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灰雀》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灰雀》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灰雀》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灰雀》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灰雀》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灰雀(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寧、胸”等10個生字,會寫“郊、養”等13個字,會寫“郊外、

養病”等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3.能帶著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為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

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教學重點)

4.能找出體現列寧和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能通過對比閱讀列寧和男孩喜歡

灰雀的語句,感受列寧和男孩對灰雀喜愛方式的不同。(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課文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L認識“寧、胸”等10個生字,會寫“郊、養”等13個字,會寫“郊外、

養病”等12個詞語。

2.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能找出體現列寧喜歡灰雀的語句。

教具準備

小學課件資源

教學過程

I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L(課件出示灰雀圖片)師:灰雀,真是一種漂亮的惹人喜愛的小鳥,你們

喜歡它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灰雀》。那么圍繞著這只灰雀會有什么樣

的故事發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板書課題:灰雀,齊

讀課題)

2.檢查預習。

(I)師:大家都提前預習了課文,那么誰能說一說課文中除了灰雀之外還

有哪些人物呢?(還有列寧和一個小男孩。)

(2)課件出示列寧簡介,了解列寧。

(3)師:列寧是一位偉人,小男孩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孩子。他們之間發

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中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最后帶著問題走進課文,為語文

要素”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的落實做好準備,達到“潤物細無

聲”的效果。

II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我感知,圈畫出難讀、難懂的詞句。

3.課件出示詞語,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寧”是多音字,在文中讀二聲。當它的意思是“副詞,寧可,表示比較后

做出的選擇,情愿”的時候讀四聲,其他情況下一般都讀二聲。

“仰”,韻母是“ang”,讀音不要和“迎”混淆。“迎”音韻母是“ing:

“或”和“成”是一對形近字,要注意區分字形,讀準字音。

“渣”是翹舌音,聲母是“zh”,不要讀成平舌音。

4.指導書寫。

養:羊字頭的三橫中第三橫最長,中橫最短,三橫間距相等。

或:第一筆橫要短,向右上方稍斜,“口”小而扁,第六筆斜鉤舒展,第七

筆撇在第五筆提下收筆,第八筆是點。

男:“田”中間的一豎與“力”的一撇是分開的兩筆。

提醒:“粉、粒”中“米”字旁的末筆是點,“郊”中“交”最后一筆由捺變

點。

5.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下列寧和男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列寧發現公園里灰雀的失蹤和男孩有關,但他沒有直接批評男孩,而是通過

交談,讓男孩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放鳥歸園。

【設計意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了解課文大意的重要手段,為后面的

研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做準備。

III再讀課文,感知灰雀的惹人喜愛

1.小男孩為什么要把灰雀捉走呢?(惹人喜愛)這只灰雀真的有這么惹人喜

愛嗎?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段落中描寫灰雀惹人喜愛的語句。(兩只胸脯是粉

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2.這是多么惹人喜愛的灰雀呀。你們喜歡它嗎?你們能夠把下面描寫灰雀惹

人喜愛的詞語補充完整嗎?來,試一試吧!

(粉紅/深紅)的胸肺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

師:我們在第二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了理解課文中難懂的詞語的方法,今

天我們就用學過的方法來理解“婉轉”“惹人喜愛”的意思吧。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集體匯報。

預設1:婉轉:形容(聲音)抑揚頓挫,非常好聽。我是用聯系上下文的方

法來理解的。

預設2:惹人喜愛:討人喜歡:讓人喜歡。我是聯系實際生活經臉理解的。

3.這灰雀是這么的討人喜歡,那么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讓別人也感受到灰雀

的惹人喜愛嗎?來試試吧。

朗讀指導:朗讀這一段時,語速稍快,語調活潑,讀出灰雀的機靈、快活、

可愛。

4.過渡:你看,這惹人喜愛的灰雀是不是人人都喜炊呢?列寧肯定也會喜歡

的,對吧?那么你能從課文第卜2自然段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卜2自然段,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吧!

【設計意圖】朗讀是語文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環節。

IV精讀課文,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第1?2自然段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列

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呢?

小組交流,集體匯報,

預設1: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

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預設2: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怦樹下,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

不見了。

預設3: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追問:你是怎樣從這幾句話中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的呢?

預設1:第一句話中的“每次、都要、經常”讓我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

愛之情。因為如果一個人毒歡某一件事物,他就渴望常常和它在一起,而且每次

都會給它帶禮物。所以這句話中列寧的做法讓我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

情。

預設2:第二句話中的“發現”讓我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因為

人只有對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才會格外關注,有一點點變化也會發現。

預設3:第三句話中的“找遍”這個詞語讓我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

情。“找遍”是指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了,或者說是在找的時候沒有放過任何一個

角落。人只有在丟失了自己心愛的東西的時候才會這樣尋找。

2.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大家都學會了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來理解課

文內容了。你們真了不起。

3.指導朗讀。列寧這么喜歡灰雀,當他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的時候,心情

會是怎樣的呢?(焦急)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課文第2自然段嗎?

指導:重讀“找遍”,讀出列寧焦急的心情。

【設計意圖】緊扣本半元的語文要素,把它滲透到本環節的每一個問題中,

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習慣。

4.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方式,感受到了灰雀的惹

人喜愛,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那么那只不見了的灰雀還會再回來

嗎?讓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吧。

5.當堂檢測:建議使用小冊子“隨堂練”中的基礎練習的內容。

6.課后作業:建議完成第1課時的練習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能帶著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

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3.能找出體現列寧和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能通過對比閱讀,感受列寧和男

孩對灰雀喜愛方式的不同.

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

教學過程

I回顧課文,以舊引新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那只胸脯

深紅的灰雀不見了,列寧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著急)突然,列寧看見了一個

小男孩,故事又會怎樣往下發展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3~13自然段吧!

II品讀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

L師:聯系生活實際思考:當你在找不到心愛的東西的時候,忽然看到有人

過來了,你會怎樣和來人交流呢?

預設:我會焦急地詢問對方是不是看到了我丟失的心愛的東西。

2.師:文中的列寧在看到男孩的時候會怎樣和男孩交流呢?下面請你們默讀

第3~13自然段,邊讀邊聯系實際生活經驗,揣摩列寧和男孩在對話的時候,他

們各自心里在想些什么吧。(課后第二題)

(1)“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預設:列寧非常著急地詢問男孩,急切地想知道灰雀的行蹤。

(2)“沒……我沒看見。”

預設:這里的省略號表示聲音斷斷續續,說明男孩說話吞吞吐吐的。這表明

灰雀的失蹤肯定和男孩有關系。男孩心里會想:呀,他是不是知道我把灰雀捉走

了呢?我捉灰雀的時候沒有人看見呀。

(3)“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預設:列寧沒有再追問男孩是否知道灰雀的去向,而是對灰雀的去向進行猜

測,表達自己對灰雀的關心。

追問:列寧為什么沒有追問男孩?

因為他從男孩說話的語氣中判斷出了灰雀的失蹤與男孩有關。

(4)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預設:男孩看到列寧這么關心灰雀,想把自己捉走灰雀的事實告訴列寧,但

是他又怕列寧批評他,所以他不敢講。

(5)“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預設:列寧注意到了男孩的情緒變化,會想:這個孩子是善良的,只不過心

里有顧慮。我要繼續感化他,打消他的顧慮。所以列寧繼續表達他對灰雀的擔心

與惋惜。

(6)“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預設:男孩看到列寧這樣擔心灰雀,會想:原來不只是我喜歡灰雀呀。我不

能讓和我一樣喜歡灰雀的人替灰雀擔心。我要告訴他灰雀并沒有死。但是我又不

能直接說是我把灰雀捉走了,那多不好意思呀。嗯,我就告訴他灰雀會飛回來,

讓他不要擔心了。

(7)“會飛回來?”

預設:列寧會想: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灰雀是讓這個孩子捉走了。這個

孩子雖然沒有直接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了。這真讓

人高興。

(8)“一定會飛回來!”

預設:男孩會想:這個人真好,明明已經知道了灰雀是我捉走的,還這樣保

護我的自尊心。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錯誤。

(9)“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這句話是列寧對著誰說的?(灰雀)

預設:列寧會想:這個孩子把灰雀送了回來,說明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了。這真令我欣慰,我就不拆穿他了。

3.通過對比閱讀,感受列寧和男孩對灰雀喜愛方式的不同。

師:我們在上節課第I?2自然段的學習中,己經找到了體現列寧喜愛、關心

灰雀的語句,在第3~10自然段中,列寧和男孩的對話顯示出列寧想感化男孩找

回灰雀的愿望;力孩先是把灰雀抓起來了,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錯誤時,又把灰

雀放回來了,他的語言和行為,也表現了對灰雀的喜愛。二者對灰雀的喜愛方式

有所不同,列寧是關心、照顧灰雀,小男孩則是想據為己有。

(設計意圖】學生非常熟悉文中男孩的做法和想法,生活中他們也會有類似

的經歷,所以本環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他們聯系生活實際突破了本課

的難點。

ni再讀對話,分角色朗讀

L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列寧和男孩在對話的時候內心

的想法。那么他們的內心想法要用怎樣的語氣表達出來呢?下面就讓我們小組合

作,分角色朗讀一下吧。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IV再讀課文,感悟人物美好品質

L師:同學們讀得非常好,大家通過人物的對話,揣摩到了人物的內心想法。

那么,通過人物的內心想法,大家是否感受到了人物身上的品質呢?下面就讓我

們繼續研讀課文中的對話,去體會一下吧。

2.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小組交流,集體匯報。

預設1:男孩從吞吞吐吐到肯定地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讓我感受到這個男

孩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預設2:男孩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到了第二天灰雀就真的飛回來了。這

讓我感受到男孩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預設3:列寧從男孩在吞吐吐的話語中隱約猜到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但

是他并沒有追問,而是用語言來打動男孩,這讓我感受到了列寧對男孩的呵護和

尊重。

預邀4:第二天列寧看到灰雀的時候微笑著與灰雀聊天,讓我感受到列寧是

多么的善解人意。他沒有拆穿男孩,這是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

4.課堂小結:這篇課文圍繞著一只灰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故

事中的列寧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善解人意、尊重和呵護男孩的美好品質,同時也感

受到了男孩知錯就改、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我們要學習男孩知錯就改、誠實守

信的品質,讓自己成為一個像男孩一樣的好孩子。

5.當堂檢測:建議使用小冊子“隨堂練”中和理解課文相關的題目。

6.課后作業:(1)端正、美觀地寫一寫課后的生字。

(2)推薦閱讀讀書閣中的相關內容。

(3)建議完成第2課時的練習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入手,放手讓學生在已有的生

活經驗的引領下主動去探究,突破難點。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看似不經意地

設置了本單元語文要素的學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索,

達到了最佳的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教學時,各環節時間分配不夠科學。

25灰雀

?教學目標

1.認識“寧、胸”等10個生字,會寫“郊、養”等13個字,會寫“郊外、

養病”等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3.能帶著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

與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4.能找出體現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帶著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寧、胸”等10個生字,會寫“郊、養”等13個字,會寫“郊外、

養病”等12個詞語。

2.能找出體現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課件出示灰雀圖片)同學們喜歡鳥嗎?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一種鳥

一一灰雀。看,它們的體形比較小,羽毛的顏色很豐富,叫聲很悅耳。跟它們打

個招呼吧!

2.板書課題,齊讀。

教師板書,引導學生一起書空,并相機講解:雀,上面是一個變形的“小”,

下面是一個“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鳥。“小”加“隹”就是表示短尾巴的

小鳥。它是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字。

3.讀課題,學生自主質疑:課文圍繞灰雀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圖片展示,能讓學生對灰雀有直觀的認識,相機認識象形字

“雀”,一舉兩得。

板塊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導朗讀。多種形式朗讀詞語。

課件出示

列寧胸脯惹人喜愛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誠

(1)指導朗讀易讀錯的字音:寧(nlng)>胸脯(xiongpu)>渣(zha)?

強調:“脯”讀第二聲。“胸脯”在哪?拍拍自己的小胸肺。

講解:“胸、肺”這兩個字都是月字旁,(出示“月”的甲骨文)在古代,

“月”大多數是“肉”的變形,與身體器官有關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我們一起

找找。(老師做動作,指臉、脖子、背、胳膊、腰、腿、腳等,學生說出相應的

部位)

(2)開火車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an)步”“白樺(hud)樹”“婉轉(wdnzhudn)”

的讀音。

3.概括課文的主要自容:說說課文圍繞灰雀講了一件什么事。

(1)課文除了講灰雀外,還講了兩個人物,把這兩個人物畫出來。

(2)課文圍繞列寧、灰雀、男孩,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試著填空。

課件出示

有一年冬天,列寧看見公園的白樺樹上有三只(灰雀),列寧很喜歡它們。

一天,列寧發現(其中那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不見了),原來是小男孩(捉走了)。

列寧與小男孩交談了一番后,第二天,小男孩又(把灰雀放回來了)。

(3)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依據這三個表示時間的短語一一“有一

年冬天”“一天”“第二天”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設計意圖】設計填空練習,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提供支架。

板塊三自讀自悟,體會喜愛

1.思考:這是怎樣的灰雀呢?

2.理解“惹人喜愛”。

(1)抓住漂亮的外形、活潑的動態、婉轉的歌聲三個方面來寫灰雀的惹人

喜愛。

①抓住“粉紅”“深紅”兩個詞體會灰雀漂亮的外形。

②抓住“來向跳動”體會灰雀活潑的動態。教師引導想象。

③引導學生借助詞典理解“婉轉”。

課件出示

婉轉:a.(說話)溫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如,措辭?。b.(歌聲、

鳥鳴聲等)抑揚動聽。如,歌聲?。

(2)指導讀出灰雀的惹人喜愛。

3.感受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1)列寧喜愛灰雀嗎?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抓住“每天”“每

次”“都”等詞語體會喜愛之情)

(2)理解“仰望”,結合注釋做動作。

課件出示

仰望:抬頭向上看。

拓展:向四周看(環視)(環顧)向下看(俯視)

向遠處看(遠眺)注意力集中看(注視)(端詳]

(3)創設情境朗讀: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禿禿的,三只灰雀給公園帶來了

生機一一(生讀課文第1自然段第1、2句),在公園散步的列寧,正在養病,三

只灰雀呀,給列寧帶來了快樂一一(生讀課文第1自然段第3?5句)。

【設計意圖】采用讀中自悟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找出關鍵詞語,感悟灰雀

的惹人喜愛和列寧的愛鳥之情。

板塊四識認生字,指導書寫

1.自主觀察,發現字的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指導分類。

(1)左右結構的字:交B、粉、粒、凍、冷、惜、誠,教師重點指導“郊”

“粉”“粒”左邊的最后一筆都由捺變成點,左右部分可以寫得緊湊些。(出示田

字格中的字)

4.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有重點地進行寫字教學,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增強書寫能力和

審美能力。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能帶著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

3.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教學過程

板塊一抓住細節,揣摩心理

1.默讀第2?10自然段,把描寫列寧的句子畫上橫線,體會列寧對灰雀的

愛。

預設:

(1)從行動上: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

可見樹林的每一個地方列寧都找了,還沒有找到灰雀,他心里十分擔心。他

可能會邊找邊自言自語:“我心愛的灰雀,你到哪里去了呀?”

(2)從語言上。(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

?“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引導學生讀出列寧對灰雀的思念,情不自禁地說出心中的遺憾。

(3)指導朗讀。

2.默讀第2?10自然段,把描寫男孩的句子畫上波浪線,抓住男孩的

語言,揣摩男孩的心理。

語文要索?

(1)抓住省略號體會男孩的心理。

課件出示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出示省略號的作用:①表示列舉的省略;②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啟發思考:

你什么時候會說話斷斷續續、結結巴巴?(引導學生體驗)手中的書是自己的,

會理直氣壯,手中的書不適自己的,說話就會結結巴巴。體會男孩內心的緊張、

害怕。(指導加上表情、動作朗讀)

(2)抓住兩個“一定”,指導讀出男孩下決心要把灰雀放向來的心理。

課件出示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叵來的。它還活著。”

?“一定會£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指導讀出語氣的不同,抓住感嘆號,關注提示語的不同位置,體會男孩下決

心改正錯誤的心理。

(3)根據男孩的語言,請學生加上人物的動作、表情,上臺說說男孩當時

的心理。

課件出示

。.小男孩心里想:我太喜歡灰雀了,所以才把灰雀逮回了家,我還是把他

騙走吧,可老師教育我不能說謊話,怎么辦?

b.小男孩心里想:列寧是那么著急地找那只灰雀,而那只灰雀卻被我逮回

家,我告訴他灰雀還活著,別讓他太擔心了。

c.小男孩心里想:看這兩只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而在我家的

那只灰雀卻孤零零地待在籠子里,太可憐了!我還是把它放回來吧。

d.小男孩心里想:列寧是那么喜愛灰雀,他喜愛灰雀卻不捉它們,只期望

灰雀自由自在、幸福地生活,而我卻把灰雀逮進籠子里,讓我一個人觀賞,我真

是太自私了!我應該讓它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使它健康地成長。我必須要把它

放回來。

(4)總結:通過同學們的介紹,我們明白了,雖然小男孩逮了灰雀,但小

男孩實際上也是十分喜愛灰雀的。

【設計意圖】人物細膩的內心活動,是通過細節表現出來的。教學時,讓學

生抓住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揣摩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板塊二角色扮演,體驗情感

1.加提示語,揣摩人物心理活動。

課件出示

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急切地)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

的灰雀嗎?”

男孩(支支吾吾地)說:“沒……我沒看見。”

列寧(失望地)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男孩看看列寧,(堅定地)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列寧(驚訝地)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2.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3.去掉提示語,小組內合作表演。

提示:通過語氣、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語文要卡

課件出示

“孩子,你看見過?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沒……我沒看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