風的場景。寫作手法分析:在寫作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感染力。比如可以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形象地描繪景物;可以使用對比手法來突出秋天的特點;也可以使用抒情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對秋天的感受。同時,可以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如細節描寫、場面描寫等,來豐富文章的內容和形式。【解答】校園秋景當夏日的熱烈與喧鬧漸漸遠離,秋天便悄悄走進了我們的校園。它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描繪自己的畫卷,使我們感受到歲月流轉的韻味。進入校門,你會被那一排排銀杏樹所吸引。它們像是秋天的使者,用自己金黃的葉片向人們宣告著秋天的到來。那些葉子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仿佛是秋天的音符,在歌唱著季節的變換。每當你走在樹下,總會有一片片葉子輕輕落下,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安靜地躺在地上,為秋天繪制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沿著小路前行,你會看到那片楓林。那些火紅的楓葉在枝頭搖曳生姿,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每一片楓葉都像是秋天的火焰,燃燒著這個季節的熱情。每當微風吹過,那些楓葉就會隨風飄舞,然后緩緩落下,覆蓋在地上,讓人們感受到秋天的溫暖和魅力。在校園的角落里,還有一片荷塘。雖然夏季的荷花已經凋謝,但秋天的到來讓荷塘變得更加寧靜和美麗。荷葉已經變得枯黃,但它們仍然挺立在荷塘中,守護著那些枯萎的荷花。在這片荷塘中,你可以看到秋天的寧靜和深沉。在那里,你可以聽到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最后,我們來到了校園的操場。在那里,我們可以在秋天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活力。雖然秋天讓萬物開始凋謝,但它也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機會。在操場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年輕的面孔在陽光下奔跑、歡笑、玩耍。他們的活力和熱情讓我們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希望。在這個秋天里,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教育中心委托管理及課程設置調整協議
- 共同承擔賠償協議書
- 金融權益授權協議書
- 附帶民事賠償協議書
- 餐飲異地投資協議書
- 餐飲檔口聯營協議書
- 護理工作院感防控體系構建
- 酒店裝飾裝修協議書
- 重慶售房合同協議書
- 銷售目標考核協議書
- 車棚維修協議書
- 2025年1-氯丁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1《采薇(節選)》精美課件
- 2025屆高三高考押題預測卷 英語 (新高考Ⅱ卷02) 含解析
- 2024年西安曲江二小教師招聘真題
- 四川省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合測評-英語試卷+答案
- 2024年全國工會財務知識大賽備賽試題庫500(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貿易融資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法院輔警筆試題及答案
- 《小米營銷策略》課件
- 2025年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名師系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