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共11課時)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共11課時)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共11課時)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共11課時)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共11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全部教案

4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能工整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喈助注解,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略秋天美麗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感受文字美,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沐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借助注釋和插圖讀課文的預習任務。

2.教師準備掛圖,以及表現秋天情調的樂曲磁帶,便于配樂朗誦。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為內容,說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嗎?(生說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岳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誰?(課件:簡介杜牧)

故事發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

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創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背立意新奇,優美雋永,骨氣雄

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謂文武全才。但當時,動蕩不定的社

會環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后還到湖州

做過刺史,相當于市長。對江南美景情有獨鐘,寫下了許多詩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

他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賞識,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為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

它優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這位詩人就是

2.“山行”是什么意思?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課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長沙市區湘江西岸,屬南岳衡山山脈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愛晚

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

特色:岳麓山腳下,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楓峽谷中,

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為命名來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著一

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岳麓山景區秀如

琢玉,山上遍布名勝古跡,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跡可覓,以愛晚亭、岳麓書院、麓山寺、

望湘亭等最為有名。愛晚亭環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這里就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

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三、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著朗讀,自由朗讀古詩,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注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備提問。

3.小組交流詩意。

4.檢查自學效果:

誰愿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XX同學回答,回答正確后這位同學有權請后面的同學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頂設問題:

⑴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徑。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徑?“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⑵接著詩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⑶背人為什么停下車來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葉”是什么意思?“紅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再自由讀古詩,體會哪幾個字用得特別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

究。

四、研究古詩,體會詩韻。

1.你認為古詩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

提出來。(生提問)

2.生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先獨立研究再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1)“寒山”點明了季節,這個“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徑斜”的“斜”給人以立體的感覺,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山頂。

(2)“白云生處”說明山高,“有人家”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起到靜中有動的效果。使人仿佛

看到了……聽到了……

詩人在山腳下看到了什么?此時為什么突然停下來了呢?

⑶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是啊,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云,

隱約可見的黃土茅舍已經很美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在晚霞的照射

下顯得格外迷人,詩人置身這紅艷艷似火的滿山楓林中,激動不已,怎能不停下來細細觀賞。

你認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洋人此時的心情——“愛”。教學目標(課件:楓樹林)下面請

同學們欣賞楓樹,邊欣賞邊想,此時我們與詩人一起來到了楓樹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⑷夕陽下的楓樹林是如此美麗,詩人突然覺得這楓葉比什么還紅?(二月花)

哪個字最能表現楓葉的特點?“紅”字。透過這個紅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完,二月的鮮花是紅艷的,可在夕陽映照下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更紅艷。詩人僅僅是贊美楓

葉的顏色紅嗎?詩人更重要的是在贊美什么呢?(請注意“霜葉”的“霜”。經霜打過的楓葉一

般都是怎樣的?你認為詩人在贊美一種怎樣的精神呢?)楓葉那種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精神

不正是詩人一生的追求嗎?

五、指導誦讀詩句。

詩句這么美,風景這么美,我們要怎樣才能讀得美呢?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帶著贅美的語

氣朗讀。閉眼,邊背邊想象剛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種形式反復讀,直到背誦。)

六、課外作業。

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

一首好詩是美的,一幅好畫是美的,一篇佳作會更美,你愿意把剛才游覽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

的寫下來嗎?你愿意把它畫下來嗎?

第二課時

一、介紹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蘇軾嗎?蘇軾是我國宋代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蘇東坡。

他很欣賞一位詩人,叫劉景文,蘇東坡寫了一首詩送給他,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這首詩,好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聽師讀,要求:聽準字音。

2.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5.師生交流。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老師相機點拔。

3.師生交流。

4.教師讀,學生看圖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發揮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

六、指導書寫。

1.師寫生看。

2.生抄寫生字,師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說說自己可愛的家鄉,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2.想象古人離開故土后如何抒發思鄉之情。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

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

首詩。(課件顯示課題——夜書所見)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多媒體課件放映第二張幻燈片)觀察電視中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放映第三張幻燈片,重點指

導生字詞)

3.放映第四張幻燈片,指導古詩朗讀: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明讀的特點。

4.浩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兩句詩的恚思。

(放映第五張幻燈片,畫面中出現兩個問題。)

問題一:詩中描寫了哪幾種事物?

問題二:這首詩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各自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1放映第六章幻燈片,畫面出現參考答案:)老師重點點撥理解:

答案一:詩中描寫了梧葉、秋風、兒童、燈明。

答案二: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閱讀。

1.陳還知道哪些思鄉的詩句?(放映第七張幻燈片)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

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

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學目標: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品”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貸賞美。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踏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

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版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

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

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

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

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

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

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譽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

“行道樹之王”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一全班交流。

2.堤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汜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C

2.小組內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盤,,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

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

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空”、“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

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粽紅色的小雨靴。你愿,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

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

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大,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練習。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

⑵唔桐樹的落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⑶諄紅色的小雨靴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⑷我還知道:像0

2.照樣子寫詞語。

(濕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綠油油)的麥苗(青靈靈)的樹葉

板書設計:

水泥道上布滿落葉水泥道——地毯(用比喻手法描寫)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落葉----卜巴掌(用比喻手法描寫)

小雨靴-----卜鳥水泥道真美(發現)(贅賞)(用比喻手法描寫)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首先通過問學生在上學路上有什么發現,引入新課。然后讓學生通過PPT課件

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把學生帶入課文中,讓學生在讀中抓住重點句子:“水泥道像鋪上

了一塊彩色的地卷,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卷,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

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感受水泥道的美。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發現美的樂趣和美帶給人的

快樂。

6秋天的雨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11個生字。會寫“盒、豐”等13個字。能讀寫“清涼、留意、扇子”

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費美之情。

教學難點:

1.掂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沐會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讓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到戶外去感受秋天,還可查閱資料從文字圖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覺秋色,育情導學。

1.教師引述:這兒有幾幅畫面,想讓同學們欣賞一下,并說說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好嗎?

2.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一一出示有關秋天景象的圖片或展示課件。

3.喚起情感:你覺得這樣的景色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4.學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坦鴕導學:

a.清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力,說說是誰把美好的秋色帶到我們的眼前?

b.有位作家覺得是那清涼而又溫柔的雨把秋天帶給了我們。在他的眼里,那細細的而猶如一

位變幻神奇的魔術師,想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1.播放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想象畫而。

2.聽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初步體悟本文語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多

讀幾遍。

4.把自己認為美的語句和段落讀給同桌聽聽。

5.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三、品讀課文,想象動情。

1.品讀第一自然段。

(1)營造氣氛,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談談自己對本段的看法。

⑵在品讀時,注意讀好“清涼和溫柔”、“輕輕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詞需引導學生理

解。

⑶想象畫面:秋天的大門被打開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讀第二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朗讀:秋天的大門打開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⑵指名學生朗讀后并回答。

⑶采取賽讀的方式讓學生欣賞性地朗讀課文,喜歡哪一句就挨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寫的

景物簡單地畫一畫。

⑷品析文字:你覺得這一段中哪一句說得格外有趣?

(5)聯系生活,豐富想象:你能聯系家鄉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書上那樣用優美的語言表達

出來嗎?

四、變讀為述,積累語言。

1.師引:假如是在詩歌朗誦會上,你打算用怎樣的方式把這兩段內容朗誦給大家聽?

2.讓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朗誦練習。

3.指名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性朗誦并點評。

五、識字寫字。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注:注意區別“飄、漂、票”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臉: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

3.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有著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

麗,引讀第二自然段。

3.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內容。

a.教師引導:誰能說說你從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還藏著什么?

b.學生交流后,再圍繞“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讓學生想象:秋天的雨里還藏著哪些香味。

c.七不“小朋友的腳,常被那杳味勾住”這句話,讀后讓學生說說小朋友的腳怎會被杳味勾

住?

d.轉換角色,讓學生進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當時在果樹下、花叢中,最想做的事是

什么?

e.讓學生帶著這種美好的情感再讀第3自然段,可讓學生評賞誰讀得好,以評促讀。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師轉換話題:秋天的雨不光帶來了色彩和香味,還挺會關心人的呢!誰來讀讀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學生讀后,可讓學生說說,秋天的雨舉起金色的小喇叭,他會對一些好朋友關

心地說些什么?

c.引導學生具體、豐富地想象后,可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經驗積累,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其

他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d.活言訓練:出示說話卡片:“它告訴大家,。小喜鵲,小松鼠

小青蛙松柏,楊柳樹葉,大家都在

準備過冬了。”先讓學生說說其它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然后討論交流這些話如果放在文中,

放在哪里最合適。

三、總結拓展。

1.出示課文第1—4自然段的開頭句,讓學生背誦課文,學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0

秋天的雨,有一盒0

秋天的雨,藏著0

秋天的雨,吹起0

2.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

此時同學們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余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觀

察活動,為語文園地的教學活動作鋪墊。

板書設計:

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比喻

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帶來冬天的消息豐收歡樂

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帶著思

考導入主題,給他們逐一看課件和故事,讓他們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邊進行提問:把

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視頻中小朋友們為什么喜歡秋天?引發學生學習并回答:作者把秋天的雨

比做一把鑰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

但是由于準備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單張圖片展小,因此,學生在理解秋天的顏色,秋天的

氣味的方面都不是很順利。尤其是“把黃顏色和紅顏色給了誰?(銀杏、楓樹)沒有孩子能回答

出來,說明孩子們的知識經驗還不是很豐富,以后在活動之前,我都應該考慮到前期經驗的灌

輸,使活動能很好地開展。比如說,秋天的氣味方面,我可以讓他們先聞一下橘子的香味,菠

蘿的香味……這樣,他們就能充分的體驗到秋天的好多氣味。

綜合本次欣賞活動,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視頻中學習到比喻手法和欣賞

觀看的討論形式,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

7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

3.方照詩歌內冬,補寫幾句詩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秋的聲音是什么?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課前準備:

1.選擇一段優美的關于秋的音樂磁帶。

2.準備錄音機1臺、實物投影儀1架。

教學過程:

一、享受音樂,發揮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僅有豐官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你聽(放音樂磁帶)”

2.直觀感受: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想象畫面。

3.交流感受:說說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導入課題:有一位作家也聽到了秋的聲音,他聽到的和你們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嗎?:揭

題讀題)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讀通詩文:自讀課文,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你最喜歡哪種聲音,喜歡的話多讀幾遍。

3.朗讀展示,想象表演。

a.鼓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紿大家聽,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后可仿讀,可評點。

b.開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動。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枕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

蟋蟀振動翅膀,“”,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朗埃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

想象地表演來促讀。)

4.配樂朗讀。

a.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b.指名朗讀,當堂展示。

三、想象創作,續寫小詩

1.各自仿寫:同學們,秋的聲音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寫下來,行嗎?可以仿照

自己最喜歡的某一段話寫。

2.當堂展示:把自己寫的一段小詩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

自己的心情也展現出來。

3.匯編成詩:幾個同學自由組合,把自己的小詩合并匯編成一首新詩,畫上插圖,制成作品,

準備展覽。

四、課外活動

舉行小小詩展,感受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聲音美妙

秋天美好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想象秋天還有哪些特有的聲音,并用詩歌的形式來表現。

當然,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自由組合寫小詩的過程中,個別學生還沒有完全融入

進去,合作意識不夠,另外,學生想象力豐富,但語言貧乏、口語表達能力也跟不上,導致了

“我口難表我思,我手難寫我想”,這些都是我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日后

語文教學努力探索并積極改進的方向。

習作2寫日記

教學目標:

1.他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二通過砍賞優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教師日記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姑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u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

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⑵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熟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

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扣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⑶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

優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⑵表達怎樣的心情?

⑶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教學反思:

這次習作指導我帶著學生把課本上的習作讀了幾遍。然后和同學們探討了一下日記的格式

問題。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課的時候我會多加一點和同學們的互動時間,

增強他們的積極性。

第二單元習作指導

寫日記

寫作思路:

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就是寫日記。日記的格式有一個特點:第一行要寫明日記的日期和天

氣。

2.選定內容:

(1)具體寫什么事。

⑵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是在哪里發生的。

⑶事情的結局是怎樣的。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

5.結構順序:先交代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接著寫事情發展的過程,最后寫事情的結果。

例文:

4月23日星期日晴

有趣的云彩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去公園。在去公園的路上,我無意間抬頭望了一眼天空,不禁

被吸引住了。

①啊,那云彩可真有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