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其次節生物群落的構成一、選擇題1.下列各項中,分別屬于種群和群落的是()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魚與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與全部鳥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響尾蛇與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馬尾松與全部油松解析蛇、鳥都是一類生物的總稱,如蛇包括眼鏡蛇、蝮蛇、響尾蛇等,鳥包括喜鵲、麻雀等。森林中的全部植物不能構成群落,未包括森林中其他生物,如動物和微生物等。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魚構成種群,某池塘中全部生物構成群落。答案A2.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植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有關B.動物的垂直分層現象與植物有關C.植物的水平分布現象與地形有關D.動物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勻稱的解析動物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勻稱的,其影響因素有植物的分布以及地形、水分、土壤狀況等。植物的垂直分層與光照有關,動物的垂直分布主要與植物的分層及其棲息方式和食物來源等有關。答案D3.下列關于物種豐富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群落中生物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B.不同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是不同的C.從赤道到北極,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漸漸減小D.某一地域中植物物種豐富度指數的大小可以反映該地植物物種的多少解析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答案A4.自然界中生物種內及種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A.林鴿群較大時被蒼鷹捕食的概率很低B.鱸魚有時捕食鱸魚的幼魚,這有利于鱸魚種群的維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經過斗爭建立了等級制度,并依次占據資源,這對種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種間捕食對一個物種有利,但會使另一個物種消逝解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獵物)的相互關系是生態系統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困難關系,它們是相互適應的,從而使得這兩個物種能夠長期保留下來。假如捕食者將獵物全部捕食掉,則捕食者會因缺乏食物而死亡。答案D5.導學號10894068下面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單獨培育(甲)和混合培育(乙)時的種群數量變更。從該圖所示的結果可以推斷()A.雙小核草履蟲比大草履蟲個體大B.雙小核草履蟲是大草履蟲的捕食者C.雙小核草履蟲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D.大草履蟲比雙小核草履蟲個體大解析單獨培育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時,兩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育相同的天數后,雙小核草履蟲的個體數比大草履蟲個體數要多;而把兩者放在一起混合培育時,兩者為了共同的生活資源而競爭,結果大草履蟲削減直至消亡,雙小核草履蟲獲勝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條件而生存,可見雙小核草履蟲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答案C6.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育(或飼養)兩種生物的試驗結果,下列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種群數量變更關系可用圖甲表示B.圖乙中b生物對a生物的進化有害無益C.甲、乙、丙分別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競爭關系D.圖丙中試驗初期,競爭與種內互助并存,后期X的種內斗爭加劇答案B7.下列有關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種群內的個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B.生活在同一種樹上的生活習性不同的地雀占有相同的生態位C.群落中動物與植物均有分層現象,二者互不影響D.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而出現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解析群落的水平結構是指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在水平狀態下的格局或片狀分布,A項錯誤;同一種樹上生活的不同地雀,因生活習性不同占據樹上不同的空間位置,形成不同的生態位,B項錯誤;群落中動物的分層現象是由植物的分層現象確定的,C項錯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建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因此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而出現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D項正確。答案D8.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說明不正確的是()A.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一種形式B.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垂直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農業生產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解析一塊田地中的玉米是一個種群,種群不具有分層現象,合理密植是為了減弱種內斗爭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答案C9.某棄耕農田植物種類40年間的變更狀況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年數物種數量植物類別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喬木0001423總計2830305676A.表中數據是在植物豐富的區域采納樣方法獲得的B.該農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垂直結構的體現C.表中草本植物的物種數量最多D.該區域中全部草本、灌木、喬木和生活的動物構成了該群落解析調查植物群落的豐富度須要采納抽樣調查的方法,其關鍵是隨機抽樣,而不能只在植物豐富的區域調查,A項錯誤;不同地段的物種組成不同體現的是水平結構,B項錯誤;由表中數據可知草本植物的物種數量最多,C項正確;該區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群落,D項錯誤。答案C10.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更的趨勢如下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期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僅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更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和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B.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C.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D.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水池中原有的兩個物種甲與乙之間符合捕食關系的曲線,其中甲為藻類,乙為浮游動物。當在水池中加入物種丙后,變更了原來的種間關系,其中丙專食浮游動物。當投入大量物種丙后,乙會因為丙對它的捕食而消逝,而丙也會因為乙的消逝而缺乏食物也消逝,甲會因為乙消逝而在一段時間內有所增加。丙和乙可競爭空間和氧氣等資源。答案C11.某生物愛好小組為了調查兩個河口水域的水母類動物類群(甲、乙)的物種組成及其數量特征,運用浮游生物捕撈網(網口內徑50cm,網身長145cm,網目孔徑0.169mm)各隨機取樣3次,調查結果如下表(單位:個)。下列關于甲、乙兩個類群之間物種豐富度和種群密度的比較,正確的是()物種1物種2物種3物種4物種5物種6物種7物種8物種9物種10甲類群樣本155100151204202110樣本252300231304102212樣本348200201503902011乙類群樣本13340124001025111522樣本23560104101230141721樣本33450183501126121619A.甲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大,物種2的種群密度小B.甲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小,物種4的種群密度大C.乙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大,物種7的種群密度小D.乙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小,物種10的種群密度大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甲類群中物種種類比乙類群中物種種類少,因而可確定甲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小,乙類群的物種豐富度大;通過表中數據分析可知,乙類群中物種7的種群密度較甲類群中物種7的種群密度小,而甲類群中物種4的種群密度較乙類群小。答案C12.下列關于“統計大型土壤動物的物種豐富度”的敘述,錯誤的是()A.很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實力,而且身體微小,適于用樣方法進行調查B.該試驗調查的指標是動物的種類和數量C.樣土塑料袋上應標明取樣的地點和時間D.可設計數據收集和統計表,分析所收集的數據解析有較強活動實力的土壤動物不適于用樣方法;身體微小的動物也不適于用標記重捕法。進行這類探討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查。答案A13.右圖縱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魚類的食物分布狀況,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魚的數量變更。下列對此圖的分析,錯誤的是()A.海洋中的魚類具有垂直分層現象B.此圖表明魚類對食物的競爭狀況C.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捕食狀況D.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共生關系解析從曲線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區域不相同,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它們的生存區域和食物有重疊部分,存在競爭;三種魚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種群的生存。答案D二、非選擇題14.導學號10894069下圖①~④為A.地衣中的藻類和真菌、B.大小兩種草履蟲、C.狐與兔、D.細菌與噬菌體四組生物的種間關系示意圖(縱軸表示個體數,橫軸表示時間)。請據圖回答問題。(1)推斷A~D四組生物的對應曲線。A.;B.;
C.;D.。
(2)②中出現的現象是由于。
(3)④與②相比,結果不同是因為。
(4)若四種種間關系中的b死亡,對a有利的曲線是。
(5)若狐死亡,則兔的發展趨勢是。
解析依據圖形分析,一般來說共生是兩種生物的數量變更一樣;捕食是兩種生物數量呈現“先增加者先削減,后增加者后削減”的不同步性變更;競爭是兩種生物一種數量增多,另一種生物大量削減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寄主數量削減,但不行能使寄主全部死亡。答案(1)③②①④(2)食物競爭,使一種(大)草履蟲死亡(餓死)(3)寄生關系不行能使寄主全部死亡(4)②和④(5)兔先增加(失去天敵),后削減(受食物、空間等制約)15.下圖甲是某森林植物的景觀,圖乙是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物種組成是確定群落性質的最重要因素。為了調查群落的植物種類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選取樣地,用隨機法取樣,首先要確定樣方面積(系列取樣統計結果如圖乙),試寫出該探討的課題名稱:
。
(2)圖乙顯示:在肯定范圍內,隨樣方面積的增大,。調查該森林物種數的樣方面積最好是m2。
(3)若選取3個合適的樣方對某種喬木計數的結果分別是n1、n2、n3,則該喬木的種群密度為株/m2。
(4)若要調查景觀圖中森林群落的結構,請寫出主要的調查項目(調查設備略):①
;
②
。
解析(1)應依據統計結果(如圖乙)反推出縱坐標與橫坐標的關系,進而命名。如該探討的課題可命名為“某森林物種數與樣方面積關系的探討”。(2)分析圖乙曲線的變更,可知在肯定范圍內,隨樣方面積的增大,物種數快速增多,最終保持穩定。調查該森林物種數的樣方面積最好是選取物種數達到最大值時的最小面積,為S0m2。(3)估算種群密度,取單位面積內各樣方中物種數的平均值,即n1+n2+n3答案(1)某森林物種數與樣方面積關系的探討(2)物種數快速增多,并漸漸穩定S0(3)n(4)①垂直結構:植物、動物的分層,不同層次上生物的種類和種群密度②水平結構: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種組成和種群密度16.依據“統計大型土壤動物的物種豐富度”活動,回答下列問題。(1)土壤是多數土壤動物的家園,這些動物對起著重要的協助作用。
(2)“土壤中大型動物物種豐富度的探討”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緣由是。
(3)假如要探討不同時間(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3522-9: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 Climatic tests
- 2025年現場施工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水利工程管理測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寶石學與鑒定技術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政策分析基礎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健康科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考題及答案
- 2025年科技與管理結合的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戶外教育與青少年發展課程考試題目及答案
- 七級語文測試題及答案
- 醫療器械網絡銷售質量管理規范宣貫培訓課件2025年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DL∕T 5370-2017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術規程
- 廣東省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附真題答案】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發電站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
- 監控立桿基礎國家標準
- 億賽通數據泄露防護(DLP)_CDG_V3.1用戶使用手冊
- 方格子漢字獨體字表
- 德魯克的績效觀
- 那洛巴尊者傳
- 包材產品HACCP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